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EL 89C系列单片机解密及加密原理分析
AT89C 系列单片机的解密与加密技术

AT89C系列单片机的解密与加密技术北京中青世纪科技发展公司(101300) 徐 晖 周湘峻摘 要:首次公开了A T89C系列单片机的解密原理,同时介绍了两种新的不可破解的加密方法,彻底解决了A T89C系列单片机的加密问题。
关键词:A T89C系列单片机 加密 解密 加密锁定位 A T89C系列单片机已在我国推广应用4年多,它与M CS51完全兼容,使我国的绝大多数单片机开发人员都能用它展开设计,原使用80C31、87C51、8751的产品和开发工具都可直接适用89C51等单片机。
以上的优点使越来越的工程师采用A T89C系列单片机设计制作从小到大的各种产品、系统。
然而,由于A T89C系列单片机在加密锁的设计上存在缺陷,使用A TM EL公司提供的标准加密方法不能对用户程序实施有效的保护。
使那些需要对程序保密的用户不敢使用A T89C系列单片机,从而阻碍了它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我公司曾在1995年初开发出低价位的BCQ2 A T89C编程器,对A T89C系列单片机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详见《电子技术应用》1995年第9期)。
在96年初又应客户要求首家开发了专用的A T89C单片机自动解密器,能对加密的A T89C全系列单片机自动、完全解密。
1 原有的加密、解密方案A T89C系列单片机的加密步骤:(1)通过总线把程序写入片内程序存储器。
(2)写入加密锁定位, A T89C51 52为3个(即所谓一、二、三级加密), A T89C1051 2051为2个(即所谓一、二级加密)。
写入锁定位后单片机将禁止对片内程序存储器进行校验操作,同时禁止使用M OV C指令访问片内程序存储器。
以达到保护片内程序不能被非法读出的目的。
在BCQ2A T89编程器等烧写工具上可以自动完成上述各级加密。
但是,A T89C系列单片机内部程序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并不合理,使在擦除片内程序之前可以首先擦除加密锁定位。
关于at89c 系列单片机的编程介绍

关于at89c 系列单片机的编程介绍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AT89C 系列单片机是由英特尔公司推出的一款经典的8 位单片机系列产品,其采用了Harvard结构,具有高性能和低能耗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
本文将介绍AT89C 系列单片机的编程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利用这一款单片机完成各种任务。
AT89C 系列单片机的编程主要采用汇编语言进行编写,汇编语言是一种低级语言,可以直接控制单片机的硬件资源,具有高效性和灵活性。
在编程之前,首先要了解AT89C 系列单片机的数据存储和控制器的结构。
AT89C 系列单片机具有128字节的RAM,64K字节的闪存和大量的I/O端口,通过对这些资源的合理配置,可以实现各种功能。
在使用AT89C 系列单片机进行编程时,首先需要安装相应的开发工具,如Keil C51或者WinAVR等,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程序员完成编译、烧录、调试等操作。
接着,可以编写相应的汇编代码,对单片机进行控制,完成各种任务。
可以利用AT89C 系列单片机控制LED灯的亮灭、驱动电机的转动、读取传感器的数值等等。
在编程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问题,比如注意程序的效率和可靠性,避免死循环和内存溢出等情况的发生。
要注意单片机的时钟频率、中断优先级等设置,确保程序的正常运行。
对于AT89C 系列单片机来说,有些功能可能需要外接其他器件来实现,比如需要使用LCD显示器、AD转换器等,程序员需要对这些器件有一定的了解,才能编写出完整的代码。
在编程过程中,可以利用仿真器或者编程器来进行烧录和调试,确保程序的正确性。
可以使用调试工具来监控程序的执行过程,查看变量的数值、程序的执行路径等信息。
在程序测试完成后,可以将程序烧录到单片机中,进行实际的运行。
AT89C 系列单片机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程序员可以利用其进行各种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通过合理的编程方法和技巧,可以充分发挥单片机的性能,实现更多的功能。
基于AT89c5单片机控制电子密码锁精品

基于AT89c51单片机控制电子密码锁目录第1章绪论 (3)1.1 课题的介绍 (3)1.2 本课题设计的研究现状 (3)第2章密码锁设计方案 (4)第3章硬件设计 (6)3.1单片机简介 (6)3.2内部时钟电路 (10)3.3 手动复位电路 (10)3.4 键盘接口电路方案的确定 (11)3.5数码管数码显示电路方案的确定 (12)3.6 CT7447介绍 (14)3.7 74L138译码器的运用 (15)3.8密码存储电路方案的确定 (17)3.9 电路原理图 (18)第4章电子密码锁软件设计 (19)4.1程序功能 (19)4.2程序框图 (19)4.3系统程序 (24)第5章软、硬件调试 (31)5.1硬件调试 (31)5.2软件调试方法 (31)第6章总结与体会 (32)附录:元器件清单 (33)参考文献 (33)基于单片机控制电子密码锁摘要根据有关资料介绍,电子密码锁的研究从上世纪30年代就开始了,在某些特殊场所就有所应用。
研究这种锁的初衷,是提高锁具的安全性,因为电子密码锁的密匙量极大,可以和机械锁配合,避免因钥匙被仿制而出现的问题。
在安全性极高的前提下,它的另一个特点——无需钥匙。
密码锁还有指纹锁、卡片锁、磁卡锁,生物锁等等。
但能谈得上实用一些或者大众化一些的还是按键式电子密码锁。
这是一种操作方式类似于按键电话机的电子锁,通过键盘上的数码按键一次输入依组密码,如果密码与内部已约定的密码相同,则输出一个信号,以驱动电磁铁或小马达将门打开,完成一个开锁过程。
本论文从电子密码锁系统的功能,硬件电路设计,软件设计分别论述这一系统。
通过使用单片机80C51作为控制核心,连接外部存储器93C46,实现密码断电保存,通过七段数码管显示,制作一种密码锁。
该锁具有开锁、解密、修改、保存密码、用户密码等基本的密码锁功能,还具有调电数码提示等功能。
关键词:单片机;密码;密码锁第1章绪论1.1课题的介绍密码锁是锁的一种,开启时用的是一系列的数字或符号。
ATMEL89C系列51单片机加密原理

ATMEL89C系列51单片机加密原理ATMEL89C系列是ATMEL51单片机典型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也是OTPMCU,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标准MCS-51指令系统,芯片内集成了RAM和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ATMELAT89C 系列微处理器可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
致芯科技最具实力的芯片解密、IC解密、单片机解密等解密服务机构,致芯科技拥有多年的解密服务经验和超高水平的解密技术,一直从客户利益出发,为每位客户提供最科学最合理最低成本的解密方案与解密服务,深受客户的信赖与喜爱。
51类单片机在完成三级加密之后采用烧坏加密锁定位,不破坏其它部分,不占用单片机任何资源。
加密锁定位被烧坏后不再具有擦除特性。
一旦用OTP 模式加密后,单片机片内的加密位和程序存储器内的数据就不能被再次擦除。
ATMEL89C系列51单片机特点:1.内部含Flash存储器因此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进行程序的修改,这就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
同时,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保存一些数据信息,即使外界电源损坏也不影响到信息的保存。
2.和80C51插座兼容89C系列单片机的引脚是和80C51一样的,所以,当用89C系列单片机取代80C51时,可以直接进行代换。
这时,不管采用40引脚亦或44引脚的产品,只要用相同引脚的89C系列单片机取代80C51的单片机即可。
3.静态时钟方式89C系列单片机采用静态时钟方式,所以可以节省电能,这对于降低便携式产品的功耗十分有用。
4.错误编程亦无废品产生一般的OTP产品,一旦错误编程就成了废品。
而89C系列单片机内部采用了Flash存储器,所以,错误编程之后仍可以重新编程,直到正确为止,故不存在废品。
5.可进行反复系统试验用89C系列单片机设计的系统,可以反复进行系统试验;每次试验可以编入不同的程序,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系统设计达到最优。
单片机破解

单片机破解的常用方法及应对策略摘要:介绍了单片机内部密码破解的常用方法,重点说明了侵入型攻击/物理攻击方法的详细步骤,最后,从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对付破解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单片机;破解;侵入型攻击/物理攻击1引言单片机(Microcontroller)一般都有内部ROM/EEPROM/FLASH供用户存放程序。
为了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拷贝单片机的机内程序,大部分单片机都带有加密锁定位或者加密字节,以保护片内程序。
如果在编程时加密锁定位被使能(锁定),就无法用普通编程器直接读取单片机内的程序,这就是所谓拷贝保护或者说锁定功能。
事实上,这样的保护措施很脆弱,很容易被破解。
单片机攻击者借助专用设备或者自制设备,利用单片机芯片设计上的漏洞或软件缺陷,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就可以从芯片中提取关键信息,获取单片机内程序。
因此,作为电子产品的设计工程师非常有必要了解当前单片机攻击的最新技术,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防止自己花费大量金钱和时间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产品被人家一夜之间仿冒的事情发生。
2单片机攻击技术目前,攻击单片机主要有四种技术,分别是:(1)软件攻击该技术通常使用处理器通信接口并利用协议、加密算法或这些算法中的安全漏洞来进行攻击。
软件攻击取得成功的一个典型事例是对早期ATMELAT89C系列单片机的攻击。
攻击者利用了该系列单片机擦除操作时序设计上的漏洞,使用自编程序在擦除加密锁定位后,停止下一步擦除片内程序存储器数据的操作,从而使加过密的单片机变成没加密的单片机,然后利用编程器读出片内程序。
(2)电子探测攻击该技术通常以高时间分辨率来监控处理器在正常操作时所有电源和接口连接的模拟特性,并通过监控它的电磁辐射特性来实施攻击。
因为单片机是一个活动的电子器件,当它执行不同的指令时,对应的电源功率消耗也相应变化。
这样通过使用特殊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数学统计方法分析和检测这些变化,即可获取单片机中的特定关键信息。
基于单片机AT89C51密码锁.doc

项目密码锁一、项目描述数字密码锁实现知道开锁密码即可开锁的功能。
在输入密码正确后,还可以修改密码,在输入密码的过程中,不显示密码,只显示无规律的提示某位密码是否输入完毕,防止了密码的泄漏,大大加强了密码锁的保密性。
开锁代码为8位二进制数,当输入代码的位数和位值与锁内给定的密码一致,且按规定程序开锁时,方可开锁,并点亮开锁指示灯。
否则系统进入“错误”状态,并发出提示信号。
开锁程序由设计者确定,并锁内给定的密码是可调的,且预置方便,保密性好。
二、项目目的本项目系统实现了输入密码正确后,小灯亮,错误不亮;2、正确修改密码后,小灯不亮,错误不亮;3、输入错误密码,小灯不亮;4、按下*后,输入密码归重新开始。
三、系统设计3.1系统框图图1 系统框图3.2学习情景实际上数字密码锁的功能较多,本项目仅介绍一部分,具体操作如下:1.用绿色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来表示密码的输入是否正确。
(若密码正确则亮,否则不亮)。
2.显示器采用1602点阵字符LCD。
3.采用4*3矩阵非编码键盘,键值见下表。
表1 4*3矩阵的非编码键盘键值程序控制:①开机显示如下图:图1 开机显示画面②密码输入:在上图状态显示下输入数字0~9即可;密码按键图如下:图2 密码按键盘密码长度为8个字符(默认为12345678,可在程序中修改)在密码输入LCD上显示“*”如图3图示,输入完毕后按‘#’键确定。
若正确则绿色指示灯亮50ms 表示开门,若不正确则出现如图4图所示画面,此时按“*”键则可返回图 1 所示的画面。
图3 密码输入显示正确提示图4 密码输入不正确提示四、硬件设计4.1 电路原理图图2 密码锁电路原理图五、软件设计#include <reg51.h>#define un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nint unsigned intsbit RS = P3^0;sbit RW = P3^1;sbit E = P3^4;sbit LED1 = P3^6;unchar code L1[]= "PASS WORD";unchar code L21[]= " " ;unchar code L23[]= "ERROR!!! " ;unchar mima1[8]="12345678";unchar mima2[8];unchar *PTR;unchar CH;unchar n;unchar HSM, LJC, keyvalue;unchar tmp;unchar CNT = 0;void delayXms( unint x );void lcd_init( void );void write_ir( void );void write_dr( unchar *ch, unchar n );void write_dr1( unchar ch );unchar keyscan( void );void mm_cmp( void );void main( void ){LED1 = 0;lcd_init( );while( 1 ){tmp = keyscan( );switch( tmp ){case 0x11: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1';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21: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2';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41: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3';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12: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4';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22: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5';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42: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6';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14: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7';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24: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8';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44: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9';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18:CNT = 0;P1 = 0xc0;write_ir( );PTR = &L21;n=16;write_dr( PTR, n );P1 = 0xc0;write_ir( );break;case 0x28:CNT++;if( CNT==9 ){CNT = 0;break;}else{CH = '*';mima2[CNT-1] = '0';write_dr1( CH );}break;case 0x48:mm_cmp( );break;default: LED1 = 0;}delayXms( 1 );}}void delayXms( unint x ){unint y,z;for( ; x>0; x-- )for( y=4; y>0; y-- )for( z=250; z>0; z--);}void lcd_init( void ){P1 = 0x01;write_ir( );P1 = 0x38;write_ir( );P1 = 0x0c;write_ir( );P1 = 0x06;write_ir( );P1 = 0x83;write_ir( );PTR = &L1;n=10;write_dr( PTR, n );P1 = 0x0f;write_ir( );P1 = 0xc0;write_ir( );}void write_ir( void ){RS = 0;RW = 0;E = 0;delayXms( 50 );E = 1;}void write_dr( unchar *ch, unchar n ){unchar i;for( i=0; i<n; i++ ){P1 = *(ch+i);RS = 1;RW = 0;E = 0;delayXms( 50 );E = 1;}}unchar keyscan( void ){P2 = 0xf0;LJC = P2&0xf0;if( LJC != 0xf0 ){delayXms( 10 );LJC = P2&0xf0;if( LJC != 0xf0 ){HSM = 0xfe;while((HSM&0x10)!=0){P2 = HSM;LJC = P2&0xf0;if( LJC != 0xf0 ){keyvalue = ( ~HSM )+( ~(LJC|0x0f) );return( keyvalue );}else HSM = (HSM<<1)|0x01;}}}return( 0x00 );}void write_dr1( unchar x ){P1 = x;RS = 1;RW = 0;E = 0;delayXms( 50 );E = 1;}void mm_cmp( void ){unchar x;bit flag = 1;for( x=0; x<8; x++ ){if( mima1[x]==mima2[x] ) continue;else{flag = 0;break;}}if( flag ){LED1 = 1;delayXms( 50 );}else{P1 = 0xc0;write_ir( );PTR = &L23;n=16;write_dr( PTR, n );P1 = 0xc8;write_ir( );}}。
基于AT89C5的电子密码锁设计设计7806248

基于AT89C5的电子密码锁设计设计7806248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设计摘要本次设计使用AT89C51实现一基于单片机的电子密码锁。
本系统由单片机系统、矩阵键盘、LED显示和报警系统组成。
系统能完成开锁、超次锁定、修改用户密码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
除上述基本的密码锁功能外,还具有温度显示、时间显示等功能,依据实际的情况还可以添加遥控功能。
本系统成本低廉,功能实用。
关键词:单片机AT89C51 LED显示矩阵键盘自动报警目录1引言 (1)2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2)3系统模块电路的设计 (4)3.1系统总框图 (4)3.2系统的模块电路设计 (4)3.2..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模块 (4)3.2..2波形产生模块 (5)3.2..3键盘模块 (8)3.2..4显示模块 (9)3.2..5电源模块 (11)3.2..6温度检测模块设计 (13)3.2..7开锁电路和报警电路模块 (14)4系统的软件设计 (15)4.1软件设计思路 (15)4.2系统主流程图 (15)5总结 (16)6致谢 (18)7参考文献 (18)8附录 (19)1引言目前,最常用的锁是20世纪50年代意大利人设计的机械锁,其机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便宜。
但在使用中暴露了很多缺点:一是机械锁是靠金属制成的钥匙上的不同齿形与锁芯的配合来工作的。
据统计,每4000把锁中就有两把锁的钥匙齿牙相同或类似,故安全性低。
二是钥匙一旦丢失,无论谁捡到都可以将锁打开。
三是机械锁的材料大多为黄铜,质地较软,容易损坏。
四是机械锁钥匙易于复制,不适于诸如宾馆等公共场所使用。
由于人们对锁的安全性,方便性等性能有更高的要求,许多智能锁也相继问世,但这类产品的特点是针对特定指纹或有效卡,但能适用于保密要求高且仅供个别人使用的箱、柜、房间,其成本一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这类产品的普及和推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子密码防盗锁作为防盗卫士的作用日趋重要。
第3章 89C51单片机 硬件结构和原理 89C51是Atmel公司在8051基础上发展的8位单片机。介绍它的硬件

INT0 外部中断0输入
INT1 外部中断1输入
T0 定时器0的外部输入(计数输入)
T1 定时器1的外部输入(计数输入)
WR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控制输出
RD 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输出控制
4. 程序状态标志寄存器 PSW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CY AC F0 RS1 RS0 OV — P
MOVC A,@A+DPTR
MOVC A , @A+PC CPU读取片外ROM时,发出PSEN信号(程序存储允
许输出),作为读ROM的选通控制信号。
程序存储器中的保留单元
存储单元地址
保留用途
0000H—0002H 复位后初始化引导程序地址
0003H—000AH 外部中断0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
000BH—0012H 定时器/计数器0溢出中断服务程序 入口地址
89C51单片机基本组成包括有:
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 片内数据存储器RAM有128B,
21个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片内程序存储器Flash ROM 有4KB;
可寻址片内外统一编址的64KB的ROM, 可寻址片外64KB的RAM; 4个8位并行I/O接口(P0—P3); 一个全双工通用异步串行接口UART; 两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 五个中断源、两个优先级的中断控制系统;
R0 — R7
18H — 0FH
R0 — R7
10H — 17H
R0 — R7
18H — 1FH
R0 — R7
⑵ 位寻址区
片内RAM的 20H—2FH这16 个字节,可以 用位寻址方式 访问各位。
这128位的位地 址00H-7FH。
有专门的位操 作指令,采用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TMEL 89C系列单片机解密及加密原理分析
致芯科技最具实力的芯片解密、IC解密、单片机解密等解密服务机构,致芯科技拥有多年的解密服务经验和超高水平的解密技术,一直从客户利益出发,为每位客户提供最科学最合理最低成本的解密方案与解密服务,深受客户的信赖与喜爱。
ATMEL 89C系列 51单片机特点:
1.内部含Flash存储器。
因此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可以十分容易进行程序的修改,这就大大缩短了系统的开发周期。
同时,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能有效地保存一些数据信息,即使外界电源损坏也不影响到信息的保存。
2.和80C51插座兼容。
89C系列单片机的引脚是和80C51一样的,所以,当用89C系列单片机取代80C51时,可以直接进行代换。
这时,不管采用40引脚亦或44引脚的产品,只要用相同引脚的89C系列单片机取代80C51的单片机即可。
3.静态时钟方式。
89C系列单片机采用静态时钟方式,所以可以节省电能,这对于降低便携式产品的功耗十分有用。
4.错误编程亦无废品产生。
一般的OTP产品,一旦错误编程就成了废品。
而89C系列单片机内部采用了Flash存储器,所以,错误编程之后仍可以重新编程,直到正确为止,故不存在废品。
5.可进行反复系统试验。
用89C系列单片机设计的系统,可以反复进行系统试验;每次试验可以编入不同的程序,这样可以保证用户的系统设计达到最优。
而且随用户的需要和发展,还可以进行修改,使系统不断能追随用户的最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