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与VB12代谢
维生素B12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过程

维生素B12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过程1、维生素B12的理化性质维生素B12是目前所知维生素中分子量最大和最复杂的一种。
事实上,它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而是几种密切相关的、结构非常相似的、且具有相似活性的化合物。
维生素B12的分子式可写作C63H90CoN14O14P,可见除了含有较多的碳原子(63个)、氢原子(90个)、氧和氮原子(各14个)外.还有磷和钴。
钴(CO)是一种金属元素,故维生素B12也是所有维生素中惟一含金属的,因而它的化学名称也叫“钴胺素”。
在维生素B12成员里,其中一种含有氰化物的活性最大,又名“氰钴胺素”,是它们中的代表,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是羟钴胺素,是以它的1个羟基取代了氰钻胺素的1个氰基而得名。
维生素B12呈深红色针状结晶,它具有吸湿性,易溶于水和乙醇,但不溶于丙酮、氯仿之类的有机溶剂。
在中性及微酸条件下对热稳定,但能被光照、强酸和碱溶液所破坏。
同其他维生素一样,维生素B12在食物中含量也非常微少。
当年英国的史密斯首次分离提纯维生素B12时,从4000 kg牛肝中才获得lg红色结晶。
2、维生素B12体内代谢过程作为一种营养素,维生素B12必须从食物中获得,否则人体就会产生维生素B12缺乏症。
摄入体内的维生素B12,经胃酸和消化酶的作用,从食物中游离出来,与胃幽门部粘膜所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内因子)相结合,形成复合物,这就使转运中的维生素B12受到保护。
在钙离子存在下,上述复合物到达回肠,维生素B12与内因子分离,被粘膜细胞吸收进入门静脉。
在血液中与特异的a-球蛋白相联结达到肝脏、骨髓细胞、网状细胞及其他组织中备用,体内维生素B12总量为2-5 mg。
肝脏含量最高,肾上腺次之,脑中亦含有大量维生素B12。
与其他维生素相比,维生素B12在人体的吸收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人体小肠吸收维生素B12非常慢,大约需要3小时,而其他大多数水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是以秒计的;二是维生素B12是惟一的一种需要肠道内分泌物(内源因子)帮助才能被吸收的维生素。
甲钴胺对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疗效

甲钴胺对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疗效维生素B12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种重要营养素,它在DNA合成、红细胞形成和神经系统正常功能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有些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药物,它有效降低血糖浓度,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风险。
长期服用二甲双胍会导致维生素B12的吸收不足,最终引发维生素B12的缺乏症。
维生素B12缺乏症的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神经系统损伤、疲劳、记忆力减退等,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解决由二甲双胍导致的维生素B12缺乏问题,甲钴胺成为了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甲钴胺可以有效地补充维生素B12,缓解因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各种临床症状。
接下来,我们将从甲钴胺对二甲双胍所致维生素B12缺乏症的疗效方面进行探讨。
甲钴胺可以有效地纠正维生素B12缺乏症的贫血症状。
维生素B12是体内合成红细胞所必需的一种重要物质,其缺乏会导致红细胞生成障碍,最终表现为贫血。
而甲钴胺作为维生素B12的衍生物,可以直接补充体内的维生素B12,促进红细胞的生成,从而有效地缓解贫血症状。
甲钴胺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也具有显著的疗效。
维生素B12在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缺乏会导致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表现为神经病变症状。
甲钴胺的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神经系统的损伤,减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甲钴胺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
维生素B12的缺乏会导致患者出现疲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而甲钴胺的补充可以有效地改善这些症状,提升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
甲钴胺对二甲双胍所致的维生素B12缺乏症具有显著的疗效。
通过有效地补充维生素B12,甲钴胺可以纠正贫血、改善神经系统损伤、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的副作用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降血糖药物,常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
尽管它被认为是相对安全和耐受的药物,但它仍然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
首先,二甲双胍可能引起胃肠道问题。
这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胃部不适。
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在治疗初期出现,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轻。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或感觉并不饥饿的症状。
其次,二甲双胍还可能引起乳酸酸中毒。
乳酸酸中毒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导致死亡。
患者在服用二甲双胍时出现乏力、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头晕和腹痛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能引起维生素B12缺乏。
长期使用该药物可能导致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如麻木和感觉异常)等。
还有报道称,二甲双胍可能增加患者患胸部感染的风险,尤其是老年人。
因此,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喉咙痛、发热等。
最后,个别患者可能会对二甲双胍产生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皮疹、瘙痒、荨麻疹、肿胀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尽管二甲双胍具有一些副作用,但它是一种有效的口服降血糖药物,可以帮助控制2型糖尿病。
患者在使用药物期间应密切关注副作用,并及时咨询医生。
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服用二甲双胍需补充维生素B12

态 预 防恶性 贫血 :
碍 .诱 发 巨幼 细胞 贫血 ;
※ 神 经 系 统 损 害 :维 生 素 B 乏 可 引 起 斑 状 、 弥 漫 性 的 1缺 2 神 经脱 髓鞘 ,出现精 神抑 郁 、 记 忆 力 下 降 、 四 肢 震 颤 等 神 经
症状 ;
检 测 维 生 素 8 度 (《 国 医 , 浓 英
学杂志 ( MJ 》 2 1 B ) 0.3 0 0 4 :
C 18 。 2 ) 9
※以辅 酶 的形式 存 在 ,可 以
维 生 素B 又 叫钴 胺 素 . 由 钴啉 环 、钴 原子 和一 个核 苷 酸组 成 ,是 唯 一含 有金 属 元素 的维 生 素 .在 常 态 下呈深 红 色 .故被 称
食物 。
也是 维持 人 体神 经 细胞 健 康 的重
要元 素之 ~ 。
簟 ll 叁.蕊■ ■∞_ t l l. , I 圈—__ l军■■■嗣. H 1 ■ ■ ■ 国 { _■ 。
经 组织 中
认 识 糖 尿 病
Y 订 H .
殳 , )
z 匕日
a 南
服 用二甲双胍
回 文 :吴秋颖
最 近 荷 兰 学 者 发 现 ,2 糖 型
尿 病 患者 长 期服 用二 甲双胍 会增 加 维 生 素 B : 乏 的 危 险 .导 致 缺 同型 半胱胺 酸 浓 度升 高 。 由于 维 生 素B 缺 乏 可 以预 防 , 因 此 , 患 者长 期使 用 二 甲双胍 时应定 期
巴氏消毒法消毒后损 失7 . %
煮 2 3 钟 会 损 失 3 % 维 生 素 ~ 分 0 B 所 以市 场 销 售 的 消 毒 牛 奶
二甲双胍片的副作用和危害

二甲双胍片的副作用和危害
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常用的口服降血糖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
尽管它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但仍然存在一些副作用和潜在的危害。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胃部不适、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
这些副作用往往在开始治疗时出现,且通常是暂时性的。
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乳酸性酸中毒、黄疸等,应及时就医。
二甲双胍片还可能引发维生素B12缺乏,长期使用可能会导
致贫血和神经系统问题。
因此,长期使用的患者应定期检查血液指标,并考虑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在使用二甲双胍片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和锻炼习惯。
因为该药物可能导致低血糖,患者应避免饮食过度或过度运动,以免造成低血糖反应。
尽管二甲双胍片是一种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患者和医生密切配合,注意合理用药和定期检查,以减少副作用和潜在危害的发生。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

二甲双胍常见的不良反应1、本品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腹泻、恶心、胃胀、乏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及头痛。
部分患者因腹泻停药。
其他少见者为大便异常、便秘、腹痛、腹胀、低血糖、肌痛、头昏、头晕、指甲异常、皮疹、出汗增加、味觉异常、胸部不适、寒战、流感症状、潮热、心悸、体重减轻等。
二甲双胍可减少维生素B12吸收,但极少引起贫血。
2、接受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乳酸酸中毒发生率甚低,通常发生在明显肾功能障碍患者。
3、可引起糖尿病昏,急性发热。
有胃肠道反应。
少见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如在餐时或餐后服用会减少。
本品治疗时出现不耐受的最初迹象时不必停药,会自行消失。
在过量时,可能蓄积会出现乳酸性酸中毒。
长期使用本品可降低人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
1既往有乳酸酸中毒史者及老年患者慎用,由于本品累积可能发生乳酸酸中毒,一旦发生,会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应监测肾功能和给予最低有效量,降低乳酸酸中毒的发生风险。
2发热、昏迷、感染等应激状态,外科手术和使用含碘造影剂做检查时,应暂时停止服用本品,因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恶化。
3本品与磺酰脲类药物、胰岛素合用时,可引起低血糖。
服用本品时应尽量避免饮酒。
易导致低血糖或乳酸酸中毒。
肝功能不良者慎用。
4本品可干扰维生素B12吸收,建议监测血象。
二甲双胍片来说,在临床上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盐酸二甲双胍片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具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良好效果。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在临床上适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盐酸二甲双胍片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具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良好效果。
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降血糖药、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
1、肾脏疾病或由心血管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及败血症引起的肾功能不全如血肌酐水平≥1.5mg/dl男,≥1.4mg/dl女或肌酐清除率异常。
警惕!这四种药物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早知道早受益

警惕!这4种药物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二甲双胍榜上有名说起来维生素B12,想必大家并不陌生。
虽然相对于其它维生素品种来说,维生素B12并不容易缺乏。
但是对于纯素食者、肠道疾病、消化不良者、体弱营养不良者、来年群体以及使用某些药物的患者,却是维生素B12容易缺乏的人群。
对于饮食结构不合理的,平时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调整。
然而,药物的话,很多人并不知晓。
今天就来介绍4种可以导致维生素B12缺乏的药物。
一、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一种口服的降糖药物,是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的降糖药物之一。
然而,对于长期服用该药物的患者,由于二甲双胍会与维生素B12与内因子形成的复合物相结合,结合形成的物质会排斥复合物形成所依赖的钙离子,导致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的形成过程受阻,进而导致维生素B12吸收减少。
二、奥美拉唑
以奥美拉唑为代表的质子泵抑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抑酸药物。
长期使用后,会导致体内胃酸降低、胃蛋白酶和内因子分泌减少,而这三种物质是参与维生素B12吸收过程的重要物质。
除此之外,其他的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如雷尼替丁等,同样也会引起维生素B12的缺乏。
三、考来烯胺
考来烯胺为临床常用的降脂药物,在小肠内与胆酸相结合,形成不溶性化合物,进而阻止其吸收。
而与维生素B12同时使用后,考来烯胺会降低肠道的吸收功能,进而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
四、卡马西平
这主要是由于抗惊厥药物卡马西平本身会导致维生素B12的缺乏,二者应尽量避免同时使用。
二甲双胍吃出了低血糖昏迷?药师:您真的会吃吗?

二甲双胍吃出了低血糖昏迷?药师:您真的会吃吗?
急诊送来一位昏迷患者。
据家属交代,患者平时除了糖尿病,没有其他的基础疾病。
一直规律口服二甲双胍进行降糖。
没想到这吃完药物后,就出现了头晕,心慌,出汗等症状,后来症状加重,逐渐丧失了意识。
医师初步判定,患者可能是低血糖昏迷。
立即测定了血糖,结果发现患者血糖只有2.2mmol/L。
那么,问题来了,你真的会服用二甲双胍么?服用时,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1)服药方式及时间
服用二甲双胍时不可嚼服或者掰开服用,咬碎或咀嚼就会破坏药片表层的缓释保护膜,药效立马就已经全部释放了,不能起到在体内缓慢融化释放药效,持续作用的效果,同时被破坏了的药品结构会在人们身体出现一些毒副作用。
(2)服药剂量
服用时,应当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病人临床反应,逐步调整用药剂量;切记不可自行增加剂量,因为服用过多剂量的药物,虽然可以让血糖快速下降,但是极易引起低血糖。
(3)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
这可能是由于二甲双胍干扰了维生素B12的吸收,这可能导致贫血这可能是由于二甲双胍干扰了维生素B12的吸收,这可能导致贫血。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服药过程中,要注意维生素B12的补充。
(4)避免与酒精同时服用
同时服用时,酒精会加强二甲双胍对乳酸的代谢,会导致乳酸性酸中毒。
(5)服药期间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及肝功能
口服二甲双胍时有一定几率会引起肝脏、肾脏功能损害,因此,口服药物期间,要定期检测肝功、肾功,以免出现乳酸堆积过多,引起酸中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35) (n=91)
轻微障碍,24-27 中等障碍,18-23 严重障碍,<18
在一项评估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血清VB12、钙补充剂和认知障碍的研究中,亚组分析比 较VB12<250pmol/L和VB12≥250pmol/L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 果表明VB12水平低下的患者MMSE评分更低
补充高剂量VB12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结果: 高剂量维生素组复合终点事件(包括缺血性卒中,冠脉疾病和死亡)的危险 比低剂量组下降21%,P=0.049 结论: 使用高剂量VB12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够提高脑血管患者的生存率
Spence JD, Bang H, Lloyd E et al.,Vitamin Intervention for Stroke Prevention Trial An Efficacy Analysis. Stroke 2005;36:2404-9
颈动脉IMT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可以预测大血管和周围 血管疾病的发生。 FMD是反映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敏感指标
鞠海兵等.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0):7-10.
补充高剂量VB12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研究设计:
VISP研究是一项在3680名老血管病患者中展开的多中心,随
多神经病
Andres E, Loukili NH, Noel E, et al. CMAJ, 2004, 171(3): 251-259. Hankey GJ. Lancet,1999.354:407-413 Eikelboom JW ,et Al. Stroke,2000,31, (5):1069-1075. Moller J ,et al. Scand J Clin Lab Invest , 2000 ,60 (6) :491-500 Moore E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3,36:2981–2987,.
2011年CDS 会议报告:周强 杨立勇等,2型糖尿病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模式及影响因素分析
23.90% 17.30%
噻唑烷二酮
半数以上患者服用二甲双胍超过5年
解放军 总医院曾对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服用二甲双胍的安全性 进行评估,共纳入243例患者
田慧等.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914-918.
历史悠久、疗效确切: UKPDS研究证明二甲双胍疗效显著、有大血管收益
Lancet 1998, 352. 854-865
二甲双胍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石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Diabetes Care,2014,37 Suppl 1: S14-80.
权威指南:二甲双胍为治疗T2DM的一线药物
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主要治疗路径
一线药物治疗
备选治疗路径
二甲双胍
α -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
生 活 方 式 干 预
二线药物治疗
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噻唑烷二酮类/DPP-4抑制剂
三线药物治疗
基础胰岛素/ 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
6成糖尿病患者按中、高剂量服用二甲双胍
Ting RZ,et al.Arch Intern Med.2006(166):1975-1979
二甲双胍和维生素B12
• • 回肠粘膜细胞对维生素B12内因子复合物的摄取呈钙依赖性 二甲双胍的疏水端可进入细胞膜的脂质核心,可影响钙依赖性膜运动
通过影响钙依赖性膜 运动来降低回肠对维 生素B12的吸收
Ting RZ,et al.Arch Intern Med.2006(166):1975-1979
目录
• 二甲双胍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会造成VB12 水平低下 • VB12水平低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联 • 补充VB12能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率
维生素B12缺乏的致病机制
导致脊髓及周围神经脱髓鞘 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神经病学损害 可能由于不能产生蛋氨酸和SAM(S腺苷甲硫氨酸)而使甲基基团缺乏, 或由于同型半胱氨酸堆积对脑的毒性 研究表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 高具有神经毒性和血管毒性,促进血 栓形成、卒中、心脏病发作和周围血
二甲双胍导致的VB12水平低下可加重糖尿病神经病变
P=0.001
VB12水平(pmol/L) TCSS评分
P<0.001
二甲双胍累积剂量(g)
二甲双胍累积剂量(g)
一项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59例经二甲双胍治疗6个月以上T2DM患者和63例未接受二甲 双胍治疗T2DM患者,采用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估糖尿病神经病变(DN)恶化 程度。确定二甲双胍与VB12水平低下及DN恶化程度的关系
Moore EM, et al. Diabetes Care ,2013,36:2981–2987.
目录
• 二甲双胍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会造成VB12 水平低下 • VB12水平低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联 • 补充VB12能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率
二甲双胍联合VB12可预防T2DM并发症的发生
Kilicdag EB et al. Human Reproduction. 2005,20(6):1521-1528.
二甲双胍联合维生素B12可改善T2DM患者的血管功能
P<0.05
P<0.05
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00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口服二甲双胍 250~500mg,3次/天;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的同时,给予口服叶酸5mg,维生素B12500μ g, 均为3次/天,为期6个月,比较两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g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动脉舒张 功能(FMD)的差异。
Wile DJ,et al. Diabetes Care .2010,33:156–161,.
使用二甲双胍可显著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建议长期服用二甲双胍的病人,常规补充VB12
二甲双胍组 安慰剂组
一项多中心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共纳入390例患者,196例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194例 患者接受安慰剂。检测VB12、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在基线时及第4、17、30、43和52周时 的浓度。
累积生存比例
VitB12 家族
CN
Co
氰钴胺
OH
非活性
Co
羟钴胺
B12
OH OH CH2 Co
腺苷钴胺
CH3
Co
肝脏
活性
血清、脑脊液
甲钴胺
VitB12的发现
Minot 和 Murphy 因为发现肝提取物治疗 恶性贫血而获得 Nobel 奖
vitamin B12的应用 扩展到了神经病变
甲钴胺被发现
2013AACE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为T2DM患者一线首选药
物及二三线首选药物
2013ADA指南推荐,如无禁忌症,二甲双胍为T2DM患
者一线治疗药物
1. Garber AJ, et al. ENDOCRINE PRACTICE .2013,19(2):327-336. 2.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 DIABETES CARE ,2013,36(suppl 1): s11-s66.
李有佳等.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2):97-100.
二甲双胍联合VB12可降低Hcy浓度
*
#
*
*P<0.001 # P=0.04
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纳入60名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给予二甲双胍850mg,每天两 次;第2组给予二甲双胍850mg,每天两次联合维生素B;第3组给予二甲双胍850mg,每天两次联 合叶酸。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维生素B12及叶酸浓度的变化。
1963 1978
1925
1948
1950
1958
Jolien de Jager, et al. BMJ.2010;340:c2181
高Hcy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且是心源性 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心 血 管 疾 病 发 生 风 险
CES:心源性卒中
广义相加模型
门限模型
回归分析
P=0.007
同型半胱氨酸(μmol/L)
高Hcy组
左图:一项随机对照研究通过对比304名冠心病患者和231例对照组受试者,分析同型半胱胺浓度与心血管疾 病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1 右图: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40例患者,其中37例是心源性卒中患者,评估同型半胱氨酸与心源性卒中 的关系,结果表明高Hcy血症是心源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甲双胍和VB12代谢
目录
• 二甲双胍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会造成VB12 水平低下 • VB12水平低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联 • 补充VB12能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率
目录
• 二甲双胍应用广泛,但长期使用会造成VB12水 平低下 • VB12水平低下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联 • 补充VB12能预防和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
Emmanuel Andrès, et al. CMAJ.2004;171(3):251-9 William A. Bauman ,et al. Dia Care .2000,23:1227–1231.
短期使用二甲双胍导致VB12水平显著下降
P<0.0001
P=0.272
纳入390例T2DM患者的随机、安慰剂对照研究,196例患者接受二甲双胍治疗,194例患者 接受安慰剂,测量基线时和第16周的VB12、叶酸和Hcy浓度,比较试验前后的变化。
Wulffele MG, et al. 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3; 254: 455 –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