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合集下载

新建文化广场规划

新建文化广场规划

新建文化广场规划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建设中,文化广场扮演着社交、文化与艺术交流的重要角色。

为了提升城市形象,促进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我市计划新建一座文化广场。

本文将针对新建文化广场的规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规划目标新建文化广场的规划目标是打造一个多功能、开放式的公共空间,既满足市民休闲、社交和娱乐需求,又提供展示艺术文化的平台,促进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

三、选址与规模新建文化广场将选址于市中心,面积约为xxxx平方米,以保证交通便利性和空间的可利用性。

广场周边将设置相应配套设施,如停车场、休闲绿地等,以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四、功能规划1.主舞台区域:建设一个宽敞的主舞台空间,可用于各种演出、音乐会和庆典活动。

该区域还将配备先进的音响和灯光设备,以确保演出的质量。

2.互动艺术区域:设立互动装置、艺术展览和创意活动区域,供市民参与艺术互动、展览和展示自己的创意作品。

3.休闲区:设置休闲座椅、花坛和绿化带,供市民休憩、聊天和欣赏景观。

4.户外表演区:安排户外舞台和观众席,可举办戏剧、舞蹈和其他文艺表演,为市民提供免费的艺术演出。

5.儿童乐园:设计适合儿童游玩的区域,包括儿童游乐设施和亲子活动区域,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的需求。

6.文化展示区:建立文化展示馆,陈列本地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当代艺术作品,展示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创意。

7.运动健身区:设置篮球场、跑步道等运动设施,鼓励市民积极参与运动和健身活动。

五、设计理念1.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市民需求,设置各类设施和功能区域,让广场成为市民放松身心、提升文化素质的场所。

2.绿色环保:以生态友好设计为原则,增加绿化面积、种植树木和花草,用可再生材料建设建筑物,使广场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3.艺术元素:在广场中融入艺术装置、雕塑和壁画等艺术元素,增添生活情趣和文化氛围。

4.智能化设施:安装智能化系统,提供无线网络、智能停车等便利服务,提升广场的科技感。

六、管理与运营新建文化广场的管理与运营将由市政府承担,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广场的日常管理、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确保广场的良好秩序和文化活动的丰富多样性。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第一篇: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文化广场的设计说明一.地理背景广场被四条主道围绕,广场四周是市政府,写字楼,图书馆,博物馆,图书馆外侧是历史名街,设计的时候,须考虑各个文化建筑的性质和文化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按照规划要求,建设文化历史和冰雪文化为一体的广场,改造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建立城市主体景观印象。

塑造城市文化底蕴.三.方案定位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有利于展示和传承历史文化,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在这三个有利于的条件下着力打造具有综合性功能的文化广场。

本方案将广场定位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反映城市和场地历史,满足集会,市民休闲游憩,娱乐等综合性城市开放空间。

充分考虑地域特点,注重历史文化和生态内涵。

凸显市政府和博物馆大楼的庄严的形象,也要为图书馆的文化和写字楼的文化氛围营造景观环境,改善城市的公共环境面貌提升整个城市的形象。

以人为本,以营造高品质的环境及庄严肃穆的精神为目标,精心塑造即生动和谐又不失严肃的文化广场,建筑和开放空间,构筑优美,舒适的绿化和休闲环境,安排亲切宜人的市民驻留活动场所,配置完善的服务设施,强化城市的文化气氛,以满足二十一世纪的城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需求。

独具特色的广场形象根据规划区的地形环境特征,结合白旗的历史文化传统,吸取国内外广场设计的优秀经验,塑造一个视觉景观强烈,连续开敞的,即有时代特征又独具地方特色的城镇风景线。

规划原则:1.文化原则:广场设计应力求挖掘本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背景,并体现新时代城市的形象。

2.以人为本:设计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营造良好的环境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多样性的活动空间。

广场空间应能满足人的多维感受,并进行无障碍设计。

3.生态原则: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并评估周边地区环境特征,实现人与自然,广场和区域的和皆共生。

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广场设计应为将来预留发展空间,并能与全局协调。

5.经济原则:生态方法就是最经济的方法,运用生态方法指导设计和实施,不但可以增加环境的多样性,也能增加建筑物的节能性及可行性,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得环境上、经济上和社会上最大的利益。

文化广场设计方案

文化广场设计方案

文化广场设计方案一、引言文化广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公共空间,旨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和艺术表演的场所。

本文将为设计一个理想的文化广场提供详细方案,并探讨其中的核心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二、核心设计原则1. 多功能性: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广场,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和休闲区等,以及提供足够的座椅和绿植空间供人们休息和欣赏。

2. 可持续性: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问题,使用可持续材料和降低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同时增加绿化面积,以改善空气质量。

3. 无障碍通行:广场的设计要设法解决人们的移动问题,保证残障人士和老年人能够方便地移动,设置坡道和无障碍设施,如扶手、斜坡和盲道。

4. 艺术元素融入:广场是展示城市文化与艺术的窗口,应该融入艺术元素,如雕塑、壁画和音乐表演区,以增加广场的魅力和文化氛围。

三、设计方案1. 广场总体布局:根据周围的环境和道路规划,设计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广场布局。

采用流线型设计,使广场内的空间流动性更好,便于人群的流动和互动。

2. 儿童游乐区:设置一个专门为儿童提供娱乐和游乐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可以设计各种儿童活动设施,如滑滑梯、秋千和攀爬架,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需求。

3. 休闲区:提供足够的座位和阴凉的遮阳棚,供人们休息和聚集交流。

在休闲区周围设置一些绿植和花坛,增加广场的美感和舒适度。

4. 音乐表演区:为了丰富广场的文化活动,设计一个专门用于音乐表演的区域。

区域内可设置一个舞台和观众席,供各种音乐演出和文化活动的举办。

5. 健身器材区:广场应设置一些健身器材供人们锻炼身体。

选择适宜的器材,如跑步机、仰卧起坐器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健身需求。

四、注意事项1. 安全性考虑:设计中要考虑到广场的安全问题,如设立围挡和栏杆,以确保人们在使用设施时的安全性,并制定相关使用规定。

2. 照明设计:广场的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夜间使用的需求,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以提高广场的安全性和美观度。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文化广场设计说明

常德市草坪镇文化广场设计说明书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设计的文化广场位于草坪镇龙相路与上河路交叉口东南角,东侧为惠阳大道(原207国道),西侧比邻民间艺术文化街,规划用地面积为1.89公顷。

二、规划依据1.《常德市鼎城区草坪镇总体规划(2012-2030)》;2.《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3. 其他相关国家规范、标准;4. 对现有场地的踏勘等。

三、规划要求与目标1. 规划设计要求(1)将广场东南部的加油站搬迁至207国道东侧;(2)文化广场的规划重点强调文艺活动表演功能,宣传草坪文化;(3)设计风格融入地域文化特色,与民间艺术文化街建筑形式协调统一。

2. 规划目标通过文化广场的规划设计,为草坪镇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展示平台,成为民间文化艺术交流的窗口。

四、现状概况1.交通状况:文化广场东侧与207国道相接,北侧现有一条乡土路,总规中将其规划为龙相路,交通便利。

2.广场现状:本次规划的文化广场内以及周边均为农田景观,视野开阔。

广场东侧沿207国道有一条约4米宽的沟渠,设计中考虑以涵管的形式预埋在广场下面代替沟渠排水。

广场东南部现有一栋3层楼私宅和加油站,总规中将其搬迁至其他位置。

五、规划设计1. 布局与设计理念广场以文艺中心广场为核心,文化景观道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广场东西,主入口广场、露天舞台、贵宾席看台三者形成一条南北向景观轴线,文化长廊沿着中心广场南面环绕半周,形成一核心,两轴线,半环形的整体布局。

整个广场的设计以展现草坪文化特色为宗旨,最大力度地创造开敞式大型文化活动交流空间,设置多样化草坪文化的设施小品,渲染广场的文化氛围。

2. 广场景观规划设计文化广场由主入口广场、树阵广场、绿地景观、文艺中心广场、文化景观道、文化长廊、停车场和次入口广场组成。

(1)主入口广场主入口广场设在龙相路南侧,位于广场北部,中心设置文化主题雕塑作为广场地标,通过台阶形成高差变化丰富空间感官,两侧则利用文化景观柱将视线引入文艺中心广场。

文化广场工程实施方案

文化广场工程实施方案

文化广场工程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

文化广场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决定对文化广场进行全面升级改造,以打造一个更加优质、多元化的文化广场。

二、总体规划。

1. 空间布局,文化广场将分为主广场、文化展示区、休闲娱乐区、绿化景观区等几个功能区域,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设施建设,在文化广场内将增设文化展示馆、音乐喷泉、户外舞台、休闲长椅等设施,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3. 环境改善,对文化广场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提升景观品质,营造宜人的休闲环境。

三、工程实施方案。

1. 前期准备,组建项目策划小组,明确工程目标和任务,进行市场调研和用户需求分析,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时间节点。

2. 地面铺装,对文化广场地面进行整体铺装,采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保证广场地面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3. 设施建设,按照总体规划,依次进行文化展示馆、音乐喷泉、户外舞台、休闲长椅等设施的建设,确保各项设施的品质和功能完备。

4. 绿化景观,进行文化广场周边环境的绿化美化工程,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种植,打造出宜人的休闲环境。

5. 照明工程,对文化广场进行全方位的照明设计和施工,保证夜间广场的亮度和安全性。

四、工程管理。

1. 施工监管,成立专门的工程管理团队,负责对文化广场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管,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2. 安全保障,严格执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

3. 质量验收,对文化广场工程的各项工程节点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五、后期维护。

1. 设施保养,建成后对文化广场的各项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功能完好。

2. 环境管理,对文化广场周边环境进行定期的清洁和绿化管理,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美观。

3. 活动举办,定期举办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活动,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市民前来参与。

文化广场建设方案

文化广场建设方案

文化广场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市民们对文化艺术的追求,文化广场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提供一个具有文化氛围、集休闲、娱乐、交流于一体的文化广场。

二、建设目标1.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文化广场作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志性建筑,将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2. 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通过在文化广场举办各种文化活动,提供多元化的文化内容,满足市民的文化需求。

3. 增进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

引导市民注重精神世界的培养,增加艺术修养,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境界。

4.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文化广场将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吸引游客,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经济的繁荣。

三、建设内容1. 建立多功能文化广场。

广场设计采用开放式布局,包括文化展示区、娱乐休闲区、演艺表演区和交流互动区等功能区域。

不同的区域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文化活动。

2. 配套设施建设。

为了提供良好的服务,广场内将设有咖啡厅、书店、艺术馆等文化设施,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便利。

3. 打造艺术展示平台。

在广场中设置专门的展示区域,供艺术家展示他们的作品。

通过定期举办艺术展览等活动,为市民提供艺术鉴赏的机会。

4. 搭建演艺表演舞台。

设置一个专门的演艺表演区域,用于举办音乐会、大型演出等文艺演出活动。

同时,为演艺表演提供先进的音响设备,以保证演出的质量和声音效果。

5. 建设互动交流区域。

设置一个专门的交流互动区,供市民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例如举办文化讲座、书籍推广等活动,增加市民的文化体验和参与度。

四、管理与运营1. 设立文化广场管理委员会。

成立由相关政府部门、文化界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管理委员会,负责文化广场的管理和运营。

2. 定期举办文化活动。

管理委员会将制定活动策划方案,定期组织各类文化展览、音乐会、演出等活动,丰富广场的文化内涵。

3. 建立合作机制。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

文化广场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概况文化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人民进行休闲、文化娱乐、艺术演出、展览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城市文化软实力展示的重要窗口。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文化广场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能够丰富城市人民的精神生活,推动城市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吸引力。

本项目拟建设一座集休闲娱乐、文化演出、艺术展览、体育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广场,位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

项目总投资约5000万元,包括广场硬件设施建设、软件设施配套、文化活动经费等。

项目建设周期约为一年。

二、建设内容及规划布局1. 建设内容(1)广场景观改造:对现有广场的地面、绿化、灯光等进行全面改造,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城市特色的广场环境。

(2)搭建舞台设施:为举办各类文化演出活动,搭建可容纳百人以上观众的露天舞台,同时配置音响、灯光等设备。

(3)建设文化展示馆:设立文化展示馆,用于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手工艺品展销、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

(4)设置休闲娱乐设施:配置凉亭、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满足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5)提升绿化景观:增加各类花草树木,打造绿意盎然的城市绿化中心,为市民提供清新的休闲场所。

(6)配置公共设施: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基础设施,提升广场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2. 规划布局(1)广场中央景观区:设置主题雕塑、音乐喷泉等,成为广场的标志性景点。

(2)舞台区:位于广场一侧,为开展各类文化演出、庆典仪式等提供场地。

(3)文化展示区:位于广场的一角,设有文化展示馆和临时展览帐篷,用于展示和销售各种文化产品。

(4)休闲娱乐区:位于广场的周围,配置各类休闲娱乐设施,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

(5)绿化景观区:布置各类树木、花草,提供美丽的绿色环境。

(6)公共设施区:位于广场四周,设置卫生间、饮水设施、座椅等,提供便利设施给广场使用者。

三、建设目标及效益预期1. 建设目标(1)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通过文化广场工程建设,让广场成为城市文化新地标,展示城市的文化魅力和氛围,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

文化广场项目策划书3篇

文化广场项目策划书3篇

文化广场项目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广场项目策划书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文化活动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对于文化娱乐的需求,提升城市文化品质,本策划案旨在打造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广场。

二、项目目标1. 提供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平台,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需求。

2. 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活力。

3. 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

4. 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文化休闲场所。

三、项目内容1. 文化展览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文物展览、摄影展等,展示本地文化艺术成果,提升市民的文化素养。

2. 文艺演出邀请各类文艺团体进行演出,包括音乐会、舞蹈表演、戏剧演出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3. 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文化讲座,涉及历史、文化、艺术等领域,提供知识分享的平台。

4. 民俗活动举办传统民俗活动,如庙会、民俗文化节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5. 休闲娱乐设置休闲区域,提供咖啡、小吃等,为市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场所。

6. 儿童活动区设立儿童活动区,包括儿童游乐设施、亲子互动游戏等,为家庭提供亲子活动的场所。

四、项目执行1. 场地选址选择交通便利、周边设施完善的地点,如市中心或商业区。

2. 活动策划与各类文化机构、艺术团体、学校等合作,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

3.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推广,包括社交媒体、宣传海报、广告投放等,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 运营管理建立专业的运营团队,负责场地管理、活动组织、安全保障等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

五、项目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活动策划及宣传费用:[X]元3. 设备设施采购费用:[X]元4. 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六、项目效益评估1. 通过对项目的参与度、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了解项目的运营效果。

2. 根据评估结果,对项目进行优化和调整,提高项目的品质和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乡镇新城文化广场规划说明
一、规划背景
“城市的精华在于空”。

这里的“空”主要是指城市形体环境的公共空间。

这是城市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部分,是城市的魅力所在。

但是,在目前大多数的城市建设中,我们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广厦拔地而起。

城市中的绿地则越来越少。

于是居住在都市中的人们就越来越陌生,愈来愈想回归大自然。

现规划广场用地原属商业金融用地,拟建一大面积的高层商厦。

但由于周边的两幢商厦销售情况不是太好,故现改为城市广场用地。

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和令人振奋的。

因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钢筋混凝土,我们更需要一片可以让身心放飞的天地。

新城文化广场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一个休憩、娱乐的大型公共交往空间,更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藉此可令周边的商厦起死回生),确立了西乡镇富有特色、令人神往的行政、文化中心、增加城市的凝聚力最终为西乡镇的城市建设添上闪亮的一笔。

二、场地现状环境分析
规划用地位于107国道西乡镇路段一侧。

正对着西乡镇人民政府办公用地。

宝民路自东南向西北把规划用地划分为一大一小两部分,小的部分现为西乡镇政府办公楼前广场,较为空旷,只设置了部分停车场。

小广场西北向有一片绿地。

大广场用地目前则为荒地,其西北向为体量较大的新城大厦。

该大厦楼高二十米左右,外观设计采用大面积的绿玻幕墙与铝板,为现代主义风格。

大厦的使用功能主要以商业销售为主。

现规划用地把大厦主入口前的广场纳入规划范围。

规划用地东南方向隔着流塘路则是目前尚未建成使用的河东大厦。

该楼高四十多米,主体建筑由两个弧形构成。

广场的设置无疑为这一片的商业活动提供了必要的集散、休憩的场所。

必将大大改善两幢商厦的使用情况。

规划用地的西南向穿过20米绿化带则到达107国道,该广场的建成将成
为107国道街道立面景观的一个视觉焦点。

规划用地场地基本平整。

场内用地高差不足一米。

三、规划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主体,组织为人所用为人所体验的人性空间,充分体现对“人”的关怀。

2.文化活动的休闲空间,充分满足广场空间的多样性及文化活动的兼容性。

3.适应地方风俗文化和生活方式,突出文化广场的文化特征及内涵,创造富有特色的主题空间,增强广场的凝聚力。

四、功能定位
城市公共空间即是体现局部城市形象的“窗口”,又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舞台,其实质是以人为主体的,促进社会生活事件发生的社会活动场所,对其特征的理解应以人、活动及场所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对广场现关条件及周边环境的分析。

该广场应是一个多层次、多含义、多功能的共生系统,为市民提供小型集会、观演室外展示、宣传等文化活动及各类游憩、休闲活动的城市公共空间、是以展现西乡时代文化特征为主的城市文化广场。

五、规划构思
1.空间布局
该广场主要围绕着两条景观轴线和一个主题广场展开。

宝发一路把广场分为两部分,按使用功能及性质的区别,分为中心文化广场(主广场)和市政广场(次广场)两部分。

一条东北、西南向的主轴线自政府办公大楼一直延伸到广深公路绿化带,把主、次两广场联系起来。

另一条自东北向南的弧形次轴线则强化了主次两场的主题空间的联系。

主次两条轴线既强调了市民广场的公正、严谨、庄重的气氛,又不失灵巧、自由、活跃的个性。

主轴线上布置了大型喷水池及主题雕塑,起点始于市政广场中心的涌泉雕塑喷水池,通过铺地的强调走向文化中心广场,文化中心广场两端通过两个大型的喷水池,把人流动态引向广场中心,喷水池两侧布置挺拔的大王椰子树,树木基座设置花坛及坐椅,为人提供一个休憩和观赏的空间。

次轴线上则通过随意、自由布置各种构筑物,把人引入主题空间。

轴线一端设计简洁、轻巧的过街天桥加强了主次广场间的联系,也为文化广场提供了一处绝佳的观景平台,自己也在无意中融入文化广场之中,成为一个景点。

文化中心广场的核心由主题空间──水之剧场及主题雕塑──“飞翔之柱”组成。

“飞翔之柱”由先进的材料和技术造成。

体现了高度现代化的时代特征。

大小不一、造型轻巧、活泼的金属片、呈错落式上升,如一行昂首飞翔的大鸟,寓意西乡镇美好、光明的未来。

雕塑底座及沿主轴线布置的两个小场地则设以旱式喷泉,既可以烘托主题雕塑的气氛,又可让人在其间行走、游戏。

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乐在其中的人性空间特色。

与“飞翔之柱”相对的是文化广场的核心空间──水之剧场。

该广场取象征孕育着生命的卵形,既可保持了主题空间的向心性又不失活泼的动感。

广场中心由一泓动静相宜的水池围绕着一个方形的舞台,周围设有台阶座椅。

上面覆以白色的蓬布。

水池一侧是象征“山川河流”的乱石叠落式水景,潺潺的流水声加上几片高低错落的矮墙、柱子及其倒影形成了中心表演舞台丰富多彩的背景。

人们在云(白色蓬布)中聆听大自然的声音或观看着舞台上多姿多彩的表演,必将产生强大的震憾力,彷惶中仿佛置身于高山流水之中,令人遐想无边。

中心广场一侧是呈放射性舒展开的绿地,与椭圆
*形广场一起构成一个光芒四射的绿色“太阳”,人们从四面八方都可通过放射性小道到达“水之剧场”,增强了主题空间的参与性及凝聚力。

呈一定坡度设计、大面积的图案草地,既满足了人们对“绿地”的需求,又有利于改善广深公路上景观的可视角度。

草地的边缘是一条林荫步行道。

是我们在设计中刻意营造的一
片宁静的“丛林”。

树荫浓密的林间布置了各种休憩坐椅或步行健身设施。

让人们享受到在喧闹的都市中弥足珍贵的宁静。

在林中漫步时还可进行一些轻松的、富有娱乐性的健身活动,让全身心都得到彻底的放松。

此外,市政广场的设计也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考虑到行政部门所应有的稳重、清廉、严肃等特点。

广场的设计应为了烘托这些特征而服务的,故采取对称构图、设计简洁明了、功能单纯的手法。

大片明快的绿地和中心喷水池成为广场的主要构成要素。

水池前的广场可作为一般行政性群众集会的场所。

整个广场给感到温文尔雅、平易近人的大度。

2.交通组织
广场规划用地的车流主要来自从中间穿过的宝民一路,市政广场为政府办公单位所穿行,但明确划分行车路线,广场不设停车场,来往车辆不得长时间停留,尽量减少车辆对人的干扰。

文化中心广场则采取全封闭式管理,机动车除紧急状态外不得进入广场内部空间,避免人车相互干扰,保证了广场空间的完整性及安全性。

广场规划对人的步行流线进行了组织,以林荫步行道和地面铺装将文化广场与周边环境建立流畅、便捷的步行联系,便于市民到达。

广场内部空间作为一个整体的步行空间,形成完整连续的步行空间,步行流线组织空间序列的展开,通过适当的地面铺装变化和标志性景观的设置,增强轴线的引导性及空间的连续性、趣味性。

设置坡道满足无障碍设计要求并可保障紧急状态下的消防要求。

3.环境绿化规划
文化广场环境设计力求做到以人为本,精益求精,注重环境空间的组织和环境设施的安排。

广场设计主要以水景及硬质景观为主,采用大面积铺装,尽量增大游人活动场地,利用踏步形成高差,增加空间的变化,产生景观趣味,形成休闲空间。

通过轴线空间组织主要景点,使广场环境富于整体感和系统性。

绿化是广场的重要元素。

恰当的绿化设计可增加广场空间的活
力和空间渲染力。

绿化规划以大面积的呈图案布置的草地为图底,行列式种植大王椰子形成强烈引导性绿化空间,结合休息坐凳丛植,对植冠径较大的伞形大乔木,形成安静的林荫休息空间。

六、投资造价估算
广场面积约26409.4m2,按广场土建及设施(不包括雕塑)单价约1500元/m2,广场土建及设施总造价约3960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