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问题导学解决方案答案
走进山西新课堂——“问题导学”模式解读

走进山西新课堂——“问题导学”模式解读教学园地12-02 2306:模式是经验通过逐步积累、研究、实践,经验化后反作用于实践的一种手段。
这也正是课题研究的作用所在。
推动一个好的模式,用课题研究带动全区的整体发展,这就是山西省正在走的教育改革之路。
山西省的课堂教学改革,在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的推动下,已形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成长为本—问题导引”(简称“问题导学”)。
这一模式凝聚了山西省课改学校教学模式应该具备的基本特点,对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推进起到了引领作用,并将成为其他课改区域的借鉴。
山西省的课堂教学改革,历经近10年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和3年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虽名称各异,但它们的理论基础却大体相同。
为便于推广,山西省教科院在概括总结各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山西省课堂教学模式——“成长为本—问题导引”。
以便于待进入课堂教学模式的学校和其他课改区域借鉴。
山西省“问题导学”模式的环节可以划分为:形成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总结梳理、巩固升华等六环节。
目前以“问题导学”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在全省已成燎原之势,据初步的调研数据统计,山西省全面推广使用这种模式的高中学校约有50所,初中约有600所,以县(或区、县级市)区域整体推进的约20个,形成了一股推动山西省课堂教学改革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以“成长为本”为灵魂学生是活生生不断成长的个体,教育应服务于学生。
为了体现以生为本的改革理念,山西省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围绕“问题导学”,进行着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将成长为本定为“问题导学”模式的灵魂,教育的重心从满足成人对学生的要求逐步向满足学生自身成长的要求。
学校的一个重要功能是为学生设计、开发程序,并指导学生依据程序开展学习活动。
在“问题导学”模式中,教师承认、尊重、相信学生生命成长的本能,学生在享有成长权、选择权、表达权、展示权等权利的过程下享有真正的生活。
山西省问题导学解决方案答案

山西省问题导学解决方案答案篇一:第4课导学案(答案)高二历史LS--15-02-04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编写人:柯尊国审核人:高二历史备课组编写时间:XX-9-9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记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2、能说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
3、会运用探究的方法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进行简要评价。
【重点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及对进步思想的评价。
【学法指导】本课原始资料较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结合人物图像,学会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挖掘隐性知识,做到论从史出。
同时,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知识链接】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学习过程】【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李贽的离经叛道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为官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他自称为异端。
三、李贽的代表作:李贽著有《焚书》和《藏书》等多种著作。
四、李贽的思想主张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
3.1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导学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三

3.1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一、资源开发条件预习目标:1.了解能源的分类。
2.理解我国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差异。
3.学会分析资源开发的条件。
预习自测:(一)能源的分类1. 按能源的性质分(1)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能源。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主要指: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矿物能源。
2.按利用能源的技术状况分(1)常规能源: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新能源:_______、_______等。
3.按能源的基本形态是否被改变分(1)一次能源: _______、_______等可直接被人利用的。
(2)二次能源:最具代表的是_______,经过人类一次开发的。
4.按能源的形成和来源分(1)来源于太阳辐射的太阳能: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
(2)来源于日月的引力: _______。
(3)来源于地球的内能: _______ 、 _______。
(二)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山西省能源基地的资源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1)山西煤炭资源的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2)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市场条件:_______________。
(3)山西省煤炭基地的交通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三)读课本图3..2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回答下面问题1.()能源消费结构: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2.()能源消费结构: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3.在我国有“煤都”之称的是_______,大同煤田:_______,河东煤田_______我国最大的露天煤矿是_______,最大的无烟煤产地是_______。
山西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数学

山西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数学近年来,中国一直在积极推动着各种各样的改革,其中山西问题解决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问题,笔者特此撰写了一篇围绕“山西问题解决导学方案数学”的文章。
一、什么是山西问题?首先,我们需要弄清楚什么是山西问题。
山西问题是指山西省在长期的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经济、环境、社会和政治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和民生福祉。
具体表现在:煤炭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单一,发展慢;传统产业过度依赖,高污染、高能耗;人口素质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低;腐败问题严重,社会风气恶劣等。
二、山西问题的影响山西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
首先,在经济方面,山西作为一个以煤炭为主要支柱产业的省份,而煤炭这一产业本身就拥有着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消耗问题,这就导致了山西经济难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在环境方面,山西由于长期的不断开采和过度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将对全国的环境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
三、山西问题的解决导向针对山西问题的多方面问题,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来改善山西的局面。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转型升级。
将原有的经济结构进行改革,通过发展新兴产业促进山西的经济向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降低底层依赖煤炭行业的危险性。
2. 质量升级。
投入更多的资金对山西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进行投入,提高山西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3. 环保控制。
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控制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防止环境事故的发生。
四、数学导学方案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及理解上述方案,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导学:1. 通过数学分析探讨山西省发展中的经济问题,以及新引进的产业加速山西升级转型的能力。
2. 运用数学统计的方法来检验山西省社会发展方向的变化,从而了解社会仍需改进的方向和改进的力度。
3. 通过以案例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山西环境治理问题,并且了解为什么环境治理对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让他们意识到如何进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最新)高中人教版地理必修3导学案精品《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含答案)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资源的分类1 按形成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来自地球内部能---核能、地热来自天体引力能---潮汐2 按利用规模分: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3 按性质分: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等一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位置、交通)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丰富、齐全、优良(—优质动力煤、—优质主焦煤)、范围广、条件好、丰富2 市场广阔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二能源基地建设1 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2 建设措施①扩大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为主、为辅(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建、发展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②。
三能源的综合利用1 问题:生产结构单一、开采成本上升、面临其他能源挑战、环境问题严重2 三条产业链:、、3 成就:山西省产业结构由以开采业为主的单一结构转变为以、、为主的结构,逐步超过工业而占到主体地位,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四环境的保护与治理1 问题: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山西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在: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2 措施①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生物和工程措施、土地复垦—农业生产基地②提高的利用率、综合利用技术③的回收再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④调整:重化工业、其他产业。
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一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能源资源的分类1 按形成来源分:来自太阳辐射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沼气、风能、太阳能等来自地球内部能---核能、地热来自天体引力能---潮汐2 按利用规模分: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3 按性质分: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生物能、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等一资源开发条件(资源市场、位置、交通)1 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大同—优质动力煤、河东—优质主焦煤)、分布范围广、开采条件好、煤层气丰富2 市场广阔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3 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京包、石太—太焦、大秦、神黄二能源基地建设1 我国能源面临的挑战2 建设措施①扩大煤炭开采量②提高晋煤外运能力---铁路为主、公路为辅(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③加强煤炭的加工转化---建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对本省的有利影响是:①缓解运输压力②提高经济效益。
山西省教育问题导学解决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参考答案

山西省教育问题导学解决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参考答案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比(等到)诸侯之列不省所怙(依靠)B.吾为若德(恩德,人情) 齐谐者,志(记录)怪者也(正确答案)C.其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敛不凭(凭借)其棺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3、下列词语中中括号内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店[铺](pù)[更]改(ɡēnɡ)B.[薄]雾(báo)[间]隔(jiàn)(正确答案)C.[正]月(zhēnɡ)[扇]翅膀(shān)D.头[涔涔](cén)泪[潸潸](shān)4、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休憩(qì)眉黛(dài)(正确答案)B、点缀(zhuì) 遒劲(jìn)C、皱褶(zhě) 砂砾(lè)D、訇然(hōng) 晕车(yūn)5、1林黛玉是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6、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202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

2021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问题解决导学方案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答案I. 知识点讲解1. 问题解决的过程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明确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比较方案、决策和执行方案。
2.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思维方式、经验和知识、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环境等。
3. 问题解决的方法问题解决的方法包括:试错法、启发式法、递归法、演绎法、归纳法、化归法等。
II. 经典案例分析1. 王宝钏与秦香莲的故事——识别问题、采取行动王宝钏与秦香莲的爱情遭到了各种障碍,但最终他们通过识别问题,采取积极行动,克服困难,最终走到了一起。
2. 司马光的“断桥残雪”——比较方案、做出决策司马光在文学创作中曾经遇到过创作难题。
他通过比较多个方案,做出决策,最终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断桥残雪》。
III. 知识点练习1. 思考问题解决的过程,列举出其中一个阶段的实际应用场景。
例如:一个企业在制定年度计划时,需要明确问题、寻求解决办法、比较方案、决策和执行方案。
2. 举例说明一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如何影响其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一个懂得多种编程语言的程序员,遇到编写一个新计算机程序的问题时,可以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中汲取灵感,快速找到解决方案。
IV. 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可能的解决方案,比较各个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决策。
2. 编写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案根据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编写一个问题解决的实际方案,并在班级范围内公开讨论,收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最终确定方案。
山西省教育问题导学解决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答案

山西省教育问题导学解决方案七年级下册语文答案1、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一句是判断句。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1《史记》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20.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网红”的产生不是自发的,而是网络媒介环境下,网络红人、网络推手、传统媒体以及受众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体的综合作用。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正确答案)C.升旗时,全体同学的目光和歌声都集中到竖立在主席台前的旗杆上。
D.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挺向,使电子产品极其广泛地进入大众的生活。
5、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6、1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的华而不实的文风。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似的”这句的修辞格是()[单选题] *比喻比拟通感(正确答案)错觉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红楼梦》前5 回内容的是( ) [单选题] *A.冷子兴演说荣国府B.林黛玉焚稿断痴情(正确答案)C.葫芦僧乱判葫芦案D.甄士隐梦幻识通灵9、1“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呵,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在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万能、尔虞我诈的竞争中,小资产阶级生活的艰难,命运的无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省问题导学解决方案答案篇一:第4课导学案(答案)高二历史LS--15-02-04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导学案编写人:柯尊国审核人:高二历史备课组编写时间:XX-9-9班级: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 组名: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能记住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2、能说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
3、会运用探究的方法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主张进行简要评价。
【重点难点】重点: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进步思想主张。
难点:探究进步思想主张形成的原因及对进步思想的评价。
【学法指导】本课原始资料较多,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和材料,弄清历史概念和有关引文的含义,结合人物图像,学会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挖掘隐性知识,做到论从史出。
同时,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知识链接】明清两朝,中国封建社会已经进入后期。
那时,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并且在封建专制层层重压下,不断缓慢地发展。
旧制度的衰落和新的社会因素产生,如同世界各国的规律一样,首先在思想界里被敏感地反映出来。
于是,在明清时期思想界里一批反对传统儒家思想,反对封建专制主义腐朽统治的思想家,便成为这一时期文化中新的潮流。
他们批判继承了传统的儒学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学习过程】【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一:李贽的离经叛道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为官二十多年,目睹了官场的污浊和道学家的伪善,不愿与他们同流,形成离经叛道的不羁性格。
他自称为异端。
三、李贽的代表作:李贽著有《焚书》和《藏书》等多种著作。
四、李贽的思想主张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
李贽敢于打破千百年来人们对孔子的迷信。
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提出了不能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的理论。
认为,是非应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不应以孔子的话作为永久不变的定论。
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
他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象,追求平等、个性。
他认为要获得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就必须打破孔孟之道及其变种宋明理学的垄断地位,冲破封建经典所设置的各种思想禁区。
3、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应当享受正当的私欲。
强调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认为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谈仁义道德。
五、对李贽思想的评价李贽是我国反封建思想的先驱,他将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封建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带有民主色彩。
探究一:阅读材料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1)问:《焚书·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反映了李贽反对将孔子神圣化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尧舜同普通人一样,每一个人都是圣人。
种地、做生意,一切谋生活动,都是普通人的物质利益,这些就是道。
李贽还认为:人皆有私,“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追求物质享受乃是“秉赋之自然”。
“谓圣人不欲富贵,未之有也”。
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纲常礼教的道学先生,也不过是借理学这块敲门砖来为自己谋取高官厚禄罢了。
(2)问:上述两段文字主要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李贽主张人们应该有平等地位,反映了他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尊重普通人的利益和地位;他提出人皆有私,揭露道学先生的虚伪,反映了其反对宋明理学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和对纲常礼教的揭露、批判。
(3)李贽的进步思想主张?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道学家的虚伪;2)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高度评价改革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起义给予肯定。
3)批判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强调人的正当私欲。
(4)对李贽进步思想的评价?1)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和战斗精神;2)有力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3)推动人们的思想解放和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产生。
知识点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一、生平介绍黄宗羲是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
他在明亡后,投入抗清斗争;抗清失败后,致力于著书讲学。
二、著作:《明夷待访录》。
三、思想主张1、批判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3、提倡“法治”,从而限制君权,保证人民的基本权利。
四、评价黄宗羲的政治主张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
知识点四: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一、生平介绍著名思想家顾炎武也生活在明末清初。
明末统治者日益腐败,朝政混乱。
面对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顾炎武放弃科举,开始探索挽救国家危亡的途径。
二、代表作:《天下郡国利病书》和《日知录》。
三、思想主张1、顾炎武重视对社会实际情况的了解,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思想主要特色)顾炎武批判道学脱离实际的学风,主张发挥孔子的“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积极思想,提倡走出门户,到实践中求真知。
他重视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关注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
学术上,反对空谈,注意广求证据。
2、顾炎武也激烈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
他认为,保卫一家一姓的国家,是君主及其大臣的事,而保卫天下是所有人的事,这段话后来被后人提炼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励人民关心国家大事。
四、影响:以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知识点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一、生平介绍与黄宗羲、顾炎武同时代的王夫之,也是一位进步思想家。
他继承了以前思想家的唯物思想,并加以发展。
二、代表作:《船山遗书》。
三、思想主张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发展变化的并有规律可循。
2、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的,一切事物通过考察研究都是可以认识的。
3、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却是相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四、影响王夫之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的评价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思考探究】思考探究一: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材料二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夫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
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即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
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原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李贽的观点同朱熹的观点有何不同,并分析原因。
不同点:朱熹认为儒家思想是不可改变的;李贽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原因:随着封建制度衰落和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怀疑。
(2)材料三中,黄宗羲把批判的矛头分别指向了什么?这是一种什么思想?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法制。
早期民主思想。
(3)黄宗羲的思想实质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在当时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特征: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影响:具有解放思想(民主思想启蒙)的作用,对当时的封建专制制度有一定冲击。
思考探究二: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解”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问题:(8分)(1)“一些最敏锐的心灵”主要是指哪些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他们为什么要进行反思?明朝灭亡,清朝建立,受时势的刺激,检讨明朝灭亡的原因。
(3)他们思考了哪些重要问题?顾炎武:提出亡国与亡天下的区别(或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主张“明君贤相”(或答“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王夫之:主张实学,让富民放手经营工商业。
如将三者的主张概括回答也给分。
思考探究三:“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
”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关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
——顾炎武《日知录·廉耻》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材料三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
??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
”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
——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
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
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
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
(4)在中国思想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
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外问题探究】:概括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特点并对其进行评价。
1、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
(2)反封建专制,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提倡“经世致用”。
(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2、评价:积极:(1)反对君主专制,重视工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2)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对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局限: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也未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对其所处时代产生的影响是有限的。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活页练习【学习反思】:1、基础知识方面:2、学习方法方面:3、情感认识方面:探究一:阅读材料材料一: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焚书·答耿中丞》(1)问:《焚书·答耿中丞》反映了李贽的什么思想?反映了李贽反对将孔子神圣化材料二:李贽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