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合集下载

2020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课堂练习(全册含答案)

2020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同步课堂练习(全册含答案)

5.
6.
7.848÷8=106(元)
对称
一、先将 A 、B、 C、 D 四个正方形沿着图中的虚线剪开,拼成下面四个轴对称 图形,再按照对应关系填空。
A 与________对应; B 与 ________对应; C 与________对应; D 与________对应。
二、是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不是的画“×”。
5.星星小学 5 位教师带领 175 名同学去春游, 如果每辆车坐 28 人,那么租
6 辆车够吗?
6.谁平均每分钟踢得多?在踢得多的(
)里画“√”。
()
()
7.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100+□× 3=1000 2400÷□÷ 2=400
(1300-900)×□= 800
8.3 枚 2012 年伦敦奥运会的金牌重 1200 克,1 枚伦敦奥运会的金牌重多少
答:一共运来 16 箱。 5.60÷ 2÷ 5=6(户)
答:平均每层有 6 户人家。 6.750÷3÷5=50(千克)
答:平均每辆小车每次运 50 千克。 7.360÷3÷3=40(本)
答:平均每个暑假每层放 40 本书。
解决问题
1.百货商店卖出 3 箱西裤,每箱 20 条,每条 21 元,一共卖了多少元 ?
5.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6.开锁。
7.一张桌子的价格是 848 元,是一把椅子价格的 8 倍,一把椅子的价 格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1.( 1) 0( 2)220( 3) 3090( 4)两( 5)两 2( 6) 67 2.( 1) √( 2) ×( 3) √ 3.318-318÷3=212(棵) 答:梨树比苹果树多 212 棵。 4.商中间有 0 的数是 830 或 803,商末尾有 0 的数是 803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归一、归总问题)- 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 能够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归一问题2. 归总问题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归一问题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归一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题,展示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归一问题的解题步骤。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第二课时:归总问题一、复习导入1. 复习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

2. 提问:我们在解决归一问题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

2. 通过例题,展示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引导学生总结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评价。

四、小结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后作业和测试,评估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教师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讲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2. 是否通过例题,清晰地展示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3. 是否引导学生总结出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步骤?4. 课堂练习是否充分,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完成?学生反思1. 是否理解并掌握了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2.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够灵活运用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方法?3. 是否能够在解题过程中,保持逻辑清晰,避免出错?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讲解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概念和特点,通过例题,清晰地展示解题思路和方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商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商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 商的变化规律青岛版(五四学制)教案:商的变化规律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第四节内容,主要是探索商的变化规律。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则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而且倍数也相同;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商的变化规律,能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商的变化规律的发现和运用。

难点:理解商的变化规律的内在联系,能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笔。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除法现象,如商店卖水果,每千克的价格相同,买得越多,总价越高,让学生感受商的变化。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总价会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二、自主探究(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探究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探究活动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商的变化规律。

四、例题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解答例题,教师点评并指导。

五、随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六、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汇报练习结果,教师点评并讲解错误。

板书设计:商的变化规律:1.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商不变。

2. 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则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而且倍数也相同。

3. 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或缩小几倍,商就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0除外)。

青岛版三下全册《综合练习》作业

青岛版三下全册《综合练习》作业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全册《综合练习》作业1.口算下面各题。

363 ÷ 3 = 18 × 4 = 91 ÷ 7 = 40 × 60 = 840 - 700=248 ÷ 8 = 280 × 2 = 63 ÷ 3 = 450 ÷ 9 = 0 ÷ 100 = 【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人教版三下111页第1题【参考答案】363÷3 =121 18×4 = 72 91÷7 =13 40×60 =2400 840-700 =140 248÷8 =31 280×2 =560 63÷3 =21 450÷9 =50 0÷100 =0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47×20 68×19 308÷7 544÷836×44 11×62 528÷3 650÷5【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三下96页第2题【参考答案】第一行:940 1292 44 68第二行:1584 682 176 1303. (1)6除576商是多少?(2)一道除法算式中,除数是56,商是39,被除数是多少?(3)一个数除以7,商是78,有余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青岛版三下96页第3题【参考答案】(1)576÷6=96(2)56×39=2184(3)7×78+6=5524.夏粮产量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而小麦是夏粮的主体,是中国人第二大口粮。

王爷爷收了15袋小麦,每袋75千克,用小推车9次运完,每次运多少千克?【题目来源】改编【资料来源】学习强国【参考答案】15×75÷9=125(千克)答:每次运125千克。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1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2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3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3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4 电子备课
小学数学学科第三单元信息窗 4 电子备课。

1青岛版(6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1青岛版(6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轴对称图形

1.轴对称图形⏹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9—P21,轴对称图形。

⏹教学提示: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特点的时候,要以“完全重合”为切入点,要让学生去观察,动手去操作,并且引导学生去创作轴对称图形等方式,加深对“完全重合”的理解。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观察操作,初步感知对称现象。

2. 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事例,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特点,通过实际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在操作、观察、画图等实际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会独立思考,培养与同伴互动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断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难点:认识对称轴,会画对称轴。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放大的体操图,各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学生准备:学具盒、彩纸、剪刀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谈话: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图片。

(课件出示)谈话:图片欣赏完了,这些图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让学生自由说。

学生可能会说这些图片很好看,图片中的动作很优美;图片的两边是一样的等。

谈话:为什么这些图片会给你留下这么美的印象?谈话: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些图片中体操动作蕴涵的美。

(接着课件出示体操示意图)如果我们从正面把这些体操动作画出下来,就成了这样一组平面图。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对称的美,进而激发学生探究“为什么会这么美”的兴趣,再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平面图形,引发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动手操作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这些图片中蕴涵着什么样的美?”“这些图片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我们怎样来了解它们美?”等问题。

谈话:大家提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研究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好吗?谈话:请小组长拿出1号袋,把里面的图片分给小组里的同学,自己想办法研究一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你是怎么发现的?然后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第1章第3-4页自主练习答案1、21 21 32 11 10 34 12 222、93÷3=31(元)3、66÷3-22(厘米)66÷6-11(厘米)4、14 13 11 43 140 130 110 4305、(1) 840÷4=210 (2)630÷3=2106、66÷6=11(盒)66÷3=22(盒)7、48÷4=12(元)99÷9=11(元)39÷3=13(元)买第二箱橙子最合算。

8、第一组:21 30 120第二组:220 310 239、400÷5=80(元)360÷3=120(元)880÷8=110(元)80<110<120,猕猴桃最贵。

10、84÷2=42(毫米)42×9=378(毫米)第6-8页自主练习答案2、267÷3=89(下) 194÷92=7(下)89<97,小宁跳得快一些。

4、104~4=265、40 100 11 43 40 0 31 106、8、小亮:162÷3=54(周)小玲:162÷6=27(周)9、(1)266÷7=38(页)(2)略10、15 30 45 60 75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11、144÷6=24(人)144÷8=18(箱)12、(1)192÷8=24(2)644÷7=92(人)644×8=5152(元)第11-13页自主练习答案2、(验算略)3、945÷9=105(只)4、(说说略)5、321÷3=107(个)660÷6=110(个)6、前三道题都不对,第四道题对。

7、168÷7=24(页) 8、(说说略)104 48 109 240 (1)76 56 92 3049、432÷4=108(个)510÷5=102(个)108>102,小刚打字快一些。

六三制小学 青岛版 数学 配套练习册三下 参考答案

六三制小学 青岛版 数学 配套练习册三下 参考答案

青岛版数学配套练习册三年级下册参考答案一 采访果蔬会———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信息窗1练习设计3.(1)220 (2)43倍4.(1)21千克 (2)32千克5.130千米6.(1)120千克 (2)110千克信息窗2练习设计3.42人 4.24页 5.西红柿6.31个 7.195箱信息窗3练习设计5.(1)103个 (2)90个 (3)195袋6.(1)25棵 (2)105千克7.(1)65页 (2)51天8.(1)90支 (2)120本 (3)12个回顾整理练习设计5.(1)16倍 (2)180倍6.(1)104页 (2)13本8.240个 9.(1)35支 (2)105支 11.35棵 12.180元 13.23束 24束我学会了吗?5.(1)28千克 (2)38千克 6.44名 7.93幅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1练习设计2.120块 3.2000元4.(1)320米 (2)1800米5.能。

 6.3000个 7.小明家信息窗2练习设计2.390棵 3.288元 5.252户6.不能。

 8.165元9.(1)736棵 (2)273棵 (3)275棵10.(1)594人 (2)540人信息窗3练习设计2.630人 4.(1)560元 (2)够。

8.不够。

 9.792个 10.1508棵 11.1620千克我学会了吗?5.(1)180个 (2)375元6.能。

 7.1015个 10.4254本11.570个 12.(1)216枝 (2)648元13.465米 14.(1)1800米 (2)1350米四 绿色生态园———解决问题信息窗1练习设计1.216个 2.120人 3.90根 4.48人 6.432本7.能。

 8.120千克 9.6人 11.5次 12.10元13.(1)24桶 (2)864元信息窗2练习设计1.125元 2.60道 3.300元 5.8人 6.12人 7.12页 9.141下 10.360千克 11.20千克 12.20个 13.6本我学会了吗?4.2496千克 5.1040个 6.18棵 7.14箱五 我家买新房子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信息窗1练习设计5.(1)平方分米 (2)平方厘米 (3)厘米(4)平方米 (5)平方米 (6)平方厘米 (7)平方分米 (8)分米信息窗2练习设计2.2100平方厘米 256平方分米 4.200平方米 5.4900平方厘米 6.(1)72米 (2)308平方米 (3)675棵 9.(1)36米 (2)144平方米(3)144米 10.48平方分米信息窗3练习设计5.(1)108平方米 (2)48米 6.(1)120平方分米 (2)24元 8.(1)120米 (2)900平方米 (3)225棵 9.长方形 96平方厘米110.(1)88米 (2)968平方米11.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3-4页自主练习答案1、21 21 32 11 10 34 12 222、93÷3=31(元)3、66÷3-22(厘米)66÷6-11(厘米)4、14 13 11 43 140 130 110 4305、(1) 840÷4=210 (2)630÷3=2106、66÷6=11(盒)66÷3=22(盒)7、48÷4=12(元)99÷9=11(元)39÷3=13(元)买第二箱橙子最合算。

8、第一组:21 30 120第二组:220 310 239、400÷5=80(元)360÷3=120(元)880÷8=110(元)80<110<120,猕猴桃最贵。

10、84÷2=42(毫米)42×9=378(毫米)第6-8页自主练习答案2、267÷3=89(下) 194÷92=7(下)89<97,小宁跳得快一些。

4、104~4=265、40 100 11 43 40 0 31 106、8、小亮:162÷3=54(周)小玲:162÷6=27(周)9、(1)266÷7=38(页)(2)略10、15 30 45 60 75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11、144÷6=24(人)144÷8=18(箱)12、(1)192÷8=24(2)644÷7=92(人)644×8=5152(元)第11-13页自主练习答案2、(验算略)3、945÷9=105(只)4、(说说略)5、321÷3=107(个)660÷6=110(个)6、前三道题都不对,第四道题对。

7、168÷7=24(页) 8、(说说略)104 48 109 240 (1)76 56 92 3049、432÷4=108(个)510÷5=102(个)108>102,小刚打字快一些。

10、38 40 71 7611、(从左到右)160 52 104 630 85612、3×2=6(种) 38×3+8=122(元)38×3+15=129(元)26×3+8=86(元)26×3+15=93(元)12×3+8=44(元)12×3+15=51(元) 13、324÷4=81(厘米)第15-17页综合练习答案1、21 12 11 12 40 110 70 50 2、3、16 18 13 12 13 14 19 145、190 95 285 57 45652 312 104 728 3647、40 60 240 8、9、(1)篮球:(39-17)÷2=11(个)乒乓球:39×6=234(个)10、175÷5=35(只)11、(500-300)÷(9-7) =100(千米)12、(1)216÷4=54(千米)(2)216÷2=108(千米)(3)略13、396÷3-132(桶)96÷8=12(次)95÷5=19(桶)66÷(5-3)=33(桶)第18页我学会了吗答案(1) 420÷2-210(本) (2)114÷3=38(本)(3)321÷3=107(本)(4)650÷5=130(包)第2章第20-21页自主练习答案第3章第24-25页自主练习答案1、490 570 230 120 540 300 400 1002、90 80 40 80 900 800 400 8003、1200 2000 1500 18001600 400 960 21004、20×30=600 20×10=2005、40×90=3600(棵)6、1+19=20(人)30×20=600(元)9、(1)35×10=350(千克)(2)(所提问题不唯一)一共有多少棵树?第28-29页自主练习答案3、面包:20×12=240(个)花卷:30×12-360(个)包子:40×12 -480(个)4、40×22=880(千克)5、33×12=396(张)6、21 84 390 20 80 500 840 6440 690 480 327、38×30=1140(人) 1140<1200,不够。

7、34×12=408(克)8、24×11= 264(元)9、363 260 2100 528 294 29910、12×32=384(双)11、(1)43×22=946(个)(2)30×21= 630(棵)第31-33页自主练习答案2、98×15 =1470(人)3、68×12=816(元)4、略5、170 330 3928、338 429 624 616 1512 17089、28×13=364(千克) 10、45 900 91211、21×42=882(人)12、1500 880 70 1102800 70 810 6014、25×40=1000(人)15、18×24=432(个)16、(1)80×12=960(千克) (2)960÷5=192(个)第34-37页综合练习答案1、400 21 2700 15069 40 123 4802700 606 400 20523 107 960 2004、70 137 19 100 526 1535、①⑥7、380÷8=47(盒)……4(个)8、994÷7=142(千克)9、320÷4=80(米)10、1年=12个月 35×12=420(元)11、22×90=1980(吨)12、350 768 900 13、略14、444 55515、73+4×47=261(元)16、巧克力蛋糕每块的价钱:96÷8=12(元)豆沙蛋糕每块的价钱:104÷8=13(元)奶油蛋糕每块的价钱:44÷4=11(元)11<12<13,豆沙蛋糕每块的价钱最贵,奶油蛋糕每块的价钱最便宜。

17、360÷6=60(千米)18、方法一(50-32)×56=1008(元)方法二50×56-32×56-1008(元)19、(1)11×36=396(名)(2)396÷9=44(名)20、(1)200-35×4=60(元)(2)25×5-110=15(元)(3)35×13+25=480(元)21、(1) 46×30=1380(元)(2)20×58=1160(元)1200>1160,够。

第38页我学会了吗答案(1) 37×12=444(千克)(2)(所提问题不唯一)这些牛每天吃多少千克草?第4章第41-43页自主练习答案1、6×5×8=240(个)2、6×8×9=432(个)3、5×6×4=120(元)4、480÷8÷6=10(箱)5、方法一72÷(3×2)=12(天)方法二72÷2÷3=12(天)6、6、1500 32 20 880 22 48 160 107、方法一200÷(8×5)=5(元)方法二200÷5÷8=5(元)8、< > = =9、方法一43×(3×5)=645(桶)方法二43×5×3=645(桶)10、20 15 15 10 1011、252 600 5 10 15 147012、160÷2÷4=20(名)13、方法一480÷6÷4=20(箱)方法二 480÷(4×6)=20(箱)第43页聪明小屋答案分析:1张桌子能坐4人,2张桌子拼在一起能坐2×2+2=6(人);3张桌子拼在一起能坐3×2+2=8(人)……n张桌子拼在一起能坐(2n+2)人。

解答:(20-2)÷2=9(张)第45-48页自主练习答案27÷3×12=108(元)3、90÷3×5=150(元)4、12÷4×25 -75(米)5、12×30÷5=72(盒)6、30×2÷3=20(间)7、2000 12 180 30 3928 60 30 120 488、240÷2×9=1080(干米)9、96÷3×12=384(元)10、80 208 30 2376 98 19311、15×6÷5=18(人)12、64÷4×9=144(只)13、12×15÷9=20(盒)14、36÷(20÷5)=9(天)15、(1) 24×4÷6=16(人)(2)18×4÷9=8(列)(3)略.16、80÷5×60-960(毫米)1米=1000毫米960<1000,1小时它不能爬1米远。

第49页我学会了吗答案8×4×25=800(片)960÷(6×5)=32(箱)24÷8×3=9(元)12×4÷8=6(盒)第5章第52-54页自主练习答案1、分析:用数格子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不满1格的按半格数。

解答:第一个图形的面积最大,第二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2、略3、字母H用了9平方厘米的彩板;字母E用了10平方厘米的彩板;字母L用了5平方厘米的彩板;字母P用了9平方厘米的彩板。

4、略5、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米8、提示:画出不同形状的图形,可以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图形,只要面积是12平方厘米就符合题意。

第54页聪明小屋答案分析:大长方形的长是18厘米,宽是5厘米;小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