水源地保护工程技施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得荣县白松片区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得荣县格绒勇水源地保护项目一标段施工组织设计铂乐环境工程2014年1月编制说明1、编制依据:根据得荣县白松片区饮用水源地保护项目、得荣县格绒勇水源地保护项目招标文件、设计图、工程量清单及相关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规,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及我公司现有的机械设备、施工力量和组织管理水平而编制本施工组织设计。

2、编制目的:本施工组织设计将作为该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实施。

该工程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组织好施工工作,确保该工程按期、保质的顺利完成。

3、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在编制过程中,考虑到现场现有的各种因素,分别采用相应的方法和技术措施进行处理。

但本施工组织设计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对此我们将根据施工过程中实际遇到的各种变化,对本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增减修改或以其他施工方案的形式进行完善和补充。

1、工程概况......................................... - 1 -1.1工程基本情况. (1)1.2工期要求 (1)2、现场准备......................................... - 1 -3、施工部署......................................... - 2 -3.1施工准备.. (2)3.2项目管理机构 (3)3.3施工力量组织 (5)3.4各工程施工步骤 (5)4、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5)4.1开工前准备 (5)4.2施工进度计划 (7)4.3施工测量 (7)4.4土石方施工措施 (8)4.4.1 施工准备 (8)4.4.2 土石方开挖 (8)4.4.3模板工程 (9)4.4.4 钢筋工程 (14)4.4.5砼工程 (19)4.4.6 脚手架及支撑搭设方案 (20)4.5安装工程施工 (22)4.5.1双边网防护栏施工 (22)4.5.2警示牌及宣传牌的制作与安装 (25)4.5.3界桩工程 (28)4.6建筑施工 (31)4.6.1 独立基础施工 (31)4.6.2装饰工程施工 (32)4.6.3墙面及顶棚抹灰 (32)4.6.4外墙装饰 (32)4.6.5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33)4.6.6门窗工程 (35)4.7绿化植物种植施工方案 (36)4.7.1土壤处理 (36)4.7.2土壤施肥 (36)4.7.3乔木种植及草坪建植 (37)4.7.4植物养护细则 (41)4.8施工工期安排 (43)5、主要材料、机械、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44)5.1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 (44)5.2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及配置 (44)5.3主要劳动力需用量计划 (45)6、质量管理体系及措施 (45)6.1质量目标 (45)6.2质量管理方针 (45)6.3质量保证体系 (45)6.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46)6.5管理措施 (48)6.6工程质量的具体要求 (48)7、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50)7.1施工安全目标 (50)7.2现场文明施工目标 (50)7.3 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50)7.4项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51)7.5安全生产措施 (52)7.6 安全生产具体要求 (52)8、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53)8.1环境保护措施 (53)8.2水土保持措施 (55)8.3环境目标 (55)9、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 (56)9.1工期组织保证措施工 (56)9.2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57)9.3工期保证施工技术措施 (57)9.4合理地配置机械设备 (58)9.5合理的劳动力安排 (58)10、雨季、冬季、夜间施工及施工场地恢复措施 (58)10.1雨季施工措施 (58)10.2冬季施工措施 (59)10.3夜间施工措施 (59)10.4施工场地恢复措施 (60)11、技术管理措施 (60)11.1技术管理措施 (60)11.2施工技术标准、规 (61)11.3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62)11.4施工交接管理 (62)12、文明施工措施 (63)12.1现场容貌环境管理 (63)12.2现场材料堆放和排水管理 (64)12.3分工标志管理 (64)12.4现场防火管理 (64)12.5文明运输及外部公共关系管理 (64)12.6临时设施及生活环境管理 (64)13、成本管理措施 (65)13.1劳动力管理 (65)13.2材料管理 (65)13.3工程预决算管理 (65)13.4其它 (66)14、服从监理工程师全过程监理之保证措施 (66)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66)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67)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 (69)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表 (70)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后) (71)附表六:临时用地表 (72)1、工程概况1.1工程基本情况本工程位于甘孜州最南端的得荣县白松乡,东与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相接,西南与省德钦县隔金沙江相望,北同巴塘、乡城二县相邻。

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3篇)

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设计项目为某地区某水库工程,位于我国XX省XX市XX县,地处XX河流域。

水库主要功能为防洪、供水、灌溉,兼顾发电、旅游等综合利用。

水库设计总库容为XX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为XX米,死水位为XX米。

水库枢纽主要由大坝、溢洪道、发电厂房、输水隧洞等组成。

二、设计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2. 《水库工程设计规范》3. 《XX省水库工程设计规范》4. 《XX河流域防洪规划》5. 《XX市XX县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6. 国内外类似水库工程的成功经验三、设计原则1. 安全可靠:确保水库枢纽工程在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可靠。

2. 经济合理: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3. 生态环保: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

4.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提高工程效益。

四、设计内容1. 大坝设计(1)坝型选择: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特点,选择XX型重力坝。

(2)坝体结构:坝体采用混凝土结构,分上下两层,上游面设防渗帷幕。

(3)基础处理:对基础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坝体稳定。

2. 溢洪道设计(1)溢洪道型式:采用XX型溢洪道。

(2)溢洪道结构:溢洪道采用混凝土结构,包括进口段、泄槽段、消能段等。

(3)泄洪能力:根据设计洪水标准,确定泄洪能力。

3. 发电厂房设计(1)厂房型式:采用XX型地下厂房。

(2)机组选择:根据发电需求和水库运行情况,选择XX型水轮发电机组。

(3)输电线路:设计输电线路,确保电力输送安全可靠。

4. 输水隧洞设计(1)隧洞型式:采用XX型圆形隧洞。

(2)隧洞结构:隧洞采用混凝土结构,进行加固处理。

(3)隧洞长度:根据水库供水需求,确定隧洞长度。

五、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进度安排:根据工程规模和设计要求,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

2. 施工方案:针对不同施工环节,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工程质量。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修编技术报告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修编技术报告

目录1总论 (3)1.1 工作背景 (3)1.2规划修编原则 (3)1.3规划修编依据 (4)1.4规划范围与目标 (5)1.5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5)2 区域概况 (7)2.1 自然环境概况 (7)2.2 饮用水水源地基本情况 (10)2.3 社会经济概况 (12)2.4城市供水和用水情况 (16)2.5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 (17)2.6饮用水水源地水污染源调查 (21)2.7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26)2.8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治理现状与规划 (28)2.9 环境管理状况 (28)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30)3.1功能区划 (30)3.2水质评价 (31)3.3xx河A取水口断面历年变化趋势 (54)3.4底泥评价 (57)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修编 (60)4.1原饮用水源保护区 (60)4.2保护区划分的一般技术原则 (63)4.3水质要求 (64)4.4河流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 (64)4.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经验法划分方案 (67)4.6 模型计算法 (70)4.7水源地各级保护区选定 (80)4.8 与其他规划的适应性 (83)5纳污能力计算与总量控制 (86)5.1 纳污能力 (86)5.2水质模型 (87)5.3水文条件和边界条件 (87)5.4容量计算 (88)5.5污染负荷预测 (89)5.6总量控制 (90)6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对策及管理监督措施 (92)6.1水源地保护存在的问题 (92)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96)6.3水源地保护对策与工程措施 (97)6.4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措施 (103)6.5工程费用估算 (105)6.6管理监督措施建议 (107)6.7水源保护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108)7 结论与建议 (110)7.1结论 (110)7.2建议 (111)专家评审意见1总论1.1 工作背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海南省政府工作部署,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2007年xx市完成了《xxxx河A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规划》,为保护水源和饮水安全提供了必要保障。

水土保持专项设施施工图设计报告

水土保持专项设施施工图设计报告

Ⅰ总说明1 概述广东省台山核电淡水水源工程新松水库位于台山市赤溪镇的曹冲河,坝址位于曹冲河下游新松村附近,是台山核电厂工程的配套工程,主要任务是为台山核电厂提供淡水——通过在曹冲河建设新松水库,用输水管道将淡水输送至核电厂淡水厂,年供核电淡水量900万m3。

新松水库正常水位45.8m,死水位25.3m,总库容1710万m3,调节库容1100万m3。

本工程属Ⅰ等大(1)型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1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

该工程工期为24个月,总投资2.2亿元。

工程主要包括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输水管线及进库道路三部分。

大坝坝顶高程51.0m,最大坝高54.0m,由挡水坝、溢流坝和放水底孔组成;输水管线总长4613m,由2954m长的隧洞和1659m 长的浅埋段管线组成。

进库道路总长3420m,设计标准为四级公路,设两车道,路面宽6.0m。

工程涉及石料场1处,占地面积2.01hm2,开采石料约25.0万m3;涉及连接公路1条,长3.42km,占地面积6.55hm2;涉及临时道路约4.00km,占地面积3.28hm2。

涉及施工工区5处,占地面积约11.70hm2(其中,C区和E区位于库区永久征地内,总占地7.30hm2)。

本施工图按《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内容进行设计,分大坝建设区、上坝公路区、施工工区、临时道路区和石料场等5个部分,主要水土保持专项设施有拦挡工程、土地整治工程、防洪排水工程、临时防护工程、土地整治工程和植被建设工程。

2 设计范围(1)大坝建设区,即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导流洞、输水隧洞等涉及范围;(2)上坝公路区,即进库道路(含上坝支线和上竖井支线)涉及范围;(3)施工工区,即施工辅企及生活区,共5片;(4)临时道路区,即施工临时道路占地范围(含两侧影响区);(5)石料场,即石料场开采范围。

3 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发布,1991年6月2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20号,1993年8月1日);(3)《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广东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3年9月16日);(4)台山核电厂一期工程淡水水源工程施工招标文件、投标文件;(5)施工图及相关技术文件;(6)《台山核电站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

南彭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评估报告

南彭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评估报告

一、项目概况重庆市巴南区南彭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是重庆市水利局安排的“中央分成水资源费项目”,属于试验性工程,旨在探索有效保护水源地的方法和途径。

该项目的初步方案,已经通过水利部水资源司的审查。

南彭水库位于花溪河上游,水库最大库容为1330万立方米,坝址以上集雨面积为39.5平方千米。

南彭水库作为重庆近郊最大的人工湖泊,库区周边植被良好,加之其完善的“农家乐”接待系统,其旅游开发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主城群众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水库坝后建有40000吨/日的自来水厂——巴南区南湖水厂,主要供应巴南区南彭街道、界石镇、鹿角工业园区及南泉街道的工业、人民群众生活用水。

旅游开发和水源保护历来是一对矛盾,必须找到一个有效的措施,利用湖面搞旅游、又要保证饮水群众的健康。

南彭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位于巴南区南彭水库库尾李家咀支流,主要目的是通过滨水浮岛、生态塘床,对李家咀支流流入南彭水库的水进行生物净化,以达到保护南彭水库水质的目的。

该项目主要取水设施(低坝、输水管道)、水净化系统(湿地塘床、生态浮岛、生态护岸)和景观工程三部分组成,最大日处理量为9000立方米/日。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南彭水库作为南湖水厂唯一的水源,肩负着南湖水厂供区两个街道、一个镇和一个工业园区数万人的饮水安全。

保护南彭水库的水质,就是保护饮水群众的生命安全。

探索水资源保护和水质净化的方法,为今后全面治理水环境、净化水质,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十分必要。

三、建设内容和规模(一)取水坝取水坝最大坝高4.0米,坝顶长25米,为全坝段溢流重力坝,坝型为WES堰型。

(二)水质净化系统1、取水井12.5平方米立方米;2、沉砂塘3130立方米;3、分流塘572立方米;4、分流井9.38立方米;5、一级湿地床288立方米;6、一级湿地塘420立方米;7、二级湿地床228立方米;8、三级湿地床220立方米;9、生态浮岛区18900立方米;10、生态沼泽带1210立方米;11、鱼蚌放养45亩;12、人工浮岛1200平方米。

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

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一、设计背景和要求水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基础,水源地的治理与保护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良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本工程的设计目标是对选定的水源地进行综合治理,保护水源水质,提高水源地的供水能力,并兼顾保护生态环境的需求。

二、设计内容与方案1.水源地水质监测与改善:建立水质监测站点,监测水源地的水质指标,包括水表面温度、溶解氧、浊度、氮磷含量等参数,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方案,减少污染源对水源地水质的影响。

2.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站,监测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的状况,包括植被覆盖率、土壤质量等指标,并采取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例如植树造林,禁止野火烧荒等。

3.水源地水资源管理:建立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水资源利用方针,加强对水源地水资源的管理与调度,确保水源地的供水能力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水源地治理工程建设:根据水源地的具体情况,结合水源地的问题与需求,制定综合治理工程方案,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等。

5.应急预案与管理:制定水源地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及时应对突发事件,并建立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长期有效运行与管理。

三、设计实施方案1.调查研究:对水源地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包括水质、水量、土地利用等方面的调查,了解水源地的现状与问题。

2.方案制定:根据调查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治理与保护方案,确保解决水源地面临的问题,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需求。

3.工程设计: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工程设计方案,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与选址、生态修复工程的实施方案等。

4.工程施工: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与进度。

5.设备安装与调试:安装污水处理设施等相关设备,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及运行试验,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6.工程验收与管理:对工程进行验收,确保工程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同时建立水源地治理与保护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定期进行巡查与维护,保证工程长期有效运行。

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报告

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报告

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报告一、项目背景水利工程是指将水的流动状况和使用条件来调整、利用、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工程。

在现代社会中,水利工程对于保障人类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本次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报告的项目是关于一座新建水库的设计和施工工作。

该水库位于某省某市的一个偏远山区,主要用于灌溉农田、供应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及保护生态环境。

本设计报告将介绍项目的背景、工程设计方案、施工组织及管理、工程安全监督等内容。

二、工程概况1. 项目名称:某省某市XX水库新建工程2. 项目位置:某市XX乡3. 工程规模:XX平方公里4. 工程内容:新建水库、附属设施建设等5. 工程投资:XX亿元6. 施工周期:XX年三、工程设计方案1. 水库布置方案:根据工程地形和水文条件,确定水库的布置位置和形状。

水库采用坝高XX米、库容XX立方米的设计方案,保证水库的抗洪、供水和灌溉功能。

2. 大坝工程:水库大坝为XX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宽度为XX米,坝身坡比为XX:1。

考虑到地质条件和抗震要求,大坝采用XX形式,保证大坝的安全稳定。

3. 泄洪设施:水库配备有泄洪坝和洪水排涝设施,确保水库在遇到洪水情况下的安全排洪和导流。

4. 建设材料:水库的主要建设材料为混凝土、钢筋等,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四、施工组织及管理1. 施工组织:本工程的施工单位由某省某市水利局承担,负责工程的施工工作。

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要求,合理分工,统一管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 施工管理:施工单位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体系,设立专门的施工管理部门,配备专业的施工管理人员,实行科学、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3. 安全生产:施工单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现场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人员安全。

五、工程安全监督1. 监督机构:本工程的安全监督由某省某市工程安全监督局负责,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工程的安全施工。

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

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

水工程施工设计报告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某县城市中心,是一个重要的城市供水工程项目。

该项目建设的背景是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解决城市用水供应不足的问题。

项目涉及到的主要施工内容包括水源地开发、水处理厂建设、输水管道铺设等。

项目总投资额为5000万元,预计工期为2年。

二、水源地开发设计1.水源地选址根据城市的用水需求和水资源分布情况,我们确定了水源地选址,选址在某县城市西北方向约20公里处,水源水质优良,水量充足,非常适合用于城市供水。

2.水源地保护为了保护水源地的水质,我们在水源地周围建立了保护区,严格限制了污染源的进入。

同时,加强了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确保水质稳定。

3.水源地开发我们在水源地开发了多口取水井,通过地下管道将水输送至水处理厂。

同时,为了保证取水井的长期供水,我们还制定了定期检测和维护计划。

三、水处理厂设计1.水处理工艺选择针对水源水质的情况,我们选择了深层过滤和消毒处理工艺,以确保出厂水的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2.水处理设备选型我们选用了国内领先的水处理设备,包括滤池、反渗透设备、消毒设备等。

这些设备具有高效、稳定的性能,能够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

3.水处理厂建筑设计为了保证水处理设备的正常运行,我们设计了符合环境要求的水处理厂建筑。

建筑采用了防水、抗震设计,确保水处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输水管道设计1.输水管道选材我们选用了PE管道作为输水管道的材料,PE管道具有耐压、耐腐蚀、寿命长的特点,非常适合用于城市供水工程。

2.输水管道敷设我们对输水管道的敷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根据地形地貌确定了管道的敷设路径,保证了输水管道的顺利建设。

3.输水管道连接为了确保输水管道的连接质量,我们采用机械连接和热熔连接的方法,确保了管道连接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五、安全管理与环保措施1.安全管理我们制定了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我们进行了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乡姚寨沟水源地保护工程设计报告陇南市武都区水利局二0一0年十一月陇南市武都区城郊乡姚寨沟水源地保护工程设计报告一、概况:城郊乡姚寨沟水源地保护工程位于武都城区以南约13公里的白龙江右岸,工程区现有人口360户,1260人,总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水浇地仅有650亩,有山地700亩。

均分布在海拔1040—1250米的河谷阶地及半山坡上。

当地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条件差,人均耕地占有量少,发展林果业是振兴该村经济、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

武都区白龙江沿岸的光热资源和自然条件是种植油橄榄最适生长区之一,武都区城郊乡姚寨沟梨树坡油橄榄园充分利用荒坡、荒地种植油橄榄,对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具有战略意义。

该区日照充足,土质肥沃,水资源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多种经营有很大发展潜力,但由于气候影响,干旱少雨极大地制约着油橄榄产业的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优势和土地资源,搞好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对带动植树造林、促进林果业发展和企业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工程的实施,基本可解决100亩油橄榄基地的生产用水,对苗果的生长发育起着决定作用,是当地群众的生命工程,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其显著。

二、设计资料:1、地形、地貌、地质:电灌工程位于白龙江右岸,灌区处在海拔1150米至1250米的半山上,土壤为坡积黄土,土质松散,出露岩层为石灰岩、页岩,上覆第四系黄土及坡积物。

工程区水池等水工设施要做好防渗处理,防止造成次生滑坡等不良地质灾害的发生。

2、水文、气象:武都区属北亚热带半湿润气候,主要气象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14.9℃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8.7℃年日照时数为1709—1900h年平均降水量450mm—600mm空气相对湿度61%年平均无霜期242—273℃白龙江属长江流域,是嘉陵江一级支流。

工程区以上河长38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9立米/秒,最枯流量37.2秒立米,最大洪峰流量1920秒立米,工程区地处白龙江中游河段,该河段水土流失严重,泥石流发育,但河谷地下水比较丰富。

工程区块石缺乏,运距5公里,砂骨料较丰富,运距2公里,人工背运500米。

三、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1、工程等级及设计标准1、1工程等别和标准武都区城郊乡姚寨沟水源地保护工程设计灌溉面积100亩,设计调蓄水量90m3。

根据部颁《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部分)(SDJ—78),本工程属五等小(二)型农田水利工程,主要建筑物按五级设计,次要和临时性建筑物按五级设计。

1、2地震烈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武都区地震烈度为八度,工程主要建筑物按八度防震,次要和临时建筑物降一级设防。

1、3灌水定额及灌水周期的确定该工程区有效灌溉面积100亩,作物种植主要以油橄榄为主。

设计灌水定额和设计灌水周期根据当地或邻近气候相似地区的灌溉试验资料,结合群众的丰产灌水经验,油橄榄每亩定植33株,采用管引单株窝灌,每株每次灌水0.3m 3,亩灌水9m 3,加灌水损失,确定灌水定额为10m 3/亩。

设计灌水周期T=18天,可满足作物需水要求。

1、4灌溉用水量本灌区调蓄沟溪小水,利用现有管网输水至蓄水池,然后管灌。

配套蓄水调节池,利用地势落差进行灌溉,采用主管续灌,分管轮灌的形式,需水量采用公式W m =mA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0.9)计算得管灌需水量=(600亩×10m 3/亩)/0.9=6670m 3根据设计灌水定额和设计灌水周期计算设计引水流量Q = mA ηTtQ —灌溉设计流量(m 3/h )m —设计灌水定额(m 3/亩),管灌9m 3/亩A—灌溉面积(亩)100亩T—设计灌水周期,即灌水延缓天数(d),管灌18天。

t —每日净灌时间(h),电灌取20小时。

η—输水系统水利用系数0.9。

经计算M=88m3。

1、5灌溉水量的调节灌区总灌溉面积100亩,全部为管灌,为了方便灌溉,便于调度,另加4座蓄水调节池,调节总水量为80m3,经调蓄后可满足灌区灌溉用水需求。

1、6水量的计算由于该工程引用沟溪小水,设计需水量90m3,满足设计最大需水量。

四、工程总体布置;工程共设计30m3调节蓄水池3座,配套控制室3间。

五、工程设计:1、30m3蓄水池设计本工程蓄水池采用钢筋砼池,设计容积为30m3,池底基础采用M10浆砌石结构,厚0.5米,其上满辅C15素砼垫层,厚平均为15cm,池底及池壁均采用厚度为0.20米的C20钢筋砼结构现浇,池墙外衬M10浆砌石结构护墙。

为了确保水质,防止杂物入堵塞管道,水及冬季防冻等需要,拟定将蓄水池全部加盖。

其结构尺寸及结构配筋详见结构及配筋图。

根据灌区的地形特征,为了方便管理,便于工程的灌溉,提高灌水效益,节省劳力,在灌区同布设30m3蓄水池调节池3座。

2、控制室设计控制室采用砖混结构,建筑面积5m2,控制室布置在水池旁,控制室总高度2.6m,结构尺寸详见图。

3、工程灌溉该工程管灌100亩, 采用主管续灌,支管轮灌,根据该处多年灌溉的经验,确定平均灌水定额为9立方/亩,轮灌期为18天,为了方便管理,提高灌水的保证率,在灌区建20立方的蓄水调节池4座,分别沿山梁布设,管灌区自上而下沿山梁埋设1寸PE塑管,每50米处设移动快接头一个,采用75#浆砌砖做池,池内设三通。

利用可移动塑管来单株窝灌,每株每次灌水300公斤。

六、施工组织设计1、施工条件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施工物资运输方便。

工程区内有乡村公路经修整后可用作施工运输。

主要建筑材料均可由城区运至工地,工程建筑物布置分散,便于全面开工建设,集中劳动力、加快进度。

工程区气候湿润温和,无霜冻危害,工程可全年施工。

输电线路基本畅通,施工用水可临时引水解决,工程所需砂砾料及石料均可在当地购买,运距为2—3km。

2、主体工程施工2、1水池施工水池施工分基础土方、浆砌块石、砼现浇等分项工程,施工以人工为主,水池为钢混结构,无复杂工艺。

2、2管网施工管道施工以人力为主,先开挖管槽。

管槽开挖时先放线后按沟底设计宽挖成矩形断面至管底高程,再按设计尺寸削坡,达到标准断面。

上水管为ф50钢管,采用电焊连接,施工应注意焊接质量。

管网为PE塑料管,接头采用丝扣连接,管道定线包括平面位置与高程两个方面,主管和支管首部、转弯(如三通、四通和弯头等),安装各种阀件(如进水阀、逆止阀、底阀)处以及高程变坡处应设置定位标桩,具体施工方法如下:2.2.1管槽开挖:一般挖深80cm、宽50cm、沟底应开挖平整,挖出弃土应置于管槽一侧,另一侧放置待安装的管子、管件。

管座铺筑:首先人工平整沟底并充分夯实,管道中部和转弯处及各种闸阀处都应设置镇墩,阀门处设置保护井。

2.2.2管道铺设,充水试压及回填。

①管道铺设:首先检查管子及管件,并清除管内杂物,按照安装组合顺序,将管子及管件置放在管槽一侧。

然后,管子、管件入槽就位,由下而上进行连接组装。

②充水试压:试压前,封闭管道所有开口处,利用控制阀门,逐段试压,如发现管身接头、管件等处渗水、漏水时,应进行处理或重新安装,确认质量合格后才能进行管道回填。

③回填:管道回填时,一次回填10—15cm夯实,使之与管子紧贴,再重复夯填至结束。

回填时间应选择在地表和地下温度接近时刻进行,以减少热胀冷缩对管道的影响。

④系统调试运行安装滴头之前,应放水冲洗各级管道,冲洗结束,即可装上滴头。

试滴中逐渐开大闸阀使滴头投入运行,选择几个滴位校核工作压力,滴灌强度等指标,如果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则认为系统调试成功,可交付使用。

2、3砌石工程石料应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砌筑前应将石料刷洗干净,并保持湿润。

砌体石块间应粘接密实。

砌体宜用铺浆法砌筑,灰浆应饱满,干砌石砌体缝口应砌紧,底部应垫稳、填实,严禁架空,不得使用翅口石和飞口石,宜采用立砌法,不得叠砌和浮塞,石料最小边厚度不宜小于150mm。

砌体断面厚度允许偏差为+30mm及-20mm,其施工质量必须达到《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要求。

2、4砼工程运至工地的水泥,必须有厂家的品质试验报告,砼用砂必须质地坚硬,强度高、泥土杂物含量按重量不得大于3—5%,砼的浇捣应按设计支模,要求模板内壁光洁,严密牢固,振捣应以机械振捣,严防蜂窝麻面产生。

在砼浇筑后即开始洒水养护。

初期白天每隔2-3h 洒水一次,夜间洒水1-2次。

三天后,根据气温高低,每日洒水养护2-8次。

养护用水水质要求与拌制砼用水要求相同。

2、5技术规范施工时应遵循如下规程规范:《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DJ212—83《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试行)《水工砼施工规范》SD207—823、施工组织及进度本工程建筑物较分散,工程量小、宜采用人工为主,机械为辅的施工方案,各工程项目宜独立完成,并由业主统一管理,分项分类实施,按当地施工条件,工程总量及施工强度,本工程总工期为三个月,施工时应选择有资质的正式施工单位全线开工,所需普工应在当地受益区招募。

施工单位进驻后,分别在泵站及高位蓄水池施工点设临时工棚及仓库,以便存放钢管、小型施工机具、水泥等。

4、主要工程量施工进度及材料本工程计划工期3个月,永久建筑物主要工程量如下:土方开挖414 M3土方填筑266 M3砌筑块石241.5 M3砼及钢筋砼浇筑59.4 M3钢管 4.7 吨PE塑料管20m主要建筑材料:砂子55 M3块石280 M3水泥90 吨钢材 4.7 吨木材 2.8 M3劳动总工日640 工日七、环境影响评价1、环境状况1、1自然环境工程区位于白龙江流域中游武都区段,区域气候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5.8℃,多年平均降水量420mm,蒸发量1150mm,干旱指数16.0,无霜期230天。

最大冻土层深度30cm,工程区域山高沟深,山岭重叠,植被较差,空气清新,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1960小时,冬季基本无结冻现象。

1、2社会环境工程区地处武都区城郊乡姚寨沟,区域人口分散居住,经济文化相对发达,区域内有乡村公路通过,交通条件好,区域内主要经济作物以油橄榄树为主,发展前景良好,抗风险能力强。

区域内交通、劳力为该工程提供优良的施工条件。

2、环境影响评价2、1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影响分析和预测工程建设永久性占耕地少,不会造成大面积耕地损失;工程建成运行后,将会极大改善区域自然环境,开荒种地,退耕还林,发展经济作物,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白龙江河水水质清澈,无污染,所以不存在水污染问题;工程建设期内有噪声、灰尘和生活垃圾等不利影响。

2、2自然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当地气候、水质、文化和社会环境均无不良影响,尚可促进区域内生态良性循环和社会环境改善;施工期内不利影响只是局限在当时当地,随着工程竣工即可恢复改善;该工程对促进区域内油橄榄发展创造了条件,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都将十分显著;该工程建成将会带动全区油橄榄生产的发展,有其积极深远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