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分析pdf

合集下载

《电力系统分析》第5章 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第5章 习题解答

第五章思考题及习题答案5-1什么是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备用容量?为什么要设置备用容量?答:系统的电源容量超出发电厂发出的有功功率的总和的部分,称为系统的备用容量。

系统设置有功功率备用容量为了满足频率调整的需要,以保证在发电、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或检修时,以及系统负荷增加时,系统仍有足够的发电容量向用户供电,保证电力系统在额定频率下达到有功平衡。

5-2 电力系统频率偏移过大的影响有哪些?答:频率偏移过大时,主要有以下影响:(1)电动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随之变化,会严重地影响产品的质量。

(2)会影响各种电子设备工作的精确性。

(3)对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影响很大。

对汽轮发电机叶片都有不良影响;电厂用的许多机械如水泵、风机等在频率降低时都要减小出力,因而影响发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使整个发电厂的有功出力减小,从而导致系统频率的进一步下降;频率降低时,异步电动机和变压器的励磁电流增大,为了不超越温升限额,不得不降低发电机的发出功率;频率降低时,系统中的无功功率负荷将增大,无功功率损耗增加,这些都会给电力系统无功平衡和电压调整增加困难。

总之,由于所有设备都是按系统额定频率设计的,系统频率质量的下降将影响各行各业。

而频率过低时,甚至会使整个系统瓦解,造成大面积停电。

5-3 什么是电力系统负荷的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何为有功功率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K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L答:系统处于运行稳定时,系统中有功负荷随频率的变化特性称为负荷的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

当系统有功平衡破坏而引起频率变化时,系统负荷也参与对频率的调节(当频率变化时,系统中的有功功率负荷也将发生变化),这种特性有助于系统中的有功功率在新的频率下重新达到平衡,这种现象称为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

K的数值取决于全电力系统各类负荷的比重。

L5-4什么是电力系统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静态频率特性?何为发电机组的单位调节功率?K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G答: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与频率之间的关系称为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一频率静态特性。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

《电⼒系统分析》习题集及答案电⼒系统分析习题集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勿做他⽤前⾔本书是在⾼等学校教材《电⼒系统稳态分析》和《电⼒系统暂态分析》多次修改之后⽽编写的与之相适应的习题集。

电⼒系统课程是各⾼等院校、电⽓⼯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学好这门课程⾮常重要,但有很⼤的难度。

根据国家教委关于国家重点教材的编写要求,为更好地满⾜⽬前的教学需要,为培养出⼤量⾼质量的电⼒事业的建设⼈材,我们编写了这本《电⼒系统分析习题集》。

⼒求使该书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能够使学⽣扎实的掌握电⼒系统基本理论知识,同时也能够为⼴⼤电⼒⼯程技术⼈员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计算⽅法,从⽽更准确地掌握电⼒系统的运⾏情况,保证电⼒系统运⾏的可靠、优质和经济。

全书内容共分⼗五章,第⼀⾄第六章是《电⼒系统稳态分析》的习题,第七⾄第⼗四章是《电⼒系统暂态分析》的习题,第⼗五章是研究⽣⼊学考试试题。

本书适⽤于⾼等院校的师⽣、⼴⼤电⼒⼯程技术⼈员使⽤,同时也可作为报考研究⽣的学习资料。

由于编写的时间短,内容较多,书中难免有缺点、错误,诚恳地希望读者提出批评指正。

⽬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第⼆章电⼒系统的元件参数及等值电路第三章简单电⼒系统的计算和分析第四章电⼒系统潮流的计算机算法第五章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和频率调整第六章电⼒系统的⽆功功率和电压调整第⼆部分电⼒系统暂态分析第七章电⼒系统故障分析的基本知识第⼋章同步发电机突然三相短路分析第九章电⼒系统三相短路的实⽤计算第⼗章对称分量法及元件的各序参数和等值电路第⼗⼀章不对称故障的分析、计算第⼗⼆章电⼒系统各元件的机电特性第⼗三章电⼒系统静态稳定第⼗四章电⼒系统暂态稳定第⼗五章研究⽣⼊学考试试题附录第⼀部分电⼒系统稳态分析电⼒系统稳态分析,研究的内容分为两类,⼀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下的分析与潮流分布计算,另⼀类是电⼒系统稳态运⾏状况的优化和调整。

第⼀章电⼒系统的基本概念1-1 什么叫电⼒系统、电⼒⽹及动⼒系统?电⼒系统为什么要采⽤⾼压输电?1-2 为什么要规定额定电压?电⼒线、发电机、变压器和⽤电设备的额定电压是如何确定的?1-3 我国电⽹的电压等级有哪些?1-4 标出图1-4电⼒系统中各元件的额定电压。

《电力系统分析》第2章习题答案

《电力系统分析》第2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思考题及习题答案2-1 架空线路的参数有哪些?这几个参数分别由什么物理原因而产生?答:架空线路的参数有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

电阻反映线路通过电流时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效应;电抗反映载流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效应;电导反映电晕现象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效应;电纳反映载流导线周围产生的电场效应。

2-2 分裂导线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计算分裂导线的等值半径?答:分裂导线可使每相导线的等效半径增大,并使导线周围的电磁场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可减小电晕损耗和线路电抗。

分裂半径计算公式为ni ni eq d r r 12=∏=2-3 电力线路一般以什么样的等值电路来表示?答:短线路一般采用一字型等值电路,中等长度线路采用π型等值电路,长线路采用修正值表示的简化π型等值电路。

2-4 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一般以什么样的等值电路表示?变压器的导纳支路与电力线路的导纳支路有何不同?答:双绕组和三绕组变压器通常采用Γ型等值电路,即将励磁支路前移到电源侧。

变压器的导纳支路为感性,电力线路的导纳支路为容性。

2-5 发电机的等值电路有几种形式?它们等效吗?答:发电机的等值电路有两种表示形式,一种是用电压源表示,另一种是以电流源表示,这两种等值电路是等效的。

2-6 电力系统负荷有几种表示方式?答:电力系统负荷可用恒定的复功率表示,有时也可用阻抗或导纳表示。

2-7 多级电压电网的等值网络是如何建立的?参数折算时变压器变比如何确定?答:在制定多电压等级电力网的等值电路时,必须将不同电压级的元件参数归算到同一电压级。

采用有名制时,先确定基本级,再将不同电压级的元件参数的有名值归算到基本级。

采用标幺制时,元件标幺值的计算有精确计算和近似计算两种方法。

精确计算时,归算中各变压器的变比取变压器的实际额定变比;近似计算时,取变压器两侧平均额定电压之比。

2-8 有一条110kV 的双回架空线路,长度为100km ,导线型号为LGJ-150,计算外径为16.72mm ,水平等距离排列,线间距离为4m ,试计算线路参数并作出其π型等效电路。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讲义1-3章

电力系统分析基础讲义1-3章

特色:不同地区的能源结构具有一定的差异导致其对应的电力系统具有很强的地 区性特点。
易错点:选项 D 尤其需要注意。 【例题 3】电力系统部分接线如图 1-1 所示,各电压等级的额定电压和功率 输送方向已标明在图中,试求: (1)发电机及各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额定电压; (2)各变压器的额定变比; (3)当变压器 T-1 工作在+5%抽头,T-2,T-4 工作于主抽头,T-3 工作于-2.5% 抽头时,各变压器的实际变比是多少?
2.1 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 1】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
【知识点 2】变压器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
【知识点 3】架空线路的组成及整循环换位的目的 架空线路有导线、避雷线、杆塔、绝缘子和金具等组成。 换位的目的:减少三相参数的不平衡 扩径导线:人为地扩大导线直径,但又不增大载流部分截面积的导线。减少 电晕,增大截面积;E 正比于 1/R,场强与半径成反比。 分裂导线:又称复导线,就是将每相导线分成若干根,相互间保持一定距离。 减少电晕和线路电抗,但是也使得线路电容增大。 绝缘子片数与电压等级有关,规程规定如下: 35KV 线路 60KV 线路 110KV 线路 220KV 线路 330KV 线路 500KV 线路
第二章电力系统各元件的特性和数学模型
本章节包括 7 个知识点,包括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变压器的电阻, 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架空线路的组成及整循环换位的目的,电力 线路的电阻、电抗、电导、电纳的求解公式及意义,波阻抗和自然功率的意义, 有功功率日负荷曲线和年负荷曲线的作用,标幺值的归算及等值变压器模型,其 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 4 个,包括发电机运行极限图及各种约束,电力线路和变 压器的电阻、电抗、电导和电纳参数及数学模型、求解公式和物理意义,标幺值 的归算及等值变压器模型。

电力系统分析-中南大学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所

电力系统分析-中南大学电力电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所

电力系统分析(I)Power System Analysis电力系统的组成~工业农业商业生活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电力系统sa D D L eq0ln2πμ=3312312eq D D D D =互几何均距2344 1.09sb s d D D d-=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q bH13H12 H1H2H23H3+q a+q c-q a-q c D12D13D23-q b2-1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高压架空输电线00L r ω<<00=g2-1架空输电线路的参数创新✧R?✧L?✧C?V( dx2-2架空输电线的等值电路集中参数等值Π型等值电路⎩⎨⎧≈'+≈'l b k Y l x k l r k Z b x r 000j j 工频稳态修正参数:500~600km2-2架空输电线的等值电路集中参数等值Π型等值电路⎩⎨⎧+≈'+≈'l b g Y l x r Z )j ()j (0000 工频稳态近似参数:200~300km更长的线路,可以用多个Π型等值电路串联表示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R1 G T j X1-j B T R2j X2 R3j X3等值电路三绕组变压器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参数计算变比kT✧两侧绕组空载线电压的比值✧与同一铁芯上原副方匝数有区别,与绕组接法有关✧按照实际的分接头计算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R 1G Tj X 1-j B T参数计算三绕组变压器R 2j X 2R 3j X 3高低中高中低升压变降压变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参数计算三绕组变压器✧导纳G T-j B T✧变比k12、k23、k13计算方法与双绕组变压器相同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R T j X Tk : 1-j B TG T理想变压器2-3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和参数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R T j X T。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

S S (10 j8) 0.271 j0.407 9.729 j7.593 S B C BC
S S 40 j30 9.729 j7.953 30.271 j22.407 S B B B
S AB
Y1 3 Y 3 0 1
1 1 j14.5 j 0.2 j 2 1 j4 j 0.2 1 Y23 Y32 j5 j 0.2 Y22
1 j 0.1 1 Y33 j1
j 10 0 j10 Y j 10 j 14.5 j 5 j5 j 4 0
x x1
IK
1 1 2.284 x 0.4378
有名值 I K 2.284
100 3 230
0.573kA
11.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不平衡时,主要表现为系统___频率_________的改变。 12. 系统中所有电力用户的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功率总和就是电力系统的负荷, 亦称电力系统的 综合用电负荷 。 电力系统负荷加上电力网的功率损耗就是各 发电厂应该供给的功率, 称为电力系统的 供电负荷 ,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发 电厂厂用电消耗的功率就是各发电厂应该发出的功率, 称为电力系统的 发电负 荷 。 13. 常用的潮流计算的基本数学模型是 节点电压方程 。 14. 利用 P-Q 分解法和牛顿-拉夫逊法进行潮流计算,二者的收敛速度是牛顿拉夫逊法高于 P-Q 分解法。 15. 简单电力系统中同步发电机并列运行暂态稳定的条件是加速面积小于最 大减速面积。 16.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变压器采用 型等值电路,而不采用 T 型等值电路的 原因是( 采用 型等值电路可以减少电力系统的节点总数 ) 。 17. 逆调压是指( 高峰负荷时,将中枢点的电压调高;低谷负荷时,将中枢点 的电压调低 ) 。 18. 减小元件的电抗将 提高 系统的静态稳定性。 19. 标幺值近似计算中基准电压常选 网络平均额定电压 。 20. 对称分量法 是分析电力系统不对称故障的有效方法。在三相参数对称 的线性电路中,各序对称分量具有独立性。 21. 调整发电机组输出的有功功率用来调整电力系统运行的 频率 。 22. 三相架空输电线导线间采用循环换位的目的是 三相导线参数对称 。 23. 某输电线路,当发生 BC 两相短路时(如不计负荷电流) ,故障处的边界条件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完整版)《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指导书
2、电力网供电方案的确定 (1)电压等级的选择
电压等级的选择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综合性问题,除了考虑输电容量、距离等各种因素外,还应根据动力资源的分布、电源及 工业布局等远景发展情况,通过全面的技术比较后,才能确定。并且,由于电网的电压等级和接线方案有着密切的关系,因 此,一般地区电网设计中,接线方案和电压等级确定同时进行。在课程设计中,由于条件限制,不可能同时论证电压等级和进 行方案设计。因此,一般根据题目所给数据,参考附表B —4,并根据同一地区,同一电力系统内应尽可能简化电压等级的原 则,合理的确定电压等级。
根据以上的比较,可以从原始方案中初步确定出2~3个方案,然后,再作详细的技术经济比较。 (3)详细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网接线的最优方案。 上面(2)步中确定的2~3个方案,均是技术上以成立的方案,在最优方案的确定中,只作进一步的经济比较。
经济比较的主要指标是电力网的一次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在比较中只考虑各方案的不同部分,不考虑各方案的相同部分。 1)导线截面积的选择 为了计算投资积年运行费用,必须首先选择输电线路的导线截面。 在选择导线截面积之前,首先进行各种方案的的初步潮流 计算。取 km x /42.00Ω=,km r /21.00Ω=,00=b ,计算出各条线路的最大输送功率。 按经济电流密度以及该线路正常运行方式下的最大持续输送功率,可求得导线的经济截面积,其实用计算公式为 ? cos 3max N j JU P S = 或N j JU Q P S 32 max 2max += 式中,m ax P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有功功率(KW ) max Q —正常运行方式下线路最大持续无功功率(KW ) N U —线路额定电压(KV ) J —经济电流密度(2A/mm ) ,其值可根据线路的m ax T 及导线材料,由附表B —5查得。 ?cos —负荷的功率因数 根据计算所得的导线的经济截面积结果,选取最接近的标称截面的导线。 注意: 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应由所通过的各负荷点的功率及其m ax T 决定。 #对于放射形网络,每条线路只向一个负荷点供电,则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就是负荷所提供的最大负荷利用小 时数; #对于链形网络,各线路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m ax T 等于所提供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的加权平均值,即 ∑∑=?=??= n jj n jj j P TP T1 max 1 max max max 式中,j P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有功功率; j T ?m ax —各负荷点的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 第三节

《电力系统分析》第三章 第三节

ia = I cos(θ 0 + ωt )
iq = I sin[(α 0 − θ 0 )]
i0 = 0
id = I cos[(α 0 − θ 0 ) − ωt ]
ω ′ = 2ω
ia = I cos(θ 0 + 2ωt )
iq = I sin[(α 0 − θ 0 ) − ωt ]
i0 = 0
二、d、q、0系统的电势方程 原始电势方程矩阵形式: ia ψ a r 0 0 va b 0 r ψ 0 0 vb ib v i r 0 0 ψ c c c = − − ⋅ f rf 0 0 if ψ − vf ψ 0 0 0 rD 0 iD D 0 ψ 0 0 rQ iQ Q
iq = I sin(α − θ ) = I sin[(α 0 − θ 0 ) + (ω − ω ′)t ]
i0 = 0
a、b、c系统
d、q、 0系统
直 流
id = I cos[(α 0 − θ 0 ) + ωt ]
ω′ = 0
ω′ = ω
ia = I cos θ 0
ib = I cos(θ 0 − 120o ) ic = I cos(θ 0 + 120o )
全式左乘 P
abc − rS Piabc Pvabc = − Pψ
abc − rS idq 0 vdq 0 = − Pψ
ψ dq 0 = Pψ abc 对ψ dq 0 = Pψ abc两端求取对时间的导数: 因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 力 网 的 电 压 和 功 率 分 布
电 力 系 统 元 件 模 型 及 参 数 计 算
电力系统基础
扩展 规划
规划 规划
维护
规划
设计 建设 运行
网络设计
发电厂、变电 站设计
预测
电源规划
正常运行
网络规划
引论
故障处理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研究工具

• •
数学模拟
各种计算软件 matlab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的范畴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的范畴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是衍生于电路、电磁场、电机 学,并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而发展形成的一门工 程学科。它的研究领域大致包括: (1)电力系统理论:电力系统理论是以电路、 电磁场和电机理论为基础,吸收大量新兴学科 的有关内容,并结合电力系统的特点而形成的 面向现代电力系统的理论,是其它各个电力领 域的理论基础。 (2)输配电技术:输配电技术主要涉及超高压 输电线路、远距离交直流输电系统设计以及提 高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电力系统暂态过程可分为三类: (1)波过程:主要与运行操作或雷击时的过电 压有关,涉及电流、电压波的传播,这类过程 最短暂(10-6~10-2s)。《高电压技术》 (2)电磁暂态过程:主要与短路和自励磁有关 ,涉及电流、电压、功率角随时间的变化,分析 过程中假设旋转电机的转速不变(10-2~1s)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3)机电暂态过程:主要与系统振荡、稳定性 的破坏、异步运行等有关,涉及功率、功率角 、旋转电机的转速等随时间的变化。持续时间 长。 (1~10s)。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
对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网及电能系统有较全面的 了解 掌握电能一次系统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该领域的理论及从 事该领域的生产实际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电能系统概论(已讲)-基本知识 建立电能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电能系统的重要 性和整体性。 电能系统运行特点及要求,电能系统负荷,电力 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电压等级。 2、电力系统元件及基本参数 分析研究电力系统各元件的参数及等值电路 标幺制 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负荷的数学模型 重点在标幺值计算和多电压等级网络的等值电路 的建立。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的范畴
(3)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规划主要涉及远景负荷 预测、电源规划、网络规划、可靠性分析、环境保护、 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4)电力系统运行:电力系统运行主要涉及稳态运行 分析、暂态过程分析、安全性分析、电能质量管理、运 行方式优化等方面的内容。 (5)电力系统保护:电力系统保护主要涉及故障分析 、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系统性故障保护和过电压及其 防护等方面的问题。 (6)电力系统控制:主要涉及数据采集、个别变量的 调节、电能质量控制、运行优化控制、安全性控制、能 量管理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电力系统分析
引论
在大电网发展中,电力系统仿真装置有着如下不可 或缺的作用:
3.对离线计算无法完成的专题进行试验研究.如在东 北―华北联网调试模拟试验中,利用仿真装置研究了 联网过程中两端系统在不同频差或电压下并列操作的 冲击现象及不同运行方式下并列或解列对系统稳定的 影响,为联网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技术依据. 4.通过仿真模拟得出离线计算难以实现或难以观察 到的现象,以及纠正某些离线计算中不真实的结果.如 在东北―华北―山东―华中和川渝系统联网研究中, 由于数字计算程序中直流换流阀、控制器等模型尚不 十分完善,对直流输电的作用一度得出了不真实的结 论.经仿真试验发现了问题所在,纠正了不真实的结果 ,为类似的离线计算提供了正确的计算条件.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电力系统稳态:指系统正常的、相对静止的运行状 态。
发电量与负荷相等 所有运行设备的电流、电压、频率、波形在允许范围 所有发电机在负荷正常变动和小扰动时保持同步
电力系统暂态:指电力系统从一种运行状态向另一 种状态过渡的过程。特指电力系统非正常的、变化 较大以至引起系统从一个稳定运行状态向另一个稳 定运行状态过渡的变化过程。 二者的本质差别在于:电力系统稳态中的运行变量 的变化特性与时间无关,描述其特性的是代数方程 ;电力系统暂态中的运行变量与时间有关,描述其 特性的是微分方程。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组成
现代电力系统由三大系统组成
能量变换、传输、分配和使用的一次系统。发电机、变 压器、电力线路和负荷这四大元件构成了电力系统的主 体(躯干)。也可称为物流系统。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可靠、稳定、安全和经济运行的监控 、保护、自动控制、调度等系统称为二次系统。如:继 电保护装置、通讯装置和能量管理系统等。也可称为信 息流系统。 电能量交易系统,也可称为货币流系统。 电力信息系统 电力交易系统 电力系统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5、电能系统的规划设计 技术经济比较的基本方法 电网规划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 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内容 重点
发电厂与变电所电气设计的基本内容 电气设备的选择。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6、电能系统的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 无功功率与电压调整的关系 电能系统中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能量管理系统,配电管理系统,直流输电和灵 活交流输电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重点在有功功率与频率调整,无功功率与电压 调整,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的经济分配。
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形成
1820年奥斯特证实了电流的磁效应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促进电动 机和发电机的发明 1882年实现了较高电压的直流输电 远距离、大功率传输困难 1885年实现了单相交流输电,1889年发明了 三相异步电动机、三相变压器和三相交流制 1891年建立了最早的三相交流输电系统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分析
稳态分析
电 力 系 统 的 电 压 和 频 率 调 整
引论
故障分析
电 力 系 统 的 不 对 称 故 障 电 力 系 统 的 三 相 短 路
稳定性分析
电 力 系 统 的 静 态 稳 定 电 力 系 统 的 暂 态 稳 定 电 力 系 统 的 机 电 特 性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定义(2)
电能系统: 在动力系统中,生产、输送、转换的能量主要部 分是电能的,称为电能系统。 电力系统: 电能系统中的电气部分称为电力系统。 电力网: 在电力系统中通常把发电机和用电之间属于输电和 配电的环节称为电力网。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 力 系 统 分 析
第一章 引论
电能系统的定义 电力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电力系统的组成 电力系统工程学科的范畴 课程的内容
电能系统的定义
电力系统分析
电能传输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能系统、电力系统、电力网示意图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2007 年底 江苏 省 500k V输 电网 架示 意图


物理模拟
动模仿真


数学物理模拟
RTDS仿真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仿真
大电网运行的复杂性及其对安全可靠性的极高要 求决定了,在实际运行之前,必须对其进行严密科 学的分析仿真试验 电力系统分析仿真技术主要包括
物理动态模拟技术——采用全物理的动态模拟装置,由 按比例缩小的电力系统元件构成,能够比较精确地反映 物理现象 数字仿真技术——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方法求解,是仿 真技术的发展方向,可以模拟大规模的电力系统。 数模混合式仿真技术——发电机、电动机等旋转设备采 用数学模拟方法,变压器、交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换 流阀组和控制装置等元件采用物理模型。能比较精确地 反映交/直流系统的物理现象。
电力系统分析
引论
课程的内容
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的地位、作用及任务
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的专业基础 课之一 是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电气技 术、高电压工程等电力类专业方向的公共专业课程之 一 先修课程主要是《电路》、《电磁场》、《电机学》 、《工程数学》等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3、电力系统稳态分析 电力系统潮流的计算方法
培养计算能力,加深对电力系统各元件以及各电气量 之间关系的了解。 重点
简单电力网的前推回推潮流计算 电力网潮流计算的计算机模型 导纳矩阵的形成与修改,节点阻抗矩阵与节点导纳矩阵的 关系及各自的特点,电力网节点性质的分类 牛顿—拉夫逊潮流计算及快速解耦潮流算法。 直流潮流法(补充)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系统的发展
输电技术发展的初期以减少线路损耗为特点,提高电压 针式绝缘子使电压提高到80kV 1906年悬式绝缘子使电压提高到110~120kV 20世纪20年代采用均压环电压可做到220kV 为解决交流输电同步发电机并联运行的稳定性问题, 直流输电又得到应用 ±800kV,距离1000km以上,容量3000MW
引论
东南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力系统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