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总汇

合集下载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

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初中文言文常用180个实词解释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 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 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 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3、长久,健康。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 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 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 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

文言实词及翻译120个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对于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至关重要。

下面为您列举 120 个常见的文言实词,并附上简单的翻译和例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1、爱:喜爱,爱护。

例如:“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护他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导他。

)2、安:①安稳,安定。

“风雨不动安如山。

” ②怎么。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3、被:①覆盖。

“被发行吟泽畔。

” ②表示被动。

“忠而被谤。

”4、倍:①通“背”,背叛,违背。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②加倍。

“每逢佳节倍思亲。

”5、本:①草木的根或茎干。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 ②根本,基础。

“此之谓失其本心。

”6、鄙:①边疆,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 ②庸俗,浅陋。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7、兵:①兵器,武器。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②军队。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8、病:①疾病。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9、察: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②明察,了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0、朝:①早晨。

“朝辞白帝彩云间。

” ②朝廷。

“于是入朝见威王。

” ③朝代。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11、曾:①读“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曾祖”“曾孙” ②读“céng”,副词,曾经。

“曾经沧海难为水。

”12、乘:①乘坐,驾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13、诚:①真心,真诚。

“帝感其诚。

” ②确实,的确。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4、除:①台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 ②任命,授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15、辞:①言辞,文辞。

“辞达而已矣。

” ②告别。

“今者出,未辞也。

”16、从:①跟随,跟从。

“从先人还家。

” ②听从,顺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③自,由。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翻译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的翻译

120个常见文言实词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阔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单独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假设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⑤安心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

〔《琵琶行》〕——我调出京城做官二年来,感到坦然安心.〔3〕疑问代词,怎么,哪里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我对死尚且不躲避,一杯酒哪里值得推辞呢?3.被,读音一:bèi〔1〕名词,被子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01. 思虑:思考和考虑的意思。

例句:此事在朝廷上经过多次思虑后才得以解决。

02. 舒怀:放松心情,愉悦心情。

例句:春风习习,使人舒怀愉快。

03. 心愿:内心的愿望。

例句:他实现了童年时的心愿,成为了一名科学家。

04. 顾盼:目光转向、环顾四周。

例句:他顾盼着周围,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05. 应对:面对并处理好某种情况或问题。

例句:他在考试的时候能够应对各种难题。

06. 侍奉:细心服侍,照料。

例句:他侍奉父母一生,孝顺至极。

07. 归隐:离开尘世,隐居。

例句:老师退休后选择了归隐山野,过上了宁静的生活。

08. 隐忍:以忍让为主,不显露出来。

例句:他一直隐忍着不说出自己的委屈。

09. 责备:批评指责,责备。

例句:老师责备了他的粗心大意。

10. 推崇:极高度评价,崇拜。

例句:学生们都很推崇那位优秀的教师。

11. 弘扬:宣传发扬、推广。

例句:他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 采撷:采摘,摘取。

例句:他们到果园里采撷到了许多新鲜的水果。

13. 拥戴:团结集体,共同支持。

例句:大家都拥戴新选出的班长。

14. 谋求:计划争取,设法得到。

例句:他一直在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15. 志趣:志向和趣味。

例句:他们志趣相投,成为了好朋友。

16. 烦扰:令人心烦意乱,困扰。

例句:他的问题频繁烦扰着我。

17. 准确:精确无误,确切。

例句:他回答问题总是准确无误。

18. 依仗:依赖,依靠。

例句:他依仗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学校。

19. 裁决:判断,决定。

例句:法官做出了对案件的裁决。

20. 限制:限定,限制范围。

例句:为了安全,他们限制了出行时间。

21. 盛行:广泛流行,盛大开展。

例句: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盛行。

22. 诋毁:恶意中伤,诽谤。

例句:他受到了同学们的诋毁,心情很受伤。

23. 凭借:依靠,以...为基础。

例句: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4. 苦恼:心情痛苦,愁闷。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

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虚词意义知识点归纳中考语文文言文一、文言实词归纳:(基本篇目)二、通假字归纳:(1)固以怪之矣。

("以"通"已":已经。

)——《陈涉世家》(2)苟富贵,无相忘。

("无"通"毋":不要。

)——《陈涉世家》(3)为天下唱。

("唱"通"倡":倡导,发起)——《陈涉世家》(4)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通"披":穿着)——《陈涉世家》(5)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粘上)——《木兰诗》(6)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伙伴)——《木兰诗》(7)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诎"通"屈":弯曲). ——《核舟记》(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有”通“又”:还有)——《核舟记》(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通“拣”:挑选)——《核舟记》(10)虞山王毅叔远甫。

(“甫”通“父”:男子美称)(11)左手倚一衡木。

(“衡”通“横”:横放)——《核舟记》(12)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厝"通"措":置放)——《愚公移山》(13)指通豫南。

(“指”通“直”:一直)——《愚公移山》(1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反”通“返”:往返)——《愚公移山》(15)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愚公移山》(16)汤熨之之所及也。

(“汤”通“烫”:用热水焐)——《扁鹊见蔡桓公》(17)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还"通"旋":回转、掉转)——《扁鹊见蔡桓公》(18)火齐之所及也。

("齐"通"剂":药剂,汤药)——《扁鹊见蔡桓公》(19)必能裨补阙漏。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

120个文言实词例句及翻译

120个重点文言实词例析(例句有翻译)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六国诸侯都很害怕,于是联合结盟商讨削弱秦国的办法,不惜珍贵的财宝以及肥沃富饶的土地。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过秦论》)这四位封君,都见事明,有智谋,心地诚而讲信义,待人很宽厚。

⑶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师说》)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去教他们的儿子。

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秦始皇喜爱奢侈,老百姓也顾念自己的家业。

⑸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阿房宫赋》)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⑹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项脊轩志》)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⑴吝惜,舍不得,吝啬;⑵喜爱,爱护;⑶喜爱;⑷喜爱;⑸爱护;⑹喜爱。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我听说过:无论是诸侯还是大夫,不必忧虑财富太少,只须忧虑财富不均;不必忧虑物质贫乏,只应忧虑人心不安。

⑵既来之,则安()之。

(《季氏将伐颛臾》)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

⑶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臣死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⑸项王曰:“沛公安()在?”(《鸿门宴》)项王问:“沛公在哪里啊?”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

⑺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谏太宗十思疏》)不惦念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会出现的危难,警惕奢侈践行简朴;⑻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谏太宗十思疏》)将要兴建什么,就要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宁.⑼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如何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覆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开颜欢笑!安稳得像是山一样。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

初中语文40个常见文言实词解释及例句字说:字的意思是传说、故事。

例如:“人皆有不可穷食之需,不覆一方城之壁,不形一立天地之势。

一儿凿壁逐兔,人不饥也,即见其勇盖也。

”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下》。

志:志的意思是志向、愿望。

例如:“实践证明,只有坚定的志向,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这句话出自《古今注疏·诗·毛诗序》。

智:智的意思是智慧、才智。

例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要有智慧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

思:思的意思是思考、思维。

例如:“思者大勇,知者大智。

”这句话出自《菜根谭·利世》。

虑:虑的意思是考虑、思量。

例如:“人生不知不觉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所以我们要多虑未来,做好准备。

”这句话出自《庄子·山木》。

情:情的意思是感情、爱情。

例如:“真正的情感是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它从平淡的细节中流露出来。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行:行的意思是行为、举止。

例如:“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有通过他的言行才能真正了解一个人。

”这句话出自《老子·道德经》。

迹:迹的意思是痕迹、痕迹。

例如:“人生要留下一点痕迹才有价值。

”这句话出自《圣经》。

品:品的意思是品质、素质。

例如:“眼界决定境界,品味决定视野。

”这句话出自《黑格尔哲学史讲稿》。

念:念的意思是思念、记忆。

例如:“时间可以改变一切,但是永远会念念不忘的人,永远不会忘记。

”这句话出自《红楼梦》。

量说:量说的意思是讨论、推敲。

例如:“对待问题要善于量说,并从多个角度来思考。

”这句话出自《诗经·小雅·鹤鸣》。

射:射的意思是发射、射击。

例如:“一箭双雕,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

”这句话出自《战国策》。

引:引的意思是引导、引领。

例如:“引用他人的观点可以丰富自己的文章,但要注意注明出处。

”这句话出自《文心雕龙·引》。

震惊:震惊的意思是震动、惊讶。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文言文实词及例句翻译

例句:道可道,非常道。

译:道,即道理、法则。

此句意为:能够用言语表述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

二、实词:仁例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仁,即仁爱、仁慈。

此句意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三、实词:义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义,即道义、正义。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

四、实词:孝例句: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孝,即孝顺、孝敬。

此句意为:父母在世,不要远行,如果必须外出,要有一定的去处。

五、实词:礼例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译:礼,即礼仪、礼节。

此句意为:不合礼仪的事不要看,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听,不合礼仪的事不要说,不合礼仪的事不要做。

六、实词:信例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信,即诚信、信任。

此句意为: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就不知道他是否可行。

七、实词:智例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智,即智慧、聪明。

此句意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

例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勇,即勇敢、有胆量。

此句意为:富贵不能使我放纵,贫贱不能使我改变志向,威武不能使我屈服,这就是大丈夫。

九、实词:节例句:节操如兰,德行如松。

译:节,即节操、品德。

此句意为:节操如兰花般纯洁,德行如松树般坚贞。

十、实词:德例句: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难矣哉!译:德,即品德、德行。

此句意为:品德浅薄却地位尊贵,智慧微小却谋略宏大,这是很难的!综上所述,文言文实词丰富多样,内涵深远。

通过对实词及例句的翻译,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古人的智慧,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重点实词解释第一册1、次北固山下(次:停宿)2、俄而雪骤(俄而:不久,一会儿)3、撒盐空中差可拟(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因:凭借)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约定)6、相委而去(委:舍弃;去:离开)7、友人惭,下车引之(引:拉)8、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看见)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愠:怨恨;君子:有才德的人) (罔:迷惑)(殆:有害)1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诲:教导) 12、不逾矩(逾:越过,超过)13、人不堪其忧(堪:忍受) 14、曲肱而枕之(肱:胳膊)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在其中) 17、择其善者而从之(善:长处;优点) 18、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16、匹夫不可夺志也 19、为朋友谋而不忠乎?(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夺:改变)(忠:竭尽自己的心力)20、不义而富且贵 21、静以修身(义:公正的合乎情理的)(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22、非淡泊无以明志 23、淫慢则不能励精(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淫:放纵;慢:懈怠;励:振奋)24、险躁则不能治性 25、缀行甚远(险:轻薄;治:修养)(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26、一狼仍从(从:跟从) 28、场主积薪其中(薪:柴草)27、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29、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敌:胁迫,攻击) (弛:放松,这里指卸下) 30、屠暴起(暴:突然) 31、止露尻尾(尻:屁股)32、狼亦黠矣(狎:狡猾) 33、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34、家无井而出溉汲(汲:从井里取水) 35、丁氏对曰(对:回答)36、身亡所寄(寄:依托、依附) 37、因往晓之(晓:告知、开导)38、若屈伸呼吸(若:你)第二册39、蒙乃始就学(就:靠近,从事) 40、惟闻女叹息(惟:只)41、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43、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42、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45、当户理红妆(但:只)(溅溅:水流的声音) (红妆:女子的艳丽装束)44、朔气传金柝(朔:北方) 46、安能辨我是雄雌(安:怎么)47、尝射于家圃(尝:曾经/圃:园子) 48、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4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矢:箭) 51、康肃笑而遣之(遣:打发)50、徐以杓酌油沥之 53、惟吾德馨(徐:慢慢地;沥:注入) (馨:香气,指品德高尚)52、斯是陋室(斯:这) 54、谈笑有鸿儒(儒:旧指读书人)55、无丝竹之乱耳(丝竹:管、弦乐器) 56、可爱者甚蕃(蕃:多)57、濯清涟而不妖 59、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濯:洗;妖:美丽而不端庄)(亵:亲近而不庄重)58、亭亭净植(植:树立) 60、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61、念天地之悠悠(念:想到) 62、造化钟神秀(钟:聚集)63、会当凌绝顶(凌:登上) 64、自缘身在最高层(缘:因为)65、独坐幽篁里(篁:竹林) 66、山门圮于河(圮:倒塌)67、棹数小舟(棹:划船) 69、阅十余岁(阅:经过,经历)70、湮于沙上(湮:埋没) 71、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如:按照)68、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第三册72、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 7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奔:飞奔的马)74、良多趣味(良:真、实在) 75、林寒涧肃(肃:寂静)76、未有能与其奇者 77、念无与为乐者(与:参与,这里指欣赏)(念:考虑,想到)78、遂至承天寺(遂:于是) 7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至)80、经纶世务者(经纶:筹划,治理) 81、东皋薄暮望(薄:接近) 82、晴川历历汉阳树 83、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历历:分明的样子) (竟:终结,这里指死去)8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5、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遗:给予,馈赠)86、松枝一何劲(一何:多么) 88、狐兔翔我宇(宇:房屋)87、岂不罹凝寒(罹:遭受) 89、千里殊风雨(殊:不同) 90、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9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命:教导,训诲) (征:征验)(喻:了解)91、得志,与民由之(由:遵从) 92、丈夫之冠也(冠:行冠礼)9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9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敌国: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汝:你,你们;彻:通)95、年且九十(且:将近) 97、杂然相许(许:赞成)98、寒暑易节(易:交换;节:季节) 99、虽我之死(虽:即使)100、仍怜故乡水(怜:爱) 101、周亚夫军细柳(军:驻扎,驻军)102、上自劳军(劳:慰问) 103、彀弓弩,持满(彀:张开;持:拉)104、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约:规定) 105、将军亚夫持兵揖曰(兵:兵器)106、结庐在人境(庐:简陋的房屋) 107、问君何能尔(尔:如此,这样)108、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109、烽火连三月(烽火:借指战事)第四册110、屋舍俨然(俨然:整齐的样子) 111、阡陌交通(交通:交错相通)1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16、诣太守(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诣: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113、后遂无问津者(问津:问路,探访) 114、芳草鲜美(鲜美:鲜嫩美丽) 115、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 117、欣然规往(规:计划)118、水尤清冽(清冽:清凉) 119、佁然不动(佁:呆呆的样子) 120、俶尔远逝(俶尔:忽然) 121、往来翕忽(翕忽:轻快敏捷) 122、犬牙差互(差互:互相交错) 123、悄怆幽邃(邃:深)124、不可久居(居:停留) 127、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衿:衣领) 125、式微式微,胡不归? 126、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微:昏暗)(胡:何,为什么) (微:不是)(躬:身体)128、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129、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怒:振奋,此指用力鼓动翅膀)(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130、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梁:桥) 131、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都) 132、尝贻余核舟一(贻:赠) 133、清风徐来(徐:缓慢地)134、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 135、神情与苏,黄不属(属:相类似) 136、其船背稍夷(夷:平) 137、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 138、鳏、寡、孤、独、废疾者 139、盗窃乱贼而不作(鳏:老而无妻的人)(乱:造反;贼:害人)140、男有分,女有归 143、虽有佳肴(分:职业、职守;归:女子出嫁)(佳:美、好;肴:用鱼肉做的菜)141、是谓大同(大同:指理想社会) 142、教学相长(长:促进、增长)144、不知其旨(旨:甘美) 145、教然后知困(困:不通,不理解)146、《兑命》曰:“学学半。

” 147、窈窕淑女(学:教。

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148、君子好逑(逑:配偶) 149、寤寐求之(寤:醒时)150、左右芼之(芼:挑选) 151、蒹葭苍苍(蒹葭:芦苇)152、白露未晞(晞:干) 153、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 154、骈死于槽枥之间(骈:两马并驾) 155、虽有千里之能(虽:即使)156、伐薪烧炭南山中 157、手把文书口称敕(伐:砍伐。

薪:木柴)(敕:指皇帝的命令)158、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庇:遮盖,掩护)第五册159、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166、是进亦忧,退亦忧(乃:于是)(制:规模) (进:在朝廷上做官;退:不在朝廷上做官) 160、朝晖夕阴(晖:日光) 161、迁客骚人(骚人:诗人)162、静影沉璧(璧:圆形的玉) 163、宠辱偕忘(偕:一起)16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因为) 165、微斯人,吾谁与归(微:没有)16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16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临: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得:领会;寓:寄托)168、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170、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171、杂然而前陈者(陈:摆开) 172、至于负者歌于途(负:背着东西) 173、拏一小船(拏:撑) 174、雾凇沆砀(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175、停杯投箸不能食(箸:筷子) 176、直挂云帆济沧海(济:渡过)178、千里共婵娟(婵娟:指月亮) 179、晨起动征铎(铎:大铃)177、转朱阁,低绮户(绮:有图案或花纹的丝织品)第六册180、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181、唐雎不辱使命(辱:辱没、辜负)182、以大易小(易:交换) 183、休祲降于天(休:吉祥;祲:不祥)184、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 187、援疑质理(挠:屈服;谢:道歉) (援:引、提出;质:询问)185、寡人谕矣(谕:明白) 186、未曾稍降辞色(辞色:言语和脸色)188、色愈恭,礼愈至(至:周到) 189、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俟:等待)190、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 191、以衾拥覆(衾:被子)192、左佩刀,右备容臭 196、八百里分麾下炙(臭:气味,这里指香气)(麾下:军旗下面,指部下)193、缊袍敝衣(缊:旧絮;敝:破) 194、无从致书以观(致:得到)195、老夫聊发少年狂(聊:姑且,暂且) 197、沙场秋点兵(沙场:战场)198、千骑卷平岗(骑:一人一马称一骑) 199、五十弦翻塞外声(翻:演奏)200、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 202、既克,公问其故(既:已经)203、望其旗靡(靡:倒下) 204、小大之狱(狱:指诉讼案件)201、忠之属也 205、邹忌修八尺有余(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修:长,这里指身高)206、形貌昳丽(昳:光艳美丽) 20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谁)208、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 209、辍耕之垄上(辍:停止)210、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次:编次) 211、等死,死国可乎(等:同样)21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213、乃令符离人葛婴徇蕲以东(之:去,往) (徇:攻占)214、比至陈(比:等到) 215、刑其长吏(惩罚)216、中道崩殂(殂:死亡) 21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218、陟罚臧否(臧否:善恶) 219、夙夜忧叹(夙:早上)220、先帝不以臣卑鄙 221、松柏冢累累(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冢:坟墓)222、瀚海阑干百丈冰 223、风掣红旗冻不翻(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掣:拉,扯;翻:飘动)224、留取丹心照汗青 225、干戈寥落四周星(丹心:红心;汗青:指史册)(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指代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