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电系统 简要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航电系统简介介绍

航电系统简介介绍

武器控制系统
航电系统集成在武器装备 中,支持精确打击和有效 火力控制。
其他领域
无人机应用
航电系统用于无人机飞行控制、导航和任务载荷 数据处理。
气象观测
航电系统在气象卫星上用于观测和监测气象数据 。
科学研究
航电系统支持地球观测、空间科学实验和其他科 研任务。
05
航电系统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技术创新与升级
创新技术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电系统正不断引入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以提高系统的 性能和效率。
技术升级需求
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电系统需要不断升级以满足更高的性能要求和安全性需求。
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安全性能保障
航电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人机交互体验优化
为了提高飞行员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航电系统需要提供更加直观和易用的人机交互界 面。
智能化水平提升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航电系统可以更加智能地处理各种任务,减轻飞行员的工作负 担。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功能
航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保障飞机的安 全、导航、通讯和任务执行,为机组 人员和乘客提供必要的飞行信息和服 务。
航电系统的重要性
1 2 3
安全保障
航电系统是飞机安全运行的关键组成部分,它能 够提供准确的导航、通讯和飞行控制等功能,保 障飞机的安全和稳定。
飞行效率
航电系统能够提高飞行效率,通过精确的导航和 通讯设备,使飞机能够更快、更准确地到达目的 地。
航电系统的技术特点
高集成度
航电系统采用先进的模块化设计,将 多种航空电子设备高度集成在一起, 实现功能的整合和优化。

第章B7飞机电源系统

第章B7飞机电源系统
PDP 2。
编辑版pppt
37
BPCU和GCU功能
BPCU和GCU控制并保护电源系统。 GCU控制并监控电源质量。GCU控制GCB的通断 GCU和BPCU可相互联系。 BPCU与GCU一起控制BTB的位置。 BPCU控制卸载继电器(主汇流条和厨房汇流条)
起动变换组件(SCU)控制APU发电机的电压, AGCU与SCU一起保持APU发电机电源良好。 AGCU监控电源的质量。APU电源质量不好会使 AGCU断开APB。
编辑版pppt
30
IDG输出电源控制
GCU从下列三个地方监控IDG输出电源的质量: ① 在IDG中线侧的电流互感器(NCT),在发电机
和接地之间;
② 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DPCT),在发电机和 GCB之间的馈线上;
③ 在发电机到AVR的反馈线路上,在GCB之前 (POR)。
相位超前接头 三相交流反馈导线和地线安装在这一接头上。
29
IDG电气接头功能
电气接头A: ⑴ 将中线电流互感器(NCT)信号发送给GCU; ⑵ 从IDG脱开电门(P5)断开电磁线圈电源; ⑶ 将PMG输出的交流电提供给GCU。 电气接头B: ⑴ 来自于GCU的交流励磁机磁场直流电源输入; ⑵ 将IDG的滑油压力信号传送给P5面板上的
“DRIVE”灯。
DRIVE、XFR BUS OFF、SOURCE OFF、 GEN OFF BUS
编辑版pppt
42
GCU的输入/输出信号
编辑版pppt
43
GCB的控制逻辑(1)
GCB-人工闭合条件——“与”逻辑 ⑴ 控制电门1瞬时到ON位 ⑵ 防火电门在正常位 ⑶ 电源质量OK ⑷ GCU有来自显示电子组件(DEU)的准备加载
编辑版pppt

航电系统 简要

航电系统 简要

惯性基准系统
系统描述 惯性基准系统(IRS)为选装系统,用于替代
姿态与航向基准系统。
惯性基准系统采用激光陀螺惯性导航技术, 它通过感受机体轴的角速率和轴向线性加速 度,并对这些数据进行数字化处理来提供姿 态、航向、速率、加速度和即时地理位置信 息,输出给气象雷达、数据集中器装置、全 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器、刹车控制装置、电 子飞行仪表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综合
气象雷达
基本型气象雷达系统主要为机组人员提供四色 (绿、黄、红和洋红)降雨显示。四色用来表 示递增的降雨量,洋红色表示每小时增量为2 英寸或更大。气象雷达系统提供路径衰减补偿 (PAC)告警,指示未知降雨量区域,并能抑 制地面杂波。气象雷达系统还可提供飞机前方 的地图显示。
基本型和选型气象雷达系统均由气象雷达收发 机和天线组件,以及综合在显示控制板(DCP) 中的气象雷达控制装置组成。气象雷达收发机
气象雷达原理框图
无线电高度表
系统描述 无线电高度表为飞行机组人员提供2500英尺以
下的飞机离地高度,无线电高度表高度在主飞 行显示器上显示。 组成 无线电高度表(第一套RA-1,第二套RA-2)由 两个无线电高度表收发机,以及相应的接收天 线和发射天线组成。 功能和工作原理
无线电高度表系统框图
航空电子及仪表系统
航空电子系统及仪表的系统的功能
系统状态的确定、装换与控制:系统工作状态 监控;转换与控制工作模式;(系统主控计算 机)
飞机状态参数测量:大气数据测量;状态矢量 测量;非航电系统参数处理与传输;
人机接口处理:控制人机接口状态;产生显示; 处理飞行员输入;向、飞行员告警;
任务保障:导航计算、管理;无线电导航计算、 管理;外界通信、数据传输;空中交通管制;

航电系统-简要演示文稿

航电系统-简要演示文稿
向信标) • — 测距器 • — 自动定向仪 • — 空中交通管制 • — 全球定位系统 • — 飞行管理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
• 系统描述 • 大气数据系统由全静压及温度敏感系统和大气数据
计算系统组成。全静压和温度敏感系统通过全静压 探头感受全压和静压的大气压力,通过总温传感器 接受大气温度信息,供大气数据计算机使用;通过 大气数据加热控制器给全静压探头、总温传感器加 热除冰。大气数据计算系统根据全静压系统提供的 大气数据信息,计算空速,马赫数,高度等数据, 供其他系统使用。 • 大气数据系统包括下列部件: • — 四个全/静压探头 • — 一个大气总温传感器 • — 二个大气数据计算机
扬州安康安全生产培训中心
航空电子及仪表系统
航空电子系统及仪表的系 统的功能
• 系统状态的确定、装换与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监控;转换与控 制工作模式;(系统主控计算机)
• 飞机状态参数测量:大气数据测量;状态矢量测量;非航电系 统参数处理与传输;
• 人机接口处理:控制人机接口状态;产生显示;处理飞行员输 入;向、飞行员告警;
测距器
• DME计算出飞机与选定地面台的距离,把距 离和地面台的标识数据输出到PFD和MFD上。 DME系统通过以规定的重复频率发射一信号 询问地面台。地面台发射与接收到的信号完全 一摸一样的信号作为回答。DME监控询问和 回答信号的时间差,并计算出至该地面台的斜 距。DME具有调谐保持功能,即飞行员在调 谐出一个新的有效VOR频率时,DME频率并 不随之改变。左侧DME-4000收发机由左28V 直流汇流条供电,右侧DME-4000收发机由右 28V直流汇流条供电。
测距器
• 系统描述 • 测距器(DME)是用于指示飞机与选定地面台之间
直线距离的系统。每架飞机装有两套DME。测距器 向音频综合系统提供地面台的标识。飞机与选定地 面台的距离数据显示在正、副驾驶员的主飞行显示 器(PFD)和多功能显示器(MFD)上。 • 系统组成 • 测距器系统包括: • 2个测距器收发机 • 2个测距器天线 • 功能和工作原理

飞机电气系统PPT全套课件

飞机电气系统PPT全套课件
➢ 定子 ➢ 转子 ➢ 电刷装置
59
直流发电机
60
直流发电机
电容器
引线组件
接线柱 火花抑制盒 接线盖
夹子
带窗孔 的带 与驱动端相 对的端架
夹板
密封滚珠轴承
转轴和 板组件 转轴花键 轴承支承架
端盖 挡盖
滚珠轴承
电刷
电枢
磁轭和 激磁线圈
61
直流发电机
➢ 标称电压为30V(对应的电网 电压一般为28V)
➢特点:既有遥控式的特点,又简化了控制 线。
19
正常和非正常供电
➢ 正常供电 :
在各个飞行 阶段均可完 成对用电设 备的供电任 务
➢ 非正常供电:
系统的短时意 外失控状态
20
主电源容量
➢ 飞机上主发电系统的台数与单 台发电系统额定容量的乘积
➢ 直流电源容量单位为千瓦(kW) ➢ 交流电源为千伏安(kVA)
电阻较小,一般为百分之几 到千分之几欧姆。 3.端电压 充电 U=E+IR 放电 U=E-IR
44
铅蓄电池放电曲线
极板附近及 孔隙中的电 解液浓度迅
速下降
A
2.0
B
U
1.5
E
F
C D
极板孔隙中的 硫酸浓度与极 板外的浓度达
到一定值
1.0
孔隙内硫酸
0.5
迅速下降
扩散 作用
极板 硬化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t(h)
45
铅蓄电池充电曲线
2.6
2.4 b
2.2 a
2.0
1.8
de U
c
E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网络化:航电系统将实现网络化,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
绿色环保:航电系统将更加注重节能环保,降低能耗和排放
3
航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航空领域
飞机导航:提供飞行路线、速度、高度等信息
通信系统:实现飞机与地面、飞机与飞机之间的通信
02
飞行控制:控制飞机的飞行姿态、速度和高度
雷达系统:探测周围环境,提供安全保障
航电系统简介
01.
02.
03.
04.
目录
航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航电系统的发展历程
航电系统的应用领域
航电系统的关键技术
1
航电系统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航电系统:航空电子系统,简称航电系统
01
功能:负责飞机的飞行控制、导航、通信、显示、数据管理等功能
02
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包括传感器、处理器、显示器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电源系统:提供电力支持
2
航电系统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
1910年,飞机首次使用无线电设备进行通信
1920年,飞机开始使用无线电罗盘进行导航
1930年,飞机开始使用自动驾驶仪进行飞行控制
03
1940年,飞机开始使用雷达进行探测和避让障碍物
1950年,飞机开始使用惯性导航系统进行导航
现代发展
20世纪80年代:航电系统开始广泛应用于民航飞机
电子战系统:对抗敌方电子干扰和攻击
05
航空电子设备:集成各种电子设备,提高飞机性能
航天领域
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系统,如卫星电话、卫星电视等
导航定位:卫星导航系统,如GPS、北斗等
遥感探测:遥感卫星,如气象卫星、资源卫星等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航电系统简介ppt课件
适度
航电系统的组成 与分类
航电系统的组成
01
飞行控制 计算机
02
导航系统
03
通信系统
04
雷达系统
05
电子战系 统
06
任务系统
07
电源管理 系统
08
座舱显示 系统
09
传感器系 统
10
飞行管理 系统
航电系统的分类
01
按照功能分类: 通信系统、导航 系统、飞控系统、
显示系统等
02
按照硬件分类: 处理器、存储
导航系统:负责 提供飞机的位置、 速度和航向等信 息
飞行管理系统: 负责监控和管理 飞机的各种系统, 确保飞行安全
航电系统的工作 原理与技术
工作原理
01
接收和处理 来自传感器
的信号
05
电源管理和 能源优化
02
计算和控制 飞行器的姿
态和速度
06
故障诊断和 恢复
03
导航和定位
07
飞行器健康 管理和维护
航电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 部分,硬件包括各种传感器、 处理器、显示器等,软件包 括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
航电系统是现代飞机的重要 组成部分,对提高飞行性能、 降低飞行成本、保障飞行安 全具有重要作用。
航电系统的功能
01
提供飞行控制和导航 功能
02
提供通信和信息传输 功能
03
提供电源管理和能源 分配功能
应用前景
01
航空电子系统在航 空领域的广泛应用
02
航空电子系统在民 用航空领域的应用
03
航空电子系统在军 用航空领域的应用
04
航空电子系统在无 人机领域的应用

《飞机电源系统》课件

《飞机电源系统》课件

飞机电源系统的分类
根据电源的不同类型和工作原理,飞机电源系统可以分为内燃机供电系统、 涡轮机供电系统以及外部供电系统。
不同类型的飞机电源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场景,例如内燃机供电系统 适用于小型飞机,而外部供电系统适用于地面维护和测试。
飞机电源系统的设计
飞机电源系统的设计必须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效率、安全性和 可维护性。
《飞机电源系统》PPT课 件
# 飞机电源系统
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介绍飞机电源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设计、故障排除 以及发展趋势。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关键的飞行器系统!
介绍飞机电源系统
飞机电源系统是保证飞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关键系统之一。它提供了电力以 驱动飞机的各种设备和仪器。 飞机电源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电源装置、电源管理系统、电源分配系统等。
飞机电源系统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飞机电源系统也在不断演进和创新。 未来,飞机电源系统可能会采用更高效的能量转换技术,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适应性。 同时,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将使飞机电源系统更轻量化、高性能化。
总结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飞机电源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飞机电源系统在飞机运行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飞机的可靠性、 安全性和维持性。
设计飞机电源系统需要进行详细的系统分析和计Βιβλιοθήκη ,确保系统能够满足飞机 各项电力需求。
此外,设计人员还需考虑电源系统集成的空间、重量和热管理等因素。
飞机电源系统的故障排除
飞机电源系统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例如电源装置故障、电磁干扰等。 故障排除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诊断和修复。 及时发现和解决故障对保证飞机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数据系统探头分布图
姿态与航向基准系统
系统描述 姿态与航向基准系统是由2个航姿计算机及其托架,2 个磁传感器,2个外部补偿装置,2个补偿/校平开关和 2个罗盘控制板组成。航姿计算机安装在飞机重心附近 位置(前货舱和机翼前梁之间的地板下);磁传感器 安装在机翼翼尖部位;罗盘控制板安装在驾驶舱中央 操纵台。航姿计算机接收来自大气数据系统的真空速 和高度速率,来自磁传感器的磁通量数据,来自外部 补偿单元的磁传感器补偿数据以及俯仰横滚校平数据, 来自罗盘控制板开关的航向模式逻辑,来计算姿态、 航向、速率和加速度信息,给座舱显示及其他航电系 统。磁通量传感器由装有万向接头的2轴传感器组成, 来探测地球磁场的水平分量。外部补偿装置用于提供 磁传感器补偿数据以及俯仰横滚校平数据。
气象雷达
基本型气象雷达系统主要为机组人员提供四色(绿、黄、红和洋红) 降雨显示。四色用来表示递增的降雨量,洋红色表示每小时增量为 2英寸或更大。气象雷达系统提供路径衰减补偿(PAC)告警,指示 未知降雨量区域,并能抑制地面杂波。气象雷达系统还可提供飞机 前方的地图显示。 基本型和选型气象雷达系统均由气象雷达收发机和天线组件,以及 综合在显示控制板(DCP)中的气象雷达控制装置组成。气象雷达 收发机和天线组件的特征是将平板天线和收发机综合在一个装置中, 装置的前端是一个18”的平板天线,后端是收发机。天线后端直接 通过射频电缆和组件中的收发机相连,省去了波导管。 气象雷达具有自动稳定功能,由姿态与航向基准系统或惯性基准系 统提供飞机的姿态信号,通过综合处理机箱中的输入输出接口提供 给气象雷达,使天线的扫描和俯仰角度不受飞机的姿态变化影响。
甚高频导航系统
功能和工作原理 甚高频导航系统属于非自主导航系统,包括: 甚高频全向信标(VOR),仪表着陆系统 (ILS),指点信标(MB)。其中,VOR属于定 向设备,ILS用于飞机进场。甚高频导航接收 机NAV-4000由左28V直流重要汇流条供电,甚 高频导航接收机 NAV-4500由右28V直流汇流 条供电。
甚高频导航系统
指点信标 此系统包含了两套MB接收机,共用一个天线。指 点信标系统是自动激活的。当飞机飞过远台、中 台、近台时将出现不同的声音和指示信息。 调谐 VHF/NAV 导航接收机为全数字式接收机,包含有 VOR、MB和ILS接收机。VHF/NAV 数据通过IPC提 供给PFD 和MFD。可由FMS自动调谐,也可由 RTU或者CDU手动调谐。当按压了RTU上的1/2开 关时,每台RTU均能调谐同侧或对侧的VHF/NAV 接收机。
系统描述 大气数据系统由全静压及温度敏感系统和大气数据计 算系统组成。全静压和温度敏感系统通过全静压探头 感受全压和静压的大气压力,通过总温传感器接受大 气温度信息,供大气数据计算机使用;通过大气数据 加热控制器给全静压探头、总温传感器加热除冰。大 气数据计算系统根据全静压系统提供的大气数据信息, 计算空速,马赫数,高度等数据,供其他系统使用。 大气数据系统包括下列部件: — 四个全/静压探头 — 一个大气总温传感器 — 二个大气数据计算机
导航系统由以下子系统组成:
— 大气数据系统 — 姿态与航向基准系统 — 气象雷达 — 无线电高度表 — 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 — 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 — 甚高频导航系统(包括指点信标、仪表着陆系统和甚高频全向信 标) — 测距器 — 自动定向仪 — 空中交通管制 — 全球定位系统 — 飞行管理系统
大气数据系统
甚高频导航系统
VOR 此系统包含了两套VOR接收机以及相应的天线。VOR接收机工作在 108.00MHz至117.95MHz频段,频道间隔为50KHz。VOR接收机输出至地 面VOR台的方位信息并显示在PFD和MFD上。飞行管理系统可以通过 ARINC 429总线对VOR接收机进行自动调谐。通过RTU或者CDU也可以对 VOR进行手动调谐。 仪表着陆系统 此系统包含了两套ILS接收机以及相应的天线。LOC信标有40个频道并且 工作在108.10MHz至111.95MHz频段,频道间隔为50KHz。LOC接收机调 谐在一个有效的频率时,将发送一个水平偏差信号。GS接收机工作在 329.15 MHz 至 335.00 MHz的频段,频道间隔为150KHz。当调谐了一个 LOC频率之后,GS接收机将自动调谐到一个与之配对的GS频率上。GS接 收机调谐在一个有效的频率时,将发送一个垂直偏差信号。飞行管理系统 可以通过ARINC 429总线对仪表着陆系统进行自动调谐。通过RTU或者 CDU也可以对仪表着陆系统进行手动调谐。
导航系统
导航的定义: 导航是有目的地、安全有效地引导运动体(船只、潜艇、地面车 辆以及飞机、宇宙飞船等)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控制过程。 导航的过程一定是从目的地开始。 根据要飞往的目的地来选择航线、确定距离、安排时间表,这就是 飞机的进程; 为了使飞机遵照事先安排的时间表,沿着所选定的航线飞行,必须 要使飞机在某一方向上(一般称为航向)、以一定的速度飞行,为了 得到所要求的速度和航向,要通过驾驶仪表来控制飞机飞行的加速 度。
无线电通信系统
无线电通信系统
实现无线电通信系统, 需要使用: — 音频控制板(ACP) — 无线电调谐装置(RTU) 作为主调谐装置; — CDU可作为备用无线电调谐装置; — 转换选择板(RSP)作为应急调谐装置(仅对 第一套甚高频)。
无线电通信系统
一、飞机通讯系统包括: 1)甚高频通讯(VHF):主要用于飞机在起飞、着陆期间以 及飞机通过管制空域与地面交通管制人员之间的双向语言通 讯。VHF通讯距离较近并受飞行高度影响。 2)高频通讯(HF):是一种机载远程通讯系统,用于远程 飞行时保持飞机与基地间、飞机与飞机间的通讯联络。目前 一般采用单边带通讯系统。 3)选择呼叫系统(SELCAL):它配合VHF和HF系统工作, 当地面呼叫指定飞机时,以灯光和钟声谐音的形式通知机组 进行联络,从而免除机组对地面呼叫的长期守侯。为实现选 择呼叫,一般飞机的选择呼叫代码为飞机代码。 4)音频综合系统(AIS):泛指机内所有通话、广播、录音 等音频系统。用来实现机内各类人员之间以及飞机在地面维 护时机组与地勤人员之间的语音交流,还包括驾驶舱内的话 音记录系统。
航空电子及仪表系统
航空电子系统及仪表的系统的功能
系统状态的确定、装换与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监控;转换与控制工 作模式;(系统主控计算机) 飞机状态参数测量:大气数据测量;状态矢量测量;非航电系统参 数处理与传输; 人机接口处理:控制人机接口状态;产生显示;处理飞行员输入; 向、飞行员告警; 任务保障:导航计算、管理;无线电导航计算、管理;外界通信、 数据传输;空中交通管制; 中央维修管理:,特定参数装订调整;故障记录、故障代码生成; 自检结果汇集、记录;维修支持; 作战管理:目标探测;目标识别;目标照射;火控参数计算;武器 管理;电子战;作战绩效记录; 客货舱支持管理:客货舱有关信息收集、记录;传输有关指令;。
惯性基准系统原理框图
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
系统描述 TAWS通过向机组人员提供警告信息,从而避免受控撞地(CFIT) 事故。 系统组成 机上安装一套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由一个地形提示和警告计算 机、一个飞机个性化模块和两块控制开关板组成。 功能 TAWS使用飞机当前的航迹信息,并参考地形高度数据、障碍物数 据和机场数据信息,从而提供预测型和反应型地形告警。飞机的 航迹信息包括飞机当前位置、气压高度、地速和航迹角等。如果 出现危险情况,TAWS将给出目视和音响告警来警告飞行员。系统 故障目视信息显示在EICAS上,其它目视告警和地形图显示在 EFIS上,音响告警信息通过扬声器和耳机发出
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
主要部件 TCAS主要由如下部件组成: — 一台TCAS收发机 — 一个TCAS定向天线 一个TCAS全向天线(选装时用一个定源自天线 替换)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
原理 TCAS收发机询问入侵飞机上的应答机,并根据应答机的应 答信息来定位并跟踪那些飞机。此应答信息包括了高度信 息。基于应答机对特定询问的回答,可利用定向天线和计 时信息获得方位与距离的信息。根据每架飞机的方位、距 离和高度可以计算出它们的航迹。这些数据被用于评估可 能发生的交通冲突。每当入侵飞机的相对位置存在相撞威 胁时,将触发音响和目视的咨询。考虑到所有的入侵飞机, TCAS将发出最优化的垂直指令来确保本机与入侵飞机之间 有足够的航迹间隔和最小限度的垂直间隔。
气象雷达原理框图
无线电高度表
系统描述 无线电高度表为飞行机组人员提供2500英尺以下的飞机离地高度, 无线电高度表高度在主飞行显示器上显示。 组成 无线电高度表(第一套RA-1,第二套RA-2)由两个无线电高度表收 发机,以及相应的接收天线和发射天线组成。 功能和工作原理 无线电高度表收发机通过发射天线发射一个基准信号,然后接收天 线接收返回的信号,最后收发机计算出飞机离地高度。 无线电高度表的零高度为飞机主起接触地面但不受力状态,所以计 算离地高度时,考虑了飞机的安装延时(AID)。 无线电高度表的高度输出主要提供给电子飞行仪表系统、交通告警 和防撞系统、地形提示和警告系统。
交通告警和防撞系统
甚高频导航系统
系统组成 甚高频导航系统由甚高频全向信标(VOR)、指点信标 (MB)和仪表着陆系统(ILS)组成。基本型飞机甚高频 导航系统由一套NAV-4000 接收机和一套NAV-4500 接收机 组成,其中包括: - 2 台MB接收机 - 2 台VOR/LOC接收机 - 2 台GS接收机 - 2 个VOR/LOC 天线 - 1 个VOR/LOC 天线耦合器 - 1 个指点信标天线 - 1 个下滑天线
测距器
系统描述 测距器(DME)是用于指示飞机与选定地面台之间直 线距离的系统。每架飞机装有两套DME。测距器向音 频综合系统提供地面台的标识。飞机与选定地面台的 距离数据显示在正、副驾驶员的主飞行显示器(PFD)和 多功能显示器(MFD)上。 系统组成 测距器系统包括: 2个测距器收发机 2个测距器天线 功能和工作原理
系统面板1 系统面板1 面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