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1连拒到4连中,谈谈我的投稿经历,兼谈科研心得(转自小木虫)

合集下载

科研访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科研访谈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深入的科研访谈。

这次访谈让我对科研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科研精神的传承在访谈中,我结识了一位在科研领域颇有成就的专家。

他讲述了自己从初入科研殿堂到如今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的心路历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科研精神的传承。

1. 勤奋钻研:专家提到,他之所以能在科研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离不开勤奋钻研的精神。

面对复杂的科研问题,他从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不断深入研究,直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 求实严谨:在科研过程中,专家始终保持着求实严谨的态度。

他认为,科研工作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实证研究,只有通过严谨的实验和数据分析,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

3. 团队协作:专家强调,科研工作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团队协作。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专长,共同为实现科研目标而努力。

二、科研方法的创新在访谈中,专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方法上的创新。

这些创新方法不仅提高了科研效率,还促进了科研领域的突破。

1. 跨学科研究:专家认为,科研工作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要跨越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研究。

这样可以拓宽研究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2. 系统集成:专家指出,在科研过程中,要注重系统集成,将各个模块、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科研体系。

3. 数据驱动:专家强调,在当今时代,数据已成为科研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科研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三、科研素养的培养在访谈中,专家对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关于科研素养的培养建议:1.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科研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勇于创新,不盲目跟从权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2. 拓宽知识面:科研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拓宽知识面。

3. 提高沟通能力:科研团队中,沟通至关重要。

要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推进科研工作。

四、科研价值的体现在访谈中,专家强调,科研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学术成果上,还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

说一下我那曲折的投稿经历

说一下我那曲折的投稿经历

说一下我那曲折的投稿经历端午假期后第一天的早上,再次打开电脑查看文章的状态,正如这四个多月来每天早上都会做的那样。

这一次,status终于变成了accept。

面对这一终于尘埃落定的结果,想起几个月来经历的各种曲折,我的心中早已经没有了当初想象中该有的狂喜,取而代之的是止水般的平静。

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吧,楼主目前硕博第四年中,做的是纯生化的方向,每天的工作就是各种做反应、各种跑电泳、各种洗片子。

去年年中的时候课题终于在各种苦逼之后初露端倪。

我的实验离不开同位素,而当时得知因为十八大的原因,同位素实验从9月中旬开始就要全部停止,所以赶在这之前把剩余的实验做完,然后同位素一暂停就开始专心写文章了。

文章写了一个多月,十月底给老板发了过去。

我们老板因为有行政上的职务,再加上那个时候有个要毕业的师姐也要文章,我们老板当然要先顾她,于是我的就一直被拖着。

终于到了十二月初的时候,老板才第一次看了我写的初稿,之后就开始了反复的修改。

这期间,经常是老板告诉我修改意见,我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修改并发给他,然后过上一个多星期才收到老板的反馈。

就这样断断续续修改了五六次,终于在2月7号,腊月二十七,完成了文章的提交。

第一次投sci,在老板的建议下投了个8左右的杂志。

我们实验室历史上最高也只发过两篇这个点数的文章,而我对发这些文章的师兄师姐从来都是高山仰止的态度,对自己的水平也没有太高的奢望,所以也没期望自己的文章能被这个杂志接收,甚至都已经准备好了根据另一个杂志的格式要求修改好的文章,随时准备被拒后改投,所以提交后并没有多少忐忑的心情,在家开开心心过了个好年。

过完年回到北京的当晚,发现文章状态居然变成peer-review了,喜出望外的同时对文章多少有了一些期待,之后的日子里心情反而变得有些忐忑了。

这个杂志基本上是4周出结果,然后在快出结果的那几天自己突然变得如坐针毡起来,隔一段时间就要进系统查一下状态,甚至还计算着编辑那里跟我们这里的时差,想着他大概几点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上班,给我发decision了。

申请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曲折过程和对科研的一点心得

申请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曲折过程和对科研的一点心得

申请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曲折过程和对科研的一点心得第一篇:申请青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曲折过程和对科研的一点心得中澳职业技术教育合作论坛交流材料依合作促改革靠融合创特色——谈与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合作办学的体会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以电力工程技术教育为主的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始建于1933年,是河南省最早建立的开展现代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

1953年经国家院系调整,成为电力类院校,长期隶属电力系统。

1994年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了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2000年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校的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继续由行业办学、人财物管理体制不变,教育业务按属地化原则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

学校非常重视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1992年,积极借鉴北美CBE理论和DACUM方法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创立了“能力目标型”教学模式。

2002年底,学校加入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中电联)牵头的中澳合作办学项目。

从2003年8月开始招生。

经过两年多来的实施,项目进展顺利,前景良好。

下面就我校开展中澳合作办学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一、合作方式⒈搭建合作平台在中电联组织下,由四川、武汉、江西、贵州、保定、郑州中澳职业技术教育合作论坛交流材料等地8所电力类高职高专院校共同搭建了中澳合作办学的平台。

中澳双方共同成立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每年定期召开管委会成员会议,对合作项目的核心问题和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中方成立合作项目工作组,在管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通过会议、通讯、观摩、比赛等方式加强沟通,研究项目运作过程中各方面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实施。

澳方指定分项负责人,与中方实行一对一连接,加强合作办学双方的沟通与交流。

形成了有组织、有中介、多校互动、各校独立运作的合作办学模式。

⒉明确责任分工管委会是合作办学的最高决策机构,管委会对合作中的重大事项、重要问题,采取“平等协商、形成共识”的方式,制定指导合作办学方案实施的基础性文件;中电联负责组织、协调中方各院校的项目开展;中方各院校负责教学实施、日常管理和招生就业等工作;澳方为中方提供课程资源,选派教师承担教学及管理工作,实现与澳方本科院校的学分互认和课程衔接;国际文化资源交流中心(ICRO公司)作为中介机构,参与合作项目全过程,加强中澳间的沟通,协助解决由于文化、观念、制度上的差异造成的误解和矛盾,并为双方扩大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提供建议和帮助。

SCI投稿经验分享

SCI投稿经验分享

在小木虫上混了也有段日子了,觉得自己还是发一篇贴,回报一下虫友,也将自己的投稿经验分享给大家!我是在导师的压力下选择必须发表一篇SCI,当然自己也是一个不认输的人,总觉得别人能发SCI,为什么我不能?就这样本着目标去的。

有句话说: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我是2015年7月硕士毕业的,投稿时间是2015.3.31,自己感觉已经很晚了,但是我之前已经发表过两篇院选中文核心(一篇院选就可毕业),觉得能够保证自己毕业了,所以想冲一下。

要知道这篇英文文章是我自己的第一篇英文SCI,并且真的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

当时导师说,希望毕业之前文章能accept,所以建议我保守点投稿IF=2.0以内的,但是要知道,这个可以我整个研究生期间的心血呀,自己觉得心有不甘,所以自己就搜罗各种期刊杂志,最后选定的PLANT CELL REPORTS(影响因子IR=3.071),便开始了自己的投稿。

整个投稿过程还算顺利吧,具体过程如下:2015-3-31 投稿很快就显示Received2015-4-2 Received2015-4-27 返回修改(共两个专家,提的意见完全可以接受。

专家一,对于我文中的一个大实验提出了疑问,并建议补充,不过该实验在我投稿时我就知道肯定会被问到,所以一直在重新做这个实验,只不过投稿时实验还在进行中。

专家二,也是建议补充另外一个实验。

)2015-5-19 申请延迟修回因为有个大实验周期得一个多月,所以一个月的修改时间不够用,于是就给编辑部写了封延迟修回信,申请再延迟一个月。

期间对于原稿件也是各种修各种改,非常感谢正在孕期的小导师的修改,改完后真的瞬间高大上,真的对女博士肃然起敬。

对于老师的修改感激涕零,也觉得对不起她,怀孕了还让她这么辛苦!2015-6-10 收到编辑部的催稿信,提醒稿件的deadline是6.24。

2015-6-13Revised提交修回稿件2015-6-29 Final Decision Accepted,接受Binggo!2015-8-30 Published online个人认为研究生学习并不就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因为有时候的付出并没有什么回报,但是必须牢记的是,要想有回报,就必须得付出!。

最完全的投稿经历

最完全的投稿经历

最完全的投稿经历(从投稿到接受),希望对您有用(转载)一直感激在小木虫获得的帮助和资源。

也思忖着为小木虫做点什么。

值第三篇SCI论文将要出版之际,特将其中一篇从投稿到接受的所有细节列出与各位分享。

投的杂志是Polymer (SCI Journal, 2006 IF=2.77),但我觉得所有的杂志都是大同小异。

希望对投稿的虫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07/3/4 Submit the manuscript through the online EES (/jpol/)//Cover letter//Dear Editor,Here enclosed is a completely new manuscript entitled "xxxxx", which we wish to be considered. None of the material in the paper has been published or is under 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elsewhere.In this manusc ript, …………. We believe that this new paper may be also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the readers of your journal.Correspondence about the paper should be directed to xx at the following address, phone and fax number, and e-mail address: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Thanks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o our paper.Sincerely yours,The authors******************************************2007/3/4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pol@//Submission Confirmation for Polymer//PolymerTitle: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 Your submission entitled "xxxxx" has been received by Polymer. You may check on the progress of your paper by logging o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he URL is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Your manuscript will be given a reference number once an Editor has been assigned. 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Kind regard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3/5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pol@//A manuscript number has been assigned to xxxxx//PolymerRef:Title: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submission entitled "xxxxx" has been assigned the following manuscript number: xx. You may check on the progress of your paper by logging o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he URL is/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Kind regards,Caroline JohnsonJournal Manager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3/5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pol@//Editor handles xx//PolymerRef:Title: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submission entitled "xxxxx" will be handled by 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 Charles Han. You may check on the progress of your paper by logging o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he URL is/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Kind regards,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4/19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Your Submission to Polymer: xx//Ref.: Ms. No.PolymerDear,Reviewers have now commented on your paper. You will see that they are advising that you revise your manuscript substantially. If you send back your revised manuscript along with replies to reviewers, we will re-consider your paper. For your guidanc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ppended below. When you revise your manuscript, please attach a "Response to Reviewers" which sets out in detail how you have responded to the referees' comments.I look forward to receiving your revised manuscript. In an attempt to speed up publication times, revised manuscripts must be returned with 3 months. Otherwise, they will be treated as new submissions.When submitting your revised manuscript, please ensure that you upload the source files (e.g. Word). Uploading only a PDF file at this stage will create delays should your manuscript be finally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f your revised submiss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source files, we will contact you to request them.To submit a revision, please go to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Choose "Author Login" and the menu "Submissions Needing Revision".Yours sincerely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Reviewers' comments:Reviewer #1:Reviewer #2:2007/5/17 submit a revised manuscript through the online EES (/jpol/)//Responds to the reviews//Dear editor,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attention. The other two reviewers are also acknowledged from the bottom of our hearts for the careful reviews on our manuscript (xx). The affirmation on our work has greatly encouraged us. According to those helpful comments, we make a careful revision on the original manuscript. All revisions are explained as follows: Major comments from referee 1 were abstracted as a following list:1.2.…………………….Answer to referee 1 comments:1.2.……………………….Major comments from referee 2 were abstracted as a following list:1.2.…………………….Answer to referee 2 comments:1.2.……………………….Besides the revision described above, all the references you (the editor) kindly recommended are included in our revised manuscript which are labeled as xxx. These references actually provide good reference …...Sincerely yours,The author2007/5/17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pol@//Your PDF has been built and requires approval?//PolymerDear,The PDF for your submission, "xxxxx", is ready for viewing. Please logi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o view and approve the PDF of your submission. url: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Your submission must be approved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send the manuscript to the Polymer editorial office. Please view the submission before approving it, to be certain that it is free of any errors. You will also need to confirm that you have read and agree with the Elsevier Ethics in Publishing statement before you can submit your article.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patience.Kind regards,Editorial Office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5/17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Submission Confirmation for xx//PolymerRef:Title: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revised manuscript has been received for re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Polymer. You may check the status of your manuscript by logging on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at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Kind regard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5/17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Editor handles xxx//PolymerRef:Title: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submission entitled "xxxxx" will be handled by 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 Charles Han. You maycheck on the progress of your paper by logging o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he URL is/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Kind regards,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6/15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Your Submission to Polymer: xx//Ref.:PolymerDear,Reviewers have now commented on your paper. You will see that they are advising some minor changes to your manuscript. If you are prepared to undertake the work required, I expect that the paper will be accepted. For your guidanc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ppended below. When you revise your manuscript, please attach a list of changes or a rebuttal against each point which is being raised when you submit the revised manuscript. When submitting your revised manuscript, please ensure that you upload the source files (e.g. Word). Uploading only a PDF file at this stage will create delays should your manuscript be finally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f your revised submission does not include the source files, we will contact you to request them. To submit a revision, go to /jpol/ and log in as an Author.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You will see a menu item call Submission Needing Revision. You will find your submission record there.Yours sincerely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2:2007/6/30 submit the revised manuscript through the online EES (/jpol/)//Respond to the reviewers?//Dear editor,Thank you for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to our manuscript (POLYMER-07-486R1). We also greatly appreciate the reviewer #2 for the careful review and valuable comments.………………….We wish we had corrected all errors. Thank you and the reviewer again for all efforts spent on our manuscript. Sincerely yours,The authors2007/6/30 received a letter from jpol@//Your PDF has been built and requires approval?//PolymerDear,The PDF for your submission, "xxxxx", is ready for viewing.Please logi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o view and approve the PDF of your submission .url: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Your submission must be approved in order to complete the submission process and send the manuscript to the Polymer editorial office. Please view the submission before approving it, to be certain that it is free of any errors. You will also need to confirm that you have read and agree with the Elsevier Ethics in Publishing statement before you can submit your article.Thank you for your time and patience.Kind regards,Editorial Office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6/30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Submission Confirmation for xx //PolymerRef: xxR2Title: xxxxx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revised manuscript has been received for reconsideration for publication in Polymer.You may check the status of your manuscript by logging on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at/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Kind regard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7/2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Editor handles xxR2?//PolymerRef: xxR2Title: xxxxxAuthors:Article Type: Regular ArticleDear,Your submission entitled "xxxxx" will be handled by 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 Charles Han.You may check on the progress of your paper by logging on to the Elsevier Editorial System as an author. The URL is /jpol/.Your username is:Your password is: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 Please do not hesitate to contact me if you have any queries. Kind regards,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For any technical queries about using EES, please contact Elsevier Author Support at authorsupport@ 2007/7/6 received a letter from [email]c.c.han@[/email]//Your Submission *R2?//Ref.: Ms. No. *R2xxxxxPolymerDear,I am pleased to tell you that your work has now been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in Polymer.Comments from the Editor and Reviewers can be found below.Thank you for submitting your work to this journal.With kind regardsCharles HanAll Papers from China: All Subject AreasPolymerEditor/Reviewers' comments:。

在小木虫几年的写论文和审稿心得

在小木虫几年的写论文和审稿心得
7. 摘要和前言。这个是编辑会重点注意的,因为他要了解你文章的大概,所以一定要写好,特别是语言和逻辑性方面,这两项都是我们中国人的弱项。首先,语言上我也吃了不少苦头,我们刚开始写论文要尽可能避免自己的语言习惯,一定要模仿别人的句式,然后自己做些改进,特别是学习一些欧美国家作者的文章。前言一定要有逻辑性,比较喜欢一个杂志主编所说三段式:研究该领域的重要性,研究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本项研究的目的、创新点和基本结果。
3. 论文字体和不规范的地方,如常出现的有中英文字体格式、标点符号全半角之分、空格的使用、标题字体、图注字体、数字与单位之间需要有空格、等等,这些是我们中国学生喜欢犯的错误,因为有毕业的压力,往往草草地就把文章投出去了。
4. 摘要部分。请注意不能用简写,除非是常规的简写,如SEM、XRD等。而要使用简写就必须在前言开始第一次出现时说明清楚。
10. 审稿意见和回复。一般情况下,对我们学生来说一次性小改接受的确实很难,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大改过,甚至有情况是有审稿人说拒绝的,然后给你一大堆理由。这些都不用慌,如果编辑没有直接拒你的话都是有希望的。万一有编辑给你Rebuttal或者Resubmission的机会,这说明他还是偏向于接受你的,如果你能满意的回答审稿人提出的问题或者作出相应的修改和补充的话。修改的时候一定要虚心接受人家的意见,然后把整个文章做大面积修改,特别是可以调整一下你的图片数据,如果有时间做一些补充试验很有必要。还有修改后别急着投,至少要一个月,这样的话人家会觉得你认真考虑了他们的意见,所以会给你机会。如果被拒了也没关系,毕竟这不同的杂志有不同的喜好,只要我们的东西货真价实,总能找到一个心仪咱文章的杂志的。
2. 第二是根据各个作者和关键词,去找些相关的文章,看这人有没有一稿多投,更有甚者,在国内有些在职的人(往往是高官或企业老总),为了毕业就拿学生的数据稍做改动胡乱写了一篇,在这里我强烈鄙视这帮垃圾!所以一概拒稿。我觉得我们最好不要心存侥幸心理做一稿多投或者重复发表,因为这极有可能会被查出来的。一般好一点的杂志都会提供审稿人一个月免费使用文献数据库,因此大部分资料都是能查出来的。

科研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科研心得体会及感悟(3篇)

第1篇一、引言科研,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始终伴随着人类进步的步伐。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有幸投身于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历经艰辛,收获颇丰。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以期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二、科研心得体会1. 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科研之路充满荆棘,要想取得突破,必须具备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科研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学习、积累,才能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

同时,勇于创新是科研的灵魂。

在遵循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敢于突破传统观念,探索未知领域,才能实现科研的突破。

2. 团队合作,共同进步科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团队的合作。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为实现科研目标而努力。

我深知,一个优秀的团队,不仅要有共同的目标,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

通过团队的力量,我们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3. 注重实践,学以致用科研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要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只有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才能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4. 善于总结,不断反思科研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过程。

在科研过程中,我们要善于总结经验,分析问题,不断反思。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不足,调整研究方向,提高科研水平。

同时,反思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感悟1. 科研之路,贵在坚持科研之路充满挑战,但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在科研过程中,我深知,只有具备坚定的信念、毅力,才能在逆境中不断前行。

正是这种坚持,让我在科研道路上越走越远。

2. 团队力量,不可估量一个优秀的团队,是科研成功的基石。

在团队中,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发挥出团队的最大潜力。

通过团队的力量,我深刻体会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的科研感悟

我的科研感悟

我的科研感悟先介绍一下我的学术背景,我本科学的是化学工程专业,硕士和博士学的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本硕在一所211工程学校就读,博士毕业于中科院某研究所。

博士在读期间,在本学科国际杂志上发表了两篇SCI文章,获一项发明专利,另有其它科研成果若干。

下面我就结合我的专业背景谈一谈我的科研之路。

希望能对从事科研的人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也希望从事科研的人努力工作,多多创新,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中所列均代表本人观点,如觉不适,敬请忽略。

1. 科研好点子从哪里来?1.1选题要做一流的学术,选题非常关键。

一个好的课题,会使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取得一些进展;一个前沿的课题,会使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为什么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做了很多工作,但是却发不出高档次的SCI论文,你可以说他们不屑得发,但其中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的选题”Out of date”,很难在国际期刊上激起读者的兴趣,甚至他们做的东东早已经有人做过了,即便其中有一些新东西,也很难让国际审稿人认同,因为审稿人一看到论文题目就会在他们的心里留下“这个问题,我们在七八十年代已经做过了”的印象,最后难逃拒稿的命运。

那么怎么样选题呢?一个简单的办法是阅读国际顶级杂志最新发表的文章,看看他们都在搞什么?再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或进行学科交叉,或查找缺陷、不足,或进行方法移植,这样选择的课题实际上已经和国外同行站在同一跑道上了。

但由于别人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且稿件有一定的滞后性,他的加速度会比我们大,所以我们在具体搞研究时一定要另辟蹊径。

等到我们自己开辟的路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别人的认可并且成体系时,我们就可以沿着这条路继续前进了。

总之,我的选题原则是“基于国际前沿,另辟蹊径”。

1.2方法论科学研究是需要方法的,而且是有方法的。

我们在做化学实验时,需要先构思实验方案;在控制被控对象时,需要先设计控制算法。

这些“构思”、“设计”等过程就是一个点子产生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昨晚最后一篇文章接收,科研工作暂告一段落。

这个月连续接收了4篇文章。

分别中的Journal of Macromolecuar Science Part AAnalytical Letters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Polymer Chemistry做的方向各不一样,其中既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也有垃圾文章,都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写出来的,之前被连续拒掉11次!虽然杂志档次一般,但投稿经验尚可一谈。

先介绍一下背景。

小弟是做功能高分子材料方向的。

去年已经有一篇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保底,毕业无忧。

我希望读书期间多涉及些方向,拓宽知识面,而不是只局限于组上擅长的工作,老板便同意我按自己思路自由发挥。

以后的实验课题都是我自己设计的。

我们老板人很好,十分为学生个人发展着想,即使是不喜欢搞科研的学生,老板也同意其出去做自己的事情,只要有利自己前途,还帮助其达到毕业最其要求。

(***应当事人要求,此段略去***)呵呵扯远了,回归正题。

先说说11连拒的故事,就以接收这四篇文章的杂志给四篇文章编号Journal of Macromolecuar Science Part A这篇是垃圾文章,是为辅助以前课题做的个小实验,关于溶液聚合制备微凝胶,数据挺全,但没多少创意。

老板意思是既然做了,就把写出来投了,好歹算篇文章。

这篇文章就按照老板意思,从上到下,投到第五个杂志才接收,之前只被COLLOID AND POLYMER SCIENCE审过稿,其它都是直接拒,最后找了个IF1一下的,终于送出去了。

这篇文章贡献4次拒搞,且讨论价值不大。

Analytical Letters这篇是最坎坷的,最无奈的,让我深感时运不济。

这篇文章是关于分子印迹的,实验很简单,完全是靠一点新意。

最早投Analyst,主编认为方向不合适。

直接改投Langmuir,送审。

只有1个审稿人,可能方向不对位,给的审稿意见都不在点子上,问题不大,但给拒了。

遂按照审稿人意思修改文章,继续投Langmuir,并且在cover letter中请编辑送个分子印迹专业的审稿人。

再次送审。

结果这次审稿意见回来,被批得一无是处、毫无创意。

遭打击,修改后投Talanta。

就在这时,一篇国内分子印迹大牛做的、核心内容相似的文章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上见刊,顿时,我的文章意义全无。

而这位大牛也是我之前投Langmuir推荐的审稿人之一。

也不得不承认,别人做得更精细,不过中间也有个不做这个的人很难看出来的缺陷。

合情合理地被Talanta拒掉。

然后我跟这位大牛发了封邮件,指出这个缺陷并请教我的文章,大牛很平易近人地帮我分析了文章中的不足,并提出很多建议。

修改,投了个IF1点几的Analytical Letters,大修后接收。

这篇文章也贡献了4次拒搞。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Part A这篇相对比较顺利,这个实验和最后一个是同时做的。

这篇是关于材料表面抗蛋白污染和血液相容性的。

先往高处投,投了Acta Biomaterialia,送审,被拒。

按照审稿意见修改,投JBMR-A,小修,接收。

这是我所有文章中,包括以前的和以前参与的,最顺利的一篇,只贡献了1次被拒。

Polymer Chemistry这篇是我最寄予希望的一篇。

是个偶然发现的现象,发现还没人专门研究,于是迅速设计了个实验。

先投的Chemical Communications,送审,3个审稿人,1个大修,2个拒,当然被拒掉了。

3个审稿人或多或少赞同新意但指出个致命缺陷——理论深度不够,像实验报告。

提的意见一大堆,我尽量修改,但是有几个要求补充的关键实验,我实在没有条件。

想着文章不长,就投了Rapid Macromolecular Communications,这次居然被主编人无任何理由直接卡擦了。

拿着文章好好想了想,又把文章好好改了遍,增加了很多内容。

离全文还是差了些,一篇快讯不是很好投,选了一遍杂志,看到RSC新杂志Polymer Chemistry收快讯较多,方向也合适,而且不用改格式,便决定投它了。

审稿一月,2个审稿人,都是小修意见,只有几个简单问题。

最大问题是RSC快讯的三页篇幅限制,我的文章已经把三页挤满了。

只得把一段不太重要的内容移到SI里面去,再加上根据审稿意见的修改。

投回去,第二天便接收。

这篇文章贡献了2次拒搞。

至此硕士生涯算是修成正果。

接下来的最后一年不打算做新课题了,好好合计前途要紧。

11次拒搞是连续的,前后持续大半年时间,最后4篇文章接收都是这个月内的事情,也是连续的,终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面对11连拒,虽然很受打击,但从来没有失掉信心,一直给自己说,直接拒的不耽搁时间,送审了的总会有修改意见,增加经验值,都不是白投。

那段时间,一封接一封拒信,被拒次数紧咬富士康跳楼人数。

我成了最不希望富士康有人跳楼的了。

但是心态一直保持正常,6月时候,觉得投稿有点眉目了,还花了1周时间去穿越贡嘎,放松心情(参见学校BBS上的作品/bbs0an.php?path=%2Fgroups%2Frec.faq%2FCycling%2Farticle%2F ganziaba%2Fgongga%2Fqqweigongga)。

对于论文写作和投稿的个人经验先谈谈写作,我除了自己的5篇文章,另外还帮别人,或合作项目写过好几篇。

有一些写作心得。

本人6级尚在屡考屡挂中,但是英文论文写得算是游刃有余,虽然谈不上造词精美,但是够用了,也是本组上文章写得最好的。

我的经验是,最忌讳自己去一个一个句子造。

即使是写中文文章,自己造的词句也很难保证专业。

我写文章前,都要把相关领域文章仔细读一堆,对文章谋篇布局、设段造词有把握了,才开始在电脑前开工。

我一般写文章主体部分只要3、4天,一天时间写Introduction,一天时间写其余部分,写不好的地方先留着,再花1、2天时间仔细写空着的部分和修改。

写好以后,我们老板会和我一起再修改几遍。

我一般的写作顺序是先写Introduction,Introduction可简单可难写,简单的写法是把相关背景一遍遍陈述一番,最后加上一段介绍自己的实验,我的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那篇就是这样写的。

难写的写法是,Introduction有逻辑性,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指出现有工作的不足-改进方法-不足,最后搬出自己的内容,能解决现有不足。

这样写,文章新意一目了然,而且容易让读者顺着作者思路走。

难点在于这样写需要平时大量的文献积累。

写好Introduction,我以此写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最后写摘要。

所有的reference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些写好文章,再填reference和担心reference数量太少的虫友,多半由于平时文献积累量不够。

投文章,如果不是很急,最好先投高一点杂志,只要送审了,审稿人一般都有很不错的建议,好好修改,让文章增色不少,再投就容易中了。

再谈一点点科研经验。

本人科研资历尚浅,只能说一点点。

首先要告诫大家的一点是,做科研不要太依赖老板,即使是大牛老板,给了很好的课题,自己只用根据最高指示动手就行发出牛文,那样的但指出个致命缺陷——理论深度不够,像实验报告。

提的意见一大堆,我尽量修改,但是有几个要求补充的关键实验,我实在没有条件。

想着文章不长,就投了Rapid Macromolecular Communications,这次居然被主编人无任何理由直接卡擦了。

拿着文章好好想了想,又把文章好好改了遍,增加了很多内容。

离全文还是差了些,一篇快讯不是很好投,选了一遍杂志,看到RSC新杂志Polymer Chemistry 收快讯较多,方向也合适,而且不用改格式,便决定投它了。

审稿一月,2个审稿人,都是小修意见,只有几个简单问题。

最大问题是RSC快讯的三页篇幅限制,我的文章已经把三页挤满了。

只得把一段不太重要的内容移到SI里面去,再加上根据审稿意见的修改。

投回去,第二天便接收。

这篇文章贡献了2次拒搞。

至此硕士生涯算是修成正果。

接下来的最后一年不打算做新课题了,好好合计前途要紧。

11次拒搞是连续的,前后持续大半年时间,最后4篇文章接收都是这个月内的事情,也是连续的,终算守得云开见月明。

面对11连拒,虽然很受打击,但从来没有失掉信心,一直给自己说,直接拒的不耽搁时间,送审了的总会有修改意见,增加经验值,都不是白投。

那段时间,一封接一封拒信,被拒次数紧咬富士康跳楼人数。

我成了最不希望富士康有人跳楼的了。

但是心态一直保持正常,6月时候,觉得投稿有点眉目了,还花了1周时间去穿越贡嘎,放松心情(参见学校BBS上的作品/bbs0an.php?path=%2Fgroups%2Frec.faq%2FCycling%2Farticle%2F ganziaba%2Fgongga%2Fqqweigongga)。

对于论文写作和投稿的个人经验先谈谈写作,我除了自己的5篇文章,另外还帮别人,或合作项目写过好几篇。

有一些写作心得。

本人6级尚在屡考屡挂中,但是英文论文写得算是游刃有余,虽然谈不上造词精美,但是够用了,也是本组上文章写得最好的。

我的经验是,最忌讳自己去一个一个句子造。

即使是写中文文章,自己造的词句也很难保证专业。

我写文章前,都要把相关领域文章仔细读一堆,对文章谋篇布局、设段造词有把握了,才开始在电脑前开工。

我一般写文章主体部分只要3、4天,一天时间写Introduction,一天时间写其余部分,写不好的地方先留着,再花1、2天时间仔细写空着的部分和修改。

写好以后,我们老板会和我一起再修改几遍。

我一般的写作顺序是先写Introduction,Introduction可简单可难写,简单的写法是把相关背景一遍遍陈述一番,最后加上一段介绍自己的实验,我的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 那篇就是这样写的。

难写的写法是,Introduction有逻辑性,意思层层深入,不断指出现有工作的不足-改进方法-不足,最后搬出自己的内容,能解决现有不足。

这样写,文章新意一目了然,而且容易让读者顺着作者思路走。

难点在于这样写需要平时大量的文献积累。

写好Introduction,我以此写实验、结果、讨论、结论,最后写摘要。

所有的reference都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一些写好文章,再填reference和担心reference数量太少的虫友,多半由于平时文献积累量不够。

投文章,如果不是很急,最好先投高一点杂志,只要送审了,审稿人一般都有很不错的建议,好好修改,让文章增色不少,再投就容易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