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精编

合集下载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不 和两 型 。
状 , 呕 吐频 繁者 应 卧床休 息 。暂 禁食 , 对 每天给 予静 脉 补液 , 同时 , 可行针 刺 内关 、 谷 、 合 中脘等 穴 的治 疗 , 若 脾 胃虚 弱者 可加艾 灸 , 每次 呕 吐 后 , 予 清 水漱 口 , 应 清 除 口腔 内之 秽物 , 这样 可 避 免 因 口臭 而 诱发 呕 吐及 口

பைடு நூலகம்
2 6。 9
光 明中医2 1 00年 2月第 2 5卷 第 2期
C G M F bur 2 1 Vo 5. J MC eray 0 0 l2 2

妊娠 恶 阻 的 中医治疗 与 护理
王 彩 丽 甘 肃 省 会 宁 县 会 师 镇 卫 生 院 ( 宁 7 0 0 ) 会 3 7 0
关键词: 妊娠恶阻;中医药疗法;中医护理学; 中医妇产科学
d i1 . 9 9 j i n 1 0 —9 4 2 1 . 2 0 8 o :0 3 6 /.s . 0 3 8 1 . 0 0 0 . 7 s 文 章 编 号 :0 38 1 ( 0 0 - -2 60 1 0 .9 4 2 1 )0 0 9 -1 2
2 2 呕 吐调护 妊 娠恶 阻以其 呕吐 为特点 , . 呕吐 则是
者 , 多给 予蜂 蜜调服及 含 纤维素 较 多韵 绿 叶蔬 菜 , 可 忌 食辛辣 、 冷及 腥臊之 品 。对剧 吐者可 给予 随意饮食 , 生 但饮食 生 冷应适 当限制 , 脾 肖再 伤 , 她们进 餐不 能 恐 对 定时 , 应尽 量投其 所 好 。对 呕 恶 纳呆 者 可 给予 砂 仁鲫 鱼汤 。但是 , 如何 才 能 使 患 者顺 利 进食 呢?一 是 要 分 散患 者 因呕吐而 恐惧 进食 的 紧张 心 里 , 弛绷 紧 的 神 松 经 , 到意 向转 移 的 目的 。如 带她 们 到 空 气新 鲜 的 花 达 园 、 坪散 步 , 播放 一 些 曲 调优 美 的 音乐 , 情 轻 者 草 并 病 可适 当练太极 拳 等 。二 是 要根 据 患 者对 饮 食 的喜 恶 , 给予恰 当的饮 食诱 导 , 当着 病人 的面 要 尽量 避 免谈 及 她所讨 厌 的食 品。据 临床 观察 , 阻 病 人大 多厌 恶 荤 恶 腥、 油腻 及有 特殊 气 味之 食 物 , 鱼 虾 、 肉 、 如 猪 牛羊 肉 、 大蒜 、 韭菜等 。所 以 , 给病 人 配 餐 时就 要 注 意这 一 点 。 另 外 , 服药方 面 , 在 对脾 胃虚 寒 者汤 药 应 热 服 , 胃不 肝 和者汤药 应温 服或 凉服 。

妊娠恶阻(P223)

妊娠恶阻(P223)

妊娠恶阻妊娠恶阻是因妊娠早期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

病位在中焦脾胃。

以妊娠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甚至食入即吐为主要临床表现,妊娠早期最常见的病症。

半数以上女性在妊娠5-6周开始便有轻度恶心、排食、厌食、头晕等现象,于晨起或饭后较明显,一般到妊娠12周之后即可逐渐小时。

若症状严重,则需及早调治,以免危及母子生命。

相当于“妊娠呕吐”。

临床表现:1、肝胃不和证:妊娠初期,呕吐酸水或苦水,胸满胁胀,心烦口苦,嗳气叹息,头胀而晕,舌质红,舌苔微黄,脉弦滑。

治宜泄肝和胃,止呕安胎。

2、脾胃虚弱证:妊娠初期,呕吐不食或吐清延,头晕纳呆,肢软乏力,神疲体倦。

舌质淡,舌苔白润,脉缓滑。

治宜健脾和胃,止呕安胎。

3、痰湿阻滞证:妊娠早期,呕吐痰延,口淡而腻,不思饮食,胸腹满闷。

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滑。

治宜健脾化痰,止呕安胎。

4、气阴两虚证:妊娠剧吐不止,甚至吐黄苦水或兼有血丝,嗜睡消瘦,双目无神,眼眶下陷,低热口干,尿少便艰,甚则发热,唇舌干燥,尿酮体呈阳性。

舌质红,少津,舌苔薄黄而干或关剥,脉细滑数无力。

治宜益气养阴,止呕安胎。

临证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环境整洁,卫生,避免异味或不良刺激,以免孕妇“闻恶食气”而诱发呕吐。

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呕吐时,应及时清除呕吐物,用温开水或淡盐水漱口。

3、注意休息及睡眠,避免劳累。

呕吐剧烈时应卧床休息,少动静养。

4、进食即吐时,可做深呼吸,或听音乐,到室外散步等,以放松情绪。

呕吐较剧烈者,进食前可口含1片生姜或姜汁滴舌以止呕。

5、加强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观察恶心、呕吐、厌食的时间、频率、程度,以及伴随症状及诱发因素,如厌恶油腻。

(2)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气味、呕吐次数,以及与饮食、用药的关系,如食入即吐,择食嗜酸等反应(3)注意进食,皮肤弹性,巩膜及肤色,大小便等情况。

以及有无腰腹疼痛,阴道流血等情况(4)严重恶阻者,须结合妇科,B超检查,以及血电解质、尿酮等检查,以防发生脱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胎动不安,胎漏坠胎等意外,并应与肝炎、胃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阑尾炎等其他疾病所致的消化道症状相区别,以免延误病情的诊治。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19.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恶阻病(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住院患者。

一、恶阻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恶阻病(TCD编码:BFR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剧吐(ICD-10编码: O21.95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2015年发布的《妊娠剧吐的诊断及临床处理专家共识》以及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妇产科学》中妊娠剧吐拟定。

2.证候诊断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年出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气阴两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妇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恶阻病(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恶阻病(妊娠剧吐)。

2.其他原因引起的妊娠期间剧烈呕吐,不进入本路径。

3.患者未出现危及生命征象,可以继续妊娠者。

4.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关注患者的呕吐情况,脾胃虚弱证的患者还应关注口淡,脘腹胀满,神疲思睡,纳差便溏等证候的动态变化;肝胃不和证患者还应关注胸胁胀满,嗳气叹息,心烦口苦等证候的动态变化;气阴两虚证的患者还应关注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发热口渴,唇舌干燥,尿少便秘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酮体、电解质、二氧化碳结合力、肝肾功能、凝血四项、血型、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孕酮、血HCG、心电图、子宫附件B超。

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研究-李梦雪

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研究-李梦雪

109第23卷 第1期 2021 年 1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3 No. 1 Jan .,2021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研究李梦雪1,王昕2(1.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 沈阳 110032)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Χ201506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示范性修订项目(GZY-FJS-2019-207)作者简介:李梦雪(1996-),女,辽宁大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产科疾病。

通讯作者:王昕(1965-),女,辽宁沈阳人,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医妇产科疾病。

摘要:妊娠恶阻为妊娠早期的常见病,相比于西医的对症、支持疗法,中医治疗妊娠恶阻方法颇多。

通过文献整理研究,总结了中医临床上常用治疗妊娠恶阻的方法,包括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等中医外治法。

并将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及临床实验进行汇总。

经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医治疗妊娠恶阻临床疗效显著,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妊娠恶阻;中药口服;针刺;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耳穴压豆中图分类号:R71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21) 01- 0109- 04Clinical 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I Mengxue 1,WANG Xin 2(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2. Affiliated Hospit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032,Liaoning,China)Abstract:Hyperemesis gravidarum is a common disease in the early stage of pregnancy. Compared with the symptomatic and supportive therapy of Western medicin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many methods to treat hyperemesis gravidarum.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research,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mmonly used methods of treatment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cluding or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acupoint injection,acupoint application,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and other external treatment metho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and clinical experiment of modern doctors were summarized. After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experimental studies,the results show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hyperemesis gravidarum clinical efficacy is significant,and no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 promoting the use.Keywords:hyperemesis gravidarum;oral Chinese medicine;acupuncture;acupoint injection;acupoint application;auricular point pressing 妊娠恶阻一般见于妊娠早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反复发作,甚则食入即吐,严重者可影响母胎生命,以致妊娠终止。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方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方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方*导读: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晕,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脘闷腹胀、呕吐苦水,或血性物,称为妊娠恶阻,也称为妊娠呕吐。

一般轻症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随妊娠月数的增加,可自身调节逐渐自行消失。

若有呕吐等重症反应,应及时治疗。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法如下:……在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厌食、头晕,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脘闷腹胀、呕吐苦水,或血性物,称为妊娠恶阻,也称为妊娠呕吐。

一般轻症是妊娠早期常有的反应,随妊娠月数的增加,可自身调节逐渐自行消失。

若有呕吐等重症反应,应及时治疗。

妊娠恶阻中医治疗法如下:*1.脾胃虚弱恶阻主证:妊娠之后,脘闷腹胀、呕吐不食、食入即吐、神疲思睡、舌淡、苔白、脉缓无力。

治法:理气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方药组成:茯苓、党参、白芍各10克,姜半夏、甘草、生姜、砂仁各6克,陈皮、当归各9克,白术12克。

加减:若兼有胃热者,加竹茹以清热降逆止呕。

若偏寒呕吐清水者,加藿香、干姜、桂枝温中和胃,且桂枝有降冲气上逆的作用。

*2.脾胃反胃恶阻主证:妊娠初期,食入即吐、口苦咽干、精神不振、胸中烦闷、大便秘结、呕吐苦酸、舌淡红、脉弦滑数。

治法: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组成:桑寄生、白芍、党参、柴胡各15克,陈皮、当归各12克,甘草6克,茯苓10克,姜半夏、生姜各9克、川断15克。

*3.痰滞中焦恶阻主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胸闷气短、困倦乏力、苔质淡、苔白腻、脉滑无力。

治疗:理气豁痰、降逆止呕。

方药组成:柴胡、桑寄生、白芍、党参、川断各15克,当归、陈皮各12克,生姜、姜半夏各9克。

以上都是妊娠恶阻的中医治疗方,如有相关疑问,欢迎咨询专业医院的医生,医生会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告知答案。

祝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治愈疾病。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  妊娠恶阻

中医妇科临床诊疗指南•妊娠恶阻(修订)(草案)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妊娠恶阻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妊娠恶阻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妊娠恶阻 morning sickness妊娠恶阻是指妊娠期间,反复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受阻,甚则食入即吐。

该病又称“妊娠呕吐”、“阻病”、“子病”、“病儿”等。

大多出现在妊娠早期,也有极少数持续至妊娠晚期。

3 诊断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3,4,5]有停经史及早期妊娠反应,多发生在妊娠3个月内。

3.1.2 症状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6,7,8,9]妊娠期间(多从妊娠早期开始)频繁呕吐,或食入即吐,甚至呕吐苦水或挟血丝,厌食,头晕 ,精神萎靡,身体消瘦,目眶下陷,严重者可出现血压降低,体温升高,脉搏增快,黄疸,少尿,嗜睡和昏迷等危象。

3.1.3 体征 (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0,11]妇科检查 为妊娠子宫。

3.1.4 辅助检查3.1.4.1 血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B) [1,2,7,12,13,14,15,16]血常规检查,了解有无血液浓缩;血清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可判断有无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肝肾功能化验以确定有无肝肾受损。

3.1.4.2 尿液检查 (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7,12,13,15,17,18]记24小时尿量,以调整输液量。

同时查尿酮体、尿比重、尿蛋白及管型尿。

尿酮体呈阳性。

3.1.4.3 心电图检查 (证据分级Ⅲ:/推荐级别:D) [19,20]病情严重者,可有低血钾的表现。

3.1.4.4 盆腔超声检查(证据分级Ⅰ:/推荐级别:A) [1,2,7,12,13,15,17,18,21]提示宫内妊娠,排除其他病变。

3.2 鉴别诊断3.2.1 葡萄胎(证据分级Ⅱ:/推荐级别:C) [1,2,17]患者恶心呕吐严重,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根据B型超声及血β-HCG可明确诊断。

治妊娠恶阻秘方中医治疗药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治妊娠恶阻秘方中医治疗药方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治妊娠恶阻秘方(方7首)治妊娠恶阻秘方11.1健脾和胃饮【来源】裘笑梅,《裘笑梅妇科临床经验选》【组成】党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3克,淡竹茹、法半复各9克,苏梗2.4克,砂仁3克(冲)、炙枇杷叶9克,煅石决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用】健脾和胃化痰、平肝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多系肝气上逆犯胃,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所致。

故方用党参、白术补气,气充则脾健而胃强;竹茹、枇杷叶能清肺和胃,肺金清则肝气易平;砂仁、苏梗行滞利气;陈皮、半夏、茯苓化痰止呕;石决明之重以平肝降逆。

如此则肝逆得降、肺得清肃,恶阻自可除矣。

【主治】早孕恶阻。

【疗效】临床屡用、效果颇捷。

11.2安胃饮【来源】刘奉五,《刘奉五妇科经验》【组成】藿香9克,苏梗、川厚朴、砂仁各6克,竹茹、半夏、陈皮、茯苓各9克,生姜计20滴兑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和胃、降逆、止呕。

【方解】妊娠恶阻,一般多因胃气虚弱、胃气不能下行反而随逆气上冲所致。

方中不用苦寒之品,而以辛香和胃兼用降逆止呕之药,使胃气平和,逆气下降,则吐止胎安。

本方系根据临床实践经验,以藿香正气散,橘皮竹茹汤加减变化而成。

方用藿香、苏梗辛温芳香,理气和胃而除湿;厚朴宽中、降气、和胃止呕;茯苓渗湿益胃;砂仁、橘皮辛香理气和胃;竹茹辛凉和胃、降逆止呕;生姜汁味辛理气和胃而止吐;半夏辛苦微温、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方中诸药多具有理气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其中尤以生姜汁及半夏之效果最为显著。

生姜为止呕圣药,味辛主开主润,不寒不热,不入煎剂而兑服、其药性具存。

盖辛以散之,呕乃逆气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故能止呕。

捣汁用主治呕逆不能下食,散烦闷、开胃气,其效更速。

半夏降逆止呕之功显著,可用于多种呕吐,但《本草纲目》中记载半夏堕胎,孕妇禁忌,因此妊娠恶阻应当慎用。

但刘氏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方入半夏从未发现有堕胎者,而且疗效甚好。

半夏虽为妊娠慎用药,因为“有病则病挡之”,所以方中用半夏,既能降逆止呕,又不影响胎气,所以用药在个人之妙用。

中医妇科妊娠恶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妇科妊娠恶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妊娠恶阻妊娠恶阻,多见于妊娠3个月之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亦称“妊娠呕吐二其原因大多由于胎气上逆,胃失和降。

临床上常见的有肝胃不和或脾胃虚弱两类。

【诊断】1.妊娠早期出现轻度恶心呕吐,胃口不好等症状,属正常反应。

妊娠恶阻则呕吐严重,妨碍饮食,甚至发生营养不良。

2 .恶心呕吐剧烈时,可造成脱水、酸中毒。

尿酮体试验呈阳性。

3 .如见脉搏加快、体温升高、出现黄疸及多发性神经炎等,则为危重证候,应考虑终止妊娠。

4 .需与早孕合并病毒性肝炎、溃疡病、胆囊炎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一、辨证论治本病治疗当以调气和胃、降逆止呕为原则,忌用升散之品。

1.肝胃不和恶心呕吐剧烈,口吐黄苦水或酸水,脱闷,暧气,胁痛,心烦头胀,精神抑郁,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抑肝和胃,调气止吐。

方药举例:抑肝和胃饮加减。

苏叶3g,黄连2g,陈皮5g,姜半夏加减:呕吐剧烈,损伤胃阴或呕血者,上方去姜半夏,加沙参IOg,麦冬10g,芦根15〜30g,藕节炭IOgo5 .脾胃虚弱腕腹胀闷,呕吐清水,纳差,或食入即吐,神疲少力,舌淡苔白,脉缓滑少力。

治法:健脾和胃,顺气降逆。

方药举例:香砂六君汤加减。

党参10g,白术IOg,茯苓10g,姜半夏6g,甘草3g,陈皮5g,木香3g,砂仁(后下)3g,生姜2片,红枣5个。

加减:兼见痰多口腻者,去党参、甘草;加厚朴花3g,蕾香6g。

二、简易方药灶心土60g(忌用烧煤的灶心土),煎汤代茶。

适用于脾胃虚弱证。

青芦根60g,竹茹15g,加水煎服,适用于肝胃不和或痰热证。

生姜、乌梅擦舌。

三、其他疗法拔火罐中脱穴,呕吐剧烈者用之。

妊娠5月以上者,不取中脱。

此外,如妊娠剧吐引起脱水和酸中毒者,当予中西医结合治疗,适当予以输液、镇静剂、维生素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妊娠恶阻中医临床路径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妊娠剧吐的门诊患者。

一、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二、(一)适用对象
三、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TCD编码:)
西医诊断:妊娠剧吐(ICD编码:
O21.000/O21.001/O21.100)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马宝璋主编的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中医妇科学》进行诊断。

(2)西医诊断:参照谢幸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妇产科学》第八版进行诊断。

2、症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中医诊疗方案》。

妊娠恶阻(妊娠剧吐)临床常见证候: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阻滞、气阴两虚。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妊娠恶阻(妊娠剧吐)。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3-7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妊娠恶阻(妊娠剧吐);
2.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五项、甲状腺功能;
(2)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孕期未做者);??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产科B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胃虚弱型
治法:健脾和胃,止吐安胎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
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2)肝胃不和型
治法:抑肝和胃,降逆止呕
方药:苏叶黄连汤加减(苏叶、黄连、陈皮、竹茹、砂仁、白术、茯苓、白芍、砂仁等)
中成药:左金丸
(3)痰湿阻滞型
治法:化痰除湿,和胃止呕
方药:苍附导痰汤加减(苍术、香附、半夏、陈皮、茯苓、神曲等)
中成药:二陈丸
(4)气阴两虚型
治法: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方药: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减(麦冬、五味子、人参、玄参、生地等)
中成药:生脉饮
2、耳针疗法:将中药王不留行籽压于耳穴(脾、胃、肝)上,用拇、食指指腹相对按压1-3分钟,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每天按压2-3次。

3、穴位贴敷疗法:将自制中药敷贴贴于印堂、攒竹、太冲(双侧)、丰隆、内关(双侧)、足三里(双侧)等穴位,每天6小时;
4、妇科基础治疗
(1)入院当日开始每日补足生理需要量+丢失量,包括糖盐水、维生素C、多种维生素、氯化钾;
(2)止吐剂首选维生素B6,一线药物效果欠佳时与患者沟通后酌情给予其他种类止吐剂及胃黏膜保护剂,如胃复安、PPI类药物;
(3)终止妊娠:住院期间出现持续黄疸、持续蛋白尿、体温持续在38.0℃以上、心率≥120次/分、伴发Wernicke综合征时及时终止妊娠。

(九)住院期间复查的频率及项目。

1.复查的频率:根据患者入院时电解质紊乱程度及尿酮体严重程度可每1-3天复查一次;
2.复查项目:尿常规、电解质。

(十)出院标准。

1.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好转,可基本恢复正常饮食;
2.电解质紊乱纠正;
3.尿酮体转阴。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出现需终止妊娠的情况,退出本路径。

2.恶心呕吐症状改善不明显,可适当延长住院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