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种苗学试题3

合集下载

种苗学试题

种苗学试题

3.种实; 4.实生苗 营养繁殖苗 一年生苗 多年生苗 5.留床苗 移植苗 二、单项选择题 1.(2);2.(3);3.(2);3.(3)三、多项选择题 1.(1)(2)(3);2.(1)(2)(3)(4)四、名词解释 略 五、简述题 1.请参看教材的 1.1.1 部分。 2.请参看教材的 1.1.2 部分。 六、论述题 1.请参看教材的 1.1.2 部分。 2.请参看教材的 1.1.3 部分。 3.请参看教材的 1.4.2 部分。
第二章 林木种子生物学
一、填空题 1.林木是多年生多次结实植物,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植株衰老死亡,大体上经历()、()、()和()。 2.林木青年期从第一次开花结实开始到大量结实为止,又叫()。壮年期是从大量结实开始到 结实衰退为止,又叫()。 3.某些特殊情况如土壤贫瘠、干旱、病虫害、火灾等的影响,林木也会过早结实。这是因为 ()生长受到强烈抑制,个体早衰的结果,属不正常现象。 4.林木结实丰年和欠年交替出现的现象叫做林木(),而两个丰年之间的间隔年数称为(), 也称为种子生产周期。 5.林木出现结实周期性现象的原因较多,一般认为是(),另外还受内源激素和()的影响。 6.种子一般由()、()和()组成。 7.种子的各个器官如种胚、子叶、种皮形成,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种子达到()。 8.杨、柳、榆的种子在()季成熟,而红松、落叶松、云杉种子在()季成熟。 9.种子已经具有发芽能力,但由于未得到发芽所需要的基本条件,种子被迫处于静止状态, 这种现象称为()。 10.种子成熟后,即使给与适当的发芽条件而仍不能萌发的现象,称为()11.双休眠是指() 和()都有休眠,但二者解除休眠的条件不同。 12.已经解除休眠的种子,因某种因素影响又进入休眠的现象称为()。 13.一般把维持种子生活力最低的含水量称为()。 14.种子萌发的过程通常分为()、()和胚根生长发育三个阶段。 15.种子发芽所需的外界基本条件是()、()和()。 16.常把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机械损伤的种子、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维持()的年限称为种子 寿命。

东北林业大学 种苗学 第三章 良种培育与经营练习题3

东北林业大学 种苗学 第三章   良种培育与经营练习题3

第三章良种培育与经营练习题(三)林学09-2 刘阳阳1.简述评鉴发芽能力的指标。

(1)发芽率(Germination percentage)在规定条件和时期内,正常发芽粒数占供测定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2)发芽势(Germination energy)在发芽过程中日发芽种子数达到高峰时,正常发芽种子粒数占供检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3)绝对发芽率(Absolute germination percentage)在规定的条件和时间内,正常发芽种子总粒数占供测定的饱满种子总粒数的百分率。

(4)平均发芽时间(Mean time to germination,MTG)种子发芽所需的平均时间,一般用日表示。

它是衡量种子发芽快慢的一个指标。

(5)场圃发芽率(Field germination percentage)指播种后在育苗地的实际发芽率。

以上发芽能力的各种指标都是在实验室中,在种子处于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下获得的。

2.什么是林木种子真实性?种子真实性是指一批种子所属品种、种或属与文件(种子标签、品种证书、质量检验证书等)的描述的一致性,即种子的真假问题3.简述林木种子的检验程序。

4.在采穗圃经营管理中,如何对母树进行整形修剪,其意义何在?主要措施就是对顶矮化,控制主干保留一定高度,这样就有利于侧枝生长和穗条的萌发,又利于穗条的剪取,疏枝修剪,能保证枝条能接受充足阳光。

5.简述干果类种实的调制方法。

干果类含水量高阴干,含水量低晒干(一)坚果类:含水量较高,阴干,曝晒或晾晒易失去活力(栎类、板栗)(二)翅果类:元宝枫、榆树、臭椿、白蜡、杜仲、水曲柳、枫杨等,带翅贮藏,其中杜仲和榆树要阴干。

(三)荚果类:含水量低,可晒干,有的坚硬需要敲打(槐树、皂角)(四)蒴果类:干燥是关键含水量较高的蒴果要阴干(油茶、油桐)蒴果较小的应在采集后立即放入干燥室内进行干燥,如杨、柳。

6.简述室外低温层积催芽管理过程的注意事项。

第一,要定期检查种沙混合物的温度和湿度,如果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及时设法调节,必须控制好种沙层的温湿度,温度过高或湿度过大,不仅影响催芽效果,还能致种子腐烂。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东林林木育种学考试题02-04

2002-2003年度林木育种学试题(2003年7月17日)一、解释下列名词(每题1分,共10分)1 林木育种学;2设施保存;3引种;4种源试验;5优树;6选择响应;7杂交;8 无性繁殖;9实生苗种子园;10遗传测定二、填空(每空0.5分,共15分)1 林木育种主要包含,,遗传测定和等4项主要内容。

2 保存林木基因资源有设施保存,和三种方法。

3 树木引种成功的标准一是,二是。

4 影响地理变异的因素有分布区是否连续,,。

5 人工选择类型包括稳定性选择、和。

6 家系可以分成两种:和。

7 优树的综合评选方法包括连续选择法、,。

8 用亲本和子代资料的回归系数来估算遗传力时,如果遗传力h2=b=0.4,则所用的亲本是。

9 某30年生红松人工林林分有1000株红松,平均树高为11米,从该林分中选择5株优树,平均树高14.5米,则入选率为,选择差为。

10 杂交组合A×B称为,A×(B×C)称为。

11 嫁接形成的嫁接植株,具有根系的部分称为。

12 树木枝条扦插主要有和两种类型。

13 种子园管理的主要包括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等内容。

14 下列交配设计中每个字母代表一个亲本。

则(1)A×B,C×D,E×F称为;(2)A×C,A×D,B×E,B×F称为;15 试验设计的原则是、和。

三、简答下列各题(每题4分,共40分)1林木育种的主要特点2 树木遗传变异的层次3为了使引种取得成功,在引种过程中一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4 种源试验方法5 用材树种优树选择方法6 影响遗传增益的主要因素及如何影响7 插条幼化的方法8 种子园一般划分为几个区,各起什么作用?9 树木遗传测定的作用10 无性系造林的注意事项四、详细说明杂交育种的主要过程及技术(包括杂交目的、亲本选择、花粉技术、杂交技术、杂种的测定和选择。

20分)五、计算题(共15分)1 某树种的种源试验,参加试验的种源有5个。

林木育种学课件考试题-东北林业大学

林木育种学课件考试题-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林学 09-2
第一章 绪论 1. 品种:是经人工选择培育,经济性状和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和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 应一定的自然和栽培条件的植物群体 2.品种的属性:人工选育;特异性;主要性状整齐一致;性状遗传稳定;经济性状优良;较好的适应性。 3. 林木育种的实质:发现变异,选择变异,创造变异,利用变异 。 4.林木育种的主要内容: (一) 选——林木选择育种(二)引——林木引种(三) 育—— 杂交、新技术与 分子育种(四) 测——遗传交配设计与田间试验测定(五) 繁——良种繁殖利用(良种繁育) (六) 保—— 基因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第 2 章( 1) 林木育种资源 1.基因资源: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全部遗传物质,或种内基因组、基因型变异的组合。也称遗传资源。 2. 种质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各种植物的栽培种、野生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 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种子法 种质资源:在自然演变过程中形成的,能在一定环境作用下,通过世代演替传递给后代,并发育为具有各种 性状特征生物的可遗传的物质资源的总称。--国标。 3.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形形色色生物体, 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 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4. 物种多样性是指某一区域内物种的多样化程度。多种多样的物种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5.遗传多样性通常是指物种内不同群体(又称种群或居群)间,或同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间的遗传变异;遗 传多样性表示物种内基因的丰富程度以及基因的变异状况。 7.遗传物种生态多样性关系: 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物种的多样性也就显示了基因多样性,而物种构成生物群,进而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离不开物种的多样性,同样也离不开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 三个层次的多样性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 8. 林木遗传资源保存的原则: ⑴保存、保护、抢救兼顾的原则;⑵原地保存与异地保存相结合的原则; ⑶按照生态地理系统实行分层的保存原则;⑷遵重树种遗传变异现状,因树种制宜的保存原则; ⑸坚持先急后缓、先易后难的保存原则;⑹保存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9. 保存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就地保存:就地保存是指在自然生境内的保存,保存生态系统和自然生境,保持和恢复有生存力的种群。 也称原地保存。优点:保护了自然生态系统,使物种得以进化。 2.异地保存 异地保存是指把搜集到的种子、穗条在其他适宜的地区栽种。也叫迁地保存。结合林木育种 采用低温密封保存种子、根茎和花粉等。 工作,两个以上地点保存 3、离体保存(设施保存) 第 2 章 (2) 林木引种 1.引种的理由(意义) : 2.引种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一)重视拟引进树种在原产地的性状表现(二)原产地和引种地区的主要生态条件的相似性 (三)树种的历史生态条件 ( 植物种适应力的大小不仅与现代分布区的生态条件有关,而且与历史生态条件有关。植物

种苗学试题

种苗学试题

填空题∙新建园林苗圃选择育苗树种时,主要考虑三个方面,()()()∙园林树木种子包括()()()()()∙园林树木种子的成熟有两种()()∙园林树木种子贮藏方法有两种()()∙园林树木种子生活力测定用两种染色法,一种是(),有生活力种子颜色();另一种是(),有生活力种子颜色()。

∙种子净度是指(),净度分析试验时,分析测定样品种子分为三类()()()∙播种前树木种子进行催芽,其中水浸催芽用于树木种子休眠类型(),低温层积催芽主要用于树木种子的休眠类型()。

∙园林树木种子进行催芽时分两步,第一步(),目的是();第二步(),目的是()。

∙播种育苗时覆土厚度一般应为(),播种方法有三种,()()()。

∙园林树木插条繁殖依不定根形成的部位不同,插条生根分为三个类型()()()。

∙树木插条生根前形成的愈伤组织有两个作用()()。

∙嫁接亲和力是指(),影响嫁接亲和力的主要因素()。

∙雪松大苗培育方法(),白玉兰大苗培育方法(),元宝枫大苗培育方法()。

选择题1、刺槐种子进行净度分析时测定样品的抽样方法()A.分样器法B.扦样器法C.四分法D.徒手选样法2、靛蓝染色法测定刺槐种子生活力时,有生活力种胚颜色()A.红色B.浅红色C.蓝色D.无色3、侧柏种子的净种方法一般为()A.粒选B.水选C.风选D.筛选4、悬铃木树木种子播种前进行催芽的方法()A.机械损伤法B.激素处理C.低温层积催芽D.水浸催芽5、核桃种子进行水浸催芽的水温()A.80℃B.60C.40D.冷水6、种苗幼苗期需考虑的问题()A.提高出苗率B.提高保存率C.提高成活率D.促进木质化7、园林树木扦插繁殖,要求土壤(或基质)含氧量为()以上A.10%B.15%C.20%D.25%8、日本晚樱的繁殖方法一般是()A.播种B.硬枝扦插C.嫩枝扦插D.嫁接澳大利亚发明的育苗容器解决的主要问题()A.温度影响B.C.根系生长D.根系缠绕10、华北地区园林苗圃中,大叶女贞适宜的起苗时间()A.冬季B.夏季C.秋季D.春季判断题∙园林苗圃进行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土地,便于生产管理。

东北林业大学种苗学_沈海龙_习题

东北林业大学种苗学_沈海龙_习题

东北林业大学种苗学_沈海龙_习题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组织,细胞,细胞器,()等。

3. 林木种子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及人工种子:4. 根据苗木繁殖材料不同,可以划分为()和()两类。

按苗木培育年限可分为()和()。

5.按造林时根系状况可以将苗木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根据苗圃生产苗木的用途或任务的不同可以把苗圃分为()、园林苗圃和其它专门苗圃。

(1)森林苗圃(2)特种经济林苗圃(3)防护林苗圃(4)实验苗圃2. 经过移植的苗木叫做()(1)营养繁殖苗(2)移植苗(3)插根苗(4)组织培养苗三、多项选择题1.人工更新的方法有()(1)直播造林;(2)插条、埋干造林;(3)植苗造林;(4)天然更新造林2. 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包括()(1)种条;(2)地下茎;(3)种子;(4)叶片四、名词解释1.种子;2.苗木培育学五、简述题1. 苗圃地生产用地划分为哪几个区?2.苗木按造林时根系状况的分类情况及相应的概念?六、论述题1. 我国在育苗技术方面还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科技问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胚珠2. 繁殖材料营养器官人工种子3. 真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用以繁殖的营养器官4. 实生苗营养繁殖苗一年生苗多年生苗5.裸根苗容器苗二、单项选择题1.(1);2.(2)三、多项选择题1.(1)(2)(3);2. (1)(2)(4)四、名词解释1.种子:种子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在林业生产上,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涵义要比植物学上的种子广泛得多。

凡是林业生产上可直接用作为播种材料的植物器官都称为种子。

为了与植物学上的种子有所区别,后者称为林木种子。

2.苗木培育学:苗木培育学就是研究良种壮苗培育原理与技术的科学。

种苗学 复习题大题解析

种苗学 复习题大题解析

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如何做好母树选择管理?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的因子有:一、母树条件:1、林木生长发育的差异,2、林木的年龄;二、土壤条件:林地土壤肥力的高低,水分的适宜与否,土层的厚薄;三、环境条件与其他因子:1、温度(影响母树的营养积累;影响花、果实的生长发育);2、光照(光合作用;、促进土壤矿物质的分解;有利于花诱导的形成);3、降雨和风;4、林木的授粉条件(开花习性;授粉状况);5、生物因子母树的优良好坏直接影响采收种子的质量,根据林木发育期及结实年龄特点来选择,应选择壮年期的母树,因为,这时候母树大量结实,种子质量好,种粒饱满,产量高,结果枝生长和根系生长都达到高峰,母树的冠幅扩大,是采种的最佳时期。

提高母树林产量和质量的措施:疏伐、施肥、灌溉、土壤耕作、激素处理而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存在,使得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避免大小年情况:①调整林分密度和施肥等措施;②控制每年的结实量。

如遇到开花结实过多的年份,应尽可能进行合理的疏花疏果种子采收与调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种子质量与种子采收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掌握好采收时间、方法和采收之后的种子调制很重要。

确定采种期的原则:1、长期悬挂母树上的种子可延迟采种;2、成熟期与采种期接近的种子应在未开裂前或脱落前收集;3、成熟后立即脱落的大粒种子,脱落后立即收集。

采种方法根据种粒的大小、种子成熟后脱落的特点和时间不同,大致分为:(1)、地面收集;(2)、树上采种;(3)、机械采种种子调制步骤:(一)、脱粒;(二)、净种和干燥;(三)、种粒分级种源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子的调拨的效果,如果把种子用在立地条件与原产地相差很大的地方造林,常使人工林生长不良,甚至遭到失败。

所以选择适宜种源是十分重要的。

选择种源应遵循以下原则:1)尽量采用本地种子,就地采种,就地育苗造林。

2)缺种地区在调进外地种子时,要尽量选用与本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或相似地区生产的种子。

3)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调运的范围可比相反方向的大。

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技师)试卷(练习题库)

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技师)试卷(练习题库)

林木种苗工考试林木种苗工(技师)试卷(练习题库)1、试述产生林木结实周期性的原因。

2、试述气象因子对林木结实的影响。

3、预测林木种子产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4、简述如何确定适宜的采种期。

5、采种时应注意哪些事项?6、种实调制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对林木种子进行净种?7、我国林木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是如何划分种子等级的?8、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有哪些?简述种子含水率对种子寿命的影响。

9、普通干藏法?应用普通干藏法应注意哪些问题?10、试述密封干藏法。

适用于哪些树种和条件?11、简述种子露天埋藏法。

12、种子包装和运输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3、试述种子库应具备的条件。

14、试述种子入稟条件和贮藏期间库房管理。

15、怎样用四分法抽取送检样品?16、简述种子净度的测量方法。

17、试述用百粒法测定种子重量的方法。

18、简述应用标准法测定种子含水量的方法。

19、简述种子发芽条件和测定发芽能力的方法。

20、试述用四唑染色法测定种子生活力的方法。

21、试述种子优良度的测定方法和各方法适用条件和树种。

22、简述种源选择有何重要意义。

23、种源选择的原则有哪些?24、何谓母树林?简述营建母树林的条件。

25、营建母树林的方法。

26、试述疏伐对母树林的结实和种子产量、质量的影响。

27、简述无性第种子园的营建技术要点。

28、简述建立采穗圃的方法。

29、固定苗圃有何特点?30、简述选择苗圃地的条件?31、试述苗圃地区划的内容。

32、计算苗圃地面积应掌握哪些数据?如何计算苗圃地面积?33、简述苗圃技术档案的主要内容。

34、试述苗圃整地的作用和各整地环节的技术要求。

35、简述各种地类的整地特点。

36、简述高床与低床、垅作与平作的优缺点。

37、简述育苗前土壤处理的主要内容。

38、简述氮磷钾对苗木生长的影响。

39、试述追肥的方法。

40、试述苗圃地轮作的意义和方法。

41、苗木年龄是依据什么计算的?1-0;1-2;1⑵-1等苗龄型表示什么意思?42、试述评价苗木质量的形态指标有哪些?43、何谓茎根比?说明什么问题?44、何谓高茎比?说明什么问题?45、试述优质苗木的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绪论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基本概念
Some Basic Concepts in Nursery Stock Growing
种子、苗木和苗圃是进行林木种苗学习首先应该了解和掌握的基本概念。

1.1.1 种子
种子(Seeds)在植物学上是指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在林业生产上,种子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其涵义要比植物学上的种子广泛得多。

凡是林业生产上可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都称为种子。

为了与植物学上的种子有所区别,常将其称为林木种子。

林木种子指一切可以用于直接更新造林或培育苗木的繁殖材料,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枝、叶、茎尖、根等营养器官,组织,细胞,细胞器,人工种子等。

但对于大多数树种来说,主要的繁殖材料还是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或果实。

1.1.2 苗木
苗木(Nursery stock)是指由林木种子繁殖而来的具有完整根系和茎干的造林材料。

随着林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苗木已经不再是单一类型,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类别。

(1)根据苗木繁殖材料不同而划分
(2)根据苗木培育方式不同而划分
(3)根据苗木培育年限划分
(4)根据育苗环境是否受人工控制划分
(5)根据苗木规格大小划分
(6)根据苗木培育基质不同划分
(7)根据苗木质量不同划分
1.1.3 苗圃
苗圃(Nursery)是培育苗木的场所。

过去,我国苗圃的概念没有商业性质,因此一般把苗圃称作生产优良苗木的基地。

国外的苗圃通常是一个企业,因此,苗圃为通过无性、有性或其他途径生产各种苗木(果树、观赏木本植物和森林树种的苗木)的园艺企业或林业企业。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苗圃性质也在发生变化,逐步成为或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

因此我国定义为:苗圃是以培育和经营各类树木苗木的生产单位或企业。

根据育苗用途或任务、苗圃的使用年限和面积大小,苗圃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苗圃生产苗木的用途或任务的不同划分
(2)根据使用年限的长短划分
(3)根据苗圃育苗面积的大小划分
1.2 苗木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ursery Stock Growing
1.2.1 苗木培育学的研究内容
苗木培育学(Nursery Stock Growing)是研究良种壮苗培育原理与技术的科学,是林学专业的核心
专业课程之一,也是经济林学、森林保护、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种子科学与工程、农学、药学、园林等专业的重要辅助课程。

苗木培育学涉及种子生物学、良种品质保障技术、苗木生物学、苗木培育技术、苗圃建立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

1.2.2 苗木培育学的学科特点
苗木培育学传统上称为“种苗学”,它既是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门相对独立、有着自身发展规律、学术特色和学科体系的科学。

苗木培育学作为一门栽培科学,与作物栽培学、果树栽培学、花卉栽培学等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也有许多不同,如涉及的种类多、培育目标多样、对自然环境依存度大等。

苗木培育学之所以是森林培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森林培育学是涉及森林培育全过程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沈国舫2001),种苗培育与森林营造、森林抚育及改造、森林主伐更新等部分一样,都是森林培育学的组成部分,是其分支学科。

在我国学科分类方案中,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以及学科下的二级学科,而种苗学是森林培育学科下的三级学科。

1.3 学习苗木培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Benefits and Methods for Studying Nursery Stock Growing
1.3.1 学习苗木培育学的意义
1.3.2 学习苗木培育学的方法
1.4 苗木培育发展与展望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for Nursery Stock Growing
1.4.1 我国苗木培育发展简史
1.4.2 我国苗木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苗木培育技术虽然取得了较快的进步,但与先进国家的育苗技术相比,还存在许多重要科技问题亟需解决。

(1) 良种生产量低、生产中良种化水平低
(2) 种子生物学研究不够深入、良种经营精准化不够
(3) 苗木培育技术水平低,尤其是容器育苗技术水平低,培育的苗木质量不高,对苗木质量的研究不够深入全面
(4) 缺乏优良珍贵品系的配套规模化生产性无性繁殖技术
(5) 针叶树体胚苗培育和阔叶树腋芽微繁技术比较落后
(6) 苗圃商业化、种苗产业化、科研合作化不够
(7) 苗圃从业人员中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低、知识更新程度不够
1.4.3 苗木培育发展展望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场深刻革命,也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将在实现社会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森林培育学是构建森林资源的技术和理论支撑,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森林培育学重要分支学科的苗木培育学,是森林培育前提—--良种壮苗培育的技术和理论支撑,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纵观国际国内苗木培育学发展现状和我国苗木培育学存在的问题,近期内要在以下几个方
面作出努力。

(1) 大力加强林木种子生物学研究
(2) 大力加强良种繁育与品质保障技术的精准化研究
(3) 广泛深入开展苗木生物学研究
(4) 重点加强规模化生产性苗木培育技术的配套化、精准化研究
(5) 强化种苗产业化运营研究,切实促进种苗业的商业化进程
(6) 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成熟的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加以充分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广为推广应用
(7) 加强苗木质量评价和控制技术的研究
(8) 大力提高苗木培育从业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9) 苗木培育的基础研究要“顶天”,应用研究要“立地”
此外,还须加大育苗投入比重,要从营林生产整个过程考虑育苗成本和森林培育成本,而不是孤立地分段控制;要加快良种化进程,控制良种化应用水平;既要向国外学习,更要走自己的路,创自己特色,要敢于领先、勇于领先。

[本章小结]本章介绍了种子、苗木和苗圃的概念,苗木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学习苗木培育学的意义与方法,我国苗木培育发展简史,并评述和展望了苗木培育的发展。

目的是让读者对苗木培育学的学科体系和本教材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便于后面的学习和掌握。

其中种子、苗木和苗圃的概念,苗木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需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学习苗木培育学的意义和方法,对读者理解苗木培育学的重要性及如何学好苗木培育学具有指导意义,需要反复阅读和思考体会;关于苗木培育发展简史、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的内容,对于读者了解苗木培育学的发展历程和努力方向具有启示作用,需要了解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应用中不断体会和感悟。

总之,作为绪论,本章内容主要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的,要反复体悟和思考。

思考题
1. 林木种子、苗木、苗圃和苗木培育学的的定义和内涵是什么?
2. 苗木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苗木培育学?如何学习苗木培育学?
3. 我国苗木培育学领域都存在哪些问题?近期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