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合实训大纲

合集下载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大纲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大纲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与目标播音与主持艺术是一门重要的传媒学科,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声音美感和主持效果。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播音与主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巧,培养他们成为优秀的播音主持人才。

二、课程设置1. 概论:介绍播音与主持艺术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引导学生了解该领域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声音基础:教授声音的基本原理、嗓音呼吸训练和发音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声乐基础,提升其声音魅力和表达能力。

3. 口才训练:通过演讲、朗读等练习,提高学生的口才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流利、清晰、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4. 心理素质培养:教授学生有效的情绪管理技巧,使他们能在紧张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并展现自信与魅力。

5. 主持技巧:详细讲解主持的基本技巧,包括舞台表现、语言节奏控制、现场应变等,提升学生的主持能力。

6. 专业设备操作:教授学生使用录音、播音、剪辑等专业设备的操作技巧,让他们熟练掌握相关工具。

三、教学方法与评估方式1. 理论讲授结合实践:课堂上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播音与主持的基本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加以巩固和应用。

2. 实践演练: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实践演练,包括模拟主持练习、情景对话等,提供实际操作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

3. 个人评估与小组评估相结合:采用个人表现评估和小组合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按照课程要求撰写一篇关于播音与主持艺术的论文,以检验他们对该学科的理解和思考。

5. 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如校内广播、主持担任、主持比赛等,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教学资源与支持1. 教材:选用经典的播音与主持艺术教材,结合学科发展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2. 实践设备和场地安排:学校配备专业的录音、播音设备,并提供适合的演练场地,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充分的实践训练。

《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指导提纲

《广播播音与主持》实践指导提纲

《广播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广播播音与主持”侧重于广播节目的播出方式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限制。

本课程的重点放在广播节目主持上课程讲授过程中将根据目前的广播节目类型进行分类。

对不同对象性节目主持人的主持特点进行总结,按规律性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能掌握广播传播特点,并根据多设计的节目完成完整的节目主持。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本课程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需要学生结合传播学,新闻理论,写作技能,采访等方面的知识。

对广播节目进行分析和创作,并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进行设计。

在练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节目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并根据节目设计完成个人在节目中的角色定位,从而为设想中的听众服务。

三、实验方式及要求本课程采用分析、听评、对比等方式展开教学。

实验之初强调解决广播传播的核心问题一语言,实验中期是对广播节目的设计和策划。

实验后期强调各种不同类型节目主持练习。

本课程的实验重点放在实验后期,对不同节目的练习上,占总实验课时的2/3。

因为前两部分的练习在最后的重点部分是以综合的方式体现的。

要求学生在本实践课上能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和手段完成广播节目的创作。

四、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含作业质量,作业次数,学习态度。

到课情况。

平时30%期末70%期末70%以成品作业为主。

评分标准为节目的定位清晰,受众明确,内容健康,指向性强,个人特点鲜明等为评分点。

五、主要仪器设备:MD录音设备及其他录音放音设备六、配套教材或指导书音乐节目主持人当代播音与主持八、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简介项目一:广播主持人节目策划项目二:广播主持人节目串词项目三:音乐素材的使用练习1、指导思想巩固所学理论知识,综合其它学科的知识运用,检查学生融会其它知识的能力。

2、实验目的及要求通过三个项目的练习,培养和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节目策划”体现了学生综合运用新闻理论、传播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能力。

“节目串词”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写作基础。

而“音乐素材”练习,则培养学生了解音乐,合理运用音乐的能力。

播音主持的专业学习实践计划(2篇)

播音主持的专业学习实践计划(2篇)

第1篇一、前言播音主持作为一门综合艺术,涉及语言、表演、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本计划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播音主持专业学习实践方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综合运用,全面提升个人在播音主持领域的综合能力。

二、学习目标1. 掌握播音主持的基本理论、技巧和方法。

2. 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声音控制能力和舞台表现力。

3. 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

4. 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三、学习内容1. 理论学习(1)播音主持基础知识:包括播音主持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要素、节目类型等。

(2)播音主持技巧:包括语音、语调、节奏、停顿、语气、表情、动作等。

(3)节目策划与制作:包括节目主题、内容、形式、编排、宣传等。

(4)新闻播音与评论:包括新闻采访、报道、评论的基本技巧和规范。

(5)节目主持与现场直播:包括现场互动、应变能力、节目调度等。

2. 实践操作(1)模拟主持:模拟各类节目主持,锻炼语言表达、现场应变能力。

(2)配音与广告:学习配音技巧,提高声音控制能力。

(3)现场报道:参与现场活动报道,锻炼现场采访、报道能力。

(4)节目制作:参与节目策划、编排、制作,提高节目制作水平。

3. 综合运用(1)参加各类播音主持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2)参与社会实践,锻炼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

(3)关注行业动态,了解播音主持行业发展趋势。

四、学习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1-3个月):理论学习,包括播音主持基础知识、播音主持技巧、节目策划与制作等。

2. 第二阶段(4-6个月):实践操作,包括模拟主持、配音与广告、现场报道等。

3. 第三阶段(7-9个月):综合运用,包括参加比赛、社会实践、行业动态关注等。

4. 第四阶段(10-12个月):总结与提升,对学习成果进行梳理,为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

五、学习计划实施1. 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内容和时间安排。

《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模板】

《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节目主持综合实践英文名称:Program hosting practice实验总学时:32学时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类别:专业课先修课程: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二、实验教学的总体目的和要求1.对学生的要求:遵守实验室管理的制度;清楚实验项目的名称和要求,实验项目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小组成员要分工合理,密切合作;实验项目要求准备充分,完成后需要总结;了解节目策划、录制、制作的过程,熟练采、摄、录、编等设备并能利用其完成节目的制作。

2.对教师的要求:熟悉实验室的软硬件环境;了解和掌握各类节目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做好演示和课堂组织;负责指导和督促学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实验任务;及时纠正学生在各类节目策划、主持、制作中出现的问题。

3.对实验条件的要求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一台。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制作软件。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项目一实验名称: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综合训练实验内容:(加入爱国题材的训练)1.新闻评论类节目创意策划训练2.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训练3.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制作训练4.以小组的方式完成广播电视或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全过程,并提交作品。

实验性质:综合性实验实验学时:8学时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当代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变化趋势;2.提升学生新闻评论类节目的主持能力,现场采访、评论、报道的能力,以及撰写和修改新闻导语、串联词等文稿的能力;3.提升学生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策划、采编、制作能力。

实验条件:硬件:标准化演播厅数字摄录、编辑设备。

可以连接电脑的电视机一台。

软件:专业音视频摄录、制作软件。

研究与思考:本实验项目首先让学生认识当前广播电视和新媒体新闻评论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认识到一些优秀新闻评论类节目的最新呈现形态及其创新之处,试图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启发其创意和深度思考的能力,学生最初的策划方案往往有各种疏漏,不够成熟,经过老师指导需要在业余时间反复修改、练习、拍摄,最终节目的策划、主持、制作的整体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提升,不过在选题的深度、撰稿、采编等方面还需要不断磨练。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播音与主持艺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80211 学分: 2 总学时: 34 实验学时:20
大纲执笔人:程晔大纲审核人:王荔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本课程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限选基础课。

其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广播电视节目播音的基本流程及基本技能;提高对广播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的理解和认识;胜任在广播电视报道类节目中从事配音、现场报道以及主持工作的要求。

二、面向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三、实验基本要求
利用演播厅进行配音、录像等实践教学。

四、实验或上机基本内容
1.通过小课教学的方式,实现一对一的发音指导;
2.通过录像和配音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

五、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六、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以两次录像的资料作为成绩判断的主要依据,重点放在语音、表达、主持风格三个方面。

七、前修课程要求
无。

八、学时分配
九、教材、实验指导书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实用播音教程1--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吴弘毅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参考书:
《实用播音教程—语言表达》付程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实用播音教程3—广播播音与主持》陈雅丽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实用播音教程4—电视播音与主持》罗莉主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

播音主持类教学大纲模板

播音主持类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播音主持2.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3. 学时安排:理论学时XX,实践学时XX4. 授课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5. 教学目标:- 理解播音与主持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特点。

- 掌握播音与主持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象气质和综合素质。

- 提高学生的播音主持实践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1. 播音与主持概论- 播音与主持的性质和特征- 播音与主持的地位和作用- 主持人的综合素质要求- 播音与主持风格的多样化分析2.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 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 发声技巧训练- 语音表达训练3. 播音主持艺术技巧- 语言表达技巧- 语气、语调、节奏的运用- 主持人仪态训练- 播音主持中的应变能力培养4.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电视节目类型及特点-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技巧- 电视节目主持实践5. 专题节目播音主持- 专题节目类型及特点- 专题节目播音主持技巧- 专题节目主持实践6. 播音主持实践- 模拟主持训练- 课堂实践表演- 校内外实践活动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1. 教学方法:- 讲授法:系统讲解播音与主持理论知识。

-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播音与主持技巧。

- 实践教学法:通过模拟主持、课堂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播音主持能力。

-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考核方式:-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 期末考试:笔试,考察学生对播音与主持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 实践考核:考察学生的播音主持实践能力,包括模拟主持、课堂实践等。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与参考书籍:- 《播音主持艺术概论》- 《电视节目播音主持》-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2. 教学设施:- 录音棚、演播室、多媒体教室等。

3. 实践平台:- 校内广播站、电视台等。

- 校外实习基地、实践基地等。

五、教学进度安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进度安排)六、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能力进行综合评价。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

《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广播电视播音主持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实验学时:18(课程总学时:72)使用教材:《实用播音教程——电视播音与主持》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目录Ⅰ课程的性质与任务Ⅱ教学的内容与基本要求Ⅲ考核方式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Ⅴ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Ⅰ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课程,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为具有较好普通话水平基础、且学习播音专业的学生开设。

通过学习与训练,使学生了解广播电视传播中的播音及其工作,学习了解播音基础理论的有关知识,正确理解播音的概念,了解广播电视播音工作,学习与改善发声技巧,训练播音技巧,初步具有从事广播电视口头传播的工作能力,适应广播电视相关工作的要求。

Ⅱ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基本操作技能实验一:在录音室进行,主要要求学生正确掌握录音设备与器材的系统构成、调整、录音效果的检查与评定。

进行初次播音实践,学习与体验播音工作状态、工作程序,训练播读时的气息处理与发声。

实验二:自行选择两篇不同的播音文体,进行电视播音训练(长度:5分钟左右),熟悉播音处理的基本方法,调整在话筒前工作的状态。

二、综合性实验实验三:学习、熟悉电视片配音的方法与技巧。

实验四:熟悉镜头前整体播报感觉,能够基本完成镜头前播音的各项工作,找到播音感觉。

三、设计性实验实验五:分组讨论,制作并主持一档小栏目。

完成整个镜头前成型摄像工作。

Ⅲ考核方式技能考核与艺术创作相结合为本课程的考核方式。

成绩计算方法:技能考核成绩占实践成绩的70%,艺术创作实践成绩占总实践成绩的30%。

Ⅳ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本实验以分组方式进行,每组由6-8名学生组成。

Ⅴ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实践大纲

《电视播音与主持》课程实践大纲

《电视播音与主持》实验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播音主持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 72 实验学时数: 52课程总学分: 4 实验学分: 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撰写人:开设实验项目数: 6一、实验教学目的由于本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所以实践便成为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其教学宗旨是希望通过实践使学习者深入了解和掌握新闻口播及各类型主持人节目的播音、主持规律和应用技巧。

1.通过电视播音与主持的实践练习,熟练掌握运用理论课上的讲授的电视播音及各类节目主持的技能方法。

2.通过实践,分析讨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鉴赏分析能力和审美品味。

3.通过老师点评指导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课后训练重点和训练方法,有针对性地反复训练,熟练地把握和实践各类节目。

4.通过学生之间相互分析,加强团队观念,树立同学间的专业竞争意识。

二、课程实践内容1.教学要求(1)以《电视播音与主持》课上教授的播音主持理论知识为基础,重点针对教材中相关理论知识点的训练材料,要求学生认真预习、上课训练并集体评析作品,使学生有针对性地纠正在各类节目中体现的问题,了解和掌握各类节目的播出特点以及相关技能。

(2)在保证学生电视播音与主持实践能力得到训练的同时,通过观看其他同学节目的形式,以观众视角评价分析作品,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品味及镜头前工作环境。

(3)加大课外练习强度,提高对学生的运用水平要求,全面结合所有主干专业课的内容,使学生成为声、形俱佳的准播音员、主持人。

2.教学方法(1)实验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简单到综合,由基本到提高到创新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强调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授简单扼要,重点点评总结,指出作品中存在的优缺点和解决相应不足的方法并指导学生纠正错误。

(3)启发学生口脑并用,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能力,指导学生依靠自己找出问题和解决方法,培养鉴赏能力、审美品味和学习主动性,重视随堂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综合实训大纲教学对象:本综合实训课的教学对象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学三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实训之前,学生应该学完教学计划中所规定的主干课程,包括播音概论、表演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新闻采访、古典文学、古代汉语、新闻写作、形体等课程,在此基础上的进行强化训练。

教学目的:播音与主持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播音与主持工作的大学专科文化层次的传媒人才。

本综合实训课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前所进行的一次集中实践课,是三年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将三年所学的知识与播音与主持实践相结合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本综合实训课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验证和巩固课堂教学讲授的理论知识,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播音与主持运用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还可通过学习播音员或主持人的岗位要求,让学生熟悉本专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具体了解本专业岗位上相关的技术规范,为将来的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好这门综合实训课非常重要。

教学要求:本课程是一门综合实训课,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端正态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训练,根据实训单位的具体情况,力求把所学的播音与主持的有关专业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实训完成后,要认真进行总结,撰写实训报告。

教学方法:综合实训课采用集中实训的方式。

学生分组在学校的合作单位进行综合实训。

通过对电台、电视台的参观、上镜的实践、现场讨论、现场报告会、跟班上岗等方法,同时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合作单位的播音员与主持人等进行教学,学校教师要全程辅导和管理。

课程总学时:160学时。

考核方式:综合实训课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主要通过实训单位评价、辅导老师评语与实训报告的综合评分法,单位评价占30%,辅导老师评语占20%,实训报告占50%。

需要说明的问题:本课程教学大纲应随着传媒行业的发展、社会需求的变化、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的改变而逐步完善、改进。

实训一语音发声 34学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汉语语音发声的实质、体系、基本原理等内容,任务是引导学生正确掌握语音发声的理论知识,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学会驾御声音。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着重掌握声母、韵母、声调、音节结构、语流音变、呼吸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的基本原理和运用技巧。

在观察学习中使发声的技巧与实际的稿件处理相结合,并注意自身的语音缺陷。

1.1 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实训 22学时
1.2 呼吸控制、共鸣控制、声音弹性实训 6课时
1.3 实训报告 6课时
实训二语言表达 30学时
教学目的:语言表达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必修课,主要通过备稿方法、内在语、情景再现、停连、重音等内容的学习,通过实训使学生更灵活的运用语言表达的内外部技巧,着重改善学生的语言面貌和表达习惯,为上镜处理综合稿件做好准备。

教学要求:一方面。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备稿六步、内在语、对象感、情景再现等技巧准确细致的处理稿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按照播音员与主持人岗位的需求,灵活的综合的运用各种技巧,按照栏目的需求来进行稿件的二度创作,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求。

2.1 准备稿件的方法、情景再现、内在语实训 10学时
2.2. 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实训 14学时
2.3 实训报告 6学时
实训三文体播音 30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文体播音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播音规律及技巧,熟练进行新闻、通讯、评论、对话的播音,并为进一步进行播音综合训练打下牢固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综合的实训教学,使学生更为熟练的运用文体播音的技巧,并能对实际工作中的新闻、通讯、评论、对话类稿件处理得更贴近受众心理。

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类栏目的播音与主持工作。

3.1 新闻播音、评论播音、通讯播音的实训 10学时
3.2 文艺播音、节目主持艺术的实训 14学时
3.3 实训报告 6学时
实训四主持人艺术 24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门实训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国的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相关知识进行较全面的了解,并通过实践练习使学生掌握做一个合格主持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特别要求对主持人及播音员的文化素质、新闻素质、心理素质作较为全面的认知,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的放矢的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高。

教学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在就业前更为具体的了解节目主持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掌握有关主持人节目和节目主持人的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使学生树立起作为一名合格主持人所应有的政策观念、受众观念、竞争观念、信息观念、知识观念。

4.1 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及主持人魅力的实训 8学时
4.2 主持人的节目构思、话筒前的艺术实训 10学时
4.3 实训报告 6学时
实训五上镜 42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将以往学习训练过的语音发声、语言表达、文体播音等课的内容和技巧,具体运用到镜头前表达和实现声像演播的统一中,并能够画好上镜状,规范使用题词器和较好的使用副语言。

教学要求:通过实训使学生较好的运用以有的语音基础、语言表达技巧和对不同文体播音的基本能力,并训练学生镜头感的声像交流性,强调自我形象的塑造,为学生将来的工作打下
坚实的基础。

5.1 电视妆及副语言的实训 18学时
5.2 题词器的使用及各类文体播音的镜头前实训 12学时
5.3 各种类型的节目的主持实训 6学时
5.4 实训报告 6学时
播音与主持艺术教研室
二〇〇五年六月三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