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涵养家风: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
淳朴好家风涵养时代好民风

淳朴好家风涵养时代好民风“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将家风、家教上升到核心价值观的高度,纳入治国理政的大格局。
(5月7日《半月谈网)》从2014年春节之际的央视采访“家风是什么”,乃到家风与核心价值观的紧密相连,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和热议。
何谓家风?家风亦称门风,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处事方法和精神风貌,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春风化雨润无声”“一枝一叶总关情”,良好的家风如同无言的教育,如同无声的力量,如同无形的磁场,给子孙后代带来情感的滋养,心灵的熏陶,道德的震撼。
追寻往昔,“家风”一词由来已久,古代贤人就曾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古训。
“修身”即三省吾身,提升高雅的自我素养;“齐家”即建立家庭的道德规范,形成高尚的生活作风;“治国”乃肩负振兴天下之重任,胸怀大志为国效劳。
固然,历史上涌现出了无数优秀家风的典范,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岳母刺字的故事广为称颂,曾国藩治家的秘籍代代相传,包含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或是勤劳友善,或是纯朴节俭,或是诚信感恩,或是吃苦耐劳,或是以德报怨,至今在美德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树立着见贤思齐的“风向标”,传递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
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看来,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同小树的成长离不开肥沃的土壤,如果土壤优良,环境适宜,则会拔节吐翠,长成浓密的参天大树;反之则会过早地枯黄。
人与树木的成长有着异曲同工支持,当前“道德焦虑症”“功利盛行风”都在不同程度地侵蚀着一代青少年的心灵,“拼爹”“拼妈”成为攀比乃至堕落的借口。
不良之风足以休矣,风清气正的家风才是民族振兴的“精神剂”,才是社会文明的“营养源”,才能提升全民的道德素养和社会的文明指数。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征文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征文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征文(最新8篇)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征文,希望大家喜欢!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征文篇1古往今来,不论是达官贵族还是王侯将相,能世代相传经久不衰的家族,必是有严格的家风家训之家。
自古以,老祖宗教导我们“百善孝为先”。
忠孝传家、勤俭持家、尊老爱幼、明事知礼……这些,是家风家训的永恒主题,家风家训一直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好的家风家训,让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给儿女们无穷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家风就是所有的父母在自己家里随时随地用言传身教所传递出来的一份信念。
如何言传声教呢?孝敬长辈,爷爷奶奶家离我们较远,但逢年过节及爷爷奶奶生日爸爸妈妈总会专程带礼物回家陪他们,最近爷爷身体不适住院,爸爸很忙,是妈妈一个人照顾我们全家老小,每天接送我和弟弟上下学,还要陪侍爷爷输液、送饭。
爷爷奶奶很过意不去,说太辛苦妈妈啦,爸爸工作很忙,但进门就会做家务,很体贴妈妈,但妈妈从不说累,总是笑眯眯的,她是我们家的福星,也是我和弟弟最好的榜样。
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还要求我做到起居有节,守时守信,做一个对自己有担当的人;公众场合吃饭要用公筷,在家吃饭要小声交谈,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零用钱自己保管,平常做家务有奖,但是妈妈要求零用钱不能乱花,要做到勤俭节约从小事做起。
不论在哪儿,遇到长辈先问好,遇事请求时,要谦恭有礼。
家训是什么?家训是老祖宗给我们留的规矩,我们能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黎明即起,庭堂内外打扫整洁;到了黄昏查看门户。
一粥一饭,当想着来之不易;凡事先要准备,像没到下雨的时候,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临时抱佛脚」,像到了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生活上必须节约,聚会在一起吃饭切勿留连忘返。
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

涵养与弘扬新时代优良家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
不论时代如何变化,家庭之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均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效用。
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是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重要前提。
家风建设,是为“家之本在身”。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是一个家庭所形成、体现的风尚风貌。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风与个人成长乃至家庭兴衰紧密相连。
好的家风,蕴含着满满的正能量,促使个人健康成长、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促进家道兴盛。
家风既作用于个人和家庭,又能持续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
当千万家庭的家风汇聚融合在一起,就能“积小流以成江海”,使其内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蔚然成风。
“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说的即是此理。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着重家风的深厚文化传统。
在中国古代,凡是注重修身齐家、训导子孙者,无不追求涵养优良的家风,并习惯于将其精神融贯于成文家训,以期达到“一时之语,可以守之百世”的良好效果。
如,周公旦作《诫伯禽书》,告诫儿子伯禽要恪守六种谦德,“毋以鲁国骄士”;包拯治家如执法,特立家训碑,严令后世子孙禁犯赃滥,否则就得承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的惩罚;司马光作《训俭示康》,教导儿子要以俭素为美,牢记“以俭立名,以侈自败二这些家训家规,重心皆在于为子孙后代立规矩、树精神。
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为新时代我们涵养和弘扬优良家风提供了支撑。
对于家风建设,老一辈革命家同样高度重视,推动了红色家风的形成与发展。
革命前辈们塑造的红色家风,是对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坚持和延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城乡家庭的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新变化。
新时代的家风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基本内容,也要传承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等传统家庭美德。
读书好家风

读书好家风读书是一种良好的家风,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还能够影响到整个家庭的氛围与价值观。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知识与智慧,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自身的素养和修养。
下面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读书好家风的重要性。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而读书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知识与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见识。
无论是历史、文学、科学还是艺术等领域,通过读书我们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认识自己。
读书可以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一种思维活动,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我们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阅读需要我们理解、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这些能力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重要。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拓展我们的思维方式,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我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维能力,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复杂的问题,做出明智的决策。
读书可以塑造我们的人格与价值观。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这些故事中的人物会影响到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塑造我们的人格与价值观。
通过读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各种各样的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念,从而反思自己的人生定位和价值取向。
优秀的书籍会给我们带来正能量,激励我们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在思想上得到升华,不断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读书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会与书中的人物产生共鸣,体验到各种各样的情感。
读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喜怒哀乐,体验到人生的各种情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增进与他人的共鸣,提高我们的情商与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读书也是一种享受,可以带给我们愉悦和乐趣,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安慰。
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五篇

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五篇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1我的理解是:家风就是每一个家庭把原来他们的好习惯、好思想一代一代往下传。
“尊敬长辈、对人有礼貌”的思想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给我说过。
所以,我见了长辈和老师,都会有礼貌的问声好;坐公交车的时候,也会向司机叔叔、阿姨问好;就是和妈妈在路边买菜买水果后,也会和小贩叔叔或者阿姨说声再见。
更不要说在家里了,我有好吃的也会忍着肚子里的馋虫,先让爸爸妈妈吃。
当然,爸爸妈妈很少舍得吃我的好吃的。
在我的家里,妈妈经常通过给我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一些做人的道理。
比如“做人要诚实。
”记得妈妈给我讲过一个“贝贝熊丛书”里的《实话实说》: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不小心打坏了家里的台灯,还向妈妈撒了谎,最后他们认识到错误。
讲完这个故事,妈妈就对我说,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包括小朋友,做了错事及时承认并努力弥补和纠正,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不能撒谎。
如果撒谎,别人对你的信任就会像故事里面的花瓶一样,被打碎了,就很难粘起来了。
爸爸妈妈还经常给我说,和别的小朋友相处,要大度,不要斤斤计较,能让别人的就让别人,吃点亏不是坏事。
可是我做的并不好,我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有时候爱和小朋友较真。
有一次,班里有个同学,课间玩耍的时候故意把我挤到桌子角上,把我疼坏了,我一生气,又把他挤到了别的桌角上。
就这样,我们发生了争执,不欢而散。
回到家后,我把这件事情给爸爸妈妈说了,妈妈说:“小朋友闹着玩,你不必当真。
这样的事情发生了,你笑笑走开就算了,不要斤斤计较,大度一点。
有句话叫做‘吃亏是福’。
”我以后要注意,和小朋友相处的时候,努力做到不斤斤计较,和同学们和睦相处。
“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吃亏是福、谦虚礼让”这些都是好的家风。
我想,我们的社会就像一片大森林,每个家庭就像里面的一棵棵树,好家风就是给这些树浇水、施肥、送来阳光,慢慢的这些树就会变得很旺盛。
如果每棵树都茁长成长,那整片森林一定会变得更美好!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主题征文2最近,电视上举办的一个节目搞得不错,值得称赞。
涵养良好家风家教的改进措施

涵养良好家风家教的改进措施在当今社会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涵养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良好的家风家教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积极向上的下一代,对于家庭的和谐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要实现良好的家风家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为了更好地改进家庭教育,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父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深远。
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向上,言行一致。
他们要注重自身修养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以充分展示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榜样。
只有父母自己做到了,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在家庭中,应该营造出和谐、宽松、温暖的氛围。
家长应该多陪伴孩子,给予他们关心和爱护,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思想。
同时,要注意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在家庭教育中,应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让孩子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正面影响。
此外,还可以通过家庭作业、家庭活动等形式,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重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孩子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加强与学校的合作。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的合作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家长要积极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和问题,并与老师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流。
同时,家长也要参与学校的家长会和亲子活动,与学校共同关心和教育孩子,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涵养良好的家风家教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和改进的问题。
通过父母的榜样、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多样化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及与学校的合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培养出德才兼备、积极向上的下一代。
这样的努力不仅对于家庭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也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

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良好家风影响着人的一生,为大家提供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一起来看看吧!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自己写一写!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家风是家庭的传统和风尚,良好家风是殷实的家底,也是无形的财富。
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优良的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也筑牢个人发展的基础。
无论时代如何变幻,家风中所蕴含的精神财富不会变化,是个人成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关键一环,传承家风既是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涵养家风,塑造优良品性人格。
古往今来,但凡名家大族,必定注重家庭、注重家风、注重家教。
从钱氏家族注重治家,让钱氏一家代代人才辈出,到曾国藩严于家训,让其家族长久兴盛;从焦裕禄“不能搞特殊”的焦门家风,到杨善洲对家人的“苛刻”教育……他们留下了历久弥新的夹缝故事,更通过家风教化为子孙后代树立了价值本色。
家风是人格的镜子,应当践行规范规矩,强调道德修养,推崇忠孝节义、尊尚礼义廉耻,以好家风带动好门风。
涵养家风,筑牢反腐倡廉防线。
廉洁自己关键靠自我思想认识,需要良好家风的传承与涵养。
当下,一些领导干部自我要求不求,家风不正,把权力家族化,深陷家庭沦陷式腐败当中。
正如苏荣将家变成了权钱交易的场所,对家人管教不严,全家老小参与腐败,严重损害了党和人员群众的权益。
而李先念同志主管国家经济工作多年,制定一条铁律,严谨子女经商,再其严格要求下,子女们都严格执行,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良好家风旨在传承美德,遵守法规,党员干部严于律己,教导家人严格自律,树立榜样,从而引导风清气正,家族和睦。
故此,我们应注重家风传承,传承美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助力良好社会风气。
涵养家风,激发社会发展能量。
良好家风不仅是一家之言,更是全社会,乃至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是民族精神的内核,更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风故事,是祖先留给后人的希望与嘱咐,蕴含着人性的情操与品格。
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

申论范文欣赏:涵养新时代的家风1500字在新时代,家庭的作用愈发显著,家风的涵养也变得尤为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基石,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而家风则是家庭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核心体现。
在涵养新时代的家风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家庭和谐、孝顺父母、尊重长辈、严守道德底线的良好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首先,要构建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中的成员应相互尊重、关心和理解。
在沟通中坚持以和为贵,不以冷漠和冲突相处。
家庭是每个人梦想的归宿,应该是一个温暖的港湾。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庭应该给予关怀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家人的支持和温暖。
而家长也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
只有在和谐和平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形成良好的家风。
其次,要培养孝顺父母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传统美德和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信息社会中,家庭关系不再像过去那样牢固,孩子们往往远离他们的父母。
因此,我们应当特别重视培养孝顺父母的观念。
父母养育我们,给予我们深深的爱和无私的关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孝敬父母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时刻想起父母的辛劳和付出,并用自己的努力回报他们,让他们过上幸福的晚年。
再次,要尊重长辈并学会关心他们。
在家庭中,长辈代表着经验和智慧。
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
尊重长辈不仅是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
对于家庭中的老人,我们还应该常常关心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心理需求。
陪伴是最好的关怀,我们可以和他们一起聊天、散步,分享彼此的快乐和烦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让长辈感受到尊重和关心,让家风更加浓厚。
最后,要严守道德底线,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新时代中,我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因此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来引导我们的行为。
家庭是道德建设的第一课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要尊重他人、诚实守信、拒绝不良的诱惑,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在涵养新时代的家风中,家庭成员应相互监督和激励,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道德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涵养家风|涵养新时代的好家风
我们家有一个很大的书房,红木做的书架上摆满了书,被母亲分类成不同类别以便翻阅,就像一个小型图书馆。
从记事起,我的家
里就到处都是书,而我的家人也总在看书。
母亲是个极喜欢阅读的人,小说、诗歌、散文,什么都看。
我识字开始,她就拿着书一句一句教我背诵唐诗宋词,我仰着头抑扬顿挫,从汉乐府背到清朝的词,从春季的“可爱深红爱浅红”背到寒
冬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稍微长大一些,有一次和母亲
一起去拜访她从前的老师,她们谈话之余,我的目光被桌子边上的
一本老舍的《骆驼祥子》吸引了,临走的时候我凑在妈妈耳朵上悄
悄问她:“为什么老师要看骆驼的样子呀?”老师抽出那本书递给我,笑眯眯地说:“小姑娘,好好看看你的‘骆驼的样子’吧!”
我接过书定睛一看,原来我把《骆驼祥子》看错了,我不好意思地
笑了。
老师却转头对妈妈说:“你女儿兴趣不错,现在喜欢看书的
孩子不多啦!”我又腼腆地笑笑,但心里却暗暗高兴。
在我童年的时候,小朋友都喜欢游戏和电视,我却在一行行文字里找到了属于我自己的快乐,那是一种真实纯粹的快乐,不同于一
时的新鲜感刺激,却在点点滴滴里积累起来,越长大我越懂得:那
些读过的书,都以另一种方式帮助我在成长。
几乎小学所有需要默
写的古诗词,我以前都背过,所有选入课文的作者,我都读过他们
的作品,当老师问起的时候,我能流利地说出他们的风格以及艺术
特色。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开始看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以及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字典一般厚度的好几本,通通读完了。
小说为
我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不同于诗歌带给我的意境和历史背景学习,小说阅读让我通过纸张,了解到每个时代,各个阶层的故事。
我为
莫言《红高粱》记述的高密东北乡的抗日故事震撼,被余华《活着》里福贵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最后的静好岁月感动,我钦佩拿破仑的
天才军事才能,也从包法利夫人身上看见了欲望带给人类的痛苦。
我因为一些事情和同学发生了不愉快,回家以后我就开始抱怨那个同学的缺点。
母亲听后,没有责问批评我,只是在桌子上留下一
本《傲慢与偏见》和字条希望我读完。
我翻阅着,看着书中各种事
件的发生,伊丽莎白对达西先生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从原来的鄙
视转为满心的钦佩和感激。
我渐渐明白母亲让我看这本书的意义,
每个人都可能对别人产生误会,但是要慢慢相处,发现他人的优点。
阅读成了我们默契的交流,要是哪一天书桌上放了篇短文讲心平气和与人相处,我就知道也许我最近脾气不够好,对父母产生了伤害,而我看见有新立意的文章也会分享给他们看,聊一聊传统与现
代如何交织才会更好。
和父母一起阅读的方式像双纤细温柔的手,
轻轻提醒我改正缺点,而我也偶尔用美文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和爱。
我阅读中的家风,既是一辈子对未知知识的渴求,也是用沟通理解
铸成的承诺。
十分庆幸我拥有这样美好的习惯和寄托,我愿意一生
坚守。
(汪陈琪)
请本版稿件作者与编辑联系,以便支付稿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