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11培养基灭菌及设备灭菌汇总

合集下载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

培养基用什么方法灭菌培养基在微生物实验室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使用培养基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那么,培养基用什么方法进行灭菌呢?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

首先,我们可以选择高压蒸汽灭菌法。

这是一种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其原理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培养基进行灭菌。

在实验室中,我们通常会使用高压灭菌器来进行这一操作。

在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装入专用的培养皿或试管中,然后放入高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处理。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类细菌、真菌和孢子,确保培养基的无菌状态。

其次,还可以选择紫外线灭菌法。

紫外线灭菌是一种简单、快速的灭菌方法,适用于一些对高温高压敏感的培养基。

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我们需要将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灭菌箱中,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紫外线灭菌时,要确保培养基暴露在紫外线下的时间足够长,以确保彻底灭菌。

另外,还可以选择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剂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乙醛等,这些化学物质能够有效地杀灭培养基中的各类微生物。

在进行化学灭菌时,需要将适量的化学灭菌剂加入培养基中,然后进行充分混合,确保培养基受到均匀的灭菌处理。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如滤过灭菌法、辐射灭菌法等。

在选择培养基灭菌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验需求和培养基的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以确保灭菌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的来说,培养基的灭菌是微生物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能够有效地保证培养基的无菌状态,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进行培养基灭菌时,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要求,以避免因灭菌不彻底而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培养基灭菌方法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进行微生物实验时能够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与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与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消毒与灭菌
消毒: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 灭菌: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芽胞和孢子。
方法:
物理的方法:加热、过滤、辐射 化学的方法:用化学试剂抑制或杀灭微生物。主要破
坏细菌代谢机能。如重金属离子,磺胺类药物及抗 生素等。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加热法:
干热法:火焰灼烧灭菌和热空气灭菌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压蒸汽灭菌:
对于不宜用高压蒸汽灭菌的培养基如明胶培养基、牛乳 培养基,含糖培养基等可采用此法。彻底灭菌则采用 间歇灭菌方法。 煮沸灭菌法: 适用注射器和解剖器皿,时间10-15min, 超高温杀菌 135-150°C和2-8s对牛乳和其它液态食品灭菌。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湿热法 :
原理:因为湿热中菌体吸水,蛋白质容易凝固, 因蛋白质含水量增加,所需凝固温度降低;湿 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所以效果比同温度下干 热好。
高压蒸汽灭菌法: 1、设备:高压灭菌锅 2、时间长短根据灭菌物品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有
所变化。 3、适用于养基、工作服、橡胶物品等的灭菌,
养箱 中培养将生长好的菌种用牛皮纸包好,置4℃
高氏1号培养基是用于分离和培养放线菌的 合成培养基。其配方如下:
可溶性淀粉20g,KNO3 1g,NaCl 0.5g, K2HPO4·3H2O 0.5g,MgSO4·7H2O 0.5g,FeSO4·7H2O 0.01g,琼脂15~ 20g,水1000mL,pH7.4~7.6。
常用培养基制备灭菌和消毒方法
也可用于玻璃器皿的灭菌。 4、注意事项:
1)冷空气彻底排除;2)加水;3)压力降为 “0”时方可打开。

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对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用于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

为了避免在培养基中引入外源性微生物,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常见的培养基灭菌方法包括物理灭菌和化学灭菌两种。

物理灭菌方法是通过加热来杀灭微生物。

常见的物理灭菌方法有高温热灭法和滤膜灭菌法。

高温热灭法是将培养基装入试管或烧杯中,加盖金属夹,用高压锅或高压灭菌器进行高温高压灭菌。

滤膜灭菌法则是将培养基通过无菌滤膜过滤,滤膜具有微孔大小,能够过滤掉微生物,从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化学灭菌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杀灭微生物。

最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是乙醇和过氧化氢。

乙醇的浓度一般为70%以上才能有效杀灭大多数微生物。

过氧化氢对大多数微生物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但对芽孢和病毒的杀菌效果较差。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灭菌方法,如氯化物、酚类、醛类等,但由于其对培养基的腐蚀性较大,所以使用较为有限。

除了常见的物理和化学灭菌方法,还有一些新兴的灭菌方法,如微波灭菌、紫外线灭菌等。

微波灭菌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将培养基加热到高温,从而实现灭菌的目的。

紫外线灭菌则是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微生物。

对于选择灭菌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验要求和培养基的特性来进行选择。

不同的灭菌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

同时,无论选择哪
种灭菌方法,都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不影响培养基的质量和功能。

培养基配制及灭菌记录

培养基配制及灭菌记录
□121℃
15 min
□115℃
20 min
□100℃
30 min
取g加纯化水至ml,置于通风橱内,搅拌至均匀。①至具塞广口瓶中②分装入试管中,ml/管③紫外灯下分装入试管中,ml/管
□121℃
15 min
□115℃
20 min
□100℃
30 min
取g加纯化水至ml,置于通风橱内,搅拌至均匀。①至具塞广口瓶中②分装入试管中,ml/管③紫外灯下分装入试管中,ml/管
配制日期
名称
配制方法
灭菌记录(热压灭菌)
取g加纯化水至ml,置于通风橱内,搅拌至均匀。①至具塞广口瓶中②分装入试管中,ml/管③紫外灯下分装入试管中,ml/管
□121℃
15 min
□115℃
20 min
□100℃
30 min
取g加纯化水至ml,置于通风橱内,搅拌至均匀。①至具塞广口瓶中②分装入试管中,ml/管③紫外灯下分装入试管中,ml/管
R2A琼脂 121℃,15min 18.1g至1000ml
木糖赖氨酸脱氧胆酸盐琼脂
甘露醇氯化钠琼脂培养基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琼脂培养基
□121℃
15 min
□115℃
20 min
□100℃
30 min
每 周 六 纯 化 水 微 生 物;每 月 第 二 周 周 六 沉 降 菌 检 查
RV沙门菌增菌液体培养基 115℃,20min 1.5g至50ml
TSB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 121℃,15min 3g至100ml
胰酪大豆琼脂培养基 121℃,15min 40g至1000ml
麦康凯琼脂 121℃,15min 52g至1000ml
麦康凯液体培养基 121℃,15min 3.5g至100ml

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一、前言在微生物学和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如果没有彻底灭菌,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失败。

因此,本文将介绍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

二、材料准备1. 培养基: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根据需要添加相应的试剂。

2. 培养皿:选择合适的大小和形状,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培养皿。

3. 灭菌设备:可以使用高压蒸汽灭菌器、紫外线灯或者烘箱等设备进行灭菌。

4. 灭菌液:可以使用75%乙醇或者84消毒液等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5. 其他材料:酒精棉球、无尘纸巾等。

三、高压蒸汽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高压蒸汽灭菌器中。

2. 根据设备说明书设置温度和时间,一般为121℃,15-20分钟。

3. 开始启动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待灭菌完成。

4. 灭菌完成后,关闭高压蒸汽灭菌器,等待冷却。

5.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6.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四、紫外线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紫外线灯下。

2. 打开紫外线灯,照射15-30分钟。

3. 灭菌完成后,关闭紫外线灯。

4.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5.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五、烘箱灭菌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并放入烘箱中。

2. 根据需要设置温度和时间。

一般为160℃,2小时或180℃,1小时。

3. 开始启动烘箱,等待灭菌完成。

4. 灭菌完成后,关闭烘箱并等待冷却。

5. 取出培养基和培养皿,注意不要碰触到未消毒的表面。

6. 使用酒精棉球擦拭外部表面,避免污染。

六、表面消毒法1. 准备好要灭菌的培养基和培养皿。

2. 使用酒精棉球或者喷雾器喷洒75%乙醇或84消毒液等消毒液进行表面消毒。

3. 等待消毒液挥发干燥后,即可使用。

七、注意事项1. 在进行灭菌前,必须确保培养基和培养皿的外部表面已经清洁干净。

2. 在进行灭菌时,必须按照设备说明书上的要求设置温度和时间,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

培养基常用的灭菌方法培养基是适于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人工配制而成的基质。

按营养成分和用途不同,分为基础、合成、营养、鉴别、选择和厌氧培养基。

按物理形态分为固体、半固体和液体三类。

根据细菌的种类和培养目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培养基。

1、灭菌方法培养基的灭菌方法主要有两种,湿热灭菌及0.22μm微孔滤膜过滤除菌。

与过滤相比,高压蒸汽灭菌的工作强度小,成本较低但易造成营养成分的流失,而且在多次加样(无菌谷氨酰胺溶液,无菌碳酸氢钠溶液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大多数培养基采用0.1~0.2μm孔径的微孔滤膜进行过滤除菌,并且已成为培养基除菌的发展方向,它可低限度地减少培养基的营养损失。

1.1 湿热灭菌蒸汽在冷凝时释放出大量潜能,并且蒸汽具有强大穿透力,蒸汽的湿热破坏菌体蛋白质和核酸的化学键使酶失活,微生物因代谢障碍而死亡。

湿热灭菌的效果取决于致死温度和致死时间。

致死温度是杀灭微生物的极限温度。

致死时间是在致死温度下杀灭全部微生物所需时间。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

灭菌时一般是在121℃、15psi,15分钟的条件下完全可达到灭菌效果及营养成分的最小损失,不需将灭菌时间延长。

为保证高压灭菌的效果,灭菌设备的验证很关键。

1.2 过滤灭菌可供过滤灭菌使用的滤膜很多,其材料多为聚醚砜(PES)膜、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聚四氟乙烯(PTFE)膜、醋酸纤维素、硝酸纤维素等等。

一般采用正压过滤,正压过滤较之负压过滤具有高流速、过滤快、不易污染,可避免蛋白质产生大量气泡等优点。

目前大多数实验室和制药企业采用微孔滤膜、一体式过滤器(囊式过滤器)或筒式滤芯除菌。

微孔滤膜需配套不锈钢夹具,中间可夹放0.22um滤膜。

使用这种滤器最重要步骤是安装滤膜及无菌过滤过程。

筒式滤芯亦需配套不锈钢滤壳。

如果是少量过滤(<200ml)可选配针头过滤器。

培养基连续灭菌操作

培养基连续灭菌操作

培养基灭菌的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过高可引起细胞蛋白质凝固而变性, 使细胞失去生命力。一般杀灭细菌的芽孢必须在 121℃以上保温30分钟左右,才能全部被杀死。 2、灭菌液中pH:当pH偏酸性时,氢离子易渗入微生 物细胞内,促使微生物细胞死亡。故pH愈低时,灭菌 所需要的时间就愈短。 3、灭菌时间:灭菌作用需要维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 灭菌目的。
培养基连续灭菌步骤


1)培养基经配料定容后,泵送至连消器,调 节培养基流量和蒸汽流量,使培养基与蒸汽在 连消器内瞬间混合,被加热至灭菌要求的温度, 然后进入维持罐。 2)加热后的培养基由底部进入维持罐,经保 温一定时间,由维持罐顶部流出,经上出料阀 进入换热器。
3)以冷却水为换热介质,通入换热器与培养 基进行热交换,使培养基温度降至工艺要求的 温度,然后进入发酵罐。 4)当泵打空一个定容罐后,可立即转至泵送 另一个定容罐的培养基。如果没有培养基时, 需停泵,关闭连消器的蒸汽阀以及维持罐的进 料阀、上出料阀,开启维持罐顶部的蒸汽阀、 底阀以及下出料阀,用蒸汽进行压料,使残留 培养基经底阀、下出料阀进入发酵罐。
4、培养基成分:培养基中脂肪、糖分和蛋白质等含 量越高,微生物的热死亡速率就越慢。培养基中脂肪、 蛋白质和糖分等有机物在微生物细胞外会形成一层薄 膜,保护微生物细胞抵抗不良环境,故灭菌温度要高 些。
5、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培养基中微生物数量越多, 达到灭菌要求效果需要的时间越长。
6、培养基中水分含量:培养基水分含量越多,加热 后其潜热越大,因此,对浓度低的培养基进行灭菌比 对浓度高的培养基进行灭菌容易彻底。 7、培养基中颗粒:培养基中的颗粒小,灭菌容易, 颗粒大,灭菌难。 8、泡沫:泡沫中的空气形成隔热层,使传热困难, 热难穿透过去杀灭微生物。对易产生泡沫的培养基在 灭菌时,可加入少量消泡剂。

培养基准备与培养基灭菌的设备

培养基准备与培养基灭菌的设备

培养基准备与培养基灭菌的设备引言在微生物学、生物学实验中,培养基是一种基础性的工具,用于培养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为了确保培养基的质量,必须严格遵守一定的操作程序,并使用适当的设备进行培养基的准备和灭菌。

本文将介绍培养基准备与培养基灭菌的设备,以及它们的使用方法。

培养基准备设备秤量仪器在培养基的制备过程中,需要精确地称量不同的成分。

常用的秤量仪器有:•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各种粉末、液体等成分。

•药匙:适用于称量较大颗粒的固体成分。

•称量瓶:常用于称量固体成分,集成了容器和秤量功能。

筛网与漏斗在称量固体成分时,有时会出现颗粒聚结的情况。

为了消除聚结,可以使用筛网将固体成分过筛。

常用的筛网孔径为0.5mm至1mm。

漏斗则用于将固体成分流入培养基容器中,避免洒落。

搅拌设备搅拌设备主要用于混合培养基的各种成分,确保培养基均匀。

常用的搅拌设备包括:•磁力搅拌器:将磁子放入培养基容器中,通过磁场的作用使培养基不断搅拌。

•搅拌棒:手动搅拌培养基,适用于小规模的制备。

培养基灭菌设备为了防止培养基被外界的微生物污染,必须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

常用的培养基灭菌设备包括: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是使用高温和高压来灭菌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将培养基容器放入高压灭菌器中,然后进行加热并提高压力,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高压灭菌器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工业中,能够保证灭菌效果的同时不破坏培养基的成分。

紫外线灭菌器紫外线灭菌器是一种使用紫外线辐射来杀灭微生物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将培养基容器放入紫外线灭菌器中,并进行一定时间的辐射。

这种设备适用于一些比较小型和易受热的培养基。

设备使用方法培养基准备设备的使用方法1.使用秤量仪器准确称量所需的固体和液体成分,并将其放入培养基容器中。

2.如有需要,使用筛网将固体成分过筛,以消除颗粒聚结。

3.使用搅拌设备将培养基的各种成分充分混合,直至得到均匀的培养基溶液。

培养基灭菌设备的使用方法1.将制备好的培养基容器放入高压灭菌器中,并按照设备说明书设置好温度和压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0 τ=2.303/k log —
N
实际灭菌的经验数据
K—比死亡速率(s-1) NO -开始时菌个数 N - 残存菌个数
工程上,N为10-3/罐
– 高温灭菌(High temperature setrilization) 120℃,维持(Maintaining)20-30分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灭菌温度与菌死亡反应速度常数的关系 阿累尼乌斯公式:
75
120
7.6
130
0.851
140
0.107
150
0.015
99.99 89 27 10 3 1
三、培养基的分批灭菌
定义: 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输入发酵罐中,用蒸汽 加热,使培养基和设备同时灭菌的一种灭 菌方式。
1,分批灭菌的设计
在发酵罐中进行实罐灭菌,是典型的分批灭菌。 全过程包括升温、保温、冷却三个过程
常用的灭菌剂
化学物质名称
有效浓度
新洁尔灭(苯扎溴 铵)
杜灭芬
0.25% 0.25%
高锰酸钾
0.1%-0.25%
化学物质名称 甲醛
戊二醛 苯酚
有效浓度 37% 2%
0.1%-0.15%
漂白粉
5%
过氧乙酸
0.02%-0.2%
酒精 煤酚皂(来苏尔)
*
75% 1%—5%
焦碳酸二乙酯 0.01%-0.1%
2、射线灭菌
连续灭菌的优缺点 优点
– 保留较多的营养质量 – 容易放大,较易自动控制; – 糖受蒸汽的影响较少; – 缩短灭菌周期; – 在某些情况下,可使发酵罐的腐蚀减少; – 发酵罐利用率高,蒸汽负荷均匀。
缺点
– 设备比较复杂,投资较大。
思考题
培养基的灭菌方法? 分批灭菌的优缺点?
连续灭菌的优缺点? 常见的连续灭菌的流程?
2,保证灭菌成功的要素
内部结构合理(主要是无死角),焊缝及轴封装 置可靠,蛇管无穿孔现象
压力稳定的蒸汽
合理的操作方法。
3,培养基灭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泡沫问题 投料过程中,麸皮和豆饼粉等固形物在罐壁上残 留的问题 灭菌结束后应立即引入无菌空气保压
分批灭菌的优缺点
优点
– 设备投资较少 – 染菌的危险性较小 – 人工操作较方便 – 对培养基中固体物质含量较多时更为适宜
K=A·exp-△E/RT
K—菌死亡的速度常数 A—阿累尼乌斯常数 exp—2.71 △E—杀死细菌孢子的活化能( J/K ·mol ) R—气体常数[8.314J/( mol·K)] T—绝对温度(K)
灭菌温 达到灭菌程度 维生素B1的 度(˚C) 的时间(min) 损失(%)
100
843
110
原理:利用高能量的电磁辐射与菌体核酸 的光化学反应造成菌体死亡。
常用: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使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及器皿表面灭菌
3.干热灭菌
原理:利用高温对微生物有氧化、蛋白质变 性和电解质浓缩作用而杀灭微生物。 常用方法:灼烧和电热箱加热,140-180℃ 1-2小时
使用范围:玻璃及金属用具及沙土管灭菌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4.湿热灭菌
原理:蒸汽冷凝放出大量潜热,具有穿透力,且 在高温有水分条件下,蛋白质易变性。 常用方法: 水煮常压灭菌:100℃ 饱和蒸汽灭菌:一般121℃,15-20分钟 使用范围:培养基和发酵设备灭菌。
5.过滤除菌
原理:利用微生物不能透过滤膜除菌。 方法: 0.01~0.45 m孔径滤膜, 使用范围:用于压缩空气、酶溶液及其他 不耐热化合物溶液除菌。
4,培养基灭菌的要求 达到要求的无菌程度(10-3) 尽量减少营养成分的破坏,在灭菌过程中,培养基 组分的破坏,是由两个基本类型的反应引起的: –培养基中不同营养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对热不稳定的组分如氨基酸和维生素等的分解。
二、培养基的灭菌
一、灭菌的方法
灭菌:用理化方法杀死或除去物料或设备 中一切有生命物质的过程。常用的有: 1、化学药剂灭菌
11培养基灭菌及设备灭菌
2,工业上具体措施包括: 1)使用的培养基和设备须经灭菌; 2)好氧培养中使用的空气应经除菌处理; 3)设备应严密,发酵罐维持正压环境; 4)培养过程中加入的物料应经过灭菌; 5)使用无污染的纯粹种子。
3,培养基灭菌的目的
杀灭培养基中的微生物,为后续发酵过程创造无 菌的条件。
(一)灭菌的原理
1、热阻:微生物对热的抵抗能力用热阻表示。
微生物
相对 热 阻
营养细胞 1.0 和酵母 3×10
细菌芽孢 6 霉菌孢子 2~10
病毒和噬 1~5 菌体
2、对数残留定律
ddNt kN
N:任一时刻的活细菌浓度(个/L) t:时间(min)
K:比热死速率常数(min-1) 死亡速率
理论灭菌时间的计算(积分)
缺点
– 灭菌过程中蒸汽用量变化大,造成锅炉负荷波 动大,一般只限于中小型发酵装置。
四、培养基的连续灭菌
定义:将培养基通过专门设计的灭菌器,进行连续 流动灭菌后,进入预先灭过菌的发酵罐中的灭菌 方式。 常见的连续灭菌的流程 – 连消塔—喷淋冷却连续灭菌流程 – 喷射加热连续灭菌流程 – 薄板换热器连续灭菌流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