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开采设计条件

合集下载

矿山开采设计规程

矿山开采设计规程

矿山开采设计规程1.引言矿山开采是指为了获取地下的矿产资源,而采取的相应工程活动。

矿山开采设计规程旨在保证矿山开采活动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

本篇文章将重点探讨矿山开采设计规程的相关要点,以提供行业内的指导和规范。

2.矿产资源勘探和评估矿山开采设计的第一步是对矿产资源进行准确的勘探和评估。

在此过程中,应进行地质勘探、地球物理勘测、化学分析等系列工作,以确保对矿产的性质、质量和数量有准确的了解。

同时,还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开采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因素,以确定矿山的开采潜力和可行性。

3.矿山设计与布局基于对矿产资源的评估结果,矿山的设计与布局应充分考虑开采效益和安全要求。

在矿山设计中应明确矿体的空间组织结构、矿石的开采方式和目标产量,并确定适合的坑道布置和井筒位置。

此外,还应考虑矿区的交通运输和供电设施,确保矿山的正常运营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4.开采方法选用与工艺流程根据矿山的地质特征和开采目标,应选择适当的开采方法和工艺流程。

常见的矿山开采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坑道开采、人工挖掘等。

不同的工艺流程则需根据矿石类型和品位进行调整,以提高矿石的采选率和生产效益。

5.安全措施与环境保护矿山开采设计规程强调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矿井通风、瓦斯抽放和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同时,还应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方案,包括水土保持、水污染控制等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矿山开采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6.矿山后期管理与修复矿山开采结束后,应进行矿山后期管理与修复工作,以避免土地荒漠化和环境破坏。

这包括矿山地貌的恢复、土地再生、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并应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对矿山开采后的环境影响进行跟踪和评估。

7.技术创新与信息化应用为保持矿山开采行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矿山设计规程鼓励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应用。

借助先进技术和设备,如远程遥感、地下导航系统和自动化设备等,可以提高矿山开采的效率和质量,并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在开采矿山的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开采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关于矿山开采设计方案的基本概念、常用方法和影响因素。

基本概念矿床矿床指矿物质在地质环境中以特定形态聚集而形成的大型矿石躯体。

矿床有不同的类型,如煤矿、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等。

矿体矿体是指矿床中可经济开采的富矿石体或矿产带。

矿体是以空间为主的三维对象,通常以矿床的名字来命名。

开采方法开采方法是指采矿工程师在矿床特征、地质条件、设备技术水平等方面综合分析考虑后,选择适合的开采方案。

常用方法常规开采常规开采是过去几十年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开采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传统的地面开采和井下开采,包括:隧道开采、压裂开采、瓦斯抽采、煤矿井下采掘等。

全矿物化开采全矿物化开采是一种在矿体内形成大型空腔或低矿产带,利用井下人工排水的方法将矿层物质矿化,从而达到一次开采多次收益的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大型金属矿矿体的开采。

块状开采块状开采是一种在矿体内挖掘多个小块的方法,也称为“块状生产法”。

这种方法利用人工开挖来挖掘和采集矿石,主要适用于矿床中矿产集聚的大体积区域。

影响因素矿山开采设计方案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矿床形态、地层结构、地面地质条件等。

这些因素对于选择开采方法和确定开采方式至关重要。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开采区域的自然环境、废水废渣的处理等,这些因素需要被纳入到开采设计方案中进行全面考虑。

资源与技术资源与技术是影响开采设计方案的另一重要因素。

现代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开发矿山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结论在选择矿山开采设计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资源与技术等。

选择合适的开采方案有利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生产效率,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矿山开采安全设计规程

矿山开采安全设计规程

矿山开采安全设计规程概述:矿山开采是指对地下或地表矿产资源进行开采和提取的过程。

由于矿山开采往往伴随着危险因素的存在,因此制定相应的安全设计规程对于保障矿山开采人员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矿山开采安全设计规程为主题,从各个方面探讨与矿山开采安全有关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一、矿山选址与勘探1. 矿山选址规定:矿山选址应根据地质条件、环境因素和开采技术要求,遵循安全、可行、合理、经济的原则。

2. 矿山勘探规程:矿山勘探应进行地质勘探、水文勘探、气象勘探等,确保针对性强的开采设计方案。

二、矿山开采规程1. 采矿权审批程序: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采矿权审批程序,确保开采行为合法合规。

2. 井巷设计规范:根据特定开采方式和地质条件,制定井巷的设计规范,确保通风、排水、支护等设施具备必要的安全性。

3. 矿山支护标准: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制定相应的支护标准,确保井壁的稳定和工作面的安全。

三、矿山防灾规程1. 矿山瓦斯防治规程:根据矿井瓦斯的产出量、泄漏路径和爆炸危险程度,制定相应的瓦斯防治规程,保障矿山开采的安全。

2. 矿山火灾防治规程:规定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火灾防治措施,确保矿井内煤炭的安全储存和使用。

四、矿山安全监测规程1. 矿山通风监测规范:规定矿山通风监测的参数指标和监测方法,确保矿井内空气质量达到安全要求。

2. 矿山地质监测规程:规定矿山地质监测的内容和方法,及时掌握矿体的变化情况,预防或应对地质灾害。

五、矿山事故应急处理规定1. 矿山事故报告与处置规定:明确矿山事故发生后的报告程序和处理措施,保障事故处理的迅速和科学性。

2. 矿山事故调查处理规程:规定矿山事故的调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加强对事故的深入分析,以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六、矿山员工安全培训规定1. 矿山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制定矿山安全教育培训计划,确保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意识和知识。

2. 矿山事故应急演练规程:定期组织矿山事故应急演练,加强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矿山开采是指对地下矿藏进行开采和利用的工程活动。

矿山开采设计方案是指根据矿藏特征、地质条件、采矿方式等因素,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设计。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矿山开采设计方案的示例:一、矿山概况该矿山位于山西省,矿藏主要是铁矿石。

矿山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多个矿层,矿石品位较高,矿体规模庞大。

根据勘探成果和前期开采经验,预计全矿山储量为1亿吨,采选品位为60%。

二、矿山开采方式推荐采用露天开采方式进行。

根据露天开采的优点和矿山自身条件,可采用台阶式露天开采方法。

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利用矿石资源,降低开采成本,提高开采效率。

三、开采工序1. 露天开采工序:(1)地质勘探:根据前期的勘探成果,进一步详细勘探矿山范围,确定矿体的分布情况和品位变化等地质特征。

(2)采矿设计:根据矿山地质情况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开采的台阶高度和宽度,选取合适的爆破参数和开采设备。

(3)爆破和挖掘:采用爆破方式进行矿石破碎,采用挖掘机械进行矿石的挖掘和装载。

(4)边坡稳定:在开采的同时,需对边坡进行稳定处理,采取加固措施,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后处理工序:(1)矿石处理:开采的矿石需要进行破碎、筛分和洗选等工艺处理,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利用率。

(2)矿渣处理:对采选过程中产生的矿渣进行处理,如回收废渣、填埋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安全与环保措施1. 安全措施:(1)制定全面的安全生产方案,并进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围护结构、护坡、疏散通道等,确保开采过程中的安全。

(3)加强设备和机械的检修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2. 环保措施:(1)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的处理和排放控制。

(2)采用绿色环保型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加强矿山治理和生态建设,进行植被恢复和土壤修复,减缓矿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经济效益分析根据矿石的品位和预计的开采量,计算出矿山的经济效益。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近年来,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长,矿业开采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然而,相对于地下矿山开采,露天矿山开采与设计必须面对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因为它涉及到更多的环境和灾难风险。

因此,本文将对露天矿山开采设计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矿山开采工程提供帮助和指导。

1. 露天矿山的特点露天矿山是指在地表进行开采的矿山,通常采用爆破、钻孔和挖掘等技术。

与地下矿山相比,它有以下特点:(1) 相对开放性:露天矿山的开采过程和结果都是公开的,外界容易观察到。

(2) 低成本:露天矿山采用的设备和技术相对简单,使得开采成本相对低廉。

(3) 环境风险:露天矿山开采容易造成环境破坏和生态灾害,如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等。

(4) 限制条件:露天矿山的挖掘深度常受地质条件和矿产状况的限制,且天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也较大。

2.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项目初期,需要进行的露天矿山采矿设计主要包括:2.1 矿体分析:分析矿体的地质、矿物、物理性质和采矿条件,以确定采掘方法、采掘矿体的划分、采掘矿体的相对位置等。

2.2 岩石工程设计:对挡矿墙、弃矿堆和运输路线等进行设计,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坍塌、稳定度不足、滑坡等维持发生的灾害。

2.3 距离设计:依据矿体类型、运输工具的使用情况、采掘工艺等因素,进行矿山与矿堆距离的设计。

2.4 覆盖土设计:在停止采运区域上进行铺设,以达到抑制沙尘飞扬、防止风雨侵蚀等作用。

在后期的露天矿山开采设计方面,需要考虑的摇分为:挖掘进度的制定、采掘方案的制定、矿山的剥离和运输工艺的改进等。

3.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的技术手段3.1 无人驾驶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正在逐渐推广使用。

在矿山开采中,无人驾驶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矿山的效率和安全性,避免人在高风险环境下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

3.2 地质智能技术:正如第一部分提到的,矿山开采必须考虑地质状况。

地质智能技术通过采集地质数据和图像信息等为矿山开采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员风险,从而提高了安全性和效率。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要求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要求

《有色金属矿山地下开采生产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1.0.1 矿山生产规模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地质资源,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比较确定,并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

1.0.2 矿床开采应用先进工艺和设备,并加速设备的更新换代,以利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1.0.3 矿体产状按其倾角和厚度分别为:1、按矿体倾角划分:缓倾斜矿体小于30°倾斜矿体30°~55°急倾斜矿体大于55°2、按矿体厚度划分:极薄矿体小于0.8米薄矿体 0.8~5米中厚矿体 5~15米厚矿体 15~20米极厚矿体大于50米1.0.4 矿石和围岩的稳固性按允许暴露面积划分为:极不稳固顶板不允许暴露,不得无支护作业;不稳固顶板允许暴露在10米2之内,长时间暴露则需支护;不够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米2之内;中等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200~600米2之间;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600~1000米2之间;极稳固顶板允许暴露面积在1000米2以上。

第二章建筑物保护和开采移动范围2.0.1 需要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按其重要性、用途和引起变形的后果分为三个等级,见表24-1。

表24-1地表建筑物构筑物的保护等级保护等级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Ⅰ国务院命令保护的文物和纪念性建筑物;一级火车站,发电厂主厂房,在同一跨度内有两台重型桥式吊车并三班生产的大型厂房、水泥厂回转窑、选矿厂和冶炼厂主厂房等特别重要和特别敏感的、采动后可能导致发生重大生产、伤亡事故的建筑物、构筑物;铸铁瓦斯管道干线,竖(斜)井、主平硐,提升机房,主扇风机房,空气压缩机房。

Ⅱ 22万伏以上超高压输电铁塔,矿区总变电所,立交桥,高频通讯干线电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工业厂房,设有桥式吊车的工业厂房,铁路矿仓、总机修厂等较重要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办公楼、医院、剧院、学校、百货大楼、二级火车站,三层以上住宅楼;输水管干线和铸铁瓦斯管道干线;架空索道,电视台及其转播塔等。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与工程设计

矿山开采的地质条件与工程设计

采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采矿工程的布 局、采准巷道布置、采矿方法等进行 详细设计。
选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选矿工艺流 程、设备选型、产品方案等进行详 细设计。
尾矿工程设计
根据矿山总体设计,对尾矿库的选 址、设计、建设等进行详细设计。
矿山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第一
确保矿山建设和生产的 安全,采取必要的安全 措施,预防事故发生。
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和环保要求 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 益最大化,降低生产成
本。
技术先进
采用先进的采矿、选矿 和尾矿处理技术,提高 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环保优先
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有 效的环保措施,减少对
环境的负面影响。
03
矿山开采方法与工艺流 程
露天开采
总结词
露天开采是一种将矿体外部的覆盖层剥离后,从地表进行采矿的方法。
特殊采矿方法
总结词
特殊采矿方法是指除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之外的其他采矿方法,如水下开采、海底开采等。
详细描述
特殊采矿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环境,如水下开采适用于河床、湖泊等水域下的矿产资源开采,海底 开采适用于海底矿产资源的开采。这些方法技术难度较大,需要特殊的采矿技术和设备,同时也要考虑环境保护 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问题。
循环利用
对于尾矿和废石,应积极 开展循环利用,减少固体 废物的排放。
矿山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优先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优先考虑 生态环境保护,确保生态系统的
完整性。
经济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实现矿山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注当地社区的需求和发展,促进 社区的繁荣和稳定。

矿山开采设计标准

矿山开采设计标准

矿山开采设计标准矿山开采是一项涉及到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重要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矿山开采行为,保证生产安全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制定一系列的矿山开采设计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矿山调查与评价、采矿方法与技术、安全生产等方面来阐述矿山开采设计标准。

一、矿山调查与评价在开始矿山开采前,必须进行矿山调查与评价,以了解地质矿产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开采条件,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在矿山调查与评价中,应遵循以下规范:1. 资料搜集与分析:收集并整理相关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资料,进行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了解矿山区域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和地下水等情况。

2. 勘探工作:采用地质勘探、物探和遥感技术等手段,对矿山区域进行详细勘探,确定矿藏的类型、规模和赋存形式等,为后续的设计与开采提供准确的数据。

3. 矿山环境评价:综合考虑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环境评价,制定防治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二、采矿方法与技术采矿方法与技术是矿山开采的核心内容,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提高矿山开采技术水平,对提高矿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采矿方法与技术方面,应注意以下规范:1. 采矿方法选择:根据地质条件、矿藏特征和开采成本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矿方法,包括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和水下开采等。

2. 采矿工艺流程设计:根据矿石的性质和矿床的规模,制定合理的开采工艺流程,包括采矿、选矿和尾矿处理等,以提高矿石的选矿回收率和利用率。

3. 采矿设备选型:根据矿石性质、开采规模和经济效益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矿设备,以提高开采效率和安全生产水平,减少资源浪费。

三、安全生产矿山开采是一项高风险的作业,安全生产是矿山开采的重中之重。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一系列的安全生产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在安全生产方面,应遵循以下规范:1. 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生产培训和安全应急管理等,以确保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各环节安全可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4.8
1144.8
(4)装矿进路
2
5
10
5
10
20
4
40
40
80
212
212
364
(5)电耙巷道
1
60
60
60
4
240
240
1272
1272
1272
小计
174
70
190
696
280
976
3688.8
3688.8
4752.8
切割
(6)拉底巷道
1
60
60
60
4
240
240
1272
1272
1272
小计
图1.7-350m水平剖面图
图1.8-400m水平剖面图
1.3
结合设计基本条件,补充部分细节条件,形成如下开采技术条件。
(1)矿体赋存特征
设计矿体走向东西,长600m,倾向南,倾角68°~80°,矿体平均厚度0.15m,,属于典型的急倾斜极薄矿体。形态复杂,分支复合,夹石在现。品位3.5~33g/t,平均10g/t。
根据上述初选确定的采矿方法,参考《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第2章表2.7采矿方法分类考虑到矿体的倾角及上下盘矿石的稳固性可以选择削壁充填法和留矿法。
2.1.2
根据开采技术条件分析结果,确定采矿方法初选结果,如表2.1表示。
表2.1采矿方法初选结果
项目
《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表2.6
2.2
2.2.1
矿体平均厚度0.15m,属于极薄矿体,矿房沿走向布置。参考解世俊主编《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第四篇第十五章第四节留矿采矿法。结构参数确定如下:
(1)矿块长度
参考《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第3章3.1.1节表3.1采矿方法采区长度参考值表,矿石稳固条件下,矿块长50~60m。由于矿石稳固,选择矿块长60m。
2
2.1
2.1.1
设计矿体属于急倾斜极薄矿体,上盘稳固,下盘稳固,矿体稳固,矿体平均厚度0.15m,矿山设计年产量5万吨,属于小型矿山。
综合上述条件,参考《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第2章表2.6根据矿体产状可能采用的采矿方法表初选可以采用的采矿方法有:留矿法、上向分层充填法、削壁充填法。
(2)矿房宽度
由于是极薄矿脉所以矿房宽度很小为0.5m,不留间柱只留顶柱,顶柱2m,矿块之间靠天井的横撑支柱撑开,并对围岩起支撑作用。
(3)阶段高度
由于矿体倾角大,且围岩稳固。阶段高度取为50m。
2.2.2
(1)底部结构类型
使用电耙出矿的无底柱结构。将沿脉运输巷道扩帮加宽,然后由沿脉巷道一侧直接向上回采。在沿脉巷道出矿一侧架设栅栏,以控制矿流。在沿脉巷道内安设电耙,将溜放到巷道中的矿石耙入转运天井(即下阶段的采准天井),溜放到下一阶段装车运出。此时矿房底部沿脉运输巷道,不再通行电机车,故在阶段上只能采用后退式开采。
图1.11号勘探线
图1.22号勘探线
图1.33号勘探线
(2)根据设计基本条件和1~31号勘探线剖面图,做出设计部位-200m,-250m,-300m,-350m,-400m。水平平面图,结果如图1.4~图1.8所示:
图1.4-200m水平剖面图
图1.5-250m水平剖面图
图1.6-300m水平剖面图
指标名称
计算值
修正系数
修正后值
用长度表示
/m·kt-1
用体积表示
/m3·kt-1
用长度表示
/m·kt-1
用体积表示
/m3·kt-1
千吨采切比k采切
13.49
65.59
1.15
15.51
75.43
其中
千吨采准比k采
10.25
52.65
1.15
11.79
60.55
千吨切割比k切
3.24
12.94
1.15
中卫第一金矿采矿方法设计说明书
采矿1303班
邵佳辉
20131776
指导老师:徐帅老师 姜元勇老师
目录
1矿山开采设计条件1
1.1设计基本条件1
1.2设计图纸补充2
1.3开采技术条件5
1.4设计中段矿量5
1.5急倾斜极薄矿体采矿方法文献综述6
2采矿方法选择7
2.1采矿方法初选7
2.1.1开采技术条件分析7
60
60
240
240
1272
1272
1272
采切合计
234
250
936
280
1216
4960.8
4960.8
6024.8
回采
(1)矿房
1180
1180
6254
12236
12236
(2)顶柱
60
60
318
278.25
278.25
小计
1240
1240
6572
12514.25
12514.25
2176
280
巷道长度/m
巷道断面面积/m2
体积/m3
工业储量/t
采出矿量/t
采出矿岩总量/t
矿石中
岩石中
合计
矿石中
岩石中
合计
单长
总长
单长
总长
采准
(1)下盘运输巷道
1
60
60
60
4
240
240
912
(2)人行通风天井
1
50
50
50
4
200
200
1060
1060
1060
(3)溜井
1

54
54
4
216
216
1144.8
3.72
14.88
(3)采切工程费用统计如表2.20所示:
矿房矿量为:7950-318-318-1060=6254t
预计能回采矿石量T为:
矿房:6254×(1-10%)/(1-54%)=12236t
矿柱:318×(1-30%)/(1-20%)=278.25t
(2)采切工程统计如表2.18所示:
表2.18采准切割工程量及出矿量统计表
工作阶段及项目名称
巷道数目/个
2.1.2开采方法初选结果7
2.2浅孔留矿法7
2.2.1结构参数确定7
2.2.2底部结构类型及尺寸8
2.2.3采切工程位置与尺寸8
2.2.4采矿方法三视图8
2.2.5贫损指标9
2.2.6采准系数及采准工程量9
2.2.7采切设计11
2.3.8回采设计11
2.3.9优缺点19
3.1削壁充填法20
3.1.1适用条件20
(3)底部结构尺寸
根据所选电耙,所需的电耙巷道尺寸为2m×2m,电耙硐室尺寸为3m×3m×3m。底部电耙出矿耙入转运天井结构图如图2.1所示。
2.2.3
(1)采准工程
浅孔留矿法的采准工程包括:下盘运输巷道、电耙巷道、溜井、人行通风天井等矿石回采必需的工程。
1)人行通风天井布置在矿房中间,沿矿体倾斜方向布置,供人员设备使用,兼做通风井,规格2m×2m。
(2)工程地质条件
矿石坚固性系数f=8~10,属于稳固矿体。下盘围岩坚固性系数f=10~14,属于下盘稳固围岩,上盘围岩坚固性系数,f=11~17,属于上盘稳固围岩。
(3)水文地质条件
设定地表无水系通过,地下水正常,涌水量不大,属于水文地质简单区域。
(4)环境地质条件
设定矿山地表无需要保护的对象,地表允许陷落。
对于急倾斜薄矿脉金矿床来说,可供选择的采矿方法主要有充填法和留矿法。充填法回收率高,适合价值较高的矿种回收;而留矿法工艺简单,其缺点是损失贫化大。由于黄金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贵金属,是可以在任何国家流通的硬通货、所以黄金矿床开采方法的选择应首先考虑损失、贫化小的采矿方法,如充填法。矿山通过更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对于急倾斜薄矿脉黄金矿床来说,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来选择采矿方法尤其重要。这也就是说,要将充填法作为一种主要的方法来参与开采技术经济指标比较。目前,应用充填采矿法的黄金矿山正在逐步增多,留矿法所占比例在下降烟台地区黄金矿山在1970年~1975年期间采用留矿法的比例为80.6%~92.4%,到1990年下降到了40.6%。又如河北省的黄金矿山1989年时采用留矿法的比例为49.9%,到1992年下降到37.19%;而充填法所占比例从1989年的1.3%上升到了1992年的9.91%。当然,对于矿岩稳固、矿体形态沿倾向变化不大且没有分枝复合的金矿床来说,留矿采矿法还是有实用价值的。总之,对急倾斜薄矿脉黄金矿床要以采矿工程技术人员对推荐方案进行的技术经济比较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最终考核标准,从而确定适宜的采矿方法。
1.4
(1)剖面图计算中段矿量
有矿体设计基本条件,矿体平均宽0.15m,中段高度50m,则设计中段矿体的平均截面积为:
矿体沿走向方向延伸600m,则设计中段矿体的体积为:
矿石平均密度5.3t/mз,则设计中段矿量为:
(2)平面图计算中段矿量
-250m中段矿体长600m,平均宽0.15m,面积:
-300m中段矿体长600m,平均宽0.18m,面积:
(2)电耙选型
电耙耙运距离为一个矿房长度60m,所选采矿方法是浅孔留矿法,根据《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附录2.3浅孔留矿嗣后充填中表2.16,可选用30kW或55kW的电耙绞车,由于耙运距离较长,所以选用55kW的电耙绞车。根据《金属矿床地下开采方法课程设计指导书》附录2.3浅孔留矿嗣后充填中表2.17选择3JP-55电耙,主钢丝绳转速1.2m/s,副钢丝绳转速1.8m/s,斗容0.6m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