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摘局部义齿-连接体
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及其作用

作用:
连接作用;
传递、分散合力; 可减少基托的面积,增加义齿的强度。
大连接体
设计要求:
有一定的厚度、硬度,不变形; 体积小,呈扁平形或板条形;
外形光滑、边缘圆钝;
不进入倒凹区,不压迫软硬组织, 不妨碍唇、颊、舌的功能;
舒适,具有自洁的作用;
以直角跨越腭中线。
舌板上缘位于舌隆突上方,与舌隆 突上方表面的自然曲度一致;
舌板下缘形态与舌杆的下缘一样,
呈半梨形,圆润而坚固。
下颌大连接体
舌
板
下颌大连接体
舌杆和舌板联合使用
下颌大连接体
唇、颊杆
适用:下颌前牙和前磨牙极度舌侧倾斜;
舌侧倒凹或舌隆突过大; 舌系带附丽过高等; 注意:尽量避免使用,因影响美观。
日本松风公司
人工牙种类
按材料分:
金属合面牙:主要指后牙;
优点:硬度大,不易破裂和磨耗,承受的合力大; 适用:近远中向或合龈间距离小或合力大。
人工牙种类
按材料分:
金属舌背牙:主要指前牙 适用:深覆合,咬合紧。 优点:美观,坚固,不易破碎.
人工牙种类
按合面形态分:
解剖式牙(Anatomic tooth):
近远中径:与后牙的牙槽嵴长度相匹配。
尽可能的选成品牙
病
例
病
例
基托(Denture Base)
概念:是义齿与承托区 粘膜直接接触的部分; 连接人工牙各部件成 一整体。 鞍基:位于缺隙部分的
基托。
基托
功能:
连接作用
支持和传导合力 固位、稳定义齿的作用 修复软硬组织缺损 对剩余牙槽嵴功能性刺激
可摘局部义齿中连接体的名词解释

可摘局部义齿中连接体的名词解释可摘局部义齿是指一种更现代的技术,用于取代部分缺失的牙齿。
这种义齿由人工材料制成,可以被患者自行取下并安装。
在可摘局部义齿中,连接体是起到关键作用的一个部分。
连接体是指用来连接义齿基底和人体口腔组织的元素,通常是由特殊的合金制成。
连接体具有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可以与口腔组织紧密结合,从而提供稳定性和舒适性。
在可摘局部义齿中,连接体的功能是固定和连接义齿基底与口腔组织,确保义齿的稳定性和牙齿咬合的平衡。
连接体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支台和连接体。
支台是指与义齿基底固定连接的一部分,它可以使义齿牢固地与口腔组织连接在一起。
连接体是指将支台连接到基底的元素,它提供了可接纳支台的位置和结构。
连接体常见的形式有球形、柱形和托槽形。
球形连接体是常见且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它由一个小球和一个小杯组成,通过配合的形式确保连接体的平衡和稳定性。
柱形连接体则是通过一个杆状的元素来固定支台和基底。
托槽形连接体则是通过一个U形的槽来固定支台和基底。
在可摘局部义齿中,连接体的选择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合适的连接体可以提供高度的稳定性、咬合力的平衡以及患者舒适的感受。
连接体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口腔条件、义齿的材料和造型等因素。
临床上,牙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连接体,并进行相应的设计和调整。
总之,连接体是可摘局部义齿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到了稳定和连接义齿与口腔组织的作用。
连接体的选择和设计会直接影响到义齿的舒适性和功能性,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牙医来进行合适的选择和处理。
对于需要使用可摘局部义齿的患者来说,了解连接体的名词解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义齿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从而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
可摘局部义齿ppt课件

二 肯式分类
原则:以缺隙所在位置,结合 可摘局部义齿鞍基与基 牙之间关系进行分类
第一类 双侧末端游离缺失
第二类 单侧末端游离缺失
第三类 双基计 原则 各组成部分的设计 整体设计 各类缺损的设计
一 设计原则 生理性
预防性 坚固性 易摘性
功能性
稳固性 美观
支持形式 — 粘膜支持式 牙支持式 混合支持式
第三节 牙列缺损的分类
一 库式分类
支点线 — 可摘局部义齿各个直接 固位体的连线
第一类 斜线式 支点线与牙弓是斜割关系 第二类 横线式 支点线与牙弓是横割关系 第三类 纵斜式 支点线位于牙弓一侧 呈近远中方向 第四类 平面式 各支点线构成多边形 (三角形、四边形…)
固 位 体
直 接 固 位 体
间 接 固 位 体
卡 环
冠 内 拴 道
连 续 卡 环
舌 支 托
冷 弯
铸 造
邻 间 钩
舌 面 板
附 加 卡 环
1。直接固位体 — 卡环
A卡环臂
B卡环体
C 支托
D连接体
A卡环臂:卡环的游离部分
作用 — 固位作用
位置 — 轴面倒凹区 冷弯 铸造 倒凹区下0.5-0.75mm 倒凹区下0.25-0.5mm
(一)生理性
1、建立生理合关系: 目的:恢复咀嚼功能 恢复咬合关系及邻接关系
2、广泛分布合力: 增加卡环、 支托,扩大基托面积
3、保持正确的垂直距离 4、不影响软组织的生理活动
(二)功能性 恢复功能的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 1、牙周情况 2、牙槽骨吸收程度 3、咬合关系 4、人工牙的材料
若缺牙多、牙槽骨及基牙差:
作用固位支持稳定材料镍铬不锈钢合金铸造分类铸造卡环直接固位体连续卡环舌支托舌面板附加卡环间接固位体固位体1112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3141516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718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192021222324a卡环臂b卡环体d连接体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
可摘局部义齿-2 组成部分 笔记整理

一、RPD的组成:①固位体:直接固位体;间接固位体②连接体:大连接体;小连接体③义齿基托④人工牙二、RPD的三大部分1.固位稳定部分:固位体;基托;合支托2.修复恢复部分:人工牙;基托;合支托;3.连接传力部分:连接体;基托;合支托;固位(retention):指可摘局部义齿能抵抗重力、食物粘结力及唇颊舌软组织运动是所产生合向脱位的能力。
固位体(retainer):将可摘局部义齿固定于基牙上的装置,抵抗义齿的合向脱位。
三、固位体的分类直接固位体(direct retainer):防止义齿脱位,起主要固位作用,一般靠近基牙。
●冠内固位体—冠内附着体,属于精密附着体。
●冠外固位体—卡环型固位体、套筒冠固位体、冠外附着体间接固位体(indirect retainer):辅助直接固位体起固位作用,防止义齿翘动、摆动、旋转、下沉,主要加强义齿的稳定性。
卡环(clasp)型固位体:直接卡抱在主要基牙上的金属部件,将固位卡臂置于基牙的倒凹区,利用卡环的弹性使义齿起到固位作用。
四、卡环型固位体的功能1.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合向脱位(卡环固位臂)2.支持作用—防止义齿龈向移位(合支托)3.卡抱作用—防止义齿水平向运动(卡环臂坚硬部分、导平面板、小连接体)4.稳定对抗作用—抵抗义齿在戴入与摘出期间固位臂末端对基牙产生的水平作用力,防止基牙受力移位,卡抱作用的特殊动态方式(无弹性的卡环对抗臂、导平面板、小连接体)5.>180°环绕基牙—防止卡环从基牙上滑脱五、卡环型固位体应具备的条件1.良好的固位作用,固位体的颊舌臂和各固位体间,应具有有效的相互平衡对抗作用2.良好的支持、稳定对抗作用3.材料的选择①具有良好的强度和硬度,不易变形、折断;②耐腐蚀,不变色,保持光洁度;③有适当的弹性,义齿就位时卡环臂能顺利通过外形高点进入倒凹区④避免使用不同种类的金属,防止流电效应4.被动作用,对基牙不产生矫治性移位作用●未受到功能性合力或脱位力—完全被动静止状态●义齿发生旋转时—向更深的倒凹内运动●理想的固位体—抵抗相应脱位力,不在基牙卡环上产生过度张力5.不损伤口内软硬组织6.形态结构和表面特性不易积存食物,以免余留牙龋坏和牙周炎症7.美观,与存留的牙合组织外形相一致,显露金属尽量少转动轴(axis of rotation):即支点线(fulcrum line),指游离缺失的可摘局部义齿两侧末端合支托的连线。
可摘局部义齿-结构

辅助固位: 加强义齿的固位、稳固
(二)基托的种类 1、塑料基托 优点:
颜色与粘膜相似
操作较简单 价格便宜 重量轻 易修补、垫底、修改
缺点: 传温性能差,口感不舒服 缩小了口腔空间
强度差,受力大或排牙不正确易折断
易老化,变色
自洁性差,不注意清洁,易产生牙结石
2、金属基托 优点: 强度好,不易折断,不易磨损 ,体积小, 厚度较薄,病人感觉较舒适,易接受,传温性 能好,表面比较光洁.
(1)卡环固位体:将卡环的弹性部位置于基牙的 倒凹区,以获得弹性固位的固位体 (2)套筒冠固位体:利用内外层冠之间的摩擦力 获得固位的固位体 (3)精密附着体:由阴型和阳型两部分组成的精 密嵌合体,其中一部分固定在牙体上,另一部分与 人工修复体相连,两者之间靠不同的机械方式连接
卡
环
卡抱在基牙上的金属部分,起固位、支持、 稳定义齿的作用,可作为直接或间接固位体
典型卡环组成: 卡环臂 卡环体 颌支托 连接体
1、卡环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 (1)卡环臂:
固位臂: 卡环肩:与卡环体连续的部分,位于导线上方, 具有半弹性,较坚硬,起稳定和防止义齿侧 方移位的作用 卡环尖:位于导线下,进入倒凹,是固位的主 要部分,防止义齿牙合向脱位
(1)卡环臂:
对抗臂: 位于基牙腭舌侧的导线上方,与固位臂一 起起固位作用,在取戴义齿时,可防止义齿侧 方移位
②对颌支托的要求
位置:位于基牙邻接缺隙侧的边缘嵴上 若咬合过紧,可以设置在下颌磨牙的舌沟处, 上颌磨牙的颊沟处、尖牙的舌隆突上, 颌支托与基牙的关系: 观点1 :凹底与基牙长轴呈20°(磨牙)或 100(前磨牙)的关系 观点2: 凹底与基牙长轴呈90°关系
支托形状
支托形状和大小: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

口腔修复学――可摘局部义齿1.外形高点与基牙观测线的意义。
把模型固定在观测台上,使模型上的基牙长轴与水平面呈垂直关系时,或分析杆与牙列牙合面成90°时固定观测台;转动分析杆,用带有直边的铅芯围绕基牙牙冠轴面一周,牙冠轴面最突点所画出的连线即为观测线,又称导线。
此时的观测线与牙冠的解剖外形高点线重叠一致。
观测线以上的部分为基牙的非倒凹区,观测线以下的部分为基牙的倒凹区。
设计义齿时,根据基牙牙冠的倾斜程度和方向,调整放有模型的观测台,分析杆和牙列牙合面原有的垂直关系发生改变,义齿的就位方向相应改变,这样所得到的观测线并非基牙的解剖外形高点连线,而是观测方向改变后获得的观测线,与义齿卡环的设计密切相关。
2.铸造圆环形直接固位体的使用适应证及缺点。
适应证:适用于强壮、健康、牙冠外形良好的基牙,如果基牙有适度倒凹,则卡环可具有良好的固位、支持和稳定作用。
缺点:与杆形卡环相比其对基牙的损伤较大;与基牙和接触面积较大,对美观有一定影响。
3.联合卡环的优点及适应证优点:①固位力较大;②可恢复咬合;③防止食物嵌塞。
适应证:①单侧缺牙者在非缺失侧设置该卡环;②基牙的牙冠短而稳固,需要增加固位力时;③相邻的两个基牙间有间隙时。
4.定义术语:大连接体可摘局部义齿的组成之一,可将义齿过部分形成一整体,起到传导和分散牙合力、增加义齿强度的作用。
5.上颌大连接体四种基本类型的名称并加以描述。
前腭杆:薄而宽,厚度约1mm,宽度为8mm,位于上颌硬区之前、腭皱之后,离开龈缘至少6mm,与粘膜组织密合,适用于末端游离缺失。
后腭杆:中间较两端厚,厚度1.5—2mm,宽度约为3.5mm,位于上颌硬区之后,颤动线之前,与粘膜轻轻接触或留有一定间隙。
侧腭杆:宽度3—3.5mm,厚度1—1.5mm,位于上腭硬区的两侧,离开龈缘4—6mm,用于连接一侧或两侧的前后腭杆,对增加腭杆的强度和抗变形力有很大作用。
腭板:前缘通常离开龈缘4—6mm,可分为马蹄状腭板、关闭型马蹄状腭板、全腭板及变异腭板。
可摘局部义齿(总)

可摘局部义齿(RPD):利用余留天然牙和义齿基托覆盖的黏膜、骨组织作支持,患者能自行摘戴的一种修复体。
一、RPD的适应证1.各种牙列缺损,尤其是游离端缺失者2.因牙周病、外伤造成缺牙伴牙槽骨、颌骨和软组织缺损者(牙周病、外伤或手术)3.需升高颌间距以恢复面部垂直距离者4.基牙松动不超过二度,基牙牙槽嵴吸收不超过1/2,兼作义齿和松动牙固定夹板者5.腭裂患者以基托封闭裂隙者6.特殊需要者(化妆义齿)7.因职业需求不能有缺失牙影响外观和功能者(即刻义齿修复)8.年龄大体弱不能拔除过多数目牙(暂时性、过渡性义齿修复)9.不能耐受固定义齿修复过程(精神或身体疾病)10.主动要求者二、RPD的非适应证1.缺牙间隙过小2.基牙呈锥形,固位形态过差3.易将义齿误吞者4.口腔黏膜溃疡久而不愈者5.严重龋齿或牙周病未经控制者三、RPD的优点1.磨除少2.易清洁3.易修理4.制作简便5.费用较低四、RPD的缺点1.体积大2.部件多3.异物感4.咀嚼效能不佳五、PRD按义齿的结构和材料分类①铸造支架式,金属部分由整体铸造制作,人工牙塑料基托附着在铸造支架上②塑料胶托式,主要采用钢丝弯制卡环进行固位。
③全金属,卡环、人工牙、大连接体和基托均为金属制造六、RPD按支持组织分类类型合力承受适用牙与黏膜混合支持式天然牙、黏膜游离端缺失者黏膜支持式黏膜、牙槽骨1)多数牙缺失2)余留牙松动3)对颌牙列缺损或者缺失的,牙合力不大时4)咬合过紧无法磨出牙合支托七、Kenndy分类的内容Ⅰ类:双侧远中游离端缺牙Ⅱ类:单侧远中游离端缺牙Ⅲ类:后牙非远中游离端缺牙Ⅳ类:越过中线的前部缺牙亚类:除主要缺隙外,有一个缺隙为第一亚类,有两个缺隙为第二亚类补充原则:1.分类以拔牙后为准2.如果第三磨牙缺失后不修复,则不在分类考虑范围内3.如果第三磨牙存在并作为基牙,则在分类考虑范围内4.如果第二磨牙缺失后不修复,则不在分类考虑范围内5.以后牙末端缺隙确定分类6.以不作为确定分类的缺隙数量命名亚类7.亚类命名仅考虑缺隙数量8.Ⅳ类牙列缺损没有亚类八、Cummer分类固位体的连线称为支点线(fulcrum line)或者卡环线。
可摘义齿资料

名词解释:1.kennedy:根据牙列缺损的缺牙所在部位及牙缺原数目的情况把牙列缺损分为四类.用其主要由后部牙槽嵴与义齿鞍基的关系来决定分类.所以第一二三类中均有亚类.第四类无亚类。
2.义齿的固位:是指义齿在口腔内就位后不同口腔生理及运幼的外力作用.而向牙合向或就位道方向相反方向脱位。
3.就位道:义齿的就位道是指可摘局部义齿在口内就位的方向和角度,它与义齿摘出的角度相同而方向相反。
4.解剖式印模:是在承托义齿的软硬组织处于静止状态下所有的印模。
5.功能性印模:是在压力下所取得的印模,适用于基牙和粘膜混合支持而有远中游离端的kennedy第一二类义齿。
6.义齿的稳定:是指义齿在行使功能是不翘动、不下沉、不摆动、不旋转等。
7.装盒:就是在型盒(煮牙盒)内用石膏将模型连同义齿蜡型按一定方式包埋起来其目的是形成蜡型的阴模,便于填塞塑料。
8.平均倒凹:将模型固定在观测仪的观测台上,调节观测台于适当位置.使牙弓的牙合平面平行于观测仪的底座.并保持分析始终于垂直方向。
9.调节倒凹:将模型固定于观测仪的观测台上,缺隙两端基牙的倒凹不作平均分配.而是人为地倾斜模型.有意地将倒凹集中在基牙的某一端,因而使基牙上形成不同点的观测线。
填空:1.可摘局部义齿一般是人工牙、基托、固位体和连接体组成。
按照部件所起作用.即修复缺损部分.固位稳定部分.连接体部分。
2.人工牙种类:塑料牙、瓷牙、金属牙合(舌)面牙。
牙合面形态、解剖式牙、半解剖式、非解剖式。
3.基托种类:塑料基托、金属基托、金属塑料。
4.塑料基托厚度一般厚约2mm,铸造基托厚度在0.5mm以内。
5.固位体的功能:支持、稳定、固位三种作用。
简答:一.选择基牙的原则1.选择建康牙作基点2.虽有牙体疾病但已经修复和治疗者。
3.虽有牙周疾病但已经治疗并得到控制者。
4.选用越近缺隙的牙作基牙、固位、支持效果越好。
5.选用多个基牙时,彼此愈分散愈好。
这可使每个基牙和就位道所成交角较大有利于增强固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腭隆突前,腭皱襞后,双侧第一前磨牙之间
薄而宽,厚1mm,宽6~8mm
离开龈缘4~6mm以上 前腭杆后移至第二前磨牙时,又称中腭杆
7
后腭杆(posterior palatal bar)
腭隆突后,颤动线前,两端弯向第一、二磨牙之间 厚而窄,厚1.5~2.5mm,中间较两端厚,宽3.5mm 中部缓冲,两端密合或缓冲
8
侧腭杆(lateral palatal bar)
连接前、后腭杆,位于腭隆突两侧,与牙弓平行
离开龈缘4~6mm 厚1~1.5mm,宽3~3.5mm 连接前后腭杆长度不少于15mm
9
Palatal plate
前部覆盖至前牙舌隆突之上 全腭板、“天窗”式腭板、U型腭板 注意切牙乳头,上颌硬区的缓冲 适用于当基牙条件差或缺牙多,需增强粘膜的 支持时
18
Minor connector
把金属支架上的各个部件如卡环、支托与大连接
体相连接
与大连接体呈垂直相连
避免进入软硬组织倒凹 暴露时表面光滑,埋入基托时表面粗糙
19
20
21
5
Major connector
连接牙弓两侧义齿各部分为一整体 传递、分散牙合力
缩小体积、增加强度、更舒适、美观
大连接体类型
1. 腭杆(前腭杆、后腭杆、侧腭杆)
2. 腭板
3. 舌杆 4. 舌板 5. 唇、颊杆
6
Palatal bar
前腭杆(anterior palatal bar)
优于舌杆:
① 前牙松动需用夹板固 定者
② 舌系带附着过高或舌 面间隙不能容纳舌杆者
③ 舌侧倒凹过大不宜用 舌杆者 ④考虑后续增添人工牙者
舌尖抵上腭检测口底深度7mm
17
Labial bar / Buccal bar
用于前牙或前磨牙过于舌/腭侧倾斜,或舌系带
附着过高
注意不应妨碍唇、颊组织活动 临床较少用
1
连接体(connector)
分为大连接体、小连接体 连接体设计目的
分散牙合力、稳定、连接固位体 增加义齿强度
减小义齿面积,减小不适感及对发音影响
2
使用大连接体增加了义齿 的强度,减小了基托面积
3
4
连接体设计的要求
⑴有足够强度 ⑵与解剖形态相适应,不影响唇、颊、舌运动 ⑶大小、形态与所在部位、受力情况相适应,边 缘圆钝 ⑷不进入软硬组织倒凹区,骨性突起、龈乳头、 游离龈等位置需缓冲 ⑸缺牙少,基牙健康时采用刚性连接;缺牙多, 基牙健康差时采用弹性连接或应力中断连接 ⑹满足功能要求前提下,尽量小巧
缺点:腭板所覆盖的粘膜缺乏对生理性刺激的
反应
10
11
珠状封闭线 beading line
12
Lingual bar
位于下颌舌侧龈缘与舌系带、粘膜转折之间,距
龈缘3~4mm
厚2~3mm,宽3~4mm,前部较厚,后部薄而
宽,边缘圆钝
牙槽嵴条件差或牙合力大时,舌杆与粘膜间预留
0.5mm缓冲间隙
游离缺失时,舌杆上加尖牙舌隆突支托、前磨牙
牙合支托、或连续卡环
按与粘膜关系分为垂直型、倒凹型、斜坡型
13
垂直型--与粘膜平行接触 倒凹型--倒凹区之上 斜坡型--与粘膜轻轻接触
14Leabharlann 5Lingual plate
覆盖下前牙舌隆突之上,进入舌外展隙,上缘呈
扇形波浪状
16
以下三种情况舌板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