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中考复习知识点
【初三学习指导】初三备战期中考化学知识点学习方法

【初三学习指导】初三备战期中考化学知识点学习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内容初三备战期中考化学知识点学习方法,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帮助。
初三期中考化学知识点的学习方法初三学生将要参加中考,这是他们第一次面对下一段学习路途如何选择的压力。
期中考试是本年度第一次考试,在化学学习上要理清一些方法。
明确这次期中考试的目的。
首先,这是一次分阶段、全面的考试,主要检查学生在过去两个月的学习效果。
期中考试是测试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第二,通过这次期中考试,你可以粗略估计你在学校的排名,然后了解你的状态以及你可以在明年的期中考试中申请的学校;而且,期中考试成绩的排名是签订合同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期中考试,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备战!化学是初三新开的学科,其成绩的好坏当然会直接影响同学们的期中考试成绩排名了,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备考这次化学考试呢?其实,化学一门自然科学课,与数学、物理既有相通之处,同时又有它独具的特性。
化学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科知识点既多又分散、并且大量的知识需要识记。
因此,我们不能把以前学数学、物理的方法照搬来学化学,而要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取舍、创新。
这个时期中考在化学中要测试的知识范围是单元1到4,一些城市区域将涉及单元5的内容。
根据知识点,这五个单元可分为以下主题:物质的组成和变化、附近的化学物质、基础化学实验和科学探索、化学计算。
一、《物质的构成和变化》学习方法本课程贯穿于第一至第五单元的所有知识内容,涉及许多化学概念和基本原理,非常抽象和微观。
能否准确理解和熟练掌握这些概念和原理,对化学考试的准备至关重要。
它是形成正确的实验技能和计算技能的基础,是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
学习本部分时,您可以使用以下学习方法:a、通过感性认识来掌握概念和基本原理化学的基本概念是从大量的化学事实中抽象出来的。
例如,通过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可以形成化学反应的概念;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可以通过白磷燃烧等实验得到。
初三语文期中考知识点总结

初三语文期中考知识点总结九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知识点《星星变奏曲》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朦胧ménglóng覆fù盖冻僵jiāng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2)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2、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星星变奏曲》的作者是江河。
《雨说》1、作者简介郑愁予,本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
童年随父亲辗转大江南北。
抗战胜利后到北京上学,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3年大学毕业,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学习,现旅居美国,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15岁发表处女作《矿工》,195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梦土上》,有《衣钵》、《窗外的》、《燕人行》、《雪的可能》等诗集。
他的较有名的诗作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因此,他被称为“浪子诗人”。
《错误》是他流传最广的作品。
在台湾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
2、读准加红字的音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哑(yīnyǎ)襁褓(qiǎngbǎo)3、理解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田圃】田园。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或被。
【耸立】高高直立。
【洗礼】基du教接受人入教时所举行的一些宗教仪式。
把水滴在受洗人的额上,或让受洗人身体浸在水里,表示洗净过去的罪恶。
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人教版初三语文必考知识点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在初三语文学习中,期中考试通常是一个紧要关头,对于学生来说备考期中考试尤为重要。
在备考过程中,归纳总结各个知识点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对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期中考试。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论语》:学习《论语》的思想,理解其中的经典词句,比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等,及其用法和含义。
2. 《诗经》:了解《诗经》的背景和特点,理解其中的诗歌形式和意义。
3. 《楚辞》:研究《楚辞》中的主题和表达手法,了解其中的典故和文化内涵。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红楼梦》:掌握《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情节,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和社会风貌。
2. 《茶馆》:了解中国社会变迁时期的背景,深入研究剧中人物的形象塑造和主题的表达。
3. 《围城》:了解《围城》的写作背景和主要情节,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古代诗词鉴赏1. 古体诗:学习古体诗的基本韵律和写作技巧,理解其中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2. 现代诗:学习现代诗的表现手法和诗人的创作思路,分析其中的主题和情感。
四、修辞语言与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了解比喻、夸张、对仗、反问等修辞手法的使用及其效果。
2. 表达技巧:学习如何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掌握叙事、描写、议论等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
五、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1. 阅读理解:掌握提取信息、推理判断、归纳总结等阅读理解方法,培养阅读丰富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技巧:学习如何组织文章结构,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
六、古代文言文阅读与写作1. 古文阅读:熟悉古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词汇,学习如何阅读古代文言文,理解其中的意义。
2. 文言文写作:学习古代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掌握古文的写作格式和表达方法。
综上所述,初三语文期中考试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古代诗词鉴赏、修辞语言与表达技巧、阅读理解与写作技巧,以及古代文言文阅读与写作等。
初三期中考试数学知识点整理

初三期中考试数学知识点整理(一)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对应相等(或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则有两个三角形相似(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1)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2性质定理编辑(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3)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线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和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4)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5)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3判定方法编辑预备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在的直线,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是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定理,是以下判定方法证明的基础。
这个引理的证明方法需要平行线与线段成比例的证明)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判定定理常用的判定定理有以下6条: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角对应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AA)判定定理2: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成比例,并且对应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个三角形相似。
)(SAS)判定定理3: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叙为: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个三角形相似。
初三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历史)

初三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1.初三上册期中考试知识点(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历史)篇一《沁园春·雪》上阕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壮丽的山河;下阕评价历代英雄,歌颂当今的无产阶级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这首词通过描绘空间极其广阔、景色极为壮丽的北国雪景,歌颂当今的无产阶级英雄,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鼓励人们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表现了诗人作为革命领袖欲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自信、自励和抱负。
《敬业与乐业》中心意思:这篇讲演针对听讲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合理的生活。
《傅雷家书两则》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儿子消沉苦闷和欣喜成功的时候,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对儿子的殷殷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真切感受。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劝慰他如何面对感情的创伤,学会泰然处之;第二封信,写在儿子取得了巨大成功、被鲜花与掌声簇拥的时候,激励他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
前者,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后者,则满怀欣喜,激情洋溢。
前者偏重理性,后者充满感情。
但融汇、贯穿于两封信中的主旋律,都是要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无论遭受了怎样的起伏跌宕、矛盾孤独,都要保持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对生活的赤子之心。
《致女儿的信》“爱情是什么”是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作者用充满诗意的故事告诉我们:万物生存、繁殖、传宗接代,彼此忠诚,永远思念,这就是爱情,是人类才有的爱情。
爱情只有是理智的,聪明的,审慎的,它才是高尚的,才会使人感受到幸福。
青春不是爱情的季节,这时的我们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的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窄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为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德国诗人、剧作家席勒《故乡》闰土是旧中国尚未觉醒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代表,作者满怀深情地刻画他,写他的种种不幸,正是在揭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揭示当时的社会弊端,从而启发人们去深思,去探索,去走希望的路。
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初三语文学习中,期中考试是一项重要的考核任务。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下面将对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基本功: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基本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是必备的,包括对文言文词汇的理解和句子结构的分析。
2. 熟悉常见古文:重点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作品和重要的历史事件,例如《红楼梦》、《论语》等,以便在阅读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意图。
3. 挖掘古文深层意义: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重挖掘深层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等。
二、现代文阅读1. 理解短文主旨:初三期中考试通常会出现一些短文阅读题目,要求学生能快速准确地理解短文的主旨和要点。
2. 掌握文章结构:短文通常会有明确的结构,比如问题解答型、对比型、因果型等,了解这些结构对于理解文章有重要的帮助。
3. 分析修辞手法:学生要注意分析短文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夸张等,这些手法对于理解作者意图和情感的表达非常关键。
三、写作技巧1. 论证能力:初三期中考试通常会测试学生的表达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清晰、有条理地进行观点陈述和证明,可以举例、引用资料等方式来支持论述。
2. 逻辑思维:写作时要有清晰的逻辑思维,思路要连贯,段落之间的内容要有联系,不要出现跳跃性的表达。
3. 用词准确:在写作中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避免使用模糊或不合适的词语,这会影响文章的表达力和逻辑性。
四、诗词鉴赏1. 了解古代文学常识:初三期中考试会涉及到古代文学的知识,包括文人墨客的代表作品、创作背景和作品的特点等。
2. 领悟诗词意境:诗词欣赏不仅仅是对文字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领悟其所表达的情感、意境和哲理。
3. 分析诗词修辞手法:要注意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象征等,这有助于理解作者的表达和诗词的意义。
初三语文期中必考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技巧和诗词鉴赏。
【学习经验】初三期中考试复习技巧整理

【学习经验】初三期中考试复习技巧整理清单式复习=宏观清单+微观清单。
宏观清单包括:主要考点、重要考点、容易混淆点、常考常错点;微观清单:就是考前几天必须要完成的复习内容或任务。
在宏观清单中,这些考点相信老师都会给大家整理好的,考前老师给大家做的试卷中也必定包括了80%以上的重要考点,只要同学们认真钻研试卷,一定能百战百胜!变式练习是加深对应用题理解的良好训练方法。
将学过的内容,进行举一反三,深化对题目的理解,掌握其规律。
同时,加强对不同类型题目的比较,防止知识负迁移。
第一步:新课讲授后,花费2-5分钟采用“过电影”式回忆法,趁热打铁,及时消化新学知识点。
因为在这个时候,同学们刚刚获取到新的知识,还未能够真正做到全面掌握,所以就需要依靠及时地回顾复习来让自己充分理解并且加深记忆。
第二步:午休时间,利用15-20分钟将上午所学内容全部“过电影”式回忆一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第三步:下午安排20-30分钟进行户外活动和休息,有效缓解紧张的心理状态,保持张弛有度的复习状态。
一般每堂课的时间为45分钟,在课堂上连续几十分钟的高强度脑力运动,会使得学生大脑供氧不足,使他们产生疲劳感,从而使得思考、理解和记忆的效率大打折扣。
所以如果想要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学会及时地缓解脑力疲劳尤为重要。
第四步:晚上复习时,通过与书本对照、与同学互相提问,将学习内容与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找出偏差和失误。
第五步:晚上睡觉前,再进行“过电影”回忆,此时的记忆效果非常持久,可保持两周以上。
第六步:两周后再“回炉”复习,便可保持已学知识点固若金汤,活学活用。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

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1.初三上册数学期中考试知识点单项式与多项式仅含有一些数和字母的乘法包括乘方运算的式子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或字母因数的数字系数,简称系数。
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如果在几个单项式中,不管它们的系数是不是相同,只要他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这几个单项式就叫做同类单项式,简称同类项所有的常数都是同类项。
1、多项式有有限个单项式的代数和组成的式子,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里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单项式可以看作是多项式的特例把同类单项式的系数相加或相减,而单项式中的字母的乘方指数不变。
在多项式中,所含的不同未知数的个数,称做这个多项式的元数经过合并同类项后,多项式所含单项式的个数,称为这个多项式的项数所含个单项式中次项的次数,就称为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2、多项式的值任何一个多项式,就是一个用加、减、乘、乘方运算把已知数和未知数连接起来的式子。
3、多项式的恒等对于两个一元多项式fx、gx来说,当未知数x同取任一个数值a 时,如果它们所得的值都是相等的,即fa=ga,那么,这两个多项式就称为是恒等的记为fx==gx,或简记为fx=gx。
性质1如果fx==gx,那么,对于任一个数值a,都有fa=ga。
性质2如果fx==gx,那么,这两个多项式的个同类项系数就一定对应相等。
4、一元多项式的根一般地,能够使多项式fx的值等于0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多项式fx的根。
多项式的加、减法,乘法1、多项式的加、减法2、多项式的乘法单项式相乘,用它们系数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因式,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3、多项式的乘法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等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各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常用乘法公式公式I平方差公式a+ba—b=a^2—b^2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期中考复习知识点
一、分子热运动
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2.影响扩散快慢的主要因素:
(1)物质的温度: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物质的种类:气体之间的扩散最快,其次是液体,固体之间的扩散最慢。
3.扩散现象说明了: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隙。
4.分子之间存在斥力: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5.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1)单位:焦耳,符号:J。
(2)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物体内能的大小,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等因素有关。
(3)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2)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质量、温度、体积、状态。
6.通过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7.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所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温度乘积之比,叫做物质的比热容。
符号c,单位为
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为J/(㎏·℃)。
8.1、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
(1)同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的比热容与其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及温度的改变无关。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比热容不同,如冰、水的比热容是不同的。
2、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是4.2×103J/(㎏·℃)。
主要表现:
(1)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我们用水作为冷却剂和取暖用。
(2)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这一点有利于调节气候。
夏天,太阳晒到海面上,海水的温度升高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所以人们住在海边并不觉得特别热;冬天,气温低了,海水由于温度降低而放出大量的热,使沿海气温降得不是太低,所以住在海边的人又不觉得特别冷。
9.吸热公式:Q吸=cm(t-t0),
10.放热公式:Q放=cm(t0-t)
11.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能量做功的机械,叫做热机。
常见的热机有: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
机等。
12.汽油机工作四冲程:
13.我们把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之比,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单位是:J/㎏。
14.(1)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①燃料的种类;
②燃料的质量;
③燃料是否充分燃烧。
(2)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Q放=mq。
其中m为燃料的质量,q为燃料的热值。
15.热机工作时,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1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电流与电路
17.1.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3.正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4.负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电荷。
5.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6.验电器:
(1)验电器的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看是否可以吸引轻小物体;通过验电器;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8.1.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人体、大地、食盐水溶液、石墨等。
2.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
(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
3.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等。
4.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19.
1.电路的构成:电源、用电器,再加上导线,往往还有开关,组成了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电路。
2.三种电路:
(1)通路:接通的电路。
(2)开路:断开的电路。
(3)短路:电源两端或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
特征:电源短路,电路中有很大的电流,可能烧坏电源或引起导线的绝缘皮燃烧,很容易引起火灾。
3.电路图:
(1)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电路图。
(2)常见的元件及其符号:
(3)画电路图应注意的问题: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整个电路图最好呈长方形,有棱有角,导线横平竖直。
电路图中导线没有长短之分的原则。
4.电路的连接方式:
串联并联
定义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把元件并列的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一处断开所
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路中的元
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开关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干路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中的开关控
制该支路。
电路图
实例装饰小彩灯、开关和用电器。
家庭中各用电器、各路灯。
20.1.概念:表示电流的强弱(大小)的物理量,常用符号I表示。
2.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换算关系:1A=1000mA,1mA=1000μA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金属导体中发生定向移动的是自由电子)
4.电流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跟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5.电源外边电流方向:电路闭合时,在电源外部,电流方向是从电源正极经过用电器流向负极。
6.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为通路
7.测量:
(1)仪器:电流表;
符号:。
(2)方法:
读数时应做到“两看清”即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看清每大格电流值和每小格电流值。
使用时规则:两要、两不
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反偏。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最大测量值。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用电器直接把电流表连到电源两极上,原因:电流表相当于一根导线。
8.串、并联电路中电流规律:
串联电路: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即:I1=I2=…=I N
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即:I总=I1+I2+…+I N
三、电压电阻
21.1.电源的作用:给用电器提供电压。
2.符号:U
3.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
4.其它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V”。
5.单位换算:
22.1.电压表:测量电压的仪表。
2.电路符号:
3.电压表的使用:
(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
(2)连接电压表时,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23.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端电压之和,即U总=U I+U2+……+U n。
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都相等,且等于并联电路两端总电压,即:U总
=U I=U2=……=U n。
24.电阻
1.物理意义: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材料、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3.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金属导体的电阻一般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5. 1.定义:能改变接入电路总电阻大小的元件叫做变阻器。
2.原理:利用电阻的大小随导体长度改变来控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3.种类:滑动变阻器、变阻箱旋盘式、插入式)、电位器。
4.滑动变阻器:
(1)结构:瓷筒、电阻线、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
(2)符号:
(3)使用:①能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4种(“一上一下”);②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化的接法有2种,其中“同下”电阻总是很大,而“同上”电阻总是很小;③“看下不看上”滑片越靠近下端的接线柱,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