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秦、魏为与国》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晏子使楚》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晏子使楚》阅读理解题附答案

《晏子使楚》阅读理解题附答案《晏子使楚》阅读理解题附答案《晏子使楚》是战国末期佚名创作的一篇散文。

此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晏子使楚》阅读理解题附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晏子使楚原文1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日,何为者也?对日,齐人也。

王日,何坐?日,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日:“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日:“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晏子使楚原文2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

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

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傧者更道,从大门入。

见楚王,王曰:“齐无人耶?使子为使。

”晏子对曰:“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王曰:“然则何为使子?”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

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

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①今【方】来(▲)②何【坐】(▲)③吏‘缚一人【诣】王(▲)④寡人反取【病】焉(▲)2、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②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3、认真阅读文章,根据提示简要概括故事情节,并依次写在下列横线上。

(4分)【】一一楚王当众刁难一一【】一一楚王自取其辱4、认真阅读上文两处划线句,联系上下文,探究楚王对晏子由“习辞者”到“圣人”称呼变化的原因。

(4分)【参考答案】1、(4分)将要;犯罪;到(指到尊长者那里去);辱2、(4分)(1)叶子只是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是不同的。

甲]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

甲]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

甲]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的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14分)[甲]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日:“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日:“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①,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注:①市租,税款)【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4分)(1) 曷为者也( ) (2)其实味不同( )(3) 坐盗( ) (4)使者反( )【小题2】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2分)【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题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4分)答案【小题1】(1)同“何”,什么。

(2)它们的果实。

(3)犯罪。

(4)同“返”,返回。

【小题1】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小题1】(1)略。

(2)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参照中考评分标准)【小题1】关键词:机智善辩、博学多才、清廉俭朴、能够维护自身及国家的尊严。

(答三点即可,清廉俭朴必答,否则扣1分)解析【小题1】文言实虚词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实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义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初三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初三晏子使楚阅读答案

20XX年初三晏子使楚阅读答案《晏子使楚》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主题单元《语言的艺术》中一篇精读课文,下面小编分享的初三晏子使楚阅读,希望对你有用。

初三晏子使楚阅读原文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初三晏子使楚阅读题目1.给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意思。

(4分)晏子将使楚( ) 今方来,吾欲辱之,( )王曰,何坐?( ) 齐人固善盗乎?( )1/ 32、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楚王赐晏子酒B. 圣人非所与熙也C.便索舆来奔丧D. 因恸绝良久3、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其实/味/不同B.其/实味不/同C.其/实味/不同D.其实/味不/同4、翻译下列句子。

(4分)(9)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____________________(10)圣人非所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____________________5、课文的人物性格刻画鲜明,寥寥数语,就把人写活了,请用一个词概括晏子的性格特点。

晏子:_________。

(2分)6、面对楚王的侮辱,晏子从容以对,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设喻,使楚王十分尴尬,其实“橘”指的是:___ 国人,“枳”指的是:___ 国人。

(2分) 初三晏子使楚阅读答案1.出使代晏子犯罪本来2.B3.C4.略5.能言善辩不卑不亢6.齐楚2/ 3初三晏子使楚译文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①齐人也,坐盗②叶徒相似6.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各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点。

(2分)[答案]5.①犯罪。

②只。

6.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7.示例:自作聪明自作自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能言善辩才辩双全能说会道不卑不亢说明:本题2分。

答出其中一个即可。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一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正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解释文段中加线的词语。

习辞:避席:2.楚王为什么想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回击的?3.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目的是想说明什么?4.把“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翻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5. 晏婴在这场外交斗争中巧妙地运用了类比的手法,其中把“淮南”比为,把“淮北”比为 ;把“橘”比为,把“枳”比为。

6. 文中晏子与楚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试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

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在现实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免不了跟文言文打交道,文言文注重典故、骈俪对仗、音律工整,包括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相信还是有很多人看不懂文言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晏子使楚》习题及答案1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个人从你面前走过。

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

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

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所以然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

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 寡人反取病焉.”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阅读问题及答案1、从晏子回击楚王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晏子是一位怎样的外交家?答:机智善辩,沉着冷静、博学多识、忠心爱国、有风度的'外交家。

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优秀6篇

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优秀6篇

晏子使楚阅读附答案优秀6篇《晏子使楚》阅读答案篇一[甲]晏子使楚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晏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晏子辞千金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

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

使者反,言之公。

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

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

晏子辞。

三致之,终再拜而辞。

(选自《晏子春秋》)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词。

(1)坐盗()(2)其实味不同()(3)分食食之()(4)使者反()2.从[乙]文中找出一个与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齐人固善盗乎?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景公使使者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甲][乙]两文中,可以看出晏子是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参考答案:1.(1)犯罪(2)它的果实(3)吃(4)同反,返回2.晏子之家或是寡人之过也3.(1)齐国的人本来善于偷窃吗?(2)景公派使者到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题与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甲】晏子使楚晏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乙】师旷①撞晋平公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

师旷侍坐于前,援②琴撞之。

公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

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

公曰:寡人也。

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左右请除⑤之。

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释:①师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宫廷中的盲人乐师。

②援:执持,拿。

③衽(rěn):衣襟。

④哑:表示不以为然的惊叹声。

⑤除:清除,去掉。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1)齐之习辞者也(2)王曰,何坐(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4)是非君人者之言也14、选出下列划线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A.晏子将使楚/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B.吾欲辱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川C.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师旷侍坐于前D.故撞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分)(2)齐人固善盗乎?(2分)(3)太师谁撞?(2分)16、【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参考答案:13、习:熟练坐:犯罪酣:酒喝得很高兴是:这14、C15、(1)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晏子使楚》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

正当他们吃得快乐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答复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

”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长进,干这种事?”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déyìyángyáng]地笑起来,以为这一下可让晏子丢尽脸了。

哪知晏子[miànbùgǎisè],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

可是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ānjūlèyè],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

”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让大夫取笑了。

”1.根据文中[]内的拼音写出成语,并给每个成语写一个反义成语。

A.[déyìyángyáng]——B.[miànbùgǎisè]——C.[ānjūlèyè]——2.君王招待来使的宴席上,为什么会有囚犯出现?3.“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一句中的“笑”是一种怎样的笑?4.你认为“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5.楚王想取笑晏子,反而被晏子取笑,请用一个成语或一句谚语来概括楚王的下场。

1.A.得意扬扬—垂头丧气(气急败坏)B.面不改色—一晾慌失措(面红耳赤)C.安居乐业——背井离乡(民不聊生)(反义词答案不唯一)2.这是楚王有意安排的,想借此侮辱齐国人。

3.是嘲笑、嘲笑。

(意思对即可)4.心胸狭窄的人。

(意思对即可)5.自取其辱(自作自受)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答案不唯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 7-9题。

(12分)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秦、魏为与国①。

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秦救不出。

魏人有唐雎者,年九十余,请出西说②秦,魏王遂约车③而遣之。

唐雎见秦王,曰:“夫魏一万乘④之国,以为秦之强足以为与也。

今齐、楚之兵已在魏郊矣,大王之救不至。

魏急则割地而约齐、楚,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是亡一万乘之魏,而强二敌之齐、楚也。

窃⑤以为大王筹策⑥之臣无任矣。

”秦王喟然⑦愁悟,遽发兵,日夜赴魏。

齐、楚闻之,乃引兵而去。

——选自《战国策》(有删减)
【注】:①与国:同盟国。

与:结交,亲附。

②说:劝说。

③约车:备车。

④乘:读
shèng,古时一车四马叫“乘”,泛指兵车。

⑤窃:私下、私自。

⑥筹策:谋划,谋算。

⑦喟然:叹息的样子。

7.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寡人反取病焉(▲)(2)圣人非所与熙也(▲)
(3)遽发兵(▲)(4)乃引兵而去(▲)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5分)
(1)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分)

(2)王虽欲救之,岂有及哉?(3分)

9.甲、乙两文中,晏子和唐雎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请说说你的理由。

(3分)

答案:
7.(1)病:辱。

(2)熙:同“嬉”,开玩笑。

(3)遽:立刻,立即。

(4)去:离开。

8.(1)只是叶子的形状相似,它们果实的味道不同。

(2)大王即使想救援魏国,还来得及吗?
(得分点:“徒”“其实”“虽”,句子通顺,意思正确即可得满分。


9.我喜欢晏子的说话艺术。

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先“避席”,表示郑重。

(1分)晏子用类比的方法反驳,先列举一个事实“南橘北枳”原因是“水土异也”,顺利推出“民入楚则盗”是“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就转化的条件“水土异也”作类比,只言片语间,化被动为主动(1分)语气委婉,既又不失礼节,又捍卫了国家的尊严。

(1分)
我欣赏唐雎的说话的艺术。

唐雎为秦国利益着想,步步深入,打动秦王。

(1分)直话曲说,指出秦不救魏是因谋臣无能,引起秦王重视。

(1分)侃侃而谈,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语言的分寸恰到好处。

(1分)(能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说话艺术,言之有理即可。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