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规定(CCESCC/WI-66)1 目的规范特种设备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行为,确保工程焊接质量。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特种设备焊接工程的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管理。

其它焊接工程可参照执行。

3 职责3.1 质量检查员负责焊缝返修、母材缺陷补焊检查工作,并保存其记录。

3.2 技术员负责编制、报审、发放《焊缝返修方案》(或返修用《焊接作业指导书》,下同);并负责焊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3.3 焊接责任工程师负责审核《焊缝返修方案》,超次返修方案需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

3.4 焊接操作人员依据任务书、严格按《焊缝返修方案》施焊,并做好记录。

4 工作程序4.1 工作流程4.2 工作要求4.2.1 焊缝返修程序焊缝返修:包括一、二次返修和超次返修。

4.2.1.1 无损检测人员对超标缺陷应以“焊缝返修通知单”的形式通知施工队(组)、技术人员、焊接检查人员。

4.2.1.2 技术人员接到“焊缝一(二)次返修通知单”后,对缺陷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返修方案,经相关领导审批后,向班组交底。

4.2.1.3 施工班组按返修方案要求进行返修,质检人员现场监督。

4.2.1.4 返修完毕,经外观检查合格,由施工队(组)委托无损探伤。

探伤人员应在探伤报告中注明返修次数。

4.2.2 返修方案4.2.2.1 一、二次返修一、二次返修时,由技术人员编制返修方案,经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后,持证焊工依据返修工艺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4.2.2.2 超次返修焊接接头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超过2次后时,应重新制定返修措施(方案),经单位技术总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行返修。

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4.2.2.3 返修焊接工艺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具有经过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

4.2.3 缺陷的清除4.2.3.1 施焊焊工(相应项目持证焊工)根据探伤报告将缺陷清除干净。

当无法确定缺陷是否清除干净时,在补焊前可增加探伤,其结果不列入产品档案。

厚板焊缝返修方案

厚板焊缝返修方案

一、常见缺陷原因分析 (1)二、返修及修补程序 (3)三、焊缝返修方法 (3)四、焊缝质量控制措施 (4)焊接是安装工程中一项比较重要的工序,焊接接头的存在会直接危及整个结构的质量及安全运行。

因此,将焊接接头缺陷尽量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是每个焊接操作人员及工程管理人员应尽的责任。

一、常见缺陷原因分析常见的焊接接头缺陷主要有咬边、焊瘤、凹坑、夹渣、根部未焊透、未熔合和裂纹及裂缝等。

1、外观缺陷(1)咬边咬边是指沿着焊趾,在母材部分形成的凹陷或沟槽,它是由于电弧将焊缝边缘的母材熔化后没有得到熔敷金属的充分补充所留下的缺口。

咬边最大的危害是损伤了母材,使母材有效截面减小,也会引起应力集中。

产生咬边的主要原因是电弧热量太高,即电流太大,运条速度太小所造成的。

焊条与工件间角度不正确,摆动不合理,电弧过长,焊接次序不合理等都会造成咬边。

(2)焊瘤焊缝中的液态金属流到加热不足未熔化的母材上或从焊缝根部溢出,冷却后形成的未与母材熔合的金属瘤即为焊瘤。

焊瘤主要是由于焊接电流过大或焊接速度过慢引起的,它的危害是焊瘤处易应力集中且影响整个焊缝的外观质量。

(3)凹坑凹坑指焊缝表面或背面局部的低于母材的部分。

凹坑多是由于收弧时焊条(焊丝)未作短时间停留造成的(此时的凹坑称为弧坑)仰立、横焊时,常在焊缝背面根部产生内凹。

凹坑减小了焊缝的有效截面积,弧坑常带有弧坑裂纹和弧坑缩孔。

(4)未焊满未焊满是指焊缝表面上连续的或断续的沟槽。

填充金属不足是产生未焊满的根本原因。

焊条过细,运条不当等会导致未焊满。

(5)其他表面缺陷:①成形不良指焊缝的外观几何尺寸不符合要求。

有焊缝超高,表面不光滑,以及焊缝过宽,焊缝向母材过渡不圆滑等。

②错边指两个工件在厚度方向上错开一定位置,它既可视作焊缝表面缺陷,又可视作装配成形缺陷。

③塌陷单面焊时由于输入热量过大,熔化金属过多而使液态金属向焊缝背面塌落,成形后焊缝背面突起,正面下塌。

④表面气孔及弧坑缩孔。

焊缝返修工艺规范

焊缝返修工艺规范
3.4裂纹的返修应先采用目测或探伤方法确定裂纹走向(必要时在裂纹末端钻上止裂孔),然后用砂轮机或电磨头将裂纹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必要时采用PT、MT确定裂纹已彻底清除),再进行焊接。当采用碳弧气刨清除裂纹时,需用电磨头将气刨后的金属表面层清除干净后再施焊。
3.5当焊缝上出现未熔合、未焊透或熔深不够时,应用专用砂轮或电磨头将缺陷部位彻底清理干净再进行焊接,清理缺陷时,允许根据缺陷位置的深度确定从焊缝正面还是反面进行清理。
2.4为确保施工安全和焊接质量,焊接应在防风、防雨的设施内进行,厂房必须保证相对湿度、温度满足要求;对钢焊接厂房相对湿度在90%以下,温度0℃以上。
2.5返修焊前,必须对焊缝周边25mm范围内的母材表面进行打磨处理,(对于不锈钢必须用专用的打磨工具,不能和用于碳钢的打磨工具混用),打磨处理后的表面应无氧化皮、无油污、无灰尘、无水份等其它杂物。当遇到多层多道焊时,各层间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打磨处理。
4.3返修后的工件必须使用和首次检验时相同的检验方法重新进行检验。焊接责任人员也可以要求使用其它附加的检验方法。
4.4焊缝检验记录中应包括焊缝返修记录。
附:焊缝返修记录表
1使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焊缝的返修。
2焊缝返修基本要求
2.1焊接设备
2.1.1必须使用具有完好工艺要求的焊接设备及工艺装备。
2.1.2电流表、气体流量表必须是经校检合格,并在有效使用期内;气体流量表安装时其流量刻度表必须与地面垂直。
2.1.3对焊接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确保设备水,应防止电弧击伤焊件表面,严禁在焊道外引弧。
2.7对于相交的焊缝,焊缝的起弧点应尽可能避开焊缝相交处或转角处50mm以上。
2.8当遇到多层多道焊时,上下两道焊缝的接头应错开20mm~30mm。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焊缝返修管理规定

深圳市XXXX有限公司AYMS-A0.006-2018管理制度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文件名称:焊缝返修管理规定版本号:编制:审核:批准:分发号: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说明:本文件只供公司内部使用,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将该文件据为已有,更不得复印、拷贝焊缝返修管理规定1 总则1.1 本规定度适用于按机电类特种设备结构焊焊工考试规范DB34/T987-2009要求制造的大型游乐设施的手工电弧焊。

1.2 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厂用碳素钢,普通低合金,奥氏体不锈钢材料的焊接返修工艺,适用于本公司钢结构焊缝及热影响区超标缺陷的返修与焊补。

1.3 焊接返修作业时,在执行专用工艺的同时,必须同时贯彻执行本规定。

2 焊缝返修用设备及工装2.1 设置焊缝返修焊机,配备电流表、电压表并定期检定。

2.2 备有手工碳弧气刨枪,砂轮枪,角向磨光机,压缩空气管道或空气压缩机。

2.3 适用于焊缝返修的工装有滚轮架等。

3 焊接返修人员3.1 返修焊工一般应指定专人担任,取得相应项目的焊工合格证。

3.2 返修焊工应了解产品图样及焊缝返修工艺中的有关技术要求。

3.3 返修焊工必须在接到返修卡后,方可根据返修工艺要求进行返修,并做好焊缝返修记录。

3.4 建立返修焊工的技术档案,检查部门根据返修记录计算年平均一次返修合格率。

4 焊接返修程序4.1 当焊缝需要返修时,其返修工艺应有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评定。

4.2 焊缝缺陷产生后由品质部发出焊缝返工/返修通知单,生产制造部在接到返工返修通知单后,焊接责任人会同检验人员及施工人员,分析焊缝缺陷原因,并制定返工工艺后进行返修,重要部位的焊缝返修次数一般不应超过二次。

焊接工程师提出第一次焊接返修工艺,并经焊接责任人批准。

4.3 对经一次返修仍不合格的焊缝,由焊接责任人编制返修焊接工艺并有质保工程师签字确认方可实施。

4.4 非重要受力焊缝返修次数一般不超过3次,不合格焊缝由焊接工程师提出返修方案并制定焊接返修工艺,焊接责任人批准实施;4.5 返修过程中,焊工要填写好《焊缝返修施焊记录》。

火力发电厂金属超标缺陷返修制度

火力发电厂金属超标缺陷返修制度

火力发电厂金属超标缺陷返修制度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治理制度1 主题内容本制度对焊缝返修工艺的编制和审批、返修程序和质量操纵做出了规定。

2 适用范畴2.1火力发电厂锅炉压力容器、特种管道及其它金属监督受监管道的焊接接头的返修和母材缺陷的焊补操纵。

2.2本制度不足以保证专门情形下缺陷返修的质量时,需要另行制订专用的返修工艺文件。

3 操纵要求3.1金属监督无损检验人员检测发觉焊接接头或母材有超标缺陷时,由金属监督检测人员开出缺陷通知单,注明返修缺陷的性质、位置、返修次数及返修要求。

3.2焊接工艺人员应依照返修通知单分析缺陷产生的缘故,制订返修工艺。

3.3返修前应编制详细的返修工艺,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的缘故;幸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返修焊工的确定;焊接材料的牌号及规格等;返修工艺应经焊接工程师审核。

3.4同一位置返修次数不得超过2次,如超过2次,返修前应经总工程师批准。

并应将返修次数、部位、返修情形记入专业技术档案。

3.5返修应完全清除焊接缺陷,修整出合适的坡口,由指定的焊工按焊接工艺卡进行返修。

返修后应修磨焊缝外观使其与其它焊缝外观平均一致,经班组技术员检查合格后重新托付无损检测。

3.6要求焊后排除应力的对接焊缝,一样应在热处理前完成。

如在热处理后返修,应依照补焊深度确定是否再进行排除应力热处理。

3.7耐压试验后要求返修的,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由于焊接接头或接管泄漏而进行返修的,或返修深度大因此1/2壁厚的对接焊缝,必须割除重新焊接。

3.8焊接接头返修工艺卡、焊缝返修的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应存入专业技术档案。

3.9母材缺陷的焊补3.9.1母材缺陷焊补前应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焊接工艺卡,注明缺陷的清理方法、坡口要求、焊接材料、补焊工艺(包括焊接参数、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要求等)及补焊后无损检测的要求。

补焊工艺卡应经焊接工程师审核。

3.9.2补焊前应将补焊位置缺陷排除,经检查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补焊。

压力容器母材缺陷修补规定

压力容器母材缺陷修补规定

压力容器母材缺陷修补规定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压力容器母材缺陷的修补。

2.引用标准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JB/T4709---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质量保证手册》3.焊工资格:参与母材缺陷补焊的焊工必须持有有效的压力容器焊工资格证。

4.缺陷焊前清理4.1补焊前,认真清理缺陷部位及两侧10~20mm范围内的水、锈、油污等杂质,并修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4.2对母材造成不规则凹坑要求打磨直至圆滑过渡,不要留尖角。

4.3是否满足补焊要求,由工艺责任工程师和焊接责任工程师根据相关标准的要求决定。

5.焊接方法:采用手工电弧焊(SMAW)。

6.焊接材料:焊条选用根据JB/T4709—2000的规定,并选用适当的焊条直径。

焊时低10~15%;仰焊时焊接电流一般比平焊时低15~20%。

8.焊接8.1不允许在补焊缺陷以外的母材上随意打火起弧,应在引弧板上起弧。

8.2多层多道补焊时,起弧、熄弧位置应彼此错开,避免接头重合,各层各道之间的熔渣必须清除干净,并形成圆滑过渡。

9.焊后处理补焊完毕后,应认真清除熔渣、飞溅、氧化皮等,用砂轮机打磨补焊焊缝至母材平齐。

10.外观检查10.1打磨整形完后,经自检认为合格后交检验员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夹渣、未熔合、焊瘤、未填满等缺陷。

10.2补焊焊缝经外观检查合格后,如需进行无损检测时应在24小时以后进行无损探伤。

评价:1、作为压力容器的返修、补焊焊缝,返修的焊接工艺也是要按照JB4708的要求进行评定的,文中没见引用的评定编号,这份工艺不能被焊接工艺评定覆盖,应该是无效的文件。

2、对于酸性药皮的焊条没有规定电源极性,直流正接?反接?抑或交流?3、焊接时层间温度的控制似乎没有规定。

焊缝返修焊规程

焊缝返修焊规程

目的:
阐述焊缝返修焊的要求。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按ISO3834标准,和SWP之相应PS规定要求制造的产品,焊缝修磨和焊缝返修焊
程序:
1.焊缝返修
1.1凡产品完工后焊缝表面有下述情况应予修磨:
a. 对接焊缝表面形状尺寸不符合设计图样或有关文件规定,焊缝余高
超过标准规定。

b. 角焊缝焊脚尺寸不符合设计图样或有关文件规定,焊缝凹,凸面过
大或过小,应修磨缝外形,且焊缝呈圆滑过渡至母材。

c. 焊缝表面有裂纹,气孔,弧坑,焊瘤等缺陷。

d. 咬边超过标准要求。

1.2凡产品完工后焊缝无损检测检出的缺欠返修
a. 对于焊缝内部出现的裂纹,微裂纹,线性裂纹。

b. 内部超出标准规定的气孔,线性多孔和孔穴。

c. 超出标准规定的未融合,角焊缝的熔深不够,熔深不够。

2. 焊接接头的返修焊
2.1焊接接头所发现的、不允许的焊接缺陷应进行返修或补焊。

2.2返修焊前,应采用机械方法打磨将缺陷彻底清除后,再进行返修货
补焊。

2.3 一般情况下,返修焊按原WPS内容进行返修焊接,必要时制定专用
返修工艺(焊接缺欠返修通用工艺)进行。

2.4同一部位焊缝返修一般不能超过两次。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

不合格焊缝返修规定1.总则本规程对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等不合格焊缝的返修做出规定。

2.焊工2.1担任手工电弧焊返修焊接的焊工必须按AWSD1.1的规定,经考试合格并在该项目持证有效期内才能担任焊接。

2.2焊工必须遵守《不合格品通知单》的返修工艺要求和本规程的规定。

3.焊接设备施焊前应检查焊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设备上的电流表、电压表应经过校验并在鉴定有效期内,设备经过维修、保养,处于完好状态。

4.焊接材料4.1填充用的焊条其型号、规格必须符合工艺的要求。

4.2焊条必须领自焊材库,并按有关规定经烘干后,方可领用实施焊缝返修焊接。

4.3焊条自焊材库领出后,必须放在焊条保温筒内使用,不得随意放置,以防受潮或被油锈污染。

4.4焊丝焊前应除油、除锈处理。

5.缺陷的清除5.1对焊缝表面可见的夹渣、气孔、咬边及表面裂纹等缺陷,一般采用砂轮打磨的方法清除。

5.2对深度较大的表面缺陷及焊接接头内部缺陷,一般采用碳弧气刨的方法清除。

操作中应采用较小电流。

凡焊前要求预热的材料,碳弧气刨前必须预热,其温度不得低于该材料的焊接预热温度。

6.焊接6.1施焊前,对焊接部位母材周边和焊槽表面应进行清理,打磨出金属光泽,以上范围内的油、锈、水等有害物质应清除干净。

6.2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CO2气保焊、关键焊缝的角焊缝的返修严格执行工艺的规定或原焊接工艺。

6.3焊缝焊接工艺有预热要求时,补焊前必须按工艺严格预热,预热宽度为补焊处周边不小于焊件厚度的三倍,且不小于50mm。

6.4严禁在焊槽周边的母材表面起弧,应特别注意起弧和收弧的焊接质量;多层焊时,焊道的起弧位置应错开一定距离。

6.5每焊完一道焊缝,应认真清理焊渣,并检查焊道质量,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后,方可继续施焊。

6.6焊接时必须按工艺控制焊接电流及层间温度,防止发生过热而影响焊缝的使用性能,不允许用大幅度的横向摆动慢速焊堆方式进行补焊。

6.7对于厚度较薄或尺寸要求严格的产品,返修时应采取防变形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焊缝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管理制度
1 主题内容
本制度对焊缝返修工艺的编制和审批、返修程序和质量控制作出了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压力管道元件焊接接头返修及母材缺陷补焊的控制。

3 控制要求
3.1 无损检测发现焊接接头或母材有超标缺陷需要返修时,由探伤室开具《焊缝返修通知单》(表WS-03)将缺陷存在部位在产品上标注出来。

注明返修的部位、缺陷的性质、位置、返修次数。

3.2 返修前,焊接工艺人员应根据返修通知单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制定返修方案。

一、二次返修由焊接工艺员编制表HJ-12《焊缝返修工艺卡》试件压力管道元件制造检验流转卡,打上材质编号、试件编
号及焊工钢印。

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超次返修由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制订返修方案,经质量保证工程师批准方可进行返修。

3.3 返修前应编制详细的返修工艺,焊缝返修工艺必须是评定合格的工艺。

返修工艺至少应包括缺陷产生的原因;避免再次产生缺陷的技术措施;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返修焊工的指定;焊接材料的牌号及规格等。

返修工艺应经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

施焊时要有详细的返修记录。

3.4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三次及以上的返修,返修工艺卡应经质保工程师批准,并应将返修次数、部位、返修后的无损检测结果和质保工程师批准手续记入压力管道元件质量证明书的产品制造变更报告中。

3.5 返修应彻底清除焊接缺陷,修整出合适的坡口,由指定的焊工按返修工艺卡进行返修。

返修后应修磨焊缝外观使其与其它焊缝外观均匀一致,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合格后出具表HJ-13《返修后外观检验合格通知单》及表JY-02《探伤委托单》交探伤室,用原探伤方法进行探伤检查。

3.6 有消除应力热处理要求的管道元件,其焊缝返修应在热处理前进行,如不得已在热处理后返修时,返修后应当根据补焊深度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3.7 焊缝返修在水压试验前进行,水压试验过程中发现渗漏需返修时,必须放水后返修,返修部位必须按原要求经无损检测合格。

返修合格后重新做水压试验。

3.8有特殊耐腐蚀要求的压力管道元件或者管道元件,返修部位仍需保证不低于原有的耐腐蚀性能;
3.9返修部位应当按照原要求经过检测合格。

3.10焊接接头返修工艺卡、焊缝返修的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应存入产品档案。

3.11母材缺陷的焊补
3.9.1母材缺陷补焊前应由焊接技术人员编制焊接工艺卡,注明缺陷的清理方法、坡口要求、焊接材料、补焊工艺(包括焊接参数、预热及焊后热处理要求等)及补焊后是否需要无损检测等要求,补焊工艺应经焊接热处理责任人审核。

3.9.2补焊前应将补焊位置打磨至与母材平齐,经检查员检查合格后方可补焊。

3.9.3母材缺陷补焊工艺卡及施焊记录应存入产品档案内。

4 质量记录
表HJ-12 《焊接接头返修焊接工艺卡》
表HJ-02 《施焊及焊缝外观检查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