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的物理性质概要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弹性、挠性、脆性、延展性。 其中绝大多数矿物具有脆性,自然金属具强 延展性,有些矿物(如辉铜矿、方铅矿等) 具微弱延展性,表现为磨损后可出现光滑平 面或棱角,可刻划出光亮刻痕等现象。
矿物学通论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三、矿物的其它物理性质
1.比重 ⑴比重的概念及级别 比重指纯净的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 纯水重量之比。分为三级: 轻比重:2.5以下,如石膏; 中等比重:2.5-4,大多数矿物,如石英、 方解石、正长石等; 重比重:大于4,如重晶石、方铅矿等。
矿物学通论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
2.条痕色
矿物在未上釉的瓷板上磨划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矿物硬度应低于瓷板)。条痕色主要不是矿 物的表面色,而是光线透过极细的颗粒后呈现 的颜色。
矿物学通论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一、矿物的光学性质
透明度高的矿物,条 痕色白色或很浅的颜 色。半透明矿物的微 粒对透过光表现明显 吸收,条痕呈各种彩 色。不透明矿物的微 粒也透不过可见光, 呈现黑色条痕。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
b. 晶体结构中质点的排列方式 结构不紧密者,硬度低,如石英(离子电位 高)比刚玉(离子电位低)的硬度小,即前 者的结构不如后者紧密;层状结构的矿物由 于层间联系力小,硬度一般较低,如滑石、 石墨、辉钼矿等;含结晶水的矿物一般硬度 较低,如石膏。
矿物学通论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二、矿物的力学性质
矿物学通论
第七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三、矿物的其它物理性质
3.发光性 ⑴发光性的概念 矿物受外界能量的刺激,能发出可见光的性质 为发光性。荧光、磷光。 ⑵影响因素 晶格中的微量杂质产生的晶格缺陷成为能发射 可见光的中心。
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矿物是地球内部成分在自然界中形成的固体物质,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探讨其在地质学和矿物学中的重要性。
一、矿物的物理性质1. 密度矿物的密度是指矿物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通常用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
矿物的密度与其成分和结构有关,不同矿物的密度差异较大。
例如,金刚石的密度为3.52g/cm³,而方解石的密度为2.71g/cm³。
2. 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表面抵抗划伤的能力。
莫氏硬度尺是衡量矿物硬度的常用工具,将矿物按照其硬度分为10个等级,从1级到10级。
例如,石膏的硬度为2,而钻石的硬度为10。
3. 断口矿物的断口是指矿石断裂后的表面形貌。
常见的断口有贝壳状断口、贝壳状断口和贝壳状断口等。
不同矿物的断口形态可以提供有关矿物内部结构的信息。
4. 光泽矿物的光泽是指矿物在光线照射下反射光的特性。
常见的光泽有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树脂光泽等,不同矿物的光泽类型可以帮助对其进行初步鉴定。
5. 色彩矿物的颜色是指其表面呈现的颜色特征,可以通过肉眼观察。
然而,颜色可能会受到杂质的影响,因此不能仅凭颜色来确定矿物的种类。
二、矿物的化学性质1. 化学成分矿物的化学成分是指矿物中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和组合方式。
不同矿物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这些成分直接决定了矿物的性质和特征。
例如,方解石的化学成分为CaCO3,而石英的化学成分为SiO2。
2. 反应性矿物的反应性是指矿物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能力。
例如,含铁矿物在受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石锰矿等。
3. 溶解性矿物的溶解性是指矿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某些矿物可以在水中溶解而形成溶液,而其他矿物则不能溶解。
溶解性也是鉴定矿物的重要性质之一。
4. 酸碱性矿物的酸碱性是指矿物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的反应性。
有些矿物可以与酸、碱反应,产生溶液或沉淀等。
这种反应性可以帮助矿物学家确定矿物的种类。
矿物的物理性质

前言
定义:即矿物作为整体化合物所具有的各方面的物理学性质总和,主要包括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磁学性质、热学性质(导热性、热膨胀性质、挥发性)及其放射性、可塑性、流变性等。
矿物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成分、结构、形态、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等因素。物理化学条件是通过热力学原理控制矿物的物理性质。
2矿物的破裂性质(解理、裂开、断口) 解理和断口:矿物受到外力(如敲打、挤压)的作用后,矿物沿着一定的结晶方向发生破裂,若裂出光滑的平面的性质则称为解理,相应的面称为解理面;若裂出的凸不平且方向任意的断面称为断口。
影响解理的因素有:主要是由于矿物晶体结构决定的,由于晶体具有异向性,在不同的结晶方向键力是有差异的,解理面往往是沿着面网间化学键力最弱的方向产生的。多平行面网密度最大的方向或平行异号离子组成的电中性面网而产生解理。。
*
由于光泽与透明度、条痕有关,所以用肉眼观察光泽时一般需参考矿物的条痕和透明度。 表4-1 矿物的光泽分类及与透度、条痕的关系
光泽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玻璃光泽
反射率(R)/(%)
>25
19~25
10~19
4~10
条痕
黑色、灰黑、绿黑、或金属色
深色(棕色、褐色)
01
值得注意的是在判别矿物是否透明的基础理论是在标准厚度下,而对于手标本上的矿物和岩石是否透明,常是从矿物的边缘观察。
02
影响矿物的透明度的因素包括:矿物中的包裹体、气泡、杂质、裂隙及矿物的集合体形式等。
03
*
4 矿物的光泽:
是指矿物表面的反射能力,按照反射率的大小,光泽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
第四章 矿物的物理性质

② 锯齿状断口:
呈尖锐锯齿状,见于强延展性 的自然金属元素矿物。
③ 平坦状断口:
断面较平坦,见于块状矿物。
④ 参差状断口:
呈参差不平状,见于大多数脆性 矿物及块状或粒状集合体。
⑤ 土状断口:
断面粗糙、呈细粉状,为土状 矿物特有。
⑥ 纤维状断口:
呈纤维丝状,见于纤维状矿物 集合体上。
二、矿物的硬度
1)矿物光泽的等级一般是确定的,
但变异光泽因矿物产出的状态不同 而异。 2)光泽是矿物鉴定的依据之一, 也是评价宝石的重要标志。
五、特殊光学效应
由于宝石内部具有包裹体、双晶、 微细球状结构等特殊内在因素, 导致光的干涉、散射、衍射等现象, 使宝石显现出特殊的光学效应。
常见的有:
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星光效应星光效 应、变色效应等。
产生的原因:
裂开的产生取决于杂质的夹层及 机械双晶等结构以外的非固有因素。
裂开面 沿
(1) 定 向 排 列的外 来 微 细 包 裹 体 或 固溶体离溶物 夹层 ; 的 产生 (2) 由应 力 作 用造成的聚 片 双 晶的接 合 面
(1)裂开只见于某些矿物的某些
光线在金刚石晶体中传播示意
n1
n2
4)玻璃光泽玻璃光泽:
反光较弱,呈普通平板玻璃表面 的反光。
矿物为无色、白色或浅色, 条痕呈无色或白色,透明。
矿物不平坦的表面或矿物
集合体的表面上的特殊变异光泽:
1)油脂光泽油脂光泽:
某些解理不发育的浅色透明矿物 的不平坦断口上呈现的似油脂般的 光泽。
2)树脂光泽:
(1) 若键力很微弱,受力后,层间或 链间可发生相对位移而弯曲,由于基本上 不产生内应力,故 形变后内部无力促使 晶格恢复到原状而表现出挠性; (2) 若层间或链间以一定强度的 离子键联结,受力时发生相对晶格位移, 同时所产生的内应力能在外力撤除后 使形变迅速复原而表现出弹性; (3) 当键力相当强时,矿物则表现出 脆性。
矿物地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比重矿物的比重是指纯净、均匀的单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同体积水在4℃时重克,则量之比。
如果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为 P 克,同体积水在4℃时的重量为 P1矿物的密度(D)是指矿物单位体积的重量,度量单位为克/立方厘米(g/cm3)。
矿物的比重在数值上等于矿物的密度。
矿物比重的变化幅度很大,可由小于 1 (如琥珀)至 23 (如饿钉族矿物)。
自然金属元素矿物的比重最大,盐类矿物比重较小。
矿物比重可分为三级:轻级比重小于 2.5。
如石墨 (2.5) 、自然硫 (2.05-2.08) 、食盐 (2.1-2.5) 、石膏(2.3)等。
中级比重由 2.5 到 4。
大多数矿物的比重属于此级。
如石英( 2.65)、斜长石(2.61-2.76)、金刚石(3.5)等。
重级比重大于 4。
如重晶石(4.3-4.7)、磁铁矿(4.6-5.2)、白钨矿(5.8-6.2)、方铅矿(7.4-7.6)、自然金( 14.6-18.3)等。
矿物的比重决定于其化学成分和内部结构,主要与组成元素的原子量、原子和离子半径及堆积方式有关。
此外矿物的形成条件 --温度和压力对矿物的比重的变化也起重要的作用。
应该指出,同一种矿物,由于化学成分的变化、类质同象混入物的代换、机械混入物及包裹体的存在、洞穴与裂隙中空气的吸附等等对矿物的比重均会造成影响。
所以,在测定矿物比重时,必须选择纯净、未风化矿物。
矿物的硬度矿物的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力(如刻画、压入、研磨等 )侵入的能力。
早在 1822 年, Friedrich mohs 提出用 10种矿物来衡量世界上最硬的和最软的物体,这是所谓的摩氏硬度计。
按照他们的软硬程度分为十级: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各级之间硬度的差异不是均等的,等级之间只表示硬度的相对大小。
利用摩氏硬度计测定矿物硬度的方法很简单。
将预测矿物和硬度计中某一矿物相互刻划,如某一矿物能划动方解石,说明其硬度大于方解石,但又能被萤石所划动,说明其硬度小于萤石,则该矿物的硬度为 3 到 4 之间,可写成 3-4。
浅谈如何正确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

浅谈如何正确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浅谈如何正确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及矿物的相对密度一,矿物的光学性质包括,矿物的颜色,矿物的条痕,矿物的光泽和矿物的透明度。
1,矿物的颜色矿物的颜色主要是矿物对入射可见光中不同波长光线(色光)选择性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混合色。
如果矿物对各种不同波长的光线普遍均匀的吸收,则吸收量由多至少将呈现黑色,深灰,灰,浅灰,白色等。
如果矿物对不同波长光线表现出选择性吸收,矿物即呈现绿色的补色--红色。
根据矿物的颜色产生的原因不同,可将矿物的颜色分为自色,他色,和假色三种。
(1)自色:矿物本身固有的颜色叫自色。
如黄铜矿的铜黄色,孔雀石的绿色等。
长生自色的原因主要是与矿物固有的化学成分有关。
如正三价铁,使赤铁矿呈红色,正二价铁使普通角闪石,绿泥石呈现暗绿色。
像这样一些能使矿物成色的离子,成为色素离子。
主要色素离子有TI,V,CR,MN,FE,CONICN等元素离子。
(2)他色:矿物因含有外来带色杂质的机械混入所呈现出来的颜色,成为他色。
他色由于含有杂质的不同,而随之变化,故他色在矿物鉴定上意义不大,通常他色在无色,白色或者浅色矿物中比较常见。
例如无色透明的石英,由于不同杂质的混入,可以染成紫色,玫瑰色,烟灰色,黑色等。
引起他色的原因中主要是矿物中混入了色素离子,而非矿物本身固有的成分造成的。
(3)假色:由于某些物理原因造成的与矿物本质无关的颜色叫假色。
如晕色,变彩等。
矿物颜色繁多,描述时候应该采用的原则应力求正确,简明,通俗。
如系两种颜色的混合色。
则用双重命名方法,如黄绿,褐红等,后则为主要颜色,前者为次要颜色则要作为形容词。
2,矿物的条痕矿物在瓷板上刻化所留下的矿物粉末的颜色,成为条痕。
条痕可以消除假色,减弱他色,保存自色,因为比矿物颗粒的颜色更为固定,如赤铁矿的颜色可呈铁黑色,也可呈红褐色,但其条痕总呈樱红色,所以,条痕色对于不透明的矿物具有的重要鉴定意义。
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解理、断口、比重等。
大体可以归结为三大类,即:光学、力学、特异性质。
矿物的光学性质矿物颜色(1)自色矿物本身所具有的颜色(2)他色:不是矿物本身所具有的颜色,而是因为矿物含有机械混入物或杂质离子,致使矿物呈现出与其自色不同的颜色。
红宝石(含Cr)蓝宝石(含Ti4+或Fe2+)刚玉(Al2O3)水晶(石英,SiO2)紫水晶(含Fe、Mn)水晶(3)假色:也不是矿物本身的颜色,而且多数只存在于矿物表面,主要是由于化学(风化)或物理的原因而使矿物呈现的颜色。
斑铜矿(假色)条痕(色)就是矿物在瓷板上划出的粉末的颜色。
条痕色更稳定,硬度大或浅色矿物一般无条痕。
褐铁矿与赤铁矿的条痕色褐铁矿:褐色赤铁矿:缨红色透明度冰州石(透明)是指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1.透明石英(半透明)2.半透明3.不透明辉石(不透明)光泽矿物表面对光线的反射强度1.金属光泽2.半金属光泽3.非金属光泽金属光泽(黄铁矿)半金属光泽(磁铁矿)珍珠光泽(白云母)玻璃光泽(石英)金刚光泽(金刚石) 非金属光泽又可进一步分为:金刚光泽、玻璃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油脂光泽、沥青光泽等。
石英(油脂光泽)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的力学性质是指矿物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滑石(1)、石膏(2)、方解石(3)、萤石(4)、磷灰石(5)、长石(6)、石英(7)、黄玉(8)、刚玉(9)、金刚石(10)摩氏硬度计只代表矿物硬度的相对顺序,而不能说明硬度的绝对大小,各级之间的硬度差异也是不可比的。
如:石英硬度(7)为滑石硬度(1)的3500倍金刚石(10)硬度则为石英硬度的1150倍在实际和野外工作中为了方便应用,摩氏硬度的确定常借用指甲(2-2.5)、小刀(5-5.5)、碎玻璃(6)等简便工具来代替使用。
矿物的物理性质

B、电荷转移——含不同价态离子矿物的呈色
矿物中含有变价金属离子,由于晶体场效应的影响,当电子 受到自然光的照射后从一个离子的轨道跃迁到与之相邻的另 一离子轨道上去,伴随电子的转移有很强的吸收,而使矿物 呈色
Fe2+ Mn2+ Fe3+
பைடு நூலகம்
Fe3+ Mn4+ Ti4+
使矿物呈色的过渡型离子
离子 颜色 矿物举例 离子 颜色
满带
1.77-3.10ev)能量间隔在可见光的
满带
范 围 内 , 矿 物 可 选 择 能 量 比 自 身 Eg
大的各种色光,使电子跃迁而呈其
互补色。如辰砂等矿物Eg在2.5ev,
吸收绿色光,呈红色。
(3)矿物带隙宽度大( Eg>3.10ev)大于可见光的能量,可 将光不被吸收而大部分透过,矿物无色透明
矿物举例
红 刚玉(红宝石) Fe2+ 绿 阳起石,绿泥石
Cr3+
绿
钙铬榴石
红
赤铁矿
Mn2+ 玫瑰
Mn4+ 黑 [UO2]2+ 黄
菱锰矿 蔷薇辉石
软锰矿 钙铀云母
Fe3+ 褐
黄绿
蓝 Cu2+
绿
褐铁矿 绿帘石 绿高岭石 蓝铜矿
孔雀石,绿松石
C、带隙跃迁(自然金属及硫化物)
能带理论认为,结晶体中的电子不再被个别原子所束缚,而为 整个晶体所共有,并在晶体内部的一个三维空间的周期性势场 中运动。电子运动时的能量限定在一定的区域中,它有一定的 上下限值,这些电子运动所允许的能量区域就称为能带。
能带理论中,电子在能带能级上的充填首先成对充填在较低能 量的能级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举例:体心立方体,a=2.8610-8cm
思考:CsCl的密度?
各晶系晶体的晶胞体积计算公式:
等轴晶系 V a3
四方晶系 V a2c
六方晶系 Va2csin 60 三方晶系 Va3 13co 2s2co 3s
斜方晶系 V abc 单斜晶系 Vabscin
三斜晶系
V a1 b cc 2 o c s2 o c s2 o 2 s co cs o cs os
(五)矿物的发光性
实质是矿物晶格中的原子或离子的最外层吸收了 较高的外加能量,然后以较低能量(可见光)再 发射出来造成的。
{111}
金刚石
石墨
影响因素:
1)解理面一般平行于面网密度最大的面网。
一般在原子晶格的矿物中产生。如金刚石的解理平行{111}。
2)平行于由异号离子组成的电性中和的面网。
等型结构矿物的相对密度与相对原子量、半径间的关系
矿物 化学式 金属元素的相相对分子 阳离子 相对分子质 半径 相对
对原子质量 质量 半径nm 量增长率% 增长率 密度
菱镁矿Mg[CO3] 24.31 方解石Ca[CO3] 40.08 菱铁矿Fe[CO3] 55.85 菱锌矿Zn[CO3] 65.38
84.32 0.072 100.09 0.100 18.70 115.86 0.078 37.41 125.39 0.074 48.71
3.00 38.89 2.71 8.33 3.96
2.78 4.43
同质多像变体对相对密度的影响
变体 配位数 原子间距/ nm 形成条件 相对密度
石墨 3 0.142(层内) 高温、低压 2.1-2.2
“纤维石膏” 表面的丝绢光泽
油脂光泽 透明矿物,解理不发育,在不平坦 的断口上具油脂状光亮。如石英、石榴子石等 沥青光泽 半透明或不透明的黑色矿物,解理 不发育,在不平坦的断口上具沥青状光亮。例 如锡石、磁铁矿、沥青铀矿等。 土状光泽 粉末状和土状集合体的矿物,表面 石盐表面的油脂光泽 暗淡无光。如高岭石、褐铁矿等。
1、自色
根据呈色机理,主要有以下四种:
1)离子内部电子跃迁(过渡型离子矿物) 2)离子间电荷转移(变价元素的相邻离子间) 3)能带间电子跃迁(能带模型) 4)色心(晶格缺陷,常见F心和V心)
能带模型
F心
2、他色:指矿物因含外来带色的杂质,气液包裹体
等所引起的颜色。
如纯净水晶(SiO2)是无色透明的,若其中混入微量不 同的杂质,即可具有紫色、粉红色、褐色、黑色等。
石盐
萤石
闪锌矿
方解石
石墨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3.断口
如果矿物受外力作用,在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凹凸不平的断面 (如贝壳状、锯齿状)则这样的断面称为断口。
1)贝壳状 断口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光滑
曲面,面上常出现不规则的同心条纹。 如石英和玻璃质体。
2)锯齿状 断口呈尖锐的锯齿状。延展
主要在具有离子晶格的矿物中。如石盐沿{100}产生解理。
3)两层同号离子相邻的面网时,其间易产生解理。
如萤石解理平行{111}面
4)平行于化学键力最强的方向。
对于具有分子晶格的矿物。如石墨具层状结构,其解理平行{0001}。
5)具金属晶格矿物,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晶格滑移而 不引起键的断裂,故只有延展性而无解理发生。
3、假色:光的反射、干涉等物理因素所引
起的矿物呈色。
矿物中常见的假色有:
1)锖色:不透明矿物表面氧化薄膜引起反射光
的干涉作用,使矿物呈现各种颜色。
2)晕色:不透明矿物表面呈现彩虹般色带,
由矿物内部解理面或裂缝对光连续反射,引起光 的干涉而产生。
3)变彩:透明矿物在转动或沿不同角度观察,
可呈现不同颜色,由矿物内部有微细的叶片状包 裹体,对光发生干涉、反射结果。
0.335(层间)
金刚石 4 0.154
超高压、高温 3.52
温度相对石墨低
谢谢观赏!
2020/11/5
36
4)乳光:矿物中见到的类似于蛋清般的乳白
色浮光。矿物中其它比可见光波长为小的其他矿 物或胶体微粒可,使入射光发生漫反射引起。
(二)矿物的条痕
❖ 矿物的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一般是指矿物在白色无釉瓷 板上划擦时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红棕色
黄色
黑色
赤铁矿
铬铅矿
黄铜矿
(三)矿物的透明度
透明-方解石
不透明-黄金 半透明-蓝宝石
性很强自然金属元素矿物具有此种断口。 如自然铜。
3)参差状 断口面参差不齐,粗糙不平,大多数脆性矿物以及呈块
状或粒状的集合体具有此种断口。如磷灰石。
4)土状 港口面呈细粉状,断口粗糙,为土状矿物特有。如高龄石。 5)纤维状 断面呈纤维状,见于纤维状矿物集合体。如石棉。 6)平坦状 断面较平坦,见于块状矿物,如土状高岭石。
矿物的物理性质概要
孔雀石
绿柱石
尖晶石
蓝铜矿
(一)颜色
定义:矿物对入射的白色可见光中不同波长的光波
吸收后,透射和反射的各种波长可见光的混合色。
矿物呈色的根本原因:
矿物呈色主要由于其组成中的原子或离子之外层 电子发生跃迁,选择性吸收可见光中一定波长的 光波所致;也可以是因为光的反射、干涉、衍射、 散射等物理光学效应而引起矿物呈色。
(四)矿物的光泽
思考:
不透明矿物铬铁矿(N=2.11,R=12.5)半金属光泽; 透明矿物白铅矿(N=2.074,R=11.5-8.5)金刚光泽。 为什么两者折射率相近,光泽却不一样呢?
方铅矿金属光泽
闪锌矿半金属光泽
金刚石金刚光泽 水晶玻璃光泽
丝绢光泽 透明矿物,呈纤维状集合体时, 表面具丝绢光亮。如纤维状石膏、石棉 等。 珍珠光泽 透明矿物,在极完全的解理面 上具珍珠状光亮。如云母、石膏等。
硬币3.5
刀刃5.5
玻璃6.0
石英7.0
维氏硬度
对不透明矿物,常采用显微硬度仪测定维氏硬度。 维氏法压头用金刚石正方形锥体,锥体二对角面的 交角为136°,压痕为正方形锥形。
矿物硬度与离子半径的关系
矿物 方解石 菱镁矿
化学式 Ca[CO3] Mg[CO3]
阳离子半径nm 0.108 0.080
摩斯硬度 3 4.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矿物硬度与离子电价的关系
矿物 化学式 阴阳离子 离子电价 摩斯硬度
间距 nm 阳离子 阴离子
萤石 CaF2
0.237
2
1
4
方钍石 ThO2 0.231
4
2
6.5
同质多象变体的硬度随阳离子的配位数而异
矿物 化学式 方解石 Ca[CO3]
阳离子 配位数
6
文石 Ca[CO3]
9
密度 摩斯硬度 g/cm3 0.272 3
0.294 4
金刚石刀具
金刚石锯片
金刚石磨切片
弹性的实质:层间或链间以离子键联结,受
力时发生晶格位移,并产生内应力,外力撤除后, 字内应力作用下形变恢复,即表现为弹性。
挠性的实质:层间或链间结合力较弱,受力
时,层间或链间发生相对移动,由于基本上不产 生内应力,故外力撤除后,形变无法恢复,即表 现为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