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表扬与鼓励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表扬与鼓励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艰辛付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本学年结束之际,我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一番总结,对自己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地审视和分析,并对自己的付出表示肯定和鼓励。
首先,我深刻意识到,在这一学年里,我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我兢兢业业地备课,针对每一节课程制定详细的教案,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和习题的设计。
我在备课过程中,注意引入各种多媒体教具和实例,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我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讨会,分享和学习同事们的教学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这些努力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效果,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
另外,我注重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师生关系的建立。
我尽量在课堂上积极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提问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也耐心倾听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并尽力给予解答和指导。
在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中,我也注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尽量根据他们的个性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通过与学生的有效沟通,我不仅与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提高了我的教学效果。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和课外辅导工作。
在学校活动中,我担任了指导学生的角色,组织并参与了各种形式的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课外辅导工作中,我经常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解答他们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这些额外的努力,我希望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
尽管我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也清楚地认识到,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希望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更好地将差异化教学引入到我的日常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节奏,我需要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才能够实现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其次,我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通过更多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方法。
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和教学效果。
幼儿园-教育随笔-孩子要多表扬和鼓励

孩子要多表扬和鼓励
在幼儿教育中,我们经常强调要表扬和鼓励孩子。
但是,我们是否了解到这背后的原因和作用呢?其实,表扬和鼓励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信、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首先,表扬和鼓励可以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孩子们天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也会面临很多挫折和困难。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孩子,让他们知道自己做得好,就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孩子们就会更加愿意尝试新的事物,不断地突破自己的极限。
其次,表扬和鼓励还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有时会因为失败而感到沮丧和失落。
但是,如果我们及时地给他们表扬和鼓励,让他们知道自己有进步和价值,就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面对挑战。
这样,孩子们就能够在生活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最后,我们也应该让孩子知道,表扬和鼓励并不是一种单向的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和共赢的关系。
我们在表扬和鼓励孩子的同时.,也会收获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因为,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我们的鼓励而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时,我们也会感到非常欣慰和开心。
总的来说,表扬和鼓励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幼儿园的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孩子,让他们更加自信和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同时,我们也要让孩子知道,表扬和鼓励是一种互动和共赢的关系,让我们在教育工作中感受到更多的喜悦和快乐。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留心观察、及时表扬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留心观察、及时表扬
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个特点,一百个孩子就有一百种教育方法。
每天穿梭于孩子中间,观察和体验着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师要正确引导外,更应该注意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发现。
锐锐小朋友活动时,总喜欢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没办法,我把他视为特别关注对象,让他跟随左右。
一次户外活动,我想让小朋友帮我拿活动材料,于是,我说:谁乐意帮老师的忙? 于是不约而同的都举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见了锐锐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脚尖高举着手,生怕我看不见他似的。
于是,我说:请动作快的小朋友帮忙,排队一、二、三! 机灵的锐锐动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决定请他帮忙,说:等一会游戏结束后我请活动中遵守纪律、团结合作的小朋友帮忙。
很爱做事的他牢记着这句话。
在整个活动中,他没有惹别的小朋友,并且还帮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来,我及时表扬了他,孩子满脸的喜悦、兴奋。
教师在关注孩子的时候,要留心观察、发现孩子既有长处,也有短处。
应该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正确地评价引导,从自身角度出发,做到客观公正,随时表扬,让孩子的心田里既有阳光、也有雨露,使孩子健康快乐、茁壮成长。
教育随笔:对孩子多一些鼓励4篇

教育随笔:对孩子多一些鼓励4篇教育随笔:对孩子多一些鼓励1在送幼儿离园时,常听到家长问孩子:今天你学什么了?你怎么就学不会呢?你真笨,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孩子对这些话,就不容易接受了,我认为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对班上的孩子从不做太苛刻的要求,我始终坚持以鼓励为主,毕竟,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如果家长和老师经常通过横向比较评价孩子,甚至用责怪的口气教训孩子,说孩子不如这、不如那,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其天性和创造力可能会被抑制。
特别是对那些性格比较内向、表现欲望不太强的'孩子,多给予鼓励显得更为重要。
我班的浩浩胆子比较小,平时不爱说话,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不强,我没有拿他跟别人的孩子比,更没有训斥孩子。
我始终通过各种办法传递给孩子:你是最棒的!逐渐,他的自信心增强了,如今,性格也越来越活泼,自信心和表现欲增强了许多,能积极回答问题,还主动比赛参加的活动,我真高兴!教育随笔:对孩子多一些鼓励2我们总说,要多给孩子一些关心,多给孩子一些爱护,也许有人觉得,给孩子关心和爱护,就是让他们吃好穿好,好好玩儿就足够了,但其实我们更应该给孩子的是鼓励,和帮助,让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对他最大的关爱!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一个文静又内向的小女孩——刘宏语。
平时不声不响,也不和同伴交往,上课老师提问也不爱回答,性格比较孤僻,经常自己静静地坐在一旁,不搭理人,渐渐其他小朋友也不爱跟她玩了。
有一天,袁老师上了手工课,我正帮着收拾废纸,看到刘宏语低着头在玩纸,就问:“谁愿意帮老师把这些废纸拿去扔掉?”小朋友们纷纷举手“我来,我来。
”这时,刘宏语也怯怯地望了我一眼,我赶紧抓住机会,“小语你来。
”她点点头,有了一次经验,以后日子里,我经常请她做事,帮我分碗,分汤匙,整理桌椅等,还在全体小朋友面前表扬了她,渐渐地,孩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为了能让她更快地融入集体氛围,我还请其他小朋友一起帮她,每当晨间活动时,请小朋友一她一起玩,她有什么事我请小朋友一起帮她,在区域活动时,请小朋友邀请她到娃娃家、理发店、小吃店一起扮演角色,有的'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礼物送给她,教室里、活动室,操场上再也看不到孤单的小语了。
教学随笔——鼓励的力量

教学随笔——鼓励的力量
陶行知说:“你的皮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老师习以为常的行为,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也许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下面就讲一个我教学中的小故事。
班里的一个小男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十分宠爱,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动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一次上课,他认真预习过课文,把所有生字都顺畅的读了下来,我赶紧顺势表扬:“你读得真棒!说明你一定是认真预习了!”并奖给他一朵小红花。
其他孩子也因为老师的表扬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这时,孩子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想欢呼雀跃又忍住了没有出声,一整节课都坐姿端正,认真听讲。
此后的好长一段时间,我发现他在课堂上眼睛有神了,坐姿端正了,书写也工整了。
他妈妈也说孩子懂事了,独立潜力强了。
看到孩子一天天的进步,我的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不是吗?教师的鼓励不经意间就被学生无限地放大。
教师适时的语言“保护”,及时恰当的鼓励,相信孩子的能力,不但能彰显教育的非凡魅力,还极有可能会发挥神奇的作用!。
教育随笔:孩子需要表扬4篇

教育随笔:孩子需要表扬4篇教育随笔:孩子需要表扬1俊熙小朋友是我们班这学期的插班生,别看他个子挺高,但是胆子很小,说话声音也是小小的。
今天讲的就是俊熙小朋友在游戏活动中的一个小小的变化。
游戏活动开始了,我开始巡回指导,发现每个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在玩。
当我走到美工区时,发现俊熙小朋友见到我走过来马上用手把他画的画遮住。
他的行为和胆怯的目光告诉我,他缺乏自信心,需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
于是,我走近他蹲下身和蔼地对他说:“俊熙,老师知道你很能干,画的画也肯定很棒,能不能给老师和你的小伙伴看一看,让我们看看你画的画有多漂亮。
”听了我的话他慢慢地将小手从纸上移开,这时我看到了他的作品:典型的蝌蚪人(头大身体小)。
而一旁的蒋涵小朋友画的人物虽然不是很好,但看上去人物的比例还算正常。
但是对于新来的小朋友能画出这种蝌蚪人来已经很不错了。
我就特别地表扬了俊熙:“你画得真好,如果身子稍微在画大一点就更漂亮了。
”他笑眯眯地点了点头,又拿起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我在旁边看着他画。
画到一半时,他轻轻地问我:“老师,是这样画吗?我想重新画一张。
”今天是他主动请教老师,我格外高兴,就重新拿了一张纸给他,在我不断地鼓励和赞赏下,俊熙终于把作品完成了。
我看到了一个比刚才的蝌蚪人稍微正常一点的人物,但是却是个流着眼泪的小朋友,于是就指着那个流泪的小朋友问他:“这个小朋友为什么在哭呀?”他笑着对我说:“被辣椒辣的。
”我恍然大悟,原来小朋友手边上的那个红色的东西是辣椒,仔细一看真的挺像的,于是我把他的画拿给组上的小朋友看,还表扬了他,他腼腆地笑了笑,从他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信。
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作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关心、爱护幼儿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又是一种教育手段,同时也是开启幼儿心智的`钥匙。
但是关心、爱护幼儿不能盲目性,每个幼儿的个性差异不同,在不同时期的反应也不同。
要想真正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首先要做到是理解、尊重、信任每一位幼儿。
幼儿教育随笔-表扬使孩子进步了

幼儿教育随笔-表扬使孩子进步了
幼儿教育随笔:表扬使孩子进步了
我班有个叫晶晶的小朋友,在刚入园的时候,有很多坏习惯,不遵守纪律,喜欢打架,爱趴在地上,,还天天把零食带到幼儿园里来吃。
我知道这些坏习惯是很难一下子改掉的,我就耐心地教育他一点一点地改正坏习惯,做个好孩子。
有一天,我发现他在位子上坐得很端正,就在班上表扬了他,并且说:“晶晶改掉了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老师非常喜欢他了,晶晶以后也保证遵守纪律了是不是?这时,只见晶晶小朋友显得很得意的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晶晶果然变得不打架,并遵守纪律了。
有的小朋友音乐、回答问题时不积极,但是只要他们偶然有一次唱得好或者积极回答问题,我就及时表扬他们,使他们树立了争取进步的信心,促进了智力和能力的发展。
《教育随笔》班级管理之表扬

当学生表现优秀时,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怎样的表扬才能让学生有所触动?又有哪些方式可以对学生行为进行正向强化呢?下面就简单谈谈我平时的一些做法。
一、物质性奖励对优秀学生的激励、表扬,很多老师习惯采用物质奖励的方式。
当学生表现优秀时,老师就会给学生奖励一些文具、小零食等。
但细想一下,在物质相对富足的现在,得花多少“重金”才能激起“勇夫”。
如何才能让物质性奖励发挥它更大的作用?直白点说就是如何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儿。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物质奖励要暖心。
比如:炎炎夏日,我们可以给默默付出的班干部准备一块雪糕;寒风咧咧,我们可以给经常来办公室问问题的孩子一个红苹果等等。
像这种不起眼但饱含爱心的物质奖励,很容易拉进师生关系,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
第二、赋予物质以意义。
比如:学生快过生日了,我们给学生准备一张自己亲笔书写的生日贺卡,送上我们最真挚的祝福等等。
将奖励赋予一定的意义之后,它的情感价值就远远大于了它的经济价值。
二、师生间的交流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表扬。
比如微笑、点头、击掌、拍肩膀、谈话、口头表扬等。
当我们发现学生表现优秀时,我们可以微笑着对其点头示意,也可以走过去拍拍他肩膀说:“做的不错,继续保持”,也可以在班级进行公开的口头表扬。
老师们,不要低估在公共场合口头表扬的力量。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名词是“重要他人”,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去表扬他,他会认为自己“很有面子”,从而获得很大的内心满足感。
当然,公开的表扬对其他学生也会产生间接影响。
二、特权奖励当班级在大型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时,我会利用自习课时间给学生们放一部电影,让其他班级的学生狠狠地羡慕一把;在班会课上准备一些盲盒,让那些考试成绩优异或进步明显的同学上台抽奖等等。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作为老师要懂得如何表扬才会有效果。
只有表扬到学生的心坎里,学生才会有所触动;而且表扬的方式不能单一,单一的话,学生就没有新鲜感,自然起不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教育随笔:表扬和鼓励
俗话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一声暑天寒。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尤其是孩子,鼓励孩子会使他们更加健康发展,而批评打击的一句话,会让幼儿变得畏缩犹疑。
作为幼儿园大班的一名教师,首先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让孩子也看到自身不断增长的智慧和力量。
只要我们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把孩子的今天和昨天相比,你就会发现孩子是在不断成长进步的,从而对他们加以表扬。
“你刚刚学画时,连笔都拿不住的,现在已经会画手绢了。
”“你这次做得比上次好多了。
”孩子受到鼓励后,学习热情和思考探索的积极性会很高。
有意识的表扬,对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的养成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在活动课上,还有在幼儿园里的一些简单劳动、游戏或其他活动,教师要鼓励孩子有一定目的的多观察、多思考,如外出参观、游玩,目的是让幼儿与外界多接触,从而放松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这样教师就要对认真、能积极思考的幼儿多表扬,这既激发了这样的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对其他幼儿也起了一个正向引导的作用。
在劳动中,有的幼儿不怕脏、不怕累,而有的幼儿则拈轻怕重,有躲避劳动的倾向。
教师就要讲明劳动的意义,大力表扬前者,对后者既不批评又不纵容,而是诸如此说:“**平常非常热爱劳动,今天的劳动热情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