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伤鉴定详细流程说明
工伤鉴定需要经过的程序有哪些

工伤鉴定需要经过的程序有哪些获得工伤鉴定结论书是工伤职工获取工伤赔偿的主要依据之一,那劳动者受工伤后应该如何进行工伤伤残鉴定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工伤伤残鉴定程序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工伤伤残鉴定程序:1、因工伤残职工在医疗终结后应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保机构申请伤残等级评定;2、鉴定者携带医疗机构出具的伤、病、残诊断证明,如:病历、出院证明、CT片、化验单、心电图等相关诊断材料及《职工伤病残劳动鉴定审批表》于每周一、二、三、五来做鉴定。
3、鉴定办对鉴定者携带的材料由专家确认后,交纳200元鉴定费。
如材料不全,由我办出据委托诊断后,再来鉴定。
4、鉴定办于每周四定期召开鉴定会,做出等级或结论,并予以公布。
5、自鉴定材料收下登记之日起15日后,由单位劳资人员前来领取鉴定结果及所收全部材料。
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在其医疗终结或医疗期满之后,由设区的市以上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工伤有关事宜进行鉴定的行为。
工伤鉴定的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鉴定确认,护理等级鉴定,伤残辅助器具配置鉴定等。
工伤认定程序:一、申请1、申请时效条件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因交通事故、失踪、因工外出期间发生事故伤害及受其他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不能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申请的,经用人单位书面申请,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30日。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职工个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书;(二)受伤害职工的有效身份证明;(三)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四)用人单位事故调查报告书(个人申报的不必);(五)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六)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住院病历,属职业病的合法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布日期】2011.12.29•【字号】京人社工发[2011]378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劳动安全保护正文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的通知(京人社工发﹝2011﹞378号)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用人单位:根据《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2011年第242号),我局制定了《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附件:北京市工伤认定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工伤认定程序,依法进行工伤认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北京市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规定》(以下简称《条例》、《若干规定》)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及其职工。
第三条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工伤认定工作。
工伤认定应当客观公正、简捷方便,遵循《条例》规定的原则,注重保护遭受事故伤害职工的利益。
工伤认定程序应当向社会公开。
第四条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一)项规定时,“工作时间”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进行把握。
职工因工作需要而加班加点的时间、因工作需要的必要工间休息时间,也应视同为“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可以按照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为完成领导临时指派的工作所涉及的场所进行掌握。
“事故伤害”包括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引起的事故伤害。
第五条区、县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适用《条例》第十四条第(二)项规定时,“预备性工作”应理解为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
“收尾性工作”应理解为在工作结束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
公司工伤鉴定流程

公司工伤鉴定流程咱来唠唠公司工伤鉴定这事儿哈。
一、啥时候能去鉴定工伤呢。
你要是在公司里受了伤,可不能拖着不管。
一般来说呢,得等你的伤相对稳定了才好去做工伤鉴定。
啥叫相对稳定呢?就是说你的伤不会再有那种忽好忽坏的大变化了。
比如说你要是腿骨折了,那得等骨头开始长好了,不会今天看着快好了,明天又严重了这种情况。
要是伤还在那种不稳定的状态就去鉴定,可能鉴定出来的结果就不准啦。
二、准备材料。
这工伤鉴定可不能空着手就去,得带上好些材料呢。
1. 病历本。
这病历本可重要了,它就像是你受伤的小日记一样。
从你受伤开始去医院看,医生写的那些诊断啊、治疗过程啊都在上面。
这是证明你受伤情况最直接的东西,可千万不能弄丢了。
要是不小心丢了,那可得赶紧去医院补一个,不过补病历有时候还挺麻烦的,所以宝子们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病历本。
2. 诊断证明。
这也是医院给开的,医生会在上面写明你的伤是什么情况,比如说是不是骨折啦,肌肉拉伤到什么程度啦之类的。
这个证明就像是对病历本内容的一个小总结,简短又有力地说明你的伤病情况。
3. 劳动关系证明。
在公司受的伤嘛,得证明你和公司是有关系的。
像劳动合同就最好了,如果没有劳动合同,那工资条啊、工作证啊、同事的证言之类的也能派上用场。
比如说你每个月收到的工资条,上面有公司的名字,有你的工资明细,这就能说明你在这个公司工作呀。
工作证就更直接了,上面有公司的名字还有你的照片、职位啥的。
同事的证言呢,要是有个好心的同事愿意给你证明你在这个公司上班,那也是很有用的呢。
三、鉴定申请。
材料准备好了,咱就得去申请工伤鉴定啦。
你得知道这个申请可以由公司去做,也可以你自己去做。
要是公司比较靠谱,他们会主动帮你申请的。
但要是公司不太积极呢,你也别怕,自己也能去申请。
你可以去当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把那些材料交上去,然后填一些申请表之类的东西。
这申请表不难填,就是一些基本的信息,像你的名字、身份证号、公司名称、受伤的经过之类的。
工伤鉴定流程是怎样的

工伤鉴定流程是怎样的工伤认定申报流程分为申报、受理、认定、鉴定、工伤保险待遇五个步骤,具体如下:(一)申报。
申请人按规定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并提供相关的材料。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工伤的情况,如果一旦遇到工伤,受到伤害的劳动者是需要进行工伤鉴定的,只有经过工伤鉴定之后才能进行工伤赔偿,那么在我国工伤鉴定流程是怎样的呢?请阅读下面的文章进行详细的了解吧。
准备阶段1工伤办理许可条件:1、有合法的用工主体;2、与用工主体存在劳动关系2到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咨询。
索取“工伤认定申请表”等空白表单。
需提供的申请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用人单位营业执照复印件3本人身份证复印件4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5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属于下列情况的还需提供相应材料1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者其它有效证明2由于机动车事故引起的伤亡事故提出工伤认定的,提交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的事故认定书或其它有效证明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证明或者其它证明4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提交医疗机构的抢救和死亡证明5属于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提交有效证明6属于因战、因公负伤致残的转业、复员军人,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及医疗机构对旧伤复发的诊断证明7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认为必要的其它材料提交完整材料之后的认定时间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小编在这里也要提醒大家在大家做工伤鉴定的时候一定要带好自己相关的材料例如身份证等。
感谢大家阅读由小编为您带来的文章。
工伤社保局鉴定流程

工伤社保局鉴定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工伤社保局鉴定流程。
你说这工伤啊,就好像一场意外的风暴突然袭击!比如说你好好地在工作呢,突然就受伤了,这多让人郁闷呀!
那这时候,工伤社保局鉴定流程就非常重要啦!首先呢,你得赶紧去报案呀!就好比你丢了东西要赶紧找警察一样。
向单位报告,让他们知道发生了啥事儿。
然后呢,单位会协助你准备各种材料,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啊!想想看,就像准备一场重要考试一样,各种资料都得齐全。
接下来就是去做鉴定啦!这可不能马虎,一定要找专业的机构哦。
就好像去看病要找个好医生一样,鉴定的结果可是关系重大呢!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紧张,会担心,但别害怕呀!没什么大不了的。
鉴定完了,就等着结果啦。
这等待的过程是不是有点难熬呢?就跟等考试成绩似的。
要是结果是好的,那当然皆大欢喜啦!要是不太满意呢,也别灰心丧气呀,可以申请重新鉴定嘛!
哎呀,朋友们,这工伤社保局鉴定流程虽然有点麻烦,但这是为了保障我们的权益呀!咱可不能嫌麻烦就不去做,这多不划算呀!我们得重视起来,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就像对待我们最珍视的东西一样。
总之呀,该走的流程咱一个都不能少,为了自己的权益,加油!。
工伤流程怎么走

工伤流程怎么走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受到事故、中毒或其他原因,导致劳动者受伤或患病的情况。
工伤流程是指处理工伤案件的一系列程序和步骤,包括报案、鉴定、处理、赔偿等环节。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工伤流程,供参考:一、事发处理1. 受伤员工应立即寻求医疗救治,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健康。
2. 雇主或相关人员应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给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并进行记录。
二、报案1. 医疗机构应及时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告受伤员工的情况。
2. 受伤员工或其家属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报案,提供事故发生的相关证据和资料。
三、立案1.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接到报案后,将会对报案进行审核,评估工伤的性质和程度。
2. 如果工伤被确认为劳动事故,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立案,并向受伤员工发放工伤认定书。
四、鉴定1.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会指派专业的鉴定机构对工伤进行鉴定,确定伤残程度和与工伤有关的经济损失。
2. 鉴定过程中,受伤员工应提供详细的证据和资料,以支持自己的主张。
五、处理1. 一旦工伤被确定,雇主应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为受伤员工提供必要的治疗和康复,确保其健康。
2. 如果雇主有过错或责任,劳动保障监察机构会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
六、赔偿1. 根据受伤员工的伤残程度和与工伤相关的经济损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制定相应的赔偿方案。
2. 雇主应按照监察机构的要求,及时支付赔偿款项给受伤员工。
七、复查1. 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将会安排受伤员工进行复查,以评估其康复情况和工作能力。
2. 如果受伤员工的康复情况有所改善,赔偿金额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八、争议解决1. 如果受伤员工对工伤认定结果或赔偿方案有异议,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法院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
2. 仲裁机构或法院将会对争议进行调解或审理,并做出最终的裁决。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工伤流程,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会有略微的差异。
为了自己的权益,请受伤员工在工伤发生后及时报案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处理,以获得应有的权益和赔偿。
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

A great company will always be cautious about its achievements, like a thin layer of ic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一)提出申请。
(二)提交相关材料。
(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审核。
(四)专家进行鉴定。
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该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针对于我国公民来说,像工伤这样的事情,在我国是有着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进行约束的。
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少数一部分人不懂得通过法律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针对工伤认定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下面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一、工伤鉴定工伤鉴定流程有三个步骤,分别是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工伤职工应享有的待遇及救济途径。
工伤认定申请既可由用人单位提出,也可由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提出。
申请人不同,申请的先后顺序也不同。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提出,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部门同意,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才可以提出。
但是提出时间从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不得超过一年。
二、劳动局工伤认定流程是如何进行的?(一)职工所在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二)审核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收到申请人的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进行调查核实。
社保局工伤认定的流程

社保局工伤认定的流程社保局工伤认定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报案登记:当事人发生工伤后,需及时向所在企事业单位报案登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事故发生地、时间、工伤原因等。
2.调查核实:社保局工作人员会对工伤事件进行核实调查,包括事故发生地点的现场勘查、询问事发时的证人、收集相关证据等。
同时,还会查看就医记录、治疗处方、医院诊断证明等材料。
3.初步审查:社保局会根据核实的调查材料,初步判断事故是否属于工伤,并根据相关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认定。
如果属实,则进入下一步的鉴定环节,否则会被作出不认定的决定。
4.鉴定认定:社保局会将工伤案件报送司法鉴定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鉴定机构会对工伤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包括职工的劳动能力丧失程度、工伤的原因和程度等。
鉴定结果对工伤认定起决定性作用。
5.认定决定:社保局根据鉴定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如果经过鉴定确认属于工伤,社保局将给予工伤职工相应的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工伤津贴、伤残赔偿等。
如果不认定为工伤,则会作出不认定的决定,并告知相关申请人。
6.上诉复核:如果申请人对社保局的工伤认定决定有异议,可以向社保局提出上诉申请。
社保局会组织专门的复核小组,重新审查工伤认定材料,并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申请人提供了新的证据材料,社保局还会重新调查核实。
7.维权申诉:如果申请人对复核结果仍不满意,可以向劳动监察、工会、人民法院等相关部门进行申诉或提起诉讼,保护自己合法权益。
以上就是社保局工伤认定的一般流程。
不同地区和具体案情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来说,流程大致相同。
申请人需要及时报案、提供相关材料,对社保局提出异议时,可以通过上诉复核和维权申诉等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工伤鉴定详细流程说明导读:本文是关于北京市工伤鉴定详细流程说明,希望能帮助到您!
(1)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劳动鉴定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出据的诊断证明、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复印或复制的病历(或病历摘要),与病情有关的检查报告、化验单据等资料。
(2)因工负伤劳动能力鉴定
提交工伤认定结论、《工伤证》和工伤职工选定的工伤医疗机构出据的诊断证明及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复印或复制的病历及检查报告等资料。
(3)因患职业病劳动能力鉴定
提供市卫生局批准承担职业病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书,以及职工工伤认定表、就诊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
因工负伤、职业病、因病和非因工负伤人员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用人单位负责申报。
工伤评残用人单位不申报的,个人也可以按规定程序向区(县)劳动能力鉴定机构申报。
(4)因精神病劳动鉴定
提供精神病专科医院即安定医院、回龙观医院、北医六院、安康医院的诊断证明,在回龙观医院、北医六院、安康医院就诊的除了提供诊断证明外还需提供病历或病历摘要。
在各区(县)精神病医院住院的职工除有住院病历及详细治疗记录外,还应提供
上述其中一家专科医院的诊断证明。
在《劳动能力鉴定、确认申请表》上监护人签字确认。
如提供资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应在接到书面申请的10日内,书面告知申请人补正资料。
申请人应在接到书面告知书30日内补正全部资料,否则视为未提出申请。
申请人补正资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限内。
二、现场鉴定
医疗专家组进行现场鉴定,向病伤职工询问有关的病情,并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形成鉴定意见。
医疗专家组认为需要做进一步医学检查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书面告知用人单位或职工。
用人单位或职工应在接到书面告知书60日内将检查结果报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否则视为未提出申请。
职工做进一步医学检查和补正检查结果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时限内。
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的90日内,职工没有按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办公室指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视为未提出申请。
三、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根据医疗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鉴定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情况复杂的,鉴定期限可以延长30日。
四、告知申请人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要通知申请人。
申请人为用人单位或存档
部门的,在领取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后的七日内通知到职工本人。
五、再次鉴定
职工对区(县)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做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不服的,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书面申请再次鉴定,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在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之日起一年后,伤病情有发展变化的,按上述程序申请复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