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与武则天为敌,在无意间做了一件事竟然间接帮她称帝

合集下载

武则天轶事典故

武则天轶事典故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皇帝,她在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

以下是一些武则天的轶事典故:
1. 借刀杀人:武则天在夺权过程中,巧妙地利用矛盾,借他人之手消灭异己。

她曾派部将王孝贞进攻庐江流民李贞等人的起义军,同时密令长江下游的扬子县令诱杀李贞父子。

对于另一将领琅邪王李冲,她则派“酷吏”制造流言蜚语,把李冲描绘成欲取武则天而代之的“反武”黑手,迫其自杀。

通过这一系列“借刀杀人”的计谋,武则天成功地消灭了异己势力。

2. 女皇试太子:武则天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需要选拔忠于自己且具有才干的人来担任官职。

因此,她对官员的选拔十分严格,甚至还进行了一次“试太子”的活动。

她让太子处理政务,考察其才能和品德。

试太子期间,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认可,这也为武则天选拔忠于自己且有才干的官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武则天与狄仁杰:狄仁杰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曾多次为朝廷效力。

武则天曾问狄仁杰:“你心中有没有可以取代我的人选?”狄仁杰回答说:“君臣名分,古有定则,天下神器,非可轻也。

”这句话表明了狄仁杰对君臣名分和天下大业的重视,也表明了他对武则天统治的忠诚。

4. 武则天与佛教:武则天是一位信仰佛教的女皇帝,她大力推广佛教,修建了许多寺庙和佛像。

她还亲自撰写了《大云经神咒》等佛经,以证明自己称帝的合理性。

在她的推动下,佛教在唐朝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5. 石淙会饮:武则天曾与重要大臣在石淙会饮,赋诗作歌,传为千古佳话。

这些轶事典故展现了武则天作为一个女政治家的高度智慧和才干,也展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所具有的情感和趣味。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为人知的往事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为人知的往事

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为人知的往事一代女皇武则天不为人知的往事武则天,名曌,山西省文水县南徐村人。

生于唐武德七年(623年),卒子唐神龙元年(705年),享年82岁。

67岁登基称帝,在位15年。

退位后,唐中宗李显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死后谥号“则天大圣皇后”。

从此,“则天”二字逐渐代替其名,传至今日,人们都称之为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她上承贞观下启开元,把一代王朝治理为世界强国。

但在1000多年的历史评论中,有的称她为淫荡凶狠的女人,有的赞她为明察善断的君主。

如此相悖的评价,一则侧重于女人的“妇德"一则侧重于帝后的政绩,各执其理,莫衷一是。

近10多年来,以武则天为专题的全国性学档术讨论会已开过5次,专象们各抒已见。

“五四”运动以来,以武则天为内容的论文、专著已超过500篇,这在中国历史上能享受如此殊荣的帝王仅此一人。

出身官宦之家武则天是武氏家族在文水县的第八代子孙。

北魏时,她的祖先武洽官封五兵尚书、晋阳公,食邑于文水,赐田50顷。

这块封邑大约占据着南徐至北徐两村之地。

在这块土地上至今仍留有和武氏家族有关的古迹,如则天庙、武家山、武家廓、泌水河、神福泉、武辕城等。

其父武士彟是唐高祖李渊的开国功臣,历任井钺将军右厢卫、工部尚书,封应国公。

在唐太宗朝,历任豫州都督、利州都督、荆州大都督。

贞观九年(635年),卒于荆州大都督任上,享年59岁。

其母杨氏,是隋朝宗室宰相杨达之女,自幼笃信佛教,受戒立志事佛,有很高的文化素养,42岁嫁武士彟为继室妻子,生有三女,武则天是其次女。

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

武则天幼年是都督府千金,后来是圣神皇帝,关于她的事迹被人们传为神话故事的很多,如袁天罡相面的传说,至今,四川广元还留有望云铺的地名。

相传,唐代火井令袁天罡回京,走到朝天关山上看见利州方向有王气,又往西南走了15里到望云铺,见利州上空祥云累累,说:“王气至。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为武则天卖命呢 她们不是仇人吗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为武则天卖命呢 她们不是仇人吗

上官婉儿为什么要为武则天卖命呢她们不是仇人吗本文导读: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历史上有很多替父报仇的奇男子,当然小说演绎的更多。

不过也有一些人明知道自己一大家子都死在仇人手里,不但不报仇,反而甘心情愿为仇人做事,这却是个奇葩。

她就是上官婉儿,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一个很特别的心腹。

之所以用“特别”两个字,是因为上官婉儿和武则天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扑朔迷离,吸人眼球。

首先来看看她们的仇人关系上官婉儿系出名门,祖父是唐高宗时期宰相上官仪,麟德元年,唐高宗对武则天大权独揽很不满意,想要废掉武则天的皇后,便让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

事情败露后,唐高宗让上官仪做了替罪羊,武则天非常恼怒,于是怒杀上官仪及其家族里所有的男子,女眷充入后宫做奴婢。

当时上官婉儿刚刚出生不久,便和母亲郑夫人一起被遣至掖庭宫做奴。

其次,来看她们之间的“情”——武则天对上官婉儿有提携之恩。

上官全家被武则天屠杀后,襁褓中的幸存者上官婉儿虽然免除一死,但也因受牵连而籍没入宫。

光阴荏苒,上官婉儿在宫中渐渐长大,很快就展示了两方面的“出类拔萃”:一方面是长相秀丽,像一朵花儿一样盛开着,洋溢着少女独有的青春气息。

另一方面,她天资聪慧,天生好学,从小就会作诗吟赋,每每出口成章,精通经书、史书,精通琴棋书画,同时,她还肯于研究,善于观察,小小年龄,熟识宫中一切大小之事,被公认为才女。

才女上官婉儿很快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通过一番考察,武后赞叹道:“此女绝非凡骨”。

嗣圣元年,武则天破天荒地把上官婉儿纳为自己的秘书(侍从)。

后来又拔封她为婕妤,协助她拟敕制诏。

但是上官婉儿应该对武则天咬牙切齿食肉寝皮才对,为何要甘心情愿为仇人武媚娘做事呢?其一,上官婉儿知道自己现在的身份,上官一家因为反对武则天,男子被杀,女人为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让自己恢复名誉,必须武则天去做,因此上官婉儿,努力学习文化,希望能得到武则天的重用,从而光大门楣。

其二,武则天手握重权,从宫女一步步爬上皇后,乃至则天女皇,上官婉儿知道如果硬碰硬,肯定是以卵击石凶多吉少,不如顺从,反倒有百利而无一害。

武则天的故事:任人唯才

武则天的故事:任人唯才

武则天的故事:任人唯才徐进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的时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骆宾王替他写了一篇《讨武盟》。

武则天叫人把这篇文念给她听。

武则天没有计较文中对她强烈的人身攻击,反而被骆宾王的才气深深吸引,满口称赞写得好。

她问这是出自何人之手,当有人回答是出自骆宾王之手时,武则天说:“这样的人才让他流落民间,这是宰相的过错。

”这个故事说明,武则天是非常重视人才的。

武则天(公元624~705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唯一的女皇帝。

在她参政和执政前后的50多年里,重贤任能,积极发展生产,使贞观盛世仍在继续,对于后来开元盛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承先启后的作用。

武则天在唐高宗去世后复杂的斗争中,表现出惊人的.才干。

本文着重介绍她在位期间是如何选拔人才的。

首先,武则天想出很多办法来发掘人才。

她鼓励地方官推荐人才,还允许人们自已推荐自己。

选才不拘资格,不拘门第。

据统计,在贞观年间,有进士205人,在高宗和武则天统治的55年中,进士就增至1000多人。

公元690年(天授元年)2月,武则天还在洛成殿亲自考试贡士,表示皇帝的重视,从此开始了“殿试”这种制度。

过去的科举,只是选拔有文才的人,武则天专门开设“武举”,选拔有武艺的人。

过去各州选送举人进京,总是把举人安排在向皇帝进贡的贡物后面,武则天把这种顺序改过来,先进举人,后进贡物,表示她对人才的重视。

其次,武则天不拘一格任用人才。

她以修书为名,广泛召集有文才的读书人到宫里来,让他们对朝廷提出意见,处理各地送来的奏章,协助宰相工作。

她听说有个叫王及善的人很有才能,本想派他去滑州当刺史,当她和王及善谈话后发现他很有政治眼光,就改变了主意,留作内史。

再如狄仁杰,在高宗执政时当过大理丞,曾在一年中处理积压的案件17000多个,而且依法断得公道。

武则天执政后,任他为宰相,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贤相之一。

由于武则天善于选拔人才,在她当政时期,人才济济,像李良嗣、狄仁杰、姚崇这些武则天选拔出来的宰相,都是历史上的“贤相”。

名人故事: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

名人故事: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

名人故事: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名人故事:女皇帝武则天的历史典故武则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

下面我们来好好阅读武则天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唐太宗是个精明能干的皇帝,但是他的儿子高宗却是个庸碌无能的人。

唐高宗即位以后,自己不会处理朝政大事,一切靠他的舅父、宰相长孙无忌拿主意。

后来,他立了皇后武则天,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宫里的一个才人(一种妃嫔的称号),十四岁那年,就服侍太宗。

当时太宗的御厩里,有匹名马,叫“狮子驄”,长得肥壮可爱,但是性格暴躁,不好驾驭。

有一次,唐太宗带着宫妃们去看那匹马,跟大家开玩笑说:“你们当中有谁能制服它?”妃子们不敢接嘴,十四岁的武则天勇敢地站了出来,说:“陛下,我能!”太宗惊奇地看着她,问她有什么办法。

武则天说:“只要给我三件东西:第一件是铁鞭,第二件是铁锤,第三件是匕首。

它要是调皮,就用鞭子抽它;还不服,用铁锤敲它的头;如果再捣蛋,就用匕首砍断它的脖子。

”唐太宗听了哈哈大笑。

他虽然觉得武则天说的`有点孩子气,但是也很赞赏她的泼辣性格。

唐太宗死了后,按照当时宫廷的规矩,武则天被送进尼姑庵。

这当然是她很不情愿的。

唐高宗在他当太子的时候,就看中了武则天。

即位两年后,他把武则天从尼姑庵里接出来,封她为昭仪(妃嫔的称号)。

后来,又想废了原来的王皇后,立武则天做皇后。

这件事遭到很多老臣的反对,特别是高宗的舅父长孙无忌,说什么也不同意。

武则天私下拉拢一批大臣,在高宗面前支持武则天当皇后,有人对高宗说:“这是陛下的家事,别人管不着。

”唐高宗这才下了决心,把王皇后废了,让武则天当皇后。

武则天当了皇后以后,就使出她那果断泼辣的手段,把那些反对她的老臣一个个降职、流放,连长孙无忌也被逼自杀。

不多久,那个本来已经十分无能的高宗害了一场病,成天头昏眼花,有时候连眼睛都张不开。

历史趣谈:魏王武承嗣为何会认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

历史趣谈:魏王武承嗣为何会认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魏王武承嗣为何会认为武则天会立他为太子?
导语:唐朝,武则天称帝后,大封其亲属,其中,武承嗣就被封为魏王,负责监督编修国史。

魏王武承嗣还身居宰相要职,在职时做尽奸臣之举,阿谀奉承
唐朝,武则天称帝后,大封其亲属,其中,武承嗣就被封为魏王,负责监督编修国史。

魏王武承嗣还身居宰相要职,在职时做尽奸臣之举,阿谀奉承武则天,为争权夺利残害朝廷大臣,甚至为了他的太子梦勾结一些大臣共同游说武则天。

然而魏王武承嗣极度渴求权势,最终却因权势而死。

《盛世仁杰》武承嗣剧照(网络图)
武承嗣与武则天是亲戚关系。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亲戚关系,他在武则天需要重用亲属来巩固其权势时而受到起用,开始他的仕途。

他的仕途因其擅长阿谀奉承以及对权力的渴望而显得较为顺利,升官之路颇为顺畅,甚至还凭借裙带关系而当上了宰相。

身居要职多年,武承嗣除了为武则天造势,讨好武则天,对会产生利益的人阿谀奉承,残害朝廷忠良的大臣之外,却没有做出什么实际的功绩,实在让人大叹他的腐败与无用。

在武则天称帝以自己的儿子为太子后,野心勃勃的武承嗣就盯上了太子这个位置,想要成为太子继而当上皇帝。

于是他不仅自己对武则天极尽讨好之能事,还唆使一些与他利益相关的大臣一起上奏请立武承嗣为太子。

然而立武承嗣为太子的主张遭到了一些良臣的反对,最终武承嗣的太子梦因狄仁杰、李昭德等大臣对武则天的劝说而遭到破灭。

武承嗣也因太子梦的破灭而忧郁悲愤而去。

魏王武承嗣虽然身居高位,手上又有重权,却没有做出一丝一毫与他身份相称的实际贡献,反而为了自己的利益残害忠良,使国家造成
生活常识分享。

《深虑论》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深虑论》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深虑论》方孝孺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原文深虑论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1;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2。

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

岂其虑之未周3与?盖虑之所能及4者,人事5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6者,天道7也。

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8。

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9而为郡县10。

方以为兵革11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12,而不知汉帝13起陇亩14之中,而卒15亡秦之社稷16。

汉惩17秦之孤立,于是大建18庶孽19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20,而七国21萌篡弑22之谋。

武、宣23以后,稍24削析25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26卒移汉祚27。

光武28之惩哀、平29,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30而为之备。

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31。

宋太祖32见五代33方镇34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35,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

此其人36皆有出人之智37、盖世之才38,其于治乱存亡之几39,思之详而备之审40矣。

虑切41于此而祸兴42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43。

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

岂工44于活人45,而拙46于谋子47也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48,非法术49之所能制50,不敢肆51其私谋诡计52,而唯积至诚53,用大德54以结乎天心,使天眷55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56而不忍释57。

故其子孙,虽有至愚58不肖59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60亡之61。

此虑之远者也。

夫苟62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63笼络64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65之所必无者,而岂天道哉!词句注释1、“虑天下者”二句:图:考虑。

忽:忽视。

此二句意为对自己认为困难的事能认真考虑,而对自己觉得容易的事就疏忽了。

神龙政变的历史事件介绍

神龙政变的历史事件介绍

神龙政变的历史事件介绍神龙政变是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时被儿子李氏以非常方式重新夺得了皇位,那么你了解神龙政变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神龙政变的历史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神龙政变的简介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的武则天女皇专政时期,但是最后因为一场证明,女皇的儿子李氏重新夺得了皇位。

这场政变也被称为神龙政变。

神龙政变是怎么一回事,它的具体发生和结局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条件。

武则天作为李唐时期的皇后已经手握重权成为了李唐家族权力的实际操控者。

最后武则天直接自称皇帝废除了她儿子李显的皇位,建立武周天下。

但是到了晚年武则天身体状况变差,对于朝中的局势也失去了明智的判断。

晚年的武则天开始专宠张易之,张昌宗兄弟,多次提拔他们,又赐赏封爵。

朝中原本就对武周创立多有反对,随着武则天老去,接任皇位的继承人问题越来越需要解决。

朝中涌现出了支持李家复原的想法。

张氏兄弟得宠后专横跋扈,挑拨离间,逼死了武则天儿子李显的女儿女婿,由此引起李显的憎恨。

当继承人问题在群臣中议论的时候武则天同意了召回李显。

李显回朝后在武则天生病时乘机联合大将军一起发动了兵变。

李显和其他支持政变的李家势力一起闯入武则天宫殿杀死张氏兄弟,逼武则天让位。

神龙政变是怎么回事,这就是神龙政变发生的经过。

武则天无奈只好答应让我于李显。

这场政变因此也被称为神龙政变,李唐皇朝得以重新复原。

神龙政变的作用神龙政变在历史上有什么作用?这场政变发生于公元705年。

当时的中国正经历女性统治朝代,武周朝。

神龙政变后武周的女性统治最终退出了历史,李唐王朝重新继续存在,更重要的是唐朝的男性统治得到重新恢复。

唐朝武则天皇后时期就开始干涉朝政,因为丈夫李治无心理朝,让武则天进入了唐朝的政坛。

多年的辅助和垂帘听政给武则天积累了更多管理天下的经验。

武则天最终废除了唐朝自立周朝,正式成为了女皇帝。

如果按照以往惯例武则天创立的朝代将由她的继承人接任。

那么中国的历史也许就会改写,但是神龙政变阻止了这场女皇统治的继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人与武则天为敌,在无意间做了一件事竟然间接帮
她称帝
本文导读:
要知道在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曾经一直想立武则天为皇后,但是却一直遭到群臣反对,当时朝廷之中反对呼声最高的除了褚遂良就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不仅是辅政大臣同时还是国舅,可想而知他的反对对武则天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可令人怎么也想不到的还是在武则天称帝这件事情上,长孙无忌竟然在无意间进行了推波助澜,这件事还得从长孙无忌曾经审理的一件“谋反”案件开始说起。

公元653年唐太宗的爱女高阳公主举报丈夫房遗爱的长兄房遗直对自己无理,当时皇帝将这个事情交由长孙无忌处理。

没想到这本是一起家庭纠纷,却突然被牵扯进吴王李恪和江夏王李道宗,因为长孙无忌素来和这二人结怨于是便趁这个机会清除自己的政敌,最终这起家庭纠纷在长孙无忌的审理下成为一起冤案,包括牵连到案件中的李恪和李道宗都无一例外地被杀害。

可制造完这起冤案的长孙无忌怎么也想不到,真正的赢家其实并不是他自己,他虽清除了自己的政敌却无意中帮助
武则天扫清了称帝的障碍,导致在武则天决定改朝称帝的时候,已经没人能够站出来阻止武则天,这是长孙无忌怎么也想不到的。

所以说武则天能够如此顺利的即位,作为她的冤家政敌的长孙无忌是有着一定的功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