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对比论证 教学案
议论文评析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题】议论文评析【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优秀议论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2.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如何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议论文评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议论文的定义和特点。
2.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讲授新课1. 讲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
2. 分析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阅读优秀议论文,分析其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各组汇报分析结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议论文评析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阅读一篇议论文,分析其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2. 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是否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论证方法。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范文议论文评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一、引论本文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为题,旨在探讨人工智能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分析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二、本论1. 论点:人工智能将引发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
2. 论据:(1)人工智能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效果。
(2)人工智能可以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减轻教师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3)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提高学习自律性。
3. 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以某知名在线教育平台为例,说明人工智能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
《议论文论证对比法》课件

选择范畴或标准
要进行有效的对比分析,首先选择合适的范畴或者标准,以便能够在不同观点之 间进行比较。
2
对比各种观点
对比各种观点并说明它们的异同,可以通过列举对比要素来展示不同观点的特点。
3
分析观点优劣
分析各种观点的优劣,并阐述自己的观点为什么更合理。此步骤需要详细论证, 使读者能够理解自己的观点。
总结
重要性
议论文是一种说明观点的文 体,通过合理的论证可以增 加文章的说服力。
有效性
对比法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 法,通过比较观点的优劣来 支持自己的观点。
质量要求
议论文对比法》 PPT课件
议论文是一种说明作者观点的文体,目的在于说服读者接受作者的观点。本 课程将介绍论证对比法作为一种有效的论证方法。
什么是议论文?
议论文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意在通过作者的观点说服读者。该文体的关键在于论点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什么是论证?
论证指通过引用相关证据或观点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论证方法多种多样,视情况而定。
什么是对比法?
对比法是一种通过比较分析来展示问题不同侧面的论证方法。它有助于阐述 出作者的优势观点,并通过比较不同观点的合理性来增加说服力。
议论文论证对比法
议论文论证对比法通过对比分析来说明作者的观点,比较不同观点的异同,并加以评价。这一方法使读者更易 接受作者的观点。
议论文论证对比法的步骤
1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论证方法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2. 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3. 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论证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对比论证的概念和作用: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是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异同,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3. 讲解对比论证的基本结构和步骤:提出论点、选择对比对象、列出对比项目、分析对比结果、得出结论。
4. 讲解对比论证的注意事项:对比对象要有针对性、对比项目要全面、对比分析要深入、结论要合理。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分组合作,选取一个论点,运用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对比论证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练习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和效果。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对比论证的概念、作用、结构和步骤等知识点。
2. 对比论证示例文章:供学生参考和分析。
3. 练习纸:供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作文评价标准:用于评估学生的练习作品。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2. 教师点评:选取几篇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3. 拓展练习:布置一道对比论证的写作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以便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策略1. 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部分,让学生了解对比论证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2. 模仿练习:让学生模仿优秀作文中的对比论证方法,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3. 反馈与修改: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点评,对练习作品进行修改,提高对比论证的写作能力。
八、教学难点1. 对比对象的选择:如何选择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对比对象。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教案

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教案教案题目:议论文的论证方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议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2. 掌握并能够正确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引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议论文的定义和作用,并解释为什么论证方法对于写作一篇有力的议论文至关重要。
2. 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讨论他们对议论文的看法,或者分享他们在写议论文时遇到的困惑。
步骤二:阐述议论文的结构(10分钟)1. 详细解释议论文的结构,包括引言、论点、论证、反驳和结论。
2. 给出一个议论文的范例,逐步解读其中的结构要素。
步骤三:论证方法的介绍(15分钟)1. 解释什么是论证方法,以及为什么使用不同的论证方法能够增强议论文的说服力。
2. 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论证方法:a. 举例法:通过举出具体事例来支持论点。
b. 比较对照法: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的异同来支持论点。
c. 三段论:用前提和结论之间的中介概念建立逻辑关系。
d. 统计数据法:通过引用相关数据和统计数字来支持论点。
e. 逻辑推理法:运用合理的逻辑推理过程来支持论点。
步骤四:示范和实践(20分钟)1.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论题,让他们自己撰写一篇议论文的论证段落,并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
2. 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论证段落,给予反馈和建议,帮助他们改进和完善。
步骤五:总结和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议论文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2. 强调需要不断练习和实践,才能提高写作议论文的能力。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写作实践,以加深对议论文的理解和掌握。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表现和进步。
3.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估,检查他们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论证方法撰写议论文的论证段落。
注意事项:1.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和逻辑推理的实践,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其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议论文论证方法之对比论证的运用

方法指导
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
二、要明确 “对比点”。
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
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
对比论证法范例
商纣王自高自大, 一意孤行 ,最终落 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 开创了“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 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落得个客死他乡的 结果;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 诸侯朝拜。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同是帝 王,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由此看来,“从 谏如流”势在必行! ——《论“从谏如流”》
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 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用理性的力量 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 赢得世人的尊敬。而日本人这种一意孤行 偏离理性的“纪念”却遭来各国人民的一 致谴责。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 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对比论证) 可见,理性的纪念才是正确的纪念,理 性让纪念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总结)
•
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他们二人可 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当孙 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 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 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而齐王听 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 委以重任。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 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在魏国,庞涓只 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 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试想孙膑在这么一 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 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 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议论文论据分析法 ——正反对比法
学习目标
1、了解议论文对比论证法的效果作用。 2、掌握对比论证法运用原则。 3、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议论文写作之对比论证法ppt课件

在上文中,第一段论述“给他人留点空白”的好 处,属正面说理;而第二段则反之,论说如果不 留空白,过分咄咄逼人,则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属反面说理。这样正反对照,突出了“留点空白”
的 作用所在。 但应该注意,如果观点是正面的,说理时要把重点 放在赞扬正确观点一方,谈其好处。如果文章要求 我们批驳一个错误的观点,如“忌妒心是成长道路 上的绊脚石”,我们就要把重点放在论证“忌妒心
例如《给他人留点空白》一题,有篇文章进行了道理 上的对比: 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出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 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容,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 能为他人留下一点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 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 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 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 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 一身清白,有德有才,若不懂得给他人留些空白,留些回 旋的空间,也会遭受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 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 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
运用对比论证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比较的双方要具备可比性。 第二是对比量的对应,正面的讲几点,反面的也要讲几 点,否则互不相对,也就不能构成正反对照的对比论证了。 例如,《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 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这是前句后句的 对比。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上 句和下句的对比。作者又把蚓和蟹放在一起来比较:蚓无 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第二段是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要从师学习的 必要性和原则。而第三段紧紧呼应着前面两 段的论述从正面论证了作者观点。列举孔子 从师的典型事例,重申了从师的必要性,并 推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结论,作者这 段充满唯物主义思想的精辟阐述,已使士大 夫据守的“耻师”世俗悖论陷于瓦解,再将 从师与贵贱、尊卑强拉硬扯在一起。 总之,《师说》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造成了强烈的反差效果,使作者主张从师学 习的观点不言自明,值得读者学习借鉴。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运用教案

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的运用文昌华侨中学潘小咪一、教学目标:掌握议论文对比论证方法,让作文升值二、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对比论证来打造我们的议论文段落。
2、明确概念:何为对比论证?议论文中举正面的例子和反面的例子,然后对这正反的例子进行分析,从而突出自己的观点。
3、对比论证的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观点更鲜明。
4、使用对比论证的原则(1)、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选材角度(属同一范畴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叙述角度(要紧扣论点进行叙述)(2)、要有完整的分析总结句5、点评段考作文段落段落1:《听取他人建议》回顾历史,善于听取贤臣建议的君主才能成就一番霸业。
春秋时期,齐桓公掌朝,想要任鲍叔牙为相国,而鲍叔牙提出建议,觉得任用管仲更适合。
齐桓公听取了他的建议,重用管仲,就因为如此,齐桓公才有一番春秋霸业,成为春秋一国霸主,历史上才有“春秋五霸,一匡定天下”的成就。
相反的,自以为是、不听取贤臣忠言的人又何能成就大业?想当年有西楚霸王美誉的项羽,最终死在刘邦的剑下,血染红了乌江。
如果项羽听取了贤臣的建议,杀了刘邦,或许就不会放虎归山,酿成大祸,自己也不会死在刘邦剑下。
可见,听取他人的建议有多重要。
优点:运用了恰当的对比事例缺点:语言叙例语言繁琐且有不准确。
指导对策:在叙例时,要紧扣观点句有侧重点地进行叙述,语言要简洁,叙例要尊重史实,如段落中说项羽死在刘邦剑下,歪曲历史。
修改:回顾历史,善于听取贤臣的建议的君主才能成就了一番霸业。
春秋时期,齐桓公听取了鲍叔牙的建议重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一番春秋霸业。
相反的,想当年有“西楚霸王”美誉的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取范增的建议,在鸿门宴上错失杀掉刘邦的良机,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悲惨下场。
同样是君主,为何结局如此不同?究其原因一个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一个却自以为是,固执己见。
想要成功,还是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四《议论文:正反对比论证》

• ( )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 的文思变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 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 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
•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 也。
• 对比论证法,用骐骥和驽马,朽木不折金石可镂, 蚓和蟹做对比来说明学习必须要持之以恒、专一 的态度。
• 《寡人之于国也》 •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唐庄宗为实现父亲的遗愿决意杀梁君、擒 燕王,何等的坚毅勇猛,然而待天下平定 ,他宠幸伶人而失去了原来的斗志,只能 是泪湿衣襟,长叹天下叛乱。欧阳修所言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莫不是 这个道理。前后都是一个人,只是他的心 态变了,沉溺于美妙的声色中不知归途, 国破家亡可想而知。
•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必须使用对比论
证方法。
• 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对 比,得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 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的结论
•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曰师 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对比,得出“师道之不复,可 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的结论
• ( 反面举例)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 带他四处作诗炫耀。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 众人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对比论证教学案
教学目标:
让学生感受对比论证的魅力,学习对比论证的基本方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指导过程:
一、下列段落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一)让学生分析
1、面对纷乱的时代,孔子选择积极地入世传道,游说君主,教化人民,老子选择避世自清,以无为对有为。
面对混乱的官场,李白高喊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骑鹿而去,王安石却吟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峰。
”清者自清,洁身自好地奔波。
不同的选择,但皆因内心的高洁正直而闪着各自缤纷的光彩。
例2、孙膑与庞涓同出于鬼谷子门下。
他们二人可说是精于谋略,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是当孙膑来到庞涓任职的魏国时,庞涓嫉妒他的才能,表面恭敬,内心狠毒,多次向魏王进谗言,以致使孙膑被挖去膝盖骨,不得展其才志。
而齐王听说孙膑之才,不惜费尽心力,将孙膑请到齐国,委以重任。
齐军终于有了马陵道之胜。
同是孙膑,为何落得两种境遇呢?就是因为他效劳于优劣不同的两个统治集团。
在魏国,庞涓只为私利,妒贤嫉能,魏王昏庸,偏听偏信,而且缺乏识别千里马的伯乐眼光。
试想孙膑在这么一个集体中,如何施展大志呢?而齐王任贤用能,身边的臣子也不像庞涓那样谋私,因而上下齐心,孙膑在此,可说计出即行,正得以充分发挥作用。
可见,好集体不会埋没人才。
例3、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
世界著名文豪小仲马,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的。
事实告诉我们:以本事处世,则事业可成,功名可就。
相反,身继巨富,而无本领者,则只能是事业无成,乃至国破家亡。
秦二世胡亥继承了秦始皇留下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金城万里”的万世之业,可谓遗产之巨了,然而仅仅三年,便落得个“身死人手而七庙隳”的为天下人耻笑的下场。
究其原因就是胡亥自己没有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
历史上的后主刘禅及李煜不都是鲜明的例子吗?
(二)教师小结:
共同点都是正反对比论证,基本形式是:正+反+分析
不同点例1、例2 都是一段之内完成对比,而例3是段与段之间的对比
二、比较下面两篇文章的异同:
(一)让学生分析
第一篇宽容是一种美德
①看到这个题目,不禁想起了周恩来的一个故事:一次,理发师给周总理刮脸,总理咳
嗽了一声,刀子把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知所措。
周总理和蔼地说:“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呢?”这桩小事,使我们看到了周总理身上的美德——宽容。
②宽容是一种美德。
③留心一下,不难发现在人际交往中,凡能做到宽以待人者,一般都深受众人的欢迎。
像周总理这样的好总理,待人宽容,平易近人,当然受到全国人民的爱戴与尊敬。
人与人交往,难免会有些小摩擦。
只要是无恶意的,就应该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像周恩来那样主动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所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过错,如果在日常的相处中,对别人的过错能以宽容对待,就待于给对方提供改过的机会。
在中国历史上,李世民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依靠这一点得到众臣鼎力相助的,从而开创了唐代盛世。
在唐朝王室争权的过程中,魏徵曾鼓励太子李建成杀掉李世民,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夺取帝位后,不计旧恶,量才重用,使魏徵觉得“喜适知己之主,竭其力用”,为唐朝盛世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
现说,秦王赢政,若不是听取了李斯“海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的喻谏,收回逐客令,实行不计前怨,广纳贤才的政策,恐怕就会失去李斯等一大批客臣的支持,难以顺利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
纵观历史与今天,如果没有“海纳百川”的宽宏气度,不具备宽容的美德,开创一方事业只能是一句空话。
④有的人就不具备宽容的美德,他们心胸狭隘,凡事都斤斤计较,不肯吃亏。
如慈禧太后,仅因为与一大臣下棋时,对方无意中说一句:“我杀老佛爷的马。
”就勃然大怒而起:“你杀我的马,我杀你全家。
”于是这位大臣被满门抄斩,惨不忍睹。
像这样狭隘心胸,这样的暴行,又怎会不遭人唾弃呢?当今社会上有一些人,也是这样,你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会破口大骂,甚至大打出手,还有的人对别人的过失总是耿耿于怀,时时想着揪别人的小辫。
这样的人,典型的“小肚鸡肠”,心胸狭隘,待人刻薄,根本没有一点宽容之心,这种人还能谈什么成大器,立大业呢?
⑤总之,宽容是一种美德,只要我们本着“和为贵”的原则,决不斤斤计较别人的过失,又多为别人考虑,就能确立起友善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⑥当然,对于那些蓄意冒犯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或是破坏人民安定生活的敌人,就不能盲目地宽容,以致重演“农夫救蛇”的悲剧。
一定要利用法律力量予以重锤打击,决不心慈手软。
⑦宽容是一种美德,当今社会大有发扬之必要。
让我们大家都来讲一点宽容,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
第二篇纪念白求恩
白求恩⑴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⑵。
白求恩同志是实践了这一条列宁主义路线的。
我们中国共产党员也要实践这一条路线。
我们要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要和日本的、英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以及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才能打倒帝国主义,解放我们的民族和人民,解放世界的民族和人民。
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
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
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
可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
对于他的死,我是很悲痛的。
现在大家纪念他,可见他的精神感人之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教师小结:
共同点都是正反对比论证
不同点第一篇的对比是段与段之间的对比,第二篇的对比是主要段落每段之内完成对比,且联系实际进行。
三、作文训练
文题:细节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