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临床解剖学

合集下载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

耳鼻喉专业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1. 耳部解剖学:耳朵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半规管。

2. 鼻部解剖学:鼻腔包括鼻腔、鼻中隔、鼻甲和鼻窦。

鼻腔是空气进入呼吸道的通道,鼻中隔将鼻腔分为左右两部分,鼻窦是骨头的突出部分,有助于减轻颅骨的重量。

3. 喉部解剖学:喉部包括声带、会厌和气管。

声带是生产声音的部分,会厌是连接口腔和食道的部分,气管是呼吸系统的一部分。

二、常见疾病和问题1. 耳聋:耳聋是指对声音的感知能力减弱或完全丧失。

耳聋可能是由于遗传、疾病、创伤或老化引起的。

2. 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窦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鼻塞、鼻涕、头痛和面部疼痛。

3. 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的感染和炎症。

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

4. 咽喉疾病:咽喉疾病包括扁桃体炎、喉炎、咽炎等。

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喉咙痛、发烧、咽部肿胀等症状。

三、诊断和治疗方法1. 听力测试:耳鼻喉科医生通过听力测试来评估患者的听力水平。

确诊耳聋和其他听力问题。

2. 窥镜检查:耳鼻喉科医生通过使用窥镜来检查患者的鼻腔、咽喉和喉部。

确定鼻窦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症状和程度。

3. 手术治疗:耳鼻喉科医生能够进行多种手术治疗,包括鼻腔手术、鼻窦手术、喉部手术等。

4. 耳鼻喉疾病的治疗:治疗耳鼻喉疾病通常包括使用药物、物理疗法、言语康复等方法。

四、预防和保健1. 注意环境卫生:保持家居和工作场所的清洁,避免引起鼻腔和喉部感染。

2.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吸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耳鼻喉疾病。

3. 注意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音量的环境下,使用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4.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耳鼻喉科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问题。

五、发展趋势耳鼻喉科技术在不断发展,包括耳鼻喉科医生使用微创手术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和快速的治疗手段。

另外,耳鼻喉科医生也在研究新的治疗方法,如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以期能够更好地治疗耳鼻喉疾病。

耳解剖生理

耳解剖生理
• 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 and its Complications: 30 minutes. (bilingual)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ears (P251)
第一讲 引言
学科简介与学习方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学科范围
解剖、生理学习要求⑵
• 了解:
1、颞骨的分部; 2、Corti氏器产生听觉,壶腹嵴和囊斑产生位 觉的原理; 3、面神经的行程和分段,周围性和中枢性面 神经麻痹的概念。 • 为提高授课效率、便于同学们理解,将生理学 内容穿插在解剖中讲授。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The text used
• 田勇泉主编,五年制全国规划教材《耳鼻 咽喉科学》第七版,2008年,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 The brochure: teacher’s lecture for these lessons. • The common words and expressions for this lessons.
Introduction for the lecture
• Aim of the Bilingual Lecture: - a very good will -but
– to give the students opportunity of simulating foreign language environment for the specialty lecture / learning.
绪 论⑶
• 教学意图 1、掌握基本耳鼻喉科解剖、生理,与临床其 他学科关系密切的疾病及其处理原则; 2、由于学时太少,以建立主线条式的系统概 念为主要教学目的; • 重点的划分原则 1、课堂上强调的重要解剖、生理和检查法; 2、重要的基本概念; 3、与其他科室关系密切的病种和本学科的重 要常见疾病。

(医学课件)左心耳功能解剖

(医学课件)左心耳功能解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左心耳通过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参与神经-体液调节,以适应
生理和环境变化。
左心耳的免疫功能
滤过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左心耳作为一道屏障,能够滤过血液中的有 害物质,如细菌、病毒和其他颗粒物,保护 心脏和其他器官不受损害。
抵御外部感染
当身体受到外部感染时,左心耳能够快速识别并作 出反应,通过分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增强身体免 疫力。
在冠状动脉内植入支架,以扩张血管,改善心 肌供血。
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
通过植入机械装置来辅助心脏泵血,改善心功能。
康复治疗与生活指导
健康饮食
保持低脂、低盐、高纤维的饮食习惯,减 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规律运动
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瑜 伽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控制体重
保持适当的体重水平,降低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
左心耳血栓形成与栓塞
总结词
左心耳血栓形成与栓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 血液在左心耳内淤积或形成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 体其他部位,从而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详细描述
左心耳血栓形成与栓塞通常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 病变、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引起的。这些疾病会导致 血液在左心耳内淤积或形成血栓,随着血液流动到达身 体其他部位,如脑、肺、下肢等,从而引起脑栓塞、肺 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会 进一步导致器官坏死、中风、截肢等严重后果。
CT与MRI对左心耳功能的评估
总结词
CT和MRI是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图 像,进一步评估左心耳的功能。
详细描述
CT和MRI利用X射线和磁场技术,生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通过观察左心耳的形态、结构、毗邻关系以及血流情 况,可以进一步评估左心耳的功能状态。此外,CT和 MRI还可以检测心脏内的钙化和病变情况,对疾病的诊 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注意的是,CT和MRI检 查过程中会使用一定量的放射线和造影剂,对人体的健 康有一定的影响,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

耳部最详细CT解剖

耳部最详细CT解剖

梅尼埃病病例
总结词
梅尼埃病是一种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疾病,CT检查可帮助了解病变部位和程度。
详细描述
梅尼埃病是一种内耳疾病,CT检查可观察到内耳积水、内淋巴囊扩张和内耳迷路骨质破坏等病变。对 于典型病例,CT检查还可帮助医生判断病变部位和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THANKS
感谢观看
重建算法
常用的重建算法包括FBP、iDose4和迭代重建等。
后处理技术
如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重建(VR )等,以显示耳部不同角度和层次的解剖结构。
测量分析
通过对耳部结构的测量和分析,可以评估病变大小、位置和毗邻关系 等。
04
CATALOGUE
耳部CT解剖结果分析
正常解剖结果
01
02
03
04
耳廓
耳廓软骨结构完整,未见异常 。
耳道
耳道内未见异常狭窄或扩张。
பைடு நூலகம்鼓膜
鼓膜完整,未见穿孔或异常增 厚。
乳突
乳突正常,未见炎症或钙化。
异常解剖结果
耳廓畸形
如招风耳、杯状耳等。
耳道狭窄或闭锁
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
鼓膜穿孔
由中耳炎或外伤导致。
乳突炎症或钙化
可能导致局部疼痛或听力损失 。
解剖变异与畸形
扫描层厚
通常为0.5-1.0mm,以获取更细致的解剖结构。
扫描间隔
根据扫描层厚和图像重建算法确定。
扫描方法
患者准备
患者需取仰卧位,头部固定,以避免移动伪影影响图像质量。
扫描序列
通常采用轴位扫描,有时辅以冠状位或矢状位扫描以获取更多细节 。
增强扫描
部分病例需进行增强扫描,以观察耳部血管或病变情况。

耳临床解剖学

耳临床解剖学
1、水液浸渍
2、皮脂的移除 3、外伤 4、耵聍缺乏
5、化脓性中耳炎脓液的刺激 6、变态反应
7、解剖构造
8、药物刺激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分。
【弥漫性外耳道炎】
Diffuse external otitis
二、临床表现 1、急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皮肤充血、肿胀,可糜烂,耳 剧痛,有耳廓牵拉痛急耳屏压痛。 2、慢性弥漫性外耳道炎 耳痒,耳道皮肤增厚,有臭味的绿色 分泌物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三点 二十分。
【弥漫性外耳道炎】 Diffuse external otitis
三、治疗
1、急性:①全身抗生素 ②3%双氧水清洗外耳道后滴抗生素耳液
2、慢性:清洗﹢醋酸尿素去炎松软膏涂布
附:中医称弥漫性 外耳道炎为“耳疮” 辨证论治:
1、风热邪毒侵袭 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块,久之中心腐败、分解、变性,产生胆固醇结晶。
二、临床表现 ‣‣ 无感染的小胆脂瘤可无症状
‣‣ 胆脂瘤较大可有耳闭、耳鸣、听力下降,继发感染时可有耳
痛,耳内流脓有臭味
‣‣ 检查:外耳道深部内见黄白色物堵塞,皮肤红肿,有脓液,

深层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部扩大。
三、诊断
• 与原发于中耳的胆脂瘤、外耳癌鉴别 四、治疗
【外耳道异物】 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四、治疗
1、异物钩或冲洗法
冲洗法禁忌症: ①合并中耳炎、鼓膜穿孔 ②植物性异物 ③尖锐异物 ④石灰等
2、活昆虫异物先溺毙后取出 3、泡胀的植物性异物先脱水后取出
4、不合作的小儿可在全麻下取

《耳的临床解剖学》课件

《耳的临床解剖学》课件

耳部手术
针对耳部疾病如中耳炎 、外耳道炎等进行手术
治疗。
听力康复
为听力障碍患者提供听 力辅助设备如助听器和 人工耳蜗,帮助他们改
善听力。
02
外耳
外耳的解剖结构
01
耳廓
由软骨和皮肤组成,具有收集声 波的作用。
02
外耳道
连接耳廓与中耳的管道,具有传 音功能。
03
耳屏、耳轮、对耳 轮等结构
这些结构有助于固定和保护外耳 。
耳的解剖结构
外耳
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功能是收集声波和导 向。
中耳
包括鼓膜、中耳腔和听骨,主要功能是传音和 增压。
内耳
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主要功能是感受声音和平衡。
耳的临床应用
听力检测
通过听力测试评估听力 损失程度,为听力障碍 患者提供诊断和治疗依
据。
平衡功能检查
通过前庭功能检查评估 平衡障碍,为眩晕、晕 厥等患者提供诊断依据
乳突
位于鼓室的后方,容纳中耳的 动脉和神经。
中耳的功能
01
02
03
声波传导
中耳通过听骨将声波从外 耳传导到内耳,使我们能 听到声音。
声音放大
中耳的听骨链具有放大声 音的作用咽鼓管和鼓膜的 传音作用,使外耳和中耳 之间的声阻抗得以匹配, 提高声音传导效率。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作用是收集 声音并将其导向中耳。此外,外耳还能过 滤和聚焦声音。
中耳结构与功能
内耳结构与功能
中耳包括鼓膜、听骨和鼓室,其主要功能 是将声音从外耳传导到内耳,并增强声音 的强度。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官,负责将声波转 化为神经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 。
平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耳解剖

耳解剖

内耳结构----半规管
每侧有3个半规管:上(前)半规 管、后半规管、外(水平)半规管
内耳解剖 --骨迷路 耳蜗
cochlear
▪ 由中央的蜗轴和周围的骨蜗
管组 成,骨蜗管围绕蜗轴2
1/2—2 ¾ 周,底周相当于鼓

▪ 蜗轴伸出骨螺旋板将骨蜗管
分成
▪ 上下二腔,上腔又由前庭膜
分成
2腔,故蜗管内共有:
镫骨肌:受面神经支配,收缩时牵拉镫骨头向后,减少 内耳压力,声刺激的兴奋阈值为70~90dB
中耳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咽鼓管(ear tube)
部位:位于颞骨鼓部与岩部交界处 毗邻:内:颈内动脉
上:鼓膜张肌半管 分部:外1/3为骨部,内2/3为软骨部 开口:内低外高
鼓室口:鼓室前壁上部 咽口:鼻咽侧壁
咽鼓管 Eustachian tube
咽鼓管 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
道 ▪ 起--止,长约35mm ▪ 静止时咽鼓管呈闭合状 态,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中 耳内外之压力,引流中耳 之分泌物 ▪ 小儿的咽鼓管特点?
平、短、宽
咽鼓管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 短14mm 平 宽
小儿咽部感染易经此管侵入鼓室
中耳
(骨-软骨交界;鼓膜外0.5cm) ▪ 外耳道皮下组织甚少 ▪ 外耳道皮肤是耳廓皮肤的延续
— 软骨部皮肤富有毛囊, 皮脂 腺及耵聍腺-厚 — 骨部皮肤缺乏毛囊结构--菲薄
耳部解剖
外耳
耳的组成 中 耳
内耳
耳廓 外耳道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耳蜗 前庭 半规管
中耳(middle ear)
鼓室 咽鼓管 鼓窦 乳突
内耳又称为迷路(labyrinth)
▪ 位于颞骨岩部,有 听觉和位觉 功能

第六篇第一章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第六篇第一章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第六篇第⼀章⽿的应⽤解剖学及⽣理学长沙医学院教案格式教研室: 五官科教研室授课教师: 尹晟编写时间:2008-7-1第六篇第⼀章⽿的应⽤解剖学及⽣理学⽿分外⽿、中⽿和内⽿三部分。

⼀、外⽿:外⽿包括⽿廓与外⽿道(⼀)⽿廓:注:借韧带、肌⾁、软⾻、⽪肤附着于头颅侧⾯,⼀般与头颅约成300夹⾓,分为前(外)⾯和后(内)⾯,前⾯凹凸不平,后⾯较平⽽略凸。

1、⽿轮、⽿轮脚、对⽿轮、三⾓窝、⽿垂、⽿屏、对⽿屏、⽿屏间切迹。

2、⽿廓除⽿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部分均有软⾻⽀架,外覆软⾻膜和⽪肤。

3、临床意义:(1)⽪下组织少,⾎液供应差,损伤后易感染。

(2)⽪肤与软⾻膜连接较紧,⽿廓软⾻与外⽿道软⾻部相连,因⽽外⽿道炎症时压迫或牵拉⽿廓可产⽣剧痛。

(3)⽿屏与⽿轮脚之间⽆软⾻连接,中⽿⼿术循此作⽿内切⼝可不伤及软⾻。

(4)⽿廓的长轴与⿐梁平⾏,可作为⽿廓整形⼿术的依据。

(5)易致冻伤。

(6)⾎肿及渗出物难以吸收。

(⼆)外⽿道:起⾃⽿甲腔底,向内直⾄⿎膜,长约2.5~3.5cm,由软⾻部和⾻部组成,外1/3为软⾻部,内2/3为⾻部。

1、外⽿道稍呈S形,外段向内、向前,因此检查外⽿道或⿎膜时应将⽿廓向后上⽅提起,使外⽿道成⼀直线,便于检查;但在⼩⼉仅有弧形弯曲,检查时需将⽿廓向后下牵引。

2、因⿎膜位置倾斜,所以外⽿道的前壁和下壁较长。

在外⽿道的软⾻部和⾻部交界处较窄称外⽿道峡部,外⽿道异物多停留于此。

3、外⽿道的前⽅为颞颌关节,外⽿道炎症时,张⼝及咀嚼可引起疼痛。

(三)外⽿的神经:1、下颌神经⽿颞⽀:分布于外⽿道等的前半部,故⽛疼时疼痛时可传⾄外⽿道。

2、迷⾛神经⽿⽀:分布于外⽿道等的后半部,故当刺激外⽿道⽪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3、其他:来⾃颈丛的⽿⼤与枕⼩神经,来⾃⾯神经和⾆咽神经的分⽀。

(四)外⽿的⾎管与淋巴:1、⾎供:外⽿⾎液由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后动脉和上颌动脉供应,上颌动脉供应外⽿道。

2、淋巴:外⽿的淋巴引流⾄⽿廓周围的淋巴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平衡生理
耳的临床解剖学
外耳疾病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道外伤】
一、挫伤 血肿的处理 二、撕裂伤
耳的临床解剖学
【鼓膜外伤】
一、病因 挖耳 气压伤 二、临床表现
1、耳痛、 听力下降、耳鸣、少量出血,可有 眩晕、恶心
2、耳部检查:鼓膜裂隙状穿孔,周围少量血迹 三、治疗
保持外耳耳道干燥,禁用滴耳药 滴鼻药应用 小穿孔可自愈,大穿孔需手术修补
【外耳道异物】 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一、病因及异物种类 多见于小儿,异物可分为植物性 动物性和非生物性
二、临床表现 耳痛、耳鸣、听力下降,反射性咳嗽
三、诊断
耳的临床解剖学
【外耳道异物】 Foreign bodies in external acoustic meatus
四、治疗 1、异物钩或冲洗法 冲洗法禁忌症: ①合并中耳炎、鼓膜穿孔 ②植物性异物 ③尖锐异物 ④石灰等 2、活昆虫异物先溺毙后取出 3、泡胀的植物性异物先脱水后取出 4、不合作的小儿可在全麻下取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耵聍栓塞】 Impact cerumen
一、病因 分泌过多 排出受阻
二、临床表现 耳闭、听力下降、耳痛,体检见耳道内黑色 团块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生理学
(四) 内耳的听觉生理 传音功能:将前庭窗所受声能传至毛细胞 感音功能:将螺旋器感受到的声能转换为 蜗神经电位
(五)耳聋分类 传导性聋 感音神经性聋 混合性聋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生理学
(六) 临床常用听力学检查 1、表音叉试验 L 1m + AC—— BC——↑↓ R 1m + Rinne试验 Weber试验 2、纯音测听 声阻抗测定 脑干诱发电位
经此管传入鼓室。
3 鼓窦 (tympanic antrum)
4 乳突 (mastoid process) 气化型 板障型 硬化型 混合型
5 中耳的神经和血管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临床解剖学
四、内耳 (inner ear)又称迷路(labyrinch) 含听觉 及位觉感觉器官
1、骨迷路
• 前庭 (vestibule) • 骨半规管 (ossoeous semicircular canals) • 耳蜗 (cochlea)
三、治疗 器械挖除 坚硬者先以3%苏打水滴耳软化后冲洗
耳的临床解剖学
【外耳道疖】 Furuncl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一、病因 外耳道毛囊、皮脂腺感染 (挖耳、游泳、糖尿病)
二、临床表现 1、耳痛 2、检查耳道皮肤局限性红肿 3、耳廓牵拉痛、耳屏压痛
耳的临床解剖学
【外耳道疖】 Furuncle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耳的临床解剖学
三、中耳 (middle ear)
1 鼓室 (tympanic cavity)
鼓室的六个壁 鼓膜 (tympanic membrane)
三层:鳞状上皮层、纤维层、粘膜层 鼓室内容物
听骨—锤骨 砧骨 镫骨
2 咽鼓管 (pharyngotympanic tube) 沟通鼓室与鼻咽部的管道 小儿咽鼓管接近水平,且管腔短,内径大,故小儿咽部感染易
枢 综合 分析 (皮层)
耳的生理学
2、骨导途径 (骨导) “BC” ① 移动式骨导 ② 压缩式骨导 ③ 鼓骨进路骨导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生理学
(二) 外耳的听觉生理 增压作用 声源定位 保护
(三) 中耳的生理 声能传递→由空气传入内耳淋巴液 (声阻抗匹配) 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① 保持中耳内外张力的平衡 ② 引流中耳分泌物 ③ 防止逆行性感染 ④ 阻声和消声
2、 膜迷路 (membranous labyrinth)
• 椭圆囊及球囊 (utricle and saccule)—— 位置感受器 • 膜半规管(membranous semicircular canales) ——平衡感觉器 • 膜蜗管 (membranous cochlear duct) • 螺旋器(corti器)——听觉感受器
【耳廓假性囊肿】
Pseudocyst of auritle
又称耳廓非化脓性软骨膜炎,耳廓浆液性软骨膜炎 中医称“耳廓流痰”。 一、病因
可能与局部机械性刺激有关 二、病理
积液在软骨内,而非软骨膜与软骨之间 三、临床表现
耳廓前上部局限性囊性隆起,无痛感,皮色正常,穿刺可 抽出淡黄色液体. 四、诊断 (与血肿鉴别) 五、治疗 穿刺抽液﹢局部加压耳的包临扎床解2剖周学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廓化脓性软骨膜炎】
Suppurative perichondritis of auricle
中医称“断耳疮” 一、病因
常继发于外伤 绿脓杆菌为常见致病菌 本病易致耳廓畸形 二、临床表现 局部红肿热痛 波动感 三、治疗 脓肿未形成时 全身大剂量抗生素 脓肿形成时 手术 四、预防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临床解剖学
耳的生理学
一、听觉生理
(一) 声音传人内耳的途径 1、空气传导 (气导) “AC”
声波
锤骨→砧骨

↑↓


耳 外 鼓镫 前 内 螺


廓→ 耳 → 膜 骨→ 庭→ 淋→ 旋→ 神→


空气振动 (外耳)
窗 巴器
液体
传声受压 波动 感音
(中耳)
(内耳)
耳的临床解剖学
经 神经 冲动 (迷路后)
Eczema of external ear
三 治疗 局部治疗 “湿以湿治,干以干治”为原则 全身治疗 抗过敏,继发感染时使用抗生素
附: 中医称外耳湿疹为“旋耳疮”、“月蚀疮“、”黄 水疮“ 辨证论治: 1. 风热湿邪浸渍 (急性期) 治则: 清热利湿 祛风止痒 方药: 消风散加减 2. 血虚生风化燥 (慢性期) 治则: 养血熄风润燥 方药: 地黄饮或四耳的物临床汤解剖合学参苓白术散加减
三、治疗 1、未成熟时 碘酒涂布 2、成熟时 切排 3、抗生素
附:中医称外耳道疖为“耳疖” 辨证论治:风热邪毒侵袭耳道(也可是肝胆湿热蒸 灼耳窍) 治则: 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 耳湿疹】
Eczema of external ear
一、病因 变态反应 慢性中耳炎脓液刺激 化学刺激
二、临床表现 1、急性湿疹 局部剧痒 外耳道皮肤糜烂,小水泡,淡黄色水样分泌物,痂皮 2、亚急性湿疹 症状较急性轻,结痂多见 3、慢性湿疹 外耳道皮肤增厚,苔癣样变,瘙痒剧
耳的临床解剖学
【外耳湿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