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防疫免疫规程

合集下载

猪群免疫接种操作规程

猪群免疫接种操作规程

猪群免疫接种操作规程
疫苗需专人负责保管,活疫苗要求在低温冷冻的条件下运输和贮存,灭活苗需在4℃左右的普通冰箱内贮存。

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苗瓶有无破损,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有效日期、使用方法、使用头份是否记载清楚,要有生产厂家、批准文号和检验号等,以便备查,避免伪劣产品。

免疫工作必须由兽医防疫人员执行,并对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械进行清洗和煮沸消毒。

备有足够的碘酊棉球、稀释液、免疫记录本以及抗过敏药物。

免疫前应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对于精神不好、食欲欠佳、呼吸困难、腹泻或便秘的猪暂不接种。

凡要求肌肉接种的疫苗,其操作要点:用10毫升或20毫升金属注射器。

注射部位有颈部、臀部和后腿内侧等几处供选择(要求轮换选点,不在一点重复接种)。

吸入苗液,排出气泡,调节用量。

接种前对术部进行消毒。

接种时将注射器垂直刺入肌肉深处,注射完毕拔出针头、消毒、轻压术部。

对哺乳仔猪、保育猪进行免疫接种时,需要饲养员协助保定,保定时应做到轻抓轻放。

接种时要尽量减少应激。

免疫接种应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个别疫苗需增加免疫剂量)。

种猪和紧急免疫接种时要求一头猪一个针头,哺乳仔猪和保育猪一圈换一个针头,注射部位先消毒后接种,用过的棉球和疫苗空瓶,回收集中处理。

- 1 -。

简述猪场疫病免疫规程

简述猪场疫病免疫规程
脑炎 f 只在 每 年 4 8月 时 配 种 的 母 猪 免 ~ 疫) 、猪 肺 疫 ( 3月 和 9月 ) 、猪 瘟 、 口
皮 下 注 射 是 将 疫 苗 注 入 皮 下 结 缔 组 织 后 ,经 毛 细 血 管 吸 收 进 入 血 液 , 通 过 血 液 循 环 到 达 淋 巴 组 织 。从 而 产 生 免 疫 反 应 。 注 射 部 位 多 在 耳 根 后 皮 下 ,原 因 是 皮 下 组 织 吸 收 比较 缓 慢 而
猪 繁 殖 障碍 与 呼 吸 综 合 症 、伪 狂 犬 病 、
猪 细 小 病 毒 病 、乙 型脑 炎 ( 用 ) 3月 、猪 肺 疫 苗 免 疫 ,每种 苗 免 疫 后 . 间 隔 5 7 ~ 天 后 再 免 下 一 种苗 。
2 预 防 接 种 方 法
种 疫 苗 。 其 中 乙 型 脑 炎 疫 苗 只 在
饲 养管 理
简述 猪场疫 病免 疫规 程
邱 学坤 ( 云南省会 泽县 者 海镇 畜牧兽 医站 6 4 1 ) 5 2 1 杨 同德 ( 南省会 泽县 畜牧 兽 医局 6 4 0 ) 云 5 2 0
随 着 养 猪 业 规 模 化 、 集 约 化 、 产 业 化 的发 展 , 新 品种 的 引 进 , 流 通 渠 道 的 增 多 ,饲 养 密 度 的增 大 ,猪 的 疫
11 后 备 公 、母 猪 的免 疫 .
苗 ,每 种 疫 苗 免 疫 后 , 间 隔 5天 后 再 免疫下一种疫苗 :
疫 苗 用 法 用 量 除 特 别 注 明 的 外 均 按 产 品 说 明 使 用 。配 种 前 3 5天 依 次 进 行 猪 瘟 、 口蹄 疫 ( 种 疫 苗 可 同 时 注 两
每 年 4 8月 时 初 配 前 的 后 备 公 、母 猪 ~

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及相关注意事项

规模化养猪场免疫及相关注意事项

规模化养猪场的免疫及相关注意事项1 主要免疫程序1.1 种公猪1.1.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预防每年春、秋两次免疫接种或每半年免疫接种一次,可用三联苗4~5头份。

1.1.2 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和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的预防每年免疫接种1~2次。

后备公猪应在配种前4~6周免疫一次,间隔10~15天再免疫接种一次;或者5月龄第一次免疫,问隔4~6周再加免一次。

1.1.3 猪乙型脑炎的预防每年在蚊蝇活动季节到来之前(3月份~4月初)免疫接种一次(1~2头份),后备公猪应间隔10~15天连续免疫接种两次。

1.1.4 猪气喘病的预防每年免疫接种一次(在右侧第5或第6肋间隙胸腔或肺内注射1头份)。

1.1.5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预防每年春、秋季各免疫接种一次或每半年免疫一次(2 ml/头)。

1.1.6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3月份和9月份分别免疫一次,每次2mV头。

1.2 种母猪 1.2.1 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的预防每年免疫接种两次(4~5头份/次),尽量安排在空怀期。

1.2.2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预防妊娠母猪产前4~6周皮下注射2 ml(如能在每胎分娩前4周和2周各接种一次更好)。

1.2.3 链球菌病的预防妊娠母猪空怀期,后备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每年2次。

1.2.4 猪大肠杆菌病(预防黄痢为主)的预防妊娠母猪于产前40~45 天和15~20天两次免疫接种K88或K99,每次1~4头份。

1.2.5 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1 次,用量2ml/头。

1.2.6 仔猪红痢的预防附近或本场如有该病发生则应对妊娠母猪于产前30天和15天左右两次免疫接种(1剂量/头)。

1.2.7 仔猪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预防 10月份~次年3月份分娩的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天免疫接种一次 T_P二联苗(1剂量/头,后海穴注射)。

猪细小病毒病、伪狂犬病和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气喘病的预防同种公猪。

1.3 仔猪 7日龄用猪气喘病弱毒菌苗免疫接种一次(右侧胸腔或肺内注射1头份/次);3月份~10月份出生的仔猪,14~18日龄接种一次仔猪水肿病灭活油苗,或断奶前1周左右接种一次仔猪水肿病灭活苗(1-2剂量/头);20日龄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一次(1.5~2头份/头)或仔猪出生后未吃初乳前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免疫接种。

猪场疫病的免疫程序

猪场疫病的免疫程序

猪场疫病的免疫程序㈠猪瘟。

超前免疫:对常发猪瘟的地区或猪场,仔猪出生后立即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接种,每头接种1-1.5头份,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乳,21日龄进行二免。

一般非疫区养猪场饲养的仔猪可在20日龄、50-60日龄对猪只各进行1次免疫接种,每头接种1-1.5头份。

种公猪:于每年春、秋各免疫1次。

种母猪:在母猪配种前1-10天注射1次,或春、秋注射。

㈡猪丹毒、猪肺疫。

仔猪:35日龄、70日龄分别注射猪丹毒和猪肺疫二联苗;种猪:春、秋两季分别注射猪丹毒和猪肺疫二联苗各1次。

㈢仔猪副伤寒。

仔猪断奶上网(30-35日龄)时,口服或注射副伤寒菌苗。

㈣仔猪大肠杆菌病。

妊娠母猪于产前45和15天分别用大肠杆菌腹泻菌苗免疫接种1次。

仔猪出生后于哺乳前经口服庆大霉素、氟哌酸等抗菌素1-2毫升/头,对大肠杆菌腹泻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㈤仔猪红痢。

妊娠猪于产前30和15天各免疫1次。

㈥猪细小病毒。

后备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接种1次。

㈦猪喘气病。

种猪:每年用猪喘气病弱毒菌苗接种1次。

种猪隔月用土霉素拌料或饮水3-5天,用量0.1%可以预防气喘病和猪肺疫。

孕母猪产前1个月用量0.1%土霉素拌料可防气喘病垂直传播;仔猪:15日龄免疫1次,到3-4月龄确定留做种用的后备猪时再免疫1次,(注意免疫前15天,免疫后1个月不得用抗生素)。

㈧猪乙型脑炎。

种猪:每年4月份用乙型脑炎毒菌苗接种1次。

㈨猪伪狂犬病。

种公猪:春秋各注射1次;种母猪:断奶后注射1次;仔猪:20-25日龄注射1次。

㈩猪萎缩性鼻炎。

哺乳仔猪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各肌注0.5毫升的得米先注射液,可预防猪萎缩性鼻炎,细菌性肺炎及其他细菌性疾病。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养殖场免疫程序(猪场)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猪场免疫程序一、常见猪病的推荐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2、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3、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兰耳病弱毒苗;4、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5、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6、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

10、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2.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3.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兰耳病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初产猪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3.头三年,每年3-4 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10.产前16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2、每年3-4月份肌肉注射1次乙脑苗;3、每年肌肉注射2次气喘病灭活菌苗;4、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规模化猪场:标准防疫流程

规模化猪场:标准防疫流程

和美华集团规模化猪场防疫程序一、分娩舍:1、分娩母猪:2、哺乳仔猪:四、配怀舍和妊娠舍:五、后备种猪:六、种母猪群普打疫苗:七、生产公猪免疫程序:八、免疫接种注意事项1、由专人(一般由主管和技术员)负责疫苗注射,不得交给生手注射。

由专人跟踪免疫实施,严禁漏免。

2、疫苗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及公司的免疫方案,规范操作,不得更改程序和剂量。

3、疫苗使用时必须对以下项目进行复查:生产日期或批号、有效期或失效期、颜色、质地是否符合要求、贮存温度是否正确、密封是否良好及冻干苗是否失去真空等。

4、疫苗在稀释及使用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避免环境高温并尽快用完。

如猪瘟疫苗稀释后在气温15℃以下时4小时内用完,气温15-25℃时2小时内用完,25℃以上时1小时内用完。

5、免疫接种前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如注射器、针头要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或疫苗残留对即将使用的疫苗产生不利影响,并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气消毒后降至正常温再使用6、免疫时注射器内的疫苗不得返回到疫苗瓶中。

7、疫苗使用前必须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摇。

8、每接种一头猪要观察疫苗有无从接种部位泄露,如有泄露应立即补免适当剂量。

9、免疫接种时环境应稳定。

避免在环境恶劣或剧变时接种,避免猪只移动或转群、并栏时接种。

防止各种环境应激。

10、夏季接种时宜在清晨气候凉爽时进行,其它季节宜在上午进行,以便接种后及时观察被接种猪的状况及反应。

11、病猪不宜接种疫苗,但要及时登记,待痊愈后补免。

12、对生产母猪普注的疫苗如口蹄疫、乙脑等,普注时产前、产后1周内的母猪暂不免疫,登记待产后15天时补免(可与细小灭活苗同时免疫)。

13、哺乳仔猪一窝猪一个针头;其它猪接种时必须1头猪1个针头。

14、根据猪的大小选用规格合适的针头:哺乳仔猪:9×12或9×15,保育猪:12×20;生长肥育猪:14×20或14×25;后备猪:16×30;生产公母猪:16×38(经产母猪)或16×35(头胎母猪)。

标准养猪场生猪免疫制度

标准养猪场生猪免疫制度

标准养猪场生猪免疫制度
为保证免疫效果, 特制订以下制度:
(1)各类疫苗要有专人采购和专人保管, 以确保疫苗的质量。

(2)各类疫苗在运输、保存过程要注意不要受热, 活疫苗必须低温冷冻保存, 灭活疫苗要求在4℃~8℃条件下保存。

(3)疫苗的使用按免疫程序有计划地进行, 接种疫苗必须由技术人员操作、其他人员协助。

(4)疫苗使用前要逐瓶检查, 观察疫苗瓶有否破损, 封口是否严密, 瓶签是否完整, 是否在有效期内, 剂量记载是否清楚, 稀释液是否清晰等, 并记下疫苗生产厂家、批号等, 以便备案。

(5)疫苗接种前, 应检查猪群的健康情况, 病猪
应暂缓接种, 接种疫苗用的器械(如注射器、针头、镊子等)都要事先消毒好。

根据猪场情况, 一猪换一个注射针头或一圈换一个注射针头。

(6)接种疫苗时, 不能同时使用抗血清。

(7)免疫接种过程, 必须注意消毒剂不要与疫苗接触。

(8)疫苗一旦启封使用, 必须当日用完, 不能隔日再用。

(9)在免疫接种过程, 疫苗不要放置日光下暴晒, 应置于阴凉处。

(10)对仔猪进行免疫
接种前, 要特别注意防止母源抗体对免疫效果的影响, 因此必须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

(11)兽医做好免疫计划并监督免疫实施情况及免疫效果, 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免疫记录。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

规模猪场免疫的操作细则导读在生产现场,由于技术人员不重视疫苗免疫的操作细节,往往容易造成免疫失败。

因此,现场管理应规范兽医操作规程,最大限度减少操作失误,避免免疫失败。

一、疫苗质量与保存条件的检查1.疫苗用前检查:封口、名称、批号、有效期、容量和使用方法、疫苗色泽等物理性状应与说明书相符。

2.定期检查疫苗保存条件:(通常有2-8℃和 -20℃),保存冰箱内要放置数显温度计,仓库保管员每天记录温度变化;冷藏保存的疫苗,时刻注意靠近冰箱内壁的疫苗有无结冻现象。

疫苗保存和运输二、注射器具1.注射器选择:选择猪的大小和疫苗的物理性状选择合适注射器及针头。

2.器具分类:免疫器具(针头、注射器、托盘等)应分区、分类使用来避免交叉感染。

3.防止器具污染:反复清洗和消毒,针头和注射器经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干燥后待用,防止水对疫苗的影响。

做到一猪一针头,每次吸取疫苗时应更换针头,或在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

三、注射方法1.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后海穴注射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及技术正确的皮下注射技术;母猪必须正确保定后海穴注射部位2.注射技术:注意部位、角度及深度等,正确的肌肉注射部位位于耳后5.0-7.5cm,靠近耳根部最高处的松皮皱褶部紧皮交接处。

正确的注射部位:耳根后三角区正确注射角度不正确的注射角度三、注射方法1.注射方法: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和后海穴注射部位太高,角度不正确注射部位太靠后现场操作时如果注射部位太低,有注入腮腺的可能,由此导致的疼痛可使猪痛的废食。

注射后如有血液和疫苗漏出,应补免一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现场注射存在着疫苗注入脂肪组织的危险,因为脂肪组织中的血液供应很少;或可能被脂肪组织包被从而使免疫应答很差,易引起脓包。

一般现场见到母猪耳号脓包较多,往往与操作不熟练有关。

四、猪群健康状况检查接种前应注意猪只是否健康,不健康的猪只不能免疫(因为它不能很好的产生免疫应答,另外会加重病情),应做好记录,一周恢复健康后补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必须引进种猪时,在引进种猪前必须调查产地是否为非疫区,并有产地检疫证明。

2、猪场严禁饲养禽类、犬、猫及其他动物。

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只及其产品。

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3、严禁外来人员到猪场参观,必要时需经场长许可,需经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或洗澡,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

4、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的畜产品或其他物品。

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只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5、猪场每个消毒池要经常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6、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前,应先洗手、穿工作服和胶靴;或淋浴后更换衣鞋,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消毒。

严禁相互串猪舍。

7、猪场要喂全价配合饲料,禁止饲喂不清洁、发霉或变质的饲料,不得喂未经无害处理的泔水以及其他畜禽副产。

8、每天坚持打扫猪舍卫生,保持饲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舍内可用0.27%、0.3%过氧乙酸或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药消毒,每月2~3次。

猪只专群后,栏舍要进行彻底清洗消毒。

9、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因地制宜选用高效、低毒、广谱的消毒药品,定期消毒。

10、每批猪只调出后,猪舍要严格进行清扫、高压冲洗和消毒,并空栏5~7天,做到“全进全出”。

11、产房要严格消毒,有条件的可进行消毒效果检测,临产母猪进入产房前进行体表清洗和消毒,产前母猪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外阴部和乳房擦洗消毒。

仔猪断脐、剪牙、断尾和剪耳缺要进行严格消毒。

12、定期驱除猪的体内、外寄生虫。

搞好灭鼠、灭蚊蝇和吸血昆虫等工作。

13、饲养员认真执行饲养管理制度,细致观察饲料有无变质、猪采食和健康状态、排粪有无异常等,发现不正常现象,及时请兽医检查。

14、猪只及其产品出场,出具经县以上防疫检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的检疫证明。

出售的种猪应包括种猪档案、免疫证明。

15、根据养猪专业合作社猪病防控中心免疫防控大纲总体要求,结合本地区疫病发生的种类,确定免疫接种的内容和适宜的免疫程序。

制订综合防治方案和常用驱虫药物。

16、所有病死猪、隐性带毒猪只严格根据国家《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48-2006)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私自对外销售。

1.生物制品的保存不同制剂和同一制剂的不同批号应分别存放,灭活苗、水剂苗存放于2~8℃的冷藏箱内,冻干苗置于冰箱的冷冻箱中。

经常检查冰箱的冷冻效果。

2.免疫接种(1)免疫程序:见表4(2)免疫器械:包括注射器、针头、针头盒、专用瓶、镊子等,所有器械在接种前要清洗干净,置消毒锅内加水煮沸消毒30分钟,冷却,备用。

(3)疫(菌)苗的准备:检查:疫苗要逐瓶检查,瓶签与应注射疫苗是否相符,瓶有无破损,液体苗有无异常,油乳苗有无破乳,冻干苗有无解冻,有无超过有效期等,凡有上述现象之一,该瓶疫苗则不能使用。

稀释:水剂苗或油乳剂苗使用前不必稀释,但必须摇匀。

需稀释时应计算好剂量;稀释两种以上的疫苗,应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器皿,不能混用混装。

稀释后的保存:疫苗的使用坚持现配现用的原则,并避免阳光照射,15℃以下应在6小时内用完,15-25℃2小时内用完,25℃以上1小时内用完。

如考虑注射时间偏长,疫苗则应放在加冰块的保温箱内。

疫苗的注射:疫苗在使用前必须摇匀。

边注射边做好记号,以免漏注或重复注射。

根据猪只大小和接种部位的要求,选择长短、大小适宜的针头。

按要求每头、每窝、每栏使用针头。

保证注射部位准确、注射剂量和注射密度,做到不漏打,不打飞针。

注射过程中发现疫苗漏出时,应补注。

记录:疫苗注射后,记录日期、名称、免疫猪群、注射剂量等免疫情况。

3.免疫接种应注意的问题(1)对有病态、体质衰弱的猪,暂不宜接种,做好标记,等康复后进行补注。

(2)免疫时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时,及时做好相应的抢救措施。

(3)免疫弱毒菌苗时避免同时使用抗生素。

(4)紧急接种时,要按先安全猪群、后受威胁猪群的顺序注射,防止交叉感染。

(5)免疫接种后剩余的疫苗不得随意倾倒,要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

三、猪场主要传染病免疫程序猪场的传染病种类很多,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猪场传染病的发生情况不同,并且关于传染病的预防接种的免疫程序尚无统一规定,各地区、各养猪专业合作社应跟住本地、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场的切实有效的免疫程序。

表1仅供参考。

表1猪场一般免疫程序类别注苗时间疫苗名称与次序备注仔猪、保育猪20日龄猪瘟疫苗3~4头份发生温和型猪瘟时,改为乳前免疫,1~4头份,根据情况使用副伤寒均苗、链球菌苗、大肠杆菌基因疫苗、传染性胃肠疫苗与流行性腹泻疫苗60日龄猪瘟疫苗4头份1~3周龄猪伪狂犬病疫苗6~10周龄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疫苗后备猪配种前1.细小病毒活疫苗1、2两种疫苗可分开部位同时注射,最好间隔3~4周再做加强免疫。

第二胎前仅免疫一次,第三胎以后根据免疫检测情况决定是否免疫,其他疫苗一般间隔一周注射一种。

2.猪乙型脑炎活疫苗3.猪口蹄疫灭活苗4.猪伪狂犬病疫苗5.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疫苗6.猪瘟疫苗经产种母猪配种前或产后20天产前约50天产前约30天1.猪瘟疫苗2.猪口蹄疫灭活疫苗3.猪伪狂犬现疫苗4.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疫苗成年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分别注苗1.猪瘟疫苗2.猪口蹄疫灭活疫苗3.猪伪狂犬现疫苗4.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疫苗注:引自钟正泽,刘作华,王金勇主编《高产母猪健康养殖新技术》,P198表2湖南某原种猪场免疫程序猪别周(日)龄疫苗种类注射剂量使用说明引进与自留种猪配种前126日龄(55-60kg)猪瘟弱毒苗2-3头份/头133日龄(60-65kg)0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1头份/头初产母猪临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1次165日龄(85-90kg)细小、乙脑苗各1头份/头两侧注射,3周后加强免疫1次,各1头份/头180日龄(95-100kg )中农威特五号苗4ml/头3周后加强免疫1次,4ml/头配种前3周(115-120kg)国产蓝耳、圆环苗各1头份/头蓝耳-元亨或大华农,圆环-国产,两侧肌注配种前1周(120-125kg)猪瘟弱毒苗3头份/头生产每年的4月中旬细小、乙脑苗各1头份/头两侧注射每年的3、9、10、11月中旬中农威特五号苗4ml/头每年的4、10月中旬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1头份/头每年的3、9月上旬猪瘟弱毒苗3-4头份/头每年的3、9月下旬蓝耳(元亨或大华农)1头份/头生产母猪每年的4、10月中旬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1头份/头三胎以上根据检测情况决定是否注射每年的3、9、10、11月中旬中农威特五号苗4ml/头每年的3、9月上旬猪瘟弱毒苗3-4头份/头每年的3、6、9、12月下旬蓝耳(元亨或大华农)1头份/头每年的4月上旬细小、乙脑苗各1头份/头两侧注射,只免疫第一、二胎母猪种用或商品猪14日龄蓝耳(元亨或大华农)1头份/头针对蓝耳病不稳定场14日龄国产圆环苗1头份/头跟蓝耳免疫同时进行,两侧肌注18日龄进口五号苗1头份/头针对五号病发病猪场28-30日龄猪瘟弱毒苗、丹肺二联苗2头份/头猪瘟2头份/头,丹肺1头份/头,两侧注射40日龄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1头份/头55日龄蓝耳(元亨或大华农)1头份/头65-70日龄中农威特五号苗2ml/头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免疫65-70日龄猪瘟弱毒苗2头份/头跟五号免疫同时进行,两侧肌注120日龄中农威特五号苗3-4ml/头每年10月至次年4月期间免疫注:1、自留与外购种猪的重量均为50公斤,若选种重量超过65公斤时,需及时与猪病防控中心联系,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后备种猪在配种前猪瘟、伪狂犬、口蹄疫、蓝耳、细小、乙脑疫苗都能免疫两次;2、有疾病流行的猪场;及时与猪病防控中心联系,做血样检测;以便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四、疫苗接种的注意事项1、严格检查疫苗质量必须使用正规生物药厂生产的疫苗,疫苗接种前,要仔细检查疫苗瓶外部包装、内部质量和生产日期等,若发现瓶身破裂、瓶塞松动,或疫苗出现变色、有异物、发霉、发臭等现象,不能接种,并对同批次的疫苗进行严格检查筛选。

对过期、无批号、油乳剂破乳、失真空或来源不明的疫苗禁止使用。

此外,还要认真阅读标签和使用说明,严格按照说明使用,切忌随意改变疫苗的使用方法。

2、选择合适疫苗稀释液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稀释,首先要做疫苗的真空试验,失去真空的疫苗严禁使用。

相同的疫苗,不同的接种方法,其使用的稀释液也不尽相同。

一般情况下,病毒性活疫苗使用灭菌的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细菌性活疫苗一般使用铝胶生理盐水稀释;口服免疫可用冷开水或深井水稀释;除口服免疫外,严禁使用热水、温水或含氯等消毒剂的水稀释。

此外,某些疫苗是用厂家专配的稀释液则必须使用专配稀释液,不得随意更换。

疫苗要现配现用,疫苗稀释后必须在2小时内注射完毕,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和高温环境。

3、注意无菌操作免疫接种的工作人员应当剪短指甲,用消毒液清洗双手后再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清洗一遍,穿消毒工作服、鞋。

接种时需要的所有用具,例如针头、注射器、镊子、钳子等须采用高温灭菌法进行消毒,消毒钱要将注射器拆送,所有器具应在冷却后使用,严禁使用消毒药对器具消毒,以免残留的消毒药杀死疫苗或降低疫苗效价,从而影响疫苗的效果。

汲取疫苗时,先用75%酒精棉球擦拭消毒瓶盖,再用注射器抽取疫苗,若以此抽取不完,应另换一个消毒头进行免疫接种,插在疫苗瓶上的针头可不拔出,以便继续汲取疫苗,但是必须要用干的酒精棉球盖好。

4、免疫前后的饲养管理对有病态、体质衰弱的猪应暂缓注射疫苗,并且不要在转群、运输、惊吓、饲料过渡、气候突变、高温天气等应急状态下接种。

对于免疫注射后反应较大的猪只一般一天左右可自行恢复,严重者可以注射0.1%肾上腺素1ml即可消除过敏症状。

免疫接种前的3~5天可以使用抗应激药物、免疫增强保护剂,以提高免疫效果。

在免疫接种前3天至接种后7天这段时间内不能使用抗菌药物,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免疫接种后,活苗经1~2周、灭活苗经2~3周才能使机体获得免疫保护,这段时间内要加强饲养管理,尽量减少应激因素,加强环境控释,防止饲料霉变,搞好清洁卫生,避免强毒感染。

5、登记及时认真填写免疫接种记录,包括疫苗名称、免疫日期、舍别、猪别、日龄、免疫头数、免疫剂量、疫苗性质、生产厂家、有效期、批号、接种人员等,以便将来按期补打,防止遗漏和抽查检测免疫效果,此外每批疫苗最好存放1~2瓶,以备出现问题时查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