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7.1 数的世界丨苏教版 (共17张PPT)
合集下载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的世界1课件

4
学以致用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 16
5 65
我是这样想的。
原式可以改为:
6 1 1 6 5 65
提示:可以通过在原 式中添加乘1变成分 配律的标准形式。
学以致用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 16 5 65
解:原式= 6 1 1 6
5
65
= 6 (1 1 )
5
6
= 65
典题精讲
1.
35:25
看了这个式子,你可以向大 家介绍哪些知识?
知识汇集: 1. 读作:三十五比二十五 2. :是比号
3. 比的前项是35,比的后项是25
4.可化简成7:5,比值是 1 2
5. ……
5
典题精讲
2.分数乘法:5 1 解题思路:12 5
根据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5 1 51 12 5 12 5
而达标率是达标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学以致用
2.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
标准》( 儿童组 )的有120人。未达标人数与达
标人数的比是多少?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呢?
解: 160-120=40( 人 )
40 :120=1 : 3
用百分数表示。
120 160=0.75=75%
答:未达标人数与达标人数的比是1:3。 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75%。
学以致用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 3平方米,底边长是 2 米,
高多少米?
8
5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确保单位一致。
三角形面积=底 高 2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底边
如果设三角形的高为x米,
那么可以列出方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PPT课件精选全文

1面涂色的个数 0
3
4
5 ……
27 64 125
8
8
8
12 2×12=24 3×12=36
6 4×6=24 9×6=54
45
棱平均分的份数 2
3
4
5 ……
小正方体个数
8
27 64 125
3面涂色的个数 8
8
8
8
2面涂色的个数 0×012=0 1×12=12 2×12=24 3×12=36
1面涂色的个数 0
36
棱平均分的份数 4 小正方体的个数 64 3面涂色的个数 2面涂色的个数 1面涂色的个数
37
棱平均分的份数 4
小正方体的个数 64
3面涂色的个数
8
2面涂色的个数
1面涂色的个数
38
棱平均分的份数 4
小正方体的个数 64
3面涂色的个数
8
2面涂色的个数 2×12=24
1面涂色的个数
39
棱平均分的份数 4
8
8
8
2面涂色的个数 0×12=0 1×12=12 2×12=24 3×12=36
1面涂色的个数 0
6 4×6=24 9×6=54
49
1×1
2×2
39×个3
每个面有 (n-2)×(n-2)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每条棱被平均分成n份 50
每个面有 (n-2)2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6个面有 (n-2) 2×6 个 1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17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8
19
20
21
22
23
棱平均分的份数 2 小正方体的个数 8 3面涂色的个数 8 2面涂色的个数 0 1面涂色的个数 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节数的世界丨苏教版

五、课堂总结
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 获,还存在什么问题?
东湖塘小学食堂五、六月份用煤量的比是 7︰8 ,五月用煤 吨。六月用煤多少吨?
答:六月用煤 吨。
四、回顾并整理有关百分数的知识
1.读出下面的百分数,并说出它的含义。 (1)201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
比2010年增长17.9%。 (2)2011年,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1730多
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分数乘法的意义与计 算法则,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计算法则, 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直接写出得数。
计算下面各题。
计算下面各题,怎样简便怎样算。
4.李叔叔骑自行车 分钟行了 千米。
(1)他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行Fra bibliotek千米需要多少分钟?
(2)他20分钟能行多少千米?行20千米需要多少分钟?
(1)马莉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2)2012年1月,她把结余的15000元存入银
行,定期五年,年利率是5.50%。到期 后应得利息多少元
14.(1) 张大伯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150公 顷,其中20%种果树,剩下的种松树。 种松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2)张大伯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其中20% 种果树,其余的120公顷全部种松树。 他家承包的荒山总面积是多少公顷?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 1节数的世界丨苏教版
2020/8/25
一、回顾并整理整体框架
我们已经学完了第十一册的内容,这节课 我们进行整理和复习。
分数 。
百分数 。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 容是“数的世界”。
看到这个课题
,你会想到什
么?
比 。
你能在小组里说说 你对这些数的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1节 数的世界丨苏教版(秋)(共22张PPT)

直接写出得数。
6×
7
2
=
7 93
15 × 4 = 1 2 5
11 ÷
1
22 =
12
24
3
+
1
5 =
424
5÷
5
3 =
8 12 2
1-1 = 1 3 4 12
1 ÷ 1 =1 4 22
3×
5
1
=
10 6 4
计算下面各题。
5×
9
=
3
12 20 16
1÷ 2 = 3 4 38
12 × 14 = 8 7 15 5
1÷ 8 = 25(分钟) 25 8
(2)他20分钟能行多少千米?行20千米需要多少分钟?
8 × 20 = 32(千米)
25
5
25× 20 =125(分钟)
8
2
三、回顾并整理有关比的知识
刚才大家说出了一些比,同学们再想一 想,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比的知识呢?
比的意义、性质,比、除法 与分数的关系,求比值与化 简比,按比值分配问题等。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30日星期一2021/8/302021/8/302021/8/30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302021/8/302021/8/308/30/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302021/8/30August 30,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302021/8/302021/8/302021/8/30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数的世界(1)》PPT1

知识要点
具体内容
意义:两个数的相除又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与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数的世界(一)知识回顾 预习导学表3
知识模块 知识要点 百分数的意义 具体内容
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 百分数化小数:去掉%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百分数的读写 百分数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数的世界(一)知识回顾 预习导学表3
知识模块 知识要点 百分数的意义 具体内容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也叫百分率或百分 比 写法: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来表示 读法:先读百分号,读成“百分之”再读(分子)
百分数的读写 百分数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数的世界(一)知识回顾 预习导学表2
知识模块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认识比 比喻分数、除法的区别 求比值的方法 化简比的方法 四则混合 运算 运算性质
知识要点
具体内容
数的世界(一)知识回顾 预习导学表2
知识模块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认识比 比与分数、除法的区别 求比值的方法 化简比的方法 四则混合 运算 运算性质
苏教版
六年级 上册
整理和复习
数的世界(一)知识回顾 预习导学表1
知识模块 知识要点 具体内容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法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求倒数的方法 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分数除法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数的世界》

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根铁丝看作 单位“1”。由长度的1 是6米, 4 可求铁丝长度:6 1
4
PPT教学课件
学以致用
1.(1)一根铁丝长度的 4 是6米。这根铁丝长 多少米? ( 2 )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体,正 方体的棱长是多少米? 注意:正方体有12条
1
解:
1
等长的棱。
= 24(米) 6 4 24 ÷12 = 2(米) 答:这根铁丝长 24米;正方体的棱长2米。 =6 4
把一张课桌看作单位“1”。 如果设一张课桌为x元, 则一把椅子为 7 x元。 9 那么可以列出方程 7 9 x + x = 160 。PPTLeabharlann 学课件典题精讲解:
7 x + x = 160 9
7 ( 9 + 1 )x = 160 x = 90 16 x = 160 9
答:一把椅子70元,一张桌子90元。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解: (1)30%的含义:出油的质
量占大豆质量的30%。
(2)300 30% =270(千克) 0.3 =300 答: 300千克这样的大豆,可榨油270千克。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2.一把椅子的价钱是一张课桌的 7 9 ,已 知一把椅子和一张课桌共160元,一把 解题思路: 椅子和一张课桌各多少元?
相等
b (a≠0) a
= b:a(a≠0)
PPT教学课件
探究新知
六年级学生进行1分钟跳绳测试,六(1) 班40人,合格38人,六(1)班跳绳合格率 是多少? 知识汇集:
看到这题,你可以向同 学介绍哪些知识?
1. 百分数 2. 百分数的表示方法 3. 怎样求百分数 4. 小数 5.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数的世界》

20
20
学以致用
PPT教学课件
2.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7 7 解:144 男职工少 144 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1 )
7 20 ,比
20 20 13 7 144 ( ) 20 20 6 提示:分数乘除法的 144 计算方法。 20
答:缝纫机厂共有职工480人。
480 (人)
学以致用
1 3. 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 3 后,又卖出
PPT教学课件
5 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 25 千克,求鱼 卖鱼的过程中,鱼 筐重不变。 筐多少千克? 我是这样想的。 卖出的鱼:43-25=18(千克)
18千克中包括先卖出的 1 和后卖出的5千克 。 3
先卖出的可列式:18-5=13(千克) 把这筐鱼看作单位1,根据先卖出的是
16 15
提示:把晴天分 成15份,雨天和 阴天占16份
2 2 3 5
答:这个月晴天有15天。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2.某小学原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 中20%是科技书,本学期又买进一批科技书, 现在科技书占两种书总数的30%,现在学校 有多少本科技书?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科技书数量变了,导致书的总数 量变了,但文艺书数量没变,抓住不变量。 文艺书可列式:630×(1-20%) 再通过文艺书的数量,得出现在书的总量, 最后求出现在科技书总本数。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解答: 630×(1-20%)
=630×80% =504(本) 504÷(1-30%) 注意:单位1 =504÷70% 的变化 =720(本) 720-504=216(本) 答:现在学校有216本科技书。
PPT教学课件
20
学以致用
PPT教学课件
2.缝纫机厂女职工占全厂职工人数的 7 7 解:144 男职工少 144 人,缝纫机厂共有职工多少人? (1 )
7 20 ,比
20 20 13 7 144 ( ) 20 20 6 提示:分数乘除法的 144 计算方法。 20
答:缝纫机厂共有职工480人。
480 (人)
学以致用
1 3. 一筐鱼连筐重43千克,卖出 3 后,又卖出
PPT教学课件
5 千克,这时筐里的鱼连筐重 25 千克,求鱼 卖鱼的过程中,鱼 筐重不变。 筐多少千克? 我是这样想的。 卖出的鱼:43-25=18(千克)
18千克中包括先卖出的 1 和后卖出的5千克 。 3
先卖出的可列式:18-5=13(千克) 把这筐鱼看作单位1,根据先卖出的是
16 15
提示:把晴天分 成15份,雨天和 阴天占16份
2 2 3 5
答:这个月晴天有15天。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2.某小学原有科技书和文艺书共630本,其 中20%是科技书,本学期又买进一批科技书, 现在科技书占两种书总数的30%,现在学校 有多少本科技书?
解题思路:
由题意知:科技书数量变了,导致书的总数 量变了,但文艺书数量没变,抓住不变量。 文艺书可列式:630×(1-20%) 再通过文艺书的数量,得出现在书的总量, 最后求出现在科技书总本数。
PPT教学课件
典题精讲
解答: 630×(1-20%)
=630×80% =504(本) 504÷(1-30%) 注意:单位1 =504÷70% 的变化 =720(本) 720-504=216(本) 答:现在学校有216本科技书。
PPT教学课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7.1 数的世界课件

75÷250×100%= 30% 15÷250×100%= 6% 答:死海海水的含盐率是30%;东海海 水的含盐率是6%。
当堂检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 人月工资收入超过3500元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马莉每月工资4200元,超过的部分按 3% 缴纳个人所 得税。(教材P113练习题第12题) (1) 马莉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200-3500)×3% =700×3% =21(元)
当堂检测
3.பைடு நூலகம்
食堂运来
2 3
吨煤,用去
1 4
吨后,又用去余下的
1 3
。
又用去多少吨?(教材P114练习题第15题)
( 23
-
14)
1 3
5 36
(吨)
答:又用去
5 36
吨。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 5
千米。(教材
P113练习题第8题)
(1)他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行 1 千米需要多少
分钟?
2 5
5 4
8(千米)
25
5 4
2 5
25(分)
8
答:他平均每分钟行
8 千米,行 25
1
千米需要
25 8
分钟。
随堂小练
2.
李叔叔骑自行车
5 4
分钟行了
2 5
千米。(教材
P113练习题第8题)
(2)他20分钟能行多少千米?行20千米需要多少
8 +
8
2(吨)
5
答:五月用煤 7 吨,六月用煤 2 吨。
当堂检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个 人月工资收入超过3500元的部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马莉每月工资4200元,超过的部分按 3% 缴纳个人所 得税。(教材P113练习题第12题) (1) 马莉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4200-3500)×3% =700×3% =21(元)
当堂检测
3.பைடு நூலகம்
食堂运来
2 3
吨煤,用去
1 4
吨后,又用去余下的
1 3
。
又用去多少吨?(教材P114练习题第15题)
( 23
-
14)
1 3
5 36
(吨)
答:又用去
5 36
吨。
课堂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2 5
千米。(教材
P113练习题第8题)
(1)他平均每分钟行多少千米?行 1 千米需要多少
分钟?
2 5
5 4
8(千米)
25
5 4
2 5
25(分)
8
答:他平均每分钟行
8 千米,行 25
1
千米需要
25 8
分钟。
随堂小练
2.
李叔叔骑自行车
5 4
分钟行了
2 5
千米。(教材
P113练习题第8题)
(2)他20分钟能行多少千米?行20千米需要多少
8 +
8
2(吨)
5
答:五月用煤 7 吨,六月用煤 2 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少先队员收集植物标本和昆虫标本共60件,
植物标本的件数是昆虫标本的 1 。两种标本各
2
收集了多少件?
智力冲浪
操场上有一群学生在玩游戏,其中男生人 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后来又从教室里出 来6名女同学加入,此时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 的比是5:4,求原来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智力冲浪 操场上有一群学生在玩游戏,其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
六(1)班男生是女生的60%
3 =(3 ):( 5 )= (60 )% 5
分数应用题
百分数应用题
比应用题
一个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 的60%,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1.想一想:“男生是女生的60%” 这句话可以怎么 理解?
2.做一做:用你喜欢的方法把这道题解出来。
3.说一说:和小组成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一、比、百分数和分数乘除法整理与复习 二、 比和分数、百分数简单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 三、稍复杂的比和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整理与复习
这是六(1)班男女生人数图, 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信息?
男生
女生
1.仔细观察,自主思考:从图中你能想到什么信息?
2.小组交流:用你学过的知识说一说图中数量之间的 关系。
4
3
下的钱相等,王华和黎明原来各带了多 少钱?
3 4
王华:
共91人
黎明: 2 3
根据分数和比的关系,可以把分数转化成比, 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灵活运用分数和比的 转化,可降低解题难度,提高正确率。
检测反馈
1.动物园有一头大象和一头小象,小象每天需要 1
的食物是大象的 3,比大象少240千克。这两头 象每天各需要食物多少千克?
一个班男生是女生的60%。全班人数恰 好在45到55之间,猜猜看全班有多少人? 男女生各多少人?
男生
女生
五(2)班男女生共48人,其中男生的 2 3
恰好和女生的40%相等,男女生各多少人?
2 3 男生: 女生:
40%
共48人
一次春游,王华和黎明共带了91元,王华用去了
所带钱的 3, 黎明用去了所带钱的 2 ,两人剩
3.全班交流。
男生(3 )份
女生(5 )份 总数(8 )份 相差(2 )份男生与女生的比是3:5
3
1.男生是女生的(650%)
23..女男生生是是男 总生 人数的的((35 83
) )
45..女男生生是比总 女人 生数少的((285))
5
6.女生比男生多( 2 )
3
六(1)班男生是女生的 3
5 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5
比是3:2,后来又从教室里出来6名女同学加入,此时男生人
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5:4,求原来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男生人数不变 (单位“1)
女生人数占男生的几分之几
解:设原来男生有x人。
原来
现在
2
4
3
5
加入6名女生
4x- 2 x =6
53
x =45
2
3
x
=30
答:原来男生有45人,女生有30人。
数学的学习是从厚到薄,又从薄到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