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

合集下载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解决问题(乘除混合运算 )(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问题解决(乘除混合运算)教案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五章《解决问题》,主要涉及乘除混合运算。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2.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 能够应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2. 学生能够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 学生能够应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乘除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情景引入,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有4个种子,请问小明一共有多少个种子?”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乘除混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通过示例讲解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给出一个乘除混合运算的例题,如“25乘以32除以4”,引导学生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并解释计算过程。

4. 随堂练习:给出几个乘除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解释。

5. 应用拓展: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一个农场有12头牛,每头牛每天吃3千克草,请问农场一共需要多少千克草?”引导学生应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除混合运算1. 概念:同时含有乘法和除法的运算;2.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3. 计算方法: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5乘以32除以448除以6乘以8一个篮子有5个苹果,每个苹果有2个种子,请问篮子一共有多少个种子?一个班级有30名学生,每名学生有2本书,请问班级一共有多少本书?2. 答案:(1)计算结果:25乘以32除以4 = 20048除以6乘以8 = 64(2)实际问题答案:篮子一共有10个种子。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2. 归总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归一问题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题,展示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归一问题的解题步骤。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第二课时:归总问题一、复习导入1. 复习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解决归一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题,展示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讲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是否通过例题,清晰地展示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是否引导学生总结出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4. 课堂练习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学生反思1. 是否理解并掌握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3. 是否能够在解题过程中,保持逻辑清晰,避免出错?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通过例题,清晰地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__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__解决问题

1. 直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2)小丽小强谁走得快些?大约要几百元?2.一辆汽车上午10: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

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3. 梨花庄要挖一条60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320米,还要再挖4天才能完成任务。

平均每天需要挖多少米?4.3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

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5. 用彩灯线装饰树木。

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照这样计算,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6.李红买1副三角尺和1把直尺,一共用去5.3元。

已知三角尺的价钱是3.5元。

(1)直尺的价钱是多少元?(2)直尺比三角尺便宜多少元?1.72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

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2一共卖了多少钱?3180个苹果可以装多少袋?4.一辆汽车上午11: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

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5.小芳拿10元钱买了一枝0.8元的铅笔和一个8.8元的文具盒。

(1)买铅笔和文具盒一共用了多少元?(2)剩下的钱够买一块5角的橡皮吗?6(1)要围多长的篱笆?(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2棵花,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花?7.下面是百佳超市某种饮料4个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哪个季度的销售量最多?(2)根据统计图,你认为该季度销售量最多的原因是什么?1.王叔叔开车从潍坊去北京,早上8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北京,他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潍坊到北京的路程有多少千米?2.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每辆车限乘45人,租9辆车够吗?3.有一块正方形菜地(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3千克韭菜,这块菜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韭菜?4.向“希望工程”献爱心,丁丁捐了15.6元,笑笑比丁丁多捐了4.3元。

他们俩一共捐了多少元?5.王芳带了7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钱,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瓶5元钱的果汁?6.三(2)班一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姓名吴晓孙红高江张丽张笑夏明张东身高142cm 139cm 152cm 156cm 135cm 147cm 151cm(1)这组同学中的身高最高,的身高最矮?(2)算一算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1.24瓶/箱,学校买来25箱这样的矿泉水,一共买了多少瓶矿泉水?2.运动会开幕式,160名同学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排4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解决问题综合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5课时解决实际问题综合练习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连乘、连除、乘除两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用列表和摘录等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

3.培养计算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分析问题以及验算的良好习惯,激发学数学、用数学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运用乘除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要解决的问题,将需要的条件进行整理,明确“先算什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导入:同学们,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

预设:连乘问题预设:归一问题预设:连除的问题预设:有乘又有除的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有关解决问题的知识,再一次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知识梳理(1)小组交流:本单元关于解决问题的类型都有哪些?如何解题?(2)归纳整理:用你喜欢的方式整理所学知识。

(画图或填表的方式)3.汇报交流。

(展示有代表性的)判断依据、规律解题方法结论先乘后除总数不变份数变化总数不变份数变化归总解决问题先除再乘总数变化每份的数量不变先用除法再用乘法归一解决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将用以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解决实际问题综合练习)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1.课本第49页“我学会了吗?”(课件出示):(一)连乘应用题(1) 1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2)说一说,同位间互相说一说弄清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3)想一想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如何列式。

(4)分享学生列式理由。

先算了什么。

(5)板书:25×8×4 4×8×25=200×4 =32×25= 800 =800(二)连除应用题温馨提示:(1)仔细观察图画,找出信息和问题。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青岛版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 青岛版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与数学解决问题相关的数学概念,如比例、百分数等。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方法,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理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掌握比例的概念,能够应用比例解决问题。

3.掌握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应用百分数解决问题。

4.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1.掌握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和基本使用方法。

2.学习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难点1.理解和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和应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述与演示相结合的方法。

2.基于问题的学习和解决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复习通过重点难点概念的讲解和练习,对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2. 教学重点1.比例的概念比例是不同数值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通常表示两个量的比值,例如a:b,读作“a与b的比例为a比b”。

2.比例的应用在生活中,使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情况非常多,例如根据比例计算比例尺、根据比例推算面积、重量等。

在解决问题中,明确比例的概念并正确应用比例是至关重要的。

3.百分数的概念百分数是一个数值和100的比值。

百分数通常表示为%。

例如 60% 表示60/100。

4.百分数的应用百分数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计算折扣、计算得分、计算增长率等。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正确应用百分数至关重要。

3.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和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生将通过课堂讲解和问题解决来学习和掌握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4. 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2.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3.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创造性和独立思维能力。

七、教学资料1.讲义和练习册。

2.教学演示。

八、教学成果1.学生将会掌握比例和百分数的概念和应用。

2.学生将能够运用比例和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总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乘除法的应用。

2. 时间和长度的认识。

3. 平面图形的识别。

4. 加法和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时间- 2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法,老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二、探究新知1. 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乘除法、时间和长度、平面图形、加法和减法等知识。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巩固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老师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深入探究1. 老师出示一些与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三、拓展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老师选取部分题目进行讲解,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解决问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学期解决问题(共92道题)1.小明每天晚上8晚30分睡觉,到次日6时30分起床。

睡眠时间有多长?2. 王老师拿来一根3.3米长的绳子做跳绳,剪掉8分米后,还剩多少米?3. 一块长方形绿地的面积为810平方米,它的宽扩大2倍,长扩大3倍后,它的面积为多少平方米?4. 李大伯在果园里摘了168千克苹果,每筐能装20千克。

如果要运到水果店去,一共需要多少个筐才能装完?5. 一辆客车4小时行了23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15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6. 一本故事书,原来每页排576字,排了25页。

再版时字改小了,只需排18页。

现在每页比原来多排多少个字?7. 在一段36米长的公路两旁植树,每隔6米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8. 一场足球赛14:30开始,16:15结束,你知道这场球赛用了多长时间吗?9. 地上有一桶水,连桶带水一共重15.3千克,倒掉半桶后,还剩8.6千克,桶和水各有多少千克?10. 一份稿件有4800个字,张老师平均每分能打118个字,他39分钟能打完这份稿件吗?11. 一个服装厂15天生产了750套服装。

如果平均每天比原来多生产10套,要生产900套衣服,多少天能完成任务?12. 小华和小明用电脑各打一份860字的稿件。

小明前3分钟打了150个字。

照这样计算,他用20分钟能独自打完这份稿件吗?13. 甲、乙两个城市相距680千米。

慢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后,快车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80千米。

慢车开出几小时后两车相遇?14. 一个椭圆形花圃长60米,沿周围每隔5米插一面彩旗,可以插多少面彩旗?15. 2020年暑假,7月11日开始放假,9月1日开学。

这个暑假共有多少天?16. 一双运动鞋88.8元,一双棉袜12.5元,妈妈带了100元够买这两样东西吗?如果不够,差多少元?17. 一张作文纸共21行,每行20个格子,小明写一篇作文,正好写满两张纸,这篇作文有多少个字?18. 一辆玩具电动车的价格是600元,是一辆玩具自行车价格的20倍。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  青岛版

教案:4 解决问题-单元练习年级:三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上展示和讨论。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经验。

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实施解决方案、检验结果。

2. 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

3.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合作交流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合作解决。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和体会。

六、作业布置1. 教师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回家后独立解决。

2. 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让学生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在合作交流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直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2)
小丽小强
谁走得快些?大约要几百元?
2.一辆汽车上午10: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

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梨花庄要挖一条60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320米,还要再挖4天才能完成任务。

平均每天需要挖多少米?
4.3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

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5. 用彩灯线装饰树木。

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照这样计算,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6.李红买1副三角尺和1把直尺,一共用去5.3元。

已知三角尺的价钱是3.5元。

(1)直尺的价钱是多少元?(2)直尺比三角尺便宜多少元?
7.一个正方形菜地的四周用篱笆围成,共用篱笆120米。

(1)这个正方形菜地占地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西红柿,这块地一共可以种西红柿多少棵?
8.五名学生进行投篮比赛,编号依次是1号、2号……5号,投篮成绩如下图。

(1)号投中最多,是个;号投中最少,是个。

(2)平均每人投中个。

(3)投中个数比平均数少的学生号码是:。

1.72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

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
一共卖了多少钱?
3
180个苹果可以装多少袋?
4.一辆汽车上午11: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

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小芳拿10元钱买了一枝0.8元的铅笔和一个8.8元的文具盒。

(1)买铅笔和文具盒一共用了多少元?
(2)剩下的钱够买一块5角的橡皮吗?

(1)要围多长的篱笆?
(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2棵花,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花?
7.下面是百佳超市某种饮料4个季度销售量统计图。

(1)哪个季度的销售量最多?
(2)根据统计图,你认为该季度销售量最多的原因是什么?
1.王叔叔开车从潍坊去北京,早上8时出发,下午2时到达北京,他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潍坊到北京的路程有多少千米?
2.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

每辆车限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3.有一块正方形菜地(如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收3千克韭菜,这块菜地一共可以收多少千克韭菜?
4.向“希望工程”献爱心,丁丁捐了1
5.6元,笑笑比丁丁多捐了4.3元。

他们俩一共捐了多少元?
5.王芳带了70元钱,买了一本书花了23元钱,剩下的钱最多可以买几瓶5元钱的果汁?
6.三(2)班一组同学的身高统计如下:
姓名吴晓孙红高江张丽张笑夏明张东
身高142cm 139cm 152cm 156cm 135cm 147cm 151cm
(1)这组同学中的身高最高,的身高最矮?
(2)算一算这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1.24瓶/箱,学校买来25箱这样的矿泉水,一共买
了多少瓶矿泉水?
2.运动会开幕式,160名同学组成了2个花束队,每个花束队排4行。

平均每行有多少名同学?
3. 邮局
560米
小兰家学校
小兰从家出发到邮局用了8分钟,她以同样的速度从邮局到学校用了12分钟。

邮局到学校之间的路程是多少米?
4.一批圆珠笔,如果每袋装6支,可以装36袋。

如果每袋装4支,可以装多少袋?
5.一长方形苗圃,长14米,宽8米。

(1)如果给这块苗圃围上篱笆,需要多长的篱笆?
(2)如果平均每平方米种6棵牡丹,这块地一共能种多少棵牡丹?
6.光华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0岁,其中音乐组教师的年龄情况如下:
教师马老师李老师王老师张老师
年龄25岁 30岁29岁 36岁
(1)音乐组教师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岁?
(2)与全体教师的平均年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