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机综合航电

合集下载

f35系列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综述

f35系列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综述

F—35系列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综述首架F-35A战机进行地面发动机推力试验通常认为美国F-15和F-16是典型的高低搭配的第三代战斗机,而F-22和F-35则分别是它们的后继机,因此从辈分上讲F-22和F-35 当属第四代战斗机。

但从开发时间和进入服役时间看,F-35要远远晚于F-22。

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F-22最近才刚刚进入初始作战状态(IOC),而F-35 要到2010年以后才能进入现役。

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周期远远短于飞机本身,这就注定了在F-35战斗机上的电子系统要比F-22更先进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是一种多用途、并能服务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兵种作战飞机。

他最具特点的进步是开发和采用了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因而,使战斗机具有全新的作战模式。

为了满足21世纪作战需要,战斗机所最需要性能特征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大量采集飞机内部和飞机外部的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形成对战场环境的正确感知,以及实现对飞机和武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F-35 JSF战机战场态势感知研制F-35的目标是取代F-16、A-10、F/A-18A/B/C/D、F-14和AV-8B,以及英国的GR-7和"海鹞"等现役战斗机。

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763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680架、英国皇家空军90架和皇家海军60架。

F-35 共分三种型别:常规起降型(CTOL)、短距离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和舰载型。

这三种型别的航空电子设备的90%以上是通用的。

虽然JSF飞机是由多国开发,但是高水平的探测传感器和电子信息的综合处理则由美国掌控。

在任务系统软件控制下的有源相控阵(AESA)将能执行电子战(EW)功能,同时,还将执行部分通信、导航和识别(CNI)的功能。

JSF的红外传感器将采用通用设计的红外探测和冷却组件。

所有关键电子系统,其中包括综合核心处理机(ICP)大量采用通用模块和商用货架产品(COTS)。

[资料]j10舰载机才是强横,su33只是个衬托

[资料]j10舰载机才是强横,su33只是个衬托

J10舰载机才是王道,SU33只是个陪衬J10舰载机才是王道,SU33只是个陪衬近期,我国已经在与俄罗斯商谈引进SU-33重型舰载战斗机事宜,并且随着我军航母明年开始建造,对于舰载机的需求也越发的急迫。

SU-33的到来将缓解这一情况,但是它只能作为一款过渡机种,我们的航母最终还是要装备自己研制的舰载机。

如果立项研制一款新型舰载机想必在很长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而且很可能有“飞豹”模式的出现,即当研制出来的飞机已经成为过时产品,在没有制造经验和使用经验完全靠参考外国提供的数据参数和飞机时所冒的风险是非常大的。

最为实在的做法是将现役的一款陆基战机改装为舰载机,以此来积累经验为下一代舰载机打下基础。

J10和J11的上舰的争论已久了,战友们普遍希望我们在“山寨”SU27的基础上研制一款舰载机,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自身的需求,另外一方面可以不引进或少引进SU-33舰载机为海军节约成本,逼近在战时SU-33是掉一架少一架补充起来也相当麻烦。

近日,我国政府向俄罗斯政府承诺不会在没有经过俄方授权的情况下再“山寨”俄罗斯相关战机技术。

这意味着当我国引进SU-33后并不能对其进行仿造,J11山寨的舰载型肯定也会受到很大限制。

目前,我国只有J10一款战机能够进行改装上舰。

很多媒体都认为J10不具备上舰性能,实际上这是很片面地。

我们先来看看J10上舰的技术可行性。

根据公开的信息,我们可以对歼-10战斗机的性能做一个合理的推测。

J10战斗机采用的是AL一31FN发动机,最大加力推力12500千克。

从公开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推测J10战斗机长约17米,翼展约97米,机翼面积约38平方米。

从它的气动外形看,歼10战斗机是一种完全符合第三代标准的、以对空作战性能为主的战斗机,因此它的推重比肯定超过I。

J10采用的是鸭式气动布局。

这种气动布局的特点是可以和大后掠角的三角翼配合。

大后掠角的三角翼适合高速飞行,但是亚音速和跨音速升阻特性较差,导致飞机在亚音速和跨音速区域的机动性不佳。

综合光电系统和我国第四代战斗机

综合光电系统和我国第四代战斗机

起飞瞬间的F-35,图中有红圈标出的即是其AN/AAQ-37综合光电系统的窗口不久前,俄罗斯乌拉尔光学联合体宣布我国歼-11机队仍旧采用该企业的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话音未落,航空报就报载613所车宏同志的先进事迹,他主持研制的机工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已经批量生产装备。

显现我国歼-11B型飞机已经换装国产系统。

更令人惊喜的是车宏同志为首研制队伍还进行新一代“综合光电系统”的研制,该系统采用了新一代技术,有效的缩短了我国与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差距,获得了总装和航总的表彰。

显然这个综合光电系统是我国第四代战斗机的配备。

那么衍生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当今最先进的机载光电系统就是F-35的分布式光电系统-DAS,DAS最大特点就是采用分布在机身上的光学窗口来维持对飞机周围的全向探测,这样的设计主要就是为了飞机隐身性能,那么我国新四代战斗机也采用这样的设计的话,是不是表达我国将隐身设计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来考虑?!我国歼-11B使用国产光电雷达飞机的隐身飞机所谓的隐身实际上包括四个方面的措施;雷达、红外、可见光和声音,其中最重要的复杂就是雷达隐身,这是因为现代对空防御体系就是以防空雷达及雷达制导防空系统为骨干,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目前的防空雷达及制导防空系统采用相控阵、高速信号/数据处理等新体制、新技术,具备探测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射程大、机动性能好的特点,并且现代战场防空系统的布置密度也空前增加,包括机载、陆地、舰载等多种平台,可以形成严密的对空探测与防御体系,根据国外的有关资料一架在现代战场的飞行的飞机可能会受到几十甚至上百部雷达的探测与跟踪,因此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作战飞机在如此高强度的作战环境里面生存能力是非常低的,这是隐身飞机出现的根本原因。

现代空战指挥引导控制技术先进、体系严密现代防空系统射程远、威力大雷达隐身主要设计手段就是尽量减少雷达散射截面积-RCS,RCS是代表雷达反射能量大小的一个面积参数,通常以平方米为单位,其受限于;飞机的几何面积和尺寸;雷达波的反射方向;雷达波的反射率,其中前两者受飞机外形决定,第三项取决于雷达吸波结构和材料。

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现状与发展探索

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现状与发展探索

文章编号:100721385(2008)022*******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现状与发展探索项剑锋 景 武(海军驻沈阳地区航空军事代表室,辽宁沈阳 110034)摘 要:首先归纳了第三代战斗机与第四代战斗机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系统结构和特点。

结合国外的发展现状以及国内的实际情况。

其次,从实现资源与技术共享、强强联合与突破技术难关、分步发展与分步实施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构想。

关键词: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中图分类号:V2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战争将是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战争。

在这种一体化的现代化战争中,空中力量具有全球到达、速战速决、协同作战、火力强劲、生存率高等显著特点,从而决定了空中力量在夺取制空权、对地攻击、快速反应、夺取“制信息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因此,作战飞机的性能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战争的质量。

而航空电子系统是现代战斗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现代战斗机的作战性能,而且是衡量现代战斗机作战性能的三大要素之一。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已成为提高现代武器装备战斗力的倍增器。

可以说,没有高性能的综合航空电子系统,就没有高性能的战斗机。

面对国外航空电子技术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有必要及时分析和探讨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方向、体系结构、功能要求等重大问题,为我国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的发展勾画出一幅发展蓝图。

鉴于此,本文结合国外的发展状况与国内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战斗机航空电子系统的发展提出了构想。

1 第三代战斗机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的现状 近半个世纪以来,为解决战斗机航电系统中的一系列问题,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了漫收稿日期225作者简介项剑锋(2),男,吉林辽源人,助工长的航空电子系统综合技术的开发过程。

综合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至今,基本上经历了分散、联合、综合到高度综合这四个阶段。

战斗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的多机协同试飞

战斗机综合航电/火控系统的多机协同试飞
i wh c dy a i t s e io n ih n m c e t nv r nme o muli e a ge s. t t a m iso e u pme t. nt f tpl t r t da a r ns s i n q i n DGPS n i a i v g ton s t m . a a f i n s s e a l a e t a r r f n t i r i ys e d t uso y t m s we l s t s ic a ti he ar a e smul t d ba e h r und s po tng a e s d on t e g o up r i f clte f a iii s or × × a r r f de v l m e , s n r du e ic a t un r de eop nt i i t o c d.And h fi t e t s t m o t e l gh t s ys e f mulifg e t- ht r i c r i to ha n e r t s smul ton a d r a lg e ta ke e oflmie e our e nd r d e oo d na i n t ti t g a e i a i n e lfi htt s nd ma s us i t d r s c s a e uc d
火 控 系 统 多 机 协 同试 飞 提 出 了 一 种 新 模 式 。
关键词 : 地一体化 , 机协同 , 飞地面支持设施 , 空 多 试 评估 模 型
中 图分 类 号 : 4 V2 3 文 献标 识 码 : A
M u t — lg t r Co r n t d Flg l i f i h e o di a e i ht Te t o e I e r t d Fi e Co r lS s e s f N w nt g a e r nt o y t m

先进战斗机综合机电系统试验技术研究

先进战斗机综合机电系统试验技术研究
油 、飞机重 心 控制 、应急 启 动发 动 机 、 防火 、飞
统 的设 计/ 验证 模式 正在 经历 新 的技术 革 命 ,各机 电子 系 统 除要 满 足 自身 的功 能设 计 外 ,还 要从 物 理 、功 能 、能量 和控制 等 方 面实 现 机 电系统 的综
行员生命保 障等 ,通过机 电管理实现相关子系统
第3 卷 第5 0 期 2 l ̄ 1月 OO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飞 机


Vol 3 _ 0 No. 5
AI RAF RC TDESGN I
Oc t
20l 0
文章 编 号 :17 — 59(0 0) 5 0 3 - 5 6 34 9 2 1 0 — 0 10
先 进 战斗机 综 合 机 电 系统 试 验 技术 研 究
飞机 机 电 系统 作 为 重 要 的 机 载 系 统 ,包 括 机 电 管 理 、液 压 、机 轮 刹 车 、环 境 控 制 、生 命
综 合 控 制 ,并 与航 电和 飞控 进行 信 息 交换 。随着
先进 战 斗 机 的研 制需 求 的不 断 提高 ,机 载机 电系
保障、燃油、第二动力 、电源电气等子系统 ,为 飞 机提 供 电源 、液 压 动力 、设备 冷 却 、发 动 机供
( . L lay e rsna v f c h n y n i rfI stt (ru ) o t. 2 P A Mit pee tt e f e nS e g a gA r a tue go pC . d ir R i Oi i c tni L ,
S e y n 1 0 3 h n a g 0 4,C ia) 1 hn
Re e r h o n e r t d El c r m e ha i a s e s s a c n I t g a e e t o c n c lSy t m

航电系统简介

航电系统简介
开放式航电系统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开放式系统结构是由开放系统接口标准定义的一个结构框架,它的优点是:便于构成分布式系统;便于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计算机或其他硬件之间的互连、互通和互操作;也便于硬件、软件的移植;便于系统功能的增强和扩充。此外,开放式系统结构还支持系统可变规模,有利于缩短研制开发周期。在计划开发、采购、维修及更新时能降低成本。其原因是它增加了可重新使用机会,更有可能使用商用货架产品(COTS)技术,还能快速建立系统模型。采用该结构后,就能较好地解决系统的功能扩充、修改,及元器件的更新换代。 美国空军把应用军用技术和商用技术实现系统从传统的封闭式结构向经济上可承受的、灵活的开放式结构转变视为当前一项挑战。这是因为开放式系统结构由民用向军用推广存在着争论,主要是由于标准和最佳性能不能兼顾,一些领域还不能完全满足军事上的需要,这就要求制订和贯彻各种标准接口,使不同的产品研制、生产单位都要遵循公开一致的标准和规范。此外,开放式系统结构不仅涉及硬件,也涉及软件。软件开放系统、软件可重复使用、软件可变规模与硬件的开放性同样重要,也是降低系统寿命周期费用、缩短研制开发周期的重要措施。因此,新一代综合航电系统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网络、人机界面等应遵循统一的系列标准、规范研制开发,软件的可重用、标准化、智能化、可移植性、质量、可靠性等都应列入表征软件技术的特征参数之中。 因此,今后十年,开放式工业标准向军用过渡趋势会更加明显,开放式系统结构向军事上应用的转移不可逆转。
战斗机传感器进一步综合化
先进战斗机传感器的综合化趋势发展极为迅速。从本世纪初服役的F—22和JSF等第四代战斗机传感器来看,机上传感器实现全部综合化已近在咫尺。 由于新一代航电系统传感器的种类、数量、复杂性及数据量的增加,超出了驾驶员有效使用和管理传感器的能力,从而使传感器的综合成为一个突出的课题。多传感器综合(MSI)的目标是:改变目前各种传感器分立的状态,实现互为补充、互为备份、扬长避短、综合使用各传感器提供的信息;对多传感器实现综合的控制和管理,在现有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上获得比任何单独的传感器性能更高的传感器系统。 美国空军F-22战机传感器系统的天线及射频前端功能仍是分立的,雷达、RWR/ESM、CNI各有自己的天线及前端处理功能,综合起来完成雷达、EW、CNI等功能。而“宝石台”计划主要是要解决传感器区的综合问题。雷达舱内的设备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雷达,而是集雷达、CNI、EW、敌我识别(IFF)、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制导数据链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射频系统。该计划提出用13个天线提供所有CNI/EW/雷达所需的功能。光电传感器的孔径也要综合,前视红外、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导弹告警功能的综合,实现分布孔径红外系统(DAIRS)。传感器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部分也要实现综合,使用统一的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进行处理,A/D变换尽量向前端推移,使用标准的共用模块。完成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然后通过统一航空电子网络,连接到综合核心处理机(CIP),在CIP中进行数据融合。对传感器的控制和功率管理也可通过这个通道完成。传感器区的充分综合将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在上述的各方面都将获得极大的收益。 将于2010~2040年陆续装备美国空军、海军及其盟国部队的JSF战斗攻击机的传感器系统将打破未来战斗机所需的雷达、电子战和其他关键功能的界线。这意味着,用于扫描和跟踪目标这些传统雷达任务的有源电子扫描阵(AESA)在同一时刻也用于干扰、电子情报、通信和其他任务。而且AESA收集的数据将与机外数据源(如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卫星),以及机上的光电系统的信息进行融合。若2架或4架JSF在一起工作时,其能力远比同等数量的飞机单独工作要强。当陷入困境时,单架JSF也具有完成任务和自我生存的能力。

航电系统简介

航电系统简介

二、航电系统的历史
航空电子设备走过了漫长的发展道路, 经历了几次大的变革,每一次变革都使 飞机的性能获得提高,并且进一步推动 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在航空电子系统 发展中系统结构不断演变,因此航空电 子系统的“结构”成为划时代的主要依 据。
二、航电系统的历史 (一)分立式结构
早期的航空电子系统为分立式结构, 系统由许多“独立的”子系统组成,每 个子系统必须依赖于驾驶员的操作(输 入),驾驶员不断从各子系统接收信息, 保持对武器系统及外界态势的了解。
F-15鹰式战斗机是美国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 为美国空军研制生产的双引擎、全天候、高机动性空 中优势重型战斗机。
是世界上第一种成熟的第四代战斗机(根据苏联 传统分类和美国2009年后分类方式两者已统一,所 以以上就是唯一的国际第四代战斗机标准)
F-15是由1962年展开的F-X(FighterExperimental)计划发展出来,1969年由麦道 (McDonnell Douglas)公司得标,1972年7月首次 试飞,1974年首架量产机交付美国空军使用。
F-18战斗机引入了“玻璃”座舱概念,淘汰了许 多表盘式仪表,并将原先表盘式仪表的信息显示在阴 极射线显示器上。
安装了抬头显示器 (HUD),仪表面板上 安装了两个多功能阴极 射线显示器和一个水平 阴极射线显示器。座舱 内安装了手不离杆 (HOTAS)油门杆和操 纵杆,作战中需要使用 到了控制开关都集成在 了油门杆和操纵杆上。
三、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
(二)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的特点
2.综合化进一步向深、广方向发展。“宝石柱” 结构虽然提出了信号处理通用模块及相应处理群集器 的一般结构,但“宝石柱”实验室演示系统和F-22的 综合化深度只达到数据处理资源一级,而“宝石台” 计划的任务之一就是试图进一步在传感器信号处理及 传感器天线孔位上实现综合,在信号处理群集器中使 用通用信号处理模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斗机航空电子革命――F-35综合航空电子系统综述通常认为美国F-15和F-16是典型的高低搭配的第三代战斗机,而F-22和F-35则分别是它们的后继机,因此从辈分上讲F-22和F-35 当属第四代战斗机。

但从开发时间和进入服役时间看,F-35要远远晚于F-22。

经过了近20年的努力,F-22最近才刚刚进入初始作战状态(IOC),而F-35 要到2010年以后才能进入现役。

由于电子技术发展迅速,更新换代周期远远短于飞机本身,这就注定了在F-35战斗机上的电子系统要比F-22更先进和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是一种多用途、并能服务于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多兵种作战飞机。

他最具特点的进步是开发和采用了高度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因而,使战斗机具有全新的作战模式。

为了满足21世纪作战需要,战斗机所最需要性能特征是什么?简而言之,就是大量采集飞机内部和飞机外部的各种数据、并对其进行融合处理,形成对战场环境的正确感知,以及实现对飞机和武器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研制F-35的目标是取代F-16、A-10、F/A-18A/B/C/D、F-14和AV-8B,以及英国的GR-7和"海鹞"等现役战斗机。

美国空军计划采购1763架、海军和海军陆战队680架、英国皇家空军90架和皇家海军60架。

F-35 共分三种型别:常规起降型(CTOL)、短距离起飞/垂直降落型(STOVL)和舰载型。

这三种型别的航空电子设备的90%以上是通用的。

虽然JSF飞机是由多国开发,但是高水平的探测传感器和电子信息的综合处理则由美国掌控。

在任务系统软件控制下的有源相控阵(AESA)将能执行电子战(EW)功能,同时,还将执行部分通信、导航和识别(CNI)的功能。

JSF的红外传感器将采用通用设计的红外探测和冷却组件。

所有关键电子系统,其中包括综合核心处理机(ICP)大量采用通用模块和商用货架产品(COTS)。

在ICP和每个传感器、CNI系统和各显示器之间的通信采用速度为2Gigabit/s的光纤总线。

在对飞机的作战环境和态势的显示方面,F-35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

从雷达、光电系统、电子战系统和CNI系统以及从外部信息源(预警机和卫星等)的各种信息通过任务系统软件进行融合,最终通过直觉的大屏幕座舱显示器向飞行员显示。

同时,在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HMDS)上显示各种投影信息,其中包括红外图像、紧急的战况、飞行和安全信息。

共有6个分布式孔径系统(DAS)传感器用来实现围绕飞机360o的红外探测保护,为飞行员提供更高的视觉灵敏度,并能实现夜间飞机近距编队飞行。

还可在夜间和烟尘覆盖情况下为飞行员在头盔显示器上显示飞机下方目标图像。

飞机内部安装的光电目标定位系统(EOTS)对DAS的导弹来袭告警能力进行了增强。

EOTS提供窄视场,但距离较远的目标探测能力。

根据任务软件的指令,EOTS可以在雷达不开机的情况下提供目标信息。

1.更为先进的机载AESA多功能雷达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美国最新一代战斗机F-35的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MIRFS)。

它是建立在APG-81 AESA雷达的基础上的一个功能广泛的系统。

它不仅能够提供雷达的各种工作方式,它还能提供有源干扰、无源接收、电子通信等能力。

MIRFS 频带较一般机载AESA要宽得多,同时能够以各种不同的脉冲波形工作,保证了雷达信号的低截获概率(LPI)。

同F-22的APG-77 AESA雷达相比,F-35的MIRFS在技术上又有了很大的改进。

但是由于阵面尺寸较小,阵元数目有所减少,因此在作用距离上有所减小,约是前者的2/3。

F-35的AESA雷达在成本和重量上都只是F-22的二分之一。

F-35雷达把两个T/R模块封装在一起,称为双封装T/R模块(twinpack)。

雷达系统的预期寿命达8000小时,将同飞机寿命一致。

命名为AN/APG-81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将为F-35 战斗机提供环境感知能力,用来攻击空中和地面目标。

雷达具有空对地功能,可以进行合成孔径雷达(SAR)状态的高分辨率地图测绘,也可以采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技术对海上舰船进行识别分类。

在空对空工作方式,雷达可以实现对指定空域的提示搜索、无源搜索和超视距、多目标的搜索和跟踪。

由于雷达波束从一点到另外一点的移动只需若干微秒的时间,所以雷达可以在一秒时间内对同一目标观察多达15次。

JSF 作为战术战斗机,它处于信息数据链的末端,接收从特殊用途传感器飞机(如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来的各种指令和目标信息,同时,它也是最前端信息的反馈者。

2005年末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向JSF飞机主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交付了第一部雷达,由他们在飞行实验室试飞,再将其安装在F-35上试飞。

2.高度综合的传感器系统任务系统软件是F-35 战斗机实现各种传感器的数据处理、筛选、融合和向飞行员显示的关键。

任务系统软件把所有的传感器纳入到一个巨大的功能结构中,使它们协调工作、相互提示,通过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得到更高质量的目标数据。

既提高了飞行员的判断和决策能力,也极大的延伸了飞行员的视野和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

关键的数据融合功能已被认定为系统级的风险,F-35的研制领导层将对其开发过程进行重点跟踪,并采取多种降低风险措施。

据报道,在2005年秋已在诺思罗普·格鲁门公司的试验飞机BAC-11上对最新版本的雷达和光电装置(EOTS)进行试验。

国防部将推动尽早开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飞行试验,从而验证基本算法的正确性以及开发新的仿真工具和确定系统的基本结构。

这种融合算法的飞行试验将至少持续6个月,最终把试验结果综合到融合算法的改进当中。

任务系统软件程序的规模将达到450万行。

早期版本的数据融合算法将在执行降低风险计划中接受考验。

实际上全部传感器融合的试验验证要到2007年才能开始。

到2010年中期第三批任务软件发布时,还将把机外来的有关信息加入到融合算法中。

任务系统的功能是由"观测(observe)、定位(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环路"所组成,对应的英文是"OODA Loop"。

传感器和数据链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 由综合核心处理机(ICP)进行融合处理后,为飞行员提供行动计划信息。

OODA将帮助飞行员搜索和定位目标,例如,搜索所有可能出现坦克群的地方,如根据路网情况、地物地形条件、装甲车辆的速度范围,甚至是以前曾经出现过装甲车辆群的地方去搜索装甲部队的踪迹。

但是,目前飞行员和系统软件之间的接口还远未达到成熟的程度。

未来在F-35的编队飞行时,应用软件还应具有信息互通的能力,一架飞机上出现的战术情景,也可以在机队中其它飞机上复现。

实现真正的作战信息共享。

由Smiths Aerospace公司提供一种容量为数百Gigabytes的便携式存储装置,为飞行员存储作战任务数据,并能在飞行过程中记录音频、视频以及其他信息。

3.功能强大的综合核心处理机(ICP)承载任务系统软件的载体ICP是F-35战斗机的电子大脑。

它由两个机架组成,其中一个机架具有23个插槽;另一个具有8个插槽。

ICP把以前的任务计算机和武器计算机,以及信号处理机的功能集于一身。

在开始阶段,ICP的数据处理能力约为400亿每秒操作次数,756亿每秒浮点操作次数,2256亿每秒乘法累积次数(这是信号处理速度的度量单位)。

目前的设计的ICP共有7种类型22个硬件模块:·4个通用(GP)处理模块·2个通用输入输出(GPIO)模块·2个信号处理(SP)模块·5个信号处理输入输出(SPIO)模块·2个图像处理模块·2个开关模块·5个电源模块ICP的插槽具有扩展能力,可以增加8个数字式处理模块和一个电源模块。

ICP采用商用货架产品(COTS),目前阶段采用Motorola G4 PowerPC 微处理器,这是128位AltiVec技术。

图像处理器采用商用可编程门阵列电路(FPGA)和超高速集成电路(VHSIC)使用的硬件描述语言(VHDL)。

通过一个光纤通道网络(OFCN)把各传感器、CNI以及显示器同ICP进行连通。

连接的关键部件是两个32端口的ICP开关模块。

ICP、CNI、显示管理计算机同飞机管理系统外部的连接采用IEEE1394B(Firewire)接口,它的传输速度为400 megabit/s。

4.综合高效的电子战(EW)系统F-35的电子战系统是由BAE 系统公司研制的,它将形成下述能力:·全向雷达告警能力,支持对各种外部辐射源的分析,对其进行识别、跟踪、工作模式确定、以及测定其主波束到达角(AOA)。

·威胁感知和攻击目标定位支持。

对辐射源的主波束和旁瓣进行截获和跟踪,对超视距辐射源进行识别、定位和测距,对辐射源的信号参数进行测量。

·具有多谱对抗能力,并具有对EW系统的管理能力,其中也包括对干扰箔条和曳光弹的投放管理。

·雷达的AESA可以作为无源接收孔径,感知威胁信号,并可以产生相应的干扰信号,使之失去工作能力。

EW系统将对F-35雷达的搜索范围和频率覆盖不足进行补充。

使飞行员具有更强的对战场环境的感知能力。

具有3个不同雷达频段的无源雷达告警系统天线孔径安装在机翼前缘、平尾和垂尾上。

EW系统的MTBF预估为440小时。

雷达警戒接收机系统总是处于开启状态,它将为飞机提供对空中和地面的电子信号的监视。

系统封装在两个电子支架上,其中包括雷达告警、定向仪和ESM等分系统的插件板。

分布式孔径系统(DAS)的信号直接输入到EW系统,并与从ICP来的信号进行融合。

数字式处理系统易于重构和扩展,易于实现冗余结构,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5.友好的人机界面―― 下视显示器和头盔显示器F-35的仪表板与F-22的多功能显示器不同,它采用了一个尺寸为8×20英寸的大型全景多功能显示器(MFDS)。

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战斗机显示器,它由Rockwell Collins公司的Kaiser 电子分公司研制。

实际上它是由两个并排在一起的8×10英寸投影显示器组成,其分辨率分别为1280×1024。

这两个显示器是完全互为备份的。

当一个发生故障时,所有的功能都可在另外一个显示器上显示。

MFDS将显示传感器、武器和飞机状态数据,以及战场环境、战术和安全信息。

大范围的战术水平态势可以全屏显示,也可以在平面上分割成若干小窗口分别显示不同的信息。

采用两种方式对系统功能进行控制:一种是触摸屏方式;另一种是通过设置在驾驶杆和油门杆上的各种开关和电位计旋钮实现的(HOTA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