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有哪些危害(一)
静电的危害和防护

一、静电的危害静电有三方面的危害:引起爆炸和火灾,给人以电击,妨碍生产。
其中主要危害是由静电放电而引起爆炸和火灾事故,静电引起的火灾和爆炸的基本条件是:(1)工艺生产过程中产生和积累足够的静电,以至局部电场强度过大,造成两极间介质的击穿,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2)现场存在爆炸性混合物,且浓度在该混合物爆炸极限之内;(3)静电火花有一定的大小,火花能量超过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引燃能量。
带静电导体的尖端附近容易发生火花放电。
导体发生火花放电时,其上能量一次释放,而且火花集中,危险性较大。
绝缘体上比较容易出现刷形放电,每次放电能量较小,且不太集中,但当爆炸物引燃能量较小时,仍然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加之绝缘体上静电往往不能通过一、二次放电而全部消失,其上仍然有残存静电的危险,因此也丝毫不能忽视带静电绝缘体的危险性。
在接触橡胶、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工艺过程中,人体有时会受到意外的电击,这种电击不是由于人体直接接触带电的电器设备而引起的,也不是由于电器设备发生故障而引起的,而是静电放电造成的。
这种静电电击不是电流持续通过人体的电击,而是瞬间冲击性的电击。
实验表明,冲击电流引起心事颤动的能量高于交流电流引起心事颤动的能量。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积累的静电能量不大,因此引起的电击直接致伤、致命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由于静电电击而引起的二次事故,例如,静电电击后突然跌倒在危险场合或电击后由高处坠落等,也往往会酿成重大人身伤亡事故。
此外,静电电击还可能引起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妨碍工作等。
雷电和电容器残留电荷,也属静电。
它们有比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大得多的能量,由雷电放电和电容器放电而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比较多见。
二、静电的防护措施解决静电问题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防止静电荷的产生和积累;二是将产生的静电尽快消除。
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如下。
(一)导体接地接地是消除静电荷的重要措施之一。
这主要用来消除导体上的静电,对绝缘体的静电,接地效果不理想,而且相当于把大地电位引向绝缘体,有可能反而增加火花放电的危险性,所以带静电的绝缘体不宜采用接地方法。
(完整版)静电危害

静电危害1.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静电危害是由静电电荷或静电场能量引起的。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以及操作人员的操作过程中,某些材料的相对运动、接触与分离等原因导致了相对静止的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积累,即产生了静电。
由此产生的静电其能量不大,不会直接使人致命。
但是,其电压可能高达数十千伏以上容易发生放电,产生放电火花。
静电的危害形式和事故后果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静电放电火花会成为可燃性物质的点火源,造成爆炸和火灾事故。
2)人体因受到静电电击的刺激,可能引发二次事故,如坠落、跌伤等。
此外,对静电电击的恐惧心理还对工作效率产生不利影响。
3)某些生产过程中,静电的物理现象会对生产产生妨碍,导致产品质量不良,电子设备损坏。
2.静电的特性(1)静电的产生实验证明,只要两种物质紧密接触而后再分离时,就可能产生静电。
静电的产生是迥接触电位差和接触面上的双电层直接相关。
1)静电的起电方式①接触--分离起电。
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25*10-8cm时,由于不同原子得失电子的能力不同,不同原子外层电子的能级不同,其间即发生电子的转移。
因此,界面两侧会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
这两层电荷称为双电层,其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位差。
根据双电层和接触电位差的理论,可以推知两种物质紧密接触再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②破断起电。
材料破断后能在宏观范围内导致正、负电荷的分离,即产生静电。
这种起电称为破断起电。
固体粉碎、液体分离过程的起电属于破断起电。
③感应起电。
例举一种典型的感应起电过程。
假设一导体A为带有负电荷的带电体,另有一导体B与一接地体相连时,在带电体A的感应下,B的端部出现正电荷,B由于接地,其对地电位仍然为零;而当B离开接地体时,B成为了带正电荷带电体。
④电荷迁移。
当一个带电体与一个非带电体接触时,电荷将发生迁移而使非带电体带电。
例如,当带电雾滴或粉尘撞击导体时,便会产生电荷迁移;当气体离子流射在不带电的物体上时,也会产生电荷迁移。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三篇)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1)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静电放电形成点火源并引发燃烧和爆炸事故,须同时具备下述三个条件:①发生静电放电时产生放电火花。
②在静电放电火花间隙中有可燃气体或可燃粉尘与空气所形成的混合物,并在爆炸极限范围之内。
③静电放电量大于或等于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火能量。
因此我们应尽量消除这三种可能性的发生,特别要注意在静电的三种放电形式中,火花放电最为危险。
(2)造成人体电击在通常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很小的静电量,它所引起的电击一般不至于致人死命,但可能发生手指麻木或负伤,甚至可能会因此而引起坠落、摔倒等致人伤亡的二次事故;还可能因使工作人员精神紧张引起操作事故。
(3)造成产品损害静电放电对产品造成的危害包括工艺加工过程中的危害,如降低成品率;以及产品性能损害如降低性能或工作可靠性。
(4)造成对电子设备正常运行的工作干扰静电放电时可产生频带从几百赫兹到几十兆赫兹、幅值高达几十毫伏的宽带电磁脉冲干扰,这种干扰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耦合到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的低电平数字电路中,导致电路电平发生翻转效应,出现误动作。
还可造成间歇式或干扰式失效、信息丢失或功能暂时破坏等。
而静电放电结束或干扰停止,仪器设备可能恢复正常,但造成的潜在损伤可能会在以后的运行中造成致命失效,且这种失效无规律可循。
静电中放电危害的基本知识(二)静电放电是指在静电积累的情况下,当两个物体之间的电势差达到一定程度时,电荷会通过空气中的导电介质形成一条电流。
静电放电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火灾爆炸危险:静电放电可引起火灾和爆炸。
在工业生产中,很多物质都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当静电发生放电时,电弧产生的高温有可能引燃物质,造成火灾和爆炸事故。
2. 电击伤害:静电放电具有一定的电流和电压,当人体接触到静电放电时,有可能导致电击伤害。
尤其是在有液体存在的环境中,如化工厂、实验室等,液体可以增强电流的传导,加重电击伤害。
3. 电子设备损坏:静电放电对电子设备具有一定的破坏性。
静电的危害有哪些

静电的危害有哪些当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一种物体中的电子因受原子核的束缚较弱,跑到另一个物体上去,使得到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负电荷多于正电荷,因而显出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由于其中的正电荷多于负电荷,因而显出带正电,这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如玻璃棒与绸子摩擦,玻璃棒带正电。
由此物体所带的电称为“静电”,当其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发生火花放电现象。
这种现象与生活生产密切相连,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或危害。
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
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
静电的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漆黑的夜晚,我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但在手术台上,除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总之,静电危害起因于用电力和静电火花,静电危害中最严重的静电放电引起可燃物的起火和爆炸。
人们常说,防患于未然,防止产生静电的措施一般都是降低流速和流量,改造起电强烈的工艺环节,采用起电较少的设备材料等。
最简单又最可靠的办法是用导线把设备接地,这样可以把电荷引人大地,避免静电积累。
细心的乘客大概会发现;在飞机的两侧翼尖及飞机的尾部都装有放电刷,飞机着陆时,为了防止乘客下飞时被电击,飞机起落架上大都使用特制的接地轮胎或接地线;以泄放掉飞机在空中所产生的静电荷。
我们还经常看到油罐车的尾部拖一条铁链,这就是车的接地线。
静电的危害及消除(1)

油品的带电形式: 流动带电——油品在管道内流动形成;
1、油品静止形成双电层 3、接地导走静电
2、油品流动,带走正电 荷,负电荷随流动进入, 多余负电荷成为自由电子。
喷射带电——喷射油品与空气间,喷射蒸气 中的液滴与空气间,可形成强烈静电。
冲击带电——油品撞击面板,发生油滴飞溅, 飞溅油滴带电,落在桶壁形成双电层,油 滴流动带走扩散层,固定层留在桶壁,产 生静电。
➢ 降低爆炸性混合物浓度
4)采用静电消除器
高压主机释放正负离子,可瞬间完成物件离子平衡。 适合整卷材料或片状板材或薄膜的静电消除。
离子风枪静电消除器
2、泄露导走法:
泄露导走法——用静电接地方法,使带电体上的静电荷能够 向大地泄露消散。
增湿 采用工艺手段 加抗静电剂
确保静置时间
静电经接地导入大地
电极形式——尖端易放电; 气体组分——甲烷至庚烷,碳原子增加击穿电压增高 电压作用时间——需要有一定时间。
2)静电放电类型:
主要有: 电晕放电——危险性小; 刷形放电——有一定的危险性; 火花放电——危险性大; 雷电放电——能量大、危害大。
电晕放电
➢发生在带电体尖端或曲率半径很小处附近的局部放电。 ➢可能伴有轻微的嘶嘶声和微弱的淡紫色光。 ➢能量小,一般没有引燃危险。 ➢(高压电线会产生电晕功率损失、无线电干扰、电视 干扰以及噪声干扰)
➢ 油品静电积聚是必然的; ➢ 油内静电积聚具有峰值; ➢ 设备虽有良好的接地, 也不能避免油内电荷积聚; ➢ 随静置时间延长积聚电荷减少;
静电积聚 静电流散
油品静电检测仪
人体静电检测仪
2、静电放电:
放电——使带电物体不带电的物理过程。 (带电体电荷转移,正负电荷中和,不带电)
静电的危害

静电,就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或者说不流动的电荷。
当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就形成了静电。
静电有两大危害:第一大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
在干燥和多风的秋冬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拉门把手、开水龙头时都会“触电”,时常发出“啪、啪、啪”的声响,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
静电的危害很多,主要有两种:第一大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互相作用。
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放电视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像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就在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
第二大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
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叭叭”的响声,这对人体基本无害。
但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会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
还有如静电放电、静电引力的危害,对孕妇、婴儿的危害,对人体皮肤、心脏、大脑的危害。
日常生活中防静电1、出门前去洗个手,或者先把手放墙上抹一下去除静电,还有尽量不穿化纤的衣服。
2、穿全棉的内衣。
3、为避免静电击打,可用小金属器件(如钥匙)、棉抹布等先触碰大门、门把、水龙头、椅背、床栏等消除静电,再用手触及。
4、准备下车的时候,用右手握住档,然后用手指碰着下面铁的部位,然后开车门,把左手放在车门有铁的位置,但是左手别松,然后把右手放掉,下车,这时候再用右手抓着门就不会被电到了5、对付静电,我们可以采取“防”和“放”两手。
静电防护(方法)

电子行业中的静电危害及防护一.何谓静电1 静电就是静止的电荷。
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都会产生静电。
2 静电的产生途径主要有摩擦、接触和分离、感应。
3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较明显的静电有:闪电;冬天在地垫上行走及接触把手时的触电感;在冬天穿衣时所产生的噼啪声。
这些对我们人体没有影响,但它对电子元件及电子线路板有很大的冲击。
二.静电防护(1)静电的存在的危害:1 静电吸附(微尘污染):静电吸附力与静电量成正比。
2 静电放电(ESD):静电放电的电流与静电量成正比,静电放电的电流所导致的破坏性能量,除会损害产品外,亦可能会产生射频干扰、影响电脑操控程序的生产运作。
3 静电在电子工业中的危害举例:A 晶片制造:----静电吸附微尘粒子,污染晶片----由静电放电产生的射频,干扰生产,令机件无故停顿B 集成电路:----静电放电击穿氧化层,造成短路----静电放电的放电电流把金属层的线路部份熔化,造成开路----静电放电所产生的高温,改变半导体的属性,造成不正常的运作。
----静电放电造成一些微损害,当成品在正常工作时,微损害会扩大,造成最终产品的故障。
C 集成电路在电路板上的装配:在插件时、焊接后、或维修时,都可能产生静电放电效应,破坏板上元件D 液晶片的制造:----静电吸附微尘于玻璃上,造成污染----静电残留在两片玻璃之间,若放电时,影响液晶片的显示总之静电危害主要有两种现象:1完全失去功能:器件不能操作,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10%。
2 间歇性失去功能:器件可以操作但性能不稳定,维修次数因而增加,这种情况占受静电破坏原件的90%。
(2)缺乏静电防护,可能造成:增加成本、减低质量、引致客户不满而影响公司信誉(3)静电防护静电防护要领:1 在静电安全区域使用或安装静电排除装置2 用静电屏蔽容器运送及存放静电敏感元件或LCD3 定期检测所安装的静电防护系统是否操作正常4 确保供应商明白及遵从以上三大原则。
静电危害及防护(1)

影响静电产生量的因素很多:①液态介质在管道内的流速越快,流动 时间越长,产生静电量越大;②液体温度越高,产生静电量越大;③油品 中含杂质、水分时更易产生静电;④储罐和管道等设备的粗糙程度越高 ,产生静电量越大;⑤液体流经的闸、阀、弯头越多,产生静电量越大; ⑥液体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储罐和容器内流动时,静电产生量差别不太 大,但非金属材料易使静电荷积累。
直接原因 调查组确认,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国家《防止静电事故通用条例》、 本公司《防雷、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和车间《汽车油罐车收/倒油工作指导卡》的要求, 在用车载泵向污油罐倒污油时,倒油胶管出口未插入污油罐液面,形成喷溅卸油,导致污油 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引燃罐内气体,发生爆炸。
★ 静电屏蔽法 静电屏蔽,即将屏蔽导体靠近带静电体放置,以减轻静电放电的危险和防止静电 感应的作用。可采取整体屏蔽,也可根据需要采取局部屏蔽,可采用网状屏蔽体 ,也可采用板状屏蔽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屏蔽并不能消除静电电荷。
★ 静电泄漏法 所谓泄漏,就是把静电泄掉。泄漏法包括接地、增湿、加抗静电剂、涂导电涂料 等方法。
2、易燃、易爆流体在输送停止后,必须按规定静止一定时间,方可进行检尺、 测温、采样等作业。
3、对易燃、易爆流体贮罐进行测温、采样,不应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材质的器 具。
4、严禁从罐上部收油,油槽车应采用鹤管液下装车,严禁在装置或罐区灌装油 品。
另外,影响静电放电的因素很多,包括物料的种类、形态、 环境条件、静电放电的种类等。
静电的危害
静电的危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电有哪些危害(一)
静电有哪些危害
1)静电能引起爆炸和火灾,特别是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则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静电的电量虽然不大,但电压高则易放电而出现电火花,这个火花在有爆炸性气体、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物质且其浓度达到或超出爆炸或燃烧的极限时,则可能发生爆炸或火灾。
在易产生氮气、乙炔气、高速喷射的蒸汽、汽油、煤油、酒精、苯、油料、化学溶剂、金属粉末、药品粉末、树脂粉末、燃料粉末、面粉等及炼油、化工、橡胶、造纸、印刷、粉末加工等行业更容易发生静电火花而引起的爆炸或火灾。
资料表明,一工人在脱下棉的确良工作服时由于电火花的产生而引起化工车间爆炸.放电的发生,是由于带电体附近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时即发生放电。
常见物质的击穿场强见表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