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大学)微生物作业2答案

合集下载

[1165]《微生物免疫》第二次作业及答案.doc

[1165]《微生物免疫》第二次作业及答案.doc

第二次作业填空题1.细菌的核糖体是rtl 30s的小亚基与____ 的大亚基组成沉降系数为的 ______ 基I才I。

2.根据菌落的特点可将菌落分为_____ 菌落•粗糙型菌落和 _____ 菌落。

3.衣原体的发育周期有原体、_____ 两个阶段。

其小_____ 有传染性。

4.细菌、放线菌一般适应于______ 环境,而酵母菌•霉菌适应于 _____ 环境。

5.通过动物咬伤并经神经播散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病毒是,感染人体后引起。

6.构成抗原的化学基础包括_______ 、分子大小、化学组成、分子结构与__________ 的复朵性和物理状态。

7•细菌、放线菌一般适应于 _______ 环境,而酵母菌、霉菌适应于_______ 环境。

&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是和。

9.衣原体是一类专性_____ 寄生•并有独特 _____ 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0.真菌的繁殖方式有____ 、无性生殖和 _______ 三种。

11・高温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它引起菌体蛋口和核酸发生变性,也可能是它破坏了细胞的其它组成,或者可能细胞膜被 ______________ 而形成小孔,使细胞内含物泄漏而引起死亡。

12•沙门菌0抗原刺激机休产生的抗休主要为,H抗原刺激机休产生的抗休主要为。

13 .病毒的传播方式包括、。

14•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____ 、 _____ 和螺旋状。

15•培养立克次体的方法有、和动物接种。

16.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表示机体。

预防结合并采用。

17.目前已知毒性最强的生物毒索是,其毒性比銚化钾还强10000倍,它阻碍神经末梢释放, 导致肌肉弛缓型麻痹。

18.抗原递呈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郎罕细胞等。

19.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亚单位是,结合亚单位是。

20.支原体缺乏___________ 结构,故在形态上呈 ______________ 。

21.—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_______ 有效,对_____ 需要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方可奏效。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微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微生物?P1微生物是一群体型微小、结构简单、低等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P1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亚病毒、蓝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黏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等。

其中前面5大类为常见和常用的微生物。

3、试举例说明微生物的六大特点?P1~P3繁殖快、食谱杂、分布广、代谢旺、适应强、培养易。

4、简述列文胡克、巴斯得、科赫在微生物学发展中的作用?P4~P7列文胡克:1、发明显微镜;2、1863年发现细菌巴斯德:1、否定了生命“自然学说”的学说2、解决了当时生产中的提出的许多难题,推动了生产的发展3、奠定了微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开创了许多新的微生物学4、创造了一些新的微生物实验方法科赫: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2、创造了细菌染色方法3、发现了许多病原菌4、提出了为了证明细菌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菌的所谓“科赫原则”即:a.在所有的病例中都能发现这种病菌b把这种病菌从病体中分离出来,并完成纯培养c将纯菌接种给健康的动物,能引起相应的疾病d在接种纯菌而致病的动物身上,仍能取得同种疾病,并仍能在体外实现纯培养5、简述微生物学在生命发展中的作用?试举例说明微生物的实际应用?P9第二章1、什么是病毒?P11病毒是一种及其微小的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2、病毒有哪些特点?P11个体及其微小、只含一种核酸、专性寄生3、试述噬菌体的侵染过程?P14~P17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4、比较烈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的区别?P16烈性细菌是指能引起宿主细胞迅速裂解的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是指侵染宿主细胞后,并不会马上引起宿主细胞的裂解,而是与其“和平共处”,把自己的核酸巧妙的和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细菌的染色体一道进行复制。

5、什么是细菌?P23细菌是一种个体微小,形态简单,有细胞壁,靠二分裂法繁殖的单细胞微生物。

6、细菌的形态如何?P24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杆菌:长杆菌、短杆菌、球杆菌螺旋菌:弧菌、螺菌7、试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P27原理:细胞壁的结构不同和通透性不同。

微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技术中常用的微生物是()。

A. 细菌B. 真菌C. 病毒D. 所有微生物答案:D2. 微生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主要应用不包括()。

A. 发酵B. 食品保存C. 食品添加剂生产D. 食品污染答案:D3. 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技术的优点()。

A. 生产效率高B. 反应条件温和C. 污染严重D. 可再生资源利用答案:C4. 微生物技术中,发酵过程的控制不包括()。

A. 温度B. pH值C. 氧气供应D. 光照答案:D5.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不包括()。

A. 污水处理B. 废气处理C. 土壤修复D. 武器制造答案:D6. 微生物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分类依据()。

A. 形态B. 生理功能C. 遗传信息D. 颜色答案:D7. 微生物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培养基类型()。

A. 固体培养基B. 液体培养基C. 半固体培养基D. 气体培养基答案:D8. 微生物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代谢类型()。

A. 自养B. 异养C. 光合D. 厌氧答案:C9. 微生物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遗传变异类型()。

A. 基因突变B. 基因重组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答案:D10. 微生物技术中,以下哪个不是微生物的分离方法()。

A. 稀释涂布法B. 梯度稀释法C. 离心分离法D. 过滤分离法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微生物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包括()。

A. 抗生素生产B. 疫苗制备C. 基因工程药物D. 食品加工答案:ABC12.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

A. 植物病害防治B. 土壤改良C. 农药生产D. 食品加工答案:ABC13. 微生物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

A. 生物燃料生产B. 生物塑料生产C. 废物处理D. 食品加工答案:ABC14. 微生物技术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包括()。

A. 生物降解塑料B. 生物传感器C. 生物催化剂D. 食品加工答案:ABC15.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包括()。

微生物检验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习题及答案

微生物检验习题及答案微生物检验习题及答案微生物检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技术,用于检测和鉴定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它在医疗、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微生物检验习题及其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微生物检验?答案:微生物检验是通过实验室技术,对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和鉴定的过程。

它包括对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等步骤。

2. 微生物检验的常见方法有哪些?答案:常见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细胞计数、PCR技术等。

其中,细菌培养是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将样本接种在富含营养物的培养基上,观察和鉴定生长的菌落来确定微生物的种类。

3. 为什么需要进行微生物检验?答案:微生物检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病原微生物,从而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此外,微生物检验还可以用于食品安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4. 什么是细菌培养?答案:细菌培养是将样本中的细菌接种在含有营养物的培养基上,利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氧气条件,促使细菌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细菌的类型。

5. 什么是真菌培养?答案:真菌培养是将样本中的真菌接种在含有适宜营养物的培养基上,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促使真菌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通过观察培养基上的真菌菌落形态、颜色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真菌的类型。

6. 什么是细胞计数?答案:细胞计数是一种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样本中的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

它可以用于测定细菌、酵母菌、真菌等微生物的浓度和生长情况。

7. 什么是PCR技术?答案: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种在实验室中扩增和复制DNA片段的方法。

通过PCR技术,可以从微生物样本中扩增出特定的DNA序列,从而进行微生物的鉴定和检测。

8. 微生物检验中的负责人是谁?答案:在实验室中,进行微生物检验的负责人通常是一名专业的微生物学家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2020-2021《微生物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2(含答案)

2020-2021《微生物学》期末课程考试试卷B2(含答案)

2020-2021《微生物学》课程考试试卷B2(卷面共有47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名词解释: (7小题,每题2.0分,共14分)1.细菌R型菌落:1.答:2.粘菌、细胞黏菌和非细胞黏菌:2. 答:3.何谓噬菌斑:3. 答:4.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tic hypothesis)4. 答:5.何谓转染:5答:6何谓混菌培养:6. 答:7.微生物杀菌剂7.答:二、是非题(14小题,每题0.5分,共7.0分):将判断结果是与否填入下表中:1.“灭菌”和“消毒”具有相同的含义,均指杀灭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

答:()2.附生微生物是指在植物根表存在的微生物,它们可分解有机物,有的还能固氮,为植物提供营养。

答:()3.凡是能够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生理环境的物质,均称为微生物的营养物。

答:()4.葡萄糖的生物氧化与化学氧化(即燃烧)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答:()5..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成G+菌和G-菌两大类。

答:()6.荚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多糖、多肽或蛋白质。

大多数细菌荚膜由蛋白质组成。

答:()7.某些产芽孢细菌的芽孢对600多种农林昆虫的幼虫有毒杀作用。

答:()8.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在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群体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周围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科学。

答:()9.在细菌细胞壁肽聚糖合成过程中,其肽尾的氨基酸残基数是恒定的。

答:()第 1 页共8 页10.裂殖酵母的裂殖和细菌的分裂繁殖相似,是由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

答:()11.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有鞭毛、菌毛、荚膜、芽孢和伴孢晶体等。

答:()12.在DNA复制时,DNA链中的一个嘌呤被一个嘧啶或是一个嘧啶被一个嘌呤所置换,称为转换。

答:()13.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因此有鞭毛的细菌始终是运动的。

答:()14.在病毒中非侵染性RNA是病毒RNA不具有mRNA活性。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最新整理word版】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最新整理word版】

[微生物课后答案]微生物第二版课后答案微生物,微生物学1、什么是微生物?包括哪些类群?答: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属于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

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2、微生物有哪些共同特点?微生物的特点与人类有何利害关系?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3、主要微生物先驱者及其对微生物学发展的主要贡献列文虎克:自制间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巴斯德: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1章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一般结构与特殊结构一般结构:1、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2、细胞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性薄膜,如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多糖构成。

3、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4、核区: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特殊结构:1、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2菌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具有使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上的功能。

3性毛:构造与成分与菌毛相同,但比菌毛长。

一般见于G-细菌的雄性菌株中,具有向雌性菌株传递遗传物质的作用。

4、芽胞: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度的休眠结构。

是生命世界中抗逆性最强的一种构造5、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6、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几乎都是革兰氏阳性菌)7、质粒:某些细菌的细胞内含有除染色体外的小分子环状DNA,称作质粒8、肽键桥:是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中起着连接前后两个四肽尾的分子试比较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异同同:都有通过肽聚糖单体相互交联成的肽聚糖异:阴性菌的细胞壁的厚度较阳性菌的薄,层次较多,成分较复杂,肽聚糖层很薄,且肽聚糖的交联度只有25%左右,故机械强度较阳生菌弱,阳性菌含有磷壁酸,而阴性菌则不含此成分;阳性菌一般不含类脂质,而阴性菌含有较高的类脂质;阳性菌一般不含有蛋白质,而阴性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微生物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微生物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微生物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微生物最本质的特性是()。

答案:体积微小、表面积大2.空白平板进行无菌检查应用的原理是()。

答案:无细胞,就无菌落3.实验室最常用的平板分离法是()。

答案:涂布平板法4.关于霉菌菌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为单核多细胞5.自养型微生物与异养型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差别是()。

答案:碳源6.研究细菌的代谢活性及酶活的最佳时期为()。

答案:对数期7.常用的鉴别染色法属于()。

答案:死菌染色8.下列不适于培养厌氧菌的设备是()。

答案:发酵罐9.实验室常用于培养细菌的温度为()。

答案:37℃10.高压灭菌锅灭菌属于()。

答案:湿热灭菌法11.专性厌氧微生物由于其细胞内缺少(),从而不能解除分子氧对细胞的毒害答案:超氧化物岐化酶12.病毒分类鉴定的分子基础是()。

答案:核酸13.下列不是缺损病毒的是()。

答案:原噬菌体14.不属质粒特点的是()。

答案:其功能与菌株的生存密切相关15.不能用来获得某细菌基因组图谱的方法是()。

答案:溶源转化16.SD序列的功能是使核糖体结合到()上。

答案:mRNA17.产甲烷细菌属是 ( )。

答案:古生菌18.生物循环的特点不是 ( ) 。

答案:运转迅速19.下列不属于多相分类学确定原核生物“种”的是()信息。

答案:质粒20.补体与抗体的结合部分在抗体的( )区。

答案:CH221.静息孢子和菌核也是微生物细胞的休眠体。

答案:正确22.革兰氏染色的机制仅与细菌的细胞壁结构与化学成分有关。

答案:错误23.常用渗透调节皮层膨胀和2,6-DPA-Ca凝胶来解释芽胞的耐热机制。

答案:正确24.膜边体为许多真菌细胞所特有。

答案:正确25.碳氮比是指培养基中碳源与氮源物质的重量之比。

答案:错误26.自然界中存在最多的是好氧菌。

答案:错误27.固氮酶除能催化N2→NH3外,还能催化H2→2H++2e。

答案:错误28.次级代谢途径如果被阻断,也会影响菌体生长繁殖。

大二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二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二微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微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细菌的基本形态?A. 球状B. 杆状C. 螺旋状D. 线状答案:D2.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属于病毒?A. 噬菌体B. 流感病毒C. 酵母菌D. 冠状病毒答案:C3. 微生物的细胞壁主要由哪种成分构成?A. 纤维素B. 几丁质C. 肽聚糖D. 蛋白质答案:C4.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不包括以下哪项?A. 形态特征B. 生理生化特性C. 遗传信息D. 环境适应性答案:D5. 以下哪种培养基不是选择性培养基?A. 麦康凯培养基B. 血琼脂培养基C. 伊红美蓝培养基D. 普通肉汤培养基答案:D6. 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中,哪一类是厌氧型?A. 好氧型B. 兼性厌氧型C. 微需氧型D. 专性厌氧型答案:D7. 微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哪个部位?A. 核糖体B. 细胞质C. 细胞膜D. 拟核答案:D8. 以下哪种微生物不是原核生物?A. 细菌B. 放线菌C. 酵母菌D. 蓝藻答案:C9. 微生物的培养条件中,pH值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影响酶的活性B.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C. 影响代谢途径D. 所有选项答案:D10. 以下哪种微生物是严格需氧的?A. 大肠杆菌B. 乳酸菌C. 酵母菌D. 产甲烷菌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

答案:界、门、纲、目、种2. 微生物的_是其生长繁殖的基本单位,而_是其分类鉴定的单位。

答案:细胞、菌株3. 微生物的_是其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繁殖的能力。

答案:适应性4. 微生物的_是指在无氧条件下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

答案:厌氧性5. 微生物的_是指在有氧条件下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

答案:好氧性6. 微生物的_是指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

答案:兼性厌氧性7. 微生物的_是指在低氧或微氧条件下能够进行生命活动的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2 一、名词解释(选作10题,2*10=20分)1. 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它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合成的次生代谢产物或其人工衍生物,它们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抑制或干扰它种生物(包括病原菌、病毒、癌细胞等)的生命活动,因而可用作优良的化学治疗剂。

2. 抗代谢物一类在化学结构上与细胞内必要代谢物的结构相似,并可干扰正常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

3. 灭菌采用任何一种方法,将物体的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及其各种芽孢、孢子全部杀死。

一类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彻底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4. 消毒利用某种方法杀死或灭活物质或物体中所有病原微生物的一种措施。

5. 恒浊器根据培养器内微生物的生长密度,借光电控制系统控制培养液流速,以达到菌体密度高、生长速率恒定的连续培养器。

6. 恒化器通过保持有一种生长限制因子的培养液的流速不变,可使微生物始终处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的条件下进行长期生长繁殖的连续培养装置。

7. 兼性厌氧菌是一类以在有氧条件下的生长为主也可在无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

特点是在有氧下借呼吸产能,而在无氧条件下可借发酵或无氧呼吸产能;细胞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

8. 耐氧菌即耐氧性厌氧菌的简称。

一类可在有氧条件下正常生长却不需氧,而仅借发酵和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微生物。

9. 微好氧菌是一类只能在较低的氧分压(103~3*103 Pa)下才能正常生长的微生物。

10. 化学治疗指利用具有高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害的化学物质来抑制或杀死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借以达到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11. 次级代谢微生物在一定的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合成一些对于该微生物没有明显的生理功能且非其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质的过程。

12. 同型乳酸发酵指一分子葡萄糖经EMP途径后仅产生两分子乳酸的发酵。

13. 呼吸作用葡萄糖在好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中通过氧化作用放出电子,该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给外源电子受体分子氧或其它氧化型化合物生成水或其它还原型产物,并伴随有能量放出的生物学过程称为呼吸作用14. 硝酸盐呼吸又称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15. 细菌酒精发酵运动发酵单胞菌等少数微好氧细菌利用ED途径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再经脱羧形成乙醛后,被NADH2还原为乙醇的过程16. 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产能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广义的发酵也指任何利用好氧性微生物或厌氧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或食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17. 变异是生物体在某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即遗传型的改变。

其特点是在群体中以较低的概率出现,性状变化幅度大,且变化后的新性状是稳定的、可遗传的18. 感受态在转化发生前,受体细胞最易接受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一种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19.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微生物的野生型菌株生长所需最低成分的组合培养基20. 补充培养基是只能满足某微生物相应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生长所需要的组合培养基或半组合培养基。

21. 完全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中加入一些富含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之类的天然有机物质(如蛋白质,酵母膏),以满足该菌株各种营养缺陷型都能生长的培养基,称为完全培养基。

22. 营养缺陷型某一野生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而丧失合成一种或几种生长因子的能力,因而无法在基本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繁殖的变异类型23. 准性生殖一类存在于真菌中的原始两性生殖方式,指在同一菌种但不同菌株间发生的体细胞融合,不经过减速分裂而实现低频率基因重组并产生杂种后代24. Hfr菌株F因子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与细菌染色体同步复制的细菌细胞。

它与F-菌株接合后的重组频率比F+与F-接合后的重组频率要高几百倍以上。

25. 原生质体融合通过人为的方法,使遗传形状不同的两个细胞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借以获得兼有双亲遗传性状的稳定重组子的过程。

26. 反硝化作用是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兼性厌氧菌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使硝酸盐还原成亚硝酸盐、NO、N2O或N2的过程。

生物还原硝酸为亚硝酸、氨和氮气的过程为反硝化作用。

27. 抗原能刺激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称为抗原。

28. 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9. 外毒素病原菌在其生长过程中向外分泌的一类毒性蛋白质。

包括酶,酶原或毒蛋白。

30. 特异性免疫又称获得性免疫。

是机体从后天获得的一种识别非自身和自身的抗原物质,并对前者产生免疫应答,以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

二、选择题(1*30=30分)1、(B)能通过抑制叶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生长。

A. 青霉素B. 磺胺类药物C. 四环素D. 以上所有2、所有下列情况均是抗生素抑制微生物的方法,除了(C)之外。

A 抗生素抑制细胞壁合成B 抗生素干扰细胞膜的功能C 抗生素阻止能量从ATP释放D 抗生素抑制蛋白质合成3、如果将处于对数期的细菌移至相同组分的新鲜培养基中,该批培养物将处于哪个生长期?(C)A 死亡期B 稳定期C 延迟期D 对数期4、少数细菌能利用下列(D)物质同时作为C源、N源和能源,此反应被称为Stickland反应。

A. 葡萄糖B. 维生素C. 有机酸D. 氨基酸5、发酵是专性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的一种生物氧化形式,其产能机制是(C)。

A. 光合磷酸化B. 氧化磷酸化C. 底物水平磷酸化D. 以上都不对6、在进行细菌发酵试验,经发酵后测定产物有大量乳酸,一些乙酸及少量甲醇乙醇等成分,试问这是(C)。

A. 混合酸发酵B. 同型乳酸发酵C. 异型乳酸发酵D. 乳酸-乙醇混合发酵7、无氧呼吸中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是(D)。

A. 还原型无机化合物B. 氧化型无机化合物C. 某些有机化合物D. 氧化型无机化合物和少数有机化合物8、在肽聚糖合成过程中,为让其前体分子顺利通过疏水性的细胞膜而转移至膜外进一步合成,必须借助于(B)。

A UDP核苷酸B 细菌萜醇C “Park”核苷酸D类固醇载体9、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量来源于(B)。

A 有机物B 还原态无机化合物C 氧化态无机化合物D 日光10、同型乳酸发酵中葡萄糖生成丙酮酸的途径是(A)。

A EMP途径B HMP途径C ED途径D WD途径11、碳水化合物是微生物重要的能源和碳源,通常(B)被异养微生物优先利用。

A 甘露糖和蔗糖B 葡萄糖和果糖C 乳糖D 半乳糖12、硫酸盐呼吸的最终还原产物是(B)。

A.SB.H2SC.SO2D.SO42-13、硫酸盐还原细菌都是一些(C)。

A. 专性好氧菌B. 兼性厌氧菌C. 专性厌氧菌D. 耐氧性厌氧菌14、核酸类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A)合成的15、氯霉素这种次生代谢产物是通过(B)合成的A. 糖代谢延伸途径B. 莽草酸延伸途径C. 氨基酸延伸途径D. 乙酸延伸途径16、可以通过向培养基中加入(D)来解除葡萄糖分解代谢物阻遏现象。

a. ATPb. ADPc. AMPd. cAMP17、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通过缺陷噬菌体的媒介,从供体细胞传递部分染色体至受体细胞的现象,称为(C)。

A. 接合B. 转化C. 转导D. 转染18、原核生物通过供体细胞与受体细胞间的暂时接触而完成部分染色体重组的现象,称为(A)。

A. 接合B. 转化C. 转导D. 转染19、有一种检出营养缺陷型的夹层培养法,要在培养皿中先加入3薄层培养基,经培养后再倒入第4层培养基,这4层加入次序是(B)。

A. MM+含菌MM+SM+CMB. MM+含菌MM+MM+CMC. MM+含菌MM+SM+SMD. MM+含菌MM+CM+SM(MM:基本培养基;SM:补充培养基;CM:完全培养基)20、受体菌直接吸收外源DNA片段,通过交换,把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再经复制使自己变成一个转化子的过程称为(B)。

A. 接合B. 转化C. 转染D. 转导21、在局限转导中的转导噬菌体是(D)。

A. 烈性噬菌体B. 温和噬菌体C. 完全缺陷噬菌体D. 部分缺陷噬菌体22、Ames试验是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C)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回复突变性能来进行的。

A 色氨酸B 精氨酸C组氨酸23、某个碱基的改变,使代表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为蛋白质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A,UAG,UGA)。

蛋白质的合成提前终止,产生截短的蛋白质,这种基因突变是(C)。

24、某个碱基的改变,但不改变蛋白质中的氨基酸,这种基因突变是(A)。

25、某个碱基的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一种氨基酸被另一种氨基酸所替代,这种基因突变是(B)。

A 同义突变B 错义突变C 无义突变D 回复突变26、Hfr菌株细胞中,其F质粒(B)。

A. 处于游离态B. 已整合在核染色体组特定位点上C. 已被裂解D. 是部分双倍体27、细菌内毒素的主要组成成分为(A)。

A. 脂多糖B. 磷脂C. 磷壁酸D. 肽聚糖28、通过注射免疫血清使机体获取的免疫力,称为(B)。

A. 人工自动免疫B. 人工被动免疫C. 天然自动免疫D. 天然被动免疫29、通过注射疫苗使机体获取的免疫力,称为(A)。

A. 人工自动免疫B. 人工被动免疫C. 天然自动免疫D. 天然被动免疫30、(A)经一定方法处理后可以变成类毒素。

A 外毒素B. 内毒素C. 抗生素D. 抗毒素三、填空题(1*50=50分)1、根据微生物与氧的关系,可把微生物分为(1)需氧菌;(2)厌氧菌;(3)兼性厌氧菌;(4)耐氧性厌氧菌;(5)微好氧菌。

2、产气杆菌可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然后通过缩合和脱羧两步反应生成3-羟基丁酮,在(6)碱性条件下,容易氧化成(7)二乙酰,与精氨酸的胍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

3、在典型的生长曲线中,细胞形态多变是在(8)衰亡期,细胞浓度最高是在(9)稳定期,细胞RNA 含量最高是在(10)延滞期,代时最短是在(11)指数期。

4、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时进行(12)有氧呼吸产能,无氧时以(13)无氧呼吸或(14)发酵方式产能,细胞内含有(15)超氧化物岐化酶和(16)过氧化氢酶。

5、硝酸盐还原菌属于(17)化能异养营养型细菌,在无氧条件下可以以(18)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体,就其与氧的关系属于(19)兼性厌氧微生物。

6、硝化细菌属于(20)化能自养营养型细菌,其碳源是(21)CO2,其中亚硝酸细菌能够将(22)NH4+氧化为(23)NO2-,硝酸细菌则能够将(24)NO2-氧化为(25)NO3-,从而获得能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