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民歌
陕西民歌

陕西民歌--榆林小曲正月格里正月正,正月(那个)十五挂上红灯,红灯(那个)挂在哎大来门外,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哎哟哎哎哟哎,哎来哎咳哟!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六月格里二十三,五哥(那个)放羊在草滩,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拿着伞,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九月格里秋风凉,五哥(那个)放羊没有衣裳,小妹妹我有件哎小来袄袄,改来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五哥放羊真是可怜,刮风(那个)下雪哎常在外,日那落西(那个)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一年满,五歌那算他转回家园,有朝(那个)一日哎天来睁眼,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哎哟(那个)哎哟哎,哎来哎咳哟!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绣荷包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妹绣荷包么挂在郎腰妹绣荷包么挂在郎腰小时小情多到时灯更多不等情妹么要等哪一个不等情妹么要等哪一个荷包小妹小多胆妹绣荷包么要来了妹绣荷包么要来了我带荷包赶前走妹有喜那么要过桥妹有喜那么要过桥小小荷包双丝双带飘妹绣荷包么挂在郎腰妹绣荷包么挂在郎腰小时小情多到时灯更多不等情妹么要等哪一个不等情妹么要等哪一个荷包小妹小多胆妹绣荷包么要来了妹绣荷包么要来了我带荷包赶前走妹有喜那么要过桥妹有喜那么要过桥十二月探妹1.正月里探妹正呀月正,我又和那情郎哥哥观呀红灯,观灯都是假呀,哥哥,俺俩散散心呐,咿呀唉嗨哟。
2.二月里探妹龙呀抬头,我又和那情郎哥哥站在大门口,打你家门前过呀,哥哥,你为什么不理我,咿呀唉嗨哟。
3.三月里探妹三呀月三,我又和那情郎哥哥下呀江南,拿了火车票呀,哥哥,每人三吊三呐,咿呀唉嗨哟。
4.四月里探妹四月八,我又和那情郎哥哥南园摘黄瓜,大的札把长啊,哥哥,小的才开花呀,咿呀唉嗨哟。
5.五月里探妹五月端阳,糯米粽子拌呀白糖,还有那咸鸭蛋呐,哥哥,留给你过端阳啊,咿呀唉嗨哟。
6.六月里探妹三呀伏天,我又和那个情郎哥哥走路肩并肩,手拿羽毛扇呀,哥哥,咱们把风扇呐,咿呀唉嗨哟。
陕西方言歌曲

陕西方言歌曲《陕西木有啥》唉咱大家吃好了没有?好咧。
.吃好了咱把喔家伙拿出来热闹一哈军校,啊,备马,啊,抬刀伺候.。
.喂儿.。
.【段落1】中国版图最中间陕北关中连陕南秦岭中间分界线一声秦腔吼破天陕西到底咋个向赶紧听我给你唱中华文明这发祥文化渊源时间长陕西其实木有啥始皇嬴政统天下唐僧译经大雁塔西游故事传万家名城名景扬中华百位皇帝埋地下炎黄二帝渭水源文人墨客誉华夏丝路从咱这出发向西横穿了欧亚昭君出塞别西汉幽思自叹弹琵琶贞观之治稳江山开元盛世商业繁科举制度贤能现文化包容后人赞西周初年把名起清朝正名叫陕西至今声名未曾变横跨秦川八百里周秦汉唐名天下辉煌成就耀中华革命精神代代传文脉深厚最文化【段落2】从东往西咱慢慢谝关中东头是潼关陕西的东门黄河边人间路止潼关险当年联军把皇帝撵一路狂奔来西安慈禧老佛爷进潼关关键时候得靠老陕再往里到韩城县史记之乡逛一遍鲤鱼摆尾跃龙门古城文庙包忘看党家村的四合院建筑瑰宝专家赞华阴旁边立华山华山论剑英雄传西岳庙藏宫殿要论年头始于汉帝王出行游玩处金碧辉煌你得看走到临潼骊山头烽火台上戏诸侯褒姒一笑江山丢倾国倾城满玉楼你说陕西木有啥我们都在这儿长大你说陕西木有啥五千年的故事厚厚一沓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寸土地都有时光一茬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座城市都有那文化一大把【段落3】秦始皇陵兵马俑屹立千年黄土中华清池,温泉宫贵妃醉酒在其中唐明皇,有情男三千宠爱为玉环比翼鸟连理枝长恨之歌肝肠断骊山脚下兵谏亭西安事变让内战停临潼过了是蓝田蓝田玉石迷人眼韩愈老汉说的颤雪拥蓝关马不前蓝田猿人百万年半坡遗址比他晚西安东边白鹿原小说电影话变迁老房老陕关中汉手里端着大老碗到西安你得听我谝八百里秦川正中间博物馆遗址随处见说多你可包木乱这里美食是一活摊凉皮肉夹馍最经典羊肉泡馍喋一碗让你尝尝撒叫颤西安话也有特点克里马擦不拐弯头叫撒好叫颤听不懂你赶紧念传【段落4】关中自古英雄汉增愣噌倔少念传高人都把姓名埋墙根蹲着谝闲传长安古乐调独弹距今一千三百年音乐里的活化石唐代宫廷最常见走两步咱逛咸阳大地原点可别忘biangbiang面要尝一尝有个口诀得会唱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勾搭挂麻糖推个车车逛咸阳推个车车逛咸阳逛咸阳秦朝的皇帝秦始皇秦朝的宫殿叫阿房项羽一把火烧光昔日繁华一片荒咸阳一过到杨凌中国第一农科城特色产业真叫猛农业研究玩滴精往西路过法门寺皇家寺庙存舍利大唐国宝一大堆两千多件不是吹宝鸡自古称陈仓城市形象为凤凰民间工艺美术乡周秦文明这发祥炎帝故里青铜乡佛骨圣地周礼邦西府小吃你喋不完尝遍才知道撒叫香你说陕西木有啥我们都在这儿长大你说陕西木有啥五千年的故事厚厚一沓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寸土地都有时光一茬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座城市都有那文化一大把正月里来什么那个花花花开哟得开【段落5】东西谝完才一半从南往北继续谝最南头,有安康秦巴山的正中央南宋名将有王彦保卫川陕英雄汉乾隆四年万工堰造福人数几十万秦头楚尾有特点自然文化在巴山安康美景水蜿蜒境内千山争云端汉中文化最经典刘邦行宫古汉台诸葛亮长眠定军山张良庙外看神仙汉中沃野如关中四五百里烟蒙蒙黄云连天夏麦熟水稻变黄吹秋风汉水汉字汉文化代代相传耀中华蔡伦造纸惊天下如今捧书包忘他成竹在胸出洋县吉祥之鸟有朱鹮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典故就在城固县韩信思想国无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萧何月下追韩信都发生在秦岭山【段落6】安康往北到商洛秦岭山脉四周裹柞水溶洞西北绝金丝峡谷妙趣多楼观台依山伴水中国道教发祥地四季交替景色美天下福地是第一仙游寺名不虚传苏公藏书玉女垂帘弄玉萧史把恋爱谈乘龙快婿这相传再往里法王塔隋文帝在这设宝函大秦寺镇仙塔塔斜五百年很罕见重阳宫名宫观财神刘海这发源白居易,周至县官长恨歌他在这写完八水长安古诗赞巍巍秦岭山中来浩浩荡荡水连天典故文化一串串你说陕西木有啥我们都在这儿长大你说陕西木有啥五千年的故事厚厚一沓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寸土地都有时光一茬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座城市都有那文化一大把【段落7】过秦岭到西安兴教寺现眼前樊川八寺连成片佛教盛行把经念唐城墙曾一大圈只剩遗址变公园中国古都第一城世人皆知是西安大明宫唐禁苑唐朝世界最大宫殿西安碑林不是谝这里的文物都绝版八仙庵,道教寺院里面住着八位神仙钟鼓楼有群燕晨钟暮鼓报时间过了西安到渭南历史名人一活摊八百里秦川渭水穿泾渭分明自然景观华夏二字源渭南听了你可包冒汗仓颉杜康司马迁郑杨二姓这儿发源再往北上铜川耀州陶瓷是美名传香山景区花浪漫万亩林海纯天然药王山上孙思邈一生致力于中药照金圣火永照耀工农红军这落脚【段落8】再往北,说延安宝塔山下美名传党中央在这十三年缅怀精神忆当年腰鼓之乡安塞县民间艺术很精湛延安剪纸自古流传巧夺神工手艺赞如今的延安不一般革命精神代代传腰鼓秧歌舞地欢文化创新有路线轩辕黄帝陵在桥山年年清明把先祖看鲁艺旧址忆当年文艺青年的新阵线榆林的气候挺好耍一年温差大多风沙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神府的碳妹妹的秧歌聊得很哥哥的民歌肝肠断陕北的民俗有八怪白羊头巾头上戴洋芋当饭不当菜斜跨毛驴走地快从东到西把陕西看想唱的东西唱不完从南到北再逛一圈眼咕噜看也看不完你说陕西木有啥我们都在这儿长大你说陕西木有啥五千年的故事厚厚一沓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寸土地都有时光一茬你说陕西木有啥每座城市都有那文化一大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陕北民歌

《神仙挡不住人爱人》正月十五挂红灯黑夜里睡下实难盛云遮月芽天不明唱起那酸曲想情人高山唱曲圈不住音想起那干妹妹收不住心闲言碎语都不听站着说话不腰疼兰格莹莹天飘彩云看见干妹妹实在亲山挡不住风雪挡不住春神仙挡不住人爱人《五哥放羊》演唱:任慧民歌原词曲配器:尚建三歌词: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挂红灯,红灯那个挂在大门外,单等我五哥他上工来。
六月里,二十三,五哥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打着伞,怀中又抱着上那个放羊铲。
九月里,秋风凉,五哥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有件小袄袄,改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五哥放羊真是可怜,刮风那个下雪常在外,日落西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整一年,五哥年底转回还。
有朝那个一日天睁眼,我与我五哥你把婚完。
道情十字调《灵英降香》:三月三日天门开,灵英小姐降香来,祷告天间众神灵,保佑我丈夫早回门。
一炷香奴敬上,上天的玉皇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二炷香奴敬上,关公二郎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三炷香奴敬上,三圣母娘娘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四炷香奴敬上,四大天王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五炷香奴敬上,五帝五方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六炷香奴敬上,南斗七郎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七炷香奴敬上,北斗七星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八炷香奴敬上,八大金刚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九炷香奴敬上,九天玄女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十炷香奴敬上,十殿阎君哎咳哟,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哎哎来;十殿阎君,九天玄女,八大金刚,北斗七星,南斗六郎,五帝五方;四大天王,三圣母娘娘,关公二郎,上天玉皇,你保佑奴丈夫哎,哎咳哟嗨,你保佑奴丈夫早早地回来。
《看妹妹》头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给我一个长烟袋,亲亲爱。
二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给我吃的扁豆捞饭酸白菜,亲亲爱。
三一回看妹妹呀你不在,你的妈妈说你山里掏苦菜,亲亲爱。
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

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的民歌民谣陕西,简称秦,分为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部分,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黄土地上,由于气候、地貌、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陕西人在衣、食、住、行、乐等方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方式。
特别是陕西的方言得天独厚、博大精深,从这些方言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古老华夏文化的发展轨迹,又可以领略今人溢于言表的真实情感。
而陕西的民歌和民谣长久以来广泛地流传于老百姓中间,有诙谐幽默的、有劝人为善的、有针贬时弊的,有传情达意的,这些民歌民谣以陕西方言为载体,是陕西民风、民俗的集中体现。
关中地区位于平原地带,物宝风华,人杰地灵。
民歌民谣也异彩纷呈,摇曳多姿。
在内容上,主要有稚趣盎然的歌、反映时代特色和人物的民谣、反映现实生活、针贬时弊的民谣、反映婆媳关系的民谣、反映婚姻爱情的民谣、反映地方风光和物产的民谣等等,在形式上,有的简明扼要、诙谐幽默,有的针贬时弊,语言辛辣,有的充满感念,热情讴歌,有的娓娓道来,荡气回肠,有的一问一答,有的低声倾诉。
在表现手法上,多采用身边的人或事、动物或植物来深刻的时代变迁的内容。
(一)稚趣盎然的儿歌这些儿歌主要以自然景物或者动物为主体,诙谐幽默,朗朗上口,含义简明,便于传颂。
例如,以动物为主体的:猴娃搬砖头猴娃猴娃搬砖头,砸了猴娃脚趾头。
猴娃猴娃你不哭,给你娶个花媳妇。
娶下媳妇阿达睡?牛槽里睡。
铺啥呀?铺簸箕。
盖啥呀?盖筛子。
枕啥呀?枕棒槌。
棒槌滚得骨碌碌,猴娃媳妇睡得呼噜噜。
屎巴牛点灯屎巴牛点灯,点出先生。
先生算卦,算出黑娃。
黑娃敲锣,敲出她婆。
她婆碾米,碾出她女。
她女刮锅,刮出她哥。
她哥上柜,上出他伯。
他伯碾场,碾出黄狼。
黄狼挖枣刺,挖出他嫂子。
“阿达”在陕西话中意思为:哪里。
“屎巴牛”即屎克郎。
上一首以广大儿童喜欢的猴子为主人公,在一问一答中憨态可掬。
第二首中利用一连串的劳动动作,利用顶针的修辞方法,引出一大串人物。
再如这两首,都是以儿童们喜欢的吃食为线索展开的:箩箩面面箩箩,面面,杀公鸡,擀细面。
陕西民歌 民歌系列

羞,羞,把脸抠
羞,羞,把脸抠,抠下渠渠种豌豆,人家豌豆打一石,咱(ca)的豌豆打一马牙罐。
咪咪猫,上高窑
咪咪猫,上高窑,金蹄蹄,银爪爪,上树树,逮雀雀(qiao qiao),逮下雀雀喂老猫。
胡宗南
胡宗南,太凶残,抓丁讹钱没个完。打日本,不上前,内战把兵都出全。特别队,清乡团,想把好人都杀完。要想免去灾和难,赶快打垮胡宗南。(流传于解放前老解放区)
软枣枣树,毛毛根,吃娘奶,跟娘亲,
取下媳妇昧良心。把娘哄到沟儿畔,
踢一脚,咕噜当,打破鸡蛋流了黄,
再不得见我那亲光娘。(亲生母亲)
见了媳妇像孝子,见了老娘像豹子。年轻媳妇穿料子,老汉老婆穿套子。
(套子:陕西话中指烂、旧棉花)
媳妇娶全啦,儿子跑完啦。米汤熬粘啦,孙子围严啦。
花了两千八,娶个新邻家。见面不答话,上地撂个娃。
身穿八卦对门门呀,八字那胡子两根根,
哎嗨哎嗨哟八字胡子两根根。
初三,十三,二十三,姐妹二人绣牡丹,
牡丹绣在帽沿上,看花那容易绣花难,
哎嗨哎嗨哟看花容易绣花难。
初五,十五,二十五,姐妹二人滤浑酒,
滤下五壶又五壶呀,撂下五壶和朋友,
哎嗨哎嗨哟滤下五壶和朋友。
初八,十八,二十八,姐妹二人害娃娃,
三拔枣树一样高,姊妹三人看那一个好,调来调去数二妹子好,大姐跟三妹子朝转了。
大门一进就进二门,三门上站一个日本人,日本人都不算人,见了奴家他喜喜哼。
三月里桃花绿嘴嘴,剥了皮皮流水水,咱二人相好一对对,我的干妹子,你看这日子美不美,咱二人相好一对对,我的干妹子,你看这日子美不美。
陕西民歌
爱上你不怕人笑话
老麻了开花结圪抓,爱上你不怕人笑话。
西北民歌经典100首

西北民歌经典100首1、黄土高坡2、青藏高原3、丝绸之路4、敦煌5、青海梦6、宁夏7、西夏王8、黄土情歌9、陕西民歌10、中国陕北民歌11、陕北民歌荟萃12、爱陕北13、云飞传奇14、歌唱陕西15、陕北女娃娃16、别处再好不是家17、我从西边来18、黄河谣19、花草树木20、长在银川21、丢22、想你容易见面难23、圪梁梁上瞭妹妹24、走出山沟沟25、妹妹想哥想断肠26、挡不住的思念27、心尖尖上的你28、上一道道坡坡下一道道梁29、山丹丹花开红艳艳30、兰花花31、黄河船夫曲32、东方红33、太阳大了一把火34、赶牲灵35、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36、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37、哥哥不是人38、这辈子就跟哥哥好39、为你跑成罗圈腿40、一壶老酒41、神仙挡不住人想人42、拉手手亲口口43、妹妹想哥想断肠44、一对对鸳鸯水上漂45、走西口46、想你容易见面难47、陕北女娃娃48、想你半夜又半夜49、梦中的兰花花50、想起情哥哥51、妹子哥哥想你52、响沙千里一壶酒53、为甚不回家54、我想你55、山那边56、信天游57、三十里铺58、横山里下来游击队59、天下黄河几十道湾60、摇三摆61、骑白马62、庄稼汉63、看妹妹64、回娘家65、对花66、想亲亲67、一壶老酒68、大红公鸡毛毛腿69、脸皮咋这么厚70、脚夫调71、走西口的人儿转回来72、揽工调73、绣金匾74、会哥哥75、五哥放羊76、大红公鸡窗台卧77、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78、上去高山望平川79、阿哥的白牡丹80、东方红81、拉兵哥82、张灯结彩83、翻身道情84、在那遥远的地方、85、黄昏的炊烟86、西琳江87、嫌弃你的盖头来88、我不愿擦去鞋上的泥89、达坂城的姑娘90、可爱的一朵玫瑰花91、阿拉木汗92、青春舞93、贤良94、那么久95、折牡丹96、割韭菜97、在那遥远的地方98、情哥哥99、眼泪花儿把心淹了100、荞麦花。
陕西民歌十首

陕西民歌十首陕西,位于西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与传统民俗。
在这片神秘古朴的土地上,分布着一大批由流水拼接而成的美妙绝伦的民歌。
陕西民歌以其特有的音乐表达方式,描述出少数民族独特的历史、习俗、情感和生活方式,更是陕西最明显的文化特征。
在陕西,民歌有着极为丰富的内容,从社会生活到宗教崇拜,从礼仪场合到家庭,都有相应的民歌来表达。
下面介绍的十首民歌便是陕西民歌的精华所在:第一首:《芦笙》,是民间流传最广的一首民歌,有“芦笙铃,唱个芦笙歌”的歌词,以舒缓美妙的旋律赞美大自然,表达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第二首:《红草鞋》,有“穿起红草鞋,踏到山顶看吉祥”的歌词,是一首存在于古代的民歌,乐曲节奏动听,歌词富含传统文化和寓意,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第三首:《泉水的诉说》,有“谁听见泉水的诉说,它的心深藏在山谷”的歌词,歌颂大自然、歌颂生活,传递出人生的淡淡哲理,为民间文艺插上一道灿烂的彩带。
第四首:《百草豆腐》,有“百草豆腐,芝多多,藕花花”的歌词,是民间的一首歌谣,歌词描述的是闻起来香甜美味的豆腐,唱出的是一种充满着亲情和祥和的生活气息。
第五首:《春运》,有“买个车票,春运一路行”的歌词,以风格独特、明快流畅的旋律讲述了一个人在春节期间回到家乡的心情,深刻地揭示了人们浓浓的家乡情怀。
第六首:《农家腊月》,有“农家腊月,腊月到来,全家伙洋洋得意”的歌词,以激昂活泼的曲调,表达农家人们在腊月期间热烈而喜悦的情绪,并祝愿腊月的美好。
第七首:《闻马叫》,有“闻马叫,声声惊,乱石险峻,急流陡峭”的歌词,描写了险要地带美丽而原始的景色,像雨后春笋般挺拔屹立,抚今追昔,流淌着无尽的怀念和传奇。
第八首:《早坡》,有“早坡那里多烟尘,谁在那里耘田”的歌词,是一首充斥着草原神韵的民歌,歌词在对比草原夏夜和冬日晨曦的清凉之美的同时,也抒发着种种淡淡的思念之情。
第九首:《山歌》,有“太行山,青山翠绿,映日霜晚飞花”的歌词,充满大自然的神韵,表达了追求自然、追求自由、追求美好的理想情怀。
《五哥放羊》歌词 各地民乐

五哥放羊
陕西民歌--榆林小曲
正月格里正月正,
正月(那个)十五挂上红灯,
红灯(那个)挂在哎大来门外,
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哎哟哎哎哟哎,哎来哎咳哟!
单(那个)等我五(那个)哥他上工来。
六月格里二十三,
五哥(那个)放羊在草滩,
身披(那个)蓑衣他手里拿着伞,
怀来中又抱着(那个)放羊的铲。
九月格里秋风凉,
五哥(那个)放羊没有衣裳,
小妹妹我有件哎小来袄袄,
改来一改领(那个)口,你里边儿穿上。
十一月三九天,
五哥放羊真是可怜,
刮风(那个)下雪哎常在外,
日那落西(那个)山他才回来。
十二月一年满,
五歌那算他转回家园,
有朝(那个)一日哎天来睁眼,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哎哟(那个)哎哟哎,哎来哎咳哟!
我来与我五(那个)哥把婚完,
听吧
以上就是关于五哥放羊的歌词,感谢您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民歌
陕西民歌,泛指陕西各地的民间说唱音乐。
陕西民歌是世世代代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在各种艺术形式不断地相互影响、融合创造、发展、流传下来的。
一般可以根据地域及艺术特点将陕西民歌分为陕北民歌、陕南民歌和关中民歌。
各种地区的民歌或豪放奔放,或婉转柔美,构成了陕西丰富的民间艺术。
陕北民歌
简介
陕北是民歌荟萃之地,民歌种类很多,当地俗称“山曲”或“酸曲”。
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
信天游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爬山调”。
是陕北地区普遍流行一和种民歌行式。
其基本格式是上下句结构的两句体,一般是上句起兴,下句点意,言简意赅,短小精炼。
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点。
歌词以七言为主,多用叠字、重字、重词。
如“兰格英英”、“白格生生”、“红格彤彤”、“巧格伶伶的手”等等,因此常见一些不规则的八字、九字及十多个字的唱句夹杂其中。
信天游的曲调基本上是单乐段,但其调式色彩与节奏安排却十分多样,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情调和意境。
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一种节奏自由,音域宽广,旋律起伏大,高亢奔放,用高音腔演唱;一种则节奏规整,结构严谨,旋律较平稳,细致柔和,多用平腔演唱。
风俗歌曲
风俗歌曲是反映陕北人民在一定历史阶段风俗习惯和歌曲。
这类歌曲数量相对较少。
主要有宴唱的“酒曲”,因陕北地区气候干旱,所以老百姓用歌唱的方式求雨,形成了“祈雨歌”,还有祭祀歌、巫歌叫唱等。
风俗民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语言生动,旋律流畅悠扬,节奏自由,表达了黄土高原人民的情感与愿望。
小调
小调流行于陕北榆林地区各县,数量很多,题材相当广泛,大部分调曲比较固定,多为叙事体,如《揽工调》、《走西口》、《三十里铺》等。
其歌词多为分节,七言为主,采用平腔演唱。
另一部分已有丝竹、打击乐伴奏,向着说唱音乐和戏曲音乐发展,如清涧县的“道情”、米脂县的“碗碗腔”、神、府的“二人台”等。
小调大多语言质朴生动,曲调深沉优美,情绪刻划细致准确,篇幅较大。
小曲
小曲主要是流行于榆林城内的一种不化妆、不表演的坐唱歌曲。
它的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明代。
吸收了清、明两代南方来榆官宦带来的苏州丝竹、湘潭小曲等江南曲调,又逐渐的渗入陕北当地山歌民曲,不断发展演变而成。
歌曲题材主要采自市民阶层生活,以风花雪月、男女情爱、闺中思春、忠臣良将为内容。
喝词结构严谨,文辞华丽,也讲究平仄辙韵,文人创作气息颇浓。
被誉为沙漠绿洲中的一泓清泉。
特色
陕北民歌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
现在所流行的陕北民歌,大部分产生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既有反映社会变革的内容,也有“长工歌”的内容,反映陕北人民对封建统洽阶级的压迫、剥削的反抗,特别是革命历史民歌,是一批珍贵的革命历史资料。
像著名的《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是很有价值的。
但是,在8000余首陕北民歌中,这类作品毕竟是少数。
多数作品反映的是平淡的人平淡的事。
例如:小媳妇想娘家,大姑娘盼出嫁,女娃算卦,吹鼓手迎亲,出门人思念家乡,年轻人谈情说爱,夫妻吵
嘴逗趣等。
还有,石匠们用歌声来装饰那单调的石锤声;农民们用歌声驱逐寂寞和忧愁;赶牲灵的人将那悠扬的歌声洒满崎岖的羊肠小道;多愁善感的小媳妇用歌声倾吐心中哀怨。
这些基本上是抒发感情的。
此外,陕北人还用民歌形式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货郎用歌声来叫卖,农民用歌声来祈雨,逢年过节时用歌来庆祝、娱乐,男婚女嫁用歌来举行仪式,喝酒时用酒歌来猜拳,用歌来进述历史故事,用歌来搞社交,用歌来记叙重大历史事件,男女青年用歌谈情说爱,用歌来记叙新人新事,甚至上坟哭灵也以歌代哭。
乃至丑闻千里,以歌传之;奇人怪事,以歌颂之。
代表作品
《绣金匾》以陕西传统小调《绣荷包》填词发展而成的革命民歌。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就流行于陕北,随着全国的解放,又很快地流传到全国各地。
歌曲结构短小,全曲共上下两乐句,下句的曲调骨架是上句的下四度变化模进。
旋律的进行明快流畅,起伏自然,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以亲切细致的音调,深刻地抒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毛主席、朱总司令的热爱和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厚情意。
1976年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逝世后,歌唱家郭兰英怀着深切悼念之情再次演唱了这首歌,给了它新的解释,特别是将第五段词改填为:“三绣周总理,人民的好总理,鞠躬尽瘁为革命,我们热爱您。
”把歌曲引向高潮,深深打动了亿万人民的心。
陕南民歌
简介
陕南民歌是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
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
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以及盘歌、儿歌等,情趣诙谐,幽默含蓄,曲调委婉舒展,有高腔、平腔之分,感情柔和细腻,多有川楚之风。
陕南从地势上为两山夹一川的山地结构,它受了汉文化、蜀文化和三国文化的影响,陕南人民憨厚、勤劳而朴实,陕南民歌也因此而显得旋律优美动听、情感细腻柔和、结构舒展流畅等特点,给人以山青水秀的感觉。
在演唱风格上,陕南民歌少用假声,多用高腔和平腔演唱,给人听觉上以委婉而细腻,有一股清新山野之风的感觉;陕南民歌在演唱方法上,还多用上下滑音及小颤音相结合的演唱技巧,给歌曲增添了几分清秀和抒咏情绪。
代表曲目
若干年来,人民群众每天除了种地干活,没有其他的娱乐活动,沉重的体力劳动使他们苦不堪言,心里的酸甜苦辣无处诉说,只有吼几声号子,唱几首山歌,来抒发他们各自内心不同的情感,也可以消除劳动给他们带来的枯燥和疲惫。
陕南民歌中的《放羊调》:“正月放羊正月正/堂前辞别二双亲/羊儿前面吆起走/奴家脚小随后跟/五月放羊是端阳/龙船花鼓闹长江/有钱人家船上耍/可怜奴家去放羊//八月放羊八月八/白天放羊夜纺花/白天放羊三百条/晚上纺花八两八……”,这首民歌叙写的是陕南人民为了生活,白天去给地主放羊,晚上回来后还要做工到深夜,唱出了当时穷苦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和悲惨命运,倾诉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拉兵歌》:“正月是新春/妈妈把儿生/生了儿子是苦命/长大拉壮丁…… /穷也穷得很/睡到半夜更/耳听外面闹沉沉/才是拉壮丁/开开门儿跑/保长看见了/手推机柄弹上槽/看你鬼儿往哪跑…… /走到地坝边/转脸往回看/妻子脸色白如面/心如刀儿穿……”,这首民歌描写的是解放前,保长、甲长到处拉兵的情形,穷苦的劳动人民敢怒不敢言,只有通过这种民歌形式来直指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无情,歌曲最后还通过对保长和甲长的辱骂,反映了劳动人民心灵深处对黑暗社会强烈的反抗。
情歌是陕南民歌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他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爱情观。
如《太阳大了一把火》:
“太阳大了一把火/奴家晒得焉妥妥(方言代替语,意为无精打采)/ 我把草帽给你戴/愣叫太阳来晒我……”,情妹为了让情哥不被太阳晒,把自己的草帽给他戴,自己晒得受不了,这也反映了陕南女性的体贴柔美的一面,词义虽很口语化,但反映的内容却婉转而缠绵,给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感觉;反映相思之苦的有《昨夜约郎郎没来》:“我昨晚约郎郎没来/一夜烧了九捞柴/ 砂罐煨酒煨成醋/锅儿煎油成箩筛/我这号心思你不来……” ,诉说的有点夸张,给情哥精心准备的好吃的,结果是酒煨成醋,锅烧成箩筛,情哥也没来,相思之苦颇有情调;《十送小郎》:“一送小郎闷沉沉/情哥哥今天要出门/一要出门年幼小/二要出门奴担心…… / 四送小郎大河边/手拉杨柳喊渡船/撑船的哥哥撑过来/郎过河去姐给钱…… / 十送小郎桔子园/一个桔子十二瓣/郎六瓣来姐六瓣/不分桔子不团圆” ,表现了送情郎出门,送了一程又一程,恋恋不舍,旋律优美婉转而凄凉;《小媳妇歌》:“正月里来正月正/可恨爹妈丧良心/贤惠婆家他不许/把奴许到苦竹林/白天打柴柴三捆/夜晚摇磨到五更/不等天亮鸡开口/门就在满坡行/二月里来是春分/可恨媒婆瞎眼睛/今儿夸他子弟好/又夸他房子一合院/又在夸他家务大/明儿又夸他家族数不清…… ”,这首歌曲反映了封建社会父母包办婚姻,不惜把亲生女儿往火坑里推的社会现象,最后小媳妇不堪忍受而悬梁自尽,小媳妇用了最愚蠢但在当时也别无选择的方式,对社会发出了最强烈的反抗。
民俗风情是一个地方人文精神的真实写照,每当逢年过节或大型喜庆集会时,陕南人耍起狮子龙灯唱起陕南花鼓调,来庆祝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的期盼,如陕南的《花鼓调》:“哎…… /今天的日子真正好/家家户户真热闹/狮子龙灯耍起来/庆今年收成好……”。
这类民歌的最大特点是气氛活跃而热烈,唱腔随意而活泼,歌词即兴性强,无固定的曲调格式,他们在欢快的锣鼓鞭炮声中边歌边舞,见什么唱什么,想什么唱什么,风趣而幽默,通常以独唱,对唱或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出现。
关中民歌
关中民歌是流行于秦岭以北,北山以南的关中地域的民间歌曲的统称。
关中民间音乐形成较早,历史久、品种多。
有船工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箱夫子歌,影响最大的是小调。
关中小调有广为流行的“一般小调”,有用丝弦伴奏的“丝弦小调”,有秧歌调、旱船、竹马、打连厢、对于秧歌等“社火小调”,有祈雨调、劝善调、乞巧歌、猜拳调、念词等“风俗小调”,有童谣、催眠谣等“儿歌”。
关中民歌的题材内容涉猎广泛,但以反映各种社会矛盾,爱情生活以及传说故事的为多。
关中民歌的歌词以五言、七言为主,小调歌词的分节形式则多以“数”为序而联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