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案:第7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本章,和2010版教材有较大差异,查询2013版的相似程度。
【教学理念与目标】一、教学理念(1)在保证对学生进行国史国情教育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从多维度了解祖国历史,开拓思维,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本章内容加上综述的第二部分“三座大山重压”、第三部分“两个中国命运”,使学生认识到一个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必须符合、代表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通过学习本章体会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内涵。
二、教学目标(1)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认识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决战是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
(2)了解国民党政权的反动本质及其所面临的全面危机,认识到这一政权遭到广大人民的反对并迅速走向崩溃的根本原因。
(3)了解“第三条道路”幻想破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历史条件;认识人民共和国的创建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进一步认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1)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2)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权迅速走向崩溃的原因。
(4)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相结合。
采用课件演示、视频、图片重现历史、师生对话等手段,使学生在与历史对话中产生共鸣。
【教学时数】3学时(本章共三节内容,第一节0.5学时,第二节2学时,第三节0.5学时)。
【教学过程】【本章导入】通过师生之间问答进入新课。
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在新的世纪,继续推动现在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我们目前还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一问题是怎么形成的?【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问题上,已经成功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教学目的:通过对解放战争的学习,使学生明白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内和平所做的努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制的形成、特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伟大历史意义。
三、教学难点: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四、教学时间:2学时五、教学内容: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开始出现了美苏主宰世界、东西方冷战对峙的新格局。
美国崛起企图称霸世界全球,苏联在与之对抗的同时又有妥协。
美国在二战后迅速向中国进行经济、军事渗透,意图扶植蒋介石政权,左右中国二战后的发展走向,成为对中国局势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
中国广大人民虽然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努力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但是,受国际、国内环境影响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崎岖、曲折。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面对人民的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方针,希望通过和平的途径对中国进行政治社会的改革,逐步向新中国这个目标迈进。
2、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蒋介石对发动大规模内战还有所顾忌,原因如下:第一,抗战胜利后,人民普遍要求和平;第二,沦陷区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都处于共产党领导人民武装手重,国民党军队大多退到西南地区,需要时日在共产党之前赶到华北和东北地区;第三,苏美英三国出于不同考虑,不赞成中国发生内战;第四,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今非昔比。
蒋介石集团为了给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采取了假和平的策略,邀请中共方面到重庆和平谈判。
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后,全 国人民迫切需要一个和平安定的环境,重建家园,医治战 争带来的创伤,休养生息。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的这一根本 愿望出发,主张团结一切爱国民主力量,把中国建设成为 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说明中国共产 党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 新中国。 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在两种命运、两个前途决战的关 键时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为中国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前途。通过与国民党实行的军政 独裁的状况的对比,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大(1945年5月) 上的讲话。程思远:《政坛回忆》,广西人 民出版社1992年版,158页
蒋介石
“与中共之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 在于团结本党,建立与中共斗争之体系, 即创造斗争之优势环境。”
——潘公展(原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鼓吹反共) 荣孟源:《蒋家王朝》224-225页 潘公展
在全面内战没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力图避 免内战,争取通过和平的道路来实现中国社会政 治改革。建设一个新中国。 1945年4月召开的七大,提出反对内战,主张与 国民党建立联合政府,准备走长期迂回曲折的道 路。 8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口号,阐明 中国共产党关于“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 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8月25日晚,中国共产党决定派毛泽东、周恩来、 王若飞去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
迫使中共“放弃武装,改走合法道路”;或者“放手动 员作战”。“这两条道路任取其一,都足以解决中共问题”。 但“这两条道路”中,武的一手是根本的,“与中共及 各党派组织‘联合政府’,其结果是整个中国‘和平转变’ 为苏俄的附庸,苏俄即兵不血刃而控制整个中国“。 ——蒋介石:《苏俄与中国》,台湾 中正书局1957年版,155-156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外线作战
陈谢兵团挺进豫陕鄂边区
陈粟率军进攻豫皖苏地区 聂荣臻率军解放石家庄
解放军的 战略进攻
内线作战 林彪、罗荣桓率军解放东北
彭德怀、贺龙率军收复延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政协会议闭幕后的第二天,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 各区党委、各纵队发出内部指示: “从此,中国即走上 和平民主建设的新阶段。”“虽然一切决议尚待实行, 即是实行,离开全国彻底民主化还是很远;但是,只要 各党派在全国合法化,人民有了初步民主自由,民主运 动即可能逐步发展,成为不可抗御的力量,破坏封建专 制主义,推动国家继续走上民主化。”并且指出:“中 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目前已由武装斗争转变到非武 装的群众的与议会的斗争,国内问题由政治方式来解决。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1] [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1992年版,第62、63页。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6年7月20日毛泽东起草《以 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的党内 指示,明确指出“我们是能够战胜蒋 介石的。”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民主人士马叙伦说:“我们以为在共产党方
面,战是他根本不愿意的,因为战是他们的损失;
可是应战是他们不能避免而且愿意的,因为不应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一)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
第七章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D )。
A、中美民族矛盾B、中日民族矛盾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2.《双十协定》的签订,中共取得的战略优势是(D)。
A、获得了自卫战争的准备时间B、解放区获得了合法地位C、赢得了民主党派的支持D、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地位3.重庆谈判的焦点问题是( B )。
A、人民军队和解放区的合法地位问题B、要不要和平建国的问题C、实行宪政、结束训政的问题D、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问题4. 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在于(D)。
A、影响战略决战主攻方向B、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C、改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D、改变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5. 对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反蒋斗争第二条战线的准确表述是( A )。
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国统区的工农运动C、国统区的地下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6.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 C)。
A、如何夺取全国革命胜利B、如何解决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的问题C、党的工作重心转移问题D、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问题7. 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 B )。
A、撕毁《双十协定》B、进攻中原解放区C、进攻上党地区D、撕毁停战协定8.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B )。
A、孟良崮战役开始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开始D、渡江战役开始9. 率领北平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国民党将领是(D )。
A、张治中B、蔡廷锴C、杜聿明D、傅作义10.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针对的是( D )。
A、打垮国民党的历次反革命军事围剿B、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等反共浪潮C、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D、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和经济方面占有明显优势1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的国际格局下,美国采取的对华政策是( B )。
A、保持中立的政策B、扶蒋反共的政策C、武力干涉的政策D、遏制中国的政策12.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建国方案的政治代表是( C )。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5篇范例]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5篇范例]](https://img.taocdn.com/s3/m/2eb9d954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e.png)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5篇范例]第一篇: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战后国际国内政治形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广大人民热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但是,通向新中国的道路仍然是崎岖、曲折的。
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还在1945年5月中共召开七大时,毛泽东就提出,对蒋介石拟采取“洗脸”政策而不是“杀头”政策。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为了争取和平主民,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于1945年8月28日偕周恩来、王若飞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
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央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决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 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
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五项决议。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底,国民党军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面性的内战。
同年10月11日,国民党军占领华北解放区重镇张家口,并于当天片面下令于11月12日召开由它一手包办的“国民大会”。
次年3月,国民党当局期限令中共驻南京、上海、重庆三地代表及工作人员全部撤退。
至此,一切和平谈判之门都被国民党关闭,国共关系彻底破裂。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共产党清醒地估计了国内形势,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毛泽东指出: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发动的战争,是一个在美帝国主义指挥之下的反对中华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的战争。
在这种时候,如果我们表示软弱,表示退让,不敢坚决地起来用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
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在政治上,必须和人民群众亲密合作,必须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人,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在军事上,必须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习题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习题一、简答题1.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二、论述题1.试述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及原因。
2.试论人民为什么抛弃国民党、选择共产党?参考答案一、简答题答案要点:1.第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史与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结果。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是由于得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他所提出的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的指引下,经过长期的、艰苦的、曲折的斗争,逐步取得胜利的。
第二、中国革命的胜利,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的结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中之所以能够制定出适合中国情况的、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为中国人民的斗争指明正确的方向,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它以在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第三、广大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要力量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
民族资产阶级也逐步向共产党靠拢。
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少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海外华侨等都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革命的胜利告诉我们:没有广大人民和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2.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锻造出了有效的克敌制胜的武器。
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1)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有时还包括与一部分大资产阶级的暂时的联盟。
前者是基本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同时又是重要的。
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
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
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七章

(三)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1、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 、 年 月 日 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 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理论。毛泽东分析 、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的理论。 了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坚决认定, 了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 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 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 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 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 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3、1946年8月6日,毛泽东在同美国记者斯特朗谈话 、 年 月 日 鲜明地提出了“ 中,鲜明地提出了“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 虎”。 4、以自卫战争粉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 自卫战争粉粹国民党的军事进攻 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作战原则:集章重要知识点有四个: 土地改革; 1.本章重要知识点有四个:①土地改革;②人民 本章重要知识点有四个 政协与《共同纲领》 政协与《共同纲领》;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 大意义;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大意义;④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2. 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主要考查三个经验的 基本内容以及形成过程。 基本内容以及形成过程。 3.学习方法与命题展望 学习方法与命题展望: 3.学习方法与命题展望:①把中国共产党各个时 期的土地政策放在一起,考查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大。 期的土地政策放在一起,考查分析题的可能性较大。 主要注意:土地政策的内容、 主要注意:土地政策的内容、意义以及各个时期的 不同点。 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抓住三个词语即可, 不同点。②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抓住三个词语即可, 领导” 参与” 支持” 基本经验三个: 即“领导”、“参与”、“支持”。基本经验三个: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个基本经验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既可能考查选择题,也可能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既可能考查选择题,也可能以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练习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
1、1945年5月,中共七大召开时,毛泽东提出对蒋介石采取()政策。
A“洗脸”B、“杀头”C、“剁脚”D、“蘑菇”
2、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对时局的宣言是()。
A、和平、民主、团结
B、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C、反对内战,争取自由D和平、民主、爱国
3、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发展到()人。
A 、240万
B 、120万
C 、1亿D、30万
4、1945年8月,为了争取和平,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和国民党蒋介石展开了著名的()谈判。
A、北平
B、东京
C、重庆
D、成都
5、1945年的重庆谈判,国共签订了著名的《》。
A、停战协定
B、双十协定
C、政治协商会议决定
D、五四指示
6、1946年6月,国民党军以进攻()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A、陕甘宁
B、中原
C、鄂豫皖D山东
7、“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是()时期提出的。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鸦片战争D北伐战争
8、1945年12月,昆明发生了著名的学生反内战的“”运动。
A、一二一
B、五二0
C、八一三
D、二七
9、1946年12月,北平发生了抗议()暴行的学生运动。
A、国民党
B、美军
C、日军
D、城管
10、1947年5月,南京、北平等地发生了()的学生运动。
A、反饥饿、反内战
B、反贪污、反毒品
C、反拉壮丁、反内战
D、反贪官、反洗黑钱
11、1946年5月,中国共产党发出《五四指示》,决定将()的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A、没收地主土地
B、谁开荒谁所有
C、平均分配
D、减租减息
12、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文件。
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论联合政府》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13、1947年,台湾人民为反对国民党当局的暴行,举行了著名的武装起义,史称()起义。
A二二八B、高山C、日月潭D、三一四
14、1947年,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自治区宣告成立。
A西藏B新疆C内蒙古D宁夏
15、1947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选举()为该党主席。
A、张阑
B、李济深
C、蒋介石
D、孙中山
16、1949年4月23日,()解放,宣告延续22年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南京
17、在1949年的()谈判中,中国共产党提出要惩办战争罪犯,废除伪宪法和伪法统,实现真正的和平。
A、北平
B、延安
C、南京
D、重庆
18、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
A共同纲领B中国共产党党纲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第一个五年计划19、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一文的发表,为新中国各项方针的制定奠
定了基础。
A将革命进行到底B新民主主义论C共产党人发刊词D论人民民主专政20、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一致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A张澜B毛泽东C李济深D刘少奇
21、中国武装斗争的实质是()。
A农民战争B工人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C工人暴动D工人罢工
22、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
A坚决消灭敌人B夺取国家政权
C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D坚持武装
23、中国共产党党内斗争方针是()。
A残酷斗争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批评和自我批评D实事求是
24、革命的根本问题是()问题。
A国家政权B统一战线C革命领导权D武装斗争
25、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就是共产党在()的总路线和总政策。
A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B新中国阶段
C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D社会主义革命阶段
26、被称为文化革命主将的是()。
A瞿秋白B蔡元培C邓演达D鲁迅
27、为反独裁争民主而牺牲的民主党派人士是()。
A左权B方志敏C彭湃D李公仆、闻一多
28、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A民主革命纲领B五四指示C中国土地法大纲D共同纲领
29、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选举()为外交部长。
A陈毅B周恩来C王稼祥D乔冠华
30、新中国的政体是()。
A无产阶级专政B资产阶级专政C人民民主专政D一党专政
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
1、1945年出席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的政党有()。
A、中国共产党
B、国民党
C、民主同盟D青年党E、工党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中国共产党指出,中国民主化的道路是曲折的长期的,内战的危险始终存在,解放区必须做好三件中心工作。
它们是()。
A、练兵B减租C、生产D、读书E、精兵
3、1947年6月底,人民解放军三路大军逐鹿中原,拉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他们是()。
A、刘邓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
B、陈毅、粟裕的华东野战军主力
C、陈庚、谢富治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分
D、彭德怀西北野战军
E、林彪、罗荣桓的东北民主联军
4、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提出对时局的宣言是()。
A、和平
B、民主
C、爱国
D、团结
E、求实
5、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颁布的两个著名的土地纲领是()。
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B、《中国土地法大纲》
C、《兴国土地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E、《土改令》
6、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指()。
A、徐州
B、淮海
C、平津
D、济南
E、辽沈
7、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是()。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清醒的头脑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旺盛的斗志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E、务必使同志们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
8、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毛泽东认为,()阶级占了中国人口的80%-90%。
A、农民
B、工人
C、民族资产阶级
D、知识分子
E、城市小资产阶级
9、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
A、富农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工人D民族资产阶级E农民
10、在28年的革命生涯中,中国共产党中间涌现出了许多卓越的领导人。
他们包括()。
A、李大钊
B、瞿秋白
C、蔡和森
D、邓中夏
E、闻一多
11、1949年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的民主党派人士是()。
A高岗B李济深C宋美龄D宋庆龄E张澜
12、以下属共产党员的是()。
A方志敏B刘志丹C张太雷D邓中夏E左权
13、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法宝是()。
A统一战线B根据地建设C武装斗争D土地革命E党的建设
14、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是指()。
A劳动者联盟B与非劳动者联盟C无产阶级联盟
D与大资产阶级联盟E与地主阶级联盟
15、新中国的建立,()。
A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个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
B为中国人民集中力量进行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C标志着人类新纪元的开辟;
D中国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E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是指什么?
2、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3、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是指哪些战役?
4、请列举成立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至少五个民主党派。
5、请列举至少三个解放战争时期的著名的学生运动。
6、请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两个务必思想”。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
1、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