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敬辞谦辞集锦讲课教案

合集下载

成语敬辞谦辞教案导入

成语敬辞谦辞教案导入

成语敬辞谦辞教案导入教案导入:成语的敬辞谦辞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表达老师角色:教案专家学生角色:学习者所需材料:黑板、白板、笔、教学PPT任务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步骤1:导入话题通过问学生一些问题,引起学生对于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表达的兴趣。

例如:你知道什么是成语吗?你了解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吗?步骤2:故事引入教师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涉及到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

例如:从前有个人非常客气,他总是用一些成语来表示他的谦虚和尊敬。

这很有趣吧!那么,你们想知道他用了哪些成语吗?任务2:引导学生了解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步骤1:呈现相关成语通过PPT或者在黑板上写下一些相关的成语,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和讨论这些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表达。

例如:拱手相让、不足挂齿、佩服不已等。

步骤2:讨论和总结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这些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并在黑板上进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是如何体现的,并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

任务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步骤1:创意成语游戏教师组织一个创意成语游戏,要求学生发挥创造力,创造出新的成语,并在其中融入敬辞和谦辞的表达。

例如:抱拳躬身、东让西让等。

步骤2:分享和交流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交流创造出的成语,并向全班展示。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鼓励他们思考这些成语是否合理和恰当地体现了敬辞和谦辞。

任务4:课堂小结步骤1:进行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的重要性和运用。

步骤2: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例如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运用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进行表达。

步骤3:课堂反馈通过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或进行简短的小结,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情况。

通过以上教案导入的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成语敬辞谦辞这一主题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成语中的敬辞和谦辞表达,并通过创意成语游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谦辞敬辞教学设计

谦辞敬辞教学设计

谦辞敬辞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能够掌握谦辞和敬辞的用法,并能在实际交流中正确应用。

教学重点:1. 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和特点;2. 谦辞和敬辞的常见表达方式;3. 谦辞和敬辞的使用场景;4. 如何正确运用谦辞和敬辞。

教学准备:1. 教材:教材例句和对话;2. 多媒体设备:显示教材例句和对话的投影仪或电脑。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使用到的一些客气表达方式有哪些?2. 通过提问,引出谦辞和敬辞的概念。

Step 2 谦辞和敬辞的定义和特点1. 讲解谦辞的定义:谦辞是一种表示谦虚、自谦和客气的语言表达方式。

- 谦辞表达为了礼貌而言低;- 谦辞的成分多为对自己的否定或淡化。

2. 讲解敬辞的定义:敬辞是一种表示尊重、礼貌和客气的语言表达方式。

- 敬辞表达为了示意对对方特殊身份或地位的注意和尊重;- 敬辞的成分多为对对方的肯定或赞美。

Step 3 谦辞和敬辞的常见表达方式1. 呈现教材例句和对话,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谦辞和敬辞的表达方式。

2. 教师解释和补充例句中的谦辞和敬辞的表达方式。

3. 通过学习材料例句,让学生举一反三,自行找出其他谦辞和敬辞的表达方式。

4. 教师总结并展示学生列出的谦辞和敬辞的表达方式。

Step 4 谦辞和敬辞的使用场景1. 引导学生思考在哪些情境中需要使用谦辞和敬辞。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提出各自找到的使用场景,并向全班汇报。

3.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出一些建议。

Step 5 如何正确运用谦辞和敬辞1. 教师讲解如何在实际交流中正确运用谦辞和敬辞。

- 谦辞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敬辞的用法和注意事项;- 在具体交流中如何选择使用谦辞和敬辞。

2. 教师给出一些实例,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谦辞和敬辞的练习。

- 通过角色扮演、听力训练等方式,让学生熟悉运用谦辞和敬辞。

Step 6 学生练习与拓展1.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编写一段对话,要求其中涉及谦辞和敬辞的使用。

初中敬辞与谦辞教案

初中敬辞与谦辞教案

初中敬辞与谦辞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敬辞与谦辞的概念及作用。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敬辞与谦辞,提高交际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礼貌意识和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敬辞与谦辞的定义及分类。

2. 敬辞与谦辞的使用场合和注意事项。

3. 常用敬辞与谦辞的举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因为不会使用敬辞与谦辞而尴尬的情况?”引发学生对敬辞与谦辞的思考,导入新课。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敬辞与谦辞的定义、分类及使用场合,让学生明白敬辞与谦辞的重要性。

敬辞:用于表示尊敬、礼貌的语言,如“您”、“请”、“谢谢”等。

谦辞:用于表示谦虚、谦让的语言,如“不敢当”、“谢谢”、“还需要努力”等。

分类:a. 针对不同对象的敬辞与谦辞。

b. 针对不同场合的敬辞与谦辞。

c. 针对不同目的的敬辞与谦辞。

使用场合与注意事项:a. 在正式场合,如学校、单位、宴会等,要使用敬辞与谦辞,以表示尊重他人。

b. 在家庭、朋友之间,也要适当使用敬辞与谦辞,以增进感情。

c. 使用敬辞与谦辞时,要注意语境、对象和目的,做到恰到好处。

3. 举例与练习:教师举例说明常用敬辞与谦辞的使用,如“您好”、“请问”、“劳驾”、“谢谢”、“不敢当”等,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4. 游戏互动:教师设计一个关于敬辞与谦辞的游戏,如“敬辞与谦辞接龙”,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敬辞与谦辞在交际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敬辞与谦辞,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举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使用敬辞与谦辞的例子,并写在日记中,下次上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敬辞与谦辞的概念及作用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敬辞与谦辞,提高交际能力。

3. 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敬辞与谦辞的情况,以及礼貌意识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谦词和谦辞教案

谦词和谦辞教案

谦词和谦辞教案教案标题:谦词和谦辞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谦词和谦辞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使用谦词和谦辞的正确方法;3. 培养学生在交际中尊重他人、表达谦虚态度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1. 谦词和谦辞的概念和分类;2. 谦词和谦辞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谦词和谦辞在实际交际中的运用;2. 学生对于适当使用谦词和谦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幻灯片或黑板;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并回顾他们对于谦词和谦辞的初步认识。

二、讲解谦词和谦辞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教师介绍谦词和谦辞的定义,并与学生一起分析其作用和重要性。

2. 教师讲解谦词和谦辞的分类,如感谢、道歉、致谢等。

三、示范和练习(15分钟)1. 教师通过示范对话或情景演示,展示谦词和谦辞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模拟各种交际情景,运用谦词和谦辞进行对话。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回顾练习过程,分享他们在交际中使用谦词和谦辞的体会和困惑。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谦词和谦辞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拓展练习(10分钟)1. 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并表演一段对话,充分运用谦词和谦辞。

2. 学生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加深对于谦词和谦辞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谦词和谦辞的小结,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2. 学生找到一篇包含谦词和谦辞的文章,标出其中的谦词和谦辞,并解释其使用的原因。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于谦词和谦辞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在实际交际中正确运用。

教师需要注意在示范和练习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反馈,以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谦词和谦辞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和变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谦敬词教学设计

谦敬词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探究法
探究讨论
公开课教学设计
年 月 日
课 题 语言得体之谦敬词的运用




1、了解谦词与敬词的常识,学会使用谦敬词。
2、透过现象总结谦词与敬词的规律。
重点:谦敬词的运用及其规律。
难点:谦敬词的运用及其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ppt展示几幅电视剧中的台词截图,让学生们找出其中有语病的地方。发现其中出现的语病问题有很多,重复赘余、前后矛盾还有谦敬词使用失当的问题。
规律:家大舍小令外人
大:大人、大作、大寿
尊:尊姓
贵:贵姓、贵庚、贵体、贵干、贵国、贵校
贤:贤弟、贤郎、贤侄、贤婿、贤妻
(2)谦词
小:小女、小人、小生、小儿
寒:寒舍、寒门
拙:拙荆、拙见
鄙:鄙人、鄙见、鄙意
规律:小寒拙鄙称自身
(3)敬词
高:高足、高就、高龄、高攀、高见等。
大:大人、大作、大寿
尊:尊姓
贵:贵姓、贵庚、贵体、贵干、贵国、贵校
贤:贤弟、贤郎、贤侄、贤婿、贤妻
惠:惠存、惠顾、惠临、惠临、惠赠
光:光临、光顾、
雅:雅正、雅意、雅教
拜:拜读、拜会、拜访、拜托、拜贺
赐:赐教、赐
对以上这些词总结,发现规律。
用在自己身上的是表示谦卑的、低下的,用在别人身上是表示尊贵的好的。
(4)口诀:
家大舍小令外人
小寒拙鄙称自身
高大尊贵又贤惠
光雅拜赐皆用对
三、场景练习
场景一:学生表演剧本
场景二:学生根据情况写对话
贾富贵和甄有钱两人重逢的对话。(问候)
四、闯关
链接考高闯关
30秒挑战答题

敬辞与谦辞教案

敬辞与谦辞教案

敬辞与谦辞教案教案标题: 敬辞与谦辞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敬辞与谦辞的概念及其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使用敬辞与谦辞,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

3.通过练习和模仿,提高学生在与他人交流时的礼貌程度。

教学内容:1.敬辞与谦辞的定义和作用。

2.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语。

3.教授敬辞与谦辞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场合。

教学步骤与活动设计:步骤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描绘尊敬、礼貌的场景,一张描绘不尊重、无礼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什么是敬辞与谦辞。

2.引导学生回忆和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的对他人表示尊重和谦逊的场合并介绍个人体验。

步骤二:讲解与概念解释(15分钟)1.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敬辞与谦辞的概念,并强调其在日常交流中的重要性。

2.提供实例,教授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语,如“请”、“谢谢”、“不好意思”等,并解释不同的用法和场合。

步骤三:实践练习(20分钟)1.以教师为例,模拟日常教室交流场景。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在不同场景中尝试使用敬辞与谦辞进行交流,并相互观察和提供反馈。

3.教师巡视各小组,提供指导和帮助,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

步骤四:总结与评价(10分钟)1.与学生共同总结敬辞与谦辞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2.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思考与讨论,拓展学生思维。

3.评价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并对学生的积极参与给予肯定。

扩展活动:1.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境,写一篇关于敬辞与谦辞的日记或小作文。

2.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真实生活中需要使用敬辞与谦辞的场景,如面试、社交聚会等。

教学资源:1.图片展示2.教学实例3.角色扮演活动材料4.学生练习册、笔记本和文具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交流中使用敬辞与谦辞的能力。

2.以学生写的日记或小作文作为书面评估的依据。

3.通过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

如有需要,我可以继续提供关于敬辞与谦辞教案的详细信息和指导。

敬辞与谦辞讲课教案

敬辞与谦辞讲课教案

敬辞与谦辞讲课教案一、敬辞与谦辞的概念。

敬辞与谦辞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社会礼仪,用于表达尊重和谦虚的态度。

在不同的语境中,人们会使用不同的敬辞与谦辞,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谦逊。

敬辞与谦辞的使用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修养和礼貌,也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敬辞与谦辞的重要性。

1. 体现尊重,在与长辈、上级、客户等地位较高的人交流时,使用敬辞能够表达出对对方的尊重,增进彼此之间的关系。

2. 促进融洽,使用谦辞能够表达出自己的谦虚和谦逊之心,避免显得自大和傲慢,有利于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3. 社会礼仪,敬辞与谦辞是社会交往的一种规范,符合社会礼仪的要求,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三、敬辞与谦辞的使用方法。

1. 敬辞的使用方法。

(1)称呼尊称,在与长辈、上级或客户交流时,应使用尊称,如“先生”、“女士”、“阁下”等。

(2)避免直呼姓名,在正式场合,应避免直呼对方的姓名,而是使用尊称或职务称呼。

(3)表达尊敬之意,在言辞中应表现出对对方的尊重之意,避免使用不当的语言或态度。

2. 谦辞的使用方法。

(1)表达谦虚之意,在表扬自己或接受他人的赞美时,应使用谦辞,如“不敢当”、“愧不敢当”等。

(2)避免自大之态,在言辞中应避免显得自大和傲慢,而是表现出谦逊和谦虚的态度。

(3)尊重他人意见,在与他人交流时,应尊重对方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显得固执和傲慢。

四、敬辞与谦辞的讲课教案。

1. 敬辞与谦辞的重要性。

敬辞与谦辞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社会礼仪,能够体现出说话者的修养和礼貌,也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说明敬辞与谦辞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在日常交往中注意使用敬辞与谦辞,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

2. 敬辞与谦辞的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对敬辞与谦辞的使用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包括在不同场合下的使用规范、尊称的选择、谦辞的表达方式等。

通过讲解实例,让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如何使用敬辞与谦辞,培养学生正确的语言交际能力。

初中谦词敬词教案

初中谦词敬词教案

初中谦词敬词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谦词和敬词的概念,知道它们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一定量的谦词和敬词,能够在适当的场合运用。

3. 培养学生文明礼貌的交往习惯,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谦词和敬词的概念及作用。

2. 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用法。

3. 谦词和敬词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谦词和敬词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谦词和敬词的概念,举例说明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用法。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谦词和敬词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应用: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谦词和敬词进行交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谦词和敬词的概念,举例说明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用法。

2.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谦词和敬词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交际法: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谦词和敬词进行交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是否主动练习谦词和敬词的用法。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看是否能正确运用谦词和敬词。

3. 交际能力:在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交际表现,看是否能熟练运用谦词和敬词进行交流。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展示谦词和敬词的概念、用法和练习题。

2. 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3. 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运用谦词和敬词。

七、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八、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谦词和敬词的重要性。

2. 讲解(15分钟):讲解谦词和敬词的概念,举例说明常见谦词和敬词的用法。

3. 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谦词和敬词的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4. 应用(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运用谦词和敬词进行交流,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5.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谦词和敬词在日常交往中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敬辞、谦辞荟萃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外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敬辞用语,用于对方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

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请求对方赠送(财物等)。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十、“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

如恭贺、恭候、恭请、恭迎、恭喜等。

最常见的如“恭喜发财”、“恭贺新禧”。

十一、“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十二、“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称对方学校。

其它敬辞阁下---一般的敬称。

夫人---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之意。

莅临——称贵宾来到。

光临——称顾客来到。

驾临——称对方到来。

驾:指车辆,借用为敬辞,称对方。

如:敬备菲酌,恭候驾临。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举动。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指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表示请对方指教。

呈正——把自己的作品送请别人批评改正。

也作呈政。

贵庚——问别人的年龄。

可用于中、青年人。

贵体——称别人身体。

贵姓——问别人的姓氏。

贵恙——询问别人的疾病。

贵干——询问别人要做什么。

府第——称对方之家。

府上——称对方的家或老家。

借重——指借用其他的(力量)。

如:敝公司以后借重您的地方还很多,还要常来麻烦您。

足下——尊称对方。

敬请——请求别人做事。

享年——称死去的人活的岁数(多指老人)。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大驾——称对方。

仁兄——对朋友的敬称。

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

形容宾客很多。

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

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率先垂范:带头给下级或晚辈作示范。

虚怀若谷:谦虚的胸怀像山谷一样空旷深广。

形容非常谦虚。

敬辞还包括一些客套话:劳驾——麻烦别人。

高攀——希望跟别人一块做事或联姻。

包涵——请别人原谅。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见教、赐教——请别人指教。

教正——请别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托福——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教诲。

不足挂齿——说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献佛——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恕不远送——表示不再继续送。

恕:请对方不要计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

“鄙”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鄙人:谦称自己;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薄:谦称自己的浅陋微薄。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

如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弟:向比自己年长的人称自己;愚见:称自己的见解。

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

如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间、舍下:称自己的家;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老”字一族也有较多的敬辞。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另外,“后”、“晚”与“小”类似,如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辈称呼自己。

?“薄”字一族,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薄技:微小的技能,常用来谦称自己的技艺;薄酒:味淡的酒,常用在作待客时的谦辞;薄礼:不丰厚的礼物,多用于谦称自己送的礼物;薄面:为人求情时谦称自己的情面。

另外“绵”与“薄”类似,如:绵薄:谦辞,指自己薄弱的能力。

绵力:微薄的力量。

“不”字一族,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不才:没有才能,常用做“我”的谦称。

不佞:没有才能;不敢当:谦辞,表示承当不起(对方的招待夸奖等);不足挂齿:不值得说出来的意思。

谦称自己所作的事不值得别人称颂可用此语;不情之请:谦称自己对人提出的要求不尽合乎情理。

另外“过”与“不”类似,如过奖、过誉:过分的表扬或夸奖。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

如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另外“冒”与“敢”类似,如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辞)。

“承”字一族,表示对别人的感激。

如承乏:表示所在职位因没有适当的人选,只好暂由自己充任;承让:谦称自己的先行或优势。

承蒙:受到某人照顾。

“一”字一族,多为成语,谦称自己或谦称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一知半解:知识浅薄,只知道一些皮毛的意思。

可作自谦学识不广博之用;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地方的意思。

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一得之愚:对某项事情,有一些见解的意思。

多用在提出意见方面,是开首或结尾时的自谦语。

其它谦辞涂鸦——说自己的字写得很坏。

绵薄——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

见笑——被别人耻笑。

后进、后学、晚生、晚辈——对长者称自己。

蓬荜生辉:用以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

蓬筚:即“蓬门荜户”的简称,用蓬草、荆竹作门的草屋比喻穷苦人家。

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或作品。

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

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

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

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还入不了您老的法眼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

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

也作“愚者一得”。

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

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

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聊表寸心:聊,略微;寸心,微薄的心意。

略微表示一下心意。

避让贤路:交印辞职,给才德高的人让路。

常作老年引退的自谦辞。

补充:【谦敬辞实例】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称人儿子说“令郎”称己儿子说“犬子”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向人祝贺说“恭喜”求人看稿说“斧正”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对方来信叫“惠书”老人年龄叫“高寿”请人原谅说“包涵”祝人健康说“保重”求人帮忙说“劳驾”无暇陪同说“失陪”向人提问说“请教”赞人见解说(高见)看望别人说(拜访)宾客来到说(光临)陪伴朋友说(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等候客人说(恭候)请人勿送说(留步)欢迎购买说(惠顾)归还原主说(奉还)与人相见说“您好”问人姓氏说“贵姓”问人住址说“府上”仰慕已久说“久仰”长期未见说“久违”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询问说“请问”请人协助说“费心”请人解答说“请教”求人办事说“拜托”麻烦别人说“打扰”求人方便说“借光”请改文章说“斧正”接受好意说“领情”求人指点说“赐教”得人帮助说“谢谢”祝人健康说“保重”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身体不适说“欠安”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接受说“笑纳”送人照片说“惠存”欢迎购买说“惠顾”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家说“寒舍”需要考虑说“斟酌”无法满足说“抱歉”请人谅解说“包涵”言行不妥“对不起”慰问他人说“辛苦”迎接客人说“欢迎”宾客来到说“光临”等候别人说“恭候”没能迎接说“失迎”客人入座说“请坐”陪伴朋友说“奉陪”临分别时说“再见”中途先走说“失陪”请人勿送说“留步”送人远行说“平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