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的磷营养

合集下载

磷元素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磷元素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磷元素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摘要水是人类赖以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但是在全世界,现在所有国家都面临一系列的水环境危机,我国也不例外。

而水体富营养化更是其中受到关注最多的问题之一。

在查阅相关综述和实验,发现磷元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最重要的制约因子。

为了具体的阐述这一论点,先介绍了磷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以及在水体中的循环特征,接下来对富营养化水体中除磷的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包括传统生化技术和新型生态修复技术。

最后借用太湖为例子,以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发布的水质数据,对其进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污染物主要为高锰酸盐和氮、磷,太湖富营养化是流域内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污染源的综合效应。

得到最终的结论,在治理包括太湖在内的湖泊富营养化现象时应该注意使用多种技术综合应用,达到利益和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富营养化、水质、除磷、总磷Abstract目录摘要 (IV)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水体富营养化与水环境危机 (VII)(一)、水环境危机 (VII)(二)、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X)(三)、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XI)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XI)2、对渔业养殖的危害 (XII)3、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危害 (XII)4、对水体的利用.............................................XII二、磷循环与水体富营养化 (XII)(一)、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XIII)(二)、磷元素与水体富营养化 (XV)1、水体中的磷循环 (XV)2、磷循环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 (XVI)3、水体富营养化磷污染对水质的危害和影响 (XVII)(二)、富营养化水体中除磷的技术 (XVIII)1、传统除磷技术 (XVIII)2、强化除磷的生态修复技术 (XXI)(三)、磷含量过高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防治 (XXIII)1、控制外源性磷的输入 (XXIII)2、控制内源性磷的有效性 (XXIV)三、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现状与磷元素的关系 (XXV)(一)、背景材料 (XXV)(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XXVI)(三)、总结 (XXIX)第四部分结论与建议 (XXX)参考文献 (XXXI)致谢 (33)一、水体富营养化与水环境危机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资源之一,其作用不言而喻。

南极磷虾粉的营养与功能

南极磷虾粉的营养与功能

有 关磷虾 粉 的适 口性 属性 , 它具 有低 分子量 化合物如
核 苷 酸 、以脯 氨 酸 , 氨 酸 形 成 的 氨 基 酸 、 糖 胺 、 化 三 甘 葡 氧
线 仍处在 上升 阶段 中。 然全球 存在 8 多种磷 虾种 类 , 虽 O 但
资源 丰富 , 价值高 的磷虾粉主要是利用南极磷虾生产的。 南 极磷 虾具有独 特 的营养 和质量 属性 , 使其 成为今 后 理想 的饲料原料 。 尽管磷 虾粉 在市场上存在一些时间 , 过 但
中 国上 海 市 军工 路 3 0号 0 邮编 :2 0 9 000
【 要 】 随着南极磷虾资源 的开发 , 虾作 为水产养殖饲料的原料 日益受 到水 产养殖饲料界的广泛关注和利用 , 提 磷 本文 主要
介绍 了南极磷虾粉的营养成分及其独特的功能 , 供水产养殖者 和饲料配方人员参考 。
素。 用磷 虾粉 , 使 养殖 的最终产品具有野生捕获大马哈鱼相
同类 型的体 色。这个特 征 已被证 实饲 料生产 商对天然 或有 机意识买家强烈的销售争论 。
2 磷 虾 粉 免 疫 功 能 . 3
为 :丙氨酸 58 精氨酸 67 冬氨酸 95 胱氨酸 1 %、 . %、 .%、 . %、 . 2
节鱼 的免疫系统发挥重要作用 , 了着 色剂 的作 用外 , 除 还增
第 2 5卷 第 8期
现 代 渔 业 信 息
火 山活动 , 估计是南极海洋种类 主要 污染 源了。
l 5
强疾病抵 抗力 和提 高存活率 , 它也 被称为 一个 重要 的鱼类
生长调节剂 。
源 于火 山的砷 , 在水 、 其 土壤 和空气 中是天然 的元素 。 在海 水种类 中它 主要 呈有 机无毒形 式 ( 0 9 % ) 无 机砷 8 %~ 9 ,

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海水中的营养元素
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资源之一,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营养元素,为海洋生态系
统的稳定运转提供了支撑。

海水中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铁、硅等,它们对海洋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氮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之一,也是海洋中的主要营养元素之一。

在海
水中,氮的形式包括溶解态氮和颗粒态氮。

溶解态氮主要是以亚硝酸盐、硝酸盐和氨氮的形式存在,是海洋中细菌和浮游植物生长的重要来源。

颗粒态氮则通过沉积过程进入海底,影响海底生态系统的运转。


磷是细胞核酸、蛋白质、脂类等生物分子的构成成分,也是海洋中不可或缺的
营养元素。

磷在海水中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是海洋生物生长、细胞分裂的必需物质之一。

海水中磷的浓度对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铁是海水中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较低,但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却十分重要。

铁是维持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关键元素之一,它参与光合作用和藻类的色素合成过程。

海洋中铁的分布与海洋环境的氧含量、光照强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硅是海水中的另一个重要营养元素,对硅藻等有壳海洋生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

硅可以通过硅酸盐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硅对海洋食物链的底层生物的繁殖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海水中的营养元素对海洋生态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平衡和
相互影响影响着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进一步研究海水中的营养元素对于加深我们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南极磷虾的营养作用

南极磷虾的营养作用

南极磷虾的营养作用南极磷虾(学名Euphausia superba),又名大磷虾或南极大磷虾,是一种生活在南极洲水域的磷虾。

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并以群集方式生活,有时密度达到每立方米10,000—30,000只。

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它们长成达6厘米长,2克重,有6年的寿命。

它们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若以生物质能来说,它们可能是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物种(大约共有5亿吨)。

南极磷虾是高蛋白质的食物。

据生物学家测定,南极磷虾肉中含蛋白质17.56%,脂肪2.11%,且含人体所必需的全部氨基酸。

尤其是代表营养学特征的赖氨酸的含量更为丰富,与金枪鱼、虎纹虾和牛肉相比,南极磷虾的赖氨酸含量最高。

世界卫生组织曾将南极磷虾、对虾、牛乳和牛肉的氨基酸综合营养价值比较评分,结果磷虾得100分,牛肉96分,牛乳91分,对虾71分。

据分析,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磷虾中均有,且合起来占蛋白质含量的41.04%。

磷虾体内高于95%的色素都以虾青素的形式存在,虾青素不仅仅是一种色素,它具有抗光性和抗氧化作用。

而且,研究还证实虾青素具有促进鱼类和虾类的生长和免疫机制的作用。

此外,虾青素还对虾类的成活率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

以此可以推测,南极磷虾可以增强幼体的成活率。

甲壳质是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甲壳的组成物质。

许多生物通过特种酶来降解甲壳质获取能量。

疾病的控制、预防以及消除要依靠疫苗和化学治疗物质。

但是对于一些疾病还没有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

例如,发生在智利鲑鱼养殖业的Piscirichettsiosis疾病以及对全世界虾类养殖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疾病等,都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可以用于疾病预防的另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应用可以促进动物免疫功能的物质的摄取。

这些物质中就包括像壳聚糖这样的复杂的多醣体。

壳聚糖是甲壳质的一种衍生物,磷虾体内含有这种甲壳质。

壳聚糖添加到饲料或用注射方式,可以作为鲑鳟鱼类的免疫刺激剂。

甲壳质被证实是许多生物增强免疫系统的刺激物,而磷虾是甲壳质的来源之一。

磷虾的营养价值 磷虾油有什么功效

磷虾的营养价值 磷虾油有什么功效

磷虾的营养价值磷虾油有什么功效磷虾,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甲壳纲、磷虾目、磷虾科动物的通称。

磷虾身体透明,头胸甲与整个头胸部愈合,但不伸向腹面,因此不形成鳃腔。

鳃裸露,直接浸浴水中。

腹部6节,末端具有1个尾节。

胸肢8对,都是双枝型,基部各有鳃,适于游泳。

胸肢中无特化的颚足,眼柄腹面、胸部及腹部的附肢基部都具有球状发光器,可发出磷光。

磷虾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

磷虾有明显的集群性,是形成声散射层的主要浮游动物。

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

南极磷虾的营养价值南极磷虾的蛋白质含量在所有已经发现的生物中是最高的,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蛋白库,其体内动物蛋白含量高达50%以上。

另外磷虾体内还含有7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磷虾在极低温的生存环境下生长,所含的低温酶对降血脂和关节炎有一定作用。

此外,南极磷虾矿物质含量丰富,特别是微量元素硒含量极高,对人体具有保健功效。

南极磷虾可以说是一种补充健康的高级营养食品。

磷虾的功效1、磷虾油可以保护身体心脏,让血糖水平、肝、胆固醇水平保持相对健康的状态,具有抗老化性能。

2、磷虾油含有高质量的胆碱,可以促进婴儿和儿童的大脑发育。

同时磷虾油还可以保护易腐脂肪。

3、磷虾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和2种半必需氨基酸,可以改善皮肤组织,增强全身的免疫系统。

磷虾的研究价值磷虾有明显的集群性,是形成声散射层的主要浮游动物,在海洋水声物理学研究中受到很大重视。

再者,某些磷虾的分布又与一定水团、海流有关,在海洋学研究中有一定的意义。

磷虾养殖技术

磷虾养殖技术

关于磷虾的生物链
在南大洋生物的食物链中,如果磷虾灭绝或大大 减少,则捕食磷虾的巨鲸和其它鱼类等也将灭绝 或减少,南大洋生态平衡当然随之而破坏。因此, 保护和适量捕捉磷虾,是保护南极生态平衡的关 键问题之一。
有关连接
/s168-482579.html
/News/Detail_12666.aspx /news/gjspzs01/20041182柄、胸部和腹部,长着珍珠 似的发光器,会发出像萤火虫那样的磷光。喜欢成群 生活在海洋里,南极的磷虾,每立方米的海水中有几 千只。它是蓝鲸的主要食料。
磷虾的作用
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为黄渤海主要浮游生物之一,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鲜虾中含蛋白质17.5%、 脂肪2.4%、灰分2.36%、水分77.26%,折合干燥体蛋白质70%、脂肪12.6%、碳水化合物8.5%、虾青素0.01% 左右、甲壳素4%左右。 我公司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同开发研制的蕴洋牌磷虾蛋白诱食剂系列,是利用新鲜海捕 太平洋磷虾为原料,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而成。是无公害、纯天然的复合氨基酸营养强化型诱食剂。 主要 功能:对水产动物有强烈的诱食作用,改善饲料品味,促进水产动物开食,提高摄食量与采食频率,提高水产 动物消化能力,有效降低饵料系数;增重促生长,提高水产动物的机体免疫力与抗病能力,改善动物在疾病或 应激条件下的摄食状况。本产品中所含的虾青素具有提高体色素的功能,能明显改善鱼虾类等水生动物的色泽 和品质。根据不同养殖品种,在饲料中添加2%-3%的磷虾蛋白诱食剂,能够调节饲料的营养结构和适口性,提 高饲料转化率,促进鱼虾等水产动物的生长发育

海水中营养元素有哪些

海水中营养元素有哪些

海水中营养元素有哪些海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水资源之一,其中含有多种重要的营养元素。

这些营养元素对于海洋生物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海水中主要的营养元素。

1. 氮(Nitrogen)氮是海水中最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植物和动物生长都至关重要。

氮的主要形式包括氮气(N2)、硝酸盐(NO3-)、亚硝酸盐(NO2-)和氨(NH3)。

海洋中的氮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氮气和陆地上流入海洋的河流中的氮化合物。

2. 磷(Phosphorus)磷是海水中的另一个重要营养元素,对于细胞生长和修复至关重要。

海水中的磷主要以无机磷酸盐形式存在,如磷酸盐(PO4^-3)。

磷的主要来源包括陆地上的磷岩矿物和河流带入的有机废物。

3. 硅(Silicon)硅是硅藻等许多海洋生物生长的关键元素。

硅主要以硅酸盐(SiO4^-4)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

硅的主要来源是陆地上风化的硅酸盐矿物,通过河流输入海洋。

4. 钾(Potassium)钾是海水中的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对于细胞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海水中的钾主要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钾主要来自陆地的风化和火山喷发。

5. 钙(Calcium)钙是海水中的另一重要微量元素,对于海洋生物的骨骼和壳体形成至关重要。

海水中的钙主要以钙离子(Ca^2+)的形式存在。

海水中的钙主要来源于陆地上的岩石风化和海底的火山喷发。

以上是海水中主要的营养元素,它们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中复杂的营养链,维系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衍。

细心观察海水中的营养元素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海洋环境及其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运作。

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

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

水产养殖对亚热带海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的影响——以深澳湾为例徐淑敏;齐占会;史荣君;刘永;韩婷婷;黄洪辉【摘要】文章对典型的亚热带养殖海湾——深澳湾海水中无机氮(DIN)、磷酸盐(PO4-P)浓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鱼类网箱和贝藻筏式等规模化养殖活动对营养盐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并对营养盐的潜在限制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深澳湾DIN和PO4-P浓度及分布呈明显的季节变化:DIN在秋季最高,夏季最低;PO4-P在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季网箱区的DIN浓度和氮磷比(N/P)低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而其他3个季节,网箱区的DIN和PO4-P浓度以及N/P均高于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贝藻养殖区和对照区之间在各个季节,氮、磷营养盐和N/P之间均无显著差异.各个季节DIN和PO4-P浓度均高于理论上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阈值,不存在营养盐的绝对限制.夏、冬季的N/P分别为13.6、13.1,低于Redfield值,说明存在N的潜在限制;春、秋季的N/P分别为16.6、19.0,说明P的潜在限制性较强.深澳湾的年均N/P为14.3,全湾受N潜在限制性较强.除夏季外,硝酸盐(NO3-N)是DIN的主要组成,比例介于51.7%~92.7%,其次为NH4-N(5.2%~43.8%),亚硝酸盐(NO2-N)比例最低(2.1%~27.2%),说明深澳湾的氮营养盐达到了热力学平衡状态.与2001年相比,深澳湾海区的DIN和PO4-P浓度均有下降,由中度营养型转变成贫营养型,年平均N/P更接近Redfield值,说明深澳湾的生产力水平依然受氮限制,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规模化贝藻养殖的影响.【期刊名称】《南方水产科学》【年(卷),期】2019(015)004【总页数】10页(P29-38)【关键词】深澳湾;氮;磷;营养盐;时空分布;限制因子【作者】徐淑敏;齐占会;史荣君;刘永;韩婷婷;黄洪辉【作者单位】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 201306;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外海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 51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12氮(N)、磷(P)是全球环境变化的关键元素,也是水生系统最重要的营养元素[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动物的磷营养
20世纪后半叶鱼类和贝类养殖发展迅速,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对以后40年的发展已制订出新的计划。

世界上鱼类品种约有24 000种,而现在养殖的或考虑养殖的水产品种仅有1000多种,在养殖品种方面仍有很大潜力。

目前水产养殖和畜禽养殖一样都面临环境的挑战,在某些国家制订的水产养殖法规甚至比其他陆生动物更为严格。

磷和氮(粗蛋白和氨基酸)是鱼类和贝类的必需营养素,但是这两种元素过量可导致水环境的恶化。

N.P.K是植物的基本营养素,在养殖水体中施肥能促进藻类生长,并产生氧。

如果供给营养过量将引起藻类繁殖。

当食物或营养耗竭时,藻类死亡和分解,这是一个需氧的过程。

当水体富营养化时,往往是那些产生氧的生物引起氧耗竭和鱼、贝死亡。

水产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直接排入水中,净化处理比较困难。

一、鱼类、贝类对磷的需要量
盐水中磷的浓度较低,海洋鱼类明显需要补磷。

研究人员给鱼贝饲喂提纯的饲料,并用无机磷酸盐(钠、钾或钙)补充大部分或全部磷,研究了磷的需要量,通常以可利用磷表示,根据已公布的资料,磷需要量的范围较窄,为饲粮的0.3~0.86%。

磷缺乏时增重缓慢,体内钙和P、血P、肝糖原、骨灰分、骨P和骨Ca降低,而体脂浓
度,
Ca:P保持在1:1的水平,超过2:1则认为是过量了。

真鲷是个例外,其饲粮Ca:P约为1:2。

二、磷的利用率
磷的利用率因鱼的种类和磷的来源不同而异。

一般说来愈是溶解性好的盐类利用率愈高,能向胃肠道分泌胃酸的鱼类能吸收更多的磷。

无胃的鱼如鲤鱼吸收磷较少。

20~25年前采用用于陆生脊椎动物的方法获得并公布了第一批磷利用率的数据。

近年来对测定方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更为精确的数据。

测定水产动物磷的消化率或利用率比较困难,因为它们在水中生活,饲料和粪便均暴露在水中,关键的营养物质在动物采食前,采样前或分析前可能丢失。

利用率的测定需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通过动物消失的部分,如果不考虑进食前和排出后的损失,则不会得出准确的数值。

大多数鱼类采食饲料较快,损失较少,而贝类则采食缓慢,在采食前将饲料颗粒变小,因此在采食前水溶性营养物质损失很多,难以定量。

目前唯一的方法是将饲料放于水中,轻轻搅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收集干物质,对欲测的营养物质进行分析。

也可在水浸饲料一段时间以后,对水进行分析。

用这种方法来矫正摄入营养物质的浓度。

对粪便的处理可能更为困难。

从水中收集粪便可以测定粗蛋白和能量的消化率,但通过剖检收集粪便,而不使粪便露于水中,则可较准确地测定磷的利用率。

这种未测定内源性磷排出量得出结果是表观利用率。

最近已测定出虹鳟鱼磷真利用率。

三、内源磷的收集
测定真利用率必须准确测定内源磷,内源磷是一个典型的下降函数。

例如,为了测定内源磷的排出量,有人用低磷饲粮饲喂10天,在此期间收集样品,测定粪便中内源磷,在10天期间其排出量持续下降,而在此期间未出现磷缺乏的临床症状(血磷浓度)。

因此测定真
利用率要求同时饲喂试验饲粮和无营养饲粮,并采集粪便进行测定。

在设计的采集粪便时间之前或之后采集粪便,分析结果将出现误差。

鱼像其他非反刍动物一样,通常在投喂试验饲粮后4~6天收集粪便进行测定。

目前,大多数磷利用率数值是单一饲料原料的,通常饲粮中仅含有一种磷源。

研究结果表明植物性饲料的磷利用率较低,而鱼粉的磷利用率较高。

只含有一种磷源的饲粮利用率测定结果比较准确,但是它并不能代表多成分饲料磷的利用率,因为饲粮的磷利用率可能不是各饲料成分利用率的简单相加。

我们尽管用同一群鱼在同一实验系统中测定了单一原料的磷利用率,但是还不能准确预测多成分饲料的磷利用率。

在水产动物饲粮中磷与其他矿物元素的互作尚未充分阐明,但似乎与一些阳离了互作,如果这种互作从胃肠道开始,则可能影响吸收率。

植酸会增加鲶鱼和鳟鱼对锌的需要量,而且这种互作似乎在胃中发生,直接影响该阳离子的利用率。

一般认为植酸磷不能被水产动物利用,鲤鱼例外,鲤鱼植酸利用率为8~38%,这可能是微生物降解的作用。

与其矿物元素的互作尚待研究。

在某些鱼(鳟)饲粮中添加植酸酶或预先用植酸酶处理饲料成分可以提高磷利用率。

此外植酸酶还有利于其他矿物质的利用。

植酸酶除了能释放植酸磷以外,还能使磷随粪便排出增加,因此在饲粮中添加植酸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