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清水河鱼类简介
探 清水河 故事 讲解

探清水河故事一、清水河的由来清水河是一个位于中国的河流,源头始于川西的岷山脉,流经四川、重庆两地,最终注入长江。
清水河的名字源自于它清澈见底的水质,而非其他河流常见的泥沙浑浊。
以下将详细讲解清水河的故事。
二、众说纷纭的传说清水河的美丽景色和清澈的水质一直吸引着人们的探索和传说。
以下是一些关于清水河的传说故事:1. 清水女儿的牺牲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清水河边有一个美丽的女儿村。
女儿村的女孩子们以勤劳善良著称,她们每天都会到清水河边取水,为村民们做饭、洗衣服。
然而,由于女孩们的美丽和善良,引起了一个恶魔的注意。
恶魔每天都在清晨时分出现在清水河边,企图绑架一个女孩,以便迷惑人们并获得更多的力量。
然而,女孩们并没有被恶魔吓倒,她们团结一致,保护彼此。
每天早晨,她们簇拥在一起,手牵手站在清水河边,用强大的力量抵抗恶魔的侵袭。
最终,女孩们的勇敢战斗打败了恶魔,保卫了清水河的安宁。
为了纪念她们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人们称清水河为女儿河。
2. 神仙眷顾的清水河据另一传说,在清水河源头的岷山上,住着一位神仙。
这位神仙护理着清水河,保持它的水源清澈纯净。
每当有人靠近清水河想要取水时,神仙总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提醒人们要珍惜河水。
有一次,一个贪心的商人看中了清水河的质量,在夜晚悄悄过来打算偷取它的水。
然而,当他刚要动手时,神仙以一只黑猫的形象出现在他面前,阻止了他的行为。
商人被吓得立即逃走,后来更是变得诚实守信,并积极投身保护清水河的行动。
这个传说使得人们相信,清水河是神仙眷顾的河流,不轻易被玷污。
三、清水河的生态环境清水河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水质清澈见底,适宜众多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存。
下面将介绍清水河的主要生态环境:1. 水生植物清水河的水生植物种类繁多,如荷花、水葵、藻类等。
这些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河岸,还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源给许多生物。
2. 鱼类由于清水河的水质清澈,鱼类资源丰富。
常见的鱼类有鲤鱼、鳜鱼、草鱼等。
黄河鸽子鱼

黄河鸽子鱼鸽子鱼栖息水域有局限性,形态似鲤鱼,但体窄嘴尖。
用粘网捕捉,当其被粘立网上,乍看,形态酷似落在树枝上的鸽子,因此被命名为鸽子鱼。
黄河鸽子鱼又名北方铜鱼,属鲤科,体长25~30厘米,腹部肥大,眼睛小,全身淡红、鲜亮,泛出银白色光泽。
鸽子鱼数量不多,故而十分珍贵。
它生活在黄河水流湍急的峡谷中,很不容易捕捞。
寒冬它沉入河底冬眠;初春苏醒,3、4月间产卵;夏季黄河汛期水流特别混浊时,它不得不浮出水面换气,这时为人们捕捞的良机。
鸽子鱼很留恋家乡,无论被黄河洪水冲得多远;清醒后也要长途涉水,逆水洄游,返回故里。
鸽子鱼天上的(天)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鸽子鱼。
这是宁夏流传着的一句赞美鸽子鱼的民间谚语。
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在中卫香山的岩壁上,居住着许多美丽善良的鸽子,但他们被贪婪、凶恶、狠毒的鸽妖统治着。
每年收获季节,鸽妖就驱使鸽子们将田里的粮食衔到山洞里贮藏起来,供他挥霍。
有一年黄河泛滥,庄稼颗粒无收,第二年开春农民没有种子下种,男女老幼呼天喊地,一片凄凉。
这时,一对美丽的鸽子看到人间的不幸,于是带领鸽群把岩洞里的粮食衔出来,撒到田间。
人们得救了,但是这对鸽子却遭到鸽妖的残害,他们奋力搏斗,最后还是被打得遍身伤痕。
他们宁死不屈,双双投入滔滔黄河水,变成了一对美丽的鸽子鱼,一条红的,一条白的。
现在粉红透白的鸽子鱼就是它们的后代。
鸽子鱼又名宫廷鱼,相传是专供皇宫食用的。
黄河鸽子鱼属鲤科,体长八九寸,肉质洁白细嫩,鳞稀刺少,清蒸后醇香扑鼻,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醒酒的作用,故为宴席上的珍品,在清代是进贡的贡鱼。
鸽子鱼形似鲤,但其头小腹大,眼小而带红圈,体窄嘴尖,胸腹侧各有一根对称的硬鳍,形同十字,背部褐色,腹泛白色,侧看活像一只可爱的鸽子。
鸽子鱼数量很少,又生活在河水湍急的峡谷水流中,捕捞很难,上市极少,因此,越发显得名贵。
宁夏中卫市特产

宁夏中卫市特产:枸杞宁夏中宁枸杞子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
据史籍载,宁夏栽培枸杞至少已有五百年历史,明弘治年间即被列为贡果宁夏中卫市特产之银柴胡银柴胡,以干躁根入药,性甘,味寒,有清热功能,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积发热诸症宁夏中卫市特产:鸽子鱼天上的(天)鹅肉,山里的鸡,比不过黄河鸽子鱼。
这是宁夏流传着的一句赞美鸽子鱼的民间谚语中卫特产——压砂西甜瓜香山绿豪西瓜30万亩基地无污染、无公害。
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独特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出产的西瓜个大、瓤红、汁多、果肉鲜嫩、甘甜如蜜,富含葡萄糖、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特别含有硒和锌,独具保健价值。
2003年经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查监测,被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大米又称:珍珠米特点:颗粒饱满、圆润、颜色白净,做出的米饭,带有粘性,味道清香,营养丰富。
苦荞特点:味道清苦,荞香浓溢用途:可以用来泡茶,还可磨成面粉,做面类食品,如:面包、面条、面糊,苦荞还能用来做酒,做粉丝。
药用价值:清热降火、消食化瘀、凉血消肿,能起到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等作用,还可治疗糖尿病等疾病。
枸杞又名:枸继、地铺、却志、却暑、地仙、地节、苦杞、羊乳、仙人杖、西王杖、珊瑚果、红果等,俗名明目子。
产地: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属科:茄科特点:红色果实,粒大,籽小,含糖量高,营养丰富。
目前有很多枸杞产品,如枸杞酒、枸杞茶,枸杞还能用来做稀饭,炒菜、煲汤等。
药用价值:治疗风湿,清除疲劳,促进血液循环,明目、清肝、补虚、润肺、延年益寿。
历史:中国的枸杞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宁夏种植枸杞的历史也已有五百多年。
明朝弘治年间就已被列为贡果,分为“朝玉、贡果、大栋、魁元”四个品级。
黄酒特点:色泽淡黄透亮,酒香甘甜,略带酸苦,清热解暑,开胃提神,中卫的黄酒做工讲究,选料精细,味道也是独具特色。
制法:做黄酒时,必须选用在农历的六月初六当天采摘的新鲜野菊花,和熬中药时剩下的残渣,与麦子搅动拌匀,和制成酒曲,再将精选挑出的酒谷熬成糊状,再与制好的酒曲全部倒入酒缸内,对入凉开水封缸发酵,待四十天后,开缸用粗罗或竹罩过滤,最后将酒煮沸,即可饮用。
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

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银川是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宁夏平原东部。
银川地处黄河上游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理优势,适宜水产养殖。
在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为当地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首先,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利用了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地理条件。
黄河干流和若干支流贯穿整个宁夏平原,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供给。
此外,银川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水产养殖。
这些条件为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基础条件。
其次,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得到了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当地政府在水产养殖方面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和财政补贴,鼓励农民投资于本地野生鱼种植。
政府还加强了对养殖水域的管理和监督,推行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促进了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的发展。
第三,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还拓宽了市场。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消费者对野生鱼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提供了新鲜、健康的鱼类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的产品还远销其他地区,拓宽了市场,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此外,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对于当地环境的改善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鱼类可以净化水质,吸收底泥中的氮磷等有害物质,改善水体的生态环境。
银川地区的一些污染严重的湖泊和池塘通过引进本地野生鱼种植得到了有效治理,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在发展过程中,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水资源的供给问题。
虽然银川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面临着多个行业对水资源的竞争。
因此,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和优化水产养殖结构非常重要。
其次是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需要不断研究和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并加强对养殖水域的管理和监测,确保水质处于良好状态。
最后是市场需求的变化。
面对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追求可持续发展。
总之,银川本地野生鱼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
宁夏清水河简介

宁夏清水河简介
清水河是黄河的一条支流,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发源
于贺兰山东麓的青铜峡水库。
流域面积3074平方公里,全长
118公里,平均比降10.4‰。
流域内主要城镇有青铜峡市、银川、中宁、沙坡头等。
清水河流域是宁夏的粮食主产区之一,主要种
植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粮食作物,是宁夏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清水河两岸盛产优质大米、玉米和马铃薯,被誉为“塞上米仓”、“马铃薯之乡”。
清水河流域处于宁夏平原腹地,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气候
温和,雨量充沛。
其上源青铜峡水库是中国第四大人工水库,在
宁夏平原中部有“塞上小江南”之美誉;下源大湾水库为黄河上
游最大的中型水库;清水河在固原境内流程长达70多公里,其
中包括37公里的河道及流域面积1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清水
河干流流经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青铜峡、中宁、沙坡头等3个
县(区)12个乡镇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中宁等两个县级市;其中流域内人口达30万人以上。
—— 1 —1 —。
1清水河基本情况

1清水河基本情况清水河流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东部、和硕县北部,流域包括和静、和硕两县,其上游位于和静县境内,下游为和硕县县域。
中天山支脉的天格尔山南麓,流域东面与曲惠沟流域接壤,西南与黄水沟流域毗邻,北界阿拉沟流域,流域最高点海拨4594.4m。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86°35′~87°10′,北纬42°10′~42°50′之间。
河源发源于天格尔山海拔4265m的阿勒古达板,清水河多年平均迳流量为1.242亿m3。
集水面积1016km2,从河源至山口处的克尔古提水文站河长60.2km,河道平均坡度3.7%,森林覆盖率11.2%,克尔古提水文站是该河唯一的水文站,位于清水河出山口处,山口以下39km。
流域内只有克尔古提乡一个行政单位:克尔古提乡下辖3个行政村,2017年全乡总人口415户1162人,为纯蒙古族牧业乡。
克尔古提乡是一个传统的牧业区,牲畜存栏达52543头(只)。
项目区农牧民人均收入较低,项目区内农牧民平均收入7549元。
根据现场踏勘实地调研,并结合《清水河(和静段)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报告》(2019年3月)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清水河“一河一策”实施方案》(2018年10月),目前该河段流域规划及防洪规划尚未开展,和静县清水河按照沿岸基本情况划分为1个河段:清水河源头至和硕县县交界处,该段长50.48km,所在行政区域为和静县,该段未规划和建设堤防与护岸,也无灌溉、防洪、引水工程,处于自然状态、无开发利用状态。
122基础工作2.1沿线调查工作对沿线地物、地貌、河道演变情况以及涉河建筑物进行了详细的调查,重点是防洪堤及岸坎。
为了便于内业工作的开展,本次沿线调查工作,对沿河布设的每个特征横断面基本进行了影像采集及打点工作,影像采集及打点采用的是手机奥维软件,详见图2-1。
图2-1本次规划沿线调查工作32.2底图采用采用的图底图有:从测绘局申请的1:5万地形图(2001年和2006年)、同时结合奥维图、雅虎地图及谷歌图开展本次管理范围划定工作,详见图2-3。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介绍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介绍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部,占地总面积8600多亩,水面面积2200多亩,是中国著名的湿地公园,也是宁夏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湿地和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内的湖水辽阔,景观优美,有多种湿地生态系统,公园内的湖水清澈异常,生活着众多鸟类、鱼类等水生动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罕见的绿头鸭。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内有丰富的植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白芨,一种泛滥的植物,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也是鸟类的栖息地。
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有丰富的旅游项目,比如野生动物园、观鸟园等,有着宏伟的湿地景观,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这里的自然生态美景。
另外,宁夏鸣翠湖湿地公园还开展了很多生态保护活动,如定期的鸟类及植物计数、水质监测、保护宣传活动等,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让更多人了解到宁夏湿地的特色,欣赏其美丽的自然风光。
- 1 -。
话说古今宁夏黄河鲤鱼

栏目编辑魏友海2019.6渔业休闲提起宁夏,大家肯定都知道“塞上江南”的美称,黄河流经宁夏397公里,蜿蜒流淌的黄河分流出众多的渠沟、湖泊和湿地,为渔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乾隆宁夏府志》记录到“闻说连湖七十二,沧波深处聚鱼多”“雪点低空翔鹭净,银刀映日跃鱼憨”;明代诗人灵武在《渔村夕照》中这样描述:“村居多以渔为业,得采归来喜不穷”。
这里的鱼类中,最脍炙人口的就是金色鲤鱼,即宁夏黄河鲤,其产量居黄河鱼类首位。
“金铠甲红尾巴,头到尾一尺八,眼似珍珠鳞似金,鲤鱼腾出如有神”是宁夏人对黄河鲤的真实描述。
宁夏黄河鲤在本地自古至今都非常有名,唐代小说《酉阳杂俎》中记载了唐肃宗于安史之乱之时,驾临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女娲化人携双鲤觐见肃宗的传奇故事。
宁夏本土民歌里有一段写黄河鲤的歌词,唱到:“那黄澄澄的土啊,有那金灿灿的水,我们的生活这样美……红瓤西瓜甜又甜,黄河的鲤鱼肥……”。
宁夏黄河鲤肉质细嫩鲜美、醇香可口,一直深受人们的偏爱,《乾隆中卫县志》里就有“冰泮春分解冻初,修罾理网下河渠。
晓来入市珍新味,买得开河大鲤鱼”的记载。
且据《宁夏通志》记载,宁夏黄河鲤早在清代已成贡品。
民间常说“无鲤不成席”,黄河鲤在宴席上一直充当着重要的乃至压轴的角色。
用宁夏黄河鲤烹制的糖醋鲤鱼,在1983年的全国烹饪表演大会上,曾作为宁夏四大献艺名菜之一受到与会者好评。
长期以来,宁夏黄河鲤的收获方式一直处于天然捕捞的原始生产状态,人工养殖主要从1958年自治区成立开始,宁夏农牧厅最早一本关于养鱼技术类书籍《养鱼经验》中就提到1959年吴忠市采取“就地取材、就地繁育、自力更生”为主的办法,黄河鲤的生产有了初步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人工繁殖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自治区农林局不断举办养鱼培训班,授之以渔,宁夏黄河鲤产业由此开始发展起来;80年代,由于水利水电设施的建设(青铜峡水坝、沙坡头水坝、刘家峡水电站等)以及渔业过度捕捞等,导致野生黄河鲤生物资源量迅速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调查河段鱼类区系组成
1.1、种类组成:通过实地捕捞取样分析和调查了解,青铜峡及其支流清水河共有鱼类19种,隶属于4科18属,其中鲤科鱼类12种,占63.2%,鳅科3种,占15.8%,鲇科2种详见表1。
2、鱼类区系组成
2.1、按其起源该河段鱼类可分为
2.1.1、第三纪早期复合体:鲤、鲫、鳅、麦穗鱼、兰州鲇等;
2.1.2、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草鱼、鲢鱼、鳙鱼、餐条、南方马口鱼等;
2.1.3、北方平原复合体:瓦氏雅罗鱼。
2.1.4、南方平原复合体:黄黝鱼、波氏栉鰕虎鱼、
2.2、按其食性该河段鱼类可分为四类
2.2.1、主食着生藻类的有鰕虎鱼、黄黝鱼等,它们的食物主要为硅藻、蓝藻,其次为绿藻等着生藻类,这类鱼不同程度地有摄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腐烂碎屑的情况。
2.2.2、以底栖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要食物的鱼类有黄河鮈、鲤、鲫鱼等;
2.2.3、以浮游动物为主兼食藻类的鱼类有餐条、棒花鮈、瓦氏雅罗鱼;
2.2.4、肉食性鱼类主要有兰州鲇、鲶。
2.3、鱼类组成的特点:
2.3.1、无大型洄游性鱼类,主要经济鱼类以定居性的兰州鲇,鲤鱼和鲫鱼为主。
麦穗鱼、鰕虎鱼等小型鱼类的个体数量在逐渐增加;
2.3.2、产卵类型:均为粘性卵鱼类,无产漂流性卵的经济鱼类。
,主要分布于长山水库。
产粘性卵鱼类:兰州鲇、鲤鱼、鲫鱼、黄河鮈,为主要土著经济鱼类。
产漂流性卵:鲢、鳙、草鱼,多为为放养鱼类。
产沉性卵:黄黝鱼。
贝体内产卵:中华鳑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