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及强化分析
翅片式管翅式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比较研究

翅片式管翅式换热器流动换热性能比较研究摘要:随着制冷空调行业的发展,人们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高效、节能节材的紧凑式换热器的开发上,而翅片管式换热器正是制冷、空调领域中所广泛采用的一种换热器形式。
对于它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及其整体性能,而且对改进翅片换热器的设计型式,推出更加节能、节材的紧凑式换热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由于翅片管式换热器在翅片结构形式和几何尺寸的不同,造成其换热性能和阻力性能上的极大差异。
本文概述目前国内外空调制冷行业中的普遍采用的几种不同翅片类型(平直翅片、波纹翅片、开缝翅片、百叶窗形翅片)的换热及压降实验关联式及其影响因素,对不同翅片形式的管翅式换热器的换热及压降特性的实验关联式进行总结,并对不同翅片的流动换热性能进行了比较。
正确地选用实验关联式及性能指标,将对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优化设计及其制造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翅片形式;管翅式;换热器;关联式;流动换热性能1 绪论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换热器是国民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应用遍及动力、冶金、化工、炼油、建筑、机械制造、食品、医药及航空等各工业部门。
例如,过路热力系统中的过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凝汽器、除氧器、给水加热器、冷却塔等;金属冶炼系统中的热风炉、空气或煤气预热器、废热锅炉等;制冷及低温系统中的蒸发器、冷凝器、回热器等;石油化工工业中广泛采用的加热及冷却设备等,制糖工业和造纸工业的糖液蒸发器和纸浆蒸发器,这些都是换热器应用的大量实例。
它不但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通用设备,并且在某些工业企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例如在是有化工工厂中,它的投资要占到整个建厂投资的1/5左右,它的重量站工艺设备总重的40%;在年产30万吨的乙烯装置中,它的投资站总投资的25%。
由于世界上燃煤、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有限而面临这能源短缺的局面,各国都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并积极开展预热回收及节能工作,因而换热器的应用又与能源的开发及节约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部带有纵向呈波浪状的翅的三种不同翅片管的传热与压降的计算分解析

内部带有纵向呈波浪状的翅的三种不同翅片管的传热与压降的计算分析文摘在雷诺数Re=904——4,520之间,对带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内部纵向翅片模型的管的湍流压降传热特性的数值研究。
通过获得的通道速度,温度,湍流领域来辨别强化传热的机理。
计算结果表明,沿着流向位置,稳定和空间周期性增长和横断面涡产生在管或翅墙附近。
伴随着回流区附近传热的增强,管或翅片表面的热边界层从而周期性的中断。
在波浪状的通道内整体传热系数高于在一个平滑翅片通道内的,然而伴随着较大的压降缺陷。
在相同的波纹,中断的波纹翅片管可以提高72—90%传热,同时伴随增加2—4倍以上的压降缺陷。
在所研究的翅片中,正弦波纹翅片具有最佳的综合性能。
符号列表A 波纹的振幅(m) Af 传热表面积(m2)cp 比热(J kg-1 K-1) Di 外管的内径(m)Do 外管的外径(m) de 水力直径(m)di 核心管的内径(m) do 核心管的外径(m)f 达西摩擦系数(-) h 平均传热系数(W m-2 K-1)j 科尔伯恩因子(=Nu/Re Pr1/3) k 湍流动能(m2 s-2)L管长(m) l 波浪翅距(m)ld 中断波浪翅距(m) l f 外展波纹翅片长度(m)N 波浪数(-) Nu 平均努赛尔数(=hd/λ)P*压力梯度(Pa m-1) Pr 普朗特数(=µcp/λ)Re 雷诺数(-) Tin 进口空气温度(K)Tinner 外管内壁温度(K) Tout 出口空气温度(K)T outer外管外壁温度(K) T w壁温(K)u 流速(m s-1) u m平均进口速度(m s-1)x,y,z 直角坐标(-)希腊符号δf 翅片厚度(m)Ф传热速率(W)△p 一个周期波距内压降(Pa)△P管进出口之间的压降(Pa)△T温差(K)ε湍流能量耗散率(m2 s-3)λ导热系数(W m-1 K-1)μ动力粘度(kg m-1 s-1)ρ密度(kg m-3)θ按体积计算的温比(-上标*量纲′ 波动P 平面翅片管1 介绍在许多工程领域内部有翅片的表面被广泛地用来强化传热。
强化传热技术的原理

强化传热技术的原理强化传热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传热介质的局部流动状态、增大传热面积、增加流体的湍动或实现传热界面的机械振动等方式,以提高传热效率的一系列技术手段。
其主要原理包括增加传热面积、改变流体流动状态以及改善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等。
首先,增加传热面积是强化传热技术的基本原理之一。
通过在传热装置内部设置多种形状的传热管或换热器片等结构,可以显著增大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例如,在换热器中采用螺旋翅片管,可以有效增大传热面积,增加传热效果。
此外,通过增加细小的传热介质颗粒或纤维等,也可以增加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其次,改变流体流动状态也是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传热方式通常是通过传热介质的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来实现的,但这两种传热方式传热效率较低。
通过改变传热介质的流动状态,例如增大传热介质的湍动程度,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热效率。
常见的方法包括增加流体的流速,增加传热介质的湍动强度,采用特殊形状的传热管等。
第三,改善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也是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原理之一。
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直接影响传热效率。
不同的传热介质具有不同的传热性能,通过选择合适的传热介质可以提高传热效率。
例如,采用高传热性能的传热介质,如导热油、高导热粉体等,可以显著提高传热效果。
此外,通过添加传热增强剂,改变传热介质的热物性,也可以提高传热效率。
总之,强化传热技术是通过增加传热面积、改变流体流动状态以及改善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等手段,以提高传热效率的技术方法。
这些原理不仅可以单独应用,还可以相互结合,形成多种强化传热技术。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传热过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强化传热技术,可以达到更好的传热效果。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计算

翅片管换热器传热计算摘要:换热器传热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膜系数相差较大时,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将主要取决于较小的流体的传热系数,为了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可在传热膜系数小的一侧加翅片管。
影响翅片管表面强化传热的主要因素是翅片高度、翅片节距以及翅片材料的导热系数等,而翅片管翅根直径、管束的纵向节距和横向节距对翅片侧流体的流动阻力的影响很大。
翅片侧流体通过管排的压力降与翅片管纵向管排数成正比,而当纵向管排数大于4排时,管排数量对传热系数没有明显影响。
关键词:翅片效率;努塞尔数;传热系数;压力降换热器传热壁两侧流体的传热膜系数相差较大时,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将主要取决于较小的流体的传热系数。
为了提高换热器的传热能力,可在传热膜系数小的一侧加翅片。
如一侧流体是传热膜系数较小的气体,另一侧是传热膜系数较大的液体,这时就可以在传热膜系数较小的气体一侧加装翅片。
1计算条件一台翅片管换热器,管程走导热油,设计温度278℃。
壳程走空气,温度从20℃升到180℃,空气的流量为60kg/s,壳程的压降控制在600Pa以下。
2计算方法2.1计算翅片管的传热面积和流动通道翅片的表面积翅片之间的管表面积翅片管总表面积A=AF+AW=5242.8589+359.68682=5602.5457 m2由于P<x,则穿过nt根管的最小流动面积为:Smin=2ntL(x-P3)=2×26×6.8×(0.1369356-0.0917878)=15.964262m22.2计算翅片管的传热系数Vmax=M/(Sminρ)=60/(15.964262×0.9)=4.1759944m/sRe=VmaxDrρ/μ=4.1759944×0.038×0.9/0.000022=6491.7731Pr=cpμ/λ=1021.6×0.000022/0.031=0.7250065由于l/Dr=0.018/0.038=0.47,翅片管为高翅管,则努塞尔数:管排平均传热系数2.3翅片管传热方程管壁温度与流体温度的温差:换热器需要的换热量:Q=MCp(T2-T1)=60×1021.6×(180-20)=9807360 J/sQ计>Q,换热器满足要求。
翅片管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翅片管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翅片管换热器是一种常见的热交换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等行业。
它通过两种流体的热量传递,实现热量的回收和利用,从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翅片管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这种设备。
一、翅片管换热器的定义和作用翅片管换热器是一种利用翅片管进行热量传递的设备。
它由壳体、翅片管束、进出口接管等部件组成。
在工作过程中,两种流体分别在翅片管内外流动,通过温差实现热量传递。
二、翅片管换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1.热交换面积:热交换面积是衡量翅片管换热器性能的重要指标,面积越大,换热效果越好。
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选择合适的热交换面积。
2.换热器管径:换热器管径影响着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换热效果。
通常情况下,管径越大,流体速度越快,换热效果越好。
但管径过大会增加设备成本,因此需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管径。
3.翅片高度:翅片高度直接影响着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一般来说,翅片高度越高,传热系数越大,换热效果越好。
但过高的翅片高度会增加设备的阻力,影响流体的流动。
因此,在选择翅片高度时,需综合考虑换热效果和设备阻力。
4.翅片间距:翅片间距影响着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换热效果。
合适的翅片间距可以保证流体的顺畅流动,提高换热效率。
翅片间距过小会导致流体通道狭窄,流动阻力增大;翅片间距过大则会降低换热效果。
5.材料选择:翅片管换热器材料的选用应根据实际工况和需求进行。
常用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铝等。
碳钢适用于高温、高压的工况;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适用于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铝材则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适用于低压、低温的工况。
6.工作效率:翅片管换热器的工作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热量传递量。
工作效率越高,说明设备的性能越好。
在选择翅片管换热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工艺条件,选用高效能的设备。
三、翅片管换热器的应用领域翅片管换热器因其高效、节能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冶金、空调等领域。
铝翅片管参数

铝翅片管参数1. 引言铝翅片管是一种常用于换热器和冷凝器中的传热元件。
它由铝制成,具有高导热性、轻质和耐腐蚀等特点。
在设计和选择铝翅片管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以确保其性能满足特定的换热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翅片管的参数及其对传热性能的影响。
2. 参数一:翅片高度翅片高度是指铝翅片管上每个翅片的高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较高的翅片可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然而,在选择合适的翅片高度时,还需要考虑流体流动阻力和空气侧压降等因素。
3. 参数二:翅片间距翅片间距是指相邻两个铝翅片之间的距离,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较小的间距可以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然而,过小的间距可能会导致堵塞和清洁困难,增加维护成本。
4. 参数三:翅片厚度翅片厚度是指铝翅片管上每个翅片的厚度,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较薄的翅片可以提高传热效率,但也可能降低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选择合适的翅片厚度时,需要综合考虑传热性能和结构强度。
5. 参数四:管径管径是指铝翅片管的外径,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较大的管径可以增加流体流量和传热面积,提高传热效率。
然而,过大的管径可能会导致设备体积增大和成本增加。
6. 参数五:材料选择铝翅片管通常采用纯铝或铝合金制造。
纯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一般换热要求。
而铝合金则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高温、高压等特殊工况下的换热器。
7. 参数六:表面处理为了提高铝翅片管的耐腐蚀性和传热效率,常常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处理。
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阳极氧化和喷涂覆盖等。
阳极氧化可以形成一层氧化铝膜,提高铝翅片管的耐腐蚀性和表面硬度。
喷涂覆盖则可以增加换热面积和改善传热特性。
8. 参数七:风速在空气侧传热中,风速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较高的风速可以增加对流传热系数,提高整体传热效果。
然而,过高的风速可能会增加风阻、噪音和能耗。
因此,在设计铝翅片管换热器时,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风速。
9. 参数八:流体流量流体流量是指通过铝翅片管的介质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小时(m³/h)为单位。
翅片管式气-液换热器变工况下传热特性研究

翅片管式气-液换热器变工况下传热特性研究苑中显;刘忠秋;吴波【摘要】采用FLUENT软件对高温空气-混合硝酸盐在翅片管式换热器中的换热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其换热与流动特性.模拟主要考察对于不同压力工况下及不同Re数的高温空气,换热器的换热及阻力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空气侧流速及空气压力的增加,空气侧表面换热系数都有显著增加,同时流动阻力也有所增加.低压力工况时的换热及阻力特性曲线几乎随空气流速呈线性相关,高压力工况流动和换热呈非线性趋势.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了验证,并得出了流体物性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给出了翅片管换热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换热准则方程式.【期刊名称】《制冷与空调(四川)》【年(卷),期】2018(032)005【总页数】7页(P476-482)【关键词】翅片管式换热器;数值模拟;高温空气;混合硝酸盐;压力工况【作者】苑中显;刘忠秋;吴波【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北京 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北京100124;北京工业大学环能学院北京 10012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657.5;TQ018当前各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与电网容量都是按照最大需求建设,随电网峰谷差日趋增大,必然导致非用电高峰时发电机组的停机或低负荷运行及电网容量浪费。
2012年全国常规燃煤发电机组发电总负荷系数仅为52.1%[1],电网负荷利用系数也小于55%[2]。
储能[3]可大幅提高火电机组实际运行效率,增强电网输电能力。
超临界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利用低谷电,将空气压缩并储存在储气罐中,使电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存储起来,它解决了常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面临的依靠化石燃料、储能密度低、依靠大型储气室、响应速度慢等问题[4]。
在超临界压缩空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会随之升高,这部分热量如何被有效蓄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5]。
本文设计出一种翅片管式气-液换热器,可把这部分热量储存在熔融盐中[6]。
组合式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第39卷,总第230期2021年11月,第6期《节能技术》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Vol.39,Sum.No.230Nov.2021,No.6组合式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阻力性能影响因素研究刘 逸1,陈培强1,陈 鑫1,2,徐 莹1,亓冬鑫1,秦 羽1(1.哈尔滨商业大学能源与建筑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2.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摘 要:为解决空气源热泵冬季在制热工况下因室外机内翅片换热器换热效率低引起系统供能性能下降的问题,以组合式翅片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在模化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对翅片换热器的传热及流阻性能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研究背景下,入口风速、翅片厚度、开缝数目对前开孔后开缝型的翅片组合形式换热器传热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以上述三种因素为目标函数对换热器进行多目标优化时,入口风速取3m /s ,翅片厚度为0.16mm ,后排开缝数目为6,换热器能得到较好的综合性能;在此基础上,拟合出适合于该组合形式的传热和流阻关联式。
关键词:翅片管换热器;数值模拟;传热特性;阻力特性;优化设计;关联式中图分类号:TK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21)06-0498-07收稿日期 2021-01-10 修订稿日期 2021-01-26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引导项目(LH2020E028);哈尔滨商业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7XN066)作者简介:刘逸(1975~),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热泵技能技术。
Study on Optimization of Fin Shape Matching of Combined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LIU Yi 1,CHEN Pei -qiang 1,CHEN Xin 1,2,XU Ying 1,QI Dong -xin 1,QIN Yu 1(1.School of Energy and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arbin 150028,China;2.School of 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150001,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he low heat exchange efficiency of the fin heat exchanger in the outdoor unit under the heating condition of the air source heat pump in winter,the system energy sup⁃ply performance is reduced.The combined fin and tube heat exchanger is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On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resistance performance of the fin heat exchanger.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the inlet wind speed,fin thickness,and the number of slits have a certain degree of influence on th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of the fin combination heat exchanger with front openings and rear slits;based on the above three factors,when multi -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the heat exchanger is performed for the objective function,the inlet wind speed is 3m /s,the fin thickness is0.16mm,and the number of slits in the rear row is 6,the heat exchanger can get better overall perform⁃ance;on this basis,the heat transfer and flow resistance correlation equations are suitable for the com⁃·894·bined form.Key words:finned tube heat exchanger;numerical simulation;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resistance characteristics;optimize design;correlation formul 空气源热泵系统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但该系统在冬季制热工况下室外机暴露于恶劣环境中[2],因此室外机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对系统整体供能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可忽视[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得不少成果, 如通过增加肋片、 增强流体扰流等提高 传热能力等等。从早期的铸铁式换热器开始, 人们就 设法提高肋片的高度,减小肋片的厚度以提高传热 能力, 但是受制造水平和工艺的影响, 肋片的高度和 厚度已被限制在一定尺度。随着制造水平和加工工
!""# 年 $! 月刊
艺的提高,发展了各种更高效的肋片。在空调行业 中, 象光管绕铝翅片、 皱折翅片、 镶片、 轧片、 套片、 串 片等翅片管式换热器渐渐形成了行业的主力 产 品 。 随着我国空调行业的成熟,各厂家为了追求更大的 利润空间,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生产出传热性能更 好的翅片管换热器, 便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通 过对现有空调行业中常见的空气处理机用铜管铝串
—— %I—接触效率, /2F=;
JKI 翅 片 外 侧 圆 管 部
换热热阻的降低, 同样也可以使换热性能得到提高 。 分表面积, ,#; 如 图 = 所
JKI && A)G ;#LMC :! N
( !////"5) LM< ( !/) 其中, 管外径; )G: —— LM—翅片厚度; —— "5—翅片间nned-tube heating exchangers . overall coefficient of heating transfer
:".;290 fined-tube heating exchanger
0
引言 人们对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方法的研究,早已取
中央空调终端产品空气处理机上常用的铜管铝 串片结构如图 1 所示。铜管采用 !!"#$%&,铜管叉 如图 *。翅片材质为铝翅片, 厚度 排, 管间距 ’()), 和翅片间距各厂家有所不同,此处以大连某空调设
#
定性分析翅片管换热器传热性能 首先,我们从理论上定性探讨翅片管换热器的
传热表面来破坏原来未强化的流体速度和温度分布 场。 层流的换热热系数比较低,通常比较经济的强 化措施是产生涡流或变为紊流。同时提高流速后, 能 减少管内壁积垢, 减少污垢热阻。 在紊流中传热热阻主要来自于层流底层, 热边界 层 ; 和管径 < 的比值为 ;/<)1$=>0!"?@$
!!!"#$$%&’()*+,-."#$/
翅片管换热器运行中, 铜管内走工质水, 换热形 式为管内流体强制对流换热, 外侧为空气, 换热形式 为流体横掠圆管的强制对流。管内侧水的换热过程 中没有相变, 属于单相换热, 该情况下换热器单根管 每米长的换热量为:
()*+!,%
忽略管壁热阻和污垢热阻,相对于管外壁面的 传热系数为:
/0+ $1#21,!3: !4$4#$$ 5!/6%・ 78 $,$-#..,
!
表2
管内水速 0.6m /& 翅片间距 !#(%% 时, 各迎面风速下的传热系数
风速 传热系数 K 空气侧换热系数 !o 翅片 翅片管外表 肋化 ( 效率 "t 面积 F ( ・ ・ m/s )[kW/( m 2 !)] [kW/( m 2 !)] m 2)系数 #
!""# 年 $! 月刊
其中, —— S!—管间距, /2/+3,; 管排间距, S#: /2/++,。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 我们分别对应空气侧、 水侧 的不同状况对传热系数进行了计算, 结果如下: 盘管管内水速 /24,/-U 翅片间距 +24+,,, !) $%? ・ 43492FF,01?4!2D!, !*: #+4+244@!/A,# BC 表1 管内水速 /24,/- 翅片间距 +24+,, 时, 各迎面风速下的传热系数
!"#$%&’ ()*+#&’" ,&#-./%/ #&0 (&+#&*"1"&$ 23 4%&&"05678" !"#$%&’ ()*+#&’"9/
by Chen Guoping * ,8/$9#*$ Describe the enhancement heat exchange enhancement Huang Qunshan
%
!"#$%&%’( !)"#*$’!
技术交流
翅片管换热器 传热性能及强化分析
大连冰山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陈国平 * 黄群山 大连宏达港湾开发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摘
要
结合对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性能 的 分 析 , 比较几种运行状态下的换热器的传热效果的差异, 进而对此
类换热器传热的强化手段加以探讨。 关键词 翅片管式换热器 传热系数 换热强化
E-mail : william_chen_cn@163 .com
!
备厂家产品为例,翅片厚度为 !"##$%%,翅片间距 翅片上有双桥条缝以增加空气扰流。 翅片形 &"’&%%, 式如图 & 所示。
!"#$%&%’( !)"#*$’!
技术交流
图4 图2 图3
总传热系数 K 与 "/、 "- 的关系
铜管排列形式
翅片形式
当 "-7"/ 时 8 增加 "-, 直到变成等于 + 增加很快, 当 "-9"/ 时, 增加 "-, 再进一 "/; + 增加的速度很慢, 步增加时, + 几乎不增加。可以看到, + 的值绝对不 而且当 "-7"/ 时, 即使管内的换热系 会超过 "- 的值。 总的传热系数 + 也只能达到 数很大, 甚至 "/!: 时, 或趋近于管子换热系数较小的 "- 值; 反之亦然。我 们可以将这个现象称为换热瓶颈现象。因此强化换 ( #) 热系数大的一侧是收不到显著效果的。只有设法强 化限制总传热系数的主要矛盾,即换热系数小的换 热瓶颈侧才行。 ( 1) 对于管内外换热均为单相流对流换热,其换热 系数都和流体流速的幂指数成比例增长。流体流动 分为层流和紊流, 流体在其边界层内速度梯度很大, 而在边界层外的流动核心区内,在流体流速法向方 向上速度变化已经为零;紊流流体在层流底层中的 速度梯度最大,而紊流边界层紊流核心区的速度变 化已经较为平缓。传热和流动相似, 也存在边界层, 只是热边界层厚度要比流动边界层小很多。 层流和紊流强化的主要机理就是利用增加二次
A#B
传热强化。 为了提高传热性能,主要是提高流体的换热系 数 "/ 、 "-。但并不是将两者一味的提高就好。我们可 加以简化, 即认为传 以将上面的传热系数计算式( 1)
0# 热系数仅由以下两方面构成: ,该式 +)( #/"/.#/"-)
,例如 =>)
。 为了便于分 可转换为: +)"//( #."//"-) )"-/( #."-/"/) 析和观察, 将上式绘制成图线, 如图 6 所示:
( !#)
01&!* )* /#(
—— ・ !*—管内流体对流换热系数, @!/A,# BC; —— )*—管内径, /2/!=9 ,; —— 空调用 DE!#B 冷水 #(—管内流体导热系数, 取 /2///=D9@!/A, ・ BC。 —— 空调用的 DE!#B冷水, 其 56 56—普朗特常数, 值取 F2=#; —— 8—单位管长 !,。
&!
"&%IAJKI;%LJMC
3.0
!
盘 管 管 内 水 速 "#$%/&’ 翅 片 间 距 !#(%%, !) )*+
!"#$%&%’( !)"#*$’!
技术交流
热效果还是提高了。所以在换热瓶颈处对换热的加 强才有意义。 对于家用空调等有相变换热的翅片管换 热 器 , 管外侧的传热强化和上述单相换热管外侧类似, 管 内侧则分为冷凝和蒸发两种情形,冷凝传热热阻主 要来自是冷凝膜厚度的导热热阻,强化传热主要是 通过利用表面张力获得很薄的冷凝膜厚度或及时从 冷凝表面排走冷凝液;蒸发换热强化的机理则是薄 膜态蒸发、 对流沸腾和核态沸腾。 同样有相变传热的 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瓶颈也是在管外侧。此处我们 就对有相变换热的翅片管换热器的换热形式不做展 开的讨论。 传热强化是一个涉及面比较广的问题,我们不 仅要从传热性能上去分析,还要从实现工艺和成本
0# +)( #/"-.#/"/)
其中: —— *—翅片管外表面总面积, m 2; —— ・ +—传热系数, 2!/3 %1 45; —— !,%—对数平均温差, 4; —— ・ "-—管外侧流体换热系数, 2!/3 %1 45; —— #—肋化系数; —— ・ "/—管内侧流体换热系数, 2!/3 %1 45。
0.672 0.663 0.654 0.645 0.638 0.630 0.623 0.617
14.27 14.06 13.87 13.70 13.53 13.37 13.22 13.08
4) 盘 管 管 内 水 速 "#,%/&’ 翅 片 间 距 !#(%%, )*+
・ .1(4#4!, /0+ ,1#$$, !3: 41!2#,15!/6%! 78 表3 管内水速 "#,%/& 翅片间距 !#(%% 时, 各迎面风速下的传热系数
大学, 助理工程师 * 陈国平, 1976 年, 电话: 0411-86649121 地址: 大 连 市 沙 河 口 区 西 南 路 888 号 大 连 冰 山 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 116033 ) 图1 铜管铝串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