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015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地区预算汇总表

合集下载

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

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

2013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决算表单位:亿元项目预算数决算数决算数为预算数的%决算数为上年决算数的%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43804.21 42973.18 98.1106.8 (一)一般性转移支付24538.35 24362.72 99.3113.7 均衡性转移支付9812.25 9812.01 100.0114.3 其中: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23.00 423.00 100.0114.0 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18.25 318.01 99.9115.0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1525.00 1525.00 100.0141.9 革命老区、民族和边境地区转移支付621.90 621.80100.0111.2 调整工资转移支付2451.22 2429.3499.1102.9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752.60 752.60 100.0100.0 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194.00 168.00 86.6105.0 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714.00 690.00 96.6113.1 体制结算补助1274.46 1480.01 116.1124.2 工商部门停征两费等转移支付80.00 80.00 100.0100.0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494.60 418.59 84.689.7 义务教育等转移支付1821.19 1663.77 91.4104.4 基本养老金和低保等转移支付4342.51 4316.34 99.4114.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转移支付1662.31 1660.04 99.9156.1 村级公益事业奖补等转移支付317.31 270.22 85.2110.0 (二)专项转移支付19265.86 18610.46 96.699.0 1.一般公共服务259.50 300.10 115.6119.1 其中:政府办公厅(室)及相关机构事务34.00 60.64 178.4222.7发展与改革事务0.40 0.40 100.0100.0 统计信息事务0.02 66.7 税收事务1.38 1.38 100.028.4 审计事务5.37 6.83 127.2127.9人力资源事务109.26 113.01 103.492.6 人口与计划生育事务69.94 65.05 93.0122.5 知识产权事务1.00 1.00 100.0100.0 工商行政管理事务3.00 5.00 166.792.8 质量技术监督与检验检疫事务16.57 22.28 134.5140.1 档案事务8.89 9.00 101.2118.1 其他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03 1.58 19.781.0 2.国防24.39 24.60 100.999.8 3.公共安全244.88 218.72 89.395.2 其中:武装警察6.71 81.7 公安13.30 88.99 669.191.6检察10.79 111.5 法院34.32 110.0 司法2.99 11.08 370.688.1 其他公共安全支出190.00 2.40 1.364.5 4.教育1189.61 1113.5093.6102.5 普通教育965.22 897.44 93.0102.4职业教育159.35 156.47 98.2108.2 成人教育0.90 150.0 特殊教育9.55 8.55 89.593.3 教师进修及干部继续教育3.00 3.89 129.7112.4 教育费附加安排的支出8.49 4.90 57.786.6 其他教育支出44.00 41.35 94.088.0 5.科学技术68.15 91.47 134.2112.9 其中:基础研究 6.67 379.0 应用研究9.35 17.08 182.792.4 科技条件与服务2.20 4.95 225.083.1 科学技术普及6.10 3.98 65.2100.0 其他科学技术支出0.63 5.23 830.2 6.文化体育与传媒303.65 327.09 107.7108.6 文化13.02 22.57 173.391.1 文物113.86 112.90 99.2102.5 体育5.90 12.05 204.2241.0 广播影视30.90 57.16185.0164.0 新闻出版1.87 1.80 96.310.1 其他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8.10 120.61 87.3111.1 7.社会保障和就业1581.69 1614.63 102.1114.9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事务0.27 民政管理事务 5.27 120.6 企业改革补助39.00 38.75 99.424.5 就业补助472.23 505.52 107.0113.3 抚恤348.09 369.27 106.1123.8 退役安置240.90 267.93111.2100.9 社会福利40.68 37.83 93.068.3 残疾人事业13.76 18.68 135.8201.3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3.88 其他城市生活救助20.00 20.05 100.3100.4 自然灾害生活救助130.00 125.5596.697.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106.02 其他农村生活救助10.92 其他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7.03 44.69 16.1237.7 8.医疗卫生858.92 851.53 99.193.5 公立医院175.77 182.16 103.6101.7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78.15 154.35 86.692.0 公共卫生437.23 456.47 104.4115.8 医疗保障56.77 56.57 99.634.6 中医药0.10 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事务 1.45 27.7 其他医疗卫生支出11.00 0.43 3.970.5 9.节能环保2007.57 1703.67 84.988.1 污染防治288.80 314.84 109.0105.5 自然生态保护82.83 83.03 100.2134.0 天然林保护138.54 138.02 99.699.9 退耕还林296.12 277.48 93.799.0 风沙荒漠治理38.00 37.68 99.2107.7 退牧还草20.00 19.72 98.699.9 能源节约利用670.70 447.0466.775.2 污染减排204.63 169.90 83.065.1 可再生能源171.00 133.71 78.281.8 资源综合利用88.95 82.25 92.5100.1 其他节能环保支出8.00 10.城乡社区事务188.00 108.73 57.825.4 城乡社区管理事务 1.96 49.0 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1.00 0.30 30.0100.0 城乡社区公共设施185.00 106.47 57.625.2 其他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0011.农林水事务5406.70 5208.25 96.399.2 农业2620.37 2506.29 95.6101.0 林业440.73 377.7485.7109.0 水利1338.08 1342.05 100.382.3 扶贫441.43 459.52 104.1111.3 农业综合开发313.80 312.60 99.6112.6 促进金融支农支出62.20其他农林水事务支出252.29 147.85 58.6149.3 12.交通运输3487.42 3416.17 98.0110.0 其中:公路水路运输368.80 371.86 100.8112.5 铁路运输0.54 0.54 100.0100.0 石油价格改革对交通运输的补贴730.00 651.24 89.2105.0 车辆购置税支出2359.08 2378.89 100.8111.5 其他交通运输支出15.00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515.40 475.26 92.298.1 其中:资源勘探开发和服务支出7.00 6.32 90.389.5 电力监管支出45.60 27.65 60.6107.0 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10.00 10.43 104.383.6 安全生产监管37.00 43.07 116.4114.7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120.80 115.25 95.4103.1 其他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73.00 164.49 95.178.6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474.91 444.77 93.798.7 商业流通事务310.41 294.94 95.094.4 旅游业管理与服务支出18.00 17.74 98.697.7 涉外发展服务支出120.50 113.45 94.1104.8 其他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6.00 18.64 71.7156.1 15.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0.62 1.316.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支出9.35 19.9 17.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181.36 224.40 123.7125.3 国土资源事务152.57 193.76 127.0130.0 海洋管理事务26.00 26.09 100.392.7 测绘事务0.80 2.28 285.0292.3地震事务0.14 气象事务1.99 2.13107.0190.2 18.住房保障支出1859.68 1916.21 103.087.5 保障性安居工程支出1845.68 1906.96 103.388.0 住房改革支出10.00 9.25 92.546.4城乡社区住宅4.00 19.粮油物资储备事务380.99 361.24 94.8104.7 其中:粮油事务351.33 324.82 92.5100.6 物资事务1.00 1.14 114.0 粮油储备16.00 24.93 155.8214.5 20.其他支出233.04 200.15 85.9376.6二、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5052.79 5046.74 99.998.4 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3967.00 3965.73 100.0101.8 所得税基数返还910.19 910.19 100.0100.0 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1531.10 1531.10 100.0100.0 地方上解-1355.50 -1360.28 100.4112.4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48857.00 48019.92 98.3105.9。

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财政学论文分析我国近年来财政收入与支出情况以及对应的财政政策

一.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分析: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

2011年,全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是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物价水平上涨、企业效益较好及将原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蛋糕”继续增大。

财政部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逾11.7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

但是全国财政收入增速出现较大幅度放缓,增幅放缓至12.8%,较2011年回落12.2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2012年财政收入完成了预算,但是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幅度较大。

经济增速放缓、物价尤其是PPI下行、进口增速下滑以及结构性减税四大因素,导致2012年财政收入增速回落。

受全球经济低迷影响,2012年我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虽然在四季度出现反弹,但全年经济增速回落至7.8%。

税收收入的增长与宏观经济运行关联度高,在这一大背景下,作为财政收入中的主体—税收的增长放缓符合预期。

一些税种的税基与物价密切相关。

2012年我国物价总体在低位温和运行,尤其是PPI 同比大多在负增长区间运行,相应地增值税、消费税增幅出现回落。

近年来,我国进口环节税收的增长在税收中的作用逐步增强。

一般来讲,进口环节中一般贸易规模的扩大会导致税收增收较多。

然而,去年国内需求放缓,致使我国进口增速减速,一般贸易规模增长放缓,对税收的影响较大。

我国实施的诸多结构性减税政策效应在去年得到充分释放。

除了备受关注的个税之外,增值税转型是长期的减税措施,其减税政策效应明显。

此外,对小微企业政策倾斜效果继续释放,大大减轻了小微企业的负担。

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了较快增长,不少企业在扩大生产规模时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的优惠政策。

企业负担减轻了,相应地我国税收收入减少。

此外,出口退税舒缓外贸企业压力,受到外需低迷、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更强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外贸企业在去年面临着严峻的压力。

14.第五章预算管理体制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14.第五章预算管理体制第二节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财政支出—地方行政管理费,公检法经费, 民兵事业费,地方统筹安排的基本建设投资,地 方企业的改造和新产品试制经费,地方安排的农 业支出,城市维护和建设经费,地方文化、教育 、卫生等各项事业费以及其他支出。
2.中央与地方收入的划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按照收入的内在属性 ,将税基流动性较强、地区间分布不均衡、收 入变化具有周期性或波动性,以及税负易转嫁 的税种划为中央收入。
中央和地方分税制——在划分中央与地方 事权的基础上,确定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 责任,并按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预算收入 的财政管理体制。
特征:规范性、层次性和法制性。
分税制体制内容
改革内容:“三分一返一转移” ,即划分事权 与支出、划分税收、分设税务机构,实行税收返 还和转移支付制度。
分税制包含三层含义:“分事”,即在明确政府 职能边界前提下,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范围和支 出责任;“分税”,按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 ,在央地间划分税种,划定央地收入来源;“分 管”,实现分级财政管理,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消费税税收返还基数 = 2014年消费税返还数 以后年度消费税税收返还数额=消费税税收返还基

改革意义:为下一步消费税征收转环节和调整中央 地方分享比例做准备。对于消费税增幅超增值税增 幅的地方,返还增量将有所减少。
所得税基数返还
从 2002 年 1 月 1日 起 , 实 施所得 税收入 分 享改革,改革现行按企业隶属关系划分 所得税收入的办法,对企业所得税和个 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的按比例 分享。
2015年 预算数
5153.29
2016年 预算数 5088.57
所得税 返还
3705 910.19

2019年《财政会计》试题(预算法部分)(含答案)

2019年《财政会计》试题(预算法部分)(含答案)

2019年财政会计知识竞赛试题(预算法部分)填空题1.预算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四部分。

2.县级以上地方各级预算安排对下级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应当分别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三十、日和六十日内正式下达。

3.地方各级预算按照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编制,不列赤字。

4.有权决定预算预备费的动用的是同级人民政府。

5.各级预算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预算。

经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部门预算、决算及报表,应当在批复后二十日内由各部门向社会公开。

6.各级决算经批准后,财政部门应当在二十日内向本级各部门批复决算。

各部门应当在接到本级政府财政部门批复的本部门决算后十五日内向所属单位批复决算。

7.《预算法》规定,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应当按其功能分类编列到项,按其经济性质分类编列到款。

8.新《预算法》正式施行时间是2015年1月1日。

9.要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

10.要加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做好基金结余的保值增值,在精算平衡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可持续运行。

11.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会议期间,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审查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时,可以采取代表团分组审议、联组审议或者组织部分代表集中审议方式,让代表充分发表意见。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会预算工作机构等,应当及时汇总代表们的审查意见,并向大会主席团报告。

12.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时,应当成立大会预算审查委员会。

13.政府的全部收入应当上缴国家金库或者财政专户,并纳入预算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

14.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和单位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应征的预算收入,严禁有税不收或者收过头税,严禁虚收空转。

15.市、县区国库应当按照财政体制规定,及时准确办理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退付和预算支出的拨付。

2024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

2024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基础知识题库附答案(基础题)单选题(共45题)1、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是()。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B.社会生产的系统化和网络化C.政府减少对社会经济活动的干预D.生产要素市场的产生和发展【答案】 A2、按照允许扣税的范围,我国目前采用的增值税是()。

A.消费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C.生产型增值税D.转移型增值税【答案】 A3、王某离家出走,下落不明已满4年,王某的下列亲属中,能够直接到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王某死亡的人是()。

A.王某的父母B.王某的配偶C.王某的子女D.王某的兄弟【答案】 B4、区分人类历史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科技进步水平B.社会文明状况C.社会经济制度D.市场发育程度【答案】 C5、由货币当局确定的利率是()。

A.市场利率B.官方利率C.固定利率D.实际利率【答案】 B6、基于认知的选择性,当消费者面对众多营销刺激时,一般更容易选择()的外部刺激。

A.与别人的需要有关B.与本人的预期相符C.与其他刺激类似D.只出现一次【答案】 B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是()。

A.国家通过立法控制非垄断企业的数量B.国家将垄断行业收归国有C.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干预和调节D.国家对垄断企业实行价格保护【答案】 C8、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短期金融工具的是()。

A.公债B.股票C.银行债券D.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答案】 D9、(2019年真题)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自然人死亡的情形有()。

A.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的B.自然人下落不明满4年的C.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1年的D.因战争下落不明满1年的【答案】 B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按生产要素分配D.按生产效率分配【答案】 A11、甲乙双方达成交易协议,约定在1月后按成交时约定的协议价格进行交割,这种交易方式一般称为()。

2015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2015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1(初步数)
单位:亿美元
2.“贷方”按正值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

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 2015年前三季度初步数为上半年平衡表正式数与三季度平衡表初步数累加得到。

其中,2015年三季度初步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因含净误差与遗漏,与经常账户差额金额相等,符号相反。

三季度初步数的金融账户、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同样含净误差与遗漏。

2015年上半年正式数的资本和金融账户、金融账户和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均不含净误差与遗漏,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单独列示。

4.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列示,“借方”按负值列示,差额等于“贷方”加上“借方”。

本表除标注“贷方”和“借方”的项目外,其他项目均指差额。

3.本表计数采用四舍五入原则。

数据来源:国家外汇管理局。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关于印发《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的通知财预[2015]230号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各民主党派中央,有关人民团体,有关中央管理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规定,我部重新制定了《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财政部2015年12月30日附件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以下简称专项转移支付),是指中央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无偿给予地方政府,由接受转移支付的政府按照中央政府规定的用途安排使用的预算资金。

专项转移支付预算资金来源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第三条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专项转移支付分为委托类、共担类、引导类、救济类、应急类等五类。

委托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事权,中央委托地方实施而相应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共担类专项是指按照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属于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中央将应分担部分委托地方实施而设立的专项转移支付。

财政部关于下达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的通知-财预[2004]532号

财政部关于下达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的通知-财预[2004]532号

财政部关于下达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的通知正文:----------------------------------------------------------------------------------------------------------------------------------------------------财政部关于下达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数额的通知(2004年9月25日财政部财预[2004]532号发出)根据《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分配你省(自治区、直辖市)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____亿元,此次下达____亿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____亿元另行下达。

各地要将下达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机构正常运转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支出,偿还到期债务。

如发现挪用资金用于“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将酌情扣减下年度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

除中央下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外,省级、市级财政要积极筹措资金,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规模,采用规范的公式化方式分配转移支付资金,力求公平、公正,并采取切实措施督促县、乡财政按要求使用转移支付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各地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到位后,要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办法及分配结果上报我部。

附件: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附件:2004年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1]37号)的规定,中央财政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规范的方法,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实施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目标和基本原则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总体目标是扭转地区间财力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近期内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目标是缓解财政困难地区财政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保障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发放和机构正常运转等基本公共支出需要。

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的分配考虑影响财政收支的客观因素,采用规范的公式化方式进行分配,力求公平、公正,并对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境地区给予适当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分
地区预算汇总表
单位:亿元
地区
2015年预
算数一般性转移
支付
专项转移
支付
税收返还
北京市315.95 39.42 91.06 185.47 天津市305.58 147.65 56.34 101.59 河北省1901.48 1121.49 559.71 220.28 山西省1075.51 665.87 282.78 126.85 内蒙古自治区1594.90 946.26 526.34 122.31 辽宁省1383.02 810.73 350.50 221.78 辽宁省(不含大连
市)
1305.02 792.96 317.24 194.82 大连市78.00 17.77 33.26 26.96 吉林省1312.15 800.45 389.79 121.91 黑龙江省1816.02 1109.50 588.20 118.31
上海市375.76 43.50 46.59 285.67 江苏省865.93 267.61 270.44 327.88 浙江省657.03 149.91 206.35 300.76 浙江省(不含宁波
590.78 139.14 183.68 267.95 市)
宁波市66.25 10.77 22.67 32.81 安徽省1898.99 1248.19 502.04 148.76 福建省772.80 385.16 239.99 147.65 福建省(不含厦门
741.72 376.83 231.00 133.90 市)
厦门市31.08 8.34 8.99 13.75 江西省1468.82 994.46 374.20 100.16 山东省1625.18 800.38 469.84 354.96 山东省(不含青岛
1553.37 781.80 444.03 327.53 市)
青岛市71.81 18.58 25.80 27.43
河南省2655.31 1785.91 652.85 216.54 湖北省1961.49 1263.40 536.80 161.30 湖南省2138.23 1389.68 562.26 186.29 广东省1042.61 321.14 249.80 471.66 广东省(不含深圳
971.70 314.44 232.33 424.92 市)
深圳市70.91 6.70 17.47 46.74 广西壮族自治区1718.60 1166.60 408.68 143.32 海南省401.65 301.68 73.95 26.02 重庆市955.83 629.41 251.46 74.95 四川省2919.50 1887.14 808.77 223.60 贵州省1725.51 1120.90 509.27 95.34 云南省1942.04 1075.54 607.94 258.56 西藏自治区821.21 587.10 200.12 33.99 陕西省1541.44 909.99 506.87 124.57 甘肃省1431.13 921.05 420.99 89.08
青海省663.42 459.88 185.48 18.06 宁夏回族自治区498.87 349.75 126.23 22.8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551.98 1058.09 419.76 74.13 未落实到地区数14580.06 4472.50 10058.93 48.63 中央对地方税收返
55918.00 29230.36 21534.34 5153.29 还和转移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