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人体经脉动画片
十二经络的走向,太神奇了!动图!建议收藏

十二经络的走向,太神奇了!动图!建议收藏编者按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经络学也是人体针灸和按摩的基础,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之一,源于远古,服务当今。
在两千多年的医学长河中,一直为保障中华民族的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古人将时间分为十二时辰,而我们人体有十二经络,十二时辰与十二经络相对应,不同时辰对应不同的经络,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来进行养生保健。
下面这些经络的走向动画图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简单说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内部,贯穿上下,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简单说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
”这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
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
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
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黄道日历的经络:安机器、织布、收蚕、安纺车、机器经络是细胞群、体液、组织液之间交换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1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肺经不通: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
对治方法:拍打通用部位+肺经+前胸+后背+头面部+用拉筋凳拉筋2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动画演示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络动画演示单击下面的经络名称,显示动画。
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巧记穴位数请先记住人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也就是二十(20)的概念。
任脉的穴位很好记,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任脉有24个穴;督脉的穴位更好记,你联想一下天上的二十八星宿,故督脉有28个穴;这样的话:任脉有:24个穴;督脉有:28个穴。
现在我们来看看手上的六条经脉:手三阴经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太阴肺经。
其中两个和心有关的经脉的穴位数是个位数里最大的一个数,也是古时的至尊数,就是9。
另一个是手太阴肺经的穴位数为:20-9=11。
这样的话:手少阴心经有: 9个穴;手厥阴心包经有:9个穴;手太阴肺经有: 11个穴。
手三阳经为: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其中大肠经有20个穴位;小肠是大肠的弟弟,少一个,就是19个;三焦经既然有一个“三”字,就是23个穴位。
这样的话:手阳明大肠经有: 20个穴;手太阳小肠经有: 19个穴;手少阳三焦经有:23个穴。
再来看看足上的六条经脉:足三阳经为: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你只要记住4567就行了。
也就是说胃经有45个穴位;膀胱经有67个穴位(最多的);本来胆应是大的,但由于是少阳经(这里强调说是少阳经,另一方面是为以后的文章埋下伏笔),有一个少,故是这三条经里最少的一个,比胃经少一个,为44个穴位。
这样的话:足阳明胃经有: 45个穴;足太阳膀胱经有: 67个穴;足少阳胆经经有:44个穴。
足三阴经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你只要记住三组数:37;27;27。
即:第一组里,3X7=21;第二组的27不动;第三组里,2X7=14。
这样的话:足太阴脾经有: 21个穴;足少阴肾经有: 27个穴;足厥阴肝经有: 14个穴。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

十二经脉走向动画图(经典)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注意:请观看十二经脉走向动图(留意图中的红色或者蓝色的虚线走向)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实症:腹胀、易便秘、易患痔疮、肩背部不适或疼痛、牙疼、皮肤异常、上脘异常等。
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清晨起床后最好排大便。
养生之道:赶紧起床,起床后喝杯温开水,然后奔进厕所把一天积攒下来的废物,都排出体外吧!不过上厕所不要太赶,很多老年人中风是因为这样引起的。
我们不如休息10-20分钟清醒清醒头脑再去。
建议饮食多选择茄子、菠菜、香蕉、蘑菇、木耳、玉米、扁豆、豌豆等。
最全经络高清动图(建议收藏转发)

最全经络⾼清动图(建议收藏转发)1任脉任脉位于正前胸,⼼脏脾胃⾏不通;上连乳腺下⼦宫,万⼀不通变⽼翁。
2督脉督脉⽴于脊椎中,监督⽓⾎来运⾏;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3⾜少阳胆经胆经裤线重叠⾏,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液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淋巴发炎局部胖。
4⾜厥阴肝经肝经对应胆经⾏,循环分泌掌控中;肤⾊发青腰疼痛,眼圈发⿊有痛经;眼球发⼲眼屎多,肝⽕旺盛有罪⾏。
5⼿太阴肺经胸到拇指为肺经,⼿臂内侧属阴经;呼吸免疫掌控中,缺⽔敏感⿐不通;体热出汗背有痘,⼲燥痰多下咽痛;感冒发冷体内空。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6⼿阳明⼤肠经⾷指腋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它要不痛腹胀痛;便秘⼝⼲肩颈痛,体热痔疮加头痛。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7⾜阳明胃经胃经位于胆经前,三指距离到经中;⼝腔糜乱⽛肿痛,⼝⼲⼝臭腹胀痛;体热打嗝喜⾷冷,⼤便⼲燥且不通。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8⾜太阴脾经胃经对应是脾经,免疫神经掌控中;胃胀打嗝排⽓空,呕吐难耐肋下痛;曲张平⾎低⾎压,风湿还有关节痛。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9⼿少阴⼼经⼼到⼩指为⼼经,⼿臂内侧属阴经;循环系统掌控中,胸⼝沉闷与头痛;⼼烦失眠也多梦,肩与前胸多疼痛;⽬⾚颧红⼝⼲燥,⾎液不良喜安静;⼼事过多压⼒重。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10⼿太阳⼩肠经⼩指肩窝⼩肠经,⼿臂外侧属阳经;消化神经掌控中,太阳⽿部会疼痛;经前腹胀后脑痛,后背肩胛⾄背痛。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11⾜太阳膀胱经肾经对应膀胱经,泌尿⾻骼掌控中;⼩便发黄膀胱痛,尿路发炎讲卫⽣;四肢⽆⼒后背痛,痔疮难坐肩颈痛。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12⾜少阴肾经肝经后⾯是肾经,距离不远两指空;分泌系统掌控中,尿量稀少还尿频;眼袋眼皱⾜下冷,下肢肿胀善惊恐;经前腰酸背⼜痛,脸上出斑⼼发惊;记忆下降⽆睡梦,症状不通慢慢通。
(如果图⽚不动,请点击图上▶按钮)13⼿厥阴⼼包经胸到中指⼼包经,⼿臂内侧属阴经;分泌循环掌控中,循环差异⾎管病;⼼跳过快还便秘,⼼烦⽬⾚上肢痛。
中医故事动画简介

中医故事动画简介
《中医故事动画》是一部以中医为主题的故事动画片。
本动画通
过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观众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特
色疗法。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中医医生,他拥有着一双神奇的眼睛,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疾病和不平衡状态。
每集动画都会以一个真实的
病例为背景,展示中医医生是如何通过观察、问诊、脉搏和舌诊等方
法来诊断病症,并运用针灸、中药和推拿等疗法来治疗和调理患者。
每集的故事情节紧凑有趣,既保持了趣味性,又能深入浅出地介
绍中医知识。
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动画画面,还能从中学习中
医的基本原理和疗法。
这部动画片旨在增强观众对中医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大众对中医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中医故事动画》在故事情节设置和文化内涵上注重满足年轻观
众的需求,使中医知识变得更加亲近和易懂。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
引导年轻一代对中医的兴趣,并传播中医文化的价值和智慧。
总的来说,《中医故事动画》是一部既有趣味性又有教育意义的
作品,以其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向观众展示了中医独特的
治疗理念和疗法,促进了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动画图

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动画图禅武医养生人体穴位图人体穴位图人体头部穴位图人体下肢内侧部下肢前部下体穴位图人体下肢外侧部下肢后部穴位图人体胸部穴位图十二经脉动画演示十二经脉动画演示奇经八脉动画演示穴位分类:1、老年病心脑血管疾病、更年期综合症等:头(百会)、面(晴明)、腰(肾俞)、腹(气海)、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注意事项:应延长照射时间、最好边睡边照。
2、分泌系统⑴、甲状腺炎:颈前(天突)、后颈部(大椎)、腹部(气海)、肘前(曲池)、腕内(内关)、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注意事项:眼突病人须照眼部(晴朗)。
腹部(中脘)(气海)、腰部(肾俞)、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内踝部(三阴交)、腕背(外关)⑵、糖尿病:注意事项:晚期糖尿病患者需加照面部。
⑶、胰腺炎:面喉部(廉泉)、后背(风门)、胸(膻中)、腰(肾俞)、手背(合谷)⑷、前列腺类:腹(气海)、腰(胰俞)、膝下(足三里)、手背(合谷)⑸、肥胖症:小腹(中极)、腰(腰俞)、阴部(会阴)3、呼吸系统⑴、气管炎:腹(中脘)、腰(气海俞)、后颈部(大椎)、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⑵、伤风感冒:前胸(膻中)、后背(肺俞)、腰(肾俞)、膝下(足三里)⑶、肺部类:胸(膻中)、背(肺俞)、腹(气海)、腰(肾俞)、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⑷、咳嗽、多汗:胸(膻中)、背(肺俞)、腰(肾俞)、足下(涌泉)4、血液循环系统⑴、血压类:胸(膻中)、背(心俞)、手心(内关)、手背(合谷)、足下(涌泉)腹(气海)、腰(肾俞)、头部(百会)(太阳)、足下(涌泉)、膝下(足三里)、踝部上(三阴交)⑶、血管类:⑴、肝类:腹(水分)、腰(胃俞)⑵、胃类:腹(中脘)、腰(肝俞)、膝下(足三里)、足下(涌泉)、脚背(冲阳)⑶、肠类:腹(中脘)、腰(胃俞)、膝下(足三里)6、神经系统疾病小腹(气海)、腰(肠俞)、膝下(足三里)⑸、消化不良:小腹(关元)、腰下(肠俞)、阴部(会阴)⑹、恶心、呕吐、吐血:头部(百会)(太阳)、胸(心俞)、足下(涌泉)⑴、失眠类:腹(水分)、腰(胃俞)、膝下(足三里)⑵、心脏类:头(百会)、后颈(大椎)、腹(丹田)、膝下(足三里)、足心(涌泉)⑷、血液类:部位直接照射5、消化系统疾病⑷、肛门类:⑵、神经类:头部(百会)(太阳)、足下(涌泉)、瘫痪部位注意事项:精神病狂燥期应配全药物。
十二经的走向动画图和说明

十二经的走向动画图和说明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子午流注学说。
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
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这些情况和人体气血运行有关,也就是在不同的时辰,气血运行到不同的经络,对人体的生理、病理起到了直接的影响,恰如现代科学提出的生物钟效应相似。
子午流注学说认为,人体气血的运行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循环无端,连成一个大的循环通道,即十二经络的连接顺序为:其歌诀: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巳脾午心未小肠,申属膀胱酉肾位,戌时心包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了解人体经络-日之中循行运转规律,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从呼吸做起,以经络为据,洞悉太极之理,尊阴阳之纲纪,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气者生之本也,时者生之用也!献上十二时辰和人体经络时表,希望大家都能打开健康之门:一、【手太阴肺经】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养生之道:此刻人体需要大量呼吸氧气,进行深呼吸,所以要求较深的睡眠。
在这个时候,如果您咳醒的话,最好是喝杯温开水,能够缓解一下,还可以去肺燥。
建议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
二、【手阳明大肠经】卯时(5点到7点)—大肠经旺。
卯时大肠蠕,排毒渣滓出;“肺与大肠相表里。
”肺将充足的新鲜血液布满全身,紧接着促进大肠进入兴奋状态,完成吸收食物中的水分和营养、排出渣滓的过程。
十二经络及任督二脉动画图(珍藏版)

十二经络及任督二脉动画图(珍藏版)
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
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其流注次序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
其走向和交接规律是:手之三阴经从胸走手,在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之三阳经从手走头,在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在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在胸腹腔交手三阴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退出
Flash图文:网络
PPS制作:辛钰明
二○一二年三月二十三日于成都
目录
1,首页
2,目录
3,动画片的作用4,经脉简介
5,手太阴肺经6,手阳明大肠经7,足阳明胃经8,足太阴脾经9,手少阴心经10,手太阳小肠经
11,足太阳膀胱经
12,足少阴肾经
13,手厥阴心包经
14,手少阳三焦经
15,足少阳胆经
16,足厥阴肝经
17,督脉
18,任脉
19,冲脉
20,带脉
21,阴跷脉
22,阳跷脉
23,阴维脉
24,阳维脉
25,末页
点击名称可进入相应的页面
退出
退出这个动画片,就是想告诉大家经络在身体内的
循环路线,你每天按着这些路线敲打,所起的效果
和针灸一样,记住了…离穴不离经…每条经络敲打
完整效果就相当好,也可以用瓷勺按经络走向来
刮…刮得皮肤微红就可以…尤其是刮自已的小腿…
有的人刮完后腿觉得很轻,走路轻多了…以前腿似
灌了铅的感觉马上就没有,…如果能坚持,那结果
不是你能相象的好呢。
原因就是敲打和刮拭使身体
的局部循环改善了…如果你做了全身敲打和刮拭,
那么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就得到改善…身体循环得到
改善,那么每个部位都会得到新鲜血液…每个部位
就会得到恢复的机会,每个部位都会生机勃勃,那
么整个人给人的感觉也是生机勃勃阳光灿烂的。
经脉简介退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内外,
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是人体特有的组织结构和联
络系统,经络系统通过有规律的循环和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
把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
官联成一个统一有机整体,从而保证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
行。
本动画片中介绍和演示了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的走行和联
络情况,十二经脉分别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
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
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
经、足厥阴肝经。
其走行、交接规律是:手三阴,从胸走手,
交手三阳;手三阳,从手走头,交足三阳;足三阳,从头走足,
交足三阴;足三阴,从足走腹,交手三阴。
奇经八脉是: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
八条经脉的总称。
它们不与脏腑直接相连属。
出入于十二经脉
之间,具有调节正经气血的功能。
督脉行于背中,总督一身之
阳经,任脉行于胸腹部的正中,总任一身之阴经。
寅时(3点至5点)肺经旺。
手三阴从胸走手,此经多气少血。
生活小常识
芒果忌与大蒜等辛辣食物同食。
卯时(5点至7点)大肠经旺,有利于排泄。
手三阳从手走头,此经气血俱多。
生活小常识
红薯和柿子一起吃,容易得结石。
辰时(7点至9点)胃经旺,有利于消化。
足三阳从头走足,此经多血多气。
生活小常识
洋葱和蜂蜜一起吃,对眼睛有伤害。
吃牛奶前一小时,不宜吃桔子。
已时(9点至11点)脾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生血。
足三阴从足走胸腹,此经少血多气。
生活小常识
贫血病人服用含铁药剂时,忌饮茶。
枣和海鲜同食,容易令人腰腹疼痛。
午时(11点至13点)心经旺,有利于周身血液循环,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手三阴从胸走手,此经多气少血。
生活小常识
芋头和香蕉一起吃,易导致腹胀。
未时(13点至15点)小肠经旺,有利于吸收营养。
手三阳从手走头,此经多血少气。
生活小常识
鲤鱼和甘草一起吃,
会引起中毒。
申时(15点至17点)膀胱经旺,有利于泻掉小肠下注的水液及周身的火气。
足三阳从头走足,此经多血少气。
生活小常识
螃蟹和柿子一起吃,易导致腹泻。
酉时(17点至19点)肾经旺,有利于贮藏一日的脏腑之精华。
足三阴从足走胸腹,此经多血少气。
生活小常识
花生和黄瓜一起吃,对肾脏有害。
戊时(19点至21点)心包经旺,再一次增强心的力量,心火生胃土有利于消化。
手三阴从胸走手,此经多血少气。
生活小常识
韭菜和菠菜一起吃,宜引起腹泻。
亥时(21点至23点)三焦通百脉,人进入睡眠,百脉休养生息。
手三阳从手走头,此经多气少血。
生活小常识
豆腐和蜂蜜一起吃,对耳朵不好。
子时(23点至1点)胆经旺,胆汁推陈出新。
足三阳从头走足此经多气少血
生活小常识
兔肉和芹菜一起吃,易引起脱发。
丑时(1点至3点)肝经旺,肝血推陈出新。
足三阴从足走胸腹,此经多血少气。
生活小常识
萝卜木耳一起吃,生皮炎。
鸡蛋和糖精一起吃,容易中毒。
督、任、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奇经八脉交叉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通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
督脉与六阳经有联系,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
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积蓄与渗灌的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任脉与六阴经有联系,称为“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诸阴阴经经气的作用;
冲、带、跷、维六脉腧穴都寄附于十二经与任督脉之中,惟任、督二脉各具所属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冲脉与任、督脉、足阳明、足少阴等经有联系,故有“十二经之海”,“血海”之称,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
十四经具有一定的循行路线,病候及所属腧穴,是经络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临床上是针灸治疗及药物归经的基础。
带脉约束联系了纵行躯干部的诸条足经。
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阴阳跷脉主持阳动阴静,共司下肢运动与寤寐;
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菅一身之表里;
阴阳维脉联系阴经与阳经,分别主菅一身之表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