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护理技术操作流程
新生儿护理技巧实际操作母乳喂养技巧

脐带护理步骤
1.新生儿沐浴后必须做一次脐带护理。 2.以75%酒精沾湿无菌棉棒2支,一次用一支棉棒于脐根部由內向外做环形消毒即可。
脐带护理步骤
3.消毒范围约直径3公分。 4.新生儿出院时,本院已为您备好脐带护理用物。
脐带护理注意事项
1、若有潮湿或沾上粪便则需随时更换。 2、于出生后约7-10天左右脐带会干硬脱落。 3、脐带脫落前后2-3天会出现少量淡黃色或淡咖啡色分泌物,予勤加以消毒即可。若有出现 分泌物或接近脫落时,可用纱布覆盖脐带,并固定。 4、应随时观察脐带有无出血及感染之征象,如分泌物呈现绿色、黑色或产生臭味、脐部发 红、发烧时则需立即就医。
都要擦干,并立即穿上已准备好的衣物。
如何清洁新生儿口腔
新生儿刚出生时,口腔里常常有一定的分泌物,这是正常现象,一般无需擦去。为了清 洁口腔,妈妈可以定时给婴儿喂些温开水,就可清洁口腔中的分泌物,但是有一些家长, 为了给孩子清洗口腔,损坏了口腔粘膜造成了口腔粘膜的感染,这样易致口腔炎,甚至出 现败血症。 如果一定要清除脏物时,让婴儿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围在婴儿的颌下,防 止沾湿衣服,家长用肥皂洗净双手,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先擦口腔内的两颊部、 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 如果婴儿闭口不配合。家长可以用左手拇指、食指捏婴 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再进行清洁,但动作一定要轻巧,因为婴儿的口腔黏膜极柔嫩,唾 液少,易损伤而致感染,产生发炎溃烂等现象,故在清洁口腔时一定要注意,不可操之过 急,要小心护理。
如何消毒奶具
消毒器具准备 奶瓶刷 专用奶具消毒锅或者有盖和蒸屉的大锅 夹奶瓶、奶嘴用的钳子 若干个奶瓶、奶嘴及螺纹环盖
如何消毒奶具
奶具消毒的步骤
第一步 先把双手用肥皂洗干净。 第二步 将使用过的奶瓶集中在一起,用奶瓶刷刷洗干净。 第三步 将奶瓶放入消毒锅中,放冷水没过奶瓶。 第四步 将消毒锅置于炉上,当水煮沸后,再将奶嘴、奶盖、奶圈、钳子放入再煮5~10分钟 。用钳子将奶瓶夹出,把水分滴干,再用钳子将奶嘴套入奶圈,转入奶瓶上的螺纹中,再将奶盖 盖上。 第五步 同法处理其他奶瓶。将消毒好的奶瓶放置在一干净的地方.以备使用。
新生儿入室护理流程

护理部201309
新生儿入室护理流程
1、新生儿入室后,护士须先查看交接单及出生记录,了解出生过程
及评分、性别、体重,及时告知医生查体下医嘱(阿氏评分低于7分者应高度重视)。
2、病房护士及助产士共同床头查体,核对手腕带,评估新生儿反应、
面色、外观、肌张力、全身皮肤和脐带情况,填写新生儿交接单,测体温、心率、呼吸,及时书写护理记录。
3、包裹好新生儿,给予侧卧,适当保暖,按需哺乳,告知家属新生
儿安全事项,须24小时监护,不离开视线,不交于陌生人。
4、告知父母新生儿的监护知识,大小便的观察(示范换尿布)、喂养
方法,介绍新生儿生理特点,防呛奶(喂后竖起拍背,取侧卧位)、防交叉感染(接触新生儿前洗手、减少陪人,病室勤通风,每日循环风消毒1次)。
5、产妇回室后,即刻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母婴皮肤接触,早开
奶,指导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
6、入室6小时后仍未解大小便者,必须评估喂养情况,继续观察大
小便情况。
7、入室6-8小时后体温稳定,进行新生儿皮肤清洁,除去皮肤胎脂、
血渍,再次喂养指导。
8、以后每日查体,评估生命体征、肤色、哭声、肌张力、喂养及大
小便、脐带等情况,指导喂养,进行脐带护理、皮肤护理及臀部护理。
(护士必须掌握溢奶、呛奶的紧急处理方法)
1。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模板

母乳喂养管理制度模板
一、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除非有医学指证)。
二、作到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对剖宫产术的产妇,在
能作出应答反应30分钟内,让母亲与婴儿皮肤接触30分钟以上。
三、产后24小时内有医护人员帮助母乳喂养;
四、实行按需哺乳。
五、不准将奶瓶、奶嘴带入病房,无医学指证不得给婴儿喂
食母乳替代品。
六、每日给婴儿做治疗和做其他处理,母婴分离时间不得超
过1小时。
七、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八、严格执行探访制度,保证母婴有良好的休息。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项目评分等级总分评分细则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A 5 仪表得体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A 20 沟通技巧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A 20 评估准备靠背椅、脚踏、清洁毛巾、温水 B 15 准备产妇洗手,清洁 B 15 准备正确的哺乳姿势 C 12 实施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 C 10 实施挤奶的正确部位及手法 C 8 实施哺乳后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挤少许乳汁涂在及处,预防皲裂,指导吸完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呼吸 C 5 哺乳后评价哺乳后将婴儿竖抱,轻拍后背 D 5 哺乳后评价侧卧放置,防误吸 D 5 哺乳后评价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有效母乳喂养 A 5 总分评分细则:1.仪表得体:考核人员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2.沟通技巧:考核人员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3.评估准备:考核人员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4.准备:考核人员准备靠背椅、脚踏、清洁毛巾、温水,产妇洗手,清洁。
5.实施:考核人员正确的哺乳姿势,婴儿的正确含接姿势,挤奶的正确部位及手法。
6.哺乳后评价:考核人员哺乳后用一手按压婴儿下颌,退出,挤少许乳汁涂在及处,预防皲裂,指导吸完一侧乳房再吸另一侧乳房,哺乳过程中注意观察婴儿面色、呼吸,将婴儿竖抱,轻拍后背,侧卧放置,防误吸。
7.总分:考核人员操作熟练,手法正确,正确指导母亲进行有效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被考核人:主考教师考核日期:项目评分等级总分评分细则仪表得体 A 5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修剪指甲。
沟通技巧 A 20 表情自然,语言亲切、流畅、通俗易懂,能完整体现护理要求。
评估准备 A 20 评估产妇乳房情况,了解婴儿喂养情况,介绍母乳喂养的好处。
新生儿母乳喂养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母乳喂养越来越受到重视。
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还能增进母婴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是母亲恢复身体的重要途径。
为了提高我国新生儿的母乳喂养率,保障母婴健康,我们学校特开设了新生儿母乳喂养实训课程。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母乳喂养的知识,掌握母乳喂养的技巧,为今后的母婴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训目的1. 了解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分泌的生理机制等。
2. 掌握新生儿喂养技巧,包括正确的抱姿、喂奶姿势、吸吮技巧等。
3. 学习如何应对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乳头皲裂、乳汁不足等。
4. 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应对新生儿护理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1. 母乳喂养基础知识实训课程首先介绍了母乳喂养的基本知识,包括母乳的营养成分、母乳分泌的生理机制、母乳喂养的重要性等。
通过讲解,我们了解到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 新生儿喂养技巧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正确的抱姿和喂奶姿势。
正确的抱姿有助于婴儿舒适地吸吮,减少因姿势不当造成的呼吸困难。
喂奶姿势则有助于母亲保持舒适,减少哺乳过程中的疲劳。
此外,我们还学习了如何判断婴儿是否吃饱、如何应对婴儿溢奶等问题。
在实训中,我们通过模拟喂奶,掌握了正确的吸吮技巧,使婴儿能够有效地吸吮母乳。
3. 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实训课程还介绍了母乳喂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如乳头皲裂、乳汁不足、婴儿拒绝吸吮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预防乳头皲裂、如何增加乳汁分泌、如何调整喂奶时间等。
4. 实践操作在实训的最后阶段,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为模拟婴儿进行哺乳,练习了抱姿、喂奶姿势、吸吮技巧等。
通过实践操作,我们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应对新生儿护理问题的能力。
四、实训心得通过本次新生儿母乳喂养实训,我收获颇丰。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1一科学管理强素质:妇产科工作复杂繁重,风险较大,特别是产科母子两条生命掌握在我们医务人员中。
为给患者提供安全满意的服务,我们妇产科实施了科学管理,把制度建设及其贯彻落实工作牢牢抓在手上,通过每天的交班,使每天的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我觉得妇产科是一支敬业奉献的团队,管理出素质,出成绩,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使科室工作顺利进行,得到社会的认可。
二优质服务树形象:医院应给病人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有了这“三感”服务质量就在其中了。
但这三感离不开高质量的技术和周到细致的服务。
近几年,科室在医院的支持下,先后派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同时积极联系专家来我院讲学,会诊,指导。
对我们年轻医务人员传、帮、带,使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给病人减轻了不少痛苦,科室对新技术高度重视,科主任以身作则,孜孜以求,不断学习新技术。
三亲情服务暖人心:优质的服务更是让患者获得信任感、安全感、亲切感的基础。
我们坚持在医务人员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患者”的换位思考,并从规范的言语和亲人般的行为做起,通过我们的优质服务让患者感到的是温馨提示、知情告知,而不是刚硬条款;听到的是亲切问候、和蔼解释,而不是“生、冷、硬、顶。
妇产科母乳喂养优质护理工作计划篇2一、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术水平随着护理水平与医疗技术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各科室护士长组织学习专科知识,如遇开展新技术项目及特殊疑难病种,可通过请医生授课、检索文献资料、护理部组织护理查房及护理会诊讨论等形式更新知识和技能。
同时,有计划的选送部分护士外出进修、学习,提高学术水平。
二、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护士的整体素养1、组织学习医院服务礼仪文化,强化护士的现代护理文化意识,先在护士长层次内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后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提升素养活动,制定训练方案及具体的实施计划。
安排全院性的讲座和争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护士社交礼仪及职业服务礼仪。
护理: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母乳喂养是母亲和婴儿共同参与完成的行为,尽管母乳喂养的好处已被公认,但是大多数母亲发现母乳喂养要比想象的困难。
医务人员及时评估和解决母乳喂养困难,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母亲方面(一)乳房问题1.乳头扁平与凹陷孕期进行干预没有帮助,还有可能增加早产风险和降低母乳喂养的信心。
让母亲相信医务人员能帮助解决喂养中的问题,告诉母亲婴儿吸吮部分除乳头外还包括大部分乳晕,乳头仅占吸吮部分的1/3,具有伸展性,吸吮时乳头长度可增加2倍。
鼓励分娩后尽早开始、频繁的母婴皮肤接触和吸吮,以便为婴儿创造更多的适应乳房的机会。
环抱式喂养体位、哺乳前牵拉乳头或改变乳房形状均利于含接。
各种尝试无效时可暂时吸出乳汁用小杯喂养,或挤少量乳汁到婴儿口中,以鼓励婴儿吸吮。
2.乳房肿胀乳胀多发生于产后下奶的最初几天,婴儿吸吮不足、乳腺管排乳不畅所致,也与乳汁分泌和婴儿需求之间还未建立“供需平衡”有关。
此时增加有效吸吮次数,按需哺乳,即可缓解。
婴儿是最好的“吸乳器”。
如婴儿不能吸吮,应使用吸乳器吸出或手法挤奶。
3.乳头疼痛和乳头皲裂常见原因是含接不良。
帮助母亲纠正含接姿势。
乳头皲裂时,先喂健侧乳房,再喂患侧,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抹在乳头、乳晕上,以保护乳头皮肤,促进修复。
4.乳腺管阻塞和乳腺炎当乳汁不能由乳房排出时,可发生腺管阻塞,局部硬结、压痛。
乳胀合并细菌感染时,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伴有全身症状,导致乳腺炎。
指导母亲正确的含接方法,变换不同的哺乳姿势,帮助不同方向的乳腺管引流通畅,增加吸吮次数,不让乳房“休息”,吸吮时,轻轻向乳头方向按摩乳房。
指导母亲选择合适的衣服和哺乳胸罩,避免乳房受压。
乳腺炎母亲,哺乳时先喂未受累一侧,射乳反射开始后换到受累乳房,可减轻母亲的不适感。
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局部有脓肿形成,则需要外科治疗。
(二)乳量不足母亲判断乳量不足多是主观错误的判断,源于自觉奶不胀或婴儿不安等,并非真正的母乳不足。
刚出生婴儿护理流程

刚出生婴儿护理流程刚诞生婴儿护理流程随着新生儿的降落,家庭中将会迎来一段布满喜悦和挑战的时期。
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如何正确地照看和护理刚诞生的婴儿可能会感到有些困惑。
只要把握了正确的护理流程,便能够确保婴儿的健康和幸福。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刚诞生婴儿护理步骤,以关心新手父母更好地应对这一阶段的挑战。
第一步:清洁和换尿布在护理婴儿时,保持其身体的清洁和卫生特别重要。
你需要为婴儿预备一个舒适、暖和的地方,以进行护理。
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婴儿洗液轻轻擦拭婴儿的皮肤,特殊是皮肤褶皱和私密部位。
确保在清洁过程中用松软的毛巾或棉球轻轻擦拭,避开摩擦过度。
在清洁完成后,使用婴儿专用的护臀膏或润肤霜来爱护婴儿的皮肤。
定期更换尿布也是特别重要的,以避开尿布疹和细菌感染的发生。
其次步:喂养和哺乳喂养是婴儿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依据婴儿的需求,可以选择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佳的选择,由于母乳富含对婴儿发育有益的抗体和养分物质。
在喂养之前,确保你的手洗净并消毒,以避开细菌传播。
对于母乳喂养,确保婴儿正确吸附并顺当进食。
假如选择人工喂养,预备好适量的配方奶,并根据产品说明进行配制和喂养。
依据婴儿的年龄和需求,喂养频率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新生儿每天需要喂养8-12次。
第三步:观看和保持婴儿的舒适刚诞生的婴儿需要常常被观看,以确保其舒适和平安。
留意观看婴儿的呼吸、体温柔皮肤颜色等。
正常状况下,婴儿的呼吸应平稳、无困难。
确保婴儿的体温相宜,避开过热或过冷。
婴儿的皮肤颜色应当是粉红色的,假如消失特别发白或发红的状况,应马上就医。
婴儿在睡眠时需要保持平安,确保婴儿的床上无过多的枕头和玩具,以避开窒息的风险。
第四步:亲热接触和沟通亲热接触和沟通对于刚诞生的婴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抱起婴儿,与他们进行眼神沟通和言语互动,有助于建立父母和婴儿之间的情感纽带。
亲热接触还可以促进婴儿的身体发育和心情进展。
在抱起婴儿时,确保你的手干净,同时用松软的抱枕或毯子支撑婴儿的头部和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