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产业

合集下载

第三产业是什么

第三产业是什么

第三产业是什么第三产业是指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部门。

它是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言的,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部门,包括农田耕作、农产品种植等;第二产业主要指制造业部门,包括工厂生产、加工制造等。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第三产业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零售业、批发业、酒店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互联网服务业、教育业、医疗卫生业、文化艺术业、娱乐业等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

第三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劳动者比重大。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多以物质生产为主,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步,相比之下劳动者比重较小。

而第三产业以服务为主,需要大量的人力参与,所以劳动者比重大。

2. 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相对于第二产业来说,第三产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服务,而不是高科技制造。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三产业不需要技术,它同样需要技术的支持,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

3. 市场需求弹性大。

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为主,服务的对象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的需求比较灵活多变,市场需求弹性大。

人们对于不同的服务有不同的需求,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变化,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市场需求比较固定。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具有重要作用:1. 提供就业机会。

由于劳动者比重大,第三产业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化和促进农村经济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增加附加值。

第三产业主要以服务为主,服务的本质是增加附加值。

通过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能为经济带来更多的利润和收入。

3. 促进经济多元化。

第三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多元化,降低经济的依赖性。

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更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和资源约束的影响,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则受制约较小,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第一、二、三产业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二、三产业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二、三产业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一、二、三产业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班级:统计1010班学号:姓名:第一、二、三产业的变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经济增长的体现是GDP、GNP的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与产业结构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采用1978-2006的统计数据,采用SAS的计算统计量,定量变量的图形表示,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相关手段,研究三大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国民生产总值、GNP、三大产业、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一、前言世界有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极大,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些差异呢?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呢?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水平,为国民经济的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和资金积累,成为了整个社会生产的“工作母机”;第三产业有力地促进物质生产的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有助于城市多功能作用的充分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途径之一。

从经济发展因素来看,三大产业的发展对GDP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我国第一、二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的纵向比较,第一产业比重下降,自1978年到2006年,28年间下降了近27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稳中波动,无论是上升还是波动变化趋势都不大。

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是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

因为三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常可以通过它们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而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够在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为了研究影响中国生产总值的主要原因,分析GDP、GNP增长的规律,预测中国未来GDP、GNP未来的增长趋势,我对数据进行以下分析。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采矿业等生产活动,包括耕作土地、家禽养殖、捕鱼捞贝、砍伐林木等,是满足人民基本需求的基础性产业。

第二产业:指以原材料或半成品为原料,经加工制造,制成较终端产品,可直接用于消费的工业生产活动,包括机械、电子、化工、食品、纺织、日化、造纸、木材加工等行业。

第三产业:指以服务为主的社会经济活动,它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卫生、文化和体育等行业。

第1、2、3产业

第1、2、3产业

当代划分产业部门的一种分类方法。

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作用于自然界生产初级产品的产业,第二产业是把初级产品加工成为满足人类生产生活进一步需要的物质资料的产业,第三产业则是提供满足人类基本物质资料需要以外的进一步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部门。

亦称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

社会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生产食物,而农业就是生产食物的部门。

因此,社会经济的发展总是从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农业开始的。

后来,当农业生产的食物不仅能够满足农业人口本身的需要,而且还有剩余,才逐渐从农业生产中腾出一部分人从事工业和其他生产或活动,以满足人类其他进一步的需要。

马克思说:“社会为生产小麦、牲畜等等所需要的时间越少,它所赢得的从事其他生产,物质的或精神的生产的时间就越多”(《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20页)。

农业和工业充分发展了,人类又要求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各种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上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以及为生产服务的各种需要等。

马克思曾经预料到,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直接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人口的比重将会减少,而从事非生产劳动的时间和余暇将会增多。

英国经济学家A.G.B.费希尔把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的特征是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以纺织、钢铁和其他工业生产的大规模迅速发展为特征。

第三阶段是以各种服务业的生产为主的产业迅速发展为特征。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满足物质生活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的产业迅速发展起来。

于是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工业中就业的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在工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服务业中就业的人数也趋于下降。

经济学界把这种经济发展趋势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它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W.配第和英国经济学家C.克拉克(1905~)发现和加以表述的。

三次产业概念的形成近代经济学家在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结构变化的规律及其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按照三次产业来划分国民经济的概念和方法。

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

第三产业发展第一产业是农业,第二产业是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有点通讯业、商业饮食也、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委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我国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以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意义重大,对于鄂尔多斯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率先落实科学发展观、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物的实现作用深远。

第三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直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已超过第二产业,达60——80%,而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在20世纪70年代末仅为20%;2006年仅为39.5%。

所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一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指导思想、目标、重点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有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产业发展的规律表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促进地区发展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跨越,工业社会向现代信息化社会跨越。

在这两个过程中,第三产业主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创新手段发挥作用,推动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工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从而实现产业高度化。

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容

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容

一产二产三产的内容
一产、二产、三产是经济学中的分类方式,用于描述和区分不
同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特点。

一产指的是农业和采矿业等原始生产行业,也称为原产业。


些行业主要从事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农作物种植、畜牧业、石油开采等。

一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是提供粮食、
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来源。

二产是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加工和制造行业,也称为工业。

这些
行业主要从事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和制造,如汽车制造、纺
织业、建筑工程等。

二产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
提供各种产品的重要支柱。

三产是指服务业,也称为流通业。

这些行业主要从事各种服务
和产品的分配、销售和交易,如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教育
和医疗服务等。

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越
来越重要,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一产、二产、三产的发展与转型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经济发展初期,一产的比重较大,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推进,二产的比重增加,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产的比重不断上升。

目前,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以
服务业为主导,而农业的比重相对较小。

一产、二产、三产分别代表了农业和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服务业,在国家经济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这种分类方式有助于
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趋势,从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和
发展战略。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区别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区别

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又称第一次产业。

按“三次产业分类法”划分的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

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其范围各国不尽相同。

一般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和采集业。

有的国家还包括采矿业。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总共分类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可以认为是现代物流业) 、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批发业、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房地产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租赁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水利管理业、环境管理业、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卫生、社会保障业、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中国共产党机关、国家机构、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国际组织三次产业go top 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基本信息别称:第三季产业、第三次产业提出者:费希尔提出时间1935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1985年制定的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同时废止。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

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

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基本介绍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中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中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当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是:1.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
建筑安装业
49
建筑装饰业
50
其他建筑业
第三产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
铁路运输业
T
国际组织
98
国际组织
三次产业分类
三次产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
类别、名称及代码
类 别
门类
大类
类别、名称
第一产业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2
林业
03
畜牧业
04
渔业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制品业
30
塑料制品业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
金属制品业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57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8
仓储业
59
邮政业
G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60
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61
计算机服务业
62
软件业
H
批发和零售业
63
批发业
65
零售业
I
住宿和餐饮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66
住宿业
67
餐饮业
J
金融业
68
银行业
69
证券业
70
保险业
71
其他金融活动
K
房地产业
72
房地产业
L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3
租赁业
74
商务服务业
M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5
研究与试验发展
76
专业技术服务业
77
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8
地质勘查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9
水利管理业
80
环境管理业
81
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82
居民服务业
83
其他服务业
P
教育
84
教育
Q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5
卫生
86
社会保障业
87
社会福利业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88
新闻出版业
89
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90
文化艺术业
91
体育
92
娱乐业
S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93
中国共产党机关
94
国家机构
95
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96
群众团体、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
97
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
饮料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