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苗学实习报告

合集下载

播种育苗实习报告模板

播种育苗实习报告模板

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是在XX学院实训基地进行的播种育苗实践活动。

实习目的是在之前学习的园林花卉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掌握花卉播种育苗的实践技能,提高自身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水平。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20XX年7月19日上午北京时间11:00。

实习地点: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花卉实验田。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准备阶段:刘教授带领园林师资班花卉方向的教师和实习生前往花卉种植实验田,准备进行播种育苗实践。

2. 实践阶段:(1)翻耕土地:使用铁锹将土垡铲起、松碎并翻转,为播种创造松软的土壤环境。

(2)整地:用铁锹将较大土块拍碎,用耕耙将土面耙平整,确保种子能够均匀分布。

(3)开沟:根据花卉种子的所需深度,使用开沟锄进行开沟。

(4)播种:采用1:2:1:2的点播方式将花卉种子种植于沟中,对于种子较小的花卉采用撒播方式播种。

(5)覆土:将播种好的种子表面覆盖一层土壤,以保护种子并促进其发芽。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通过这次播种育苗实践,我对花卉种子的播种和育苗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践之前,我总是认为种花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实际操作后才发现,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保证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此外,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园林花卉生产技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和验证。

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技巧和方法。

总之,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我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实习总结通过本次实习,我对花卉播种育苗的实践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也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园林花卉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实训报告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实训报告

一、前言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和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水平,我们参加了林业种苗生产技术实训。

以下是实训过程中的总结与体会。

二、实训目的与意义1. 了解林业种苗生产的基本流程,掌握种苗生产技术;2. 学习林业种苗生产的设备、工具和材料;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林业种苗生产技术水平;4. 深入了解林业种苗生产的重要性,为今后林业生产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实训内容1. 林业种苗生产概述(1)林业种苗的定义:林业种苗是指用于林业生产的种子、种球、种根、种苗等繁殖材料。

(2)林业种苗生产的重要性:林业种苗是林业生产的基础,关系到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

2. 林业种苗生产技术(1)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催芽、破眠等,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2)播种技术:播种技术包括播种时间、播种量、播种深度、播种方式等。

(3)苗期管理:苗期管理包括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除草、修剪等。

(4)移栽技术:移栽技术包括移栽时间、移栽方法、移栽密度等。

3. 林业种苗生产设备、工具和材料(1)设备:播种机、喷灌设备、施肥设备、病虫害防治设备等。

(2)工具:锄头、镰刀、喷雾器、剪刀等。

(3)材料:种子、种球、种根、种苗、肥料、农药、地膜等。

四、实训过程1. 种子处理(1)消毒: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种子进行消毒,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2)催芽:将消毒后的种子放入湿润的布袋中,放置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催芽。

2. 播种(1)播种时间:根据不同树种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

(2)播种量:根据种子发芽率和土地肥力,确定合理的播种量。

(3)播种深度:根据种子大小和土壤湿度,确定合适的播种深度。

3. 苗期管理(1)水肥管理:根据苗木生长需求,合理灌溉和施肥。

(2)病虫害防治:定期观察苗木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防治。

(3)除草:及时清除苗木周围的杂草,减少病虫害发生。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

林木种苗学实习报告模板一、实习背景在林木种苗学的学习过程中,实习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习能够让我们学到更多实际操作的经验,增加我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对我们将来的就业也有一定的帮助。

本次实习的背景是在某某林业公司进行的某项任务,任务主要是调查某地区不同海拔高度上树种的分布情况及其适应性,为该地区的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习内容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对实习的任务目标、实施方案、工作时间、工作地点以及需要的工具和材料等进行了解和学习。

其次,根据实习的要求,了解相关的林木种苗学知识,增加对实习任务的理解。

2.实地调查与数据收集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需要根据任务的要求,通过实地观测、照片拍摄、林分布点调查等方式,对所在地区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的主要树种及其分布情况、树高、胸径等指标进行收集和记录。

同时,需要了解本地区的环境和地形,收集对于数据分析的有关资料和历史数据,以提供可靠的分析数据和参考。

3.数据分析与报告提交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数据的分析并提交结论报告。

在数据的分析中,我们需要根据之前收集到的数据和资料,对不同海拔高度上树种的分布规律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可靠的结论和意见。

在报告提交前,需要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确认和检查。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地认识到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在实习中,我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不断地与同事讨论和交流,学习到了很多与林木种苗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同时,实习也增强了我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为我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总结通过这次林木种苗学实习,我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加强了实践操作的能力,强化了问题解决和合作沟通的能力。

同时,我意识到林业工作不仅需要专业技能,还需要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素质,才能在未来的工作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苗木培植实习报告

苗木培植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生态保护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

苗木培植作为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环节,对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增强实践能力,我们参加了为期一周的苗木培植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操作,了解苗木的栽培、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实习目的1. 学习苗木栽培的基本理论,掌握苗木种植、施肥、浇水、修剪等关键技术。

2. 熟悉苗木生长习性,了解不同苗木的生长特点及适宜的栽培环境。

3. 掌握苗木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提高病虫害防治能力。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苗木种类及生长习性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多个苗木基地,了解了不同苗木的种类、生长习性和用途。

例如,常绿树种如松、柏、樟等,适宜用于绿化景观;落叶树种如银杏、槐树等,适宜用于行道树;花灌木如月季、紫薇等,可用于美化庭院、广场等场所。

2. 苗木种植技术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苗木种植的基本技术。

主要包括:(1)选择合适的种植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此时苗木生长旺盛,易于成活。

(2)挖掘种植坑:根据苗木的根系大小,挖掘适宜的种植坑,确保根系舒展。

(3)苗木处理:对苗木进行修剪、消毒等处理,提高成活率。

(4)栽植:将苗木放入种植坑中,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然后填土、压实。

(5)浇水:栽植后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苗木施肥与浇水施肥与浇水是苗木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以下知识:(1)施肥原则:根据苗木的生长需求和土壤肥力,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肥料。

(2)浇水方法:根据苗木的种类、生长阶段和天气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4. 苗木修剪与整形修剪与整形是苗木管理的重要环节,有助于提高苗木的观赏价值。

实习中,我们学习了以下修剪方法:(1)疏剪:去除病弱枝、过密枝、交叉枝等,保持树形美观。

有关农业种植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农业种植实习报告四篇

有关农业种植实习报告四篇农业种植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生产实习,进一步了解现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将理论知识渗透到实践中。

强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自身对现代作物栽培的理解和基本技能;2、提高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懂得根据市场需求变化来组织管理和经营农业生产。

二、实习时间:20__年1月10日到20__年6月30日三、实习内容:1、实习过程3月份上旬去大豆基地,观看、学习大豆栽培技术。

4月份下旬去花生种植基地,观看、学习花生栽培技术。

2、主要作物栽培及其措施(花生、大豆)大豆:1、播种严格播种时期,一般春播时间为3月上旬至4月上旬;夏秋繁种需加大播种密度。

播种深度一般2~3 cm,播种后3天内用乙草胺进行封闭式化控,浓度为15 mL乙草胺加15㎏水喷施,出苗后3~4叶时间苗,4~5叶前定苗,及时补苗,做到苗匀、苗壮、苗齐。

2、种植密度春播行距40 cm,株距10 cm左右,一般播2-3粒,三叶期定苗,保苗1株;或穴播,穴距25 cm,保苗2株。

每公顷保苗20万株左右。

在此密度范围内,遵照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适当调整种植密度。

每公顷播种量为50—70㎏。

3、施肥肥力高的地块种植密度要低,不需要施用肥料;肥力中等以上可以少施150㎏/hm2复合肥;肥力低的地块,每公顷施优质农肥1.5-3万千克做基肥,或施尿素75㎏,重过磷酸钙450㎏,硫酸钾600㎏种肥(与种子下相距3 cm左右);配合使用高效根瘤菌菌肥和一定的微肥。

4、病虫害防治①大豆黑潜蝇:从苗期至开花期都需要防治,用40%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雾,或用90%万灵可湿性粉剂4000倍喷雾,或用毒死蜱、卡死克等药剂兑水喷雾防治;②大豆根腐病:用50%多菌灵拌种,或使用25%甲霜灵、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霜霉威、多菌灵等杀菌剂喷雾防治;③卷叶螟:在卵孵化盛期,每667 m2可用90%晶体敌百虫15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④斜纹夜蛾:低龄幼虫期,每公顷用90%敌百虫或80%敌百虫乳油750~1125 ml兑水喷雾或用阿维菌素、毒死蜱、辛硫磷、氟虫腈等喷雾防治;⑤根结线虫:使用神农丹,每667 m2使用1-1.5㎏,均匀撒于土表,随后犁地将其深施至20 cm,或使用线虫散,每667 m2用量为2㎏,用法同上。

种苗实训报告总结范文

种苗实训报告总结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种苗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种苗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效益,我们于XX年XX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种苗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种苗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理解,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种苗生产技术(1)了解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催芽等环节,确保种子质量。

(2)土壤准备:掌握土壤消毒、施肥、整地等基本操作,为种苗生长提供良好环境。

(3)播种技术:学习播种时间、密度、方法等,提高种苗出苗率。

(4)田间管理:掌握灌溉、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

2. 病虫害防治(1)识别病虫害:学习病虫害的识别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2)防治措施:了解农药的使用方法、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手段,降低病虫害发生。

3. 种苗收获与加工(1)收获时机:掌握种苗收获的最佳时期,确保种苗质量。

(2)加工技术:学习种苗脱粒、晾晒、包装等加工技术,提高种苗利用率。

三、实训成果1. 理论知识方面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对种苗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 实践操作能力方面实训过程中,我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了种苗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实践技能,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与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存在问题1. 种苗生产技术方面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同学对种子处理、土壤准备等环节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学习。

2. 病虫害防治方面部分同学对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掌握不足,需要加强对病虫害防治知识的学习。

3. 田间管理方面在田间管理过程中,部分同学对灌溉、施肥等操作不够规范,需要提高自己的田间管理能力。

五、改进措施1.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注重对种苗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为实践操作打下坚实基础。

播种育苗_实习报告

播种育苗_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播种育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深入了解播种育苗技术的实际应用,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我于2023年在XX农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播种育苗实习。

二、实习目的1. 学习并掌握播种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2. 了解不同作物播种育苗的技术要点。

3. 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提高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

三、实习内容1. 播种育苗基础知识学习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学习了播种育苗的基本原理,包括种子萌发条件、播种技术、苗床管理等。

通过理论学习,我们对播种育苗有了初步的认识。

2. 实际操作在理论指导下,我们进行了实际操作。

主要包括:(1)选择适宜的种子:根据作物特性和种植季节,选择优质、健康的种子。

(2)种子处理:对种子进行消毒、浸泡、催芽等处理,提高发芽率和出苗率。

(3)播种:根据不同作物和苗床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方式和播种量。

(4)苗床管理:保持苗床湿润、通风、光照适宜,及时防治病虫害。

(5)苗期观察与记录:定期观察幼苗生长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3. 团队协作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分成小组进行操作,每个小组负责一种作物的播种育苗。

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共同解决问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习成果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掌握了播种育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了解了不同作物播种育苗的技术要点。

以下是部分实习成果:1. 成功完成XX种作物的播种育苗工作。

2. 熟练掌握了种子处理、播种、苗床管理等操作技能。

3. 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对现代农业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实习总结播种育苗实习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机会。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不仅掌握了播种育苗的基本技能,还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要感谢实习期间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和同学们的互相帮助。

种苗的心得体会报告大全(21篇)

种苗的心得体会报告大全(21篇)

种苗的心得体会报告大全(21篇)种苗学心得体会种苗学是农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涉及到植物繁殖、育种、种子质量等方面,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在学习种苗学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心得和体会,从而对种植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学习种苗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种植技术和种苗管理方面的知识。

例如,种植技术中的育苗技术筛选,施肥,浇水等等,都是我们在实际种植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另外,种苗管理方面的问题,比如说种子的选择、质量检测、种子保存和运输等,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在学习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些方面的知识,为日后的种植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段:实践体会。

学习种苗学不仅需要理论知识,也需要实践经验。

在我们的实习课程中,我有机会参与到一些种植技术的实践操作中。

通过实践,我发现了很多理论上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例如,在育苗的过程中,适当的施肥控制,在温度、湿度等方面精准的控制等等,都能对幼苗的生长发育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实践的经历,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理论,也为以后的实践工作打下了基础。

第四段:应用思考。

学习种苗学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中,我逐步学会了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相关问题。

例如,在种子的检测中,我们需要运用所学知识对种子进行筛选,检测出哪些种子是不合格的。

通过运用知识,不仅检测效果更加准确,同时也更加高效。

这种思维方式,将有益于我们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加高效地解决各种问题。

第五段:总结。

种苗学是农学很重要的一个课程,对于现代化、高效化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学习种苗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心得和体会,这些知识和经验将有助于我日后的工作。

同时,我也认识到,学习理论知识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很重要的。

在实践中,只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为农业的发展贡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

种苗的心得体会农业生产是稳定国计民生的重要支柱,而种苗的质量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苗学实习报告
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班级:林学101
姓名:唐思嘉
学号:201001010229
指导老师:应叶青
种苗学实习报告
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林学101 唐思嘉201001010229
摘要:通过此次种苗学实习,了解黄山栾树及无患子播种与移苗的具体操作步骤;掌握播种育苗以及苗期管理的操作要点。

接触到很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对林业的生产发展及经营措施有了切实的认识。

关键词:播种管理经营
一、前言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苗床的翻耕及修整
2、掌握小苗的移摘及注意方法
3、掌握苗木苗期管理的注意事项
(二)实习地概况
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学2后山苗圃地、行政楼东侧温室大棚、B 区篮球场旁。

临安地处浙江省西北部、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缘,属季风型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年均降水量1613.9毫米,降水日158天,无霜期年平均为237天,受台风、寒潮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影响。

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自西向东南倾斜,立体气候明显,从海拔不足50米的锦城至1500米的天目山顶,年平均气温由16℃降至9℃,年温差7℃,相当横跨亚热带和温带两个气候带。

二、实验过程与内容
(一)播种
1、实习目的:播种繁殖是利用树木的有性后代——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

用种子播种繁殖所得的苗木称为播种苗或实生苗。

园林树木的种子体积较小,采收、贮藏、运输、播种等都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在园林苗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实习材料:无患子种子
3、实习时间:2012年4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种子处理。

种子采摘回来后浸泡一星期,后搓去果肉并除去漂浮粒过小粒。

洗净种子后阴干,然后沙藏进行种子贮藏。

(2)苗床整理。

整地是为了创造适合苗木生长的土壤条件。

苗床长度依据地块长度而定,床沟宽为30cm 。

(3)播种及播种量。

四月上旬,将种子用清水洗净待用。

设置试验区,播种行距一般控制在25cm,在长20cm,宽1m的范围内的播种量为1kg的种子。

用锄头镐开深度为5cm的土块,分别均匀点播20粒左右的种子。

然后进行覆土处理。

(4)播种后管理。

播种后视天气状况,一般3-5天灌水一次,30天后开始出苗,待大部分种子真叶出土后,除去表面的稻草。

苗木生长期间加强管理,及时进行灌水施肥除草等措施,在6-8月期间苗木生长旺期应注意杂草去除与施肥工作。

(二)移苗
1、实习目的:
(1)提高苗木质量。

通过移植,促进并增加侧根和细根生长,抑制苗木当年的高生长,降低苗木的茎根比值,从而提高苗木质量,最终提高造林成活率。

(2)促进苗木生长。

分配养分,扩大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苗木生长。

(3)培育良好的冠型和干型。

通过移植可以培育良好的干形和冠形。

(4)节约种子。

播种后经移植移栽,节约种子,便于管理,提高出苗率。

2、实习材料:黄山栾树苗、无患子苗、锄头、水桶等
3、实习时间:2012年10月中旬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步骤:
(1)移植密度的确定:主要取决于树种的生长速度,苗圃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肥力。

一般移植株距控制在10-50cm,行距为20-60cm。

(2)移植前准备:主要包括土地和劳力的准备及苗木的准备。

①事先做好苗圃地的区划,定点,准备好作业工具。

②移植前,要对铺地进行整理,做好松土深耕的工作。

③对移植苗木进行分级,将不同规格的苗木分别移植,使苗木生
长均匀,减少苗木分化现象,需要移植的苗木应做好随起苗,随运送,随修剪,随移栽。

(3)移植方法及栽植技术:移植方法:分为沟植法和穴植法。

沟植法在移植时先按行距开沟,再把苗木按照株距移在沟中,填土踩实。

穴植法主要适用于比较大的苗木移植。

栽植技术:其一,栽植深度要超过苗木原印的1-2cm,填土到八成,再把苗向上提使苗根下垂,在覆土踩实,最后使覆土高过原地面1-2cm。

其二,带土苗木移栽过程中,苗干要直。

(4)移植后的管理:①灌溉。

移植后要立即灌水2次,灌水后适时松土,改善土壤通透性,以促进根系的生长。

另外灌溉后要注意苗木扶直,平整圃地。

②施肥。

在秋季末避免过度施肥。

③中耕除草。

幼苗移植后,应同留床苗一样进行中耕除草。

④修剪、遮阴、苗木保护。

为提高苗木成活率,通常要进行修剪遮阴等保护苗木措施。

(三)苗期管理
1、实习目的:掌握苗木苗期管理的工作环节和技术要点。

2、实习材料:黄山栾树苗、无患子苗、喷水壶、锄头等。

3、实习时间:贯穿整个实习过程
4、实习地点:学2后山苗圃地
5、实习内容:
(1)遮荫:遮荫时间、遮荫度应视当时当地的气温和气候条件而定,以保证其幼苗不受日灼危害为度。

进入秋季要逐步延长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直至接受全光,以提高幼苗的木质化程度。

(2)间苗、补苗:幼苗长到5~10cm高时要间苗,以株距10~15cm间苗后结合浇水施追肥,每平方米留苗12株左右。

间苗要求间小留大,去劣留优,间密留稀,全苗等距,并在阴雨天进行为好。

结合间苗,对缺株进行补苗处理,以保证幼苗分布均匀。

(3)日常管理:要经常松土、除草、浇水,保持床面湿润,秋末落叶后大部分苗木可高达2m,地径粗在2cm左右。

将苗子掘起分级,第二年春移植,移植前将根稍剪短一些,移植结束后从根茎处截去苗干,即从地表处平茬,随即浇透水。

发芽后要经常抹芽,只留最强壮的一芽培养成主干。

生长期经常松土、锄草、浇水、追肥,至秋季就可养成通直的树干。

(4)移植:芽苗移栽能促使苗木根系发达,一年生苗高50~70cm。

栾树属
深根性树种,宜多次移植以形成良好的有效根系。

播种苗于当年秋季落叶后即可掘起入沟假植,翌春分栽。

(5)施肥:施肥是培育壮苗的重要措施。

幼苗出土长根后,宜结合浇水勤施肥。

在年生长旺期,应施以氮为主的速效性肥料,促进植株的营养生长。

入秋,要停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木质化程度,提高苗木的抗寒能力。

冬季,宜施农家有机肥料作为基肥,既为苗木生长提供持效性养分,又起到保温、改良土壤的作用。

随着苗木的生长,要逐步加大施肥量,以满足苗木生长对养分的需求。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播种工作需要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了种子的选择贮藏以及圃地的整理等。

播种后的养护管理也是极为重要,合理的施肥灌溉能提高出苗率,杂草去除能更好地保护幼苗在旺期的生长。

2、移植苗木是经过一次或者数次移栽后再培育的苗木。

移植苗木是林业苗圃的重要工作,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而且有利于造林。

移植成功与时间地点、土壤等因素都有关系,事先的圃地整理也是一项重要工作。

事后灌水施肥也是成活率的关键所在。

3、苗木的苗期期管理对于苗木成长至关重要,在与不同管理程度的苗圃地的苗木生长状况对比之后,可发现,悉心照料的苗木生长量能够达到无人照料的两倍以上(高生长)。

四、实习体会与建议
在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2012年4月中旬,完成了黄山栾树及无患子的播种;而由于在实习过程中,存在暑期的两个月的疏于管理,导致苗木数量的下降;在2012年9月初以及十月中旬,又对苗圃地进行了两次的移栽、间苗,完成了苗期管理的部分内容;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每个月都进行除草和灌溉作业。

总的来说,种苗学实习持续的时间长,整个过程也是比较辛苦的。

对于女生来说,既是一项技术活,更是一项体力活,通过这次实习,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分包到户的苗圃地实习过程,有利于培养我做事严谨认真、独立和负责的态度。

每个步骤都要尽量地做到脚踏实地、一丝不苟。

若因为自己而造成的错误要主动承担并积极补救。

此外,在每次苗圃地管理实习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和团结,互帮互补,分工
合作。

实习结束了对以前零零碎碎学的种苗学知识也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

原先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感谢应老师对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的辛勤指导,没有应老师的帮助,就没有这次成功的实习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