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语言与文化大纲

合集下载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2008)研究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2008)研究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2008)研究2008年,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颁布了一部高中汉语教学新大纲,即2008年版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本文称《新大纲》)。

通过对《新大纲》的分类标准和大纲类型的分析,我们认为该大纲属于教学等级大纲,功能型大纲,而不是结构型大纲。

因此,本文对语言要素的分析是我们根据《新大纲》中零星出现的表述所做的归纳和推理。

分析结果显示,《新大纲》存在着过于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交流沟通能力,以致对语言的具体要素关注不足的问题,如对语音的学习重视不足,忽视最基本的汉字书写,也忽略了对汉语语法形式的关注;在大纲的具体内容上存在着前后不一致的问题。

这些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但《新大纲》作为国别化的大纲,也有着它的特色,如词汇方面的国别化、将使用“标点符号”视为学习目标等。

标签:泰国汉语教学教学大纲教学设计自从2004年中国国家汉办向泰国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以来,泰国的汉语教学在这几年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级各类的学校几乎都开设了汉语课程。

现在的第二外语教学(除英语外)中,汉语已经处于第一重要的位置了。

顺应形势的变化,泰国基础教育委员会在2008年正式颁布了国家级的高中汉语教学大纲,这是一部在旧大纲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的相对完善的大纲,我们简称《新大纲》。

对《新大纲》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准确理解泰国汉语教学发展的思想脉络,准确把握泰国汉语教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极大地促进泰国高中汉语教育的发展。

首先,我们对《新大纲》进行分析研究,将为各教育机构理解《新大纲》提供一定的指导,进一步促进汉语教学在泰国的发展。

其次,对《新大纲》进行分析研究,能够减少中国对泰汉语教师的教学适应阵痛期,能够让他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将为中泰汉语教学的互相借鉴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另外,对《新大纲》进行分析,对编写真正适合泰国学习者的汉语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新大纲》的类型李杨(1996)提出,大纲的分类“共有三类,即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词汇、汉字、语法、功能、文化等级大纲(以下简称‘水平等级大纲’),汉语教学水平等级标准与词汇语法……等级大纲(简称‘教学等级大纲’)和汉语教学课程大纲(简称‘课程大纲’)……我们通常说的教学大纲都是指课程大纲,即第三类。

泰国语言文学

泰国语言文学

第五章文学艺术第一节语言文学一、泰国语言泰语旧称暹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中国的壮语和傣语属相同的语族。

作为泰民族使用的语言,泰语是泰王国法定的唯一官方语言,全国85%以上的人口使用泰语。

根据泰族人的分布地区和语言,又分为中部泰人、东北泰人、北部泰人和南部泰人。

中部泰人是典型的泰人。

中部泰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程度都较其他地区的泰族人要高。

中部泰语即曼谷话是泰国通用的标准泰语。

东北泰人又称“东北人”。

“东北人”的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与老挝寮人相近,官方场合使用泰文,民间通用“东北话”寮语。

北部泰人又称“泰阮”,历史上曾经使用与中国傣族相同的语言,现官方场合使用泰文,民间仍然使用兰那方言。

清迈是北部泰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北部泰人也称“清迈人”,方言为“清迈话”。

南部泰人主要指春蓬府以南的泰人,是历史上当地泰人和孟人、马来人以及北部、东北部移民融合形成的泰族人。

官方场合使用泰文,民间使用当地语言。

泰语拥有庞大的词汇系统。

自兰甘亨国王创立泰语文字之后,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广泛吸收了邻近的高棉、孟等民族的词汇,再加上佛教传入,巴利语和梵语词汇被吸收,泰语的词汇量大为增加。

进入近代社会后,泰语在保持本民族语言特点的前提下,以巴利语和梵语的词根为基础,创造了大量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词汇,以适应现代社会交往的需要。

而一些常用的英语、汉语等语言的词汇也为泰语吸收,以泰文形式拼读,称为“外来语”(或称“音译词”)。

西方语言词汇的增加对泰语语音及句子的结构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多音字词不断增加,加之泰国人习惯以泰文拼读英语等外来语,造成许多发音古怪的词汇,使人们在学习文化知识和人际交往中难以理解。

为此,泰国政府要求新闻传媒界正确使用泰语,要求国民讲纯正的泰语,以净化泰国的语言环境。

(一)泰文的创立和早期泰语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泰文文献是13世纪的兰甘亨碑文,现存于国立博物馆。

据泰国出土的素可泰石碑记载,泰文是素可泰王朝兰甘亨国王1283年在孟文和高棉文的基础上创造的,即对高棉文与孟文进行了改造,并且增删了一些辅音字母和元音符号,使之更加适合泰语的发音特点,从而创立了泰语文字。

《泰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doc

《泰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doc

《泰国社会与文化》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泰国社会与文化课程类另土专业主干课教学学时:32课时课程学分:1学分先行课程:适用专业:应用泰国语专业参考教材:1.《泰国社会与文化》广东省出版社2006年01月(主编:林秀梅)2.《微笑的国度——泰国风情之旅》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01月(主编: 叶同)一、课程性质《泰国社会与文化》是应用泰国语专业的必修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泰国历史、文化、语言的教授,让学生从泰国地理位置、泰国历史、泰国民族、泰国华侨、泰语基础语言、泰语与泰民族、泰国民俗、泰国人的娱乐与饮食等方面认知泰国,了解泰国与中国在历史、文化、语言上的联系和泰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地位,从而使对中泰经济文化有更深学习愿望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本课以较独特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段里师生互动,拓展教学,给学生以大量的学习和思索空间。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泰国人文、地理、政治、经济、外交、科教等方面的现状;了解泰国简史、佛教;了解泰语背景知识框架(二)职业技能目标:在了解泰国社会文化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的知识和能力。

(三)素质养成耳标:树立学生的全球观、地域历史、文化发展观,从而拓展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如不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靠或无具体要求,则不填此项)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学时第一部分理论:泰国概况,包括泰国的地理位、国家简介、行政区划分和气候四个方面的讲解。

2第二部分理论:泰国历史,泰国四个重要年代以及各朝代国王和重要事件的讲解。

4第三部分理论:泰国的政治,包括泰国的政治制度、政治体制的特殊性、泰国今朝的政局变动和泰国街头政治的详细讲解4第四部分理论:泰国经济,主要讲解泰国基本经济状况,2主要的经济支柱第五部分理论:泰国民俗,包括风俗习惯、泰国的节庆、泰国人的文化、娱乐与饮食、泰国的禁忌和泰国的旅游六个部分来讲解20合计32三、教学内容要点:第一部分泰国概况教学学时数:2一、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泰国的地理位置,国家名称的由来,泰国国旗、国徽、国庆、国花、国歌等国家概况,泰国人曰情况,行政区的划分以及泰国的气候情况。

最新泰语学习精品资料泰国礼仪及简介

最新泰语学习精品资料泰国礼仪及简介

泰国习俗礼仪泰国华裔泰人有300多万,佛教为国教。

泰国人的待人接物,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朋友相见,双手合十、互致问候。

晚辈向长辈行礼时,双手合十举过前额,长辈也要合十回礼。

年纪大或地位高的人还礼时,双手不必高过前胸。

行合十礼时。

双手举得越高,表示尊重程度越高。

泰国人也行跪拜礼,但要在特定场合,平民、贵官在拜见国王和国王近亲的时候行跪拜礼。

国王拜见高僧的时候要下跪。

儿子出家为僧,父母也跪拜在地。

把东西扔给别人是不礼貌行为。

从坐着的人们面前走过时,要略微躬身,表示礼貌。

泰国人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颅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认为是极大的侮辱。

如果用手打了小孩的头,认为小孩一定会生病;睡觉忌讳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

忌讳用红笔签名,因为人死后是用红笔把姓氏写在棺材上。

脚被认为是低下的,忌把脚伸到别人跟前,也不能把东西踢给别人,不然都是失礼。

忌讳用脚踢门,否则会受到人们指责。

就坐时,最忌讳翘腿。

把鞋底对着别人,被认为是把别人踩在脚底下,是一种侮辱性的举止;妇女就坐时,双腿要靠拢,否则会被认为没有教养。

当着泰国人的面,不要踩门槛,他们认为门槛下住着神灵。

在泰国,男女仍然遵守授受不亲的戒律,所以男女不能过于亲近。

喜欢红色、黄色,忌讳褐色。

习惯用颜色表示星期。

如红色是星期日,紫红色为星期六,淡蓝色为星期五,橙色是星期四,绿色为星期三,粉红色是星期二,黄色是星期一。

泰国注意禁忌请勿诋毁皇室:泰国人对皇室相当尊敬,因此到访的旅客也应该谨慎展现对国王皇后以及皇室成员的尊敬。

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当拜访宗教地点时,进入供奉有佛像的寺庙之前请脱鞋,脱帽,当内有宗教聚会时请不要进入:至于在服装上,衣着干净合宜,无袖衬衫和短上衣、短裙或是高于膝盖的短裙及热裤等皆不适宜。

此外,女性请勿触碰和尚,即使是轻微触碰也不行,如有需要将东西转交和尚,要先交给其他在场男性再由他转交给和尚。

另外每尊佛像无论大或小,损坏与否,都被视为是神圣的礼物。

泰国文化-中文版

泰国文化-中文版
泰国民族与宗教简介
泰国位于中南半岛腹地,东部与柬埔寨毗邻, 东北部与老挝交界,西北部与缅甸为邻,南 部与马来西亚接壤,东南部临泰国湾,西南 部濒安达曼海。国土面积51.3万平方公里, 首都曼谷。据2003年7月统计,全国人口 6426万,其中主体民族约占75%,非主体民 族占25%左右;佛教为国教,全国95%的人 信仰佛教,其余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印 度教等。泰语为国语,英语为通用佛教的区别 大乘佛教流行于中国、日本、朝鲜和 中亚,小乘佛教则盛行于锡兰、马来 亚、柬埔寨及东南亚。泰国居民最初 所接受的是大乘派。 11至12世纪时,从锡兰(今斯里兰卡) 传来小乘派在湄南河流域开始流行, 13世纪统治泰国北部的速古台王朝。
泰国佛教两大派系
1. 2. 3. 4. 5.
泰国习气 爱热闹,爱坐仪式 敬富笑贫 偏好舶来品 喜斗赛、趋赌博 尚彩票
1. 2. 3. 4. 5. 6. 7. 8.
泰国等级观念 国王、王后及重要人员 总理、部长、名望官员 副部长、高级军官、大学校长、商业巨头 高层官员、教授、上层企业家、有名作家、高级医生。 政府一般官员、商人、法官、医生、知识分子。 政府低级官员、高中毕业生、小商人、技工、司机 职员、工厂企业或政府机关文职人员、木匠、工匠 临时工、劳工、农民、饲养员、小贩。
民族状况
泰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全国有30多个民族,其 中泰族约占40%,老族占35%,华人14%,马来族 3.5%,高棉族2%,此外还有苗、瑶、桂、汶、克 伦、掸等山地民族。 ⒈主体民族。泰国的主体民族主要由泰族和老族 组成,统称为泰人,旧称“暹罗人”,属汉藏语系 泰语民族,与中国的傣族、壮族族员相近,与古代 的百越人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泰人在全国都有分布,占全国人口的75%。 ⒉非主体民族。泰国有30多个少数民族,其中由于 华人在泰国有相当的人口比例(泰国是东南亚地区 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因此也被视为一个少数民族。

泰语语法概论教学大纲

泰语语法概论教学大纲

หน่วยกริยา กับหน่วย กรรม
หน่วย รวม
หน่วย หลัก กับ หน่วย ขยาย
หน่วย กริยา ช้อน
ระเบียบ คาใน ภาษาไ ทย
4、句法结构
句法 结构
主谓 结构 动宾 结构 联合 结构 偏正 结构 连谓 结构 泰语 语序
5、ประโยค
1语法单位语法单位语素短语句子2词的构造词的构造重叠词附加词复合词4句法结构句法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联合结构偏正结构结构泰语语序5句子句子句子成分简单句复合句包孕句陈述句否定句祈使句疑问句????????著的泰语法则这套语法基本上是把拉丁语英语巴利语梵语的语法规则套用到了泰文上对泰语得描写也仅限于书面语
๑. การเปรียบเทียบระบบไวยากรณ์ ไทยกับไวยากรณ์จน ี
ระบบ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เนื่องจากว่าภาษาไทยได้รับอิทธิพลจาก ภาษาต่างประเทศเป็นอันมาก อาทิเช่นภาษา บาลีสันสกฤต ภาษาเขมร ดังนั้น ก็มีวิธีการ สร้างคาที่ยืมจากภาษาดังกล่าว คือ สมาส สนธิ การแผลงอักษร การนี้เป็นจุดที่ แตกต่างจากภาษาจีน
๒.สานักศึกษา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
ต่อมาในสมัยทศวรรษที่ 1970 ดร.นววรรณ์ พันธุ เมธา ซึ่งเป็นนักภาษาศาสตร์ชาวไทยได้เขียนหนังสือที่ชื่อ ว่า《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ขึ้นมา หนังสือเล่มนี้ได้รบทัศนะ ั จากโครงสร้างไวยากรณ์และปริวรรคไวยากรณ์บ้าง และมี แนวคิดอันใหม่ ในแง่การแบ่งชนิดของคาและการวิเคราะห์ หน่วยประโยค แต่ก็ยังไม่เป็นระบบที่สมบูรณ์แบบ นอกจากนี้ ในสมัยนี้ ทฤษฎีไวยากรณ์ของต่างประเทศมี อิทธิพลต่อไวยากรณ์ไทยไม่น้อย และมีบทความทาง วิชาการที่เกี่ยวข้องบางบทลงพิมพ์ในวารสาร และมี นักภาษาศาสตร์บางคนเคยลองวิเคราะห์ภาษาไทยด้วย ทฤษฎีวากยสัมพันธ์ แต่ก็ไม่ประสบความสาเร็จได้ หนังสือทั้งสามเล่มดังกล่าวข้างต้น แค่ใช้การเรียนการสอน ในอุดมศึกษา สาหรับตาราของประถมและมัธยมก็ยังคงใช้ ไวยากรณ์แบบแผนเป็นหลักเหมือนกัน

泰语1教学大纲

泰语1教学大纲

泰语1教学大纲泰语1(二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泰语1(二外)课程英文名称:Thai Language 1 (2nd foreign language) 2.授课专业:3.学时/学分:68学时/4学分4.开课学期:第二学期5.面向对象:选修泰语的学生二、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专业任意选修课2.课程任务: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严格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泰语的语音音素、音节的拼读方法及各种辅音的声调拼读规律,为下一阶段的泰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了解对象国的语言文化背景,熟练掌握泰语的各种语音音素、音节的拼读方法及各种辅音的声调拼读规律。

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介绍本门课程情况,泰语语音简介,泰语中、高、低辅音读法及写法,泰语单、复合、特殊元音读法及写法和泰语中、高、低辅音声调拼读规律。

具体章节及学时安排如下:介绍本门课程情况(2学时)泰语语音简介(3学时)第一课中辅音和单元音(4学时)实践课1(3学时)实践课2(3学时)第二课单元音(二)和特殊元音(5学时)实践课3(3学时)实践课4(2学时)第三课中辅音声调(4学时)实践课5(3学时)实践课6(3学时)第四课高辅音、高辅音声调(4学时)实践课7(3学时)实践课8(2学时)第五课低辅音(一)低辅音声调(4学时)实践课9(2学时)实践课10(2学时)第六课低辅音(二)(4学时)实践课11(2学时)第七课复合元音(4学时)实践课12(2学时)实践课13(2学时)实践课14 考查(2学时)五、教学重点、难点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泰语的中、高、低辅音及元音字母的读法与写法、各种辅音的拼读规律;教学难点是各种辅音的拼读规律。

六、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教学时数为6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4学时,实践教学34学时。

(具体见附件二:教学时数分配表)七、教学方式本课程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并与学生自学相结合。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2008)研究——语言要素的分析和探讨

泰国高中汉语教学大纲(2008)研究——语言要素的分析和探讨
的 特 点 和 发 展 趋 势 , 并 极 大 地 促 进 泰 国 高 中 汉 语 教 育 的 纲和 课 程 大 纲 的 区 别 主 要 在 于 , 它 管 辖 同一 等 级 中 的 各 门 发 展 。首 先 ,我们 对 《 新 大 纲 》 进 行 分 析 研 究 , 将 为 各 课 程 ,对 整 个 教 学 活 动 ,从 教 材 编 写 、课 堂 教 学 到 训 练 测 教 育机 构 理解 《 新 大 纲 》 提 供 一 定 的 指 导 , 进 一 步 促 进 试 , 均 具 有 标 杆 与 制 约 作 用 。 ”按 照 这 个 分 类 标 准 ,泰 国 汉 语 教 学 在 泰 国 的 发 展 。 其 次 ,对 《 新 大 纲 》 进 行 分 析 的 《 新 大 纲 》 属 于第 二 类— — 教 学 等级 大 纲 。 研 究 ,能 够减 少 中 国对泰 汉语 教 师 的教 学适应 阵痛期 , 的互 相借 鉴提 供 一 定的参 考 依据 。另 外 ,对 《 新 大纲 》 以 结 构 主 义 语 言 学 为 理 论 背 景 形 成 的大 纲 一 般 可 称 为 能 够 让 他 们 的 教 学 更 具 有 针 对 性 , 也 将 为 中 泰 汉 语 教 学 “ 结构 型 大 纲 ” 。结 构 型大 纲 “ 主要 包 括 一 系列 语 法 项 目、 结 构 规则 ,并 且 依 照某 种 便 于 教学 的顺序 加 以罗 列 。通 常 , 但 语 法 项 目最 为 重 要 ” ( 唐 曙 霞 ,2 0 0 4 )。 以这 个 标准 为参
号”视 为学习目标等 。 关键词:泰 国汉语教 学 教学大纲 教学设计
自从 2 0 0 4 年 中 国 国 家 汉 办 向泰 国 派 出 汉 语 教 师 志 愿 和汉语 教学课程大纲 ( 简称 ‘ 课程 大纲 ’)……我们 通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国语言与文化》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本课为学校通识教育课程。

周学时:2,学分数:2。

本科以云南省建设成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为大背景,通过对泰国历史、文化、语言的教授,让学生从泰国地理位置、泰国历史、泰国民族、泰国华侨、泰语基础语言、泰语与泰民族、泰国民俗、泰国人的娱乐与饮食等方面认知泰国,了解泰国与中国在历史、文化、语言上的联系和泰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地位,从而使对中泰经济文化有更深学习愿望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专业领域知识,本课以较独特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学生语言学习与应用结合起来,以期在有限的教学时段里师生互动,拓展教学,给学生以大量的学习和思索空间。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讲授泰国国家的历史、文化、语言,一定的历史、现实背景下中泰两国的经济文化交往,旨在树立学生的全球观、地域历史、文化发展观,从而拓展视野,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交流的知识和能力,并结合认知自己的家园,激发国家精神和民族精神。

通过一定的常用语言学习,要求学生能透过语言,了解另一个国家的国民与民族,从而对进一步的深造学习作好准备。

教学方法:本课通过课堂讲授与基本语言学习,配合大量图片,培养学生对泰国的正确认识,对泰国历史、文化、社会的理性思考;本课的教学以中泰交流发展为主线,以泰国语言与文化学习为主要内容,采取教学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环节,利用一定的知识更多地观察现实、思考现实。

第一章泰国概况第一节泰国地理位置北纬5度35分至20度15分,东经97度30分至106度。

泰国总面积51,3115平方公里。

东南亚国家中列第三大国,仅次于印尼和缅甸。

全国的长度从北部清莱府至南部耶拉府约1620公里,最宽幅度从北碧府至乌汶府,宽约780公里。

泰国的海岸线总长2,669公里,位于东海岸的长度是1,804公里,位于安达曼海部分的长度是865公里。

泰国的北部和西部邻缅甸,北部和东北部邻老挝,东部界柬埔寨,南部接马来西亚。

泰国根据地理状况分为六部分:一、北部:山脉高原居多,位于清迈府的因陀隆山,海拔2,565米。

是全国最高的山。

二、中部:平原居多,有发源于北部的滨河、汪河、永河、澜河四条河流汇聚成的湄南河,为泰国第一大河。

在泰国境内全长1,110公里。

三、东北部:多高原,有一条连绵的山脉,与老挝有湄公河为界,主要的河流有:栖水、蒙水、宋堪河。

四、东部:位于东北部地区和泰海湾之间,有巴真河和挽巴功河,尖竹汶山脉横列期间,西、南邻泰海湾。

五、西部:高山和平原交错,大桂河和小桂河是主要的河流。

六、南部:地势为半岛,为马来半岛的一部分,因位于泰海湾和安达曼海湾之间,故沿海一带多岛屿,邻泰海湾一边的有苏梅岛、帕岩岛、红统岛;邻安达曼海湾的有普吉岛、禾鲁稻岛等,其中,普吉岛为泰国第一大岛。

第二节泰国历史泰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据历史学家的考证,目前生活在马来西亚的小黑人和沙盖人就是泰国原著始民族的后裔。

在泰族没建立素可泰王朝(1238年)之前,公元三世纪时,印度文化开始传入,六至十一世纪,孟族势力扩张到了今泰国一带地方,建立世界奇迹之一“吴哥窟”的高棉族,也曾占领了今泰国的部分土地,泰国目前最大的民族是泰族,据一般的史料记载,泰族源于中国的南部,与中国汉藏语系壮傣语族(壮侗或侗傣语族)的民族关系密切,在向南部的迁徙过程中,势力不断扩张,最终摆脱了高棉和孟族的统治而宣布独立。

泰国过去正式的名称是“暹罗”(英语:Siam)。

(暹罗湾)到了1939年5月11日,泰国人用自己民族的名称,把“暹罗”改为“泰”(英语:Thai),取其「自由」之意。

因为当时的东南亚,只有泰国还是独立的国家,其它国家都成为了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日本等国的殖民地。

现在还有少数华人把泰国称为“暹罗”。

一、素可泰王朝泰族于1238年建立,传九世,独立时间约140年,1378年沦为大成的藩属国,1438年为大成所合并。

蓝康恒大帝:素可泰三世皇,在位期间:1、从中国引进制陶技术,产品销到马来西亚、爪哇、菲律宾、日本等;2、独尊佛教,开启泰国后代国王出家的风俗;3、参照吉蔑文和孟文创造了泰文。

二、大成王朝大成王朝开国国君“乌通王”,1350年建都“阿育陀耶”,中国人称为“大成”,先后更换了五个王朝,共计33位君主,凡417年。

第五个王朝曼普鑾(銮,luan,铃铛之意)时期,发生内乱,缅甸军来犯,至1767年,大成为缅军所破,大成王朝结束。

大成时期,与中国的交往,据明清史书的记载,共约100次。

三、吞武里王朝1767年12月,华裔郑信光复暹罗,在吞武里地区建立新都,史称“吞武里时代”。

后因宫廷内部争权夺利,执政后期因嫔妃争宠而精神错乱,不久被政变者处死,时年48岁。

为纪念郑信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丰功伟绩,在今吞武里地区建立郑王庙,在大罗斗圈广场中央建造了郑信纪念碑,每年12月28日,郑王加冕之日,泰国人民要在铜像附近进行郑王朝祭大奠,举行两个昼夜的活动。

四、曼谷王朝1、拉玛一世。

1782年,郑信手下部将昭披耶节基加冕为王,在位1782-1809,史称“拉玛一世”。

迁国都至曼谷。

建成举世闻名的大皇宫和玉佛寺。

2、拉玛二世。

1809-1824。

遣使赴北京两次,允许葡萄牙在曼谷设立第一个西方国家大使馆。

最为后世称道的是在艺术方面的贡献。

修复了大量的庙宇,最著名的是“郑王庙”。

3、拉玛三世。

1824-1851。

对外开放,与中国进行贸易,中国彩陶进入泰国和广泛利用。

美国的西药和印刷引进泰国。

4、拉玛四世。

1851-1868。

之前做过27年和尚。

第一个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君王,通晓多国语言,先后与英、美、法、丹麦、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等国签订商业或友好条约。

5、拉玛五世。

1869-1910。

是泰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

创建军官学校,亲访西欧强国,设行政、法律、医学学院,改革税务和海关制度。

创办完成自来水、电力、电讯、电话系统,修了国内第一条铁路,开办国内第一家医院(今是里拉医院),史称这一时期是泰国现代化的开端。

6、拉玛六世。

以西方精神为指导开展改革,要求人民采用姓氏,建立了第一所大学——朱拉隆功大学。

7、拉玛七世。

随世界潮流,结束了长达700多年的君主专制,1932年12月10日实行君主立宪,即国王继续在位,由国会组织政府处理国家事务,一直至今。

8、拉玛八世。

1936-1946。

9、拉玛九世。

(1946-)。

国王蒲美蓬·阿伦耶勒。

自1952年起,率同皇后宣慰国内万民。

自1959年起,访问欧亚美洲各国。

从皇室财库中设立阿南他·玛希隆基金会,喻令志愿医师团到边地免费为民众诊疗,同时成立牙科计划。

农业改革计划:山地民族农业计划、泰北农业计划、高地农业计划、农产食物加工计划、保护水源计划、造林、自然肥料、米粮银行、御赐农植种子等计划。

九世皇是泰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因他勤政爱民,赢得了“泰国最勤奋的人”的称号,1987年5月5日,被泰国人尊称为大帝。

第三节泰国的民族一、泰族泰人"暹罗人",是泰国的主体民族。

根据他们的分布地区和方言,又分中部泰人、东北部泰人、北部泰人和南部泰人。

中部泰人约占全国人口的26%,他们受古代孟人和高棉人文化影响较深,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都比其他泰族泰人先进,中部泰语(曼谷话)是全国通用的标准泰语。

东北泰人简称"东北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0%,他们在语言、文化和风俗习惯方面与老挝人近似。

北部泰人即"泰阮",自称"昆勐",意即本地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7%,13-18世纪之间,曾建立以清迈为中心的兰那泰王国,故又有"兰那泰人"之称。

清迈历来是北部泰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也有人称"北部泰人"为"清迈人"。

南部泰人主要指南部半岛春蓬府以南的泰人,人口450多万,约占全国人口的9%,现代的南部泰人是历史上的土著泰人、孟人、马来人及北部、东北部的移民长期相互融合形成的。

二、华裔泰人是华侨和华裔在泰国繁衍的后代。

泰国1912年的国籍法采用"出生地原则",即不论其父母为哪个国家的国籍,凡在泰国出生者,都属于泰国人。

因此华裔泰人逐年增多,目前约有500多万人,占全国的14%。

但民间认为有1000多万,占泰国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三、穆斯林泰人绝大多数都是马来血统,共320多万人,占泰国总人口的5.2%。

他们多数人居住在南部半岛,集中在与马来西亚接壤的北大年、也拉、陶公、沙敦四府,约占当地人口的70%,约有170多万人。

他们生活在传统保守的伊斯兰教社会中,多数人不会讲泰语,日常生活以马来语为主。

只有12%的适龄儿童上泰文小学,其余则进伊斯兰教学校,通过读古兰经学习阿拉伯文和马来文,并以能到阿拉伯国家留学为荣。

另外有近50万人分布在宋卡、博他仑、素勒他尼、董里等府。

还有50万人居住在中部地区,北部和东北部也有零星散居者。

穆斯林泰人都以到麦加朝圣为一生最大的愿望,每年都有成批的人赴麦加朝圣。

四、高棉血统泰人主要分布在老挝和柬埔寨接壤的泰国东北和东南数府,人口约7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1.4%。

"上高棉人"是泰国境内的高棉后裔,人数约5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1%,讲柬埔寨语。

另有一些是从老挝南部迁移到泰国东北部的,他们有捕捉和驯养野象的传统技艺。

还有一些是从老挝迁至泰国东北各府的人。

五、其他民族。

泰国北部山区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主要的民族是Lahu、Akha、Lisu、Karen、Hmong、Mien、Lua、Palaung以及古怪的长颈族(Paduang)。

(克伦、苗、拉祜、瑶、栗粟、阿卡等。

第四节泰国的华侨一、华人到泰国的历史早在700多年前的素可泰时期,特别是在蓝康恒大帝统治时期,已有中国人到泰国。

明朝初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云南省昆阳州人(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

他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先后7次远渡重洋,遍及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七下西洋充分证明了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同各国人民进行睦邻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郑和下西洋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郑和航海图》收录在《武备志》中。

共40幅在泰国大城府湄南河支流河畔,有一座很大的帕南车寺,该寺建于1324年,比大城府的建立还早二十六年,至今香火兴旺。

有著名的“中国人村”,据说居住着一些宋、元、明时期到泰国的中国人的后裔。

帕南车寺就位于“中国人村”附近。

曼谷王朝第三世王、第四世王时期,大批的华人移居泰国。

到泰国的华人,多是居住在中国沿海各省,如:福建、广东、海南、江浙等各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