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800字精选5篇

合集下载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

革命根据地参观后感受分享最近,我参观了位于江西省的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这个地方对我来说非常特别,因为它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场所之一。

在这里,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决心。

在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时,我对中国共产党这个组织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是在20世纪初期成立的,当时中国正面临着重重的压力和困难。

共产党成立后,他们开始在中国各地发起起义和暴动,以推翻腐朽的满清政权。

在参观纪念馆时,我看到了许多组织共产党的历史照片和实物文物,这些展品让我更加了解了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我也能够看到共产党的领袖和斗争中的英雄人物的肖像,他们都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后,我来到了一个战争时期的展厅,那里展示了中国的战争史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

在这个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有关中国解放战争的文物和图片,这些展品让我想起了那个时期人民的艰苦生活和为了自由而战斗的热情。

在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内,我还看到了很多有关中国共产党的展品,例如毛泽东的一个纪念馆和革命图书馆。

在这里,我能够了解到毛泽东和其他共产党领袖的领导和指引,以及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最后,我在这个纪念馆的最后一部分,看到了中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展览。

那里的展品开了我的眼界,让我更加理解了中国共产党在胜利中的角色,以及他们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我为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信念和意志感到无比自豪,也意识到了中国今天的发展是建立在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基础上的。

总体而言,参观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是一次非常难忘和令人兴奋的旅行。

在那里,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看到了许多革命时期的纪念品和文物,并且对中国解放战争的观点得到了深刻的改变。

我相信,这次旅行会对我未来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让我更加珍惜自由和平的生活。

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800字5篇

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800字5篇

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800字5篇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800字1又是一个雨季,又是一个清明,又是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巍巍惠山,垂首致意,滔滔运河,含泪呜咽!我在此时怀念起那些烈士来!清朝时,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的蛮横无理,使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饱受了战争的“洗礼”:先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然后清政府被推翻,紧接着抗日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国共内战……战争筑就了烈士,烈士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生命换来了生活的安定,换来了我们的幸福,更换来祖国的繁荣。

我们忘不了抗日战争中的赵一曼、吉鸿昌等烈士,忘不了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邱少云、杨根思等英雄,最让我忘不了的是用身体当炸药支点的董存瑞。

董存瑞1940年,在家乡参加儿童团,任团长。

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

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军后,苦练杀敌本领。

在战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先后荣立3次大功、4次小功,荣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

1948年春,担任班长,在攻坚战术训练中,全班取得优异成绩,被誉为“董存瑞练兵模范班”,他被命名为“模范爆破手”。

同年5月25日,在解放热河隆化(今属河北)的战斗中,担任爆破组长,率领全班战士先后炸掉敌8个碉堡。

在途中,敌桥型暗堡的机枪严密封锁了我军前进道路。

为扫除这一障碍,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抱着炸药包冲到桥底,但无法安放。

在这紧要关头,他毅然托起炸药包顶在桥身上,拉燃导火索,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敌人暗堡被炸毁,董存瑞也牺牲了!壮烈牺牲了!为新中国牺牲了!我相信,董存瑞和千千万万烈士的个名字会永远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它时刻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历史,不要忘记伟大的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先烈们为了革命事业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对他们来说也不算什么,他们为了人民的`和平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他们是最忠诚的!他们将于日月同辉、江河共存!在这雨季,在这清明,在这缅怀先烈的日子,献上一束纯洁的菊花,深深的鞠一躬,代表我从心底发出的敬意!游览红色景点观后感800字2这次旅行的起源得追溯到上学期期末考结束,回爷爷家陪他一起看电视——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伟大的转折》。

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5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5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5篇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1五一节又到来了,我怀着无比高兴的心情和爸爸一起回老家—-淮安刘老庄。

淮安是苏北的一个市,是尊敬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不仅如此,这里人杰地灵,韩信以及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都是淮安人。

而刘老庄则是一片圣洁的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埋葬着八十二位新四军烈士的遗骨,八十二位英雄,八十二位不朽的灵魂。

听爸爸说,这是新四军的一个连的官兵牺牲在这里,这些战士大多经过战火的锤炼,有的是曾随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一起经历过井冈山烽火,一起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最后因为保卫人民的需要而驻守在附近,并保护着附近的黎明百姓。

1943年3月18日,一个美丽的春天,残忍的日本侵略者到刘老庄一带扫荡,带着上千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了刘老庄这里;那一刻,刘老庄不在拥有春天,而成了残酷的战场!为保护附近群众和当地党政机关的顺利转移,我们全连官兵在强敌面前坚定沉着,不畏严重伤亡,浴血奋战,从拂到黄昏全连苦战,最终在连续打退日伪军5次进攻并经过敌人的几次毁灭性的炮击后,终因众寡悬殊,全连指战员在弹尽粮绝后端起刺刀扑向敌群直至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在战火结束后,当地老百姓在整理烈士的遗物的时候,看到了其中连部通讯员在火线入党申请书中,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决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当我迈着沉重的脚步漫步在八十二烈士陵园的,看到陵园里八十二棵象征着八十二位英雄的松树巍然屹立在我的面前,我知道今年是我们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日子,我想我们国家的建立是多么不容易啊!打败了那么多的敌人,如果没有像他们一样的这么多人的牺牲和前赴后继,哪里能有我眼前这样美丽、平静的景色和繁荣的生活呢? 我们真是应该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参观革命根据地个人观后感2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麻城烈士陵园参观学习,通过对陵园及馆藏的观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礼。

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800字范文5篇

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800字范文5篇

精心创作,质量一流,排版规范。

【下载后可任意复制修改】通用精品文稿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800字范文5篇在这次意义非凡的旅行中,不仅有一针一线的爱与渴望自由的脚步,还有那代代相传的红军精神,最让我敬佩,最让我感动。

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参观革命按照地有感的范文,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参观革命按照地有感范文篇1初春季节,天气恰好,我来到了XXX,一个布满了红色基因和壮丽山水的地方。

3月20日,我校开展了首届游学活动,早晨,天还未亮,我们便踏上了前往XXX的旅途。

我们的第一站是XXX大数据中心——一个环境美丽、科技发达的地方,那里储存着我国很多闻名网络运营企业的数据。

对我们来说,大数据是一个熟识而又生疏的东西,我们离不开它,却又不了解它。

它掩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便利了我们的生活,又是我们的隐私暴露在了网络世界之中。

在大数据中心,我认识了大数据安全的重要性,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XXX处处都是红色记忆,XXX会址、四渡赤水纪念馆,都让人不禁想起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苦与宏大。

XXX会议的宏大转折,为中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而四渡赤水的传奇战术,成为了红军长征的一次宏大转折,成为了XXX优秀的军事才略的代表一战。

纪念馆中,看着红军以落后的军备物资战胜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精锐部队,我不由得为红军百折不挠的精神,XXX的精明领导赞扬。

看着红军战士们虽然艰苦,仍不忘为百姓服务,送百姓东西的作风,我明白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战略思想。

正如现在提倡的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一个国家的强大,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一个民族的强大,需要通过每个人的付出换来的。

长征是世界史上前所未有的战略性转移,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红军战士们翻越了千山万岭,横渡了很多江河,越过草地、爬过雪山,每一个红军战士,都将百折不挠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XXX的一首首诗词,让长征路途上的艰辛与宏大通过文学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5篇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5篇

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5篇游览井冈山红色之旅的观后感800字1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在这里,毛泽东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在这里,中国共产党擎起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第一次旗帜;在这里,革命之火燃遍了大地。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体会许多,感受许多……在经历一夜的火车硬座后,疲惫的头脑尚未苏醒,我们就来到了革命博物馆。

虽说我从前已来过一次,但这次来,似乎又多了些更深层的感悟。

看着墙上那些革命先烈的照片,阅读着他们的革命故事。

我感受到那时候的革命斗争是多么的艰难!在白色恐怖的包围下,仍保持着顽强的革命斗志是多么的不容易!这种精神到现在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而我们当代学生,需要这种在困难下依旧坚持自己信仰的精神!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黄洋界,八角楼,象山庵。

其中,黄洋界给我的印象颇深。

黄洋界被薄薄的雾气笼罩着,但依稀可见以当年红军迫击炮为原型的雕塑。

我的思绪飘回到车上导游给我们讲述的故事:红军当年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的两个团,这迫击炮就有不少的功劳。

如不是那最后的神来一炮,红军也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想来,有可能老天爷也被红军守住黄洋界的决心打动,也帮了他们一把。

八角楼倒是让我小吃一惊,毕竟若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当年的毛泽东、朱德的办公,居住坏境居然如此之简陋。

看着简陋的桌椅板凳,我真为当初嫌弃军训环境的我感到羞愧!回到农家,整洁的床铺,热情的农家主人,给我疲惫的身体和心灵极大的安慰。

在吃过美味的农家饭菜,我洗了个长长的热水澡,就早早躺进被窝里睡了。

这时,我才明白吃饭和睡觉是多么美好的两件事啊!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革命烈士陵园。

整个陵园以阶梯修筑,走进圆门,几十级的台阶,高耸和凝重。

我们怀着虔诚的心献上花圈,看着革命先烈的塑像,大理石上密密麻麻写着的革命英雄事迹。

我的心情是那样的沉重,我不禁猜测他们其中或许有些和我是同龄,在无忧无虑最美好的年纪里,他们选择为中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多么勇敢。

寻访红色圣地,探忆峥嵘岁月作文800字

寻访红色圣地,探忆峥嵘岁月作文800字

寻访红色圣地,探忆峥嵘岁月作文800字示例文章篇一:《寻访红色圣地,探忆峥嵘岁月》“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每当这激昂的旋律在我耳畔响起,我的心中就涌起一股热浪,眼前仿佛浮现出那些革命先辈们为了新中国的成立,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场景。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一个特别的地方——井冈山。

那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圣地,是革命的摇篮!一踏上这片土地,我就被那郁郁葱葱的山林和清澈见底的溪流吸引住了。

“这地方可真美啊!”我不禁感叹道。

爸爸笑着说:“孩子,这美丽的背后,可是有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呢!”我们首先来到了黄洋界。

站在哨口,望着那陡峭的山势,我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们英勇战斗的身影。

“哎呀,他们怎么能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打胜仗呢?”我不解地问。

妈妈摸着我的头说:“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接着,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

那里陈列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照片,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

看着那些破旧的衣物、简陋的武器,我心里沉甸甸的。

“这得吃多少苦,受多少累啊!”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位老爷爷。

他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

他给我们讲起了当年的故事,“那时候啊,条件可艰苦了,吃不上饭,穿不暖衣,可战士们没有一个退缩的!”我瞪大了眼睛,听得入了神。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一处烈士纪念碑前。

我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一束鲜花,深深地鞠了一躬。

“这些烈士们多伟大啊,要是没有他们,哪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这次的井冈山之行,让我深受触动。

那些红色的记忆,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付出生命的先烈们。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这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做的吗?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一定能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让那峥嵘岁月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示例文章篇二:《寻访红色圣地,探忆峥嵘岁月》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最近去了一些超级特别的地方,那些地方就像一本本活着的历史书,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精选6篇)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精选6篇)

井冈山红色旅游心得体会(精选6篇)井冈山红色旅游篇1革命摇篮井冈山是我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

今年7月终于成行。

我满怀激动的心情,与川煤集团第一期中青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沿着历史的足迹,踏上红军走过的征程,听着红军的故事,感受井冈山上那一草一木散发出的种种神奇力量,传颂着革命斗争的残酷与顽强,使我的内心深受洗礼,党性在灵魂深处受到了重塑和锤炼。

井冈山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革命旧址鳞次栉比。

我们先后参观了毛泽东旧址、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展览馆,瞻仰了烈士陵园,观看了井冈山实景剧。

在革命烈士陵园,一种静穆的情愫在空中弥漫,对先烈们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塑像的生平简介使我感受到了先烈们的年轻和伟大,一幅幅题字更突显后人对先烈们的感激与缅怀,雕塑刻画出每名革命志士的性格与神采。

陵园庄重宏伟,傲立苍穹,像与世人诉说:“为了革命的伟大胜利,他们死得无怨无悔”。

据介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经两年四个月,共牺牲了48000多名烈士,有320xx多名烈士至今未找到名字,他们为了共产主义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在红军剧场,江西人民用实景片的方式,记录和演绎着革命斗争的历程与艰苦,场景硝烟弥漫,炮声隆隆,重现了战争的惨烈,把观众很快地带入了当年残酷的战争场情,无不为当年的革命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舍小家顾大家的革命情怀感动得热泪盈眶。

面对“款子万难、粮食万难、伤兵医药万难”三大万难的境地,他们依然坚定革命斗争一定能取得最后胜利的信念,与敌人顽强地斗智斗勇,提出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坚持武装斗争、深入土地革命、反对经济封锁,开展挑粮运动、建医院、修哨口。

在山高路险的黄洋界,哨口、炮台、战壕及两座高耸云端的纪念碑,一个营的兵力阵守着这片热土,与敌军两个团的兵力的较量,最终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彰显了革命先烈们的勇敢与多谋的作战才能,无不让我在内心无比敬佩先烈们的智慧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在茨竹毛泽东旧居----大井,是伟人毛泽东和朱德同志当年居住的地方。

参观红色基地有感10篇

参观红色基地有感10篇

参观红色基地有感10篇参观红色基地有感精选篇1今年是建党__周年,自然资源局党支部组织所有党员前往照金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

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赴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苍,让人难忘。

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我党历经战火洗礼和历史考验,凝聚着无数革命领导人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

我们去照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学习了照金苏区积累的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经验,为革命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我们在这里缅怀革命先辈,弘扬照金精神,就是要在新时期坚定不移地以人民利益为宗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参观红色基地有感精选篇2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教育学习活动,六安市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组织临时支部全体党员和审计组人员赴金寨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缅怀先烈伟绩,感受长征精神。

11月5日一早,全体人员驱车前往被誉为“革命的摇篮、将军的故乡”六安市金寨县。

临时支部党员干部们先后参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洪学智将军纪念馆、金寨县烈士纪念馆、红军广场、洪学智将军墓等场所,讲解员对金寨县的革命历史和革命先烈们的伟大事迹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通过参观,大家学习到了金寨县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伟大牺牲,烈士和将军们的革命事迹惊天地、泣鬼神,催人奋进。

随后,党员干部们又来到了烈士纪念碑前,向英烈们三鞠躬致敬,并重温了入党誓词。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对革命事业和先烈们无比崇敬,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净化和洗礼,在以后的审计工作中,一定要发扬好红军不畏艰辛的长征精神,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来继承红军先烈们伟大的革命精神。

参观红色基地有感精选篇3据介绍,自历史参观红色基地有感精选篇4为进一步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传承弘扬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10月23日下午,学校领导班子、部分党员干部到方山镇党建展览馆、方山寨等地学习参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800字精选5篇让我们在这布满红色足迹的神圣土地上再停留片刻,让这些长满青苔的建筑上闪烁的金色光芒,永远照耀在我心中!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篇1蹬蹬蹬,出发啰!这可是我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采风了,小记者们怀着期待的心情坐上校车……校车一路北上,下了高速公路,来到一个“红色公园”——揭东区锡场镇潭王村,大家下了车。

首先,我们来到一间龙舟厝,那里有几艘大龙舟。

你可别小看龙舟哦,它里边的学问多着呢!据指导老师介绍,这龙舟呀,最先是由村里一个叫王致林的爷爷自制的,当时他自制的龙舟只有49桡。

后来他儿子王协正子承父业,又制作了两艘较大的龙舟,从49桡增加到了51桡。

到了近些年,龙舟制作技艺又传到了王协正的儿子王慰君手里,他们祖孙三辈都为造龙舟做了贡献!指导老师讲完龙舟的制作历史,又给我们讲赛龙舟的传统习俗。

赛龙舟除了有划龙舟的桡手,还有鼓手。

鼓手坐在船头,和划龙舟的桡手面对面,敲着鼓点指挥桡手挥桨,鼓点快,桡手划桨也快,鼓点慢,桡手跟着划慢。

桡手们的动作跟鼓点节奏一致,龙舟才会在这样的合力下飞行如箭。

不然,桨法错乱、没有将力量高度集中的队伍,是划不快龙舟的。

这其实反映出“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赛龙舟还有这么个习俗:因为龙是一种传说中神圣的动物,不是人人想划就可以划的,孕妇不可以,家里有丧事的人也不行,怕粘了晦气。

我们看到的有两种龙舟,一种是红龙,一种是青龙。

红龙的龙须是红色的,青龙的龙须是黑色的。

据说,龙须还有特别的“功效”,要是小孩子肚子里有蛔虫,把龙须放在水里搅一搅,然后端浸过龙须的水给小孩喝,就可以治蛔虫。

大家都觉得挺有趣,但我想,这只是美好的传说,恐怕没有科学道理吧。

接着,我们来到村里的蓝康中心小学旧址参观,指导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当地被日寇蹂躏的历史。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军在中国的罪行罄竹难书!1939年6月27日潮州城沦陷,1939年6月29日澄海沦陷,1941年3月24日潮阳沦陷,1944年12月9日揭阳沦陷,1944年12月15日普宁沦陷,1945年2月1日惠来沦陷。

潮汕地区人民群众不屈不挠进行了长期的抗战,最终在1945年打败了日本鬼子,真是大快人心啊!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篇2每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时刻,在73年前,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4年浴血奋战,3500多万同胞伤亡,终于迎来全民族抗战的胜利!回首14年挥洒血泪的不屈抗战。

每次升国旗那首《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我耳边响起,带着那份渴望了解抗战英雄的事迹,开启了我的红色之旅。

沈阳是“红色宝典”,红色之旅就从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开始。

到了沈阳直奔九一八纪念馆。

第一眼就看见9·18纪念碑,在碑上清清楚楚刻着九一八事变发生时间——1931年9月18日,距今已有78年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里一张张日本侵略中国的相片,看得我心情十分沉重,杀害老百姓、与革命烈士搏斗……全都是血雨腥风。

讲解员阿姨最后读了赵一曼的遗书时,我哭了,更让我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原本以为当一名战士、军人、多么美好;穿上军装、敬个军礼、多么神气;保卫祖国、保护人民、多么威武……现在我才心领神会,当一名军人,不仅是面对着生死的“考验”,更是有一份责任!九一八纪念馆让我对“红色宝典”有了初步了解。

当天下午我来到了第二个红色景点——抗美援朝纪念馆。

一进大门展现在眼前的是石碑,上面刻着:抗美援朝烈士英雄永垂不朽十二个大字。

在那次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有其中有我们课本上写的邱少云、黄继光……一想到两位烈士埋葬在此处。

我急忙想第一时间找到,连蹦带跳的穿梭在坟墓中,妈妈见了连忙阻止我。

我转念一想:“自己怎么能在这里跑呢?”那是因为着急呀!在两位先辈坟墓前,我站了许久,想说的话太多不知道从何说起……临走前,我向他们敬了一个队礼——为挺身而出,壮志凌云的先辈们致敬!走出抗美援朝纪念馆时,我对妈妈说了一句话:他们没有走,他们只是飞向心中的天空。

第三站——雷锋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我看见了雷锋叔叔的钉子、送雨衣等故事,闻到了他助人为乐的气息……我应该向雷锋叔叔学习,更应该在学习时铭记雷锋叔叔钉子精神。

学习雷锋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是一句空口号,“雷锋”精神就在身边,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学习,同时弘扬他的精神。

这就是我的假期红色之旅,通过这次的学习“红色宝典”让我知道经过抗战的中国的中国人民,更懂得和平的可贵!“勿忘国耻,震兴中华”我会一直把这句话铭记于心,“铭记历史、吾辈自强”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学习,从现在做起,长大才能成为国家栋梁!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篇3还记得五四运动吗?还记得秋收起义吗?还记得万里长征吗?这些都是我们的先辈在革命岁月中不可抹灭的光辉事迹。

我们的先辈们为了革命,为了保护自己至亲至爱的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加深入的感受到红色精神,组织五年级师生去烈士陵园为烈士们扫墓。

我们捧着自制小白花,有说有笑地来到南阳市烈士陵园。

刚一进门,我就被陵园正中间的墓碑吸引住了。

只见那高耸入云的墓碑上刻着在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去世的先辈:杜风瑞、彭雪枫、张星江……扫墓仪式刚一开始,陵园内的气氛就变得格外凝重,同学们都低下头,缅怀那些长眠于地下的烈士们。

扫墓仪式结束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进入纪念馆。

在馆内,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革命烈士的故事,但令我最难忘的还是―――杜风瑞战士的故事:1943年,杜风瑞刚满10岁,就给地主打长工,15岁,杜风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

1955年,杜风瑞从航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空14师40团1大队当飞行员。

1958年9月,杜风瑞所在的飞行中队,奉命奔赴福建前线,参加国土防空作战,此时,他刚刚结婚一个月。

1958年10月10日,在福建前线一次激烈空战中,他奋不顾身单独与四架敌机交战,在不到3分钟的空战中,一架敌机被他击落坠入大海。

一架敌机的驾驶员被他击出了座舱。

当杜凤瑞同志在连续打落、打跑三架敌机的同时,自己也被敌机偷袭负伤,不得已跳伞后,遭到敌人的射击,为祖国捐躯在空战疆场,年仅25岁。

杜凤瑞同志英勇战斗的事迹,在空军中树起了一面战斗的红旗……返校的号角已经吹响,但同学们都恋恋不舍、不肯离开。

最后,在老师苦口婆心的教导下,才不情愿的离开那南阳烈士陵园。

经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百折不挠、团结互助、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我们一定会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努力奋斗,笑迎挑战。

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格去描绘未来,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篇4为了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写作素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下午,“五会”作文老师带领我们去参观了杨家岭革命旧址。

首先,我们跟随着导游阿姨的步伐来到了毛主席种过的菜地参观。

这是毛主席在大生产运动中为了倡导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开辟的菜地,用来招待客人。

在这里,讲解员阿姨为我们朗读了《杨家岭的早晨》这篇课文的片段,这篇课文写的就是毛主席在菜地里辛勤耕作的事情。

紧接着,我们走到向坡顶,看见了一张石桌。

就是在这里,毛泽东与记者斯特朗进行了谈话,也是在这里,毛主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讲解员阿姨还告诉我们,“纸老虎”后来用英语翻译出来就是“papertiger”。

参观完毛泽东与斯特朗谈话地,我们跟随着导游的步伐来到了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期间在这里居住。

走进窑洞里面,有一张黑白照片特别醒目,是毛泽东与120师干部谈话时的合影,上面毛泽东主席穿着一条带有补丁的裤子,当时群众已经为毛主席做了好几条新的裤子,他却坚持穿着带有补丁的裤子。

因为他说过“穷只是暂时的,我们将会富有起来的”。

离开了毛泽东旧居,讲解员阿姨又带领我们参观了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的旧居后,我们来到了中共中央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又被叫做“飞机楼”,它上下共分三层,在这里曾举行了延安文艺座谈会。

现在,中共中央办公厅里的墙壁两侧还留有《黄河大合唱》、《兄妹开荒》等剧照,墙上还有《东方红》的歌词,据说是李有源根据《白马调》这首民歌改编而来的,表达了群众对人民领袖的热爱。

最后,我们参观了中央大礼堂。

中共“七大”就是于1945年在这里召开的,当时共有755名共产党员代表参加。

走进大礼堂里面,可以看见两侧墙上悬挂着六个象征着胜利的“V”字形木架,每个木架上插有四面党旗,总共二十四面旗子。

也就是在这次“七大”会议上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墙后面还写有毛泽东题写的四个大字——同心同德,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努力前行的团结精神。

参观完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了杨家岭旧址。

参观革命根据地有感的范文篇5红色7月,烈日炎炎,我和爸爸驾车来到了永安市洪田镇马洪村开启了红色之旅,寻访一个特别的“红色足迹”——中央红色标语博物馆。

我原本对红军的印象,就是平时和外公一起看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的影视剧了解的。

外公和我说了好多伟大领袖和英雄人物,我对他们的有勇有谋从内心里特别地敬佩崇拜,觉得红军是一支英勇无敌的军队。

但是,长辈说的这些过去的历史又似乎离我很遥远。

直到今天爸爸带我走进了这博物馆,看到了墙上这些红色标语和从少共国际师走出来的开国将领的肖像照,让我的眼前浮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爸爸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向我讲解标语的意思和它们的背景故事:1934年秋天,粟裕将军的红一军团指挥部与少共国际师先后到马洪村上坪驻扎过三次,遗存有红军井、红军战壕、红军医院、红军学堂等旧址。

在逢源堂等4座廖家古宅里,保存着较完整的红军标语及漫画、留言条有300多条,这里是苏维埃时期红军标语的“博物馆”。

我细心地阅览每一条标语,字体都不太一样,而且有些标语很清楚,有些很模糊。

爸爸耐心和我说:马洪村上坪曾是个战略要地,除了红军三进山村,国民党、当地土匪也多次进村驻扎。

村民为了保护红军标语,与国民党官兵和当地土匪斗智,巧妙地用厚纸张或白灰刷涂等措施遮盖,把红军写在墙壁上的标语保护起来,所以有些标语的字迹看起来不太清晰,也是村民们保护下来的宝贵遗迹。

在博物馆里,不仅仅有各种各样的红色标语,还有一首乐谱——《少共国际师出征歌》。

我想让爸爸唱给我听,爸爸说他不会唱,但是他能教我唱少先队队歌,因为我们是少先队员,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要继承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

和我们一起参观的爸爸朋友是马洪村里的人,他听我和爸爸的对话,就在一旁哼唱起歌儿来:“剪不断的情,割不断的根。

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人。

建农会,分田地,穷苦农民翻了身……”听说这首《红军是咱忘不了的亲人》,洪田镇马洪村的村民们都爱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