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共28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
氧气参与许多自然界的氧化过程,如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氧的作用下被分解、净 化,起到环境清洁的作用。
未来展望
新能源利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氧气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例如,氧气可以作为燃料电池的反应物,与氢 气结合产生电能和水,实现清洁能源的转化和利用。
生态环保意识的提高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氧气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将成为重要议题。倡导节能减排、植树 造林等行动,有助于维护氧气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在标准大气压下,氧气的 密度比空气略大,因此氧 气会向下方聚集。化学性质Fra bibliotek助燃性
氧气是一种强氧化剂,能 够支持燃烧,许多物质在 氧气中可以燃烧发出明亮 的火焰。
氧化性
氧气可以与许多元素发生 氧化反应,使它们氧化成 对应的氧化物。
活性
氧气分子中含有两个未成 对的电子,因此具有很高 的化学活性,可以与许多 元素形成化合物。
实验安全与注意事项
01 02
安全操作
在进行氧气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设备完好, 避免使用破损或不合适的仪器。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实 验服、护目镜等。
防火防爆
氧气是一种助燃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远离明火 和易燃物品,避免发生意外火灾或爆炸事故。
03
气体储存与处理
分馏法
利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通过分馏液态空气的方 法制取氧气。这种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制备氧气。
电解水法
通过电解水分解出氢气和氧气。虽然这种方法能够产生高纯 度的氧气,但耗电量较大,成本较高,通常只用于实验室或 小规模生产。
氧气的工业应用
钢铁冶炼
化工合成
在钢铁冶炼过程中,氧气被用作氧化剂, 帮助降低铁矿石中的杂质含量,提高钢铁 的质量和产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共40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共40张PPT)

现象:1、剧烈燃烧,2、火星四射 3、放热 4、生成黑色的固体
第二课时
化合反应与 氧化反应 ※ 重庆市向立胜
【新课引入】
你还记得实验
P27[2-1]; P33[2-3]; P34[2-4] 磷、硫、铁燃烧的现象吗?
讨论 P35 1、分析,填写
化合反应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
紫色的火焰。生成物是否相同? 相同,都生成二氧化硫。
(3) 为何要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的插入 ?
让硫和氧气充分接触反应。现象更明显。
(4)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 在测定空气中氧
气含量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什么药品?
想一想,能否利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吗?
为什么? 红磷,
不能,
生成的二氧化硫是气体,瓶内压强没有减小。
①②铁锌++当氧盐气酸既点有燃 氯氧四化氧气锌化+三参氢铁气与反应 又③合石蜡符+氧化气 合点燃反二应氧化条碳+件水 时,
该④反镁+应氧气既点是燃 化氧化合镁反应又是 氧⑤化铝+反氧气应点燃。 氧化铝
⑥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①④⑤⑥是化合反应
①④⑤⑥既是①化③合④反⑤应⑥又是是氧氧化化反反应应
检查笔记全不全
P35
定 义: 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
氧 反应物:某物质+含有氧的物质(氧化剂)

( 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

剧烈氧化反应:燃烧、爆炸
应 分类
缓慢氧化反应:呼吸、食物腐 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 腐熟、铁生锈
练问题习:在判什断么下情列况反下应,是一否个为反化应合既反是应化、合是 否反应氧又化是反氧应化? 反应?

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共29张PPT)

化学九年级上册2.3制取氧气(共29张PPT)

3.实验室制取氧气时,装药品的大试管口应 C) ( (A)朝下 (B)朝上 (C)略向下倾斜 (D)略向上倾斜 4.实验室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需将导气 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这个操作应在(D) (A)加热固体药品前 (B)与加热固体药品同时 (C)开始有气泡放出时 (D)气泡连续并均匀放出时
D、蜡烛+氧气 → 水 + 二氧化碳
随堂检测
1.工业上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是 ( C) (A)加热氯酸钾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离液态空气 (D)加热二氧化锰 C) 2.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C)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D)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①集气瓶内事先未装满水,有空气残存; ②没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便开始收集气体
2、排水法和排空气法哪个收集的气体更 纯?
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
固液不加热
固体加热
A
B
C
D
E
制取少 制取较多 可连续制 量气体 量气体 取气体
可连续制 取并能控 制气流
收集装置
气体
空气
空气
气体
气体收集装置
①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MnO2
S+O2点燃SO2
Fe+O2点燃Fe3O4
Al+O2点燃Al2O3
工业上制氧气的方法:
1、分离液态空气法: 原理: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
空气 降温加压 液态空气 蒸馏 出去的是: 氮气 (沸点低)
留下的是: 氧气 (沸点高)
2、膜分离技术法 以上两种方法均为物理变化
知识回顾:
H2O2——H2O+O2↑
催化剂
1、定义: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 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发生改变的 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一变” :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 2、特点 “二不变” :自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1、“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 3、备注 2、在反应前后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3、不能增加或减少生成物的质量; 4、二氧化锰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做催化剂 4、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 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ppt课件

A+B…
AB
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 反应叫缓慢氧化。
注意: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 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制品的生锈等。
新课讲解
归 纳 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
新课讲解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
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点击 画面
播放
【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动画
【实验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
【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 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新课讲解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 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 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
新课讲解
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红磷、氧气 硫、氧气 铁、氧气
五氧化二磷 二氧化硫 四氧化三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新课讲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 种物质的反应。
D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4.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氧气》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氧气》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3.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能提供动植物呼吸 C.氧气能支持燃烧 D.某些物质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但在氧气中能燃烧
三、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
医疗、登山、
潜水、航空等 2.支持燃烧: 炼钢、气割、气焊、
宇航、液氧炸药等
练一练
1.氧气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A. 密度比空气大
B. 能支持燃烧
C. 不易溶于水
D. 无色无味
2.下列关于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 B.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全不是化合反应 D.所有燃烧都是化合反应
实验 反应前 反应后生 编号 的物质 成的物质
实验 磷、 2-1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实验 2-3
硫、 氧气
二氧化硫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点燃
硫+氧气 二氧化硫
实验 铁、 2-4 氧气
四氧化三铁
点燃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 物质的反应。
为什么水里的鱼能呼吸?
气体 液体 固体 降温、加压
降温、加压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蓝 色 钢 瓶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的检验方法
【实验2-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
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氧气可使带
火星的木条
复燃说明氧
气能支持燃
烧.
注意:氧气是 不可以燃烧的 喔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2单元课题2《氧气》精品课件

物质
镁条
含碳0.05%的铁丝 含碳0.2%的铁丝 含碳0.6%的铁丝
燃烧,并将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燃烧时 的现象
剧烈燃烧,发 出耀眼白光, 无火星
剧烈燃烧,极少火星
剧烈燃烧,少量 火星
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
增大受热面积(或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铁丝中含碳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
• 7.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 满氧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白磷和硫 C,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 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
•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中没有水流入
• B.甲瓶中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 C.甲甲、瓶中乙的燃两烧瓶产物中为固均体,有因此水甲流瓶中入气体减少,乙瓶中的燃烧产物
为气体,且产生的气体占据了消耗氧气的体积,因此乙瓶中气体体积基本不变,由
于• 甲D、.乙两甲瓶相、通,乙乙两瓶中瓶的气中体会均逸向没甲有瓶,水最终流甲、入乙两瓶压强相等,都小于 • 原因是 大气压,故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B的是( )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 •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3.(湖北宜昌中考)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
氧气
1.认识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
2.认识氧气的化学性质。 3.掌握化合反应的概念;能区分化合反应。 4.知道什么是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及生活中常见的
缓慢氧化。
夯实基础
名师点睛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_氧气(课件)讲解

初三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_氧气(课件)讲解
(2)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3)放出热量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集气瓶中放有少量水的原因?
讨论:
(1)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硫在氧气中燃 烧的火焰?产物是否相同?
(2)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知识,在测定空气 中氧气含量时我们用的什么药品?
想一想,能否利用硫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为什么?
一、物理性质
1. 色、味、态: 通常情况下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2. 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3.溶解性:不易溶于水
4.三态转化:101kPa下
氧气 -183℃ 液氧 -218℃ 固体氧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氧 气 加 压 贮 存 在 蓝 色 钢 瓶 中
二、氧气的检验 (实验2-2)
1、如何检验一瓶无色气体是氧气?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2、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的氧气,并不使混入
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D )
A、硫粉 B、木炭 C、铁丝
D、红磷
4、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D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
(3)现有一瓶收集的气体,如何检验它是不 是氧气?
3.与铁的反应 现 象: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3)放出大量的热
文字表达式:
点燃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
思考:铁丝在空气中能否被点燃?思考原因
讨论:
(1)铁在空气中能不能燃烧?为什么?想一 想,能否利用铁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 什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课题2 氧气 教学课件PPT初中公开课

第二单元 课题2氧气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RJ学习目标1.认识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2.认识化合反应、氧化反应;3.学会描述化学反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新知导入水中溶解了氧气让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而氧气的这个用途是由它的性质来决定的。

你能说出氧气的一些性质吗?知识点1 氧气的性质新知探究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

无色气体淡蓝色液体101kPa -183℃三态变化:淡蓝色固体(雪花状)物理性质101kPa -218℃加压贮存在蓝色钢瓶中。

氧气的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现象:木条复燃。

各种物质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一样吗?硫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表达式: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空气中硫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实验时集气瓶中为什么要放少量水资料提示: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与水蒸气结合会产生酸雨,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实验时集气瓶中水的作用:吸收二氧化硫,减少空气污染。

木炭在空气中与氧气中燃烧持续红热,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表达式: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空气中木炭在空气与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中,确保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现象明显。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红热,不能燃烧。

表达式: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点燃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回顾实验,思考以下操作的原因①实验前铁丝需打磨: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有利于铁丝和氧气反应。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③铁丝下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④待火柴即将燃尽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中:防止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过多的氧气而使铁丝燃烧现象不明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表示为:
A+B
AB
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 的反应。
可表示为:
A+B
AB
特点:“多变一”
A+B+ C
是化合反应吗?
ABC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硅 + 氧气 高温 二氧化硅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4.与铁反应
物质 颜色
现象
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铁丝 Fe
银白色 固体
不能燃烧, 只会变红
剧烈燃烧,火星
四射,生成黑色 固体,放出大量 的热
文字表达式
铁+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
①火柴的作用:引燃铁丝 ②将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 ③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4.氧化反应: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完成知能B P8--11 完成P36 课后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化合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硅 + 氧气 高温 二氧化硅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分析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课题2 氧气 P33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
在标准状况下(0℃和பைடு நூலகம்01.325kPa)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101kPa下
气体 -183℃ 液体 -218℃ 固体
无色
淡蓝色
淡蓝色
雪花状
1、鱼能在水中呼吸,能生存在水里,这说 明( B ) A、氧气不溶于水 B、氧气能够部分溶于水(不易溶于水)
层细沙: 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
与镁反应
现象:剧烈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生 成白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镁+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小结:
①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 剧烈。
②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与空气中的 氧气发生反应。
P35 讨论
实验编号 反应前 反应后生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的物质 的物质
硅 + 氧气 高温 二氧化硅
甲烷+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碳酸钙 高温 二氧化碳 + 氧化钙
氧化反应的分类
氧化反应 相同现象 不同现象
实例
剧烈氧化 缓慢氧化
均是氧化反 应,都放出
热量
剧烈,发光
缓慢,不发 光,不易察

可燃物燃烧、 炸药爆炸
食物腐烂、 植物呼吸、
铁生锈
练习
1、证明集气瓶里盛的是氧气,其最简便的方法是 (C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在西南联大,傅斯年每天只吃一盘藤 藤菜, 有时只 喝一碗 稀饭, 偶尔招 待来访 的客人 ,甚至 要向邻 居借钱 ,实在 接济不 上了就 卖书。 傅斯年 一生最 好读书 藏书, 积蓄几 乎全部 用在买 书上, 非到万 不得已 ,是不 卖书的 。
实验2-1 实验2-3 实验2-4
红磷、 氧气
五氧化 二磷
点燃
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硫、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硫+氧气 二氧化硫
铁、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思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分析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 更高的 阶段也 同样是 要走向 衰落和 灭亡的 。时史 前史的 研究就 是要揭 示史前 时代消 亡的原 因,由 于史料 的匮乏 ,史前 史的研 究还显 得很年 轻。

判断诗的好坏,跟学连在一起。有学 问的诗 跟无学 之诗, 是完全 不同的 。有学 问的诗 ,味道 深远, 有学问 衬底, 故深。 所以陆 游讲, 功夫在 诗外, 主要是 学问。 学问的 累积如 何,决 定了诗 的基本 面貌。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 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 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 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 如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
的是氧气。
2、与硫反应
物 颜色
现象
质 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硫 S
淡黄色 固体
发出淡蓝色火 发出明亮的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知识小结:
1.氧气的物理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 无色、无味的气体 比空气密度略大 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 助燃(氧化性)
3.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即:
A+B
AB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不要以为考古的工作对象是实物资料 ,只要 加以客 观报道 ,自然 而然的 就是唯 物主义 的,就 能从中 阐发历 史规律 。自然 规律、 社会历 史规律 是客观 存在, 无时无 刻不在 运转并 制约着 人们的 活动。 但规律 又是抽 象的, 看不见 ,摸不 着,认 识规律 不那么 容易。

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只 是人类 社会由 低级到 高级的 无穷发 展过程 中的一 些暂时 阶段。 每一个 阶段都 是必然 的,因 此,对 它所发 生的时 代和条 件来说 ,都有 它存在 的理由 ;但是 对它自 己内部 逐渐发 展起来 的新的 、更高 的条件 来说, 它就变 成过时 的和没 有存在 的理由 了;

传统中国画是在中国文人特有的观察 方式和 美学思 想引导 下的图 式体系 ,有着 与西方 绘画焦 点透视 完全不 同的散 点透视 之成像 特征。 散点成 像的构 图涵盖 了诸多 主观因 素,画 面基本 呈均衡 图式

点是形成画面视觉的最小亮点。它是 画面视 觉收缩 的地方 。有闪 动、紧 张、活 跃画面 的作用 。它一 般处在 画面视 觉集中 的位置 ,也可 呈散点 分布。 可以是 某种皴 法,也 可以是 物象。 只是视 觉面积 呈点的 状态。
4.下列反应哪些是化合反应 ( ① ③ ) ① 镁+氧气 点燃 氧化镁 ② 碱式碳酸铜 点燃 氧化铜+水+二氧化碳 ③ 碳酸钠+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钠 ④ 乙炔+氧气 加热 水+二氧化碳 ⑤ 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A、能使蜡烛燃烧的是氧气 B、测定密度,若密度大于空气的是氧气 C、放入带火星的木条,可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D、放入发红的木炭后加入澄清石灰水,
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一瓶一定是氧气
双选
2、下列有关氧气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D ) A、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B、它能跟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在氧化反应中一般都有热量放出 D、物质跟氧气的反应都能发光放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3、硫、碳、蜡烛燃烧中的共同现象是 (C )
A、都只有气体生成 B、都有淡蓝色火焰 C、都发光放热 D、都有水珠生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 氧气( 共28张P PT)

紫色火焰
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
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硫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
集气瓶中加水的作用: 吸收SO2,防止SO2污染空气
3.与碳反应
物质 颜色
现象
状态 在空气中燃烧 在氧气中燃烧
木炭 黑色 C 固体
文字表达式
发出红光
发出白光
放热,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浑浊
碳+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上述反应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物 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氧化反应: (目前的定义) 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反应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能与大多数物质发生反应, 它在化学反应中提供氧,有氧化性。
判断下列反应是否为氧化反应 镁 + 氧气 点燃 氧化镁
二氧化碳 + 水
碳酸
汞 + 氧气 加热 氧化汞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DE ) 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BDE ), 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 ADE )
点燃
A、氢气 + 氧气

点燃
B、乙炔 + 氧气 二氧化碳+水
C、 碳酸钙 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D、铁 + 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E、氢氧化亚铁+氧气+水 氢氧化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