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础知识天天练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1人教版
高三 基础知识天天练 语文第2编4-4随堂人教版

第二编第四章第4节1.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
撼庭秋晏殊别来音信千里,恨此情难寄。
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楼高目断,天遥云黯,只堪憔悴。
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
词首两句,即点出主题,主题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与情人离别以来,音信远隔千里,惆怅的是,这一片深情无从寄去。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罗敷歌贺铸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①。
目断书鸿②,平淡江山落照中。
谁家水调③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④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注:①丝桐:指美妙的音乐。
②书鸿;传书的鸿雁。
③水调:曲牌名。
④罨画:色彩斑杂的彩画。
(1)阅读词作后说说“黄叶西风”的描写,在词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四句和后四句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黄叶西风”的秋景描写,把原词句所具有的听觉感受与眼前的视觉感受融为一体,渲染出了一种凄清萧疏哀怨悲惋的意境,与词首悲秋的气氛相照应。
(2)前四句重在抒发悲秋之情,后四句重在表达人世聚散的感喟。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次鄂州[注]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高三语文基础天天练标准答案

高三语文基础天天练答案————————————————————————————————作者:————————————————————————————————日期:高三语文基础练习天天练(1)1.[答案]B[解析]第一处,“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用在此处恰当;“钟灵毓秀”指聚集天地灵气的美好自然环境产生的优秀人物。
第二处,“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按图索骥”比喻按照死规矩机械、呆板地做事,也泛指按照线索寻找目标,这里取“按图索骥”的第二个义项。
第三处,“折射”比喻把事物的表象或实质间接反映出来;“映射”是“照射”的意思,根据语境,应选“折射”。
)2.[答案] D [解析] A.成分赘余,“否则”与“如果有一点办法”重复赘余。
B.搭配不当,“案件”要“严办”。
C.成分残缺,“在……下”不能作“使”的主语。
3. [答案]B[解析](虽有“像”字,但无比喻手法。
)4. [答案]C[解析]根据语意连贯的原则,可判定④句的"这"指代"家何尝不是一只船",然后根据段末的句式与剩余的四句形式判断剩下四句应为两两对应的转折句式,由④句末尾的"岁月"判定后面应为①,由①句内的"陌生"判定转折句为③,由此可判断答案为C。
5.[答案](1)书法“冬”字、滑雪人物、滑道巧妙结合,突显“冬奥会”主题、展现运动活力,彰显中国文化魅力。
(1分)(2)“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点明举办时间。
(1分)(3)与奥运五环的组合凸显了奥林匹克精神。
(1分)(4)拼音“beijing”点名申办城市。
(1分)(candidate city的意思是候选城市,若有同学写,也算一个要素,得1分)高三语文基础练习天天练(2)1.【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考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表达应用)。
【解析】无懈可击:没有可以被攻击或挑剔的漏洞,形容十分严密。
高三 基础知识天天练 语文第2编4-3随堂人教版

第二编第四章第3节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农家望晴雍裕之尝闻秦地西风雨,为问西风早晚回?白发老农如鹤立,麦地高处望云开。
(1)“为问西风早晚回”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请略加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诗的后两句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请结合具体词语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运用了拟人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赋西风以人格。
(2)“如鹤立”描绘了白发农人的形象,“鹤立”的姿态给人以持久、执著的感觉,写出了农人的迫切心情;其次,“麦地”的背景,交代了季节和“农家望晴”的原因,“高处”暗示了农人的急切心情,显得非常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醉著韩偓①万里清江万里天,一村桑柘一村烟。
渔翁醉著无人唤,过午醒来雪满船。
注:①韩偓:晚唐诗人。
(1)韩偓常常有意识地以画景入诗,他曾说“景状入诗兼入画”,“入意云山输画匠”。
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两幅画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结合诗句简析此诗的表现手法。
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

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11、C(A拓tà;B娠shēn;D晕yùn)2、A【A.别有洞天:亦作“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B.交相辉映:各种光亮、色彩等相互映照。
常用于形容各种美好的景象。
如:灯光月色,交相辉映|绚丽的晚霞交相辉映着大地。
此处可用“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C.出奇制胜:出奇兵战胜敌人,不能接宾语。
D.逢人说项:“项”指唐代诗人项斯。
遇人便赞扬项斯,比喻到处赞扬某人或某事的好处,亦指为人各处说情。
)3、C(A.病因:成分残缺、暗换主语。
应为“开展……的活动,这体现了……”。
B.句式杂糅,“借口”与“以……为名”杂糅。
D.“少数”与“普遍”在逻辑上有矛盾)4、D(第一步,定韵脚。
从律诗的押平声韵可看出,①句的“黄”、③句的“香”、⑤句的“阳”、⑦句的“乡”、⑧句的“长”是韵脚,且首句入韵。
⑥句的“怅”不是,因是仄声。
第二步,找对仗的两联。
从词性相同、结构相同、平仄相对可看出:②与⑤相对,属一联;④与③相对,属一联。
第三步,确定首、尾联。
从意义上看,①“马穿山径”句是写景的开始,⑧句的“信马悠悠”是穿径时人马的情态,是意思上的承接。
⑥与⑦是一问一答,带有总结性质,因此断定①⑧是首联,⑥⑦是尾联。
第四步,确定颔联和颈联。
利用相黏规则,首联的对句⑧句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为“仄平仄”,而④句相同部分是“平仄平”,②句相同部分是“仄平仄”,由此可断定②⑤是颔联,④③是颈联。
因此,此诗的正确顺序是①⑧②⑤④③⑥⑦。
)5.1)余音袅袅,(2)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3)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2012届高三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21、B(A.刹,chà;C.谮,zèn;D.渍,zì。
)2、B(A.拍手称快:拍着手大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
感情色彩不当。
B.力透纸背:形容书法遒劲有力。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4)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协作/提携歼灭/忏悔畜牧/牲畜B.豁免/庆贺膝盖/油漆载重/载体C.胆怯/商榷扮演/搅拌反省/节省D.储存/贮藏阻挠/妖娆传记/传奇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嗔怪博弈清澈见底鞭辟入里B.夜宵边陲涣然冰释稳操胜券C.遒劲晋升搬师回朝返璞归真D.诀窍蓬松不谋而合崭露头角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我读过弗莱的著作,很喜欢他那高屋建瓴的气势和包罗万象的体系,更欣赏他努力摆脱主观印象式品评的文学批评方法。
B.吴羽先生知道弟子写论文时强调,学术论文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准确而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C.这是一家国家级出版社,近几年来,出版了很多深受读者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喜爱的精品图书,不少作家都对他趋之若鹜。
D.虽然已经是晚上了,但候车大厅里依然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大喇叭的广播声、商贩的叫卖声、孩子的哭泣声不绝如缕。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作家大都重视写作前的情感培养:有的借欣赏音乐进入情境;有的面对墙壁久久沉思;有的甚至跳起迪斯科来兴奋自己。
B.农历新年的习俗可多啦,贴春联、挂年画、舞龙灯、放花炮、穿新衣……等等,到处呈现祥和、热闹的气氛。
C.小李见他笑得有点异样,就问:“怎么了?你。
”他回答说:“没什么,别多心。
”D.《旧约.创世纪》中说:“神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
”应当倒过来说才对,即“人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问。
B.领导班子是否廉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推动一个地方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
C.这个垃圾处理厂原设计日处理垃圾1000吨,现在,平均日处理垃圾达到了2300吨,早就处于超负荷运转了。
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1

基础知识天天练一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鏖.(áo)战跛.(bǒ)脚鞭笞.(chī) 三年五载.(zǎi)B.濒.(bīn)临骷.(gū)髅呜咽.(yè) 觥.(gōng)筹交错C.不啻.(dì) 皈.(guī)依枕藉.(jí) 怙恶不悛.(quān)D.桎梏.(kù) 船舷.(xián) 星宿.(xiù) 同仇敌忾.(kài)解析:B.骷kū;C.啻chì;D.梏gù。
答案:A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磨炼门可罗鹊怡然毅然决然B.寒喧立竿见影报怨以德报怨C.切磋食不果腹慌乱兵荒马乱D.针灸心悦臣服相亲文人相轻解析:A.门可罗雀;B.寒暄;D.心悦诚服。
答案:C3.使用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句是()A.不管3D技术的最终走向如何,《阿凡达》已然给世界电影业狠狠的注入了一针强心剂——甭管家用投影仪还是蓝光DVD,在以《阿凡达》为代表的IMAX-3D面前都不值一提。
B.大陆卫生部副部长、海协会顾问黄洁夫昨天在“两岸共同防治新流感研讨会”上表示,第五次“陈江会”将就两岸医疗卫生产业交流问题进行协商。
C.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2010年1月19日在例行记者会上驳斥了有关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海地只救助中国人的言论,称其是“完全错误的”,也是“别有用心的”。
D.李煜的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用“一江春水”比喻愁之多,愁之绵绵无尽,生动形象,概括性又极强。
解析:去掉引文内的句号,引号后可用逗号。
答案:D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2009年12月22日以来,新疆北疆地区、阿勒泰等地多次出现强降雪大风寒潮天气。
据________,近期严重灾情已造成新疆125.7万人(次)受灾,局部地区交通受阻,电力中断,因灾直接经济损失4.5亿多元。
②除此之外,鄂尔多斯市还有大量________民间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很多家庭多次购置房产。
(整理版)山东省临沂三中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天天练1人教版

山东省临沂三中高中语文根底知识天天练1 人教版〔一〕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似〔shì〕的重〔zhòng〕听无声无臭〔xiù〕同仇敌忾〔kài〕B.怃〔wǔ〕然舂〔chōng〕米自怨自艾〔yì〕锐不可当〔dǎng〕C.埋〔mán〕怨气氛〔fèn〕胼手胝〔zhī〕足敛声屏〔bǐng〕气D.悲恸〔tòng〕沮丧〔sāng〕咄咄〔duō〕怪事间〔jiān〕不容发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为哪项〔〕武汉光谷足球俱乐部悍然宣布退出中国超级联赛,狠狠地掴了中国足协一记耳光,同时也将自己送上了不归之路。
这样一个两败俱伤结局的出现,恰恰说明了中国职业足球的虚假和中国足球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足协叶公好龙,在搞政绩足球,一切都为了“出线〞;俱乐部自我膨胀,在搞成绩足球,一切为了名次;球员上下其手,在搞金钱足球,一切都为了挣钱……中国足球发生的一切问题,中国足协或多或少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A.不归之路 B.两败俱伤C.叶公好龙D.上下其手3、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就真正意义上的法律而言,不管在哪个国家,没有法律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因此可以说,一个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而是为了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
C.大型体育文献纪录片《与梦齐飞》日前已经在北京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这部纪录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变化开展为背景,纪录了中国体育在这三十年里的辉煌历史。
D.今年是老舍先生诞生110周年纪念日,他的儿子舒乙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196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父亲得票排第一,后由于种种原因,该奖授予了日本的川端康成。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信丰中学高三语文复习:基础天天练1-4.pdf

1.C? [A.贾,蛊,诂(gǔ),沽,呱(ū);B.岿,盔(kuī),圭,皈,规(uī);C.沏(qī), (qiè),砌(qì),彻(chè);D.纶(uān),天,论语(lùn),抡(lun) 2.B 3.C (C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符合原句的意义。
AB安之若素指身处逆境,D耸人听闻,故意言过其实,夸大其事,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应改为“骇人听闻”,属不理解成语含义用错。
) 4.D (A语序不当。
应是“禁止生产、销售、使用”。
B“不但”“也”领起的内容互换。
C成分残缺。
应在“价格”前加上“出现”一类的动词。
) 5? C【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
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
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
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6 C 解析A“一团和气”态度温和,没有原则。
B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比喻印象不深刻) D“今非昔比”指今天与过去不能相比。
形容变化巨大,多指好的变化。
而这里应该用“今不如昔” 2 ?1.C(A“qiàn,其余的读xiān;B“剿”、“矫”、“脚”读jiǎo,教书、蛟龙、姣好等读一声D“颤”读这zhàn,“忏”读chàn,“谄”读chǎn,“馋”“蝉”“蟾”“潺潺” “孱弱”等读chán) 2.D(A“鼎力”是敬辞,大力的意思;B“亦步亦趋”意思是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C事后诸葛亮:事过之后成为诸葛亮。
讽刺事情过后才自称早有预谋的人。
D“乱点鸳鸯谱”意思是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 ?3.A(B句里“出现”缺少宾语;C句里应该是“防止此类事件的再发生”;D句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后面的“成败的关键”不能对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天天练四十一1.下列词语中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绾.(wǎn)结浣.(huàn)纱留.芳百世顺蔓.(wàn)摸瓜
B.对峙.(zhì) 伺.(cì)候舐.(shì)犊情深情礼.难容
C.山岫.星宿.(xiù) 秀外慧中乳臭.(xiù)未干
D.觊觎.舆.论尔虞.(yú)我诈伶牙利.齿
解析:A.流.芳百世;B.情理.难容;D.伶牙俐.齿。
答案:C
2.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虽然他当时还不是什么成名的作家,但他那________的文风,文章所蕴含着的真挚的情感,还是一下子吸引住了总编。
②几天前,他刚刚被授予“优秀公务员”的荣誉称号,今天却因为受贿坐到了审判席上,这真是对这一荣誉称号的极大________。
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播出后,众多专家的精彩演讲,使广大的电视观众进一步________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A.简朴污蔑领略
B.简朴诬蔑领悟
C.俭朴诬蔑领略
D.俭朴污蔑领悟
解析:简朴:(语言、文字、生活等)简单朴素。
俭朴:俭省朴素。
污蔑:玷污。
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领悟:领会理解。
答案:A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与这份备忘录一同解密的是一封由布莱尔当年的外交政策顾问、现任军情六处处长约翰·索沃斯所写的信件。
信中说:“这份备忘录仍是一份机密内部文件,不可以(我再说一次,不可以)让政府以外的人看到。
”
B.2010年1月30日,美国政府宣布将向台湾出售“黑鹰”直升机、“爱国者-3”反导系统、扫雷艇等总额近64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随后中方通过多种渠道表示强烈反对。
C.“医生,我最近从书上查到治肿瘤的偏方,说是很管用,但吃了好像没效果,你帮我看看……”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的门诊部,林丽珠教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这些人来医院之前,早试过各种各样的偏方,病情不但没起色,多数还越吃越糟糕。
”
D.小杜在这里郑重提醒,希望不要有再多的朋友犯这样的错误。
高手操作历来讲求顺势而为,希望大家不要总是“看空不做空”,别“好了伤疤忘了疼。
”
解析:A项双括号应改为双破折号,因为“我再说一次,不可以”属于说话者强调的内容,必须说出来;C项“林丽珠教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病人”后的逗号应改为冒号;D项句尾的句号应放在引号外。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处理任何问题都允许通权达变
....,但应以不违反党的政策,有利于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原则。
B.得知他因为奥赛成绩优秀而被邀请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全班同学对他侧.
目而视
...。
C.“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是甘为变法流血的始作俑者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
D.如果在任何情况下文言文都采用直译的话,读者就会完全不可理喻
....了。
解析:A.“通权达变”指为了应付当前的情势,不按照常规做事,而采取适合实际需要的灵活方法。
B.“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
C.“始作俑者”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D.“不可理喻”形容愚昧或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答案:A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12日宣布辞职,对此,有人一方面表示“非常惊讶”,另一方面有人认为安倍“很可怜”。
B.鉴于韩国政府已无法说服阿富汗政府释放塔利班囚犯,塔利班方面不再坚持用韩国人质换取塔利班囚犯的要求。
C.希腊公共秩序部部长表示,希腊政府已经动用了反恐法并出动反恐部队来搜寻纵火犯,这意味着政府开始更加激进的措施应对国内森林大火。
D.安徽市民曾玉江在胥坝渡口岸边偶然看到江面上有白色的动物在游动,因为好奇,就用随身携带的数码相机的录像功能拍摄了下来。
解析:A.语序混乱,将“一方面”调至“有人”前;C.成分残缺,应在“更加激进的措施”前加“采取”;D.“录像功能”与“拍摄”搭配不当,应删去“的录像功能”。
答案:B
6.请以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为首句,排列下边六个句子的顺序,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只写序号)
①任何时候,批评家和作家之间都应该保持必要的距离和警觉。
②他们能够永远站在自由和批判的立场上,不断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
③它需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批评家。
④批评是心灵的事业。
⑤创作因此会受到伤害,批评也随之走向没落。
⑥否则,相互之间就会出现过于客气、盲目吹捧和妄加赞美的不良现象。
正确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从是否同一的角度看,①⑥显然是同一意思,只是从正反两面来说而已。
从是否呼应的角度看,整体上了解可知④应当是总起句,处于段首;从局部词语暗示来看,②③两句中分别有人称代词“他们”和“它”,分别对应着③和④中的“批评家”和“批评”,因此②③要跟在④的后面,且③在②前面;从前后逻辑呼应来看,④③②和①之间是因果关系,⑥和⑤之间语意加深。
所以,正确排序应是④③②①⑥⑤。
答案:④③②①⑥⑤
7.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
(任选3小题)
(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________,________。
(杜牧《阿房宫赋》)
(2)身无彩凤双飞翼,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________,四弦一声如裂帛。
(白居易《琵琶行》)
(3)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4)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吾生也有涯,________。
(《庄子·养生主》)
答案:(1)各抱地势,钩心斗角(2)心有灵犀一点通曲终收拨当心画(3)八百里分麾下炙沙场秋点兵(4)惟吾德馨而知也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