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出血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pptx

合集下载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49
出血性卒中 脑出血 TIA发作史 多无 SAH 无
缺血性卒中 脑血栓形成 常有 脑栓塞 可有
发病年龄
发病形式
50-60岁
急(分、小时)
青中年
急骤(分)
60岁以上为多
较缓(小时、日)
年龄不定
最急(秒、分)
发病时情况
多在情绪激动、用 力、血压骤升等活 动情况下发病
常有 有 常有 有 可有 有 可有冠心病 可有 增高 含血 高血压病
43
MRI 对脑出血敏感,可明确出血部位、范围, 脑水肿及脑室情况。MRI的表现取决于血肿 所含血红蛋白量的变化。此检查耗时较长, 不如CT简便、快捷,但对幕下出血优于CT, 可发现CT不能确定的(脑干或小脑)小量 出血,能分辨病程1个月后CT不能辨认的脑 出血(区别陈旧性出血和梗死),显示血 管畸形流空现象。可根据血肿信号(Hb) 的动态变化判断出血时间。
7
9



理 】
70%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血压性脑出血发生在基底节区


(壳核、丘脑)。 壳核出血(60%)常侵入内囊和破人侧脑 室,使血液充满脑室系统和蛛网膜下腔; 丘脑出血(10%)常破人第三脑室或侧脑 室,向外可损伤内囊; 脑叶、脑干和小脑出血(各10%)则可直接 破入到蛛网膜下腔或第四脑室。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好发动脉为:豆纹动脉 (42%)、脑桥支(16%)、小脑上动脉分支 (12%)、颞顶枕白质穿支(10%)
12
【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50-70岁,男>女,冬春季易发; 常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 出血前多无预兆,半数有剧烈头痛、常见呕 吐,血压明显升高; 症状常在数分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临床表现因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而异: 出血量较大时,除局灶症状(偏瘫、凝视、 失语)外,常有高颅压症状(头痛、呕吐、 昏迷、血压增高等)。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脑出血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慢性呼吸道感染及慢性便秘患者 ,由于咳嗽、用力 ,可致使 脑压一过性增高 ,也可能诱发脑出血。
换季。
病 因
脑出血
Hale Waihona Puke 动脉粥样硬化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淀粉样变
血液病
动脉瘤
基本病理
脑出血基本过程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出血的 重要病理基础。有80%以 上的脑出血是由于高血压、
动脉硬化引起,因此又有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性脑出 血之称。
占高血压脑出血的一半以上。其出血是由于豆纹动脉尤其
是外侧支破裂造成。
高血压脑出血的其他好发部位为: 脑干出血 、丘脑出血、 脑叶出血、小脑出血、脑室出血等等。
常见出血好发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
基底节区
脑叶出血
大脑皮层
小脑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
出血的好发年龄为50~7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冬春两 季发病较高。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中突然发病,少数在安 静状态发病。发病后病情常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3D演示:以基底节区为例
一方面,高血压既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之一,又可加速
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硬化的血管壁变脆弱,易于破裂。
另一方面,长期慢性血压增高,可导致脑动脉产生一些特 殊的病理变化,如形成微小动脉瘤、小动脉的脂肪玻璃样 变、小动脉壁形成夹层动脉瘤等,可在血压骤然升高时破
裂出血。
高血压脑出血的部位以基底节区最常见,表现最典型,约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年轻患者多血管畸形 年老患者以淀粉样变性
额叶出血可有偏瘫、尿便障碍、Broca失语、摸索和强 握反射等;
颞叶出血可有Wernicke失语、精神症状、对侧上象限 盲、癫痫; 枕叶出血可有视野缺损; 顶叶出血可有偏身感觉障碍、轻偏瘫、对侧下象限盲, 非优势半球受累可有构象障碍。

最新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病证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课件ppt课件

最新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病证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课件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综合方案病证 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
床研究课件
研究背景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发病率占 脑卒中的10%-30%,随着科技的进步,外科治疗手段有所 发展,主要包括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但手术创伤大,术后神经功能损伤,且手术时机存在分 歧;后者创伤小、神经损伤轻,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 中发挥重要作用,今天介绍中医药的方法所发挥的作用
研究方法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 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 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的疾病诊断 标准(1996)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中国脑血
管病防治指南》
纳入标准
1
年龄为40-75岁; 符合急性出血 性中风诊断标 准;
2
急性脑出血发 病时间小于72 小时;
3
NIHSS评分≥6 分
辨证中药:参照1988年全国中医急症中风病科研协作组和全国中医内 科学会中风病学组拟订的《中风病中医诊疗规范》及1995年国家中医 药管理局脑病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
药物煎服法
所有中药饮片由四川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统一购买。 中药汤剂:以机煮法将每3剂药加自来水2000毫升,浸泡30 分钟后,用韩国东华牌煎机,定压为1.5个大气压,温度为 120℃,煎煮40分钟,真空塑料包装分为9袋,每袋50ml,每 次服用一袋,每日3次;意识障碍者经鼻饲给药。 安慰剂:将药液灌封成与治疗药相同的包装,每次服用50ml, 每日3次;意识障碍者经鼻饲给药。
受试者依从性差,累计服用试验药物小于应 服药总量的80%者。
终止标准
1
不能坚持治疗者
出现严重不良事件或严重不良反应,
2

第7讲 脑出血诊断及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分时段辨证施治

第7讲 脑出血诊断及中西医结合分期分型分时段辨证施治

第7讲脑出血诊断及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施治杨光福(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河北保定 071000)关键词:脑出血;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施治脑出血(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

以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为特点。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年,占全部脑卒10%~20%,其中80%发生在大脑半球,20%发生在脑干和小脑。

由于ICH约70%~80%有高血压病史[1],特别是未经治疗的高血压病 ,临床常见在高血压伴发脑内小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内小动脉破裂出血,故称为高血压性脑出血。

30d病死率高达34%~50%[2]。

属中医“中风病”范畴,中脏腑型多见。

1.临床表现1.1 基底节区出血1.1.1壳核出血(占全部ICH的60%):表现为出血灶对侧“三偏征”,双眼球向出血灶侧凝视,主侧半球出血可有失语。

出血量大表现为剧烈头痛、反复呕吐,意识障碍,抽搐或昏迷;出血量小可为纯运动障碍或纯感觉障碍。

1.1.2丘脑出血(占全部ICH的10%):表现为出血灶对侧“三偏征”。

①上下肢瘫痪均等或基本均等;②深浅感觉均有障碍,深感觉障碍更明显;③特征性眼征,如上视障碍或凝视鼻尖、眼球偏斜或分离性斜视、眼球会聚障碍和无反应小瞳孔等;④意识障碍多且重,表现为昏迷加深、瞳孔缩小、去皮层强直等中线症状;⑤运动性震颤、帕金森综合征表现;⑥偏身舞蹈-投掷样运动;⑦丘脑性失语,如语言低沉、缓慢、无自发语言、错语、重复言语、阅读理解及听觉能力障碍;⑧可有情感淡漠、欣快、情绪低落、视听幻觉,定向、计算及记忆障碍等。

1.1.3尾状核头出血(较少见):表现有脑膜刺激征而无明显偏瘫,可有对侧中枢性面瘫、舌瘫或仅有头疼,易被忽视。

1.2 脑干出血(占全部ICH的10%)1.2.1中脑出血(罕见):轻症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或Weber综合征;重症表现为深昏迷,四肢弛缓性瘫痪,可很快死亡。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ppt课件

急性脑出血中西医ppt课件

2、病因
高血压伴颅内小动脉硬化(最常见);
先天性动脉瘤;
颅内动-静脉畸形; 脑动脉炎及血液病。
2013.05.22
3、发病机理 脑内小动脉的病变 :类纤维性坏死(内膜玻 璃样变)。 微小动脉瘤 绝大多数微小动脉瘤位于大动脉 的第一分支上,呈囊状或棱形,好发于大 脑半球深部(如壳核、丘脑、尾状核)。 高血压致远端血管痉挛
助治疗 2、新鲜冰冻血浆 过敏、输血传染疾病、获得所需时间、纠正INR需要量
3、凝血酶原(Ⅱ级推荐,B级证据) 复合物血浆来源的凝血因 子提取物
含有凝血因子II, VII, 和 X 用于纠正华法令引起的凝血异常 优点代谢快、可迅速应用、凝血因子浓度高而体积小、不会造成传染性
疾病传播
2013.05.抗癫痫药物应用
• 2周内抽搐的发生率:2.7%~17%
• 动态脑电图:28%-31%出现癫痫样放电
• 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大大减少抽搐的发生
但是,抽搐与预后差和死亡率增高无相关性
• EEG发现的亚临床抽搐的临床意义不明确
• 无癫痫发作者应用抗癫痫药(大部分为苯妥英钠 ),90天死亡和残疾率增加
二、用立体定向和/或内镜抽吸进行微创血凝块清除(使用或不使用溶栓 药物)的疗效待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B级证据); 三、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超早期开颅术能改善功能结局或降低死 亡率,极早期开颅术可能使再出血的风险加大(Ⅱ级推荐,B级证据) 四、对于72小时内的中至较大量基底节脑出血可以考虑微创血肿粉碎清 除术(Ⅱ级推荐,B级证据)。
2013.05.22
病理生理
血肿
60min 神经元、胶原细胞机械性破坏,缺血 谷氨酸释放 0—4h 神经元、胶原细胞机械性压迫 4h—7d 凝血酶 亚铁离子 氯化血红素 鈉储留 细胞毒性水肿坏死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救治方法PPT课件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救治方法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与救 治方法PPT课件
目录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脑出血的救治方法
脑出血的临床 表现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血压骤然升高:脑出血常伴有 血压升高,导致头痛、头晕等 症状。 突发丧失意识:脑出血可导致 意识丧失,患者可能会昏迷。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抽搐或肢体瘫痪:脑出血发作时,患者 可能会出现抽搐或肢体瘫痪的症状。 言语障碍或失语:脑出血可导致患者出 现言语障碍或失语的情况。
脑出血的临床表现
呕吐:脑出血时,患者可能会 出现呕吐的症状。 瞳孔异常:脑出血时,患者的 瞳孔可能会出现异常,如大小 不等等。
脑出血的救治 方法
脑出血的救治方法
立即就医:一旦出现脑出血的症状,应 立即就医,以获得及时的救治。 保持患者平卧:脑出血患者应保持平卧 位,避免剧烈活动。
脑出血的救治方法
降低血压:对于脑出血伴有高 血压的患者,应采取措施降低 血压,以减轻脑出血的程度。 给予氧气:脑出血患者可给予 氧气吸入,以提供足够的氧气 供应。
பைடு நூலகம்
脑出血的救治方法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在 脑出血的治疗中,可考虑使用血管紧张 素转化酶抑制剂,以降低血压并保护脑 组织。
外科手术:对于一些脑出血情况较严重 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以减 轻脑出血的压力。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正式版ppt

急性脑出血诊治指南正式版ppt
• 神经保护剂推荐意见:神经保护剂的疗效与安全性尚需 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Ⅰ级推荐,C级证 据)。
第九页,共18页。
急性脑出血治疗(zhìliáo)推荐意见
• 痫性发作推荐意见: • 有临床发作的痫样发作需要抗癫痫治疗(zhìliáo)(Ⅰ
级推荐,A级证据); • 如精神状态的改变与脑损伤不成比例,有行24小时
急性脑出血诊治(zhěnzhì)指南
第一页,共18页。
脑出血急诊诊断(zhěnduàn)及病因评估
• 包括:院前处理、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急性期诊断与 治疗。
• 一、院前处理推荐意见:对突然出现症状疑似脑卒中 的患者,应进行简要评估和急救处理,并尽快送往就 近有条件的医院(Ⅰ级推荐)。
• 二、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疑似卒中患者应尽 快行头颅CT检查,脑CT扫描是诊断脑出血最有效最迅 速的方法。必要时MRI检查 ,区别出血和缺血(Ⅰ级推 荐,A级证据(zhèngjù));建议对疑似卒中患者进行快 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监护病房 (NICU)(Ⅰ级推荐,A级证据(zhèngjù))。
第十一页,共18页。
急性脑出血治疗(zhìliáo)指南
• 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下肢抬高,尽量避免下肢静脉输液, 特别是瘫痪侧肢体(IV级推荐,D级证据); 如精神状态的改变与脑损伤不成比例,有行24小时脑电监测的指征(Ⅱ级推荐,B级证据); • 可使用弹力袜及间断气压法预防深静脉血栓栓塞(II级 用立体定向和/或内镜抽吸进行微创血凝块清除(使用或不使用溶栓药物)的疗效待进一步证实(Ⅱ级推荐,B级证据(zhèngjù));
第八页,共18页。
急性脑出血治疗推荐(tuījiàn)意见
• 血糖推荐意见:应监测血糖,使血糖在正常范围内(Ⅲ级 推荐,C级证据),AHA/ASA指南建议为80-110mg/dL可改 善临床预后。

脑出血诊断与治疗PPT

脑出血诊断与治疗PPT

脑出血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脑出血概述
02
脑出血诊断方法
03
脑出血治疗方法
04
脑出血并发症与预后
05
脑出血患者护理与教育
06
Part One
单击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Part Two
脑出血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脑出血: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血液溢出到脑实质内
发病机制:高血压、动脉硬化、血管畸形等是主要病因
心理状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如焦虑、抑郁等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护理,提供家庭支持
康复教育:提供康复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疾病和治疗过程,增强康复信心
教育与康复训练指导
教育内容:脑出血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康复训练方法等
康复训练注意事项:避免过度训练、注意安全、保持耐心和信心等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Part Six
脑出血患者护理与教育
家庭护理要点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焦虑和抑郁
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恢复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刺激性食物
保持安静,避免过度活动
监测血压、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
心理护理与支持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影像学检查:CT、MRI等,观察脑部出血情况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临床表现
神经系统检查: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语言能力、运动功能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等,了解患者身体状况
Part Four
脑出血治疗方法
一般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部出血或脑干受损脉率↑) (3)呼吸改变 机理—颅压↑ 脑疝
鼾声 呼吸浅慢 快而不规则 潮 式呼吸 均预后不良
6、体温升高
丘脑出血,散热机制受损 桥脑出血 感染 血肿吸收
(二)局灶N症状及体征 1.基底节区出血
(1)外侧型(轻型) ①症状——头痛、呕吐、意识改变 (多为轻度障碍) ②体征——典型的三偏症状
81/10万(脑出血发病率) 112/10万(脑出血患病率) ICH是SAH(蛛血)的2倍 ICH男性>女性 亚洲人>欧州人、美国人 黑人>白人 2、病死率 42.5% (国内七五期间) 38~64% (国内九五期间) 20~56% (美国)
3、致残率 存治患者的3/4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国内)
50%以上存活者需依赖他人照顾(美国), 比SAH 和脑梗塞更容易致死、致残。
急性脑出血的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张晓云
一、定义:
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 称原发性脑出血,非外伤引起的称自发 性脑出血(ICH),蛛网膜下腔出血破向 脑内的称继发性脑出血,约90%的ICH发 生在大脑半球,其余位于脑干、小脑。 (时间出血在28天以内)
二、对人民健康的危害: 1、发病率 200~230/10万(脑血管病)
美国1997年37000人患ICH、1月内死亡占 35~52%,其中一半人于2天内死亡,1月后生活 能自理的仅有10%,6月后能自理的仅有20%。
三、治疗背景 脑A破裂
动脉硬化 → 脑实质内出血
↗ 意识障碍
6小时内血肿 → 增大 → 神经功能渐进性损害
占位效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局部N功能缺损
神经功能损害
脑水肿 ↗
3)同向偏盲 病灶对侧同向偏盲
4)凝视病灶状态 半数人口眼偏向出血侧,呈凝视状态
5)失语 左侧半球
(2)内侧型(重型)
①症状——起病即有昏迷或迅速昏迷, 伴鼾声呼吸,呕吐或吐咖啡色液体,面 色潮红或苍白,可有大汗淋漓或二便失 禁。
A 面瘫 压眶上切迹,无肌肉收缩为面瘫侧 呼吸时吹气,从口角漏气处为面瘫侧 举双上肢同时放下,先落床者为瘫痪侧
五、病因
基本病因是高血压所致小动脉硬化, 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好发部位依次为外 囊→壳核→内囊→丘脑、桥脑、小脑、 皮质下白质→中央卵圆
多因豆纹A破裂,尤其在基底节区出 血豆纹A破裂最常见。
豆纹A形成微A瘤在诱因下破裂出血 淀粉样变是老年人脑出血的发病原因之 一,多见于非高血压性的脑叶内出血病 例。如出血量多,血流入脑室和蛛网膜 下腔,引起继发性脑室出血和蛛网膜下 腔出血,发生在皮质和皮质下的脑叶出 血,以淀粉样血管病变常见。
3、脑血管造影:原因不明ICH,年轻,血压正 常,症状稳定,需要手术治疗,应选择造影;老 年,未发现颅内结构异常,又是深部血肿,不能 选择造影。
辅检诊断总结:凡是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 重,并伴有血压升高者应注意可能发生ICH,立 即首选CT检查
八、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①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人 ②急性起病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 ③病情进展迅速 ④眼底检查发现视乳头水肿, 视网膜出血 ⑤CT检查。 鉴别诊断:与脑梗塞,SAH,高血压脑病鉴别
4、脑室出血
多数由壳核破入侧脑室,内囊破入 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小脑,桥脑出血破 入第四脑室,以第四脑室病情最重,表 现四肢瘫,抽搐,双侧病理征(+)脑膜 刺激征(+)以及生命体征改变
5、脑叶出血,有高血压病史者不多,几乎均有 头痛,意识障碍少见
额叶:额部头痛,对侧单瘫或偏身轻瘫 颞叶:可同侧耳痛,对侧偏盲,左侧出血有语
言障碍 顶叶:同侧颞顶部痛,可有对侧单瘫或偏身感
觉障碍或手运用障碍 枕叶:头痛位于同侧眼区,不同程度对侧同向
偏盲 6、皮质下白质一中央卵圆出血
非重要功能区,如中央卵圆,有的几乎无 症状,诊断完全靠CT
七、辅助检查
1、CT:首选成象快尤其是老年,有高血压史, 出血部位在基底节区、小脑、脑干
2、MRI(核磁扫描)和MRA(核磁造影):诊 断颅内结构异常,对于血压正常,脑叶出血,被 怀疑为海绵窦血管瘤需要手术时,作为首选,成 象慢,不适合危重病情。
六、临床表现
(一)全脑症状
1、突然昏迷:昏迷程度不完全决定 于出血量而决定于出血部位
清醒—15% 发病时
意识障碍50%(美国) 我国80% 部分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数日后昏迷, 清醒后再昏迷
昏迷前期表现:哈欠、嗜睡
2、呕吐:多见,特别是大脑半球出血 幕上出血的约占49%,后颅凹 的中风最常见
3、头痛:多表现在头痛侧,继之为全头 痛,3/4病人有头痛
B 肢体瘫 下肢呈外旋外展形为瘫痪肢体
2、桥脑出血 占脑出血的6-8% 突然起病,剧烈头痛、头晕、坠地、复
视、病侧面部发麻,交叉瘫,数分钟内陷于 深昏迷,反射性眼球运动消失。 3、小脑出血 占脑出血的6%
多数发生在一侧小脑半球,突起的枕部 疼痛,旋转性眩晕,频繁呕吐,共济失调若 未及时诊断处理或累及两侧小脑半球,血液 破入第四脑室即出现昏迷,颅内压迅速↑, 脑干受压→脑干衰竭或脑疝
1)偏瘫
A、出血灶对侧上、下肢完全或不完全性 偏瘫,初为弛缓性,一周后偏瘫肢体显 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强直,腱 反射亢进,出现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 呈典型的上神经运动元瘫痪。
B、中枢性面瘫和舌瘫
表现是瘫痪侧鼻唇沟变浅,呼气时 瘫痪侧面颊鼓起较高,口角歪向出血侧, 舌偏向健侧。
2)偏身感觉障碍 丘脑皮质束,脊髓丘脑束受损所致
4、瞳孔改变 观察瞳孔极为重要 正常瞳孔2.5~3.5mm <2.5mm为缩小
>4mm为散大 (1)双侧瞳孔针尖大
脑出血诱发双侧大脑半球弥散性水肿, 丘脑下部神经纤维受损
(2)双侧瞳孔不等大 (3)双侧瞳孔散大而固定
5、生命体征的改变 ( 1)血压增高 呕吐后——暂时↑
脑循环障碍→自身调节障碍 颅压 ↑ 反射激活脑干加压反 射(急剧↑) (2)脉博缓慢 脉率<60次/分,病死率高 (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或丘脑
颅内压↑ → 颅内压↑↑ → 脑疝
脑组织受压移位 ↗ ↓
脑干衰竭
①强调综合治疗和降低颅内压 ②淘汰糖皮质激素 ③手术本身可造成脑组织损害,无论内外
科均未找到治疗ICH的有效方法。 至1995年止研究SAH的临床试验有78项
研究脑梗塞临床试验有315项 研究ICH仅有8个小样本(内科4,外科4)
脑血供及解剖部位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