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剂型
酶学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主讲教师:赵丹丹
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11
一、预处理和破细胞
4. 细胞破碎(cell disruption)
(2) ‘‘丙酮干粉’’(acetone powder)处理法 适用于微生物材料 一般程序是先将材料粉碎、分散,然后在0℃以下的低温条件下、加 入5~10倍预先冷至约-20℃的丙酮,迅速搅拌均匀,随即过滤,最后 低温干燥,研磨过筛 丙酮处理优点: ① 能有效地破坏细胞壁(膜);② 有利于除去大量脂类物质,以免 它在以后的步骤产生干扰;③ 能使某些膜结合酶易于溶解;④ 丙酮 干粉含水量低,便于保存。 缺点:丙酮可能引起某些酶变性失效。
主讲教师:赵丹丹
第五章 酶的分离纯化与制剂
7
第二节 酶的抽提
抽提的要求是要将尽可能多的酶、 尽量少的杂质从原料引入溶液。
主要内容:预处理和破细胞
抽提
浓缩
一、预处理和破细胞
着手酶的提取前,通常应先对酶的原料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Pretreatmention)。例如: (1) 动物材料要先剔除结缔组织、脂肪组织和血污等 ; (2) 油质种子最好先用乙醚等脱脂; (3) 种子研磨前应去壳,以免丹宁等物质着色污染; (4) 对于微生物材料则应将菌体和发酵介质加以分离。 2. 在这些预处理后,尽可能以非常新鲜的状态直接应用; 否则,应将 完整材料立即冰冻保存。
最终目的( 获得高度纯净的酶制剂 )
整个工作包括三个基本环节: (1) 抽提(extraction):是要将酶从原料中抽提出来作成酶溶液;
(2) 纯化(purification):是将酶和杂质分离开来,或者选择地将酶从 包含杂质的溶液中分离出来,或者选择地将杂质从酶溶液中移除出去;
(3) 制剂(preparation):是要将纯化的酶作成一定形式的制剂。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知识点梳理.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1、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膜剂。
2、固体制剂的共性:(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粉碎、过筛、混合等)经历相同;(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3、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溶出速度与S、CS、k成正比(1)S↑增大药物溶出面积:微粉化减小药物粒径(2)C S↑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体等(3)k↑加快搅拌,增大溶解速度第一节散剂★一、定义: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内服或外用。
(西药应用不多例如蒙脱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嗜酸乳杆菌散,中药一定应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散剂约50种)★二、分类:1、按药味: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溶液散(PEG散)、煮散(酒渍或煎汤服用)、吹散(耳、鼻、喉部位,珠黄吹喉散)、吹耳散4、内服散5、外用散★三、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积大,起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4、制备工艺简单,易分剂量,便于婴幼儿服用四、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粉碎→过筛→混合:是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即固体制剂制备前均要进行此操作。
1、粉碎: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表面积。
意义: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混合均匀↑;固体药物分散度↑;有效成分提取↑。
方法: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1)干法粉碎法:药物干燥(水分<5%)后进行粉碎。
脆性或结晶性药物(撞击或锤式粉碎机);纤维性中药材(剪切式粉碎机)。
(2)湿法粉碎法: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实施研磨,又称为加液研磨法。
第五章医院制剂PPT课件

A. 溶剂的浓度
B. 药材的粒度
C. 渗漉前的润湿
D. 渗漉时的流速
E. 装筒的松紧度
.
目标检测
二、简答题 1. 医院制剂中,对原辅料进行粉碎的目的。 2. 简述注射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3. 举例说明医院制剂的一般质量检查项目。
.
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B 4.D 5.B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E 3.ABCDE 4.ABCD 5.ABCDE 二、简答题 (略)
4 订归档,该批产品即可出厂。。
.
目标检测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医院制剂的质量标准是( )
A. 医院自定标准
B. GMP标准
C. 同类药品的质量标准 D. 中国药典
2.下列对于医院制剂的销售范围,正确的是( )
A. 可以随意在市场销售 B. 可以在药店销售
C. 不得在市场销售
D. 只能在医院之间销售
(一)医院药品检验室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二)医院药品质量检验室的工作任务
.
(一)医院药品检验室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1.人员
2.机构组成
.
(一)医院药品检验室应具有的基本条件
机构组成
I 化学分析室 2 仪器分析室 3 微生物学检查室 4 细菌内毒素检查室 5 动物实验室 6 留样观察室
(二)医院药品质量检验室的工作任务
.
目标检测
3.制剂室工作人员应该每隔( )的时间体检一次,以保证制剂的 质量安全
A. 2年
B. 1年
C. 3年
D. 4年
4. 关于散剂的特点,叙述错的是( )
A. 散剂易分散,凑效快 B. 制法简便
第五章散剂与颗粒剂

9/11/2019
Presentation
page 32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外观 颗粒剂应干燥、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
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粒度
检查方法: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或多 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称定重量,置药筛, 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过1号筛(2000μm) 粗粒和能通过4号筛(250μm)的细粒的总 量不能超过8%。
魏晋时期,五石散成为士大夫津津乐道的 时尚消费品
《世说新语》是这样说的:“服五石散,非 唯治病,亦觉神明开朗”
五石散是魏晋名士的“催情迷幻药”
9/11/2019
Presentation
page 4
散剂的特点和分类
金元时期的名医李东垣指出:“大抵汤者, 荡也,去大病用多;散者,散也,去急病 用多;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其用药 之舒缓,而治之意也。”
散剂服用方便,可以用水直接冲服或用开 水直接泡服, 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
散剂可事先配伍加工好以备用,从而可为 病人节省等待拣药和熬药的时间。
9/11/2019
Presentation
page 5
散剂进行分包装后,剂量准确,携带方便, 便于使用者更好控制服用剂量。
与同样处方的汤剂相比,病人的单次用药 量减少,药材的利用程度较高,更为“节 省”药材。
Presentation
page 10
散剂的一般制备过程
散剂的制备过程包括粉碎、过筛、混合、 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等。
1、粉碎与过筛
《名医别录》:“先切细曝燥乃捣,有各 捣者,有合捣者”
制备散剂的药物都需要经过适当粉碎,其 目的是增加药物有效表面积,提高生物利 用度;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改善不同 药物粉末的混合均匀性;降低刺激性等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五章 中药制剂与剂型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五章中药制剂与剂型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关于基质对药物吸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从基质中快速释放到黏膜有利于吸收B.药物从基质中释放是吸收的限速阶段C.油脂性基质对油溶性药物释放快D.水溶性基质对油淙性药物释放快E.油脂性基质对油溶性药物释放慢【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2、散剂按《中国药典》的方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水分不得超过A.5.0%B.6.0%C.7.0%D.8.0%E.9.0%【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3、可用作膜剂遮光剂的是A. PVA17-88B.聚乙二醇C.碳酸钙D.二氧化钛E.甘油明胶【参考答案】:D4、将处方中部分饮片粉碎成细粉,与其余药料制得的稠膏加适宜辅料制成的中药片剂称为A.分散片B.全浸膏片C.全粉末片D.半浸膏片E.提纯片【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5、下列属于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是A.吐温80B.苯扎溴铵C.司盘80D.阿洛索-OTE.硫酸化蓖麻油【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6、下列关于纯化水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B.纯化水是用饮用水采用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等方法处理制成C.纯化水经蒸馏可制备成注射用水D.纯化水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E.纯化水常用作中药注射剂饮片的提取溶剂【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7、《中国药典》规定,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不得超过A.10.0%B.8.0%C.6.0%D.5.0%E.4.0%【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8、制备胶剂时,加入明矾的作用是A.增强药物疗效B.具消泡作用C.起矫味矫臭作用D.可降低胶块的黏度E.增加胶剂的透明度【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9、下列常用的栓剂基质中,具有同质多晶性的是A.半合成山苍子油酯B.可可豆脂C.半合成棕榈油酯D.聚山梨酯61E.聚乙二醇【参考答案】:错误【试题解析】:10、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A.与100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B.与10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C.与10g氯化钠成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量D.与1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E.与1g氯化钠成等渗效应的药物的量【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氯化钠等渗当量是指与1g药物成等渗效应的氯化钠的量。
第五章 散剂2010

常用包装材料
–包装纸(有光纸、玻璃纸、蜡纸) –玻璃瓶(管) –聚乙烯塑料薄膜袋 –复合膜袋(铝箔袋)
⑵包装方法
玻璃瓶(管)包装
非剂量散剂
⑶贮存
贮存场所——干燥、避光、空气流通
分类保管、定期检查
一般散剂举例
川芎茶调散
【处方】川芎120g 白芷60g 羌活60g 细辛30g
朱砂60g 玄明粉500g 【制法】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 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 过筛,混习,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 所致的咽喉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用法与用量】吹敷患处,每次用少量。一日数次。 【贮藏】密封。
二、特殊散剂的制备
含液体药物的散剂举例 紫雪
【处方】生石膏144g 寒水石144g 滑石144g 生磁石144g 玄参48g 木香15g 沉香15g 升麻48g 甘草24g 丁香3g 芒硝(制)480g 硝石(精制)96g 水牛角浓缩粉9g 羚羊角4.5g 麝香3.6g 朱砂9g 【制法】以上十六味,取生石膏、寒水石、滑石、生磁石砸成小块, 加水煎煮三次。玄参、木香、沉香、升麻、甘草、丁香用石膏 等煎液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芒硝、硝 石粉碎,兑入膏中,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羚羊角锉研成 细粉;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将水牛角浓缩粉、麝香研细,与上 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止痉开窍。用于热病,高热烦躁,神昏 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尿赤便秘。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5~3g,一日2次;周岁小儿一次0.3g, 五岁以内小儿每增一岁,递增0.3g,一日1次;五岁以上小儿酌 情服用。 【注意】孕妇禁用。 【贮藏】密封,臵阴凉处。
剂型与给药途径

二、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
(二)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 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归为一类
– 经胃肠道给药
• 片剂\胶囊剂\口服液
– 胃肠道外给药
• 根据具体给药途径继续分类
– 局部给药
• 皮肤\ 眼部\耳部 – 洗剂\软膏剂\贴剂\搽剂\滴眼剂\滴鼻剂
第五章 给药途径与合理用药
主要内容
1
常见的药物剂型
2
各种给药途径的特点
3
口服给药与合理应用
4
胃肠外给药与合理应用
5
局部给药的合理应用
6
常见疾病的给药治疗
一、常见药物剂型
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常用药物剂型有40多种
– 按剂型形态分类 – 按照给药途径分类
剂型的分类
• 药物剂型
– 胶囊剂 – 片剂 – 注射剂 – 栓剂 – 软膏剂 – 滴眼剂 – 溶液剂 – ……
11.注射剂(Injectio)
药物的灭菌溶液、混悬液、乳状液或临用时 配成溶液的注射用灭菌粉末(粉针剂)。供 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
半固体剂型
1. 软膏剂(Unguentum)
适宜基质加药物研匀制成的外用制剂。
2. 硬膏剂(Emplastrum)
基质在体温时只软化而不溶化。如伤湿止痛膏。
3.乳膏(Cremor)
6. 栓剂(Suppositorium)
坐药,是由药物与基质(甘油明胶等)制成供塞 入人体不同腔道(肛门、阴道)的固体制剂。多 呈圆锥形或蛋形,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 可以溶化或软化,释出药物而生效。
7. 膜剂(Pellicula)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固体制剂练习题

第五章中药制剂与剂型第一节固体制剂一、最佳选择题1、中药散剂不具备以下哪个特点A、制备简便B、奏效较快C、刺激性小D、对创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E、适于口腔科、外科给药2、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A、吹散与内服散B、内服散和外用散C、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D、单味药散剂与复方散剂E、溶液散与煮散3、《中国药典》现行版规定的颗粒剂粒度的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A、10%B、12%C、5%D、6%E、15%4、颗粒剂的特点不包括A、服用剂量较小B、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C、吸收、奏效较快D、服用携带方便E、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5、现行药典规定颗粒剂水分含量限度为A、≤6.0%B、≤5.0%C、≤8.0%D、≤4.0%E、无规定6、现行版药典规定,硬胶囊剂崩解时限规定为A、15minB、20minC、30minD、35minE、40min7、现行版药典规定硬胶囊内容物水分限度为A、≤5.0%B、≤6.0%C、≤9.0%D、≤10.0%E、≤12.0%8、硬胶囊壳中不需添加的是A、崩解剂B、增稠剂C、遮光剂D、着色剂E、防腐剂9、可用作软胶囊填充物料的是A、药物的水溶液B、药物的乙醇溶液C、药物的水混悬液D、药物的油水溶液E、药物的O/W溶液10、空胶囊制备中,为保证囊壳质量需加入辅料,其琼脂是作为A、防腐剂B、遮光剂C、增稠剂D、增塑剂E、成型材料11、硬胶囊壳中加入甘油的目的是A、增加胶液的胶冻力B、防止药物的氧化C、防止发生霉变D、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E、调整胶囊剂的口感12、《中国药典》中除另有规定外,蜜丸水分限量为A、≤15%B、≤16%C、≤17%D、≤18%E、≤10%13、下列不需要做溶散时限检查的是A、小蜜丸B、大蜜丸C、水丸D、浓缩丸14、滴丸的溶散时限为A、5minB、15minC、30minD、45minE、60min15、《中国药典》现行版一部规定,中药片剂崩解时限,正确的为A、药材原粉片在60min内B、浸膏片在30min内C、口含片在30min内D、半浸膏片在30min内E、糖衣片在60min内16、最新版《中国药典》对片剂重量差异检查的规定中,描述正确的是A、不得有2片超出限度1倍B、不得有1片超出限度2倍C、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3片D、超出重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片E、包糖衣后仍需检查17、阴道片的融变时限为A、5minB、15minC、30minD、45minE、60min18、适宜作为溶液片和泡腾片润滑剂的是A、羧甲基淀粉钠B、滑石粉C、甘露醇D、聚乙二醇E、硬脂酸镁19、在片剂制备中硬脂酸镁可作为A、湿润剂B、润滑剂C、吸收剂D、稀释剂E、干燥黏合剂20、下列可作为片剂崩解剂的是A、磷酸氢钙B、干燥淀粉D、糊精E、葡萄糖21、用羧甲基淀粉钠作片剂的崩解剂,其作用机理主要是A、膨胀作用B、毛细管作用C、湿润作用D、产气作用E、酶解作用22、下列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崩解剂、吸收剂的是A、微晶纤维素B、羧甲基纤维素钠C、淀粉D、糊精E、微粉硅胶23、为粉末直接压片优良的助流剂、润滑剂、抗黏附剂、吸收剂的辅料是A、月桂醇硫酸钠B、聚乙二醇C、硬脂酸镁D、滑石粉E、微粉硅胶24、可作片剂的黏合剂、崩解剂、助流剂和稀释剂,可用于粉末直接压片的辅料为A、淀粉浆B、微晶纤维素C、糖浆D、乙醇E、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二、配伍选择题1、A.避瘟散B.蛇胆川贝散C.川贝散D.九分散E.参苓白术散<1> 、属于含低共熔组分的散剂是A B C D E<2> 、属于含毒性药散剂的是A B C D E2、A.中粉B.细粉C.最细粉D.极细粉E.超细粉<1> 、除另有规定外,儿科及局部用散剂应为A B C D E<2> 、除另有规定外,内服散剂应为A B C D E3、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肠溶颗粒<1> 、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A B C D E<2> 、难溶性原料药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的颗粒剂为A B C D E<3> 、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A B C D E<4> 、采用肠溶材料包裹颗粒或其他适宜方法制成的颗粒剂为A B C D E4、A.增塑剂作用B.遮光剂作用C.防腐剂作用D.抗氧剂E.着色剂<1> 、软胶囊填充物中加入的柠檬黄的作用是A B C D E<2> 、软胶囊囊材中加入的二氧化钛的作用是A B C D E<3> 、软胶囊囊材中加入的甘油的作用是A B C D E<4> 、软胶囊囊材中加入的对羟基苯甲酸酯的作用是A B C D E5、A.水蜜丸B.蜡丸C.水丸D.蜜丸E.糊丸<1> 、胃内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A B C D E<2> 、较易溶散,吸收、显效较快的剂型为<3> 、体内释放药物极慢,可延长药效的剂型为A B C D E6、A.塑制丸B.泛制丸C.滴制丸D.浓缩丸E.压制丸<1> 、药物细粉以适宜黏合剂混合制成的丸块,经制丸机制成的丸剂A B C D E<2> 、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浸膏,与适宜辅料或药物细粉,以水,蜂蜜或蜜水为赋形剂制成的丸剂A B C D E<3> 、药物细粉以适宜液体为黏合剂泛制成的小球形制剂A B C D E<4> 、药物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却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制剂A B C D E7、A.25分钟B.30分钟C.1小时D.2小时E.2.5小时<1> 、按照《中国药典》,蜡丸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检查,溶散时限是A B C D E<2> 、按照《中国药典》,水蜜丸、水丸的溶散时间为A B C D E<3> 、按照《中国药典》,浓缩丸、糊丸的溶散时间为A B C D E<4> 、按照《中国药典》,包衣滴丸的溶散时间为A B C D E8、A.朱砂衣B.雄黄衣C.黄柏衣D.青黛衣E.百草霜衣丸剂的药物衣<1> 、镇静、安神、补心类药物常用A B C D E<2> 、利湿、渗水、清下焦湿热的药物常用A B C D E<3> 、解毒、杀虫类药物常用9、A.60minB.120minC.5minD.15minE.30min<1> 、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原粉片崩解时限为A B C D E<2> 、除另有规定外,糖衣片崩解时限为A B C D E10、A.黏合剂B.润湿剂C.稀释剂D.吸收剂E.崩解剂<1> 、适用于具有一定黏性的药料制粒压片的辅料为A B C D E<2> 、适用于没有黏性或黏性不足的药料制粒压片的辅料为A B C D E11、A.崩解剂B.润湿剂C.吸收剂D.黏合剂E.润滑剂<1> 、羧甲基淀粉钠常用作片剂的A B C D E<2> 、硬脂酸镁为中药片剂常用的A B C D E<3> 、磷酸氢钙可作为中药片剂原料中油类的A B C D 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某剂型在中药汤剂和干糖浆等剂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我国创制和应用于20世纪70年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剂型
方剂组成以后,还要根据病情与药物的特点制成一定的形态,称为剂型。
方剂的剂型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汤、丸、散、膏、酒、丹等剂型,历代医家又有很多发展,明代《本草纲目》所载剂型已有40余种。
建国以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又研制了许多新的剂型,如片剂、冲剂、注射剂等。
现将常用剂型的主要特点及制备方法简要介绍如下:1.汤剂古称汤液,是将药物饮片加水或酒浸泡后,再煎煮一定时间,去渣取汁,制成的液体剂型。
主要供内服,如麻黄汤、小承气汤等。
外用的多作洗浴、熏蒸及含漱。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快、药效发挥迅速,而且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加减,能较全面、灵活地照顾到每个患者或各具体病变阶段的特殊性,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如李东垣所说:“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不适于大生产,亦不便于携带。
2.散剂散剂是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和外用两类。
内服散剂一般是研成细粉,以温开水冲服,量小者亦可直接吞服,如七厘散;亦有制成粗末,以水煎取汁服者,称为煮散,如银翘散。
散剂的特点是制作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
于服用及携带。
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
”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如金黄散、生肌散;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如八宝眼药、冰硼散等。
应研成极细粉末,以防刺激创面。
3.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制成球形的固体剂型。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服用与携带。
李东垣说:“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等。
但也有丸剂药性比较峻猛,多为芳香类药物与剧毒药物,不宜作汤剂煎服,如安宫牛黄丸、舟车丸等。
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
(1)蜜丸蜜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炼制的蜂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分为大蜜丸和小蜜丸两种。
蜜丸性质柔润,作用缓和持久,并有补益和矫味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需要长期服用。
(2)水丸俗称水泛丸,是将药物细粉用水(冷开水或蒸馏水)或酒、醋、蜜水、药汁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
水丸较蜜丸崩解、溶散得快,吸收、起效快,易于吞服,适用于多种疾病,如银翘解毒丸、保和丸、左金丸、越鞠丸等。
(3)糊丸糊丸是将药物细粉用米糊、面糊、曲糊等为粘合剂制成的小丸。
糊丸粘合力强,质地坚硬,崩解、溶散迟缓,内服可延长药效,减轻剧毒药的不良反应和对胃肠的刺激,如舟车丸、黑锡丹等。
(4)浓缩丸浓缩丸是将药物或方中部分药物煎汁浓缩成膏,再与其他药物细粉混合干燥、粉碎,用水或蜂蜜或药汁制成丸剂。
因其体积小,有效成分高,服用剂量小,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其他尚有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不一一列举。
4.膏剂膏剂是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制成的剂型,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于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分述如下:
(1)煎膏又称膏滋,是将药物加水反复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炼糖制成的半液体剂型。
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性患者,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鹿胎膏、八珍益母膏等。
(2)软膏又称药膏,是将药物细粉与适宜的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半固体外用制剂。
其中用乳剂型基质的亦称乳膏剂,多用于皮肤、粘膜或疮面。
软膏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熔化,使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又称膏药,古称薄贴。
它是以植物油将药物煎至一定程度,去渣,煎至滴水成珠,加入黄丹等搅匀,冷却制成的硬膏。
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常用的有狗皮膏、暖脐膏等。
5.酒剂又称药酒,古称酒醴。
它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在祛风通络和补益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
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
内服丹剂没有固定剂型,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
常研粉涂撒疮面,治疗疮疡痈疽,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应用。
7.茶剂是将药物经粉碎加工而制成的粗末状制品,或加入适宜粘合剂制成的方块状制剂。
用时以沸水泡汁或煎汁,不定时饮用。
大多用于治疗感冒、食积、腹泻,近年来又有许多健身、减肥的新产品,如午时茶、刺五加茶、减肥茶等。
8.露剂亦称药露,多用新鲜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物,用蒸馏法制成的芳香气味的澄明水溶液。
一般作为饮料及清凉解暑剂,常用的有金银花露、青蒿露等。
9.锭剂是将药物研成细粉,或加适当的粘合剂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剂型,有纺锤形、圆柱形、条形等,可供外用与内服。
内服,取研末调服或磨汁服;外用,则磨汁涂患处,常用的有紫金锭、万应锭等。
10.条剂亦称药捻,是将药物细粉用桑皮纸粘药后搓捻成细条,或将桑皮纸捻成细条再粘着药粉而成。
用时插入疮口或瘘管内,能化腐拔毒、生肌收口,常用的有红升丹药条等。
11.线剂亦称药线,是将丝线或棉线置药液中浸煮,经干燥制成的外用制剂。
用于治疗瘘管、痔疮或赘生物,通过所含药物的轻度腐蚀作用和药线的机械紧扎作用,使其引流通畅,或萎缩、脱落。
12.栓剂古称坐药或塞药,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混合制成一定形状的固体制剂,用于腔道并在其间融化或溶解而释放药物,有杀虫止痒、润滑、收敛等作用。
《伤寒杂病论》中曾有蛇床子散坐药及蜜煎导法,即最早的阴道栓与肛门栓。
近年来栓剂发展较快,可用以治疗全身性疾病。
它的特点是通过直肠(也有用于阴道)粘膜吸收,有50%-70%的药物不经过肝脏而直接进入大循环,一方面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首过效应”,同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可以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胃粘膜的刺激作用。
婴幼儿直肠给药尤为方便,常用的有小儿解热栓、消痔栓等。
13.冲剂冲剂是将药材提取物加适量赋形剂或部分药物细粉制成的干燥颗粒状或块状制剂,用时以开水冲服。
冲剂具有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常用的有感冒退热冲剂、复方羚角冲剂等。
14.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细粉或药材提取物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片剂用量准确,体积小。
味很苦或具恶臭的药物压片后可再包糖衣,使之易于服用。
如需在肠道吸收的药物,则又可包肠溶衣,使之在肠道中崩解。
此外,尚有口含片、泡腾片等。
15.糖浆剂糖浆剂是将药物煎煮、去渣取汁、浓缩后,加入适量蔗糖溶解制成的浓蔗糖水溶液。
糖浆剂具有味甜量小、服用方便、吸收较快等特点,适用于儿童服用,如止咳糖浆、桂皮糖浆等。
16.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用水或其他溶剂提取,经精制而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该制剂集汤剂、糖浆剂、注射剂的特点,具有剂量
较少、吸收较快、服用方便、口感适宜等优点。
近年来发展很快,尤其是保健与滋补性口服液日益增多,如人参蜂王浆口服液、杞菊地黄口服液等。
17.注射液亦称针剂,是将药物经过提取、精制、配制等制成的灭菌溶液、无菌混悬液或供配制成液体的无菌粉末,供皮下、肌肉、静脉等注射的一种制剂。
具有剂量准确、药效迅速、适于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患者尤为适宜,如清开灵注射液、生脉注射液等。
以上诸种剂型,各有特点,临证应根据病情与方剂特点酌情选用。
此外,尚有胶囊剂、灸剂、熨剂、灌肠剂、搽剂、气雾剂等,临床中都在广泛应用,而且还在不断研制新剂型,以提高药效,便于临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