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少数民族介绍--彝族、白族

合集下载

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几个

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几个

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有几个云南有包括汉族在内的2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多达25个,人口超过6000人,居全国之首。

少数民族人口超过1500万,多民族交织,形成了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风情。

其中,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德昂族、怒族、基诺族、独龙族等15个少数民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

让我们简单看看这些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一、白族说到白族,一定会想到大理。

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

大理也是著名的旅游区,苍山洱海很有名。

白族人民有自己的语言,他们的艺术是独一无二的。

雕塑、绘画和其他艺术非常有名。

云南有150多万白族人,有三个支系:贾敏、勒摩、那马。

主要节日有三月街(每年农历十五至二十举行),是一种盛大的物资交流会。

去过大理的朋友应该体验一下白族三道茶。

白族人喝茶一般只倒一半,因为白族人认为酒满敬,茶满欺。

二、哈尼族你是否听说过长街宴?是否知道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网络上火爆的《哈尼宝贝》就是哈尼语演唱的,所以其实我们已经或多或少已经接触过哈尼族。

哈尼族主要聚居在红河州和普洱市,人口超过160万,哈尼族源于古代的羌族,历史名称很多,建国之后才统一成为哈尼族。

长街宴是哈尼族著名的民俗,每年农历十月份在哈尼新年期间举行,一般为三天,想要体验的朋友记得规划好时间哦。

三、傣族傣族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优美的孔雀舞,壮观的泼水节,迷人的热带雨林……傣族的符号都被大家熟知,想要体验傣族风情的网友可以去西双版纳,德宏,普洱等,傣族人口超过110万,每年三月是傣族著名的泼水节欢迎各位网友来云南体验。

傣味酸也是非常著名的,菠萝饭、烤肉、竹筒饭、米酒……主要以酸辣口味为主,以手抓饭为主,来云南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哦。

四、傈僳族相信很多人对傈僳族是不太了解的,傈僳这个名称使用时间已经超过一年,也有人把傈僳族看做彝族的一个分支,但是傈僳族又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区别于彝族,形成了一个单一的集体。

彝族地理知识点总结

彝族地理知识点总结

彝族地理知识点总结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彝族地理知识是了解和认识彝族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对彝族的地理知识进行总结,包括彝族的地理分布、居住环境、经济特点、自然资源、气候等方面。

一、地理分布彝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云南的东南沿边,广西、安徽、湖南、甘肃、陕西、浙江、江西、广东、青海、贵州、宁夏等多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

其中,云南省是彝族人口最多的地区,约占全国彝族人口的80%以上。

云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大理白族自治州、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四川的彝族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攀枝花、泸州、宜宾等地;贵州的彝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等地。

彝族分布区域地势起伏,山地地形较为复杂,河流纵横交错,气候多样,生态环境优美。

由于分布在高山峡谷之间,彝族地区保留了许多古老的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

二、居住环境彝族地区山高坡陡、河流交错,属于地势复杂的地区,多为高山、山谷、峡谷、山坡地形。

地形复杂,海拔较高,气候多于温带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

彝族人民主要居住在高山峡谷之间,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因此彝族的居住环境比较艰苦。

但是,彝族人民生活勤劳,勇敢善战,他们在这个高山峡谷地区,克服重重困难,创造了美好的家园。

三、经济特点彝族地区资源丰富,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同时也以原始林木、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著称。

彝族人民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林木采伐、畜牧业、手工业、矿产开发等行业。

彝族农业经济是以水稻、玉米、小麦、油料、青黄豆、甘蔗、水果和蔬菜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

畜牧业主要以家禽、家畜为主,部分地区还有养殖蚕丝、猪等。

彝族地区的手工业非常发达,主要以编织、陶瓷、银饰、木雕、竹编等手工艺制品为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深受人们喜爱。

同时,彝族地区也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主要有锑矿、铜矿、铝土矿、锂矿、钾盐等。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

云南少数民族简介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

云南省境内有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云南省增添了多彩的民族风情。

本文将向读者介绍云南省的一些主要少数民族,包括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和布朗族。

彝族是云南省最大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部分地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云南的山区和边远地区。

彝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玉米、高粱和水稻。

彝族人民的传统服饰鲜艳多彩,形式各异,色彩非常丰富。

此外,彝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舞蹈和文化习俗,世代相传,深受彝族人民的喜爱。

白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也是中国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

白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一带。

白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擅长种植稻米、谷子和其他农作物。

白族的传统服饰以白色为主,非常雅丽。

白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拍手舞和长袖舞等。

此外,白族人民还有自己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如刺绣和木雕等。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一带。

哈尼族人民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豆类。

哈尼族人民的传统建筑以土木结构为主,如哈尼族的梯田和木楼等。

哈尼族人民还有独特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走马灯、刀耕火种等。

此外,哈尼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如米月节和剑川红虹月节等。

傣族是云南省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

傣族人民多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种植的主要作物有稻米、橡胶和咖啡等。

傣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独特鲜艳,很有特色。

傣族人民还有丰富多样的民间音乐和舞蹈,例如波澜舞和象步等。

此外,傣族人民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泼水节和傣年节等。

布朗族是云南省的另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一带和勐腊县一带。

第三章云南民族文化中

第三章云南民族文化中
彝族地区最普遍又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是什 么节?
火把节
节期:农历六月二 十四或二十五
火把节期间的活动
燃火把
载歌载舞
火把节期间的活动
摔跤
斗牛
彝族的宗教信仰:
1、思考:彝族的宗教信仰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彝族的 巫师称谓是什么?他们同时还肩负着那些职责?
* 宗教信仰形式: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 * 彝族的巫师:毕摩 * 他们既是巫师,又是传授古老彝族文化的知识分子, 所以,毕摩虽是从事宗教活动 的巫师,但他们对于传授知识, 继承彝族民族文化也曾起着很大的作用。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火把、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跑马
耍海会
饮食
土豆 荞面粑粑
坨 坨 肉
转 转 酒
彝族服饰
彝族男女服饰袖口、 领口、襟边都镶有花 边。
彝族服饰
彝族男子发型:“天 菩萨”、“英雄结”
彝族服饰
彝族披衫“擦瓦尔”、 子:颜 色鲜艳(红黄蓝绿黑 白);裙式腰小摆大, 裙边绣花;
彝族服饰
思考:从我们刚才了解的彝族的服饰来看,彝 族是一个崇尚什么颜色的民族?
《云南导游基础知识》
第三节 云南部分少数民 族介绍
一、彝族
彝族的概况: 云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云南以楚雄、红河和哀牢山区、 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 彝族的称谓很多,例如:诺苏、 纳苏、米撒泼、撒尼、阿细、 阿乌、阿西。 彝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 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 支。
彝族的历法
十月太阳历的纪年方式:
古老的十月太阳历
太阳历一年为十个月、一月为三十 六天。以十二生肖循环记日,每月 三个生肖周,一年为三十个生肖周, 合计三百六十天,余下五至六天为 过年日,不计在月内。每年有大小 两个新年,汉族称为星回节和火把 节。

2024年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3篇)

2024年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3篇)

2024年云南民族村的导游词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云南民族村!我是负责为大家导览的导游,今天将为大家带来关于云南民族村的介绍。

云南民族村位于昆明市区的西山区,总面积约48万平方米。

这里集中展示了云南地区25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和传统民俗,是了解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地方。

接下来,请大家跟随我,一起探秘云南民族村的奥秘!一、彝族首先,我们来到彝族区域。

彝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民族,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彝族人民热爱歌舞和节日,富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在彝族区域,我们可以欣赏到彝族的传统歌舞表演,穿上彝族的传统服装,感受彝族人民的生活方式。

二、白族接下来,我们来到白族区域。

白族是云南的主要民族之一,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民族之一。

白族人民喜欢唱歌跳舞,在白族村,大家可以欣赏到白族优美动人的合唱和舞蹈表演,也可以品尝到正宗的白族美食白族豆腐等。

三、傣族傣族是云南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边境的主要民族之一。

傣族人民以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而著称。

在傣族区域,我们可以欣赏到傣族水灯表演、傣族歌舞表演等精彩节目,也可以参与傣族的传统活动,如泼水节等。

此外,品尝傣族的特色美食傣味石锅鱼也是一大亮点。

四、哈尼族哈尼族是云南的少数民族之一,哈尼族人民主要居住在云南的红河地区和元阳地区。

哈尼族人民是擅长农耕的民族,也以梯田文化而闻名。

在哈尼族区域,我们可以欣赏到哈尼族精美绝伦的刺绣艺术作品、哈尼族的民间音乐,同时还可以参观到哈尼族建造的特色建筑:梯田。

五、纳西族纳西族是云南的一个重要民族,主要分布在大理地区。

纳西族人民热情好客、聪明勤劳,文化底蕴深厚。

在纳西族区域,我们可以欣赏到纳西族的传统音乐、舞蹈等表演,也可以参与纳西族的传统庆典活动。

此外,游客们还可以品尝到纳西族传统的小吃美食,如三宝鸡和大理石锅鱼。

六、壮族壮族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等地。

壮族人民善于歌舞,壮族的歌舞也是中国少数民族的瑰宝之一。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都有什么民族

云南的少数民族交织在一起,显示出大量的混合生活和小型定居点。

有彝族,哈尼族,彝族,壮族,苗族,拉,族,彝族,纳西族,瑶族,景颇族。

1.彝族分布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州,玉溪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普洱市和昆明市。

它是中国第六大少数民族。

民族语言是一句谚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的藏缅语语支。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

2.哈尼族,分布于红河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东南亚被称为阿卡,民族语言是哈尼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和缅语语系。

现代哈尼族人使用新创建的基于拉丁字母的拼音字母。

彝族分布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州,普洱市和临沂市。

彝族人喜欢靠水生活,爱干净,经常洗澡,女人爱洗发水,所以有“水国籍”的美誉。

4.壮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曲靖市。

它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民族语言为壮语,属于汉藏语系壮语群的壮语分支。

5.苗族,分布于文山州,红河州和昭通市。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

苗语属于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语分支。

它分为三大方言:湘西,冀东和川西。

由于苗族与汉族之间的长期交流,一些苗族人也讲中文,使用中文。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云南是中国的一个多民族省份,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如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等等。

这些少数民族拥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下面将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一、语言文字:云南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样的语言文字。

其中,彝族的彝文、白族的白文、哈尼族的哈尼文等都是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字。

这些文字系统独特,有自己的语法、词汇和曲调。

这些文字都是表达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工具,对于守护和传承他们的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服饰:云南的少数民族服饰多样且色彩鲜艳,展示了他们的文化特征。

彝族的传统服饰以“苍花”为特色,女性穿着以黑色为主,以绣金、银、珠为装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多而著称,通常由长袍、短裤、围巾、头巾等组成。

而白族、纳西族等也都有其独特的传统服饰,体现了这些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观念。

三、音乐舞蹈:云南的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也是他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彝族的“三月三”节日上将举办传统歌舞比赛,人们会身着传统服饰,载歌载舞,展示民族的音乐才华。

傣族的“泼水节”中,人们手持花球,围成一个圈,载歌载舞地跳起花儿舞,舞姿翩翩起舞。

这些音乐和舞蹈都传承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代代相传,成为云南人民的精神寄托。

四、民俗风情:云南的少数民族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例如彝族的“火把节”,人们手持火把,在夜晚里燃烧起来,跳火把舞庆祝丰收的到来。

白族的“三月街”是白族传统节日活动,人们会在大街上集会,唱歌跳舞,展示白族的风俗。

傣族的“泼水节”是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人们会相互泼水,象征着洗净一年的晦气。

这些民俗风情充满了浓厚的民族色彩,是少数民族文化的特征。

五、饮食习俗:云南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多样,独特的调味和制作工艺是这些饮食的特点。

傣族的饮食以辣、酸、苦、甜、香为特色,酸辣水、糯米饭、火锅等都是傣族的传统美食。

彝族的饮食注重野味,野山鸡、野鸭、野兔等都是他们的传统菜肴。

这些饮食习俗体现了少数民族对美食的独特追求,并且与其文化密不可分。

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少数民族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 “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 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 “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
主要分布于罗平多依河畔。罗平布依族 没有自己的文字,但有独立的民族语言。 他们的祖先是从贵州、广西相继迁来的。 布依族是一个充满了风情魅力的民族。 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
选出来,到次年三月三歌会时,从山
上挖回几种可食用的野生植物,并从中 提取出红、黄、蓝等五种颜色,并将五 种色汁分别掺进糯米后,再拿到多依河
边淘洗后蒸熟,五色花饭便做好
了。…… 五色花饭的妙处,不仅在吃的美味,更 在于那制作过程中的诗意:一湾碧水随 着布依少女的欢笑声被染成了五彩的颜 色……
布朗族受傣族的影响较大,布朗族 的竹楼和傣族的相仿,布朗族男人 女人都喜好抽烟和嚼烟,布朗人还 好喝一种经过发酵的酸茶… 布朗族 一般都要举行两次婚礼,头次简单, 第二次隆重。第一次婚礼是在定亲 以后举行。这次婚礼之后,妻子仍 住娘家,丈夫只是晚上才来住宿。 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抚养。三年 后,就可以举行第二次婚礼。
景颇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部的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生活在亚热 带的景颇山上,景颇族的传说和故 事表明,景颇族最初生活在青藏高 原南部,直到约600年前,他们才 开始定居于此。景颇族青年男女在 相识和恋爱时,要先与对方“数家 谱”。如果不是同姓和同氏族的人, 才能考虑恋爱关系。
具有本民族风味特点的典型食品很多。 如竹筒鸡、生炸竹虫等,还有:蜂蛹 酱。
回族,在云南约有64.32万人。分布于云南 的大部分地区。回族信仰伊斯兰教,在回 族聚居的村寨都有回族的清真寺。回族的 节日多同宗教活动有密切的联系,主要的 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等。
清真寺是云南回族进行集会活动的主要场 所,也是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云南的 清真寺从布局上看有三个特点:一是分散; 二是数量多;三是其规模与当地的经济文 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云南的旧式清真寺 建筑,既保存了伊斯兰教的艺术风格,又 有当地其他民族建筑的艺术风格,还带有 浓厚的中国古建筑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居
“长三间”衬以厨房、畜厩和有场院的茅草房,或 “一正两耳” 、“三坊一照壁” 、“四合五天井” 的瓦房。 “闪片”房
“剁木房”
扩展: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形式
耳房
一正两耳:
正 房
耳房
两房一耳:
耳房
客房
主 房
三坊一照壁:
客房
主 房
天井
照 壁
客房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 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这堵墙就称为照壁。
一夫一妻制
姑舅表优先婚: 对于姑舅表兄弟姐妹,无论哪一方的子女, 都鼓励他们彼此通婚,并享有缔婚(就是结婚的 优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实施后, 姑舅表优婚已杜绝。 姨表不婚: 就是如果双方的母亲是姐妹,那就不能结婚。
花 腰 新 娘
婚后不落夫家: 即已出嫁的女子,除节日喜庆丈夫专程接以外, 婚后生育以前不能在夫家住。女子要在娘家直至 有了身孕才去夫家。在娘家的时间,多是写、唱 “女书”和做“女红”。
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 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 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 第三天为"朵哈"或"都沙",意思是送火。
彝族火把节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 的美誉
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十
每年农历六月
宗教信仰
万物有灵 原始宗教 祖先崇拜
巫师:“毕摩” 男性、多父子相传 、也有 自学 ;识彝文和彝文经典;传授文化的知识 分子。
蛇骨塔
禁忌
1、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接送祖先亡灵时,不能出门。 2、火把节的晚上,岳父母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
3、白族民间有一句俗语叫做:“正月忌头,腊月 忌尾。”
知识巩固
1.彝族的太阳历一年为(10 )月,一个月有( 36 )天。
2.历史上把彝文称为( 爨文 )或( 韪书 )。 3.彝族男子头顶上的蓄发,汉族称为( 天菩萨 )。
照壁的作用? 1.挡风 2.增加亮度 3.辟邪
四合五天井:
天井1
房2
天井2
房1
天井5
房3
天井4
房4
天井3
六和同春:一家两院 相连的民居空间布局
走马转角楼:“六合同春”, 加之楼上的走廊,又把各 幢房子全部连通
节日
三月街: 又名“观音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 在大理旧城西的点苍山麓举行,至今已有千余年 的历史。 活动: 白天进行贸 易,晚上在宿营 地对歌、跳舞、 骑射、赛马、球 类比赛、演出白 剧、花灯戏等
“火把节”、“密枝节”、“跳歌节”
万物有灵和祖先崇拜
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支系最多的少数民 族,有509.68万人。
彝族自称虎族,以虎 为图腾崇拜
彝族十月太阳历以12属相回归纪日,3个 属相周期为一个时段(月),即36日为一月,30 个属相周为一年。1年10个月,360日,10个月 终了,另加5日“过年日”。
课后作业:
1.区分彝族和白族的火把节?(可从传说来源、 节日活动等来区分)
白族介绍
分布 历史 语言 服饰 饮食 民居 节日 宗教信仰 禁忌
特点
云南峨山彝族 土掌房
优点:1.冬暖夏凉 2. 造价低廉 3 .实用 底层做厨房,楼上住人, 平台房顶可以晾晒东西
分布:大部分在云南,湖南、四川、贵州也有分布。 云南白族有80%以上聚居在大理。
历史: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白伙”, 汉语意 为“白人”。 与两汉史籍所称的“嶲 (xī)”、“昆明”和三国两 晋以后的“叟(sǒu)”、“爨(cuàn )”及唐宋史 籍所称的“白蛮”、“河蛮”、“下方夷”等有渊源 关系。 元、明时称为“白人”或“僰(bó)人”。 明清以后,汉语称为“民家”。
相传南诏时,在阳平村附近有一条巨蟒,经常吞食人畜、 糟踏庄稼,害得附近百姓无法生活。段赤诚决心为民除害,他 全身扛满利刃,手持两把利剑,来到蟒蛇洞前,大蟒张开血盆 大口,将他一口吞入腹内,他趁机在蟒腹内滚动挑刺,经过一 番生死搏斗,巨蟒被刺死,段赤诚也死于蟒腹。白族人民为了 纪念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在他牺牲的地方,用蛇骨烧成灰, 修建了这座灵塔,并在旁边修建了一座段赤诚的衣冠墓。墓碑 上刻着“唐义士段赤诚之墓”。
绕三灵: 祈雨会,民族民间歌舞活动,每年四月下旬举行,历 时三四日。 三灵指"神都"圣源寺,仙都"金圭寺,"佛都"崇圣寺。
"佛都"
活动: 第一天在大理古城崇圣 寺(佛都)附近绕“佛”, 第二天在喜洲庆洞(神都) 绕“神”,第三天在海边 (仙都)绕“仙”。
"神都"
"仙都"
火把节
是在秋收前夕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 活动,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举行。相传是 为了纪念唐代六诏时邆(téng)赕(dǎn)诏 柏洁夫人。
女书: 世界上唯 一的女性专用 文字,是汉语 方言的音节文 字。
女红(gōng): 亦作“女工”、“女功”,或称“女事”,属于 中国民间艺术的一环,多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方面 的工作。 由母女、婆媳世代传袭而来,因此又可 称为"母亲的艺术"。
抢婚:
彝族抢婚主要表现在举行婚礼仪式上,当男 方派人去女方家迎亲时,女方家的妇女事先准备 好冷水、锅烟灰等,待迎亲人一进门,就泼水、 抹灰以及打闹嬉戏。
语言和文字:白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
南部:大理、 大理土语和祥云土语、人数 最多
中部:剑川、 剑川和鹤庆土语 有三种方言: 北部:泸水、 “那马”和“勒墨”两种土 语、人数最少
白族历史上曾借用汉字标记白语创制过“汉字 白读”的“白文”,但未得到推广。
服饰
男子: 大理中心地区 头缠白色或蓝 色的包头 身着白色的对 襟衣和黑领褂 下穿白色或蓝 色的长裤
女子:白色上衣,黑色丝绒领褂,蓝色宽裤,短围 裙, “百节鞋”,已婚者挽髻,未婚者垂辫于后或 盘辫于头,并缠以包头。
金花头饰
风花雪月
饮食
乳扇
雕梅 喜洲粑粑
“生肉” (或称”生皮”)
将猪肉烤成半生半熟,再切成肉块或肉丝,佐以 姜、葱、醋、辣椒,以宴请客人。
三道茶
一苦 二甜 三回味
1. 经烘烤、煮沸而成 2.放入少许红糖、乳扇、桂皮等 3.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
鸡卜:有鸡 头卜,看头 盖骨颜色, 看鸡头的方 向,还有看 鸡腿骨或看 鸡舌头的占 卜法。
禁忌
1、忌摸 “天菩萨”。 2、禁砍神树。 3、祭祀忌外人观看。 4、宰杀禽、兽,忌外人在场。 5、忌外人骑马进彝族寨子,寨门前须下马。 6、坐火塘的上方或右方; 7、忌脚踏三脚架,忌掏挖火灰。 8、彝族用酒肉款待必须吃。
白族、哈尼族、傣族、僳僳族、佤族、拉祜族、 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基 诺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
彝族介绍
特点 云南、四川、贵州、广西
分布
历史
语言 历法与文字 饮食 服饰 婚姻家庭 传统节日 宗教信仰 禁忌
古代的氐羌、乌蛮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十月太阳历、“爨文”或“韪书” “粑粑”、“坨坨肉” 男子:天菩萨(子尔)、英雄结、擦尔瓦(瓦拉) 女子:鸡冠帽、沙拉洛、 “花腰彝” 等级内婚和家支外婚,一夫一妻制、抢婚、婚后不落夫家
抢婚习俗的由来,一般认为是古老的掠夺婚 (也称劫夺婚、抢劫婚)的遗存或变异。 盛行于以男性为中心的游牧时代。
抢婚的过程: “抢”前准备 → “控制”新娘 → 藏匿新娘 → 其他事宜 → 出发抢亲 → 班师回家 → 追赶抢亲队伍 → 结束抢亲
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 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4.彝族身上披的羊毛衫彝族叫( 瓦拉 ),汉族叫 ( 擦尔瓦 )。
5.彝族的巫师叫(毕摩 ),基本都是( 男 )性,大多为 父子相传。
6。白族火把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唐代六诏时邆赕诏 ( 柏洁夫人 )。 7.白族北部的方言包括( 那马 )和( 勒墨 )两种土 语,使用的人最少。 8、大理白族喜食一种风味食品“生肉”,又称 ( 生皮 ),三月街又名( 观音市 )。
活动:拜火把、 点火把、耍火把、 跳火
扩展:火烧松明楼
耍海会
(捞尸会)
传说邆赕诏主被焚后, 南诏王想强取柏洁夫人为 妻,柏洁夫人不从,于农 历八月二十三日由德源城 乘船至蒙舍诏途中投洱海 殉夫。
活动:划船、放生、 其他文艺活动
宗教信仰
信仰“本主”,用泥或香木雕成本主像,供奉 于本主庙内。
本主,本境福主,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的保护神。 有自然之神、王、大将、民族英雄
13导游(1)班 王佑月
云南少数民族众多
全国56个民族,云南省都有,是中国民族最多的省份 之一。其中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 26个 ),除汉
族外,少数民族有( 25个 )。 人口最多的是( 彝族 ),人口最少的是( 独龙族 )。 在云南25个少数民族中,有( 15个 )民族为云 南所特有。 这15个民族分别是:
特点: 月日数整齐, 季节准确, 历史久远,至 少在夏朝已使用。
爨文(韪书)
毕摩是彝族的巫师,他们是彝文的掌握着和传 授者,故以其名称彝文为“毕摩文”。
粑 粑
坨 坨 肉
英雄结
天菩萨
擦 尔 瓦
活动: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
花腰彝服饰
突出地区:峨山 、石屏
彝族的婚姻形态
等级内婚 指在本民族内缔结婚姻,不能与外族 通婚。 家支外婚 指同一家支内部严禁通婚,婚姻只能 选择在本家支以外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